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3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表达效果到交际效果:现代汉语修辞观的语用学转向
被引量:
6
1
作者
马睿颖
林大津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6-72,共7页
陈望道于1932年出版的《修辞学发凡》虽然强调了内容、形式或思想及其表达方式在语言交际中的重要性,但他关于修辞研究的"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的两分法使得修辞研究把重心放在后者,即修辞格,其前提在于寻求最佳...
陈望道于1932年出版的《修辞学发凡》虽然强调了内容、形式或思想及其表达方式在语言交际中的重要性,但他关于修辞研究的"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的两分法使得修辞研究把重心放在后者,即修辞格,其前提在于寻求最佳的表达效果。"积极修辞"的含义是把言语行为分为修辞行为和非修辞行为。在西方现代修辞学和语用学影响下,人们开始渐渐意识到在表达之前所形成的思想就已经是修辞过程的一部分,而且所有的言语行为都属于修辞行为。本文旨在通过对《修辞学习》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及某些有影响的修辞学著作所进行的初步调查来探讨中国的修辞研究从表达效果到交际效果变化的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研究
表达效果
交际效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是的”的衔接功能和语用效果
被引量:
5
2
作者
刘云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6-21,95,共6页
"是的"长期用于拟对话语境,逐渐成为一个话语标记,其前句(段)和后句(段)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以下五种:承接确认、解释说明、重复强调、引申评论、预示转折。"是的"多用于书面语体中的议论、抒情场合,可以起到很好的表...
"是的"长期用于拟对话语境,逐渐成为一个话语标记,其前句(段)和后句(段)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以下五种:承接确认、解释说明、重复强调、引申评论、预示转折。"是的"多用于书面语体中的议论、抒情场合,可以起到很好的表达效果:刨设"对话语境",拉近作者与读者的距离;进行"视角转换",实现亲临其境的效果;运用"夹叙夹议",达到深化主题的目的;凸显"话语焦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的
衔接功能
表达效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汉语书面语中的语用性英文成分
3
作者
何洪峰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08-111,共4页
汉语书面语临时使用的英文成分被叫做语用性英文成分。这种成分有着独特的表达功能。人们临时使用英文成分能收到表意准确、表达简练和幽默、委婉、形象的修辞效果 ,同时能显示语言新潮。这种用法的社会基础是汉民族总体文化水平的提高 ...
汉语书面语临时使用的英文成分被叫做语用性英文成分。这种成分有着独特的表达功能。人们临时使用英文成分能收到表意准确、表达简练和幽默、委婉、形象的修辞效果 ,同时能显示语言新潮。这种用法的社会基础是汉民族总体文化水平的提高 ,同时也有着一定的心理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
英文成分
表达功能
表达效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连…都/也…”句式“连”省略的归属范畴和歧义根源
4
作者
段继绪
《语文学刊》
2018年第6期29-33,共5页
对比分析"连…都/也…"中"连"字"省略""隐含""脱落"等不同称谓的异同和归属范畴,明确各自分别归属句法、语义、语用不同平面的属性范畴;围绕"连…都/也…"句式核心语义信...
对比分析"连…都/也…"中"连"字"省略""隐含""脱落"等不同称谓的异同和归属范畴,明确各自分别归属句法、语义、语用不同平面的属性范畴;围绕"连…都/也…"句式核心语义信息,即"预设信息""隐含信息""断定信息"的完整性考察"连"的省略,揭示"连"省略造成歧义的根源并从句法形式上进行验证;提出"连"省略前后语用表达效果上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字句
称谓范畴
歧义根源
表达效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语、英语拟声词异同探微
被引量:
13
5
作者
徐明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92-95,共4页
拟声词在汉语和英语中都是非常重要的词汇和语言现象。拟声词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了汉语和英语词汇,增强了它们的表述效果,另一方面通过文字音响的渲染起到了理想的修辞作用。拟声词用声音反映知觉与意识,形成声音与知觉之间的呼应与共鸣,...
