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爱香 陈继亭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7-68,共2页
目的 探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 165例 (165眼 )采取充分的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后细致的观察及护理。观察术中、术后情况 ,及手术效果。结果 术中、术后病人配合良好 ,医生及患者满... 目的 探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 165例 (165眼 )采取充分的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后细致的观察及护理。观察术中、术后情况 ,及手术效果。结果 术中、术后病人配合良好 ,医生及患者满意。并发症减少 ,术后视力 0 .5~ 1.2者为 152眼 (占 92 .2 % ) ,0 .0 5~ 0 .4者 13眼 (占 7.8% ) ,总脱盲率 10 0 % ,患者满意。结论 良好的护理方法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囊外摘出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护理
下载PDF
不同类型白内障囊外摘除术(ECCE)对核硬度≥Ⅳ级伴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白内障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申海翠 李佳 +2 位作者 张雪彤 夏鑫 王继红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50-253,共4页
目的对比并分析单切口和双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extra capsular cataract extraction,ECCE)对核硬度≥Ⅳ级伴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白内障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晶状体核硬度≥Ⅳ级且角膜内皮细胞密... 目的对比并分析单切口和双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extra capsular cataract extraction,ECCE)对核硬度≥Ⅳ级伴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白内障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晶状体核硬度≥Ⅳ级且角膜内皮细胞密度<1000个·mm^(-2)的白内障患者共92例94眼的临床资料,其中46例46眼采用双切口ECCE治疗设为A组,46例48眼采用单切口ECCE治疗设为B组。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及手术前后患者视力、散光度、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六边形细胞比例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基线资料、手术时间及术后视力、术后散光度、术源性散光度等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6个月,A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780.73±110.14)个·mm^(-2),显著多于B组的(706.15±84.07)个·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A组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和六边形细胞比例分别为(4.08±0.52)%和(10.14±6.60)%,均显著少于B组的(10.89±1.40)%和(27.86±9.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随访期内,A组患者术后角膜水肿发生率为8.70%,显著低于B组患者的37.50%(P<0.05);A组未见大泡性角膜病变,角膜内皮细胞密度<600个·mm^(-2)者4眼;B组6眼出现大泡性角膜病变,未见角膜内皮细胞密度<600个·mm^(-2)者。结论相较于单切口ECCE,双切口ECCE治疗核硬度≥Ⅳ级伴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白内障患者可有效保护角膜内皮细胞,降低术后早期角膜水肿发生风险,且两种手术方式整体疗效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切口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核硬度 白内障 角膜内皮细胞
下载PDF
柔红霉素预防后囊膜混浊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胡毅倩 陈才根 +1 位作者 周绍荣 祝肇荣 《眼科新进展》 CAS 1998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通过动物在体实验探讨柔红霉素预防后囊膜混浊的作用及其临床可行性。方法采用0.5~10mg·L-1柔红霉素在兔眼晶体囊外摘除术中行囊袋内灌注10min(30例),以20mg·L-1柔红霉素作维持前房灌注(1例)。通过手术显微镜及扫... 目的通过动物在体实验探讨柔红霉素预防后囊膜混浊的作用及其临床可行性。方法采用0.5~10mg·L-1柔红霉素在兔眼晶体囊外摘除术中行囊袋内灌注10min(30例),以20mg·L-1柔红霉素作维持前房灌注(1例)。通过手术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术后眼组织反应。结果随访3mo发现,随用药浓度增加,后囊膜混浊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下降,未发现角膜损伤及术后葡萄膜反应,较高浓度桑红霉素应用亦未造成明显的角膜内皮细胞改变。结论本研究表明应用桑红霉素1次性眼内灌注可减少后囊膜混浊发生率、且无邻近眼组织损伤。高效。安全、简便的用药特点提示柔红霉素在后覆膜混浊预防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红霉素 后囊混浊 白内障 囊外摘除术
下载PDF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临床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许振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16期74-75,共2页
