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庭干预对青光眼术后患者眼压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林婷婷 刘菜月 张婷凤 《现代临床护理》 2012年第10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家庭指导对青光眼术后患者眼压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4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进行家庭指导的干预组和传统知识宣传的对照组,每组各42例。术后对患者眼压、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进行测评。结果术后1年干预组患者的... 目的探讨家庭指导对青光眼术后患者眼压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4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进行家庭指导的干预组和传统知识宣传的对照组,每组各42例。术后对患者眼压、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进行测评。结果术后1年干预组患者的眼压低于对照组,QOL各因子及总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青光眼术后患者进行家庭指导能有效控制青光眼患者的眼压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干预 青光眼 眼压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社会支持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家属照顾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8
2
作者 杨婷婷 赵振娟 《中华全科医学》 2018年第5期813-815,819,共4页
目的通过相关性分析,探讨社会支持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家属照顾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家属88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本地区家庭成员都健康的人群88例... 目的通过相关性分析,探讨社会支持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家属照顾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家属88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本地区家庭成员都健康的人群8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照顾者负担量表(caregiver burden inventory,CBI)、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 90,SCL-90)分别对2组进行照顾者负担、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调查与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时间依赖性负担、发展受限负担、生理性负担、社会性负担、情感性负担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及社会支持利用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社会支持、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与时间依赖性负担评分呈正相关(均P<0.05),客观支持评分与发展受限负担评分呈相关性(P<0.05),社会支持利用度评分与社会性负担评分呈正相关(P<0.05),社会支持各维度评分、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评分与情感性负担评分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家属的照顾负担比较重,伴随有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低下情况,加强社会支持干预能提高患者家属的照顾能力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家属照顾能力 社会支持干预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对亲情护理干预在焦虑症患者护理中的实际效果进行探究 被引量:5
3
作者 乔素婷 薛梅 《智慧健康》 2018年第20期141-142,共2页
目的探讨在临床对焦虑症患者护理全程中应用亲情护理干预的临床实际效果及现实意义。方法随机抽选于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焦虑症患者,根据不同护理干预方式分组。X组(n=40)应用亲情护理干预;Y组(n=40)应用一般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在临床对焦虑症患者护理全程中应用亲情护理干预的临床实际效果及现实意义。方法随机抽选于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焦虑症患者,根据不同护理干预方式分组。X组(n=40)应用亲情护理干预;Y组(n=40)应用一般护理干预。将两组的焦虑情况、生活质量、护理质量满意情况进行评价与对比。结果相比于Y组,X组的焦虑情况得到明显改善(P<0.05);X组的生活质量、护理质量满意情况均优于Y组(P<0.05)。结论在临床对焦虑症患者护理全程中应用亲情护理干预可大幅改善或解除焦虑症状,提升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对改善护患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症 亲情护理干预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家庭护理干预在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病人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曹宁 乔东鸽 +3 位作者 车旭 曹齐争 崔嵘嵘 田淋 《全科护理》 2024年第23期4392-4395,共4页
通过参阅国内外相关的文献报道,就家庭护理干预对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病人的疾病管理内容、家庭护理干预联合科学技术的应用以及家庭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影响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旨在说明家庭护理干预可有效调节此类病人血糖控制水平... 通过参阅国内外相关的文献报道,就家庭护理干预对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病人的疾病管理内容、家庭护理干预联合科学技术的应用以及家庭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影响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旨在说明家庭护理干预可有效调节此类病人血糖控制水平,改善生活质量,是病人院外血糖持续控制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护理干预 儿童青少年 1型糖尿病 综述
下载PDF
