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安庆新洲水域鱼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被引量:34
1
作者 王银平 匡箴 +3 位作者 蔺丹清 李佩杰 杨彦平 刘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417-2426,共10页
沙洲水域环境良好,饵料资源丰富,栖息生境多样,为鱼类的生长繁殖提供了优良的生存环境。为了解长江安庆新洲水域鱼类群落结构特征,于2017年4月、7月、10月和12月对安庆江段新洲水域鱼类群落进行季节性调查。共采集鱼类64种,分属5目11科4... 沙洲水域环境良好,饵料资源丰富,栖息生境多样,为鱼类的生长繁殖提供了优良的生存环境。为了解长江安庆新洲水域鱼类群落结构特征,于2017年4月、7月、10月和12月对安庆江段新洲水域鱼类群落进行季节性调查。共采集鱼类64种,分属5目11科48属,其中62.5%为鲤科鱼类。以物种数和多样性指数分析群落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新洲水域鱼类种类多样性水平较高。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该群落多样性季节差异显著(P<0.05),空间差异不明显。新洲水域鱼类群落优势种为鳊(Parabramis pekinensis Basilewsky,1855)、鲤(Cyprinus carpio Linnaeus,1758)、贝氏■(Hemiculter bleekeri Warpachowsky,1887)、银鮈(Squalidus argentatus Sauvage et Dabry,1874)和似鳊(Pseudobrama simoni Bleeker,1864)。4种摄食功能群中,杂食性(42.19%)和肉食性(35.94%)鱼类物种数比例较高;3种生态类群中,淡水定居性鱼类占绝对优势(84.37%);3种栖息水层类型中,底层鱼类物种数比例较高,占37.50%。大型经济鱼类占总渔获物比例低(<0.01%),但个体较大,因而相对重要性指数(IRI)高。总体上,新洲鱼类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较高,均匀度指数偏低,个体小型化趋势明显。捕捞强度过大、水利工程建设导致的江湖阻隔及外来物种入侵是新洲水域渔业资源衰退的主要因素。由此,建议持续开展长江渔业资源监测,加强长江干流沙洲水域渔业资源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 多样性 群落结构 生态类群 摄食功能群
下载PDF
长江口青草沙水库正式供水前的鱼类群落结构特征 被引量:17
2
作者 胡忠军 吴昊 +1 位作者 陈立侨 刘其根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34-1241,共8页
为研究上海青草沙水库的鱼类物种组成、多样性及其空间变化,2010年7—10月在该水库共捕获鱼类993尾,隶属5目,18种,其中淡水鲤形目鱼类最多,占总物种数的72.2%。群落优势种为贝氏、刀鲚、鲫、光泽黄颡鱼。聚类分析表明,鱼类群落类型存在... 为研究上海青草沙水库的鱼类物种组成、多样性及其空间变化,2010年7—10月在该水库共捕获鱼类993尾,隶属5目,18种,其中淡水鲤形目鱼类最多,占总物种数的72.2%。群落优势种为贝氏、刀鲚、鲫、光泽黄颡鱼。聚类分析表明,鱼类群落类型存在较显著的空间差异,刺网网目大小对渔获物物种组成有较显著的影响。物种多样性与丰富度和均匀度均显著正相关,但更多地受丰富度的影响。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鱼类物种多样性在空间上无显著差异。4种摄食功能群中,无脊椎动物食性(44.4%)和杂食性(33.3%)鱼类物种数比例较高;4种生态类群中,定居性鱼类占绝对优势(77.8%)。青草沙水库鱼类群落表现出淡水或长江口低盐淡水区鱼类区系的主要特征,与以近海鲈形目鱼类为优势的长江口邻近水域的鱼类群落差异巨大,推测水库建设导致的隔离与盐度下降是形成该水库鱼类群落趋于淡水区系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多样性 摄食功能群 生态类群 水源地水库 长江口
下载PDF
栉孔扇贝对硅藻和甲藻细胞的选择性摄食初探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莉红 张学雷 朱明远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72-376,共5页
