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类共同价值建设的伦理旨趣与中国方案 被引量:9
1
作者 刘同舫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68-277,共10页
人类共同价值是反映世界各个国家、民族和地区的人民利益与需要,超越多层次的宗教、阶级、阶层、党派等具体主体界限的价值信仰、价值理想、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人类共同价值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伦理价值思想,集中彰显了马克思追求自由个... 人类共同价值是反映世界各个国家、民族和地区的人民利益与需要,超越多层次的宗教、阶级、阶层、党派等具体主体界限的价值信仰、价值理想、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人类共同价值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伦理价值思想,集中彰显了马克思追求自由个性和全人类自由解放的价值观,并在建设过程中对普世价值及其意识形态渗透给予正面回应。马克思的伦理思想彰显“批判”与“建构”的双重维度:在批判西方传统哲学的社会伦理观念的同时提出构建以人的需要和现实实践为生成基础的伦理观,最终建立符合人的生命存在和自由解放理想的价值共识。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人类共同价值具有伦理指向的一致性,体现了人类生存性、国际社会关系发展以及世界政治秩序建设的价值需要。人类共同价值建设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摆正这一历史进展方向的有效倡议,是在真实平等公正的交往环境中体现人类共同价值现实的实践依据和生存论奠基,是彰显全球伦理观念和价值形态得以创生的建构性力量。“建构性世界观”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不断拓展和深化中得出的结论,是满足当前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的现实需要和解除发展窘境的哲学思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践行“建构性世界观”有效方案。建设共同价值是为了化解摆在人们面前的全球化时代价值分化和精神失落的危机,凝聚人类协同并进的伦理力量来协助政治治理完成人类社会的整合,满足整个人类的根本需要。共同价值建设的主体是全人类,它依靠全人类的共同实践,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达成价值共识的必经之路。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以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为指导,立足于人的感性实践并激发人的实践自由自觉地趋向价值共识,促使价值共识成为内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共同价值 伦理旨趣 中国方案 建构性世界观
下载PDF
环境伦理学的内在价值理论
2
作者 陈也奔 冯华 《黑龙江环境通报》 2004年第1期6-7,共2页
内在价值理论是一种自然层面的观点,它代表了一种自然的目性,而不是精神的目的性。
关键词 环境伦理学 内在价值理论 非人类中心主义 物种 动物 环境保护
下载PDF
儒家的“圣人榜”及其政治伦理目的
3
作者 夏伟东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617-622,共6页
在儒家的圣人榜中列为圣人的,除了孔子、孟子之外,都是治国平天下、擅长文治武功、德行高尚的统治者。儒家思想家们给历代统治者开列了一个需要效法的"为政以德"的榜样谱系。儒家所谓的"人治",与其说是不要"法... 在儒家的圣人榜中列为圣人的,除了孔子、孟子之外,都是治国平天下、擅长文治武功、德行高尚的统治者。儒家思想家们给历代统治者开列了一个需要效法的"为政以德"的榜样谱系。儒家所谓的"人治",与其说是不要"法治",不如说是强调"圣人之治",即强调只有具备像儒家"圣人榜"中的统治者那样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人,才具有治理国家的资格。正是由于儒家的德治思想直接将统治者的道德水平与国家的治理联系起来,因而后来之人尤其是今人,才意欲将儒家的德治思想与人治思想相提并论。这是德治思想被人们认同为人治思想的一个根本原因。对德治思想的诸多误解,问题的源头也正在这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圣人榜” 政治伦理目的
下载PDF
论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战争目的论的继承发展
4
作者 李玉宏 《怀化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21-23,共3页
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革命战争的进步目的、掠夺性战争的反动目的、统治阶级借助战争转嫁危机的险恶目的。列宁高度关注战争的政治目的,区分了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的不同目的。斯大林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具有"捍卫民族生存"... 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革命战争的进步目的、掠夺性战争的反动目的、统治阶级借助战争转嫁危机的险恶目的。列宁高度关注战争的政治目的,区分了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的不同目的。斯大林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具有"捍卫民族生存"的正义目的,正义战争目的对于士兵的道德有激励作用。毛泽东特别注重战争的政治目的,剖析了革命战争及帝国主义战争的政治目的,揭示了战争的军事目的,探究了战争的军事目的与政治目的的相互关系,阐明了战争的终极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 军事伦理 战争目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