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解锰渣二次提取锰和氨氮的研究 被引量:29
1
作者 孟小燕 蒋彬 +2 位作者 李云飞 乔琦 于宏兵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03-908,共6页
锰渣处理是电解锰行业的一个重大环境问题。为了实现锰渣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用蒸馏水和阳极液作提取剂,对从锰渣中二次提取锰和氨氮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液固比、提取剂种类、提取时间、提取温度、超声波作用对锰、氨氮提取效果的影... 锰渣处理是电解锰行业的一个重大环境问题。为了实现锰渣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用蒸馏水和阳极液作提取剂,对从锰渣中二次提取锰和氨氮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液固比、提取剂种类、提取时间、提取温度、超声波作用对锰、氨氮提取效果的影响,且对提取前后的锰渣成分进行了检测与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阳极液对锰的提取效果明显优于蒸馏水,而蒸馏水对氨氮的提取效果要优于阳极液;锰的最佳提取条件是以阳极液为提取剂,液固比(mL/g)为10∶1,在50℃下反应30 min,提取率达67.71%;氨氮的最佳提取条件是以蒸馏水为提取剂,液固比为10∶1,在50℃下反应50 min,提取率达66.12%;超声波作用能促进蒸馏水对锰的提取,但不利于蒸馏水对氨氮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锰渣 二次提取 提取效果 超声波
原文传递
瓦斯抽采“两堵一注一排”新工艺技术 被引量:12
2
作者 齐庆杰 赵尤信 +2 位作者 吕有厂 贾新雷 周新华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0-104,共5页
为提高瓦斯抽采钻孔的抽采浓度,实现煤矿瓦斯回收利用,针对现有的"一体式囊袋两堵一注"封孔器漏气问题,对其工艺进行改进,设计出"两堵一注一排"封孔装置,并进行井上试验研究和井下工程试验,对比分析2种封孔器的抽采效果。结果显示... 为提高瓦斯抽采钻孔的抽采浓度,实现煤矿瓦斯回收利用,针对现有的"一体式囊袋两堵一注"封孔器漏气问题,对其工艺进行改进,设计出"两堵一注一排"封孔装置,并进行井上试验研究和井下工程试验,对比分析2种封孔器的抽采效果。结果显示:井上试验"两堵一注一排"新工艺注浆段密实,"一体式囊袋两堵一注"出现明显的空白段;井下在相同煤层条件下,"两堵一注一排"新工艺抽采90天平均瓦斯体积分数为75%,"一体式囊袋两堵一注"抽采瓦斯体积分数为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堵一注一排 瓦斯抽采 注浆封孔 一体式囊袋两堵一注 抽采效果
下载PDF
分体式囊袋注浆封孔器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9
3
作者 李辉 郭绍帅 苏勋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2-117,共6页
为提高抽采钻孔瓦斯抽采浓度,实现井下安全生产及瓦斯气体的回收利用,针对普通囊袋式封孔工艺漏气严重的问题,设计一种分体式囊袋封孔装置,提出分体式囊袋注浆封孔技术,并进行相关工程试验,对比分体式囊袋封孔器和普通囊袋式封孔器的抽... 为提高抽采钻孔瓦斯抽采浓度,实现井下安全生产及瓦斯气体的回收利用,针对普通囊袋式封孔工艺漏气严重的问题,设计一种分体式囊袋封孔装置,提出分体式囊袋注浆封孔技术,并进行相关工程试验,对比分体式囊袋封孔器和普通囊袋式封孔器的抽采效果。结果显示:在相同煤层条件下,连续抽采70天后分体式囊袋封孔器的抽采瓦斯的体积分数为69.3%,普通囊袋式封孔器的抽采瓦斯体积分数为31.4%;用新型封孔器能有效解决普通囊袋封孔器漏气严重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抽采 注浆封孔 钻孔漏气 囊袋式封孔 分体式囊袋 抽采效果
