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精准人文"何以可能——盖哈特·劳尔教授访谈
被引量:
4
1
作者
盖哈特·劳尔
程林
《数字人文研究》
2021年第2期3-8,共6页
计算机技术使人文学者在指尖之间获得了很多始料未及的新研究机遇.当今人文研究面临两种选择:继续定位为自然科学的对立面,或与自然科学成为一个整体,从而成为"精准人文".虽然学习新技术工具等并非易事,但学界对数字人文的接...
计算机技术使人文学者在指尖之间获得了很多始料未及的新研究机遇.当今人文研究面临两种选择:继续定位为自然科学的对立面,或与自然科学成为一个整体,从而成为"精准人文".虽然学习新技术工具等并非易事,但学界对数字人文的接受程度正在提高.数字人文将来可能会成为一种专业信息学,也可能内化成为人文研究自然而然的组成部分.因为数字人文的出现及发展,人文研究正处于一个具有启发性时代的开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人文
德语区数字人文
数字人文学者
专业信息学
原文传递
从格林、蒙森到尼采:19世纪德国语文学的理念、争议及其对数字人文的启发
2
作者
程林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4-103,共10页
19世纪下半叶,德国语文学走向鼎盛的同时也暗存危机。格林讨论了“精准科学”和“非精准科学”(如当时的语文学)的差异,并预言后者不断走向精准的趋势;蒙森的“大科学”实践虽无智能技术支撑,但以历史实证精神为引导,通过人工集体作业...
19世纪下半叶,德国语文学走向鼎盛的同时也暗存危机。格林讨论了“精准科学”和“非精准科学”(如当时的语文学)的差异,并预言后者不断走向精准的趋势;蒙森的“大科学”实践虽无智能技术支撑,但以历史实证精神为引导,通过人工集体作业建成文献库,具备了数字人文基础工作的实证性、工程性、开放性、协作性以及面向未来等特质。尼采却认为这种历史实证语文学割裂了古典语文学与教养、当世生活的联系,但尼采式语文学也难逃争议。19世纪德国语文学怀揣“精准人文”的愿景,催生了数字人文基础工程思维的史前萌发,而围绕实证或阐释引发的争论也为当今数字人文讨论带来了启发。当今人文学术可从传统阐释与数字技术方法的理念碰撞、宽容互鉴和融合创新中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学
精准人文
格林
蒙森
尼采
数字人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精准人文"何以可能——盖哈特·劳尔教授访谈
被引量:
4
1
作者
盖哈特·劳尔
程林
机构
瑞士巴塞尔大学数字人文实验室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德语系
出处
《数字人文研究》
2021年第2期3-8,共6页
文摘
计算机技术使人文学者在指尖之间获得了很多始料未及的新研究机遇.当今人文研究面临两种选择:继续定位为自然科学的对立面,或与自然科学成为一个整体,从而成为"精准人文".虽然学习新技术工具等并非易事,但学界对数字人文的接受程度正在提高.数字人文将来可能会成为一种专业信息学,也可能内化成为人文研究自然而然的组成部分.因为数字人文的出现及发展,人文研究正处于一个具有启发性时代的开端.
关键词
精准人文
德语区数字人文
数字人文学者
专业信息学
Keywords
exact
humanities
DH
in
German-speaking
Areas
Digital
human
ist
Specialized
Informatics
分类号
C39 [社会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从格林、蒙森到尼采:19世纪德国语文学的理念、争议及其对数字人文的启发
2
作者
程林
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阐释学研究院、德语系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4-103,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新兴增强技术前沿的人文主义哲学研究”[项目编号:20&ZD045]阶段性成果。
文摘
19世纪下半叶,德国语文学走向鼎盛的同时也暗存危机。格林讨论了“精准科学”和“非精准科学”(如当时的语文学)的差异,并预言后者不断走向精准的趋势;蒙森的“大科学”实践虽无智能技术支撑,但以历史实证精神为引导,通过人工集体作业建成文献库,具备了数字人文基础工作的实证性、工程性、开放性、协作性以及面向未来等特质。尼采却认为这种历史实证语文学割裂了古典语文学与教养、当世生活的联系,但尼采式语文学也难逃争议。19世纪德国语文学怀揣“精准人文”的愿景,催生了数字人文基础工程思维的史前萌发,而围绕实证或阐释引发的争论也为当今数字人文讨论带来了启发。当今人文学术可从传统阐释与数字技术方法的理念碰撞、宽容互鉴和融合创新中受益。
关键词
语文学
精准人文
格林
蒙森
尼采
数字人文
Keywords
philology
exact
humanities
Jacob
Grimm
Theodor
Mommsen
Friedrich
Nietzsche
digital
humanities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精准人文"何以可能——盖哈特·劳尔教授访谈
盖哈特·劳尔
程林
《数字人文研究》
2021
4
原文传递
2
从格林、蒙森到尼采:19世纪德国语文学的理念、争议及其对数字人文的启发
程林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