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被断裂破坏泥岩盖层封闭性演化史恢复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14
1
作者 付广 李世朝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590-1598,共9页
前人研究泥岩盖层封闭性时并没有考虑断裂的破坏程度,且对已被断裂破坏泥岩盖层封闭性演化史的研究目前尚未见到文献报道,而这些问题对含油气盆地断裂发育区油气勘探至关重要.在被断裂破坏泥岩盖层封闭机理及其封闭演化特征研究的基础上... 前人研究泥岩盖层封闭性时并没有考虑断裂的破坏程度,且对已被断裂破坏泥岩盖层封闭性演化史的研究目前尚未见到文献报道,而这些问题对含油气盆地断裂发育区油气勘探至关重要.在被断裂破坏泥岩盖层封闭机理及其封闭演化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比较泥岩盖层断接厚度与其封油气所需的最小断接厚度的相对大小,将被断裂破坏泥岩盖层封闭分为未被断裂破坏和已被断裂破坏泥岩盖层封闭2种,并通过泥岩盖层和断层岩古排替压力恢复,确定泥岩盖层封闭能力形成距今时间、断层岩开始压实成岩距今时间和封闭能力形成距今时间,建立了一套被断裂破坏泥岩盖层封闭性演化史的恢复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渤海湾盆地南堡5号构造被f2断裂破坏东二段泥岩盖层封闭性演化史的恢复中.结果表明:在L1、L3、L4、L5、L6、L7和L9测线处,f2断裂未破坏东二段泥岩盖层封闭,仍是东二段泥岩盖层封闭,其封闭性演化经历了不封闭和封闭阶段,目前具有较强的封闭能力.在L2和L8测线处f2断裂已破坏了东二段泥岩盖层封闭,为f2断裂断层岩封闭,其封闭能力演化经历了压实不封闭、成岩不封闭和成岩封闭3个阶段,目前也已具较强封闭能力,均有利于油气在东二段泥岩盖层之下储层中聚集与保存.与目前东二段泥岩盖层之下储层中已发现油气分布相吻合,表明该方法用于恢复被断裂破坏泥岩盖层封闭性演化史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岩盖层 断裂破坏 封闭性 演化史 恢复方法 石油地质
原文传递
盾构衬砌单环破坏历程的增量法解析解 被引量:11
2
作者 董新平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9-125,共7页
作为盾构整环管片破坏研究的一部分,采用增量法对单环在荷载作用下逐渐破坏的历程进行了解析解推导,提出了可考虑管片接头非线性转动的单环受荷历程的相对刚度比法和弯矩搜索法两种解析方法,并对已经通过盾构整环原型破坏试验数据详细... 作为盾构整环管片破坏研究的一部分,采用增量法对单环在荷载作用下逐渐破坏的历程进行了解析解推导,提出了可考虑管片接头非线性转动的单环受荷历程的相对刚度比法和弯矩搜索法两种解析方法,并对已经通过盾构整环原型破坏试验数据详细校核的数值模型进行适当修正,构造出了对解析解进行检验的数值模型,通过对解析解和数值解的比较表明,相对刚度比法、弯矩搜索法两种增量解析方法可以较为准确的刻画出单环衬砌的受荷破坏历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盾构 破坏历程 相对刚度比法 弯矩搜索法
下载PDF
316L不锈钢的高温疲劳蠕变行为和寿命预测 被引量:7
3
作者 董杰 陈学东 +3 位作者 范志超 江慧丰 姜恒 陆守香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41-545,共5页
进行316L不锈钢在单级和两级载荷作用下的高温疲劳蠕变试验,研究了载荷历程效应对材料行为的影响.在已有统一的疲劳蠕变损伤演化模型基础上,得到了316L高温单级载荷作用下非线性损伤演化曲线.同时,建立了一种耦合载荷历程效应的多级疲... 进行316L不锈钢在单级和两级载荷作用下的高温疲劳蠕变试验,研究了载荷历程效应对材料行为的影响.在已有统一的疲劳蠕变损伤演化模型基础上,得到了316L高温单级载荷作用下非线性损伤演化曲线.同时,建立了一种耦合载荷历程效应的多级疲劳蠕变载荷作用下的材料破坏准则.基于该破坏准则,结合材料的非线性损伤模型对316L不锈钢高温两级载荷作用下的疲劳蠕变寿命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与试验数据符合得比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科学基础科学 寿命预测 破坏准则 疲劳蠕变 载荷历程
下载PDF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贾素花 王国丽 《社区医学杂志》 2020年第4期260-263,共4页
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呼吸衰竭是老年人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及生命健康。本研究分析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6-... 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呼吸衰竭是老年人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及生命健康。本研究分析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6-03-15-2018-04-30广饶县大码头中心卫生院接收的84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老年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选取84例单纯COPD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肺功能指标、动脉血气指标以及降钙素原水平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年龄(t=1.793,P=0.075)、体质量指数(t=0.240,P=0.811)和吸烟(χ2=2.885,P=0.08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组病程≥10年61例(72.62%),高于对照组的48例(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15,P=0.036。