下载PDF
沙漏型初次分配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基于我国42部门投入产出表的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陈宗胜 吴婷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31,共18页
当前我国初次收入分配结构不尽合理,劳动报酬占比不断下降,其重要原因之一是产业结构变动没有得到适当的调整。采取何种产业政策以扭转劳动报酬占比下降的趋势,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文章测算了当前我国沙漏型初次分配的产业结构... 当前我国初次收入分配结构不尽合理,劳动报酬占比不断下降,其重要原因之一是产业结构变动没有得到适当的调整。采取何种产业政策以扭转劳动报酬占比下降的趋势,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文章测算了当前我国沙漏型初次分配的产业结构,构建按要素主体分类的增加值基准分工率核算体系,对产业结构调整对初次分配结构的影响机制给出了经济学解释,并对产业结构调整政策进行模拟分析。结果显示,单位产业增加值会通过"累积效应"、"溢出效应"和"汲取效应"在产业间进行重新分配,最终导致劳动报酬占比的产业差异。文章认为,鼓励发展高"溢出效应"的产业政策能够有效扭转劳动报酬占比下降趋势,并最终实现理想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漏型 增加值 累积效应 溢出效应 汲取效应
原文传递
不同处理对猪毛角蛋白提取效果及功能特性的影响
5
作者 孟少华 赵建生 +7 位作者 马相杰 张德权 黄现青 乔明武 王楠 李文新 杨迪 马燕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288-296,共9页
目的探究不同处理方式对猪毛角蛋白提取效果及功能特性的影响。方法采取碱解法、酶解法、蒸汽爆破法、还原法4种处理提取猪毛角蛋白,研究不同处理对猪毛溶解率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角蛋白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碱解和蒸汽爆破处理下猪毛... 目的探究不同处理方式对猪毛角蛋白提取效果及功能特性的影响。方法采取碱解法、酶解法、蒸汽爆破法、还原法4种处理提取猪毛角蛋白,研究不同处理对猪毛溶解率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角蛋白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碱解和蒸汽爆破处理下猪毛溶解率较高,均为65%左右,而还原法处理的可溶性蛋白含量较高,为165 mg/g左右;不同处理对猪毛角蛋白的功能特性影响差异较大,溶解性和持水性较好的分别是碱解和蒸汽爆破处理得到的角蛋白,而还原法提取出的猪毛角蛋白持油性、冻融稳定性、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较好。结论各处理方法均有利弊,需要根据角蛋白的用途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本研究为猪毛角蛋白的提取及猪毛的充分利用提供了一定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毛 角蛋白 提取效果 功能特性
下载PDF
柏子仁中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6
作者 王琳榕 钟君 +1 位作者 陈方山 郝成龙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22年第2期37-38,41,共3页
为研究一种高效的柏子仁黄酮提取技术,通过控制反应体系的温度,时间,乙醇浓度条件,检测黄酮提取的效果。结果表明,在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25 min,乙醇浓度为80%条件下柏子仁中黄酮提取效果较好。
