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钒钛磁铁矿钙化焙烧及其酸浸提钒 被引量:58
1
作者 李兰杰 张力 +4 位作者 郑诗礼 娄太平 张懿 陈东辉 张燕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73-578,共6页
对钒钛磁铁矿精矿钠化焙烧水浸提钒和钙化焙烧酸浸提钒的效果进行对比,确定钙化焙烧-硫酸浸出提钒方法,研究了焙烧添加剂Na2CO3,CaO,Ca(OH)2和CaCO3对浸出提钒效果的影响,其中CaCO3的作用最好,确定了CaCO3添加量为10%,1200℃焙烧时间为1... 对钒钛磁铁矿精矿钠化焙烧水浸提钒和钙化焙烧酸浸提钒的效果进行对比,确定钙化焙烧-硫酸浸出提钒方法,研究了焙烧添加剂Na2CO3,CaO,Ca(OH)2和CaCO3对浸出提钒效果的影响,其中CaCO3的作用最好,确定了CaCO3添加量为10%,1200℃焙烧时间为1h的优化焙烧条件,得到主要的含钒物相为偏钒酸钙相;偏钒酸钙在pH<1.35和2.5~4的硫酸溶液及pH<1和4~6.7的盐酸中可溶解,但酸浸所得铁精矿熟料中偏钒酸钙在pH0.5、液固质量比5:1的硫酸溶液中80℃浸出3h可更好溶出,钒浸出率可达7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钛磁铁矿 钙化焙烧 酸浸 提钒
原文传递
复合焙烧添加剂从石煤中提取钒的研究 被引量:32
2
作者 傅立 苏鹏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2期105-107,共3页
以石煤为原料,加入碳酸钠和碳酸钙组成的复合添加剂,经焙烧、酸浸后提取石煤中的钒.实验显示,加入4%碳酸钠,1.5%的碳酸钙混合焙烧、酸浸后,钒的转化率提高至70%.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得到较高的浸出率,并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具有一定的应... 以石煤为原料,加入碳酸钠和碳酸钙组成的复合添加剂,经焙烧、酸浸后提取石煤中的钒.实验显示,加入4%碳酸钠,1.5%的碳酸钙混合焙烧、酸浸后,钒的转化率提高至70%.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得到较高的浸出率,并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钒 石煤 碳酸钠 碳酸钙 复合添加剂
下载PDF
循环氧化法石煤提钒新工艺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陈铁军 邱冠周 朱德庆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54-458,共5页
提出一种采用自主开发的低钠复合添加剂进行氧化焙烧,在两段水浸后增加稀酸浸出工艺,然后将酸浸液亚铁沉钒后作为中间产品返回再氧化焙烧,最后从水浸出产品的循环氧化法石煤提钒新工艺.并在氧化焙烧之前,增加预焙烧,除去石煤中的... 提出一种采用自主开发的低钠复合添加剂进行氧化焙烧,在两段水浸后增加稀酸浸出工艺,然后将酸浸液亚铁沉钒后作为中间产品返回再氧化焙烧,最后从水浸出产品的循环氧化法石煤提钒新工艺.并在氧化焙烧之前,增加预焙烧,除去石煤中的有机质和黄铁矿等还原性矿物对钒的氧化抑制,同时能充分利用石煤的低热值能源,还可使钒得到一定程度的富集.并应用新工艺以江西某地石煤为对象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实验过程最佳条件和指标分别为:预焙烧中焙烧温度750℃,焙烧时间30min,残碳量小于2%;氧化焙烧中焙烧温度为780~820℃,焙烧时间90min,复合添加剂用量9%,酸浸中间产品3%~5%.在此条件下,钒的浸出率可达85.5%,总回收率可达7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氧化法 石煤 提钒 焙烧 浸出
下载PDF
钒渣提钒工艺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4
作者 郭昕 王玲 +2 位作者 郑康豪 韩苗苗 李贵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435-437,443,共4页