病例组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oxygen partial pressure,PaO2)水平为(53.77±4.98)mm Hg,低于对照组的(64.10±4.58)mm Hg,t=13.981,P<0.001;病例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EV1)水平为(2.16±0.12)L,低于对照组的(2.67±0.18)L,t=21.073,P<0.001;病例组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2)水平为(55.48±5.37)mm Hg,高于对照组的(46.94±3.04)mm Hg,t=12.671,P<0.001;病例组降钙素原(procalcitionin,PCT)水平为(0.76±0.13)ng/mL,高于对照组的(0.57±0.09)ng/mL,t=11.208,P<0.001;病例组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orced expiratory volume%of predicted value in the first second,FEV1/FVC)为(58.24±2.62)%,与对照组的(58.56±2.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16,P=0.539;病例组pH值为7.36±0.14,与对照组的7.35±0.1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51,P=0.726。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长(OR=1.989,95%CI为1.043~3.793,P=0.037)、PaCO2水平高(OR=0.643,95%CI为0.561~0.737,P<0.001)和PCT水平高(OR=0.980,95%CI为0.974~0.986,P<0.001)是影响老年COPD患者合并呼吸衰竭的独立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吸烟史 降钙素原 老年人
原文传递
太平湖大桥二类稳定的风险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阮欣 石雪飞 +1 位作者 毕桂平 汪军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4-27,共4页
稳定是拱桥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必须关注的关键性问题,而二类稳定能比较真实地反映拱桥的破坏历程,尤为重要。以主跨336 m的安徽太平湖大桥为背景,进行了其二类稳定的风险分析,详细介绍考虑和不考虑混凝土套箍效应的结构破坏历程,并讨论了... 稳定是拱桥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必须关注的关键性问题,而二类稳定能比较真实地反映拱桥的破坏历程,尤为重要。以主跨336 m的安徽太平湖大桥为背景,进行了其二类稳定的风险分析,详细介绍考虑和不考虑混凝土套箍效应的结构破坏历程,并讨论了计算模型精度对结构的影响,以及计算结构鲁棒性的问题,从而得到太平湖大桥二类稳定问题比较系统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拱桥 钢管混凝土结构 二类稳定 破坏历程 分析
下载PDF
战略预警情报问题研究--基于美国预警情报专业化发展的学术史视角 被引量:4
6
作者 陈烨 高金虎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4-23,共10页
[研究目的]通过探究美国自二战以来有关战略预警情报的内涵、困境与对策等问题的相关研究,透视美国预警情报专业化的发展脉络,为我国战略预警情报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研究方法]通过对美国自二战以来公开出版的战略情报著述进行梳理和... [研究目的]通过探究美国自二战以来有关战略预警情报的内涵、困境与对策等问题的相关研究,透视美国预警情报专业化的发展脉络,为我国战略预警情报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研究方法]通过对美国自二战以来公开出版的战略情报著述进行梳理和分析,考察战略预警情报专业化发展的演变特征和建设路径。[研究结论]专业化发展一直是美国战略预警情报探讨的重要课题,围绕这一主题的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始于对于失误原因的反思,通过失误反思预警专业化建设的重要性;二是深化预警情报工作模式的研究,深究如何提升战略预警情报专业性;三是从方法和对策层面探讨如何应对困境,研究机制性方法重塑战略预警专业性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预警 预警情报 情报理论 情报分析 情报工作 情报失误 学术史 美国
下载PDF
Influence of Low-velocity Impact on Damage Behavior of Carbon Fiber-reinforced Composites 被引量:3
7
作者 ZHANG Xiaoyu ZHOU Ruoyu +2 位作者 CHEN Jianzhong LV Yong CAO Dongfeng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2020年第3期482-487,共6页
