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灯盏花素缓释微丸制备工艺与处方优化的研究 被引量:30
1
作者 陈大为 张彦青 +2 位作者 邹艳霜 李淑斌 赵秀丽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990-993,共4页
目的 考察灯盏花素缓释微丸的制备工艺和最优处方 ,并对释药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利用挤出滚圆法制备骨架型微丸 ,采用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设计筛选最优处方 ,通过方程拟合探讨释药机制。结果 所得微丸的制备工艺简单 ,微丸大小均匀 ,载... 目的 考察灯盏花素缓释微丸的制备工艺和最优处方 ,并对释药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利用挤出滚圆法制备骨架型微丸 ,采用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设计筛选最优处方 ,通过方程拟合探讨释药机制。结果 所得微丸的制备工艺简单 ,微丸大小均匀 ,载药量大且药物含量均匀 ,能达到缓释 12 h的试验设计要求 ;释药机制以药物扩散为主 ,兼有骨架溶蚀。结论 利用挤出滚圆法制备灯盏花素缓释微丸方法简单 ,适于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素 缓释微丸 制备工艺 处方优化 挤出滚圆法 释药机制
下载PDF
左金胃漂浮-生物黏附小丸的制备及体外释放度考察 被引量:3
2
作者 许锋 王洛临 +2 位作者 施之琪 陈鹏 孙冬梅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188-191,共4页
目的:优选左金胃漂浮-生物黏附小丸的制备工艺并考察其体外释放度。方法:以盐酸小檗碱释放度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优选左金胃漂浮-生物黏附小丸丸芯的处方组成,以丸芯的圆整度和收率为评价指标,利用正交试验优化挤出滚圆的工艺参... 目的:优选左金胃漂浮-生物黏附小丸的制备工艺并考察其体外释放度。方法:以盐酸小檗碱释放度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优选左金胃漂浮-生物黏附小丸丸芯的处方组成,以丸芯的圆整度和收率为评价指标,利用正交试验优化挤出滚圆的工艺参数,丸芯用卡波姆和碳酸氢钠的混合溶液包衣。结果:以羟丙甲纤维素(HPMC K4M)为骨架材料,微晶纤维素(MCC PH301)为成球材料和崩解剂,碳酸氢钠为助漂材料,以挤出速度30 r·min-1,滚圆速度800 r·min-1和滚圆时间20 min制备丸芯,包衣后的左金胃漂浮-生物黏附小丸均能在1 min内起漂,10 h时持续漂浮率约80%,生物黏附率83.7%~86.8%,主要成分盐酸小檗碱在12 h的累积释放率〉90%。结论:制备的左金胃漂浮-生物黏附小丸外观均匀,具有良好的释放性能,且工艺简单易行、生产成本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金丸 胃漂浮 生物黏附性 挤出滚圆法 滚转包衣法 盐酸小檗碱
原文传递
海参粉微丸制备工艺 被引量:2
3
作者 喻樊 蔡蓉 蔡伶丽 《食品工业》 CAS 2023年第1期8-12,共5页
研究海参粉微丸的制备工艺。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海参粉微丸;以圆整度为主要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筛选最优制备工艺参数;考察微丸的粉体学性质;用红外光谱法、X射线衍射法、扫描电子显微镜法等方法对微丸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挤出滚圆法最... 研究海参粉微丸的制备工艺。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海参粉微丸;以圆整度为主要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筛选最优制备工艺参数;考察微丸的粉体学性质;用红外光谱法、X射线衍射法、扫描电子显微镜法等方法对微丸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挤出滚圆法最佳工艺参数为挤出频率30 Hz、滚圆频率50 Hz、滚圆时间4 min。制备的海参粉微丸圆整度、流动性及堆密度均较好,且药物高度分散于微丸中。采用优化的工艺参数,利用挤出滚圆法制备海参粉微丸,简单易行,可用于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参粉 微丸 挤出滚圆法 粉体学性质 表征