拟声词在汉语和英语中都是非常重要的词汇和语言现象。拟声词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了汉语和英语词汇,增强了它们的表述效果,另一方面通过文字音响的渲染起到了理想的修辞作用。拟声词用声音反映知觉与意识,形成声音与知觉之间的呼应与共鸣,使很平凡的句子变得生动、鲜明、逼真,从而增强了其艺术感染力。因此,人们研究探讨英、汉语拟声词,分析比较它们的共性与个性,通过对比加深对它们的了解,将对英语和汉语的教学与翻译工作起到极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声词
汉语
英语
表述效果
修辞作用
互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X比N还N”句式的修辞方式和表达效果
被引量:
5
6
作者
万钧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73-75,共3页
"X比N还N"句式是一种具有突出修辞功效的语法变异,经常出现在口语和文艺作品中。这种格式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夸张、比喻、借代等,具有言简意赅、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
关键词
X比N还N
修辞方式
表达效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象声词的语法功能和表达作用
被引量:
3
7
作者
陈群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62-64,共3页
从语法功能看 ,象声词有成句功能 ,但主要是充当状语 ,此外还可以充当定语、谓语、补语、宾语 ,或充当独立语 ;从表达功用上看 ,它或者以其声塑造音响形象 ,或者借其声描绘情态 ,或者以有声写无声 。
关键词
象声词
语法功能
表达作用
成句功能
句法功能
现代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敬谦用语探微
被引量:
2
8
作者
刘庆委
《高教论坛》
2005年第2期25-27,共3页
敬谦语是社会文明的要求,是个人修养的体现,也是提高交际效果的需要,运用敬谦语需讲究其语用策略,一般遵循“礼”的原则、“情”的原则、“量”的原则、“级”的原则、“度”的原则。只有掌握了敬谦用语的使用策略,才能使其成为礼貌的旌...
敬谦语是社会文明的要求,是个人修养的体现,也是提高交际效果的需要,运用敬谦语需讲究其语用策略,一般遵循“礼”的原则、“情”的原则、“量”的原则、“级”的原则、“度”的原则。只有掌握了敬谦用语的使用策略,才能使其成为礼貌的旌旗,感情的砝码,人际交往的润滑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敬谦用语
语用原则
表达效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英语名词动用现象分析
被引量:
2
9
作者
侯冠男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215-217,共3页
名词动用这一语言现象在现代英语中应用普遍,它能使语言形象生动,表现力增强。从名词动用的语义理据、类别及其表达效果等方面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旨在说明英语名词动用对强化表达效果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名词动用
语义理据
表达效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语修辞中常见的陌生化形式及其表达效果
被引量:
3
10
作者
李宏伟
胡光美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67-69,共3页
陌生化就是对常规常识的偏离,造成语言理解与感受上的陌生感。陌生化的实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此仅分析词语运用的陌生化和修辞手法的陌生化两种常见的形式。其中词语运用的陌生化常见的有词语的超常搭配、语义的异化、词性的转换和创...
陌生化就是对常规常识的偏离,造成语言理解与感受上的陌生感。陌生化的实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此仅分析词语运用的陌生化和修辞手法的陌生化两种常见的形式。其中词语运用的陌生化常见的有词语的超常搭配、语义的异化、词性的转换和创造新词语等四种形式;修辞手法的陌生化常见的有排比变形、谐音变形、比喻变形以及通感变形等四种形式。它们都具有丰富多彩的表达效果,可以带给人新奇独特的语言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陌生化
形式
表达效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凉州贤孝唱词叠音现象探析
被引量:
3
11
作者
钱秀琴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第2期36-41,共6页
凉州贤孝是一种用地道的凉州方言演唱的独特的民间说唱艺术,其唱词也有着丰富而独特的表现艺术,其中大量叠音艺术的运用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文章试就凉州贤孝唱词叠音词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作一探讨,从某种程度上揭示凉州贤孝唱词的...