家庭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儿中对其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施瑞琴 《糖尿病新世界》 2022年第2期9-12,共4页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儿应用家庭护理干预的效果,对该护理模式改善患儿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20年1—10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34例糖尿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入院编号作为分组依据,将编号为单数的17例患儿纳入...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儿应用家庭护理干预的效果,对该护理模式改善患儿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20年1—10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34例糖尿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入院编号作为分组依据,将编号为单数的17例患儿纳入对照组,将编号为双数的17例患儿纳入观察组;两组住院期间均接受心理疏导、用药指导等常规护理,其中观察组患儿家属需在干预期间与护理人员协同开展家庭护理干预。根据儿童生存质量普适性核心量表(PedsQLTM 4.0)评分标准对两组患儿生存质量改善情况进行评估,评价两组患儿干预前后治疗依从性,同时参考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其负性情绪改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依从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5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7,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PedsQLTM 4.0量表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其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儿应用家庭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其生活质量,有效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改善其情绪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家庭护理干预 治疗依从性 生存质量 情绪
下载PDF
家庭护理模式对青少年期心境障碍患者疗效影响及随访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朱福坚 黎丽燕 卢凤华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24期120-122,共3页
目的探索家庭护理模式对青少年心境障碍的疗效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3~8月于广州市精神病医院情感障碍科住院青少年心境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100例,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为50例,对照组采取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 目的探索家庭护理模式对青少年心境障碍的疗效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3~8月于广州市精神病医院情感障碍科住院青少年心境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100例,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为50例,对照组采取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的基础上,采取家庭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幸福程度、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结果 (1)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出院后1、3、6、12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ADL评分)明显更高(P<0.05)。(2)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出院后1、3、6、12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GWB评分)明显更高(P<0.05)。(3)两组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家庭护理模式对青少年期心境障碍患者疗效具有积极的作用,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境障碍症状,缓解家庭关系,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护理模式 青少年期 心境障碍 心理干预
下载PDF
家庭护理干预对21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秦茵茵 《智慧健康》 2018年第2期148-149,共2页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将42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分设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随机分配患者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指导,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家庭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将42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分设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随机分配患者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指导,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家庭护理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研究组MMSE、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指导相比,家庭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更优,能够提高患者自理能力,优化生活品质,预防不安全事件的出现,值得加强推广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家庭护理干预 MMSE评分 ADL评分
下载PDF
颅脑损伤病人家庭参与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8
作者 韩瑾 曾莉 《循证护理》 2023年第17期3108-3111,共4页
从家庭参与的重要性、家庭参与的需求、家庭参与的方式以及效果评价4个方面综述创伤性颅脑损伤病人家庭参与干预研究进展,以期为创伤性颅脑损伤病人的家庭康复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家庭参与 家庭护理 需求 护理干预 效果评价 综述
下载PDF
家庭关怀在AMI恢复期患者中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毛静飞 俞怡 +1 位作者 杨海燕 唐旭芬 《健康研究》 CAS 2017年第6期669-671,共3页
