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金荞麦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的萃取部分(待测样品)的抑菌作用,并对此部分进行分离纯化以研究其抗菌活性的物质基础。方法与复方板蓝根颗粒做对比,采用平皿稀释法及动物实验对待测样品进行体外及体内实验,测定其对各试验菌的最小...目的探讨金荞麦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的萃取部分(待测样品)的抑菌作用,并对此部分进行分离纯化以研究其抗菌活性的物质基础。方法与复方板蓝根颗粒做对比,采用平皿稀释法及动物实验对待测样品进行体外及体内实验,测定其对各试验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 IC)和对肺炎链球菌感染小鼠的体内保护作用。并采用多种色谱方法对此部分进行分离纯化。结果体外抑菌试验表明,待测样品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体内抑菌实验表明此部分对肺炎球菌菌株所致的小鼠感染有保护作用;从该活性部分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为:反式对羟基桂皮酸甲酯(trans-p-hydroxy c innam ic m ethy l ester,I),3,4-二羟基苯甲酰胺(3,4-d ihydroxybenzam ide,II),原儿茶酸(protocatechu ic ac id,III),原儿茶酸甲酯(protocatechu ic ac id m ethy l ester,IV),木犀草素(lu teo lin,V),槲皮素(querc itrin,V I),芸香苷(ru tin,V II),(-)-表儿茶素[(-)-ep icatech in,V III]。结论待测样品在体内及体外均有较强的抑菌活性,而具有抗菌作用的物质基础为酚酸类及黄酮类化合物。展开更多
不同形态的铝对不同植物的毒害不同。以荞麦和金荞麦为实验材料,设置4个不同的土壤铝处理浓度(0,0.1,0.2,0.4 g Al^3+/kg),研究荞麦和金荞麦根际土壤中铝形态变化及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土壤铝处理浓度〈0.2 g/kg时,尽管根际...不同形态的铝对不同植物的毒害不同。以荞麦和金荞麦为实验材料,设置4个不同的土壤铝处理浓度(0,0.1,0.2,0.4 g Al^3+/kg),研究荞麦和金荞麦根际土壤中铝形态变化及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土壤铝处理浓度〈0.2 g/kg时,尽管根际土壤液中铝溶出量较对照组有明显上升,毒性大的交换态铝和单聚体羟基铝(称为活性铝)占可提取铝总量的比例增加,但荞麦和金荞麦茎伸长和水分利用增强,地上部分生物积累量增多,表明荞麦和金荞麦对低铝胁迫有一定的适应;当土壤铝处理浓度达到0.4 g/kg时,荞麦和金荞麦根际土壤pH降至最低,根际土壤液中铝的溶出量增至最高,严重抑制了荞麦和金荞麦叶片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各项指标和对照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荞麦和金荞麦的生长表现出明显的铝毒害症状。因此,我们推断在根际土壤活性铝溶出量为0.106-0.143 m g/g和0.046-0.057 m g/g间可能分别存在着荞麦和金荞麦耐受铝毒害的某个阈值。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金荞麦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的萃取部分(待测样品)的抑菌作用,并对此部分进行分离纯化以研究其抗菌活性的物质基础。方法与复方板蓝根颗粒做对比,采用平皿稀释法及动物实验对待测样品进行体外及体内实验,测定其对各试验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 IC)和对肺炎链球菌感染小鼠的体内保护作用。并采用多种色谱方法对此部分进行分离纯化。结果体外抑菌试验表明,待测样品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体内抑菌实验表明此部分对肺炎球菌菌株所致的小鼠感染有保护作用;从该活性部分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为:反式对羟基桂皮酸甲酯(trans-p-hydroxy c innam ic m ethy l ester,I),3,4-二羟基苯甲酰胺(3,4-d ihydroxybenzam ide,II),原儿茶酸(protocatechu ic ac id,III),原儿茶酸甲酯(protocatechu ic ac id m ethy l ester,IV),木犀草素(lu teo lin,V),槲皮素(querc itrin,V I),芸香苷(ru tin,V II),(-)-表儿茶素[(-)-ep icatech in,V III]。结论待测样品在体内及体外均有较强的抑菌活性,而具有抗菌作用的物质基础为酚酸类及黄酮类化合物。
文摘不同形态的铝对不同植物的毒害不同。以荞麦和金荞麦为实验材料,设置4个不同的土壤铝处理浓度(0,0.1,0.2,0.4 g Al^3+/kg),研究荞麦和金荞麦根际土壤中铝形态变化及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土壤铝处理浓度〈0.2 g/kg时,尽管根际土壤液中铝溶出量较对照组有明显上升,毒性大的交换态铝和单聚体羟基铝(称为活性铝)占可提取铝总量的比例增加,但荞麦和金荞麦茎伸长和水分利用增强,地上部分生物积累量增多,表明荞麦和金荞麦对低铝胁迫有一定的适应;当土壤铝处理浓度达到0.4 g/kg时,荞麦和金荞麦根际土壤pH降至最低,根际土壤液中铝的溶出量增至最高,严重抑制了荞麦和金荞麦叶片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各项指标和对照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荞麦和金荞麦的生长表现出明显的铝毒害症状。因此,我们推断在根际土壤活性铝溶出量为0.106-0.143 m g/g和0.046-0.057 m g/g间可能分别存在着荞麦和金荞麦耐受铝毒害的某个阈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