目的:观察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白内障的治疗效果。方法:收治白内障患者120例(140眼),进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然后进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对患者的术后眼压、视力及并发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于术后第1个月... 目的:观察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白内障的治疗效果。方法:收治白内障患者120例(140眼),进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然后进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对患者的术后眼压、视力及并发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于术后第1个月和3个月时,患者的各项指标出现明显的恢复,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治疗白内障具有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囊外摘除术 人工晶体植入术
下载PDF
75例行囊外摘除术的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控糖护理的体会 被引量:2
5
作者 金芳 《中国医药导刊》 2017年第7期747-748,共2页
目的:研究行囊外摘除术的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控糖护理的体会。方法:利用随机选取法选取我院75例确诊为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行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试验组在行围手术期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添加调控血糖的护理措施... 目的:研究行囊外摘除术的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控糖护理的体会。方法:利用随机选取法选取我院75例确诊为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行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试验组在行围手术期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添加调控血糖的护理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等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康复率高达97.9%,远远高于对照组的86.9%,且试验组患者发生感染、出血、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控糖护理对于行囊外摘除术的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更有助于术后的康复,且其有着并发症机率低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外摘除术 白内障 糖尿病 控糖护理
下载PDF
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
6
作者 郑雪慧 纪业江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23年第12期76-79,共4页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肇庆市广宁县中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A组采用白内障囊外摘除术(extra capsular...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肇庆市广宁县中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A组采用白内障囊外摘除术(extra capsular cataract extraction,ECCE)联合IOL植入术;B组采用PHACO联合IOL植入术。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的视觉参数、主观视觉感受和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术后屈光误差、△眼轴长度和△前房深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B组患者的夜间视物、阅读书写和精细操作评分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高于B组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ECCE联合IOL植入术,PHACO联合IOL植入术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的主观视觉感受,并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白内障 超声乳化术 人工晶体植入术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原文传递
上方球周麻醉联合表面麻醉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被引量:1
7
作者 邓仁政 徐登峰 +2 位作者 唐丽君 姜登旗 程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1131-1133,共3页
目的:探讨上方球周麻醉联合表面麻醉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的安全性及优越性。方法:选取2005-06/2008-12在我科接受白内障手术的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采用不同麻醉方式,手术方式均为白内障囊外摘除并植入后房型IOL,手术中观察麻... 目的:探讨上方球周麻醉联合表面麻醉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的安全性及优越性。方法:选取2005-06/2008-12在我科接受白内障手术的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采用不同麻醉方式,手术方式均为白内障囊外摘除并植入后房型IOL,手术中观察麻醉效果,并术后随访3d观察视力和结膜反应。A组:上方球周麻醉联合表面麻醉(126眼);B组:上方结膜下浸润麻醉联合表面麻醉(89眼);C组:球后麻醉(86眼)。结果:三组全部286例301眼患者,手术全程均获得良好的麻醉效果。后囊破裂,A组和B组明显优于C组;术后结膜反应,A组和C组明显优于B组;术后视力,A组和B组明显优于C组。结论:上方球周麻醉联合表面麻醉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是安全而优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囊外摘除术 IOL植入术 上方球周麻醉 球结膜下麻醉 球后麻醉 表面麻醉
下载PDF
超声乳化方式和小切口囊外摘除手术治疗膨胀期老年白内障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郑云燕 谢青 +2 位作者 陈惠 黄晓波 邢球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年第5期74-76,共3页
