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平衡与协同优化:我国区域营商环境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胡税根 冯锐 杨竞楠 《行政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8-66,共9页
优化区域营商环境是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和权力规制理论,从市场主体微观行为、政府规制的视域完善我国区域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全国区域营商环境... 优化区域营商环境是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和权力规制理论,从市场主体微观行为、政府规制的视域完善我国区域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全国区域营商环境评价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营商环境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异,主要体现在:部分区域内部营商环境相对优势沿着"核心城市(城区)—核心城市(城区)所在省市—相邻省市"迅速衰减、不同类型公用设施供给的区域不平衡性呈现分化特征、司法解纷和信贷服务区域不平衡性相对显著、规制过程复杂且涉及利益相关体较多的指标在各区域呈现改革"深水区平衡"现象、全国垂直管理领域指标呈现区域间"相对平衡"。为破解我国区域营商环境的不平衡问题,应加强跨省市协同顶层设计,完善优化营商环境的区域沟通协调机制;重视以"标准化"促进"平衡化",进一步降低营商环境"行政区划壁垒";统筹推进审批制度改革经验扩散;聚焦司法和信贷领域体制机制性创新扩散;推动各区域在部分指标领域实现"深水区平衡"现象的破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平衡 营商环境评价 世界银行标准 政府规制
原文传递
论营商法治环境评价的理路与指标体系 被引量:3
2
作者 郭海蓝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4-161,共8页
基于中国营商法治环境建设实践与未来走向的理性视角,结合营商环境评价与法治评价的跨学科研究方法,采用融合顶层设计、评价方法与标准、评价框架在内的体系性思路,兼顾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的双重需求,从宏观层面搭建涵盖营商法制环境、... 基于中国营商法治环境建设实践与未来走向的理性视角,结合营商环境评价与法治评价的跨学科研究方法,采用融合顶层设计、评价方法与标准、评价框架在内的体系性思路,兼顾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的双重需求,从宏观层面搭建涵盖营商法制环境、政企互动环境、司法能动环境和社会信用环境在内的营商法治环境评价框架,围绕共识化、可量化、可回溯和企业主体化的指标设计原则,构建营商法治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并对微观层面的指标择取逻辑作出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商环境评价 法治评价 营商法治环境评价 指标体系
下载PDF
企业环境法律风险的类型化设计研究
3
作者 杨璞立 陶弈成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8年第10期77-79,共3页
近年来市场经济波动,各行业形势低迷,蓬勃发展的企业对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作用更为凸显。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企业必然面临法律风险的挑战。通过运用类型化思维的方法,可以详细界定法律风险的概念和内容,分析我国企业法律风险管理... 近年来市场经济波动,各行业形势低迷,蓬勃发展的企业对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作用更为凸显。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企业必然面临法律风险的挑战。通过运用类型化思维的方法,可以详细界定法律风险的概念和内容,分析我国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的现状和问题。文章为企业法律风险理论提供了经验证据,为企业内部控制实践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环境法律风险 类型化思维 企业环境法律风险评价基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