原文传递
连钱草总黄酮微丸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杨 王沛 +2 位作者 冯竟翠 谭书院 于波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第4期662-665,共4页
目的制备连钱草总黄酮缓释微丸并优化处方及其制备工艺。方法以收率、圆整度及其体外释放度为评价标准,分别对处方因素(投药量、黏合剂用量的比例)和工艺因素(挤出速度、滚圆时间和滚圆速度)进行单因素考察,得出连钱草总黄酮缓释微丸的... 目的制备连钱草总黄酮缓释微丸并优化处方及其制备工艺。方法以收率、圆整度及其体外释放度为评价标准,分别对处方因素(投药量、黏合剂用量的比例)和工艺因素(挤出速度、滚圆时间和滚圆速度)进行单因素考察,得出连钱草总黄酮缓释微丸的制备工艺。结果优化后的处方工艺收率高、圆整度较好,缓释效果较好。结论此试验方法可行,根据本处方及工艺可以制备成骨架型缓释微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出滚圆法 连钱草总黄酮 体外释放度 缓释微丸
下载PDF
挤出滚圆造粒法制备氨咖黄敏胶囊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辉 薛创 +2 位作者 达粉会 朱美玲 谭炜 《中国药业》 CAS 2007年第24期36-37,共2页
目的研究微丸制备的最佳工艺和处方。方法用新型挤出滚圆造粒机制备氨咖黄敏胶囊,以微丸的外观性状、堆密度、休止角和成丸率为参考因素优化工艺、筛选处方。结果用优化的工艺和筛选的处方制得的微丸外观圆整、微丸大小分布均匀、成丸... 目的研究微丸制备的最佳工艺和处方。方法用新型挤出滚圆造粒机制备氨咖黄敏胶囊,以微丸的外观性状、堆密度、休止角和成丸率为参考因素优化工艺、筛选处方。结果用优化的工艺和筛选的处方制得的微丸外观圆整、微丸大小分布均匀、成丸率高。结论用挤出滚圆法制备氨咖黄敏胶囊,造粒容易,效率高,工艺简便,成本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咖黄敏胶囊 造粒工艺 挤出滚圆法 微丸 粉体学性质
下载PDF
挤出滚圆法制备葛根芩连微丸 被引量:8
6
作者 李青坡 游剑 +3 位作者 杨蕾 赵颖 王永圣 崔福德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473-1476,共4页
目的制备能适合于工业化大生产具有较高载药量的葛根芩连微丸。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葛根芩连微丸,对影响成球的4个关键参数水分比例、挤出速度、滚圆转速和滚圆时间进行筛选优化。结果制得的葛根芩连微丸载药量达70%、圆整度好、粒... 目的制备能适合于工业化大生产具有较高载药量的葛根芩连微丸。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葛根芩连微丸,对影响成球的4个关键参数水分比例、挤出速度、滚圆转速和滚圆时间进行筛选优化。结果制得的葛根芩连微丸载药量达70%、圆整度好、粒径分布窄,收率在90%以上。结论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高载药量的葛根芩连微丸在工艺上是可行的,对中药微丸工业化大生产具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芩连微丸 挤出滚圆法 制备
下载PDF
挤出滚圆法制备吲哚美辛缓释微丸 被引量:10
7
作者 宦娣 易涛 +3 位作者 刘颖 肖璐 何吉奎 欧阳辉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583-1586,共4页
目的:制备吲哚美辛(IMC)缓释微丸并考察其体外释放行为。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微丸,以微丸收率为考察指标,优选挤出速率、滚圆速度和滚圆时间参数水平;以体外释药曲线为考察指标,崩解剂微晶纤维素(MCC)、骨架材料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 目的:制备吲哚美辛(IMC)缓释微丸并考察其体外释放行为。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微丸,以微丸收率为考察指标,优选挤出速率、滚圆速度和滚圆时间参数水平;以体外释药曲线为考察指标,崩解剂微晶纤维素(MCC)、骨架材料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和润湿剂水的处方用量为因素,设计单因素试验筛选辅料处方,并进行处方验证试验及其释药机制研究。结果:优选的较佳工艺参数为挤出速度65r.min-1、滚圆速度650r.min-1、滚圆时间3min;优选的处方为MCC19、HPMC20、水6mL;验证试验表明所制得的IMC缓释微丸释放度重现性好且符合缓释制剂的要求,其释药机制为药物扩散和骨架溶蚀的混合型机制。结论:挤出滚圆法制备IMC缓释微丸方法可行,且制剂具有良好的体外缓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美辛 挤出滚圆法 缓释微丸 制备 工艺参数 释药机制