目的 :比较研究膨胀期老年白内障采用超声乳化治疗和小切口囊外摘除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4年4月3年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膨胀期白内障患者150例,使用超声乳化治疗患者75例作为乳化组,采用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患者7... 目的 :比较研究膨胀期老年白内障采用超声乳化治疗和小切口囊外摘除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4年4月3年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膨胀期白内障患者150例,使用超声乳化治疗患者75例作为乳化组,采用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患者75例作为摘除组。收集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术前平均远视力、核硬度Ⅲ级,以及两组患者术后1周、1月、3月视力恢复情况、散光度,和两组患者术后角膜水肿、眼内压升高、角膜内皮的损害、眼内炎等并发症的数据,并进行统计学研究。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术前平均远视力、核硬度Ⅲ级数据比较差异不明显。乳化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摘除组,而且患者的手术切口也明显小于摘除组患者。术后1周、1月、3月视力恢复情况比较差异不明显。两组患者术后角膜水肿、眼内压升高、角膜内皮的损害、眼内炎等并发症的数据比较,差异不明显。结论 :膨胀期老年白内障采用超声乳化治疗和采用小切口囊外摘除手术方式治疗预后效果良好,并发症少,节省手术时间,切口小。但是,但在手术费用方面白内障超声乳化术高于小切口囊外摘除术,安全性方面小切口囊外摘除术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期 超声乳化 小切口囊外摘除手术 核硬度
原文传递
小切口晶状体囊外摘除术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代红兵 李国生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94-97,共4页
目的观察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对合并白内障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的对比。方法分析48例(48眼)合并白内障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其中25眼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 目的观察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对合并白内障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的对比。方法分析48例(48眼)合并白内障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其中25眼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小切口摘除组),23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超声乳化组),观察患者术后视力、眼压、房角及主要并发症等情况。随访时间6个月以上。结果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组后一月平均眼压(12.75±4.05 mmHg)较术前(32.70±5.55 mmHg)明显下降,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1.49,P>0.05)。两组患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均有显著提高,房角增宽,周边虹膜前粘连范围变小。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一样既可提高视力,又可控制眼压,同样能有效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晶体 人工 闭角型青光眼
下载PDF
丝裂霉素抑制后囊膜混浊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冷瀛 刘英杰 +2 位作者 邵冬 施小茹 于军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97-499,共3页
目的 探讨丝裂霉素抑制后囊膜混浊的有效浓度及可能造成的眼损害和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大耳白兔 30只 ,随机分为 6组 ,每组 5只 ,施行晶状体囊外摘出术。对照组用BSS 0 3ml注入囊袋内进行水分离 ,实验组分别给予 0 0 1% ,0 0 2... 目的 探讨丝裂霉素抑制后囊膜混浊的有效浓度及可能造成的眼损害和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大耳白兔 30只 ,随机分为 6组 ,每组 5只 ,施行晶状体囊外摘出术。对照组用BSS 0 3ml注入囊袋内进行水分离 ,实验组分别给予 0 0 1% ,0 0 2 % ,0 0 3% ,0 0 4% ,0 0 5 %丝裂霉素 0 3ml注入囊袋内进行水分离。术中均用玻璃酸钠先行保护角膜。随访 3个月 ,处死动物 ,手术显微镜及光镜观察后囊膜混浊情况、角膜透明度及炎症反应。结果 随访 3个月发现 ,后囊膜混浊多见于术后 2个月 ,时间越长 ,混浊范围越大。随用药质量浓度增加 ,后囊膜混浊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下降 ,未发现角膜、虹膜及睫状体损伤。结论 囊袋内应用丝裂霉素 ,并用玻璃酸钠保护角膜内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霉素 后囊膜混浊 晶状体 囊外摘出术 白内障
下载PDF
柔红霉素预防晶状体后囊膜混浊的实验研究
11
作者 陈新宇 刘晓宁 +1 位作者 孙艳西 吴登雷 《临床眼科杂志》 2001年第1期80-81,共2页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探讨柔红霉素预防白内障术后的后囊膜混浊的作用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柔红霉素 5 .0μg/ m l、7.5μg/ m l两种浓度在兔眼晶状体囊外摘除术中行囊袋内灌注 5分钟。通过裂隙灯显微镜观察其术后反应。术后 3个月...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探讨柔红霉素预防白内障术后的后囊膜混浊的作用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柔红霉素 5 .0μg/ m l、7.5μg/ m l两种浓度在兔眼晶状体囊外摘除术中行囊袋内灌注 5分钟。通过裂隙灯显微镜观察其术后反应。术后 3个月取眼球做病理切片观察组织的毒性反应。结果 随访 3个月 ,用药组后发障的发生率明显减低 ,未发现角膜、葡萄膜及视网膜的毒性反应。结论 柔红霉素术中一次性囊袋内灌注 ,可减少后囊混浊的发生率 ,并对周围组织无损伤。安全、有效、方便使柔红霉素在后囊混浊预防方面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红霉素 后囊膜混浊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治疗