关键词 柏子仁 黄酮 提取条件 提取效果
下载PDF
茴香5种组织RNA提取方法比较
7
作者 王晓敏 王林 +2 位作者 王彩艳 潘兵青 周雪荣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4-60,共7页
为了筛选茴香各组织总RNA的最适提取方法,以宁夏海原地区的茴香为材料,比较了CTAB改良法、CTAB-水饱和酚法、Trizol改良法和OMEGA植物RNA提取试剂盒(简称试剂盒法)提取茴香根、茎、叶、花、种子总RNA的效果,分别采用核酸蛋白检测仪及琼... 为了筛选茴香各组织总RNA的最适提取方法,以宁夏海原地区的茴香为材料,比较了CTAB改良法、CTAB-水饱和酚法、Trizol改良法和OMEGA植物RNA提取试剂盒(简称试剂盒法)提取茴香根、茎、叶、花、种子总RNA的效果,分别采用核酸蛋白检测仪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测定提取的各组织总RNA的浓度、纯度及完整性。结果表明,对于茴香根、茎、叶、花而言,试剂盒法提取的RNA质量最好,得率较高且耗时短;CTAB改良法提取的RNA质量较好,得率高,但耗时较长;Trizol改良法提取的RNA得率较高,但浓度及完整性差;CTAB-水饱和酚法提取的RNA得率及质量等各方面均较低。对于茴香种子而言,RNA提取效果最好的是CTAB改良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茴香 组织 RNA提取方法 提取效果 CTAB改良法
下载PDF
食品接触用纸制品中PFOS和PFOA的测定 被引量:1
8
作者 杨璐 苏维环 +2 位作者 许超 周国桁 吴艳凤 《造纸科学与技术》 2021年第4期1-5,17,共6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连质谱内标法检测食品接触用纸制品中全氟辛烷磺酸(PFOS)和全氟辛酸(PFOA)。纸制品中PFOS和PFOA的检测标准GB 31604.35-2016、SN/T 2396-2009和CEN-TS 15968-2010主要不同是试样制备、提取温度和提取方法。配制三个...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连质谱内标法检测食品接触用纸制品中全氟辛烷磺酸(PFOS)和全氟辛酸(PFOA)。纸制品中PFOS和PFOA的检测标准GB 31604.35-2016、SN/T 2396-2009和CEN-TS 15968-2010主要不同是试样制备、提取温度和提取方法。配制三个不同浓度的混合标准溶液进行加标回收试验,计算得到回收率在86.0%~105.5%之间,符合标准要求。通过对提取方法分析,超声提取法的提取效果最好,而快速溶剂提取法的提取温度110℃要优于70℃,应优先用超声提取法提取纸制品中的PFOS和PFOA。8个纸制品样品均检出了PFOS和PFOA残留量,其中快餐包装纸的残留量更高,而PFOS和PFOA在样品迁移试验中均未检出,同时指出生产过程中工艺不稳定或机械损失可能造成提取量的减少。下一步的研究重点是针对C_(6)、C_(8)、C_(10)、C_(12)四种系列的氟聚合物的检测,并在不同迁移模拟物、不同的迁移试验条件下研究迁移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辛烷磺酸 全氟辛酸 提取效果 残留量 迁移量
下载PDF
小麦干种子基因组DNA的提取及效果研究
9
作者 王红梅 厚毅清 欧巧明 《甘肃农业科技》 2014年第10期13-15,共3页
分别采用试剂盒和CTAB法提取小麦干种子基因组DNA,DNA样品经紫外光谱吸收、琼脂糖凝胶电泳、PCR扩增检测。结果表明,试剂盒提取DNA操作过程快速简便、成本较低,DNA产率和纯度优于CTAB法。通过多重PCR技术分别以小麦LMW-GS亚基Glu-B3位... 分别采用试剂盒和CTAB法提取小麦干种子基因组DNA,DNA样品经紫外光谱吸收、琼脂糖凝胶电泳、PCR扩增检测。结果表明,试剂盒提取DNA操作过程快速简便、成本较低,DNA产率和纯度优于CTAB法。通过多重PCR技术分别以小麦LMW-GS亚基Glu-B3位点和黑麦碱secalin-p基因的特异引物进行扩增,均能够扩增出清晰的目标条带,提取的基因组DNA能够满足分子检测的实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干种子 基因组DNA 提取效果