钒钛磁铁矿是钒的主要原料来源,一般通过铁水吹钒工艺生产出钒渣。钒渣主要以含钒尖晶石相、硅酸盐相和金属铁的形式存在,矿物结晶粒度微细,通常难以通过物理的方法实现矿物分离富集。本文对当前钒渣中钒提取回收的几种典型方法的优缺... 钒钛磁铁矿是钒的主要原料来源,一般通过铁水吹钒工艺生产出钒渣。钒渣主要以含钒尖晶石相、硅酸盐相和金属铁的形式存在,矿物结晶粒度微细,通常难以通过物理的方法实现矿物分离富集。本文对当前钒渣中钒提取回收的几种典型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概括分析,指出钒渣非焙烧提钒及从钒钛磁铁矿中直接富集提钒技术是未来研究发展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渣 提钒
下载PDF
石煤浸出液离子交换法提钒的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斌 《钢铁钒钛》 CAS 2007年第1期22-25,52,共5页
选择了几种离子交换树脂,对石煤酸浸含钒液在不同条件下进行离子交换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离子交换法能够很好地除去浸出液中大部分杂质,并能使钒得到富集;不同树脂对钒的吸附均受吸附时间、溶液pH值等实验条件的影响,不同解吸剂与... 选择了几种离子交换树脂,对石煤酸浸含钒液在不同条件下进行离子交换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离子交换法能够很好地除去浸出液中大部分杂质,并能使钒得到富集;不同树脂对钒的吸附均受吸附时间、溶液pH值等实验条件的影响,不同解吸剂与解吸时间也会影响树脂解吸的效果;1#树脂吸附率在4h左右可达到99%的最大吸附能力,选择合适的解吸剂可在4h内使钒的解吸率达到95%以上;解吸液经过净化,沉钒,煅烧后得到的五氧化二钒纯度在9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煤 离子交换 提钒 吸附 解吸
下载PDF
钒钛磁铁矿还原磨选法含钒钛尾渣提钒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郭宇峰 隋裕雷 +1 位作者 姜涛 吕亚男 《钢铁钒钛》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14,共6页
为探索钒钛磁铁矿经还原-磨选工艺得到的含钒钛尾渣适宜的提钒方法,对比研究了钠化提钒和酸浸提钒两种提钒工艺,研究发现,采用钠化法提钒,钒的浸出率仅为18%左右,采用酸浸法提钒,钒的浸出率在70%以上。钒钛磁铁矿还原磨选法含钒钛尾渣... 为探索钒钛磁铁矿经还原-磨选工艺得到的含钒钛尾渣适宜的提钒方法,对比研究了钠化提钒和酸浸提钒两种提钒工艺,研究发现,采用钠化法提钒,钒的浸出率仅为18%左右,采用酸浸法提钒,钒的浸出率在70%以上。钒钛磁铁矿还原磨选法含钒钛尾渣宜采用酸浸提钒的方法进行处理。对物料特性及提钒过程可能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分析表明,钒钛磁铁矿还原磨选法含钒钛尾渣钠化法提钒在焙烧过程钒易形成包裹,而酸浸法提钒在预氧化焙烧过程钒不会形成包裹体现象是其钒浸出率较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磨选法 含钒钛尾渣 提钒 钠化焙烧 酸浸
原文传递
含钒矿石提取钒的绿色工艺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杜娜 陈坤 +3 位作者 胡传群 陈燕 汪义勇 王四华 《湖南有色金属》 CAS 2008年第5期17-19,共3页
以钒矿石为原料,加入自制添加剂A,经焙烧、一段水浸、二段过氧化氢浸出提取钒。结果表明,该钒矿样混入8%添加剂A于810℃焙烧4 h、常温下水浸8 h后再用1%过氧化氢浸24 h,钒浸出率达70%以上。该方法得到较高浸出率的同时也大大减少了对环... 以钒矿石为原料,加入自制添加剂A,经焙烧、一段水浸、二段过氧化氢浸出提取钒。结果表明,该钒矿样混入8%添加剂A于810℃焙烧4 h、常温下水浸8 h后再用1%过氧化氢浸24 h,钒浸出率达70%以上。该方法得到较高浸出率的同时也大大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钒 钒矿石 焙烧 添加剂
下载PDF
用D301R离子交换树脂从石煤含钒浸出液中提钒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徐乔楚 成宝海(指导) +1 位作者 杨丽娜 李青芸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1年第2期195-200,共6页
