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轨道交通钢桥疲劳损伤等效系数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王春生 徐有良 +1 位作者 赵会东 张培杰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2-69,共8页
为研究城市轨道交通钢桥疲劳损伤等效系数,根据Eurocode中S-N曲线和损伤等效系数法,对中国城市轨道交通钢桥疲劳损伤等效系数进行求解分析。提出6种适用于中国城市轨道交通钢桥的列车编组,选取ZC、ZK和LM71这3种荷载图式作为疲劳荷载模... 为研究城市轨道交通钢桥疲劳损伤等效系数,根据Eurocode中S-N曲线和损伤等效系数法,对中国城市轨道交通钢桥疲劳损伤等效系数进行求解分析。提出6种适用于中国城市轨道交通钢桥的列车编组,选取ZC、ZK和LM71这3种荷载图式作为疲劳荷载模型。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实际交通量,提出1种采用双斜率S-N曲线的简化算法,与采用单斜率S-N曲线求解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求解分析各项疲劳损伤等效系数,并针对中国城市轨道交通钢桥列车编组的特点提出考虑列车最大容许速度影响的损伤等效系数v。结果表明:以ZC图式作为疲劳荷载模型,考虑列车最大容许速度的影响,依据双斜率S-N曲线简化算法求得的损伤等效系数较能合理地对中国轨道交通钢桥进行疲劳验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钢桥 损伤等效系数 疲劳验算 疲劳荷载模型 列车最大容许速度
下载PDF
城市桥梁汽车荷载调查与疲劳荷载模型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刘国军 魏召兰 杨永清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6-93,共8页
以成都市城市快速路三环路的汽车荷载为研究对象,在道路的东、南、西、北4个方向各全天候不间断地连续测试7 d,采集车辆信息共计122万余辆,信息包括交通流量、轴重、轴距、总重、车速和车牌等。最后以成都市三环路北段的测试数据为基础... 以成都市城市快速路三环路的汽车荷载为研究对象,在道路的东、南、西、北4个方向各全天候不间断地连续测试7 d,采集车辆信息共计122万余辆,信息包括交通流量、轴重、轴距、总重、车速和车牌等。最后以成都市三环路北段的测试数据为基础,根据299 439条汽车荷载信息,统计出成都市三环路的汽车荷载频值谱。依据基于损伤应变的疲劳等效原则和英国BS5400规范的计算方法,以实测的车辆荷载频值谱为基础,制定出符合成都市三环路的汽车疲劳荷载模型。对于其他交通组成相同的道路,该汽车荷载模型可为道路桥梁的疲劳损伤验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疲劳荷载模型 疲劳等效 荷载频值谱 汽车
原文传递
考虑循环作用特征的公路桥梁荷载谱疲劳分析方法
3
作者 孙良凤 郑祥隆 沈明江 《中外公路》 2024年第3期164-174,共11页
为了兼顾疲劳荷载谱的分析精度和实用性,该文提出了适用于单车加载和车流加载的荷载模型损伤效应比例系数和循环作用特征长度指标,通过研究典型疲劳车辆疲劳损伤效应一般规律,构建从单车作用到车流随机作用的疲劳荷载谱损伤分析方法。... 为了兼顾疲劳荷载谱的分析精度和实用性,该文提出了适用于单车加载和车流加载的荷载模型损伤效应比例系数和循环作用特征长度指标,通过研究典型疲劳车辆疲劳损伤效应一般规律,构建从单车作用到车流随机作用的疲劳荷载谱损伤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单辆疲劳车引起的疲劳损伤可以在集中荷载效应基础上进行比例换算,由影响线绝对面积换算的循环作用特征长度指标对单车疲劳分析有较好的适用性。随机车流引起的疲劳损伤受到桥梁跨径和车流密度的共同影响,在短跨径桥梁中,损伤效应对车流密度不敏感,车流密度的增加甚至会造成一部分结构内力幅的减小;当跨径超过一定临界值时,车流密度的影响显著加剧;由影响线积分面积换算的循环作用特征长度指标更适用于车流疲劳损伤效应分析。荷载谱等效应力幅应结合交通流状态谱进行分析,多车道损伤效应系数指标的构建应考虑车辆相遇概率、循环作用特征长度指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桥梁 荷载谱 疲劳荷载模型 疲劳分析 循环作用特征长度
下载PDF
基于WIM的钢-混组合梁桥疲劳荷载模型研究
4
作者 顾瑞海 王阳春 +2 位作者 李理 张民 龙关旭 《特种结构》 2023年第6期14-20,共7页
为研究钢-混组合梁桥疲劳荷载模型,采用动态称重系统(WIM)获取山东地区高速公路10个月的交通荷载数据,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车型、总重对疲劳评估结果的影响规律,基于等效损伤理论对疲劳荷载模型进行推导。研究结果表明:外侧车道存在42.0... 为研究钢-混组合梁桥疲劳荷载模型,采用动态称重系统(WIM)获取山东地区高速公路10个月的交通荷载数据,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车型、总重对疲劳评估结果的影响规律,基于等效损伤理论对疲劳荷载模型进行推导。研究结果表明:外侧车道存在42.0%的疲劳致伤车辆,其中二轴货车比例最高、六轴货车次之,五轴货车最少;交通荷载总重呈多峰分布特点,峰值集中于30kN、130kN、350kN,超载车辆占比不足1%;提出的钢-混组合梁桥疲劳荷载模型推导方法可行,建立了总重315kN的钢-混组合梁桥疲劳荷载模型,供同类型桥梁疲劳评估时参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组合梁桥 疲劳荷载模型 WIM 有限元分析 等效损伤
下载PDF
刘家峡大桥疲劳性能研究
5