凉州贤孝是一种用地道的凉州方言演唱的独特的民间说唱艺术,其唱词也有着丰富而独特的表现艺术,其中大量叠音艺术的运用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文章试就凉州贤孝唱词叠音词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作一探讨,从某种程度上揭示凉州贤孝唱词的语言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州贤孝唱词
叠音词
表达效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网络词语修辞手法的运用
被引量:
2
12
作者
陈明
高媛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06年第2期31-33,共3页
网络词语作为一种新兴的语言现象,往往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以达到新颖独特、简约形象、诙谐幽默的效果。它丰富了现代语言的词汇系统。
关键词
网络词语
修辞
表达效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连叠说略
被引量:
2
13
作者
黄艳梅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126-128,共3页
汉语的叠字运用形式除了人们注意得较多的单叠外 ,还有人们注意不够的连叠。从词性是否相同看 ,连叠有单一型和混合型两种。语义内容亲近、结构格式一致、句法功能相同是连叠的基本特点。连叠具有使语义强化、声韵和谐的表达效果。对连...
汉语的叠字运用形式除了人们注意得较多的单叠外 ,还有人们注意不够的连叠。从词性是否相同看 ,连叠有单一型和混合型两种。语义内容亲近、结构格式一致、句法功能相同是连叠的基本特点。连叠具有使语义强化、声韵和谐的表达效果。对连叠现象的考察 ,有利于深化对叠字运用形式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叠
类型
特点
表达效果
汉语
叠字
语义
韵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小说语言修辞的象似性——以《最后一片藤叶》为例
被引量:
1
14
作者
廖莉
《海外英语》
2013年第3X期240-242,共3页
象似性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揭示了人类普遍认知机制与语言内部结构之间的关系。而修辞是写作的一门艺术。该文将两者结合来分析小说《最后一片藤叶》的语言特色,根据该小说中的语言实例,来探讨文中部分修辞手段的象似性及其...
象似性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揭示了人类普遍认知机制与语言内部结构之间的关系。而修辞是写作的一门艺术。该文将两者结合来分析小说《最后一片藤叶》的语言特色,根据该小说中的语言实例,来探讨文中部分修辞手段的象似性及其表达效果,说明象似性修辞手段有利于表达小说的主题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似性
修辞手段
表达效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再论“修辞是优化言语”
被引量:
1
15
作者
郝荣斋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53-55,共3页
修辞不像语音、词汇、语法那样是一个事物范畴,而是一个行为范畴。修辞不是言语接受,而是积极且成功的言语表达。言语表达是否成功主要取决于表达效果的好坏,和谐是好的表达效果的最高评判标准。"言语优化论"是适应语言学科...
修辞不像语音、词汇、语法那样是一个事物范畴,而是一个行为范畴。修辞不是言语接受,而是积极且成功的言语表达。言语表达是否成功主要取决于表达效果的好坏,和谐是好的表达效果的最高评判标准。"言语优化论"是适应语言学科的发展趋势而提出的修辞本体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本体观
行为范畴
言语表达
表达效果
和谐
言语优化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修辞活动和阐释活动
被引量:
1
16
作者
王希杰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254-258,共5页
修辞活动同阐释活动是逆向同构的两种不同性质的现象,表达效果和接受效果虽然有一定的联系,但却是两种不同现象,是不应当混淆的。它们分别是修辞学和阐释学的研究对象。
关键词
修辞学
修辞活动
阐释活动
表达效果
接受效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左传》校读札记
17
作者
李华
《陇东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12-15,共4页
校读是校勘学方法在古代汉语学习中的推广应用。本文以作为我国叙事文学源头的《左传》为例,通过《左传》与《国语》《韩非子》《吕氏春秋》《晏子春秋》《史记》《新序》《说苑》《淮南子》等相关典籍中同类语料的校读、对比,用这些校...