钒作为一种稀有金属,因其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在工业领域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逐渐成为各国的战略储备资源。常见的提钒工艺存在污染严重、提取困难等问题。在钒的浸出液中,钒常以五价的钒酸根阴离子的形式存在,可与树脂上的固定基团的... 钒作为一种稀有金属,因其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在工业领域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逐渐成为各国的战略储备资源。常见的提钒工艺存在污染严重、提取困难等问题。在钒的浸出液中,钒常以五价的钒酸根阴离子的形式存在,可与树脂上的固定基团的活性阴离子相互交换,从而实现与其它杂质阳离子的分离。本文采用D301R树脂处理含钒溶液,并针对pH、吸附时间、树脂用量、解吸液配比等因素对静态和动态吸附-解吸钒离子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含钒溶液pH为3.0时,动态吸附流速为30 mL/h(3倍树脂体积)时,动态饱和吸附容量为3.74 mg/mL湿树脂,采用10%NaOH+10%NaCl混合解吸液,流出液体积为40 mL时,流出液中含钒浓度达到峰值,为2.274 g/L。相较于初始料液浓度富集19.73倍,有良好的富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301R离子交换树脂 提钒 含钒浸出液
下载PDF
攀西钒钛磁铁矿资源高效冶金及清洁提取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白晨光 吕学伟 +1 位作者 邱贵宝 张生富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90-1399,共10页
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是我国重要的特色资源,但由于其TiO_(2)含量高,矿物相复杂,属于难冶炼矿石。早在1958年6月叶渚沛先生发表了《攀枝花含钛铁矿的紧急问题》的书面意见,其中“紧急问题”是突破某些国外学者的“用高炉冶炼这种矿石成功... 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是我国重要的特色资源,但由于其TiO_(2)含量高,矿物相复杂,属于难冶炼矿石。早在1958年6月叶渚沛先生发表了《攀枝花含钛铁矿的紧急问题》的书面意见,其中“紧急问题”是突破某些国外学者的“用高炉冶炼这种矿石成功的希望甚微”的框框,依靠国内的科研力量攻克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的难题。在全国各相关行业的大力协作攻关下,我国已成功突破了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的难题,并进一步提升了强化冶炼的水平,整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近年来除冶炼水平不断提升外,在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提升方面也进行了大量具有原创意义的研究工作。重庆大学是国内最早开展钒钛磁铁矿冶炼和综合利用研究的单位之一,多年来始终把钒钛磁铁矿冶金及资源高效利用作为冶金学科首要的研究方向,对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的独特工艺进行了较系统的理论与工艺研究,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近年来围绕高炉高配比钒钛磁铁矿冶炼技术、含钛高炉渣提钛和大型电炉钛渣冶炼技术以及钒资源高效清洁提取技术等方面与企业紧密合作,在理论和实验研究方法上进行突破,取得了良好的进展。本综述就近年来重庆大学在攀西钒钛磁铁矿高效冶金及清洁提取方面所做的工作,进行简要介绍,以纪念叶渚沛、林衍先等老一辈科学工作者为攀西钒钛磁铁矿开发利用做出的科研贡献,并秉承他们脚踏实地、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推动“双碳”目标下的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绿色智能冶金和资源高效利用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钛磁铁矿 高炉炼铁 钛渣冶炼 提钒