目的探讨家庭关怀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恢复期患者中的效果。方法根据家庭关怀指数问卷(APGAR)对56例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家庭关怀情况进行评估,APGAR评分≥7分为家庭关怀度好,APGAR评分<7分为家庭关... 目的探讨家庭关怀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恢复期患者中的效果。方法根据家庭关怀指数问卷(APGAR)对56例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家庭关怀情况进行评估,APGAR评分≥7分为家庭关怀度好,APGAR评分<7分为家庭关怀度差;出院后均给予为期12周的院外恢复早期护理干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在出院时和出院后12周的生理指标、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30例患者家庭关怀度好,26例为差;2组患者出院时生理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2周时家庭关怀度好的患者生理指标优于关怀度差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出院时相比,出院12周时2组患者的SAQ、SDS评分均有改善,家庭关怀度好者躯体活动受限程度、治疗满意程度、疾病认知程度及SDS评分均优于关怀度差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好的家庭关怀结合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心理状态,降低血压,有助于心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关怀 急性心肌梗死 恢复期 护理干预 效果
下载PDF
网络成瘾少年家庭关怀及干预措施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桂珍 王远玉 苏颖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1期51-53,共3页
目的探讨网络成瘾少年家庭关怀度并有针对性提出干预措施。方法对89例住院网络成瘾少年进行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调查,并与普通在校学生进行对照。有针对性地运用认知行为治疗理论,利用“戒网课堂”、“戒网网吧”、“戒网同盟”、“戒网... 目的探讨网络成瘾少年家庭关怀度并有针对性提出干预措施。方法对89例住院网络成瘾少年进行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调查,并与普通在校学生进行对照。有针对性地运用认知行为治疗理论,利用“戒网课堂”、“戒网网吧”、“戒网同盟”、“戒网日记”、“戒网军训课”、“戒网旅游”等进行干预。结果95%的家长表示能与孩子面对面地进行有效沟通,孩子能主动面对父母讲出自己对父母的愧疚,向父母谈起自己的过去,并对父母表示感恩之心,与父母谈论有关网络方面的知识。结论家庭关怀及干预能提高住院网瘾少年家庭关怀度,提高认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成瘾 家庭关怀 干预
下载PDF
家庭保健项目对青少年健康的影响研究——基于我国5省14县调查数据
11
作者 刘艳 温勇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9年第4期432-436,共5页
目的:了解家庭保健项目的实施对青少年的健康知识掌握、健康态度和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利用倍差法获取家庭保健项目对青少年健康的干预效果。结果:家庭保健项目对青少年的一般健康知识、健康态度和健康行为等都有积极正向的干预效果,... 目的:了解家庭保健项目的实施对青少年的健康知识掌握、健康态度和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利用倍差法获取家庭保健项目对青少年健康的干预效果。结果:家庭保健项目对青少年的一般健康知识、健康态度和健康行为等都有积极正向的干预效果,而对青少年促进掌握生殖健康知识的效果不显著;项目干预结果在各省市之间有差异。结论:需要改进项目设计,提高干预的有效性和质量;加强对健康行为的家庭监督力度;分析各省市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差异,厘清项目作用机理,从而大规模推广项目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保健 青少年健康 项目干预效果 倍差法
下载PDF
法洛四联症术后患儿家庭照顾随访需求的调查 被引量:2
12
作者 何萍萍 唐妍 +3 位作者 管咏梅 顾晓蓉 韩萍 夏毓娴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10期1-3,共3页
目的调查法洛四联症术后患儿家庭照顾的需求,为探讨实施法洛四联症家庭照顾的长期随访和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法选取100名法洛四联症手术后1年患儿家庭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儿家庭对于生理、心理与社会、照护品质及讯息四... 目的调查法洛四联症术后患儿家庭照顾的需求,为探讨实施法洛四联症家庭照顾的长期随访和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法选取100名法洛四联症手术后1年患儿家庭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儿家庭对于生理、心理与社会、照护品质及讯息四个方面的需求。结果被调查家庭对照顾需求问卷的四个项目中,生理需求排列第1位,而心理与社会需求排列第4位。外省市家庭需求高于上海本市家庭,文化程度不同对家庭照顾的需求程度也存在差异。而对于不同年龄组患儿在单独分析需求条目时生理层面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需求总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康复中,其家庭照顾的提供者有多层面的需求,需要专业人员继续提供相应的随访及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洛四联症手术 家庭照顾 随访干预体系 需求
下载PDF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功能和疾病负担的影响 被引量:13
13
作者 汪健健 赵丽萍 +2 位作者 陈琼妮 彭德珍 盛丽娟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年第25期3046-3049,共4页
目的 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功能和疾病家庭负担的影响.方法 将108例病程<5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53)和对照组(n=55),两组均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一般健康教育,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合并以家... 目的 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功能和疾病家庭负担的影响.方法 将108例病程<5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53)和对照组(n=55),两组均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一般健康教育,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合并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随访时间至患者出院后1年.采用家庭功能量表(FAD)、疾病家庭负担量表(FBS)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于入组时和出院后1年末评定两组患者家庭状况和精神症状.结果 入组时两组患者BPRS、FAD、FBS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年后,研究组BPRS评分为(24.60±7.87)、FAD总的功能评分为(26.8±3.7)及FBS总分为(20.60±9.91),均低于对照组[(28.91±8.72),(30.1±3.4),(30.76±12.2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1,4.67,4.57;P<0.05),研究组FAD各因子分及FBS量表家庭经济负担、家庭日常活动、家庭娱乐活动、家庭成员心理健康情况4个因子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模式可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功能,降低家庭疾病负担,改善疾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以家庭为中心 护理干预 家庭功能 家庭负担