校读是校勘学方法在古代汉语学习中的推广应用。本文以作为我国叙事文学源头的《左传》为例,通过《左传》与《国语》《韩非子》《吕氏春秋》《晏子春秋》《史记》《新序》《说苑》《淮南子》等相关典籍中同类语料的校读、对比,用这些校读材料补充了《左传》文句表达方面的省略之处,也使得《左传》字词训释更加直接易懂。而且通过反复对比,在尽现《左传》文辞之美的同时,亦偶现出其个别的稍逊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传
校读
字词互释
补充说明
表达效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谈公文中的举例
18
作者
杨建纲
《辽宁警专学报》
2004年第6期74-75,共2页
运用举例能够形成对比,可以分析原因抓住典型,作深刻的剖析。通过举例增强说服力,使道理泾渭分明。举例有概括与具体的分别,有时还可以是数字,可以说明成绩、揭摆问题。举例的形式多样,能够增强公文的表达效果。
关键词
公文写作
举例
数字
政府机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遗”里的“歌声”——论徽州民谣的修辞美
19
作者
杨辉
潘敏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104-109,共6页
徽州民谣是徽州地区人民辛劳和生活智慧的结晶,是一份无价的精神瑰宝,具有极高的文学性、思想性和艺术性。作为一种社会语言学现象,徽州民谣中修辞手法的应用,体现了徽州地区独特的社会情感和风俗习惯。从汉语修辞学的角度,可以看出徽...
徽州民谣是徽州地区人民辛劳和生活智慧的结晶,是一份无价的精神瑰宝,具有极高的文学性、思想性和艺术性。作为一种社会语言学现象,徽州民谣中修辞手法的应用,体现了徽州地区独特的社会情感和风俗习惯。从汉语修辞学的角度,可以看出徽州民谣地道的方言、自由跳跃的韵律,真挚贴切的譬喻、比拟,令人遐想、引人深思的双关,强烈深刻的反复辞;生活化的起兴,由浅入深的层递等。另外,民谣中与众不同的思维跳跃性、修辞方式的丰富性都有其存在的渊源。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徽州民谣拥有其独特的风韵和神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格
表达作用
表达成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李国文随笔修辞策略及表达效果
20
作者
鄢文龙
《宜春学院学报》
2011年第11期97-101,135,共6页
当代著名作家李国文,过去一直以小说闻名全国。近年来,他把笔触转向了文史研究,短短几年就在"历史大散文"的领域,独树一帜。他的随笔,关注文人的命运,尤其是古代文人的命运;其作品,神游千古,放眼时代,慷慨笑骂。他对人生的洞...
当代著名作家李国文,过去一直以小说闻名全国。近年来,他把笔触转向了文史研究,短短几年就在"历史大散文"的领域,独树一帜。他的随笔,关注文人的命运,尤其是古代文人的命运;其作品,神游千古,放眼时代,慷慨笑骂。他对人生的洞悉与感悟,见解精辟而深刻,笔锋犀利而传神。拟从其发表在《文学自由谈》上的系列文人随笔,探讨其驾驭语言能力的独到之处,从中探究其修辞策略并涵泳其辞格运用之妙。重点品味移时、频词、排偶、双齐、顶真、序换、同语、同异、转类等等多种修辞格综合运用的表达效果,以及由此产生的均衡美、变化美、侧重美和联系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国文
随笔
修辞策略
表达效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表达效果到交际效果:现代汉语修辞观的语用学转向
被引量:
6
1
作者
马睿颖
林大津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6-72,共7页
文摘
陈望道于1932年出版的《修辞学发凡》虽然强调了内容、形式或思想及其表达方式在语言交际中的重要性,但他关于修辞研究的"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的两分法使得修辞研究把重心放在后者,即修辞格,其前提在于寻求最佳的表达效果。"积极修辞"的含义是把言语行为分为修辞行为和非修辞行为。在西方现代修辞学和语用学影响下,人们开始渐渐意识到在表达之前所形成的思想就已经是修辞过程的一部分,而且所有的言语行为都属于修辞行为。本文旨在通过对《修辞学习》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及某些有影响的修辞学著作所进行的初步调查来探讨中国的修辞研究从表达效果到交际效果变化的轨迹。
关键词
修辞研究
表达效果
交际效果
Keywords
rhetoric
studies,
expressive
effects
,
communicative
effects
分类号
H05 [语言文字—语言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是的”的衔接功能和语用效果
被引量:
5
2
作者
刘云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
出处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6-21,95,共6页
基金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编号:NCET-11-0655)
文摘