下载PDF
柔毛霉素抑制后囊膜混浊安全有效剂量研究
12
作者 马进 陈大本 +3 位作者 李涤臣 陶仪声 郁佳 张淑娟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20-523,共4页
目的 通过动物在体实验,筛选柔毛霉素抑制后囊膜混浊眼前段用药的安全有效剂量。方法 在家兔眼晶状体囊外摘出术中联合不同质量浓度的柔毛霉素(5~20 mg/L)囊袋内灌注10 min,通过对术后1周各质量浓度组角膜内皮细胞、虹膜、睫状体组织... 目的 通过动物在体实验,筛选柔毛霉素抑制后囊膜混浊眼前段用药的安全有效剂量。方法 在家兔眼晶状体囊外摘出术中联合不同质量浓度的柔毛霉素(5~20 mg/L)囊袋内灌注10 min,通过对术后1周各质量浓度组角膜内皮细胞、虹膜、睫状体组织反应的光、电镜检查和术后1个月各组晶状体前囊膜上皮细胞密度差异的观察,分别探讨药物在前房应用的安全、有效剂量。结果5~20 mg/L均可有效抑制晶状体前囊膜上皮细胞的增殖,呈一定的质量浓度依赖性。5 mg/L柔毛霉素可有效抑制晶状体前囊膜上皮细胞的增生且无临近组织的损伤,10~20 mg/L可引起角膜内皮细胞亚细胞水平可逆性损伤和虹膜睫状体急性炎症反应;20 mg/L可引起眼表组织损伤。 结论 5 mg/L柔毛霉素是抑制后囊膜混浊前房用药的安全有效剂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毛霉素 药物毒性 后囊膜混浊 白内障 囊外摘出术 蒽环类抗代谢药物
下载PDF
两种不同术式白内障摘除术后泪膜稳定性的检测 被引量:14
13
作者 蓝倩倩 陈琦 +1 位作者 满平仪 曾思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246-249,共4页
目的:利用角膜地形综合分析仪评估两种不同术式白内障摘除术后的泪膜稳定性和干眼情况。方法:选择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67例88眼,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phacoemulsification,Phaco)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者35例46眼纳入Phaco组,接受非... 目的:利用角膜地形综合分析仪评估两种不同术式白内障摘除术后的泪膜稳定性和干眼情况。方法:选择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67例88眼,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phacoemulsification,Phaco)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者35例46眼纳入Phaco组,接受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extracapsular cataract extraction,ECCE)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者32例42眼纳入ECCE组,用角膜地形综合分析仪定量分别测量各组术前和术后1d,1、3mo的首次非侵犯性泪膜破裂时间(the first noninvasive tear break-up time,f NIBUT)、平均非侵犯性泪膜破裂时间(the average non-invasive tear break-up time,aN IBUT)、泪河高度(tear meniscus height,TMH),统计TMH异常的比例、泪膜稳定性分级中诊为"干眼"的比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1d,Phaco组的f NIBUT、aN IBUT、TMH均高于ECCE组,Phaco组干眼比例低于ECCE组;术后1mo Phaco组的aN IBUT仍高于ECCE组,术后3mo两组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haco组,与术前比较,aN IBUT术后1d下降,TMH术后1d和1mo下降,TMH异常比例术后1mo升高;ECCE组,与术前比较,aN IBUT和TMH在术后1d和1mo均下降,TMH异常比例在术后1d和3mo升高,干眼比例在术后1d和1mo升高。结论:用角膜地形综合分析仪评估发现,ECCE对泪膜的影响时间较Phaco长,术后的干眼状态持续更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 干眼 角膜地形综合分析仪
下载PDF
连续环行撕囊及手法碎核在无缝线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小荣 周爱丽 傅优凤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07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连续环行撕囊(continuous curvilinear capsulotomy,CCC)及手法碎核小切口技术在白内障囊外摘出(extra-capsular cataract extraction,ECCE)联合人工晶状体(instraocular lens,IOL)植入术中的优缺点,改进手术方法,提高手术质量... 目的探讨连续环行撕囊(continuous curvilinear capsulotomy,CCC)及手法碎核小切口技术在白内障囊外摘出(extra-capsular cataract extraction,ECCE)联合人工晶状体(instraocular lens,IOL)植入术中的优缺点,改进手术方法,提高手术质量和效果。方法54例58只眼采用CCC及手法碎核施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IOL植入,26例26只眼采用常规开罐式截囊(can-opener capsulotomy,COC)及大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IOL植入。结果小切口CCC手法碎核组术后1周矫正视力≥0.4者占82.7%,12周后占96.0%。术后1周平均散光为1.56±0.88 D,术后12周为0.76±0.56 D。分别小于同期内施行的大切口COC对照组(P<0.001),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连续环行撕囊及手法碎核行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可明显减少术后散光及并发症,确保IOL植入囊袋中,减少IOL植入睫状沟后的并发症,避免了IOL的倾斜、偏位,相当程度地提高了ECCE和IOL植入术的质量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 手法碎核 连续环行撕囊 白内障摘出术 人工晶状体
下载PDF
两种不同术式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的疗效对比
15
作者 燕振国 杨东霞 张晓春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555-557,共3页