硅、甲藻类是浮游植物中的2个主要功能类群,传统上认为硅藻类是贝类的主要饵料。通过饲喂单种和混合藻液实验初步研究了栉孔扇贝对我国近海硅藻(中肋骨条藻和小角毛藻)、甲藻(东海原甲藻)常见种的摄食选择性。实验结果表明栉孔扇贝对东... 硅、甲藻类是浮游植物中的2个主要功能类群,传统上认为硅藻类是贝类的主要饵料。通过饲喂单种和混合藻液实验初步研究了栉孔扇贝对我国近海硅藻(中肋骨条藻和小角毛藻)、甲藻(东海原甲藻)常见种的摄食选择性。实验结果表明栉孔扇贝对东海原甲藻的摄食率和摄食选择效率均高于2种硅藻,即,相比2种硅藻,栉孔扇贝更倾向选择摄食东海原甲藻。这与传统认识有异,提示需进一步全面认识甲藻类群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栉孔扇贝 摄食 甲藻 硅藻 功能群
下载PDF
利用水生昆虫对阿什河上游秋季水质的生物学评价 被引量:7
4
作者 李亚俊 吴梦婷 +2 位作者 张宇 梁靖媚 刘曼红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5-139,共5页
于2010年秋季,用索伯网(Surber)和D形网等工具在阿什河上游9个采样点进行了水生昆虫的综合取样、调查和研究。采集昆虫标本1 410只,共鉴定出水生昆虫5目、19科、33属、41种。其中,毛翅目(Trichoptera)种类最多,共14种,占水生昆虫种类的3... 于2010年秋季,用索伯网(Surber)和D形网等工具在阿什河上游9个采样点进行了水生昆虫的综合取样、调查和研究。采集昆虫标本1 410只,共鉴定出水生昆虫5目、19科、33属、41种。其中,毛翅目(Trichoptera)种类最多,共14种,占水生昆虫种类的34.15%。物种分析表明:亚美蜉属(Ameletus sp.1)、斑纹角石蛾(Stenopsyche marmorata)、纹石蛾属(Hydropsyche sp.1)、小划蝽(Corixa substriata)和大蚊属(Tipula sp.1)为优势种。水生昆虫摄食功能群可以划分5种类型:收集者(61.13%)、捕食者(20.14%)、刮食者(15.60%)是主要的摄食功能群,而牧食者(2.70%)和撕食者(0.43%)的丰富度比较小。同时分析比较了评价水质的方法———水生昆虫丰富度指数EP,T、科级水平生物指数FB,I、生物指数BI,结果显示,EP,T指数和BI指数可用于评价阿什河上游的水质,其评价结果为:阿什河上游水质处于很好到好的过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昆虫 阿什河上游 群落特征 摄食功能群 生物学评价
下载PDF
南海典型岛礁的鹦嘴鱼群落结构组成 被引量:5
5
作者 全秋梅 王腾 +4 位作者 刘永 郭家彤 谢雨芳 李纯然 李纯厚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133-2145,共13页
明确人类活动对鹦嘴鱼群落结构的扰动作用,可为鹦嘴鱼的保护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根据2020年7月在南海典型岛礁的调查数据显示,共发现鹦嘴鱼4属20种,其中,美济礁和晋卿岛均为14种,海南陵水9种。生物多样性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 明确人类活动对鹦嘴鱼群落结构的扰动作用,可为鹦嘴鱼的保护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根据2020年7月在南海典型岛礁的调查数据显示,共发现鹦嘴鱼4属20种,其中,美济礁和晋卿岛均为14种,海南陵水9种。生物多样性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和丰富度指数D)均呈现美济礁(3.09、0.81、2.50)>晋卿岛(2.32、0.61、2.27)>海南陵水(1.66、0.52、1.44)的变化趋势。远海岛礁到近岸人口密度增加和生物多样性指数降低,表明美济礁、晋卿岛和海南陵水受到捕捞强度依次增强。另外,摄食功能群中易受到人类干扰的生物侵蚀类(excavators)鹦嘴鱼的数量和重量百分比依次为美济礁(28.96%、26.27%)>晋卿岛(15.86%、10.60%)>海南陵水(1.15%、0.51%);同样,对过度捕捞敏感的牧食类(browsers)也表现为美济礁(1.64%、0.82%)>晋卿岛(1.29%、0.76%)>海南陵水(0、0),摄食功能群结构组成的空间变化也反映了各区域捕捞压力的差异。进一步将各摄食功能群的鹦嘴鱼体长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即体长与Fishbase数据库中对应物种的最大体长的比值),发现晋卿岛>美济礁>海南陵水(P<0.05),该结果符合中度干扰假说,中度捕捞能降低物种的种内竞争,有利于晋卿岛的鹦嘴鱼获取更多的空间和食物资源,但长期的过度捕捞容易导致鹦嘴鱼个体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鹦嘴鱼 中度干扰假说 摄食功能群 人类扰动