"是的"长期用于拟对话语境,逐渐成为一个话语标记,其前句(段)和后句(段)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以下五种:承接确认、解释说明、重复强调、引申评论、预示转折。"是的"多用于书面语体中的议论、抒情场合,可以起到很好的表达效果:刨设"对话语境",拉近作者与读者的距离;进行"视角转换",实现亲临其境的效果;运用"夹叙夹议",达到深化主题的目的;凸显"话语焦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关键词
是的
衔接功能
表达效果
Keywords
Shide(是的)
cohesive
functions
expressive
effects
分类号
H136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汉语书面语中的语用性英文成分
3
作者
何洪峰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
出处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08-111,共4页
文摘
汉语书面语临时使用的英文成分被叫做语用性英文成分。这种成分有着独特的表达功能。人们临时使用英文成分能收到表意准确、表达简练和幽默、委婉、形象的修辞效果 ,同时能显示语言新潮。这种用法的社会基础是汉民族总体文化水平的提高 ,同时也有着一定的心理动因。
关键词
语用
英文成分
表达功能
表达效果
Keywords
pragmatic
english
elements
expressive
functions
expressive
effects
分类号
H035 [语言文字—语言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连…都/也…”句式“连”省略的归属范畴和歧义根源
4
作者
段继绪
机构
河南理工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出处
《语文学刊》
2018年第6期29-33,共5页
基金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9-ZZJH-629)
文摘
对比分析"连…都/也…"中"连"字"省略""隐含""脱落"等不同称谓的异同和归属范畴,明确各自分别归属句法、语义、语用不同平面的属性范畴;围绕"连…都/也…"句式核心语义信息,即"预设信息""隐含信息""断定信息"的完整性考察"连"的省略,揭示"连"省略造成歧义的根源并从句法形式上进行验证;提出"连"省略前后语用表达效果上的差异性。
关键词
连字句
称谓范畴
歧义根源
表达效果
Keywords
pattern
of
“
lian
”
categories
root
of
ambiguities
expressive
effects
分类号
H030 [语言文字—语言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语、英语拟声词异同探微
被引量:
13
5
作者
徐明
机构
天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92-95,共4页
文摘
拟声词在汉语和英语中都是非常重要的词汇和语言现象。拟声词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了汉语和英语词汇,增强了它们的表述效果,另一方面通过文字音响的渲染起到了理想的修辞作用。拟声词用声音反映知觉与意识,形成声音与知觉之间的呼应与共鸣,使很平凡的句子变得生动、鲜明、逼真,从而增强了其艺术感染力。因此,人们研究探讨英、汉语拟声词,分析比较它们的共性与个性,通过对比加深对它们的了解,将对英语和汉语的教学与翻译工作起到极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拟声词
汉语
英语
表述效果
修辞作用
互译
Keywords
onomatopoeia
Chinese
English
expressive
effect
rhetorical
function
translation
分类号
H031 [语言文字—语言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X比N还N”句式的修辞方式和表达效果
被引量:
5
6
作者
万钧
机构
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出处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73-75,共3页
文摘
"X比N还N"句式是一种具有突出修辞功效的语法变异,经常出现在口语和文艺作品中。这种格式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夸张、比喻、借代等,具有言简意赅、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
关键词
X比N还N
修辞方式
表达效果
Keywords
X比N还N'
rhetoric
style
express
effect
分类号
H15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象声词的语法功能和表达作用
被引量:
3
7
作者
陈群
机构
绵阳师范学院中文系
出处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62-64,共3页
文摘
从语法功能看 ,象声词有成句功能 ,但主要是充当状语 ,此外还可以充当定语、谓语、补语、宾语 ,或充当独立语 ;从表达功用上看 ,它或者以其声塑造音响形象 ,或者借其声描绘情态 ,或者以有声写无声 。
关键词
象声词
语法功能
表达作用
成句功能
句法功能
现代汉语
Keywords
onomatopoeia
grammatical
function
one-word-
sentence
function
syntactic
function
expressive
effect
