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英汉语存现句的生成语法研究 被引量:115
1
作者 韩景泉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3-158,共16页
鉴于英汉语存现句动词具有非宾格性的特点,如何解释动词后名词组的赋格一直是一个令生成语法学家们十分头痛的问题。一些相关研究主张援用Belletti(1988)的部分格理论加以解释,即动词后名词组可从非宾格动词获取部分格。本文认为部分格... 鉴于英汉语存现句动词具有非宾格性的特点,如何解释动词后名词组的赋格一直是一个令生成语法学家们十分头痛的问题。一些相关研究主张援用Belletti(1988)的部分格理论加以解释,即动词后名词组可从非宾格动词获取部分格。本文认为部分格理论解释不仅使部分语言事得不到合理解释,而且严重削弱了动词非宾格理论的普遍性,理应放弃。文章基于普遍语法观的一个新的分析机制是,英汉语存现结构同属深层无主语句、原本空缺的主语位置可供动词后名词组的逻辑词缀移位前来享用;由于受不同的屈折体系制约,英语逻辑词缀there在汉语中的对应成分是一个没有物质外壳的空语类成分;移位进入主语位置的逻辑词缀可通过与自己移位后留下的语迹所形成的语链将自己在主语位置上获得的主语格位传递给动词后名词组。这样,英汉语存现句便在新的分析模式下获得了统一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现句 生成语法 逻辑词缀 汉语 英语
下载PDF
虚词there的句法地位及相关理论问题 被引量:37
2
作者 潘海华 韩景泉 《当代语言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7-35,共19页
提要有关存现句中虚词there的解释在生成语法理论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对三种现有相关解释进行考察,认为它们都没能圆满解释there-存现句的各种问题。根据本文的分析,存现动词语类选择一个双层小句结构作补足语。其中,表存... 提要有关存现句中虚词there的解释在生成语法理论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对三种现有相关解释进行考察,认为它们都没能圆满解释there-存现句的各种问题。根据本文的分析,存现动词语类选择一个双层小句结构作补足语。其中,表存在实体的DP与表存在处所的词语先构成内层小句;然后该内层小句充当逻辑谓语以虚词there为主语再度构成外层小句。由于格的原因,there从外层小句移到时态句的spec-TP位置,依靠指示语—中心语结构关系进行特征赋值,将there的语义无解格特征以及T的语义无解人称、数量与EPP特征一并删除。DP由于和表场所的短语构成一个主谓短语做谓语,所以,它就不存在赋格的问题。而该谓语与there存在着数的一致性要求,这就解释了为什么there与DP之间存在着一致性的要求。本文的分析不仅为存现结构的句法与语义性质提供了有效解释,而且避免了理论构建上某些不必要的复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现句 虚词 小句 特征赋值
原文传递
英语存在句的认知语言学解读 被引量:17
3
作者 郑银芳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30,共3页
本文在认知语言学框架内,利用认知语言学中的象似性原则、语法化、原型范畴理论等对英语存在句的生成、发展和意义拓展进行了分析。对英语存在句进行认知解读,不仅拓宽了存在句研究视野,也弄清了存在句的生成和演变的认知理据。
关键词 存在句 象似性原则 语法化 原型范畴 认知
下载PDF
“王冕死了父亲”的构式归属——兼议汉语存现构式的范畴化 被引量:14
4
作者 吕建军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5-83,共9页
本文依据构式语法的传承观,认为"王冕死了父亲"的句式义为"隐现",而非"得失"或"发生"。文章从句首有生词语的处所性转喻、动词与构式义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论证该句归为存现句的理由,在此基础上,... 本文依据构式语法的传承观,认为"王冕死了父亲"的句式义为"隐现",而非"得失"或"发生"。文章从句首有生词语的处所性转喻、动词与构式义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论证该句归为存现句的理由,在此基础上,提出汉语存现构式的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式语法 范畴 传承联接 存现句
原文传递
论现代汉语存现句的语用分类 被引量:8
5
作者 潘文 延俊荣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09-213,共5页
存现句是从功能角度归纳出来的类别,属于句类范畴。存现句中,不论是一价动词前还是二价动词前的处所和时间词语,也不论其与动词是否具有语义上的选择关系,都可以看成主题。从语用角度对存现句进行分类,标准单一,能够贯穿始终,与存现句... 存现句是从功能角度归纳出来的类别,属于句类范畴。存现句中,不论是一价动词前还是二价动词前的处所和时间词语,也不论其与动词是否具有语义上的选择关系,都可以看成主题。从语用角度对存现句进行分类,标准单一,能够贯穿始终,与存现句的性质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现句 句类 主题 语用 分类
下载PDF
汉英存现句句法对比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增垠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115-118,共4页
存现句作为一种句法现象在汉英两种语言中普遍存在,汉英存现句有同有异。本文通过运用相关的句法理论知识进行英汉比较,发现最具共性的是二者的语义、结构类型和名词词组,而差异主要表现在二者的主语、处所词、动词三个层面上。
关键词 存现句 句法 对比
下载PDF
存在句的生成:生成整体论的视角 被引量:8
7