A combination of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and numerical analysis was utilized to study the low-velocity impact damage of domestic carbon fiber-reinforced composites(CFRCs).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low-velocity ... A combination of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and numerical analysis was utilized to study the low-velocity impact damage of domestic carbon fiber-reinforced composites(CFRCs).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low-velocity impact damage induced pits and longitudinal cracks on the front side,oblique cracks and delaminationin on the back side.The pit depth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impact energy.It was demonstrated that the numerical analysis strain history curve was similar to the experimentally measured strain history curve,which verified the accuracy of numerical analysis in which the Hashin failure criterion was used.The work provides basic data and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domestic carbon fiber,and demonstrates the feasibility of replacing imported carbon fibers with domestic carbon fib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mestic carbon fiber-reinforced composites low-velocity impact Hashin failure criterion damage mode strain history curve
下载PDF
Load history-based model for prestressed concrete beam damage evaluation 被引量:1
8
作者 袁建力 王仪 钱仲慧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SCIE EI CSCD 2007年第4期383-390,共8页
The residual capability of a damaged structure to resist further load is essential in optimal seismic design and post-earthquake strengthening.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hysteretic characteristics of prestressed co... The residual capability of a damaged structure to resist further load is essential in optimal seismic design and post-earthquake strengthening.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hysteretic characteristics of prestressed concrete frame beams under different loading histories was performed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load history on energy dissipation and fail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mber. Based on the test results, the failure of the beam is defined,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ailure moment under cyclic load and from the skeleton curve is formulated. Finally, based on displacement and energy dissipation, a model for prestressed concrete beam damage-failure evaluation is developed. In this model, the effect of deformation level, cumulative dissipated energy, and loading history on prestressed concrete beam damage-failure is incorporated, thus it is applicable to stochastic earthquake for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stressed concrete earthquake force load history energy dissipation damage-failure evaluation
下载PDF
A Time History Method for Analysing Operational Piping Vibrations
9
作者 Subrata Saha 《World Journal of Mechanics》 2012年第6期325-333,共9页