分类号
H146.2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敬谦用语探微
被引量:
2
8
作者
刘庆委
机构
广西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出处
《高教论坛》
2005年第2期25-27,共3页
文摘
敬谦语是社会文明的要求,是个人修养的体现,也是提高交际效果的需要,运用敬谦语需讲究其语用策略,一般遵循“礼”的原则、“情”的原则、“量”的原则、“级”的原则、“度”的原则。只有掌握了敬谦用语的使用策略,才能使其成为礼貌的旌旗,感情的砝码,人际交往的润滑剂。
关键词
敬谦用语
语用原则
表达效果
Keywords
polite
express
ions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express
ing
effect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英语名词动用现象分析
被引量:
2
9
作者
侯冠男
机构
鞍山师范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215-217,共3页
文摘
名词动用这一语言现象在现代英语中应用普遍,它能使语言形象生动,表现力增强。从名词动用的语义理据、类别及其表达效果等方面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旨在说明英语名词动用对强化表达效果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名词动用
语义理据
表达效果
Keywords
conversion
of
noun
to
verb
semantic
motivation
expressive
effect
分类号
H314.1 [语言文字—英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语修辞中常见的陌生化形式及其表达效果
被引量:
3
10
作者
李宏伟
胡光美
机构
长春理工大学文学院
出处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67-69,共3页
基金
吉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06328)
文摘
陌生化就是对常规常识的偏离,造成语言理解与感受上的陌生感。陌生化的实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此仅分析词语运用的陌生化和修辞手法的陌生化两种常见的形式。其中词语运用的陌生化常见的有词语的超常搭配、语义的异化、词性的转换和创造新词语等四种形式;修辞手法的陌生化常见的有排比变形、谐音变形、比喻变形以及通感变形等四种形式。它们都具有丰富多彩的表达效果,可以带给人新奇独特的语言感受。
关键词
陌生化
形式
表达效果
Keywords
unfamiliarization
forms
form
expressive
effect
分类号
H15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凉州贤孝唱词叠音现象探析
被引量:
3
11
作者
钱秀琴
机构
河西学院中文系
出处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第2期36-41,共6页
文摘
凉州贤孝是一种用地道的凉州方言演唱的独特的民间说唱艺术,其唱词也有着丰富而独特的表现艺术,其中大量叠音艺术的运用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文章试就凉州贤孝唱词叠音词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作一探讨,从某种程度上揭示凉州贤孝唱词的语言艺术魅力。
关键词
凉州贤孝唱词
叠音词
表达效果
Keywords
Xiaoxian
Opera
Overlapped
Words
expressive
effect
分类号
H131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网络词语修辞手法的运用
被引量:
2
12
作者
陈明
高媛
机构
河北经贸大学外语部
出处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06年第2期31-33,共3页
文摘
网络词语作为一种新兴的语言现象,往往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以达到新颖独特、简约形象、诙谐幽默的效果。它丰富了现代语言的词汇系统。
关键词
网络词语
修辞
表达效果
Keywords
cyber
language
rhetoric
expressive
effect
分类号
N55 [自然科学总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连叠说略
被引量:
2
13
作者
黄艳梅
机构
邵阳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
出处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126-128,共3页
文摘
汉语的叠字运用形式除了人们注意得较多的单叠外 ,还有人们注意不够的连叠。从词性是否相同看 ,连叠有单一型和混合型两种。语义内容亲近、结构格式一致、句法功能相同是连叠的基本特点。连叠具有使语义强化、声韵和谐的表达效果。对连叠现象的考察 ,有利于深化对叠字运用形式的认识。
关键词
连叠
类型
特点
表达效果
汉语
叠字
语义
韵律
Keywords
successive
reiterative
locution