原文传递
提钒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洪颖 郭双华 +1 位作者 李雨 田佳蓉 《广州化工》 CAS 2021年第17期23-25,共3页
综述了近年来从废催化剂、石煤、冶炼废渣等含钒资源中提取钒的技术成果。提钒技术由比较成熟的焙烧、溶液浸提、萃取分离、烧制成品的工艺向降低二次污染、降低成本、提高回收率、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逐步和超声波技术、超重力技术、... 综述了近年来从废催化剂、石煤、冶炼废渣等含钒资源中提取钒的技术成果。提钒技术由比较成熟的焙烧、溶液浸提、萃取分离、烧制成品的工艺向降低二次污染、降低成本、提高回收率、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逐步和超声波技术、超重力技术、微乳液萃取分离技术、空气/氯气氛分离技术、微生物技术等相结合,有力的促进了钒资源的绿色环保综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钒 废催化剂 石煤 矿渣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失活硫酸催化剂两步法选择性清洁提钒研究
11
作者 贾美丽 杜浩 +5 位作者 张懿 王少娜 李兰杰 祁健 周冰晶 赵备备 《钢铁钒钛》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6,共8页
针对失活硫酸催化剂直接酸浸、碱浸工艺选择性差,后续分离代价高、介质难回用的问题,使用两步法选择性提钒新工艺,利用钾、硫的强水溶性特点,研究了水洗温度、pH值对钾、硫浸出的影响,发现在温度40~60℃、pH值3~5水洗条件下,钾、硫的浸... 针对失活硫酸催化剂直接酸浸、碱浸工艺选择性差,后续分离代价高、介质难回用的问题,使用两步法选择性提钒新工艺,利用钾、硫的强水溶性特点,研究了水洗温度、pH值对钾、硫浸出的影响,发现在温度40~60℃、pH值3~5水洗条件下,钾、硫的浸出率分别达到80%、96%以上,而钒的损失率控制在10%以内,实现了钒与钾、硫的选择性分离;第二步利用钒、硅在碱介质中的溶出特性,研究了碱浸温度、时间、液固比及碱液浓度对提钒效果的影响,发现采用5%NaOH溶液在80℃、L/S=5条件下反应30 min可实现失活硫酸催化剂中钒95%以上的浸出,而硅基本不浸出,实现了钒、硅的选择性分离。含钒浸出液可经钙化-铵化工艺制备得到偏钒酸铵产品,NaOH介质返回提钒阶段循环使用,介质封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活硫酸催化剂 提钒 碱浸 偏钒酸铵
原文传递
钒渣与Na_(2)O_(2)焙烧提钒技术的探索 被引量:3
12
作者 邵胜琦 岳宏瑞 +3 位作者 曹晓舟 程功金 刘建兴 薛向欣 《钢铁钒钛》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8-35,共8页
将钒渣与过氧化钠(Na_(2)O_(2))混和,经压块、焙烧、水浸等处理工艺,将钒富集到V_(2)O_(5)中。研究了焙烧温度、压块压力、焙烧时间、Na_(2)O_(2)加入量、浸出温度等因素对钒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a_(2)O_(2)与钒渣中V_(2)O_(5)的... 将钒渣与过氧化钠(Na_(2)O_(2))混和,经压块、焙烧、水浸等处理工艺,将钒富集到V_(2)O_(5)中。研究了焙烧温度、压块压力、焙烧时间、Na_(2)O_(2)加入量、浸出温度等因素对钒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a_(2)O_(2)与钒渣中V_(2)O_(5)的摩尔比在0.5∶1~4∶1、焙烧温度在700~1000℃、压块压力在1~25 MPa范围内变化时,钒浸出率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且当钠钒比(Na_(2)O_(2)/V_(2)O_(5))为3∶1、焙烧温度为850℃、压块压力为5 MPa时钒浸出率最大,为95.57%。