目的:评价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疗效。方法:患者48例(65眼),其中30眼行囊外摘除,35眼行超声乳化摘除,术后均植入相应度数的人工晶状体。结果:术后视力较术前有明显提高,囊外摘除术后矫正视力与超声乳化术后矫正视力差异... 目的:评价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疗效。方法:患者48例(65眼),其中30眼行囊外摘除,35眼行超声乳化摘除,术后均植入相应度数的人工晶状体。结果:术后视力较术前有明显提高,囊外摘除术后矫正视力与超声乳化术后矫正视力差异有显著性(︱t︱=2.867,P=0.006)。囊外摘除术后后囊膜轻度混浊4眼,局限性视网膜脱离2眼;超声乳化术后黄斑囊样水肿1眼,未见视网膜脱离。结论:晶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作为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的方法是有效的,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与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相比,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超声乳化技术 人工晶状体
下载PDF
白内障囊外摘除和后房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并发症(附870例分析)
16
作者 孙洪臣 黄红深 +2 位作者 刘国华 刘卓民 于堃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6年第4期271-273,共3页
目前,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和后房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已在我国普遍开展并获成功。本文复习自1995年以来我市施行此种手术870例中所遇见的各种并发症,介绍其防治的方法,希望能对眼科医生有所帮助,在实际操作中减少或避免这些手术... 目前,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和后房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已在我国普遍开展并获成功。本文复习自1995年以来我市施行此种手术870例中所遇见的各种并发症,介绍其防治的方法,希望能对眼科医生有所帮助,在实际操作中减少或避免这些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囊外摘除 后房型 人工晶体植入 并发症
下载PDF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在高龄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比较 被引量:26
17
作者 姚迅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548-550,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在高龄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将120例高龄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60例。A组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治疗,B组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治疗,...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在高龄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将120例高龄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60例。A组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治疗,B组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术后视力、术后散光度数、术中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术后3天后B组的视力均要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1个月及3个月视力对比,A组的视力均要高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与术前视力相比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2)A、B两组患者在术后1个月及3个月散光度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两组术后1个月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3)A、B两组术中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8.33%(11/60),23.33%(14/60),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治疗高龄白内障患者,其效果与超声乳化吸出术接近,且手术费用低、操作简便、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小,适合于广泛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 高龄白内障 视力 散光度
下载PDF
不同术式在老年性白内障治疗中的综合疗效对比 被引量:12
18
作者 赵洁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8期168-168,共1页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应用于老年白内障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硬核白内障患者150眼,随机分为有可比性的两组,其中对照组72例,采取超声乳化术;观察组78例,采取小切口囊外摘除术,两组均一起植入人工晶体。对两组的术后视力及并发症进行...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应用于老年白内障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硬核白内障患者150眼,随机分为有可比性的两组,其中对照组72例,采取超声乳化术;观察组78例,采取小切口囊外摘除术,两组均一起植入人工晶体。对两组的术后视力及并发症进行统计。结果:两组手术方式术后视力差别不大,没有可比性(P>0.05)。观察组术后角膜水肿发生率11.54%,明显低于对照组36.11%,两组有可比性(P<0.05),而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老年硬核白内障而言,选择小切口囊外摘除术取得不错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硬核 白内障 超声乳化 小切口囊外摘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