作者 王志军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3-37,共5页
本文从生成整体论视角的语言观出发,对存在句的生成进行探讨,从而对存在句的形成机理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进入存在句的各要素是一个个可以进一步分化的小整体,通过对相关要素的语义分解我们可以看到,词典义不表的"存在"义的... 本文从生成整体论视角的语言观出发,对存在句的生成进行探讨,从而对存在句的形成机理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进入存在句的各要素是一个个可以进一步分化的小整体,通过对相关要素的语义分解我们可以看到,词典义不表的"存在"义的动词之所以能进入存在句,是因为它们蕴含"存在"义,而不蕴含"存在"义的动词是不能进入存在句的;"存在"义的成功释放必须经过各相关要素之间的选择和匹配,最后实现功能耦合,体现出整个句式的意义。这一生成过程是从小整体到大整体的动态生成,而不是机械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句 生成 生成整体论
原文传递
基于语料库的英汉存现式施事宾语句对比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刘梅丽 王文斌 《外语电化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7-43,共7页
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统计分析语料库语料,对比研究英汉存现式施事宾语句的句法和语义,并从认知视角解释二者的异同。研究发现,英汉存现式施事宾语句语义和句法功能类同,其差异主要有两种:一是英语存现式施事宾语... 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统计分析语料库语料,对比研究英汉存现式施事宾语句的句法和语义,并从认知视角解释二者的异同。研究发现,英汉存现式施事宾语句语义和句法功能类同,其差异主要有两种:一是英语存现式施事宾语句里,动词后的名词短语遵循更严格的"定指限制"制约,以非定指性名词短语为主,而在汉语里,"定指限制"相对宽松,动词后非定指性和定指性名词短语所占比例无显著性差异;二是英语存现式施事宾语句句法结构更加多样化,方位短语的位置灵活,可位于句首、句中和句尾,但以句尾位置居多,而汉语存现式施事宾语句的结构单一,方位短语固定于句首。本研究认为,二者差异的根本缘由在于英汉民族在思维层面上的不同时空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事宾语句 存现句 英汉对比研究 语料库 时间性 空间性
原文传递
存现句语义成分的蕴含共性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初艳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3年第3期38-41,共4页
基于类型学的视角,通过大量语料对各语言的存现句进行分析,发现存现句的存现谓语的语序蕴含共性、存现处所与存现主体间的语序蕴含共性以及存现句的各语义成分间的成分共现蕴含共性,让人们对存现句型有更深入的了解,让语言学习者对存现... 基于类型学的视角,通过大量语料对各语言的存现句进行分析,发现存现句的存现谓语的语序蕴含共性、存现处所与存现主体间的语序蕴含共性以及存现句的各语义成分间的成分共现蕴含共性,让人们对存现句型有更深入的了解,让语言学习者对存现句这种句型有更深入的了解,更好把握这一句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现句 语义成分 类型学 蕴含共性 语序 存现处所 存现谓语 存现主体
下载PDF
英语存在句定指效应及结构推导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智义 倪传斌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16,共5页
英语存在句定指效应的句法解释一直是句法学界的难题。本文基于英语存在句NP的题元配对和格赋值、there的语法化过程以及NP和there的算子匹配关系,在理论层面上探讨了英语存在句定指效应的历时与共时成因。此外,本文还探索了英语存在句... 英语存在句定指效应的句法解释一直是句法学界的难题。本文基于英语存在句NP的题元配对和格赋值、there的语法化过程以及NP和there的算子匹配关系,在理论层面上探讨了英语存在句定指效应的历时与共时成因。此外,本文还探索了英语存在句的结构推导以及违例分析。所得结论如下:(1)英语存在句定指效应并非因为该类结构中NP是谓词,需不定指;(2)英语存在句定指效应是there语法化以及NP和there算子匹配的结果;(3)定指效应的违例句并非真正意义的存在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存在句 定指效应 结构推导 句法解释
原文传递
汉语动态存在句与静态存在句连续性产生机制研究——从日语样态存在句研究视角出发
11
作者 刘艺婷 《高等日语教育》 2024年第1期156-166,178,共12页
本文基于汉日对比语言学的视角,借鉴日语样态存在句的研究经验,探讨了汉语中语序为“NL+V着/了+NP”的存在句表达的多样性。通过对语料的分析,本文发现,同日语样态存在句中动词语义表达呈现出连续性这一特征相似,汉语的动态存在句与静... 本文基于汉日对比语言学的视角,借鉴日语样态存在句的研究经验,探讨了汉语中语序为“NL+V着/了+NP”的存在句表达的多样性。通过对语料的分析,本文发现,同日语样态存在句中动词语义表达呈现出连续性这一特征相似,汉语的动态存在句与静态存在句在语义层面上也具有连续性,其动态或静态特性由动词的功能以及体标记“着/了”共同决定。另外,“NL+V着+NP”与“NL+V了+NP”虽然都符合存在句的语序,但它们在表达存在样态的机制上具有本质区别,即“着”侧重从内部揭示存在的样态,表现动作的持续或结果的持续;而“了”从外部标记动作完成后结果的持续状态。虽然在某些静态存在句中两者可以互换使用,但这种互换仅限于形式层面,语义上并不能实现同等互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句 样态存在句 动态 静态