原文传递
挤出滚圆法在中药微丸中的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王勇 岳国超 +1 位作者 王红军 曾辉 《中国药业》 CAS 2013年第11期1-4,共4页
目的促进挤出滚圆法在制备中药微丸中的推广。方法查阅相关文献,从处方来源、制备工艺、评价指标等方面,对挤出滚圆法制备中药微丸的现状和前景进行分析。结果挤出滚圆法辅料易得,工艺简单,在中药微丸的研究中已得到普遍应用。结论挤出... 目的促进挤出滚圆法在制备中药微丸中的推广。方法查阅相关文献,从处方来源、制备工艺、评价指标等方面,对挤出滚圆法制备中药微丸的现状和前景进行分析。结果挤出滚圆法辅料易得,工艺简单,在中药微丸的研究中已得到普遍应用。结论挤出滚圆法是制备中药微丸最可行的方法之一,在中药微丸的研制和生产中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出滚圆法 中药微丸 制备工艺 应用
下载PDF
罗红霉素包衣缓释微丸的体外释放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佟杰 王东凯 《中国药剂学杂志(网络版)》 2005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不同条件下罗红霉素包衣缓释微丸的体外释放。方法用释放度测定法考察影响药物释放的各种因素。结果致孔剂用量、包衣增重等是影响药物释放的关键因素。以甲基丙烯酸树脂Eudragit NE30D为包衣材料,温度为21~28℃,包衣增重5%(w),致... 目的不同条件下罗红霉素包衣缓释微丸的体外释放。方法用释放度测定法考察影响药物释放的各种因素。结果致孔剂用量、包衣增重等是影响药物释放的关键因素。以甲基丙烯酸树脂Eudragit NE30D为包衣材料,温度为21~28℃,包衣增重5%(w),致孔剂用量为乳糖占包衣增重10%,熟化24 h,所制微丸具有明显的缓释特性。结论以甲基丙烯酸树脂Eudragit NE30D作为包衣材料所得缓释微丸符合24 h缓释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剂学 包衣缓释微丸 挤出滚圆法 罗红霉素 水分散体 甲基丙烯酸树脂
下载PDF
挤出滚圆法批量制备铁铜矿石复合氧载体 被引量:4
10
作者 董云昌 王亚男 +2 位作者 马琎晨 郑瑛 赵海波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604-2611,共8页
本文采用挤出滚圆法批量制备以铜矿石和铁矿石的废弃细微粉末为原料的复合氧载体,以蒙脱石、浮石等作为粘结剂,实现氧载体颗粒内粉末的物理均匀混合、颗粒一次成型以及活性组分间的协同效应。首先优化挤出滚圆法工艺,主要考察制备颗粒... 本文采用挤出滚圆法批量制备以铜矿石和铁矿石的废弃细微粉末为原料的复合氧载体,以蒙脱石、浮石等作为粘结剂,实现氧载体颗粒内粉末的物理均匀混合、颗粒一次成型以及活性组分间的协同效应。首先优化挤出滚圆法工艺,主要考察制备颗粒的机械强度,发现FeCu-10M(蒙脱石质量分数为10%)和FeCu-5P(浮石质量分数为5%)表现出较高的破碎强度。随后在批次流化床中采用神华烟煤为燃料对其进行反应性测试,发现FeCu-10M的煤化学链燃烧性能优异,多次循环中仍保持良好的稳定性。XRD和SEM表征显示颗粒内没有发生明显副反应且无明显烧结、团聚现象.本研究表明挤出滚圆法适合大批量制备氧载体颗粒,所制备的铜铁矿石复合氧载体在反应性、循环稳定性和经济性等方面均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链燃烧 挤出滚圆法 铁矿石 铜矿石 氧载体
原文传递
阿莫西林肠溶片的制备及其体外释放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雯 陈超 董世波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64-370,共7页