焙烧时间在0.5~2.5 h、浸出温度在60~100℃时,钒浸出率出现波动,在焙烧时间为2.5 h、浸出温度为80℃时达到最大值。最优试验条件下,钒浸出率为95.57%。同时,使用X射线衍射分析仪和电子探针分析和表征了焙烧熟料中的物相及其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焙烧后熟料中主要的物相有Fe_(2)O_(3),Fe_(3)O_(4),Ca(TiO_(3)),Na_(3)VO_(4),Mg_(0.165)Mn_(0.835)O等。最后,将熟料加入铵盐再经过沉淀和煅烧处理得到质量分数为96.84%的V_(2)O_(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钒 钒渣 钠化焙烧 Na_(2)O_(2)压块 浸出率
原文传递
方山口高碳石煤中提钒的焙烧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冯金敏 钱鹏 +1 位作者 宋裕华 叶树峰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6-320,共5页
方山口石煤钒矿,储量非常丰富,平均品位(以V_2O_5计)0.86%,目前已探明钒储量达125.87万吨,全国排名第四位,占全国储量的5.07%。通过对方山口石煤矿的化学组成分析,得知含碳高达11.65%,热值在3616 kJ/kg,属含碳较高的石煤矿,由于矿石自... 方山口石煤钒矿,储量非常丰富,平均品位(以V_2O_5计)0.86%,目前已探明钒储量达125.87万吨,全国排名第四位,占全国储量的5.07%。通过对方山口石煤矿的化学组成分析,得知含碳高达11.65%,热值在3616 kJ/kg,属含碳较高的石煤矿,由于矿石自身存在着发热值,致使在焙烧过程中内部温度难以控制,导致在焙烧过程中矿石烧结现象经常发生,严重影响钒的焙烧转浸率。根据石煤钒矿冶炼过程的化学反应机理,结合影响钒转浸率的主要因素,将高碳石煤原矿在马弗炉内于900℃下脱碳1 h后取出,每次脱碳量500 g,与一定比例的添加剂氯化钠混匀,制球后置于马弗炉中进行焙烧。焙砂用水+浓硫酸浸出后测定钒的转浸率。通过试验研究得出方山口石煤钒矿脱碳焙烧最佳温度790-830℃、添加剂氯化钠适宜用量12-15%、最佳焙烧时间≥2-2.5 h、矿样适宜粒度-100目以及密闭焙烧。发现,高碳矿与脱碳矿配矿后,热值控制在1260 kJ/kg左右,在最佳焙烧条件下,钒的转浸率可达80%左右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碳石煤 提钒 焙烧
原文传递
磷硅渣提钒及制备磷酸铝工艺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久传 吴和培 +3 位作者 张建霞 范兵强 郑诗礼 张洋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080-4087,共8页
磷硅渣作为高磷含钒原料提钒过程中钙化脱磷和铝盐脱硅的固体废弃物,其中含有较多的重金属,如不进行合理处置,不仅造成资源浪费,也会对环境产生较大的威胁,而目前有关该种渣的研究鲜有报道。本文采用多种检测技术分析了磷硅渣中主要成... 磷硅渣作为高磷含钒原料提钒过程中钙化脱磷和铝盐脱硅的固体废弃物,其中含有较多的重金属,如不进行合理处置,不仅造成资源浪费,也会对环境产生较大的威胁,而目前有关该种渣的研究鲜有报道。本文采用多种检测技术分析了磷硅渣中主要成分含量,并开发了一种合理化利用途径——以磷硅渣为原料制备磷酸铝。考察了pH、温度和时间等条件对氧化钙中和脱硫和磷酸铝制备过程的影响。氧化钙中和脱硫过程中,控制终点pH=0.5可以有效消除有价元素P、Al、V的损失,且常温即能达到反应要求;P、Al、V分离过程中,控制终点pH=8.0可以有效消除磷酸铝对V的吸附作用,提高分离效率;净化除杂过程的最优条件为:反应终点pH=12,反应时间2h,反应温度80℃;磷酸铝产品制备过程中,控制终点pH=8.0,磷铝比为最佳,130℃高温转型处理能够使磷酸铝浆料的过滤性能提升3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硅渣 提钒 磷酸铝 吸附
下载PDF
亚熔盐法高铬钒渣钒铬高效同步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潘自维 郑诗礼 +4 位作者 王中行 王少娜 杜浩 张懿 谢华 《钢铁钒钛》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共8页