下载PDF
云盖山煤矿瓦斯治理钻孔有效抽放半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波 《能源与环保》 2019年第4期70-75,共6页
针对不具备保护层开采条件的煤层,钻孔预抽煤层瓦斯是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最有效的措施之一。钻孔有效影响半径是进行抽采方法选择、确定钻孔布置参数以及评价抽采效果的重要依据,钻孔间距过大,抽采范围内容易形成抽采盲区,达不到消突的目... 针对不具备保护层开采条件的煤层,钻孔预抽煤层瓦斯是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最有效的措施之一。钻孔有效影响半径是进行抽采方法选择、确定钻孔布置参数以及评价抽采效果的重要依据,钻孔间距过大,抽采范围内容易形成抽采盲区,达不到消突的目的;钻孔间距过小,虽然一定程度上提高抽采率、增大抽采量,但增加了不必要的钻孔布置工程量,容易造成人力和物力的浪费。因此合理有效地施工抽采钻孔对突出煤层进行消突,已成为保安全、促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为避免钻孔设计及施工的盲目性,提高抽采钻孔的利用率及施工速度,对抽采有效影响半径的测试和确定已成为当前的首要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高抽采率 增大抽采量 煤与瓦斯突出 有效影响半径 钻孔布置参数 评价抽采效果
下载PDF
阻萃体系的动力学和界面特性以及用动力学方法萃取分离金属的研究
11
作者 於静芬 吉晨 《铀矿冶》 CAS 1997年第4期259-263,共5页
二烷基磷(膦)酸(D2EHPA、EHEHPA)+中性磷(膦)酸脂(TRPO、TBP)对Fe(Ⅲ)苹取的动力学研究表明:与单一二烷基磷(膦)酸革取相比,添加中性磷(膦)酸脂后,Fe(Ⅲ)的反应速率常数(KFe)下降,而动力学阻草效应(rk)的次序为... 二烷基磷(膦)酸(D2EHPA、EHEHPA)+中性磷(膦)酸脂(TRPO、TBP)对Fe(Ⅲ)苹取的动力学研究表明:与单一二烷基磷(膦)酸革取相比,添加中性磷(膦)酸脂后,Fe(Ⅲ)的反应速率常数(KFe)下降,而动力学阻草效应(rk)的次序为TRPO>TBP。基于对Fe(Ⅲ)的萃取动力学研究结果,提出了利用动力学方法车取分离有价金属与Fe(Ⅲ)的几种可行性。以EHEHPA-TRPO-Fe(Ⅲ)体系为代表,研究了该革取体系的动力学和界面化学,得到了有关界面活性参数,证实了该混合车取剂车取Fe(Ⅲ)过程的动力学控制机制,阐明了动力学阻萃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萃体系 动力学 界面特征 金属 萃取 分离
下载PDF
晋城矿区典型区煤层气地面抽采效果分析 被引量:46
12
作者 李国富 李贵红 刘刚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932-1937,共6页
地面抽采煤层气被认为是降低煤层瓦斯含量、解决煤矿安全问题的有效途径,地面抽采效果得到煤矿企业的普遍关注,但一直缺乏工程验证。以晋城寺河矿东五盘区为研究区,其煤层气地面抽采效果评价主要基于两个方面,首先将区块内14口参数检验... 地面抽采煤层气被认为是降低煤层瓦斯含量、解决煤矿安全问题的有效途径,地面抽采效果得到煤矿企业的普遍关注,但一直缺乏工程验证。以晋城寺河矿东五盘区为研究区,其煤层气地面抽采效果评价主要基于两个方面,首先将区块内14口参数检验井的现今含气量数据与原位含气量进行了对比,评价了含气量实际降低情况;其次运用煤储层数值模拟软件(CBM-SIM),通过对141口气井近7 a生产数据的历史拟合、参数修正,开展产能预测,预测了含气量随抽采时间变化规律和未来10 a、15 a的抽采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煤矿区地面煤层气抽采可以有效降低煤层瓦斯含量,通过近7 a的地面抽采,寺河矿东五盘区煤层含气量由23 m3/t降至10.51 m3/t,下降幅度平均为55%;通过储层数值模拟得出,抽采7 a、10 a和15 a后3号煤层剩余含气量分别为10.07,7.31,4.35 m3/t,降低幅度分别达57%,69%和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抽采效果 原位含气量 现今剩余含气量
