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富营养化太湖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及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
16
1
作者
吴玲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70-1476,共7页
沉积物是水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沉积物中的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有助于从侧面了解水体的水质状况.采集太湖中具有不同富营养化水平的梅梁湾(ML)与湖心区(HX)表层沉积物(0^--2 cm),测定沉积物样品中的总有机碳(TOC)、总氮(TN)...
沉积物是水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沉积物中的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有助于从侧面了解水体的水质状况.采集太湖中具有不同富营养化水平的梅梁湾(ML)与湖心区(HX)表层沉积物(0^--2 cm),测定沉积物样品中的总有机碳(TOC)、总氮(TN)、无机氮(NH4^+-N与NO3^--N)、pH、氧化还原电位(Eh)与溶解氧(DO),利用基于16S rRNA基因的Illumina Miseq宏基因组测序技术研究沉积物样品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并分析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潜在关系.从太湖两处采样点6个沉积物样品中共获得234408条有效序列,Sobs指数在1811-2442之间,Shannon指数在6.16-6.49之间,Coverage值在96.2%-97.7%之间,说明序列信息量足够大且微生物多样性较高.沉积物中细菌相对丰度为99%以上,共检测到48个门118个纲.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优势菌门,在ML和HX沉积物中的相对丰度分别为40.5%和35.4%,主要包括δ-proteobacteria和β-proteobacteria纲.其他较为丰富的门类包括绿弯菌门(Chloroflexi)、硝化螺菌门(Nitrospirae)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等.将沉积物中纲水平微生物群落组成与理化因子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可知,Eh、DO、pH、NH4+-N和TOC含量能显著影响纲水平优势微生物类群(OTU>1%),且以Eh影响的微生物类群种类最多.上述研究表明,太湖沉积物中微生物资源丰富,不同富营养湖区理化因子是影响其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重要因素.(图4表3参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多样性
宏基因组测序技术
富营养太湖
沉积物
环境因子
原文传递
太湖蓝藻暴发成因及其富营养化控制
被引量:
26
2
作者
顾岗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1996年第6期17-19,共3页
根据近年太湖水质和生物监测资料,结合近年藻类生长趋势和区域污染物入湖状况,探讨近年夏季在梅梁湖蓝藻暴发原因。
关键词
蓝藻
富营养化
太湖
污染控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浮游植物评价太湖春季水质污染及富营养化
被引量:
13
3
作者
吴琪
《环境导报》
2000年第2期32-35,共4页
通过太湖浮游植物群落生态学的研究 ,对太湖春季水质污染及富营养化进行总评及分区评价。就太湖总体而论 ,藻量均值达 2 88× 1 0 6个细胞 /L ,硅藻指数 1 1 0 ,污染指示种占 58 8% ,各样点多以蓝藻 (微囊藻为主 )占优势 ,其分布...
通过太湖浮游植物群落生态学的研究 ,对太湖春季水质污染及富营养化进行总评及分区评价。就太湖总体而论 ,藻量均值达 2 88× 1 0 6个细胞 /L ,硅藻指数 1 1 0 ,污染指示种占 58 8% ,各样点多以蓝藻 (微囊藻为主 )占优势 ,其分布频度达 1 0 0 % ,多度达 6 5 5% ,表明太湖受到中等程度的污染。与过去同期太湖浮游植物的调查资料对比表明人为富营养化进程有所减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富营养化
太湖
春季
水质污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太湖贡湖湾水源地入湖河道的浮游植物
4
作者
陈斌斌
马家海
何培民
《上海环境科学》
CAS
CSCD
2010年第6期252-255,共4页
于2009年对太湖贡湖湾水源地区域入湖的金墅港,龙塘港,田鸡港等3条河道进行了4次采样调查,全年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19目43科95属228种。结果显示,绿藻、硅藻、隐藻为全年的优势种群,甲藻、黄藻、金藻在全年出现的频率较低。浮游植物平...