原文传递
以家庭为中心的授权模式对全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术患者疾病认知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易红美 任洪艳 +1 位作者 肖明朝 赵庆华 《重庆医学》 CAS 2021年第16期2817-2821,共5页
目的分析以家庭为中心的授权模式(FCEM)对全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术患者疾病认知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行全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术患者16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1例。对照组... 目的分析以家庭为中心的授权模式(FCEM)对全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术患者疾病认知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行全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术患者16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1例。对照组行泌尿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FCEM干预,应用疾病认知问卷、心理社会适应问卷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无助评分低于对照组,接纳、感知益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态度、自尊、归属感、自我控制与自我效能、心理社会适应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SF-36各维度(躯体功能、情绪角色功能等)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全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术患者护理工作中实施FCEM干预,能提升患者心理适应能力,进一步提高其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对改善患者远期生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尿流改道术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 授权模式干预 疾病认知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家庭陪伴护理对糖尿病患儿家庭亲密度、适应性及血糖控制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坤 仇爱珍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794-797,共4页
目的:探讨家庭陪伴护理对糖尿病患儿家庭亲密度、适应性及血糖控制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糖尿病患儿8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家庭陪伴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前后家庭亲密度评分、适应性评分和血糖水平变化... 目的:探讨家庭陪伴护理对糖尿病患儿家庭亲密度、适应性及血糖控制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糖尿病患儿8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家庭陪伴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前后家庭亲密度评分、适应性评分和血糖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家庭亲密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适应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b A1c、FBG、2 h PBG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陪伴护理干预运用于糖尿病患儿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儿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控制血糖水平,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陪伴护理干预 糖尿病患儿 家庭亲密度 适应性 血糖水平
下载PDF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联合全胸振荡排痰机应用于小儿肺炎患儿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7
16
作者 康敏 曾莎 钟燕 《临床医学工程》 2022年第12期1739-1740,共2页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FCC)干预联合全胸振荡排痰机应用于小儿肺炎患儿的效果。方法70例小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人工叩击拍背,观察组采用FCC干预联合全胸振荡排痰机干预,比较两组的疗效、康复指标、家...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FCC)干预联合全胸振荡排痰机应用于小儿肺炎患儿的效果。方法70例小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人工叩击拍背,观察组采用FCC干预联合全胸振荡排痰机干预,比较两组的疗效、康复指标、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咳嗽缓解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FCC干预联合全胸振荡排痰机可缩短小儿肺炎患儿的症状改善时间,提升治疗效果,缩短患儿住院时间,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 全胸振荡排痰机 疗效
下载PDF