下载PDF
基于钻屑理论的抽采钻孔合理封孔深度研究 被引量:24
13
作者 申宏敏 毛桃良 +3 位作者 张雷林 尹海 袁光明 于志金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39-41,45,共4页
为了准确确定瓦斯抽采钻孔的合理封孔深度,从巷道"三带"的角度分析了合理封孔深度的范围,并从钻屑量指标理论的角度探讨了钻屑量的影响因素。根据钻屑量与地应力的关系,基于黄岩汇矿的现场实际,通过计算钻屑量的变化规律,并结合FLAC3... 为了准确确定瓦斯抽采钻孔的合理封孔深度,从巷道"三带"的角度分析了合理封孔深度的范围,并从钻屑量指标理论的角度探讨了钻屑量的影响因素。根据钻屑量与地应力的关系,基于黄岩汇矿的现场实际,通过计算钻屑量的变化规律,并结合FLAC3D数值模拟软件,确定出试验区所在埋深的煤层合理封孔深度为8.5~13 m;经现场试验验证了合理封孔深度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屑量 地应力 封孔深度 影响因素 抽采效果
原文传递
瓦斯抽采钻孔漏气类型划分与高效封孔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23
14
作者 周厚权 申凯 陈宾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3-36,42,共5页
通过对钻孔漏气及封孔机理的分析,指出瓦斯抽采钻孔主要存在a、b和c共3种类型的漏气点,其中c类即煤体复合裂隙为当前抽采钻孔主要的漏气类型。为提高肥田煤矿16号煤层的瓦斯预抽效果,在11161运输平巷开展了高效封孔提质技术的试验。通... 通过对钻孔漏气及封孔机理的分析,指出瓦斯抽采钻孔主要存在a、b和c共3种类型的漏气点,其中c类即煤体复合裂隙为当前抽采钻孔主要的漏气类型。为提高肥田煤矿16号煤层的瓦斯预抽效果,在11161运输平巷开展了高效封孔提质技术的试验。通过对已封钻孔内甲烷体积分数轴向分布规律的实测,分析其钻孔主要存在c类漏气,确定试验点合理封孔深度为15 m,并开展封孔对比试验考察。在约70 d的考察期内,试验钻孔在同一抽采时期的平均抽采甲烷体积分数比聚氨酯封孔工艺的抽采甲烷体积分数提高30%~40%,且未出现明显的衰减现象,表明高效封孔提质技术可有效解决抽采钻孔c类漏气问题,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抽采 钻孔 漏气类型 封孔工艺 封孔深度 抽采效果
下载PDF
近距离煤层群保护层开采底板卸压瓦斯抽采技术研究 被引量:21
15
作者 李海涛 闫大鹤 +3 位作者 浦仕江 程志恒 李志亮 白爱卿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8-82,共5页
针对沙曲矿近距离煤层群开采中的瓦斯防治问题,综合运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保护层开采时底板卸压效果进行分析,结合塑性区的发育形态编写fish语言获取被保护层中渗透系数的变化规律,并用于工程实践。结果表明:在2号煤层作为保... 针对沙曲矿近距离煤层群开采中的瓦斯防治问题,综合运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保护层开采时底板卸压效果进行分析,结合塑性区的发育形态编写fish语言获取被保护层中渗透系数的变化规律,并用于工程实践。结果表明:在2号煤层作为保护层开采的情况下,底板卸压深度可达20~36m,大于3+4号煤层与3号煤层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3+4号煤在上煤层的保护范围内;随着保护层的开采,被保护层渗透性系数明显提高,最大值可以达到5.2,虽然随着工作面推进覆岩垮落,渗透性系数会有所回落,但与初始值相比依然有较大提升;在2号煤层的回采时,对底板穿层钻孔进行了瓦斯浓度实测,钻孔中瓦斯浓度最大值可达到70%,抽采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群 保护层开采 卸压范围 渗透性系数 抽采效果