type
feature
expressive
effect
分类号
H146.2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小说语言修辞的象似性——以《最后一片藤叶》为例
被引量:
1
14
作者
廖莉
机构
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海外英语》
2013年第3X期240-242,共3页
文摘
象似性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揭示了人类普遍认知机制与语言内部结构之间的关系。而修辞是写作的一门艺术。该文将两者结合来分析小说《最后一片藤叶》的语言特色,根据该小说中的语言实例,来探讨文中部分修辞手段的象似性及其表达效果,说明象似性修辞手段有利于表达小说的主题思想。
关键词
象似性
修辞手段
表达效果
Keywords
iconicity
rhetoric
expressive
effect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H15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再论“修辞是优化言语”
被引量:
1
15
作者
郝荣斋
机构
河北出版传媒集团策划中心
出处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53-55,共3页
文摘
修辞不像语音、词汇、语法那样是一个事物范畴,而是一个行为范畴。修辞不是言语接受,而是积极且成功的言语表达。言语表达是否成功主要取决于表达效果的好坏,和谐是好的表达效果的最高评判标准。"言语优化论"是适应语言学科的发展趋势而提出的修辞本体观。
关键词
修辞本体观
行为范畴
言语表达
表达效果
和谐
言语优化论
Keywords
rhetorical
ontology
behavior
category
verbal
express
ion
expressive
effect
harmony
speech
optimization
theory
分类号
H15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修辞活动和阐释活动
被引量:
1
16
作者
王希杰
机构
南京大学中文系
出处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254-258,共5页
文摘
修辞活动同阐释活动是逆向同构的两种不同性质的现象,表达效果和接受效果虽然有一定的联系,但却是两种不同现象,是不应当混淆的。它们分别是修辞学和阐释学的研究对象。
关键词
修辞学
修辞活动
阐释活动
表达效果
接受效果
Keywords
rhetoric
rhetoric
activity
explanation
activity
express
ing
effect
receiving
effect
分类号
H15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左传》校读札记
17
作者
李华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出处
《陇东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12-15,共4页
基金
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骨干项目<〈左传〉训诂研究>(SKGG14025)
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基于"校读"角度的〈左传〉训诂研究>(14YB038)
文摘
校读是校勘学方法在古代汉语学习中的推广应用。本文以作为我国叙事文学源头的《左传》为例,通过《左传》与《国语》《韩非子》《吕氏春秋》《晏子春秋》《史记》《新序》《说苑》《淮南子》等相关典籍中同类语料的校读、对比,用这些校读材料补充了《左传》文句表达方面的省略之处,也使得《左传》字词训释更加直接易懂。而且通过反复对比,在尽现《左传》文辞之美的同时,亦偶现出其个别的稍逊之处。
关键词
左传
校读
字词互释
补充说明
表达效果
Keywords
Zuo
Zhuan
Proofreading
the
mutual
interpretation
between
characters
and
words
additional
remarks
expressive
effect
分类号
H061 [语言文字—语言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公文中的举例
18
作者
杨建纲
机构
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基础部
出处
《辽宁警专学报》
2004年第6期74-75,共2页
文摘
运用举例能够形成对比,可以分析原因抓住典型,作深刻的剖析。通过举例增强说服力,使道理泾渭分明。举例有概括与具体的分别,有时还可以是数字,可以说明成绩、揭摆问题。举例的形式多样,能够增强公文的表达效果。
关键词
公文写作
举例
数字
政府机关
Keywords
official
document
example
expressive
effect
分类号
H152.3 [语言文字—汉语]
D630.1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遗”里的“歌声”——论徽州民谣的修辞美
19
作者
杨辉
潘敏
机构
黄山学院文学院
出处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104-109,共6页
基金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徽州民谣语言运用研究"(SKHS2018B05)