原文传递
存在句与“目标/背景”的空间认知倾向 被引量:3
12
作者 朱锡明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89-92,共4页
本文以英语和汉语中的存在句为语言依据,探讨以这两种语言为母语的人在认知空间“目标”与“背景”的过程中是否具有不同的认知倾向。文章首先概要描述英、汉语存在句的基本句法和语义特点之后,然后针对“在认知‘目标’和‘背景’时英... 本文以英语和汉语中的存在句为语言依据,探讨以这两种语言为母语的人在认知空间“目标”与“背景”的过程中是否具有不同的认知倾向。文章首先概要描述英、汉语存在句的基本句法和语义特点之后,然后针对“在认知‘目标’和‘背景’时英、汉语母语者有不同的先后顺序倾向”的观点,提出了否定性的实验证据,对今后进一步的实证研究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的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句 目标 背景 认知倾向
下载PDF
存在句中及物动词施事的隐现问题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崔璨 袁毓林 《当代语言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81-394,共14页
本文对存在句及物动词施事在句内和篇章上的表现进行考察,发现其施事表现出以下特点:在句中一般不出现;在篇章中一般不明确;在叙事上与主要场景事件不相关。文章认为,静态存在句从句法和语义上共同保障了其对状态呈现者的凸显和对其他... 本文对存在句及物动词施事在句内和篇章上的表现进行考察,发现其施事表现出以下特点:在句中一般不出现;在篇章中一般不明确;在叙事上与主要场景事件不相关。文章认为,静态存在句从句法和语义上共同保障了其对状态呈现者的凸显和对其他论旨角色的弱化,这使得存在句中及物动词的施事表现出了上述特点;而这些特点体现了存在句“作格性”的观察视角,即存在句抑制及物性角度所必需的“有动力的动作者”(也就是施事),更加强调“存在”这种现象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句 及物动词 施事 语篇 作格性
原文传递
藏语存在句动词语尾语法特征研究
14
作者 普片多 杨旦扎西 巴久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藏文版)》 CSSCI 2024年第2期43-57,共15页
自二十世纪中叶以来,随着语言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外学者纷纷将目光投向了藏语这一古老而神秘的语言。他们基于藏语传统语言学理论,结合现代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对藏语的字、词、句等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使藏语语法的研究更加深入... 自二十世纪中叶以来,随着语言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外学者纷纷将目光投向了藏语这一古老而神秘的语言。他们基于藏语传统语言学理论,结合现代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对藏语的字、词、句等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使藏语语法的研究更加深入和细致。在藏语这一庞大的语法体系中,存在句以其独特的句式结构和精妙绝伦的句意表达方式,构成藏语句子表述中的一种特殊句类。文章采用语境分析的方法,结合口语与书面语、藏语方言间的比较研究,对藏语存在句进行了详尽的剖析和解读。首先,深入探讨了藏语存在句的定义,对其结构形式和核心要素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其次,聚焦于存在句中的关键构句成分——动词语尾“■”和“■”,以及以这两个词语为基础的其他动词语尾,无论是在口语的流畅表达中,还是在书面语的精确描述里,抑或是在各地藏语方言的独特呈现中,这些动词语尾在表达存在义时都展现出了丰富的语义功能。它们不仅决定了句子的基本结构,还深刻地影响着各类句意的表达。文章对这些语尾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进行了全面的探讨,深入分析了它们在表达存在之意时所展现出的多样化的语义表达功能,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藏语存在句的特点和规律,也为藏语语法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句 动词语尾 语义表达
下载PDF
生成语法与认知语法视角下的英语存现句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宏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11期379-380,共2页
生成语法是20世纪50年代末乔姆斯基创立的现代语言学流派。乔姆斯基创造性地提出了语言习得天赋假说,并运用该理论去描写和解释语言。生成语法认为语言是独立于其它认知能力之外的一种任意的、自治的形式系统。认知语法则认为语言就是... 生成语法是20世纪50年代末乔姆斯基创立的现代语言学流派。乔姆斯基创造性地提出了语言习得天赋假说,并运用该理论去描写和解释语言。生成语法认为语言是独立于其它认知能力之外的一种任意的、自治的形式系统。认知语法则认为语言就是认知的表现,所有的语言表达方式都可以从认知层面上找到解释。本文介绍了转换生成语法和认知语言学产生的背景和哲学基础,重点分析和对比了转换生成语法和认知语法视角下的英语存现句生成理论,并对他们作出了客观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存现句 生成语法 知语法
原文传递
彝语存在句研究——以弥勒市竹园镇补其村白彝语为例
16
作者 王天祥 《红河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38-41,共4页