Vibration failure of piping is a serious problem and a matter of concern for safety and reliability of plant operations. Fatigue is the main cause of such failures. Due to the complexity of the phenomenon no closed fo... Vibration failure of piping is a serious problem and a matter of concern for safety and reliability of plant operations. Fatigue is the main cause of such failures. Due to the complexity of the phenomenon no closed form design solutions are available. In our study an analytical technique based on the theory of vibrations in the time domain has been presented. Using the inverse theory, the problem has been reduced to a system of Volterra Integral equations to be solved simultaneously at every time step. The solution of the inverse problem may be used in the conventional method to calculate stresses and end reactions which are importa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gineering design and condition monitoring. The method is robust, simple and can be easily adopted by practicing engine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BRATION Inverse PROBLEM Direct PROBLEM Time history Fatigue failure VIBRATION Screening CRITERION INTEGRAL Equation Frequency DAMPING
下载PDF
Nonlinear dynamics of a wind turbine tower 被引量:1
10
作者 A.GESUALDO A.IANNUZZO +1 位作者 F.PENTA M.MONACO 《Frontiers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CSCD 2019年第3期342-350,共9页
The recent proliferation of wind turbines has revealed problems in their vulnerability under different site conditions, as evidenced by recent collapses of wind towers after severe actions. Analyses of structures subj... The recent proliferation of wind turbines has revealed problems in their vulnerability under different site conditions, as evidenced by recent collapses of wind towers after severe actions. Analyses of structures subjected to variable actions can be conducted through several methods with different accuracy levels. Nonlinear dynamics is the most reliable among such methods. This study develops a numerical procedure to obtain approximate solutions for rigid-plastic responses of structures subjected to base harmonic pulses. The procedure's model is applied to a wind turbine tower subjected to inertial forces generated by harmonic ground acceleration, and failure is assumed to depend on the formation of shear hinges. The proposed approach provides an efficient representation of the post-elastic behavior of the structure, has a low computational cost and high effectiveness, and uses a limited number of mechanical parame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linear dynamics PLASTIC SHEAR failure MODAL APPROXIMATION time history
原文传递
单环盾构隧道破坏历程中的弯矩分离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董新平 陈小羊 陈浩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64-71,共8页