根据高铬型钒渣物相特征,采用NaOH亚熔盐液相氧化法提取高铬钒渣中的钒铬,实现钒铬的高效低成本低温同步提取。系统考察NaOH亚熔盐体系反应温度、碱矿质量比、搅拌转速等工艺参数对钒渣分解过程的影响,获得最优工艺参数为:温度220℃,NaO... 根据高铬型钒渣物相特征,采用NaOH亚熔盐液相氧化法提取高铬钒渣中的钒铬,实现钒铬的高效低成本低温同步提取。系统考察NaOH亚熔盐体系反应温度、碱矿质量比、搅拌转速等工艺参数对钒渣分解过程的影响,获得最优工艺参数为:温度220℃,NaOH浓度85%,碱矿比10∶1,搅拌转速950 r/min,常压通氧气流量1 L/min,反应时间6 h;钒、铬的浸出率分别达到95%和90%以上,实现了高铬钒渣中钒铬共提,为高铬型钒渣中钒铬的同步提取提供了一条可行途径,实现了钒渣的综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铬钒渣 亚熔盐 液相氧化 钒铬共提
原文传递
石煤直接酸浸提钒富液铵盐沉钒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郝文彬 戴子林 +2 位作者 郭秋松 危青 李云霄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5-78,共4页
陕西五洲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原采用直接酸浸—萃取—反萃取—氨水沉钒工艺处理含钒石煤,存在氨水沉钒率低(95%左右)、沉钒母液氨氮含量和沉钒滤饼烧失率高、液氨价格高且运输困难、最终V2O5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首先通... 陕西五洲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原采用直接酸浸—萃取—反萃取—氨水沉钒工艺处理含钒石煤,存在氨水沉钒率低(95%左右)、沉钒母液氨氮含量和沉钒滤饼烧失率高、液氨价格高且运输困难、最终V2O5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首先通过实验室试验考察了用铵盐取代氨水从五洲矿业反萃取富钒液中沉钒的可能性,结果表明,所使用的3种铵盐均可取得比氨水好的沉钒效果,其中尤以碳酸氢铵的沉钒效果为最佳(沉钒率和最终V2O5产品的纯度均为最高,同时母液的氨氮含量和滤饼的烧失率均为最低),而碳酸氢铵的合适用量是使加铵系数为2。根据实验室试验结果,进一步在五洲矿业钒选冶厂沉钒车间进行了用碳酸氢铵代替氨水的工业试验,结果显示,沉钒率可达到近99%,最终V2O5产品的纯度可稳定在98%以上,从而验证了用碳酸氢铵代替氨水的有效性。按照工业试验结果进行测算,采用碳酸氢铵作为沉钒剂,可使五洲矿业年经济效益提高300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煤提钒 反萃取富钒液 沉钒 碳酸氢铵 氨水
下载PDF
环缝式底吹供气元件在铁水提钒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进宣 肖峰 +3 位作者 赵博 李相臣 吴巍 吴伟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9-93,共5页
为了解决提钒炉熔池搅拌能力不强造成的半钢残钒和炉渣中金属铁高的问题,在提钒转炉的含钒铁水提钒过程中采用环缝式底吹供气元件,设计了适用于铁水提钒的底吹工艺,开展了工业试验研究。通过调研发现,毛细管式透气砖在提钒炉使用过程中... 为了解决提钒炉熔池搅拌能力不强造成的半钢残钒和炉渣中金属铁高的问题,在提钒转炉的含钒铁水提钒过程中采用环缝式底吹供气元件,设计了适用于铁水提钒的底吹工艺,开展了工业试验研究。通过调研发现,毛细管式透气砖在提钒炉使用过程中存在底吹搅拌强度不高,容易堵塞的问题,因此把毛细管式透气砖改为环缝式供气元件。在此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计算、冷态模拟试验确定出合适的提钒底吹和顶吹工艺模式,以此制定工业试验方案。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底吹供气元件距炉底中心距离的增加,熔池死区面积比例增加,选取底吹元件最佳开孔位置在距离工作层中心0.45D处(D为熔池直径),能获得最佳的熔池搅拌效果。水模试验结果表明,在顶吹流量为11000~15400 m^(3)/h条件下,合适的底吹供气强度为0.05~0.08 m^(3)/(t·min)。