于2009年对太湖贡湖湾水源地区域入湖的金墅港,龙塘港,田鸡港等3条河道进行了4次采样调查,全年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19目43科95属228种。结果显示,绿藻、硅藻、隐藻为全年的优势种群,甲藻、黄藻、金藻在全年出现的频率较低。浮游植物平均密度在6月达到最高值,为306.11×10~4个/L。计算了与水体营养类型有关的浮游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绿藻/硅藻商及硅藻商(中心纲/羽纹纲比值)等指标。贡湖湾入湖的金墅港、龙塘港、田鸡港等3条河道已达到中-富营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富营养化
太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富营养化太湖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及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
16
1
作者
吴玲
机构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制药与环境工程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省物质循环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70-1476,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1286、41271255)
院级科研基金项目和博士启动基金项目资助~~
文摘
沉积物是水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沉积物中的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有助于从侧面了解水体的水质状况.采集太湖中具有不同富营养化水平的梅梁湾(ML)与湖心区(HX)表层沉积物(0^--2 cm),测定沉积物样品中的总有机碳(TOC)、总氮(TN)、无机氮(NH4^+-N与NO3^--N)、pH、氧化还原电位(Eh)与溶解氧(DO),利用基于16S rRNA基因的Illumina Miseq宏基因组测序技术研究沉积物样品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并分析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潜在关系.从太湖两处采样点6个沉积物样品中共获得234408条有效序列,Sobs指数在1811-2442之间,Shannon指数在6.16-6.49之间,Coverage值在96.2%-97.7%之间,说明序列信息量足够大且微生物多样性较高.沉积物中细菌相对丰度为99%以上,共检测到48个门118个纲.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优势菌门,在ML和HX沉积物中的相对丰度分别为40.5%和35.4%,主要包括δ-proteobacteria和β-proteobacteria纲.其他较为丰富的门类包括绿弯菌门(Chloroflexi)、硝化螺菌门(Nitrospirae)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等.将沉积物中纲水平微生物群落组成与理化因子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可知,Eh、DO、pH、NH4+-N和TOC含量能显著影响纲水平优势微生物类群(OTU>1%),且以Eh影响的微生物类群种类最多.上述研究表明,太湖沉积物中微生物资源丰富,不同富营养湖区理化因子是影响其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重要因素.(图4表3参42)
关键词
微生物多样性
宏基因组测序技术
富营养太湖
沉积物
环境因子
Keywords
microbial
diversity
metagenomic
sequencing
technology
eutrophic
taihu
lake
sediment
environmental
factor
分类号
X82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X524
原文传递
题名
太湖蓝藻暴发成因及其富营养化控制
被引量:
26
2
作者
顾岗
机构
江苏省太湖水质监测中心站
出处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1996年第6期17-19,共3页
文摘
根据近年太湖水质和生物监测资料,结合近年藻类生长趋势和区域污染物入湖状况,探讨近年夏季在梅梁湖蓝藻暴发原因。
关键词
蓝藻
富营养化
太湖
污染控制
Keywords
Control
Bluegreen
algae
eutrophic
ation
taihu
lake
分类号
X524.0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浮游植物评价太湖春季水质污染及富营养化
被引量:
13
3
作者
吴琪
机构
无锡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出处
《环境导报》
2000年第2期32-35,共4页
文摘
通过太湖浮游植物群落生态学的研究 ,对太湖春季水质污染及富营养化进行总评及分区评价。就太湖总体而论 ,藻量均值达 2 88× 1 0 6个细胞 /L ,硅藻指数 1 1 0 ,污染指示种占 58 8% ,各样点多以蓝藻 (微囊藻为主 )占优势 ,其分布频度达 1 0 0 % ,多度达 6 5 5% ,表明太湖受到中等程度的污染。与过去同期太湖浮游植物的调查资料对比表明人为富营养化进程有所减缓。
关键词
浮游植物
富营养化
太湖
春季
水质污染
Keywords
Phytoplankton
eutrophic
ation
taihu
lake
Spring
分类号
X524.0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X82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太湖贡湖湾水源地入湖河道的浮游植物
4
作者
陈斌斌
马家海
何培民
机构
上海海洋大学农业部水产种质资源与养殖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出处
《上海环境科学》
CAS
CSCD
2010年第6期252-255,共4页
基金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编号:2008ZX07101-012-03-02
文摘
于2009年对太湖贡湖湾水源地区域入湖的金墅港,龙塘港,田鸡港等3条河道进行了4次采样调查,全年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19目43科95属228种。结果显示,绿藻、硅藻、隐藻为全年的优势种群,甲藻、黄藻、金藻在全年出现的频率较低。浮游植物平均密度在6月达到最高值,为306.11×10~4个/L。计算了与水体营养类型有关的浮游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绿藻/硅藻商及硅藻商(中心纲/羽纹纲比值)等指标。贡湖湾入湖的金墅港、龙塘港、田鸡港等3条河道已达到中-富营养水平。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富营养化
太湖
Keywords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eutrophic
ation
taihu
lake
分类号
S718.54 [农业科学—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富营养化太湖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及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吴玲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6
原文传递
2
太湖蓝藻暴发成因及其富营养化控制
顾岗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1996
2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以浮游植物评价太湖春季水质污染及富营养化
吴琪
《环境导报》
2000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太湖贡湖湾水源地入湖河道的浮游植物
陈斌斌
马家海
何培民
《上海环境科学》
CAS
CSCD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