基于盾构隧道单环破坏历程增量法解析解,推导了管片接头效应弯矩分离法;分析了弯矩分离法的原理、功能和作用、实施方法、校验方法及应用效果。研究表明:弯矩分离法可以量化和追踪特定管片接头对管片内力(弯矩)的影响;低荷载水平阶段,... 基于盾构隧道单环破坏历程增量法解析解,推导了管片接头效应弯矩分离法;分析了弯矩分离法的原理、功能和作用、实施方法、校验方法及应用效果。研究表明:弯矩分离法可以量化和追踪特定管片接头对管片内力(弯矩)的影响;低荷载水平阶段,弯矩分离法可以在管片弯矩与管片接头弹性转动刚度之间建立显式的函数关系;高荷载水平阶段,弯矩分离法的增量表达式可以追踪管片弯矩与管片接头非线性转动刚度之间的内在联系;单环盾构隧道破坏演变过程中,不同位置管片接头对管片内力(弯矩)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不均衡特征,特定位置管片弯矩的增减及其变化幅度受少数关键的管片接头主导和控制;管片位置不同,对管片弯矩变化形态起主导和控制作用的管片接头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管片衬砌 破坏历程 弯矩分离法 U形约束刚臂
下载PDF
从库恩历史主义看心力衰竭发病机制的研究历程
12
作者 付德明 王洪奇 《医学与哲学(B)》 2011年第11期68-70,共3页
本文从古希腊Hippocrates的描述作为回顾起点,阐述对心衰发病机制认识过程的六次演变;分析其中的学术背景、重要事件和人物的历史贡献,并从库恩历史主义视角进行深入的哲学思考,有助于总结蕴涵在这一历史进程的经验和规律,有利于培养科... 本文从古希腊Hippocrates的描述作为回顾起点,阐述对心衰发病机制认识过程的六次演变;分析其中的学术背景、重要事件和人物的历史贡献,并从库恩历史主义视角进行深入的哲学思考,有助于总结蕴涵在这一历史进程的经验和规律,有利于培养科学方法论、启迪和开拓科研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发病机制 观念演变 历史主义 医学史
下载PDF
战略情报工作失误视角的复盘检视——朝鲜战争爆发原因的分析
13
作者 刘强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8,共8页
[目的/意义]通过战略情报工作的视角对朝鲜战争爆发原因进行复盘检视,引发人们对战略情报在战略决策中重大影响作用的认知与思考,以避免战略情报工作失误导致战略决策失误从而引发不必要的战争。也以此丰富对朝鲜战争问题的研究。[方法... [目的/意义]通过战略情报工作的视角对朝鲜战争爆发原因进行复盘检视,引发人们对战略情报在战略决策中重大影响作用的认知与思考,以避免战略情报工作失误导致战略决策失误从而引发不必要的战争。也以此丰富对朝鲜战争问题的研究。[方法/过程]从朝鲜、苏联、中国和美国四国的维度,以战略决策背后的战略情报工作为视角,依据大量历史资料,分析在朝鲜战争爆发问题上的战略情报工作失误。[结果/结论]朝鲜战争是由朝鲜积极策划、苏联支持助推、美国政策误导和中国无奈成全下爆发的,既是复杂地缘政治因素所诱发,更是多国战略情报工作失误形成合力所导致。其中最为关键的战略情报工作失误,是朝鲜和苏联对美国战略文化认知的缺失或浅薄,导致进行战争的战略筹划时对美国是否军事干涉形成误判而选择对南方发动军事进攻,最终使一场极具内战性质的战争演变为多达20国参与的地区国际战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战争 爆发原因 战略情报 战略决策 情报失误 战争史
下载PDF
基于故障历史数据的软件可靠性测试过程故障时间定位方法研究
14
作者 孙正 尚京威 王强 《信息安全研究》 2020年第8期744-750,共7页
目前软件可靠性定量评估主要基于软件可靠性测试或真实使用中收集的故障数据进行,但是由于软件可靠性测试的测试周期很长且难以收集到足够的故障数据,限制了该项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而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进行测试发现的大量软件故障... 目前软件可靠性定量评估主要基于软件可靠性测试或真实使用中收集的故障数据进行,但是由于软件可靠性测试的测试周期很长且难以收集到足够的故障数据,限制了该项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而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进行测试发现的大量软件故障却由于与实际使用过程无关或没有故障时间记录而无法用于软件可靠性定量评估.根据软件可靠性测试剖面的特点提出软件可靠性测试输入空间模型,并依据该模型生成测试用例,与常规软件测试中发现的故障输入空间进行数据匹配,对这些故障数据在软件可靠性测试中可能的故障时间进行定位,使其达到了软件可靠性定量评估的条件.并通过以某型仿发动机控制软件为实验对象,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历史 输入空间 数据匹配 故障时间定位 定量评估
下载PDF
枚举结构主要失效模式的一种方法 被引量:25
15
作者 冯元生 董聪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9期A537-A541,共5页
由于各失效模式发生的概率不同,在实用中只需挑选出那些发生概率较大的模式——主要失效模式,并将它们对系统失效的影响加以综合就足以较准确地估算出结构系统总的失效概率。因而,有效地识别主要失效模式就成为结构系统可靠性分析和设... 由于各失效模式发生的概率不同,在实用中只需挑选出那些发生概率较大的模式——主要失效模式,并将它们对系统失效的影响加以综合就足以较准确地估算出结构系统总的失效概率。因而,有效地识别主要失效模式就成为结构系统可靠性分析和设计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本文在优化准则法的基础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 准则法 结构单元
下载PDF
油气长输管道定量风险评价 被引量:39
16
作者 张华兵 冯庆善 +1 位作者 郑洪龙 税碧垣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161-165,共5页
管道风险评价普遍采用以Kent打分法为代表的定性方法,笔者提出了一种新方法,即定量风险评价(QRA),采用基于管道失效历史数据库和已有成熟的数值模型,进行管道失效概率分析和失效后果分析,并以此方法在某输气管道上进行了验证,最后得到... 管道风险评价普遍采用以Kent打分法为代表的定性方法,笔者提出了一种新方法,即定量风险评价(QRA),采用基于管道失效历史数据库和已有成熟的数值模型,进行管道失效概率分析和失效后果分析,并以此方法在某输气管道上进行了验证,最后得到管段的绝对风险和人口密集段的个人风险,并进行了风险预测。研究表明,QRA受人员主观判断影响较小,计算方法科学合理,结果量化,对进行检测与维护维修资源的分配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 定量风险评价法(QRA) 个人风险 失效历史数据库 完整性管理