目的制备阿莫西林肠溶片并进行体外释放特性研究。方法采用挤出滚圆工艺制备含药丸芯,以其15 min累积释放度作为响应值,运用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对丸芯处方进行优化及最优处方验证;以尤特奇L30D-55为包衣材料制备肠溶微丸,采用单因素法考... 目的制备阿莫西林肠溶片并进行体外释放特性研究。方法采用挤出滚圆工艺制备含药丸芯,以其15 min累积释放度作为响应值,运用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对丸芯处方进行优化及最优处方验证;以尤特奇L30D-55为包衣材料制备肠溶微丸,采用单因素法考察了不同包衣增重对肠溶微丸释放特性的影响、不同增塑剂用量对肠溶微丸及压片后释放特性的影响、以及不同片硬度对肠溶片释放特性的影响。结果由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丸芯最佳处方中含5%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1.2%聚氧乙烯35蓖麻油及1%羟丙纤维素,15 min累积释放度的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接近,肠溶层包衣增重约20%,增塑剂用量占尤特奇L30D-55固含量30%左右,片硬度为(130±20)N。结论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含药丸芯处方合理可靠,肠溶片具有良好的延迟释放效果,本品具备工业化生产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莫西林 挤出滚圆 肠溶包衣 微丸压片 通用旋转组合设计 响应面分析法 体外释放
原文传递
泰万菌素肠溶微丸的研制及质量评价 被引量:3
12
作者 姬竹玲 张桂君 +1 位作者 吴志玲 方炳虎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4-109,共6页
为用挤出-滚圆技术制备100g/kg泰万菌素肠溶微丸,并对其进行初步的质量评价,以泰万菌素、微晶纤维素、乳糖、羧甲基淀粉钠、氯化钠为基础配方制备素丸,以丙烯酸树脂Eudragit L30D-55水分散体作为肠溶包衣材料,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筛选处方... 为用挤出-滚圆技术制备100g/kg泰万菌素肠溶微丸,并对其进行初步的质量评价,以泰万菌素、微晶纤维素、乳糖、羧甲基淀粉钠、氯化钠为基础配方制备素丸,以丙烯酸树脂Eudragit L30D-55水分散体作为肠溶包衣材料,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筛选处方及工艺条件,制备泰万菌素肠溶微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体外溶出试验测定该微丸的载药量和释放度。结果显示,泰万菌素、微晶纤维素、乳糖、羧甲基淀粉钠、氯化钠在合适的质量比下,包衣增重20%,制备的肠溶微丸圆整度合格,平均粒径过孔径0.350~0.701mm标准检验筛,收率达到90%以上,平均载药量9.96%,在0.1mol/L盐酸溶液中2h释放度低于10%,在pH6.8的磷酸钠缓冲液中45min释放度达到90%以上。结论:该微丸载药量稳定,体外释放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肠溶型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万菌素 肠溶微丸 挤出-滚圆法 质量评价
原文传递
羚翘解毒微丸制备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任谦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49-50,共2页
目的制备羚翘解毒微丸。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羚翘解毒微丸,以收率和圆整度为指标,优化了影响成丸过程的处方因素和工艺因素,并采用流化床技术包薄膜衣。结果羚翘解毒浸膏加微晶纤维素混匀,加水制软材,以30r/min速度挤出,以48Hz速度... 目的制备羚翘解毒微丸。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羚翘解毒微丸,以收率和圆整度为指标,优化了影响成丸过程的处方因素和工艺因素,并采用流化床技术包薄膜衣。结果羚翘解毒浸膏加微晶纤维素混匀,加水制软材,以30r/min速度挤出,以48Hz速度滚圆6min,干燥,过筛。结论所得产品外形美观、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羚翘解毒微丸 挤出-滚圆法 流化床 包薄膜衣 制备工艺
下载PDF
制备中药复方当归补血微丸的2种方法比较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红霞 贾晓斌 +2 位作者 范晨怡 施亚芳 魏惠华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2908-2910,共3页