下载PDF
顺层瓦斯抽采钻孔封孔提浓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17
16
作者 刘延保 熊伟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3-66,共4页
针对顺层瓦斯抽采钻孔封孔工艺及材料展开研究,研发了具有膨胀性高、流动性强和强度适中等特征的新型封孔材料及配套"两堵一注"带压注浆封孔工艺,综合利用数值模拟和封孔质量检测技术提出合理封孔深度的确定方法,初步形成顺... 针对顺层瓦斯抽采钻孔封孔工艺及材料展开研究,研发了具有膨胀性高、流动性强和强度适中等特征的新型封孔材料及配套"两堵一注"带压注浆封孔工艺,综合利用数值模拟和封孔质量检测技术提出合理封孔深度的确定方法,初步形成顺层瓦斯抽采钻孔封孔提浓技术。该技术在山西李雅庄煤矿进行了现场试验,在80 d考察周期内,新型封孔材料试验钻孔瓦斯浓度无明显衰减现象,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抽采 封孔材料 封孔参数 抽采效果 封孔工艺
原文传递
高瓦斯煤层群顶板定向长钻孔抽采技术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张育磊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9-64,共6页
为了解决近距离煤层群瓦斯易超限问题,提出采用顶板定向长钻孔抽采技术。以万峰煤矿1201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和理论计算方法,研究煤层开采后对邻近煤层的影响及合理的钻孔布置位置。受煤层开采影响,上下邻近煤层会发生卸压,... 为了解决近距离煤层群瓦斯易超限问题,提出采用顶板定向长钻孔抽采技术。以万峰煤矿1201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和理论计算方法,研究煤层开采后对邻近煤层的影响及合理的钻孔布置位置。受煤层开采影响,上下邻近煤层会发生卸压,导致瓦斯解吸,为了保障抽采效果,顶板定向长钻孔应布置在靠近回风巷的断裂带,在水平方向上要避开重新压实区。现场应用结果表明,瓦斯抽采过程可分为增长阶段、稳定阶段和衰减阶段,在稳定阶段抽采瓦斯浓度达60%~70%、瓦斯纯流量达5~6 m^(3)/min、上隅角瓦斯浓度维持在0.3%~0.4%,抽采效果较好;增长阶段和衰减阶段抽采效果有所降低,分析认为这是由于断裂带范围未发展到顶板定向长钻孔位置和钻孔高度降低后钻孔完整性遭到破坏所致,可采取辅助措施对这两个阶段的邻近层和采空区瓦斯进行加强抽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群 瓦斯抽采 顶板定向长钻孔 数值模拟 理论计算 钻孔位置 抽采效果
下载PDF
沁水潘庄煤层气井全生命周期产气规律与效果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李贵红 吴信波 +1 位作者 刘钰辉 杨建超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894-903,共10页
沁水盆地东南部潘庄区块煤层气开发条件得天独厚,已经实现了产业化,部分气井经过近15 a排采产量衰竭,有必要利用气井全生命周期数据评价产气规律和抽采效果。通过对产气量数据统计和实测剩余含气量与原始含气量的对比,分析了潘庄气井全... 沁水盆地东南部潘庄区块煤层气开发条件得天独厚,已经实现了产业化,部分气井经过近15 a排采产量衰竭,有必要利用气井全生命周期数据评价产气规律和抽采效果。通过对产气量数据统计和实测剩余含气量与原始含气量的对比,分析了潘庄气井全生命周期产气特征,评价了煤层气地面抽采效果。