下载PDF
方套圆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组合构件横向撞击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史艳莉 鲜威 +1 位作者 王蕊 王文达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21,35,共12页
通过对8个大空心率下方套圆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组合构件进行横向撞击试验,研究试件的撞击受力过程、破坏形态、撞击力时程曲线特征、跨中挠度与测点纵向应变发展过程等。考察落锤撞击高度、边界约束和轴压比等关键因素对方套圆中空夹层... 通过对8个大空心率下方套圆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组合构件进行横向撞击试验,研究试件的撞击受力过程、破坏形态、撞击力时程曲线特征、跨中挠度与测点纵向应变发展过程等。考察落锤撞击高度、边界约束和轴压比等关键因素对方套圆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组合构件在横向撞击作用下动力响应的影响规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中空率为0.69的方套圆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组合构件在横向撞击作用下主要发生显著地局部凹陷变形,而试件整体变形不显著;在试验研究参数范围内,随着落锤撞击高度的增大,试件局部凹陷程度、跨中残余挠度以及撞击持续时间均保持线性增长;边界约束对跨中残余挠度、撞击力平台值以及撞击持续时间有较大影响;轴压比是影响试件动力响应过程的重要因素,随着轴压比的增大,撞击力时程曲线的平台段会逐渐缩短并消失,跨中挠度变形速度变快,撞击进程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套圆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 动力响应 破坏形态 时程曲线
下载PDF
混凝土重力拱坝极限抗震能力评价方法初探 被引量:13
18
作者 张社荣 王高辉 王超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12,共6页
从基于性能的抗震设防标准及理论出发,坝体某个关键性能破坏便可能影响大坝的正常运行,单一的评价准则已经不能满足对大坝极限抗震能力评估的要求。针对混凝土重力拱坝的结构特点,基于混凝土弥散裂缝模型,利用地震动超载时域分析方法,... 从基于性能的抗震设防标准及理论出发,坝体某个关键性能破坏便可能影响大坝的正常运行,单一的评价准则已经不能满足对大坝极限抗震能力评估的要求。针对混凝土重力拱坝的结构特点,基于混凝土弥散裂缝模型,利用地震动超载时域分析方法,从收敛性、地震位移响应突变、塑性区贯通、坝体开裂破坏等方面,对国内某重力拱坝极限抗震能力进行了探讨和研究。研究表明,该重力拱坝的极限抗震能力为0.51g,顶拱中部是坝体相对薄弱的高地震响应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拱坝 极限抗震能力 地震超载法 破坏模式 时程分析
下载PDF
不同频谱特性地震动下风电塔破坏分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赵志 戴靠山 +1 位作者 毛振西 张采薇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293-299,共7页
风力发电塔是一种顶部有较大质量的细长高耸结构,基本周期一般较长,因此可能会在不同频谱特性地震动下呈现不同的破坏模式。为了研究该问题,该文针对某典型风电塔,使用ABAQUS建立精细有限元模型,基于规范反应谱选择两类不同特征周期(0.... 风力发电塔是一种顶部有较大质量的细长高耸结构,基本周期一般较长,因此可能会在不同频谱特性地震动下呈现不同的破坏模式。为了研究该问题,该文针对某典型风电塔,使用ABAQUS建立精细有限元模型,基于规范反应谱选择两类不同特征周期(0.4 s和1.1 s)的地震动记录,进行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结果表明,对于0.4 s特征周期的地震动,地震动能量远离风电塔基本周期,结构受高阶振型影响较大,虽然初始塑性铰出现在底部,但全截面塑性铰和倒塌出现在中上部;对于1.1 s特征周期的地震动,地震动能量更加靠近风电塔基本周期,因此结构主要受第一振型控制,初始塑性铰、全截面塑性铰和倒塌出现在底部。对于同一条地震动,可能由于峰值加速度不同引起破坏位置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塔 破坏模拟 有限元时程分析 特征周期 高阶振型
下载PDF
汶川地震跨断裂带小鱼洞大桥地震破坏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祝兵 崔圣爱 喻明秋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8-83,共6页
以汶川地震跨小鱼洞断裂带的小鱼洞大桥地震破坏为研究背景,通过对其震后现场的实地勘察分析,建立了小鱼洞大桥多点地震动激励的动力分析数值模型。考虑到断裂带两侧地震强度的区别,采用三角级数法模拟人工地震波时选用不同的地震峰值... 以汶川地震跨小鱼洞断裂带的小鱼洞大桥地震破坏为研究背景,通过对其震后现场的实地勘察分析,建立了小鱼洞大桥多点地震动激励的动力分析数值模型。考虑到断裂带两侧地震强度的区别,采用三角级数法模拟人工地震波时选用不同的地震峰值加速度,然后对其进行地震破坏数值分析,重点讨论了桥梁地震破坏的薄弱部位及其破坏原因。数值模拟结果基本体现了小鱼洞大桥的实际破坏状况,证明了数值分析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地震破坏分析 时程分析 断裂带 人工地震波 汶川地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