原文传递
春季放牧对祁连山草原化草甸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杜世丽 马玉寿 +5 位作者 李世雄 尹亚丽 赵文 苏世锋 董怡玲 王彦龙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062-2073,共12页
植物群落特征是草地生态学核心内容之一,反映草地群落发展方向。本研究以祁连山草原化草甸为对象,通过对放牧当年不同春季采食率[0 (CK)、30%、50%、70%和90%]下植物群落特征(植株高度、盖度、生物量及多样性)及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确定... 植物群落特征是草地生态学核心内容之一,反映草地群落发展方向。本研究以祁连山草原化草甸为对象,通过对放牧当年不同春季采食率[0 (CK)、30%、50%、70%和90%]下植物群落特征(植株高度、盖度、生物量及多样性)及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确定研究区草原化草甸适宜的春季采食率,为祁连山草原化草甸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随采食率增大,群落和禾本科的盖度和地上生物量、禾本科的重要值及各功能群优势植物[甘肃羊茅(Festuca kansuensis)、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矮火绒草(Leontopoium nanum)和黄花棘豆(Oxytropis ochrocephala)]的植株高度均呈降低趋势,其中30%采食率下禾本科的重要值和盖度与CK差异不显著(P> 0.05),此外,莎草科的重要值和盖度增加,其地上生物量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且在30%采食率下最大,为45.6 g·m^(-2)。随采食率增大,阔叶类植物和毒害草重要值无明显变化,阔叶类植物盖度和地上生物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在50%采食率下最大;毒害草的盖度和地上生物量增加,且这两项指标在30%采食率下与CK相近。随采食率增大,草地植物群落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在30%采食率下最小,90%采食率下最大,Simpson指数和物种丰富度无明显变化。初步研究表明,放牧当年研究区草原化草甸适宜的春季采食率为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季放牧 祁连山 采食率 草原化草甸 功能群 植物群落特征 变化规律
下载PDF
浙江省水源地水库浮游动物食性功能群特征及水质响应 被引量:1
7
作者 徐杭英 于海燕 +3 位作者 晁爱敏 周胜利 李平 李共国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6-144,共9页
为探明浙江省水源地水库浮游动物食性功能群特征及其与水体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c)的关系,达到用浮游动物食性功能群参数监测水源地水库水质的目的,于2014年1月—2018年10月对浙江省8座饮用水水源地水库(K1~K8)开展了水质参数及浮游动... 为探明浙江省水源地水库浮游动物食性功能群特征及其与水体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c)的关系,达到用浮游动物食性功能群参数监测水源地水库水质的目的,于2014年1月—2018年10月对浙江省8座饮用水水源地水库(K1~K8)开展了水质参数及浮游动物食性功能群丰度、生物量、物种多样性指数季节性调查。采用多元逐步回归与通径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浙江省水源地水库水体TLIc与浮游动物食性功能群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2014—2018年,8座水库的浮游动物平均丰度为110.7 ind./L,主要由小型滤食动物(64.5%)和滤食轮虫(31.4%)组成;平均生物量为382.6μg/L,主要由小型滤食动物(76.1%)和中型滤食动物(9.1%)组成。