对146口气井产气量统计分析发现,中、高及特高产井占比92%,平均1 a左右实现稳产,稳产期平均持续11 a,年平均采气速度17%,平均最终采收率达214%,与之相比国内大部分煤层气井产量低,而潘庄区块大部分气井稳产期到来早,持续时间长,采气速度快,最终采收率高。高产原因如下:首先,该区煤层气赋存及开采条件优越,煤的热成熟度高,生气量大,赋存了大量游离气资源,地质构造简单和处于地下水滞留区形成了优越的气体保存条件,煤体结构以原生和碎裂结构为主,裂隙发育,为气体产出和运移提供了通道;其次,研究区气井钻完井、压裂、排采措施基本类似,大部分气井单采3号煤层,产量大于3,9,15号煤合层排采,开采方案合理。研究区15年地面煤层气抽采效果明显,抽采5,7,13 a含气量降低率分别为42%,55%和82%,根据原位资源量和累计抽采量估算的剩余含气量为-43~8 m3/t,中、高及特高产井的最终剩余含气量达到零或负值,说明可采资源量远远大于地质探明储量,对煤层气以吸附气为主理论、容积法估算煤层气资源储量提出了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产量 抽采效果 地质条件 沁水盆地东南部 全生命周期产气
下载PDF
低透气性煤层高压水力压裂-冲孔联合增透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2
19
作者 秦江涛 陈玉涛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3-57,共5页
针对深部开采煤层普遍存在的构造应力复杂、透气性系数低、抽采效果差等问题,为探究最优的瓦斯抽采技术方案,以水溪煤矿K_(1)松软煤层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水力压裂、水力冲孔、普通抽采和高压水力压裂—冲孔联合增透4种技术,进行现场对... 针对深部开采煤层普遍存在的构造应力复杂、透气性系数低、抽采效果差等问题,为探究最优的瓦斯抽采技术方案,以水溪煤矿K_(1)松软煤层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水力压裂、水力冲孔、普通抽采和高压水力压裂—冲孔联合增透4种技术,进行现场对比应用试验。结果表明:高压水力压裂—冲孔联合增透技术对煤层透气性系数的提高程度分别为水力压裂、水力冲孔和普通抽采方案的1.85、1.61、6.30倍,抽采瓦斯纯流量分别提高了1.42、1.33、2.32倍,此外,抽采汇总瓦斯浓度(CH_(4)体积分数)保持在42.6%以上,抽采效率为四者之中最高。现场应用结果表明,高压水力压裂—冲孔联合增透技术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抽采 低透气性煤层 联合增透技术 透气性系数 瓦斯纯流量 抽采效果
下载PDF
矿井高位钻孔偏斜特征及其对抽采效果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付帅 吕平洋 +1 位作者 王嘉鉴 刘文彪 《矿业科学学报》 2017年第2期158-166,共9页
为研究高位钻孔偏斜对抽采效果的影响,利用钻孔轨迹测量仪对现场高位钻孔实际施工轨迹进行测定并分析其偏斜特征。根据偏孔位置将钻孔分为上偏轨迹钻孔、有效轨迹钻孔、下偏轨迹钻孔、偏向采空区钻孔4类,并分析了各类钻孔抽采效果及特... 为研究高位钻孔偏斜对抽采效果的影响,利用钻孔轨迹测量仪对现场高位钻孔实际施工轨迹进行测定并分析其偏斜特征。根据偏孔位置将钻孔分为上偏轨迹钻孔、有效轨迹钻孔、下偏轨迹钻孔、偏向采空区钻孔4类,并分析了各类钻孔抽采效果及特征。结果表明:高位钻孔偏斜严重,有效钻孔数量较少,偏向采空区钻孔所占比例最高;采动影响所形成的裂隙为造成高位钻孔偏斜的主要因素;4类偏斜钻孔抽采效果具有显著规律性及差异性,为高位钻孔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有效轨迹钻孔抽采量最高,约为上偏轨迹钻孔的1.3倍,为下偏轨迹钻孔的2.9倍,为偏向采空区钻孔的4倍,其中偏向采空区钻孔抽采量最小且为无意义抽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钻孔 钻孔偏斜 钻孔轨迹 抽采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