目的:比较挤出滚圆法和流化床包衣法制备中药微丸的特点。方法:对挤出滚圆法和流化床包衣法制备微丸的原理、制备流程进行比较,并对2种方法所制备的当归补血微丸进行粉体学、收率和体外溶出等考察。结果:用挤出滚圆法制备的当归补血微... 目的:比较挤出滚圆法和流化床包衣法制备中药微丸的特点。方法:对挤出滚圆法和流化床包衣法制备微丸的原理、制备流程进行比较,并对2种方法所制备的当归补血微丸进行粉体学、收率和体外溶出等考察。结果:用挤出滚圆法制备的当归补血微丸圆整度好,大小均匀,收率高,体外溶出快。结论:2种方法均能制备当归补血微丸,但挤出滚圆法优于流化床包衣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出滚圆法 流化床包衣法 微丸 当归补血方 粉体学性质 体外溶出度
下载PDF
三七三醇皂苷微丸的处方优化及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冷静 林大胜 +3 位作者 杨华蓉 万方 曹科 王莉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3年第23期2141-2144,共4页
目的:研究三七三醇皂苷微丸的处方及其制备工艺。方法:以微丸成丸性能及物理学表征参数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优选三七三醇皂苷微丸处方及其挤出滚圆法和流化床法的制备工艺参数,并对两种制备方法进行比较。结果:优选的处方为三七三醇皂... 目的:研究三七三醇皂苷微丸的处方及其制备工艺。方法:以微丸成丸性能及物理学表征参数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优选三七三醇皂苷微丸处方及其挤出滚圆法和流化床法的制备工艺参数,并对两种制备方法进行比较。结果:优选的处方为三七三醇皂苷120g、微晶纤维素90g、淀粉90g、6g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30,含8%PVPK30的50%乙醇溶液为黏合剂。采用流化床包衣法制备的微丸圆整度好,硬度适宜,粒度分布均匀,收率均在93%以上。结论:应用流化床法制备三七三醇皂苷微丸,工艺简便、易行,制得的微丸质量好,适宜进行进一步肠溶包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三醇皂苷 微丸 挤出滚圆法 流化床法
原文传递
麦考酚钠肠溶颗粒剂的研制 被引量:2
16
作者 贾可 陈美红 +1 位作者 陈建华 孙小梅 《实用医药杂志》 2017年第10期930-933,共4页
目的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麦考酚钠肠溶颗粒剂。方法以微晶纤维素KG802为填充剂,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崩解剂,聚维酮K30为黏合剂,以丙烯酸树脂Ⅱ号、丙烯酸树脂Ⅲ号为肠溶衣膜材料,对不同配方组成进行湿法制粒、挤出、滚圆,制得肠溶颗粒... 目的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麦考酚钠肠溶颗粒剂。方法以微晶纤维素KG802为填充剂,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崩解剂,聚维酮K30为黏合剂,以丙烯酸树脂Ⅱ号、丙烯酸树脂Ⅲ号为肠溶衣膜材料,对不同配方组成进行湿法制粒、挤出、滚圆,制得肠溶颗粒。结果所制麦考酚钠肠溶颗粒剂在pH2.0盐酸溶液中2 h内累积释放率<1%,在pH6.8磷酸盐缓冲液中30 min累积释放率≥95%。结论以微晶纤维素KG802为填充剂、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崩解剂、聚维酮K30为黏合剂,丙烯酸树脂Ⅱ号/丙烯酸树脂Ⅲ号(1∶1)混合物为肠溶材料,通过挤出-滚圆法能直接制得释放度符合要求的麦考酚钠肠溶颗粒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考酚钠 肠溶颗粒剂 挤出-滚圆法
下载PDF
低温挤出滚圆法制备银耳多糖微粒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红月 张洪贺 +5 位作者 王海洋 肖旭朗 徐多多 王明星 高其品 高阳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考察并优化低温挤出滚圆法制备银耳多糖微粒(TPP)的工艺条件。方法通过L9(34)正交设计实验优化制剂工艺条件,制备直径小于190μm微粒。结果载药量为65%,稀释剂为65%乙醇溶液,MCC为主要辅料,挤出速度为50 r/min,滚圆速度为1 500 ... 目的考察并优化低温挤出滚圆法制备银耳多糖微粒(TPP)的工艺条件。方法通过L9(34)正交设计实验优化制剂工艺条件,制备直径小于190μm微粒。结果载药量为65%,稀释剂为65%乙醇溶液,MCC为主要辅料,挤出速度为50 r/min,滚圆速度为1 500 r/min,滚圆时间为10 min,制备的微粒其平均粒径在115~190μm,圆整度、堆密度、总收率均较理想。结论应用挤出滚圆法制备TPP,其工艺简便,稳定可行,适合小鼠药物药理学和毒理学研究的需要和大工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耳多糖 银耳多糖微粒 低温挤出滚圆法