滤食轮虫生物量是春季水体TLIc发展的决策因子;总浮游动物丰度构成了夏季水体TLIc波动的限制因子,主要通过小型滤食动物丰度的升高促使TLIc下降;浮游动物物种多样性指数与秋季水体TLIc的正相关性不显著;捕食轮虫丰度和中型滤食动物生物量共同构成了冬季水体TLIc波动的限制因子,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间接促进了TLIc的升降。研究结果可为基于浮游动物食性功能群参数的水源地水质监测工具的开发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 浮游动物 食性功能群 生物监测 水质参数 通径分析
下载PDF
滁河襄河口至马汊河段冬春季鱼类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银平 刘思磊 +3 位作者 杨彦平 胡敏琦 刘燕 刘凯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60-969,共10页
为了解滁河水域鱼类群落结构特征,于2015年12月和2016年5月对滁河襄河口至马汊河段鱼类进行了2次调查,共采集鱼类45种,隶属于6目13科36属,其中55.56%为鲤科(Cyprinidae)鱼类。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该群落多样性空间差异显著,季节差异不... 为了解滁河水域鱼类群落结构特征,于2015年12月和2016年5月对滁河襄河口至马汊河段鱼类进行了2次调查,共采集鱼类45种,隶属于6目13科36属,其中55.56%为鲤科(Cyprinidae)鱼类。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该群落多样性空间差异显著,季节差异不明显。滁河水域鱼类群落优势种为鲫(Carassius auratus)、鲤(Cyprinus carpio)、棒花鱼(Abbottina rivularis)、黄颡鱼(Pseudobagrus fulvidraco)和似鳊(Pseudobrama simoni)。4种摄食功能群中,杂食性和碎屑食性鱼类物种数比例较高,占总物种数的63.04%;3种生态类群中,淡水定居性鱼类占绝对优势(89.13%);3种栖息水层类型中,底层鱼类物种数比例较高,为45.65%。大型经济鱼类占总渔获物比例小,相对重要性指数(IRI)低。以物种数和多样性指数分析群落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4个不同河段间鱼类多样性有所差异,下游河段鱼类多样性较低,清流河与来安河水域居中,上游河段较高;不同季节间鱼类群落存在明显重叠,几乎不分离,不同河段间鱼类群落分离程度相对较高。鱼类群落结构存在的显著差异主要与鲫、鲤、棒花鱼和黄颡鱼等优势种空间分布差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滁河 群落结构 生态类群 摄食功能群
原文传递
泡核桃林昆虫群落结构及其摄食功能研究
9
作者 李国锋 梅徐海 +3 位作者 王春梅 吴兴兴 盛春勇 杨帆 《林业调查规划》 2023年第6期86-96,共11页
采用灯诱法,于2021年4月上旬至6月中旬对泡核桃林昆虫群落结构及其摄食功能进行研究。共诱捕到昆虫2968头,隶属13目63科172属187种,其中74种取食植物叶片,29种刺吸植物汁液,22种捕食其他昆虫,17种取食植物花、芽、果,10种取食腐烂物,12... 采用灯诱法,于2021年4月上旬至6月中旬对泡核桃林昆虫群落结构及其摄食功能进行研究。共诱捕到昆虫2968头,隶属13目63科172属187种,其中74种取食植物叶片,29种刺吸植物汁液,22种捕食其他昆虫,17种取食植物花、芽、果,10种取食腐烂物,12种钻蛀植物茎干,8种为地下昆虫,5种寄生其他昆虫,4种取食植物花蜜,3种取食苔藓,3种传授植物花粉,3种取食腐木,2种取食粪,隶属13个营养生态位集团。对泡核桃造成严重危害的昆虫有核桃星尺蛾、漫绿刺蛾、星天牛、梗天牛、绿凹缘花金龟、暗异花金龟。个体数量以鳞翅目最多,鞘翅目次之,螳螂目最少;物种数以鞘翅目最多,鳞翅目次之,螳螂目最少。核桃星尺蛾、粗狭肋鳃金龟、华锐紅蝽、黑翅土白蚁为优势物种。昆虫群落组成与泡核桃林物候关系密切,在泡核桃开花、结果的高峰期,昆虫群落呈较高的多样性、均匀度分布格局。在一定程度上,捕食与寄生昆虫控制了林内害虫;食粪与腐烂物、食腐木与苔藓昆虫分解了林内有机物,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 群落结构 摄食功能 营养生态位集团 泡核桃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