黄山学院质量工程教学研究一般项目"徽州礼俗文化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应用"(2017JXYJ21)
文摘
徽州民谣是徽州地区人民辛劳和生活智慧的结晶,是一份无价的精神瑰宝,具有极高的文学性、思想性和艺术性。作为一种社会语言学现象,徽州民谣中修辞手法的应用,体现了徽州地区独特的社会情感和风俗习惯。从汉语修辞学的角度,可以看出徽州民谣地道的方言、自由跳跃的韵律,真挚贴切的譬喻、比拟,令人遐想、引人深思的双关,强烈深刻的反复辞;生活化的起兴,由浅入深的层递等。另外,民谣中与众不同的思维跳跃性、修辞方式的丰富性都有其存在的渊源。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徽州民谣拥有其独特的风韵和神采。
关键词
修辞格
表达作用
表达成因
Keywords
figures
of
speech
express
ing
effect
causes
of
express
ing
分类号
H05 [语言文字—语言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李国文随笔修辞策略及表达效果
20
作者
鄢文龙
机构
宜春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宜春学院学报》
2011年第11期97-101,135,共6页
文摘
当代著名作家李国文,过去一直以小说闻名全国。近年来,他把笔触转向了文史研究,短短几年就在"历史大散文"的领域,独树一帜。他的随笔,关注文人的命运,尤其是古代文人的命运;其作品,神游千古,放眼时代,慷慨笑骂。他对人生的洞悉与感悟,见解精辟而深刻,笔锋犀利而传神。拟从其发表在《文学自由谈》上的系列文人随笔,探讨其驾驭语言能力的独到之处,从中探究其修辞策略并涵泳其辞格运用之妙。重点品味移时、频词、排偶、双齐、顶真、序换、同语、同异、转类等等多种修辞格综合运用的表达效果,以及由此产生的均衡美、变化美、侧重美和联系美。
关键词
李国文
随笔
修辞策略
表达效果
Keywords
LI
Guo-
wen
Essay
Rhetoric
Strategy
express
ing
effect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表达效果到交际效果:现代汉语修辞观的语用学转向
马睿颖
林大津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是的”的衔接功能和语用效果
刘云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汉语书面语中的语用性英文成分
何洪峰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连…都/也…”句式“连”省略的归属范畴和歧义根源
段继绪
《语文学刊》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汉语、英语拟声词异同探微
徐明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X比N还N”句式的修辞方式和表达效果
万钧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象声词的语法功能和表达作用
陈群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3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敬谦用语探微
刘庆委
《高教论坛》
2005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英语名词动用现象分析
侯冠男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汉语修辞中常见的陌生化形式及其表达效果
李宏伟
胡光美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凉州贤孝唱词叠音现象探析
钱秀琴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浅谈网络词语修辞手法的运用
陈明
高媛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0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连叠说略
黄艳梅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论小说语言修辞的象似性——以《最后一片藤叶》为例
廖莉
《海外英语》
201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再论“修辞是优化言语”
郝荣斋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修辞活动和阐释活动
王希杰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左传》校读札记
李华
《陇东学院学报》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谈公文中的举例
杨建纲
《辽宁警专学报》
200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非遗”里的“歌声”——论徽州民谣的修辞美
杨辉
潘敏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李国文随笔修辞策略及表达效果
鄢文龙
《宜春学院学报》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