作者 杨志雄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5年第6期93-95,104,共4页
从刘家峡大桥桥面较窄、主梁重力刚度较低、活载比例高等结构和力学特性出发,深入细致地分析了该桥易疲劳破坏的典型细节和破坏特点。结合交通量调查结果和国内外相关设计规范,制定了适用于刘家峡大桥疲劳设计的车辆荷载模型及其荷载谱... 从刘家峡大桥桥面较窄、主梁重力刚度较低、活载比例高等结构和力学特性出发,深入细致地分析了该桥易疲劳破坏的典型细节和破坏特点。结合交通量调查结果和国内外相关设计规范,制定了适用于刘家峡大桥疲劳设计的车辆荷载模型及其荷载谱,并通过有限元模拟计算的分析方法,对刘家峡大桥桁式加劲梁、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等关键结构细节的疲劳强度进行了检算。结果表明,该桥疲劳安全性满足设计要求并具有一定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钢桁加劲梁 疲劳性能 车辆荷载模型 疲劳荷载谱 安全性评估
下载PDF
疲劳荷载模型Ⅲ下的公路钢结构桥梁疲劳性能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梁维全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6年第7期129-132,16,共4页
结合《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TG D64-2015)疲劳荷载模型Ⅲ,以某城市高架分离式双箱钢箱梁正交异性桥面板为研究对象,建立其正交异性桥面板的精细化分析模型。通过有限元方法得到U肋疲劳敏感细节在疲劳荷载模型Ⅲ下的应力分布,验算... 结合《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TG D64-2015)疲劳荷载模型Ⅲ,以某城市高架分离式双箱钢箱梁正交异性桥面板为研究对象,建立其正交异性桥面板的精细化分析模型。通过有限元方法得到U肋疲劳敏感细节在疲劳荷载模型Ⅲ下的应力分布,验算了其疲劳强度。分析结果表明: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强度满足抗疲劳设计要求。在疲劳荷载模型Ⅲ作用下,悬臂板处U肋疲劳细节的等效应力幅较箱内和横梁处大,悬臂板处U肋构造细节相对其余位置更容易发生疲劳损伤,为钢箱梁抗疲劳设计验算的控制部位。同时,钢箱梁大悬臂下翼缘疲劳应力幅值较大,设计时需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荷载模型Ⅲ 公路 钢结构 桥梁 疲劳性能
下载PDF
基于齿根弯曲疲劳强度的渐开线涡旋齿载荷模型
7
作者 强建国 马晓 刘振全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15-619,共5页
分析渐开线动涡旋齿的作用压力和应力特点,确定了涡旋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准则,得到基于齿根弯曲疲劳强度的载荷模型。研究表明,涡旋齿内外壁面的压力分布规律不同,涡旋齿上任意点的应力近似于脉动循环的弯曲应力,可用安全系数法计算... 分析渐开线动涡旋齿的作用压力和应力特点,确定了涡旋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准则,得到基于齿根弯曲疲劳强度的载荷模型。研究表明,涡旋齿内外壁面的压力分布规律不同,涡旋齿上任意点的应力近似于脉动循环的弯曲应力,可用安全系数法计算涡旋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涡旋齿工作中相当于受到展角间隔为π的π展角区域内压作用,内压载荷的大小等于涡旋齿内外壁面的压力差,内压作用载荷变化不连续;当曲柄转角为开始排气角时,不但载荷值最大,而且作用区域离涡旋齿中央区域最远,涡旋齿安全系数最小;选择合理的开始排气角是提高涡旋齿强度和稳定性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旋机械 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载荷模型
下载PDF
疲劳荷载作用下栓钉连接件全过程荷载-滑移计算模型 被引量:1
8
作者 汪炳 刘小玲 伊西艳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1-98,共8页
为了实现全寿命周期内钢-混凝土组合梁中栓钉连接件滑移量的精确计算,开展栓钉连接件在任意疲劳循环次数下的荷载-滑移计算模型研究。设计并制作了11个栓钉推出试件进行了静力滑移量试验、疲劳滑移量试验及剩余滑移量试验。通过试验结... 为了实现全寿命周期内钢-混凝土组合梁中栓钉连接件滑移量的精确计算,开展栓钉连接件在任意疲劳循环次数下的荷载-滑移计算模型研究。设计并制作了11个栓钉推出试件进行了静力滑移量试验、疲劳滑移量试验及剩余滑移量试验。通过试验结果分析了栓钉连接件在疲劳及静力作用下全过程的滑移量增长和分布特征。在单调荷载作用下,基于统计数据建立了考虑极限滑移量的指数型栓钉荷载-滑移模型。在此基础上,考虑疲劳损伤对栓钉直径及滑移量折减,同时计入栓钉连接件滑移量的累积增长和其自身承载力退化,建立了在任意次数疲劳荷载作用下,栓钉连接件全过程荷载-滑移计算模型,并通过试验值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栓钉连接件的滑移量可分为疲劳加载过程中的累积滑移量和疲劳加载后的剩余滑移量。在疲劳加载过程中,栓钉累积滑移量呈“快速-缓慢-急速”的三阶段增长。在疲劳加载后栓钉剩余滑移量和总滑移量均随着疲劳循环次数增加而减少,说明栓钉疲劳损伤的增加导致其整体变形性能逐渐变差。所提出的栓钉全过程荷载-滑移计算模型的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凝土组合梁 栓钉连接件 疲劳 荷载-滑移模型 全寿命周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