在现代汉语中存在句是表示某处存在某人或某事物的一种句式。汉语存在句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在少数民族语言中对于存在句的研究还相对滞后,到目前为止只有几个少数民族语言研究过存在句,如白语、羌语、藏语以及哈尼语等... 在现代汉语中存在句是表示某处存在某人或某事物的一种句式。汉语存在句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在少数民族语言中对于存在句的研究还相对滞后,到目前为止只有几个少数民族语言研究过存在句,如白语、羌语、藏语以及哈尼语等。文章通过参考现当代汉语中存在句的句型、句法、研究方向以及语义结构等相关内容,结合补其村白彝语语料,对彝语存在句进行初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语 存在句 补其村
下载PDF
Syntactic Study on Existential Sentences and Inspiration for the Teaching
17
作者 李一娜 《海外英语》 2012年第6X期101-102,共2页
As a special construction,existential sentences(ES) are wildly used in English.However,the Chinese,having different grammatical system,master this construction with much attention,occurring different levels of mistake... As a special construction,existential sentences(ES) are wildly used in English.However,the Chinese,having different grammatical system,master this construction with much attention,occurring different levels of mistakes during each period of learning.In this paper,the author tries to study on ES from the syntactic perspective and provide some help for English teaching through the result of an experi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istential sentences SYNTAX GRAMMAR TEACHING
下载PDF
平中求变 变中出新——《红楼梦》中存现句赏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智杰 吕军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64-67,共4页
《红楼梦》是一部集叙述与描写于一身的作品,和存现句的话语特点十分切合,因而《红楼梦》中的存现句俯拾皆是,但存现句的使用并不是单一、平板的,而是穷尽变化之能事:结构之变、语义之变、语用之变,以求在平实中求变化,变化中出新意,彰... 《红楼梦》是一部集叙述与描写于一身的作品,和存现句的话语特点十分切合,因而《红楼梦》中的存现句俯拾皆是,但存现句的使用并不是单一、平板的,而是穷尽变化之能事:结构之变、语义之变、语用之变,以求在平实中求变化,变化中出新意,彰显了《红楼梦》作为经久不衰之经典名著的语言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存现句 变化
下载PDF
史诗《江格尔》的平行式及其语言美——以存现句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智杰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107-111,共5页
蒙古族诗歌是平行式的典型代表,色道尔吉翻译的汉文版《江格尔》保持了这一表现手法。文本中高频出现的存现句构成各种不同类型的平行式:排比平行、递进平行、复合平行。平行式的存现句具有独特的语用价值:塑造人物、描绘服饰、描写建... 蒙古族诗歌是平行式的典型代表,色道尔吉翻译的汉文版《江格尔》保持了这一表现手法。文本中高频出现的存现句构成各种不同类型的平行式:排比平行、递进平行、复合平行。平行式的存现句具有独特的语用价值:塑造人物、描绘服饰、描写建筑物、介绍处所,营造出诗歌的语言美。解读存现句构成的平行式及所呈现出的语言特色,感悟蒙古民族的认识观、习俗观、价值观,为《江格尔》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提供可资借鉴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格尔》 存现句 平行式 语言美
下载PDF
汉语存现句的句法特征及习得研究综述 被引量:2
20
作者 芮旭东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97-104,共8页
汉语存现句是汉语中非常常见的一类句式。本文从汉语存现句的定义出发,对探讨汉语存现句句法特征的研究以及相关的习得研究进行了综述。在句法特征类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着重总结并分析了汉语存现句句法结构研究的主要成果;在习得研究方面... 汉语存现句是汉语中非常常见的一类句式。本文从汉语存现句的定义出发,对探讨汉语存现句句法特征的研究以及相关的习得研究进行了综述。在句法特征类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着重总结并分析了汉语存现句句法结构研究的主要成果;在习得研究方面,则在总结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已有研究的不足,并指明这一类研究在将来可以继续开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现句 句法特征 习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