以家庭为中心的整体干预对骨折患儿父母心理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赵艳君 陈海燕 +5 位作者 俞群 朱婷 陈燕 缪春叶 王蔚雯 赵黎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602-606,共5页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整体干预模式对骨折患儿父母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96例单纯四肢骨折患儿的父母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n=100)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措施,干预组(n=96)在常规治疗...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整体干预模式对骨折患儿父母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96例单纯四肢骨折患儿的父母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n=100)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措施,干预组(n=96)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以家庭为中心的整体干预模式。两组家长在干预前与出院前使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儿父母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与全国SCL90常模比较有显著差别(P<0.01);经以家庭为中心的整体干预手段后,两组患儿家长的SCL90量表评分均下降,自身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四肢骨折患儿父母入院后普遍存在负面心理情绪,经不同的护理模式干预后,患儿父母的心理状况逐渐好转,其中以家庭为中心的整体干预模式能够更有效的缓解四肢骨折患儿父母的负面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以家庭为中心 干预性研究
下载PDF
PFCC模式的精细化护理干预在唇腭裂患儿围术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娇娜 王新娟 李智 《中国医疗美容》 2020年第1期86-88,共3页
目的探究患者和家庭为中心护理(PFCC)模式的精细化护理干预在唇腭裂患儿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9年7月唇腭裂患儿82例,根据入院顺序分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实施PFCC模式的精细... 目的探究患者和家庭为中心护理(PFCC)模式的精细化护理干预在唇腭裂患儿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9年7月唇腭裂患儿82例,根据入院顺序分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实施PFCC模式的精细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6 h、12 h疼痛程度。结果 术后6 h、术后12 h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唇腭裂患儿围术期采用PFCC模式的精细化护理干预,可减轻术后疼痛程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和家庭为中心护理 精细化护理干预 唇腭裂
下载PDF
家庭参与式护理结合音乐干预对不孕女性患者的影响
19
作者 李丽琴 梁培雅 黄攀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14期185-189,共5页
目的探讨家庭参与式护理结合音乐干预在不孕女性促排卵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0月—2022年4月于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行促排卵治疗的62例不孕患者,按其入院后所接受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目的探讨家庭参与式护理结合音乐干预在不孕女性促排卵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0月—2022年4月于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行促排卵治疗的62例不孕患者,按其入院后所接受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家庭参与式护理结合音乐干预,2组均护理3个月。对比2组负性情绪、家庭亲密度、病耻感、舒适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为(43.51±3.47)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为(45.92±3.05)分及病耻感量表(injury severity score,ISS)中自我贬损评分为(19.78±1.83)分、社会退缩评分为(13.72±2.34)分、家庭的羞辱评分为(17.42±1.75)分、周围人群的羞辱评分为(27.64±1.69)分及总评分为(78.56±5.34)分,低于对照组的(47.28±2.36)分、(49.85±2.17)分、(23.62±2.01)分、(16.91±2.65)分、(21.56±1.83)分、(32.42±1.87)分、(94.51±6.38)分,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family intimacy and adaptability scale,FACESⅡ-CV)评分为(129.38±8.56)分、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Kolcaba comfort scale,GCQ)中生理评分为(17.34±1.65)分、心理精神评分为(32.10±3.51)分、社会文化评分为(20.04±1.74)分、环境评分为(24.28±1.59)分及总评分为(93.76±9.15)分,高于对照组的(114.63±7.42)分、(14.67±1.80)分、(27.62±3.03)分、(17.13±2.01)分、(20.37±2.14)分、(79.79±8.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参与式护理结合音乐干预能够有效减轻不孕患者促排卵治疗中的不适,缓解负性情绪,提高家庭亲密度,降低病耻感,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 促排卵 家庭参与式护理 音乐干预 负性情绪 舒适度
下载PDF
清热解毒汤联合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在手足口病患儿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叶锦媚 余景建 +1 位作者 莫改章 邓锦玲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第6期115-118,共4页
目的探讨清热解毒汤联合以家庭为中心护理(FCC)干预在手足口病(HFMD)患儿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84例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清热解毒汤联合FC... 目的探讨清热解毒汤联合以家庭为中心护理(FCC)干预在手足口病(HFMD)患儿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84例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清热解毒汤联合FCC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临床疗效、康复进程以及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溃疡愈合、退热、皮疹消退、食欲不振、腹泻以及口腔黏膜愈合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抗拒行为、哭闹不止、面部挣扎、语言拒绝以及焦躁不安等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解毒汤联合FCC干预应用于手足口病患儿中,可加快患儿康复进程,改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治疗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解毒汤 FCC干预 手足口病 治疗依从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