工业试验结果表明,底吹工艺优化后,半钢中钒质量分数和碳质量分数平均值分别为0.033%和3.35%,分别比工艺优化前钒质量分数降低0.004%,碳质量分数提高0.1%;钒渣中氧化钒质量分数和金属铁质量分数平均值分别为18.99%和22.25%,较工艺优化前氧化钒质量分数增加0.67%,金属铁质量分数降低3%。由此说明工艺优化后,熔池搅拌条件改善,钒氧反应更充分。实践证明,环缝式底吹供气元件具有底吹强度大、维护容易、不易堵塞,安全可靠的特点,适用于提钒转炉铁水提钒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缝式底吹供气元件 提钒转炉 含钒铁水提钒 熔池搅拌 钒收得率
原文传递
石墨伴生钒矿中钒的焙烧浸取及分析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邢丽华 余志伟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8-40,共3页
采用了加硫酸焙烧-水浸取的方法从石墨伴生钒矿中提取钒。在正交试验的基础上,考察了影响钒浸出率的三个主要因素,即:硫酸加入量、焙烧温度和浸取时间。实验表明:当试验矿样为20g、硫酸加入量为3.5mL、焙烧温度为400℃时,焙烧3h,一次浸... 采用了加硫酸焙烧-水浸取的方法从石墨伴生钒矿中提取钒。在正交试验的基础上,考察了影响钒浸出率的三个主要因素,即:硫酸加入量、焙烧温度和浸取时间。实验表明:当试验矿样为20g、硫酸加入量为3.5mL、焙烧温度为400℃时,焙烧3h,一次浸取2h,钒的浸出率可达92.3%。与其它方法相比,本法具有钒浸出率高、成本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矿石 伴生 钒矿 提钒 焙烧添加剂 浸取
下载PDF
三步法熔化和反射炉熔化对比 被引量:1
19
作者 霍振军 杨雪峰 曾江 《价值工程》 2020年第11期235-236,共2页
在水法提钒生产过程中,熔化是生产成品五氧化二钒的工序,主要目的是将多钒酸铵中的水、氨脱除后,进行氧化熔化,经过冷却制片产生片状五氧化二钒;目前国内熔化生产主要为反射炉,生产中存在热效率低、钒损失大等缺点,内江市兴威钒业有限... 在水法提钒生产过程中,熔化是生产成品五氧化二钒的工序,主要目的是将多钒酸铵中的水、氨脱除后,进行氧化熔化,经过冷却制片产生片状五氧化二钒;目前国内熔化生产主要为反射炉,生产中存在热效率低、钒损失大等缺点,内江市兴威钒业有限公司从2019年建设三步法熔化炉并投入运行,通过一年的生产,钒收得率相比反射炉提高了4个点,本文主要对三步法熔化和反射炉熔化进行对比,从而总结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法提钒 多钒酸铵 钒收得率 反射炉
下载PDF
钙法提钒尾渣的绿色资源化利用
20
作者 何为 王建 +1 位作者 戈文荪 陈炼 《钢铁钒钛》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0-108,共9页
以钙法提钒尾渣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尾渣成分、物相和主要元素赋存状态的分析,在结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钙法提钒尾渣通过物理法和火法冶金分离技术制取含钒铁合金及含钛炉渣的综合利用途径。研究表明:提钒尾渣经摇床脱硫处理后,分... 以钙法提钒尾渣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尾渣成分、物相和主要元素赋存状态的分析,在结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钙法提钒尾渣通过物理法和火法冶金分离技术制取含钒铁合金及含钛炉渣的综合利用途径。研究表明:提钒尾渣经摇床脱硫处理后,分离出石膏渣和含钒富铁料,石膏渣供水泥厂使用,含钒富铁料配加一定比例的还原剂、粘接剂成球后,在矿热炉进行熔分还原冶炼,可获得钒含量3%左右的含钒铁合金及TiO2含量36%左右的还原渣,含钒铁合金可用于含钒钢水合金化;还原渣可用于高钛渣冶炼。能实现钙法提钒尾渣中的有价元素铁、钒、钛等有效提取与回收以及减轻环保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法提钒尾渣 摇床脱硫 矿热炉冶炼 含钒铁合金 还原渣 含钒钢水合金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