下载PDF
头孢氨苄胃漂浮微丸的制备与体外评价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卫民 熊炜 +3 位作者 潘卫三 叶田田 荆恒攀 杨星钢 《中国药剂学杂志(网络版)》 2014年第4期5-16,共12页
目的制备头孢氨苄胃漂浮微丸,使药物在胃中缓慢释放,降低毒性及不良反应,延长药物在胃中的滞留时间,提高其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头孢氨苄载药丸心,用Eudragit?NE-30D水分散体为控释层包衣材料,NaHCO3和HPMC E5为产气层,Eu... 目的制备头孢氨苄胃漂浮微丸,使药物在胃中缓慢释放,降低毒性及不良反应,延长药物在胃中的滞留时间,提高其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头孢氨苄载药丸心,用Eudragit?NE-30D水分散体为控释层包衣材料,NaHCO3和HPMC E5为产气层,Eudragit?RL-30D水分散体为气体阻滞层,以流化床包衣的方法进行包衣操作制备头孢氨苄胃漂浮微丸,并考察各包衣层处方组成、包衣增重对微丸体外漂浮性质,释药特性的影响,筛选出最优处方。结果控释层材料的包衣增重对药物的释放有显著的影响,产气层的增质量以及组成和气体阻滞层增重对微丸的起漂时间和持续漂浮时间都有影响。结论所制备的头孢氨苄胃漂浮微丸,具有良好的胃漂浮特性和零级释药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漂浮微丸 产气 挤出滚圆法 流化床包衣法 头孢氨苄 药剂学 胃漂浮片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黄藤素 HPMC K15M CMS-Na
下载PDF
挤出滚圆法制备中药复方五味消毒饮微丸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红菊 李三鸣 +1 位作者 杨婷媛 何媛 《中国药剂学杂志(网络版)》 2007年第5期247-251,共5页
目的制备复方中药五味消毒饮微丸。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五味消毒饮微丸,对影响成球的4个关键参数水分比例、挤出速度、滚圆速度和滚圆时间进行筛选优化。结果制得的五味消毒饮微丸圆整度好、粒径分布窄、收率高。结论采用挤出滚圆法... 目的制备复方中药五味消毒饮微丸。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五味消毒饮微丸,对影响成球的4个关键参数水分比例、挤出速度、滚圆速度和滚圆时间进行筛选优化。结果制得的五味消毒饮微丸圆整度好、粒径分布窄、收率高。结论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五味消毒饮微丸在工艺上是可行的,对中药微丸工业化大生产具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剂学 微丸制备 挤出滚圆法 五味消毒饮微丸
下载PDF
挤出滚圆法制备腹达康微丸 被引量:1
20
作者 丘振文 李庆国 罗丹冬 《中医临床研究》 2014年第12期109-112,共4页
目的:研究制备腹达康微丸并考察其体外释放度。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微丸,以微丸收率为考察指标,优选挤出速率、滚圆速度和滚圆时间参数水平;以体外释药曲线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优化制剂处方及工艺条件。结果:工艺参数为挤出... 目的:研究制备腹达康微丸并考察其体外释放度。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微丸,以微丸收率为考察指标,优选挤出速率、滚圆速度和滚圆时间参数水平;以体外释药曲线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优化制剂处方及工艺条件。结果:工艺参数为挤出速度20Hz,滚圆速度20Hz,滚圆时间10min;速释微丸处方为40%主药,55%MCC(KG802),5%PVPP;缓释微丸处方为主药含量40%,MCC(国产)为赋形剂,20%尤特奇L100溶液包衣增重15%,其释药机制为符合Higuchi平面扩散释放过程。结论:挤出滚圆法制备腹达康速释和缓释微丸方法可行,且制剂具有良好的体外释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达康 挤出滚圆法 速释微丸 缓释微丸 体外释放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