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萧伯纳戏剧《英国佬的另一个岛》的伦理解读 被引量:7
1
作者 刘茂生 罗可蔓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9年第4期29-38,157,共11页
作为萧伯纳唯一一部爱尔兰题材的戏剧,《英国佬的另一个岛》通过讲述博饶本和杜依尔的土木公司到爱尔兰的乡村罗斯库伦进行土地开拓的事件,揭露了当时英国资产阶级对爱尔兰的政治欺骗和经济掠夺。以文学伦理学为研究视角,通过分析剧中... 作为萧伯纳唯一一部爱尔兰题材的戏剧,《英国佬的另一个岛》通过讲述博饶本和杜依尔的土木公司到爱尔兰的乡村罗斯库伦进行土地开拓的事件,揭露了当时英国资产阶级对爱尔兰的政治欺骗和经济掠夺。以文学伦理学为研究视角,通过分析剧中维多利亚时期爱尔兰人所处的伦理环境,剖析英国资本家的伦理选择以及当时英国人与爱尔兰人之间存在的伦理困境,进而解析萧伯纳构建“乌托邦社会”伦理理想的缺憾和其伦理理想给社会进步带来的启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佬的另一个岛》 伦理环境 伦理选择 伦理困境 伦理理想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友爱的三个层次
2
作者 程立涛 曾繁敏 《唐都学刊》 2005年第2期44-47,共4页
从当代人际交往的实际看,我国公民间的友爱关系包含相互依存的三个层次:道德情感、道德规范和道德理想,它们与社会主义制度相联系,从不同侧面反映着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以情感为动力、规范为导向,创建互助友爱的和谐的人际关系是... 从当代人际交往的实际看,我国公民间的友爱关系包含相互依存的三个层次:道德情感、道德规范和道德理想,它们与社会主义制度相联系,从不同侧面反映着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以情感为动力、规范为导向,创建互助友爱的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公民道德建设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友爱 公民道德建设 道德情感 道德规范 道德理想
下载PDF
伯纳德·马拉默德小说的伦理解读
3
作者 李莉莉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20年第6期133-142,156,共11页
伯纳德·马拉默德是二十世纪美国文坛杰出的犹太作家,其所有作品都深刻地反思了人类经历的伦理境遇。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方法,从人际伦理、犹太伦理、民族伦理和生态伦理四个方面探讨马拉默德的长篇小说《天生的运动员》《基辅怨... 伯纳德·马拉默德是二十世纪美国文坛杰出的犹太作家,其所有作品都深刻地反思了人类经历的伦理境遇。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方法,从人际伦理、犹太伦理、民族伦理和生态伦理四个方面探讨马拉默德的长篇小说《天生的运动员》《基辅怨》《房客》和《上帝的恩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马拉默德的小说蕴含深厚复杂的伦理思想,不但揭示人类面临的伦理境遇,而且还对人们进行劝诫,指明摆脱伦理困境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纳德·马拉默德 伦理救赎 伦理回归 伦理构建 伦理理想
下载PDF
论约翰·怀德曼作品的沉默书写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琼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92-98,共7页
沉默主题是怀德曼文学创作的突出特征。他将美国非裔民族的沉默"历史语境化",揭示了被动沉默形成中的暴力规训本质和权力运作机制,折射出非裔民族在历史中的生存哲学。同时,非裔民族的主动沉默被"符号语境化",使得... 沉默主题是怀德曼文学创作的突出特征。他将美国非裔民族的沉默"历史语境化",揭示了被动沉默形成中的暴力规训本质和权力运作机制,折射出非裔民族在历史中的生存哲学。同时,非裔民族的主动沉默被"符号语境化",使得沉默作为语言符号具有充分的言说功能并成为从文化层面对抗强权的反抗策略。在他看来,被动沉默和主动沉默作为物质载体都承载了整个民族的伦理理想,进而赋予沉默终极意义,同时也使非裔的沉默蕴涵了人性和道德力量。怀德曼作为一位后现代主义大师,将其内涵丰富的沉默与后现代主义相融合,为美国黑人文学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独特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怀德曼 沉默 非裔历史 民族文化 伦理理想
下载PDF
论向后看的乌托邦的时间意识及其意蕴
5
作者 李雁 胡涛 《菏泽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95-99,共5页
古典乌托邦和现代乌托邦的重要区别就是时间意识的不同。向后看的古典乌托邦指的是在时间纬度上的回溯式的视角。它并不仅仅是物理、自然意义上的时间认识,而是蕴涵了思想家、文学家关于理想社会和理想的人性问题的不同思考,包含了对社... 古典乌托邦和现代乌托邦的重要区别就是时间意识的不同。向后看的古典乌托邦指的是在时间纬度上的回溯式的视角。它并不仅仅是物理、自然意义上的时间认识,而是蕴涵了思想家、文学家关于理想社会和理想的人性问题的不同思考,包含了对社会变革的目标、逻辑和途径的深刻的认识。向后看的乌托邦反映了传统的循环性的社会历史观念;提出了伦理理想主义精神;在效能上往往呈现虚弱与避世的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托邦 时间 伦理理想 虚幻性
下载PDF
从启蒙到革命:来自道德理想的引渡——“五四”时期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激进思想的逻辑构成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宝明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60-165,共6页
本文对“五四”时期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激进思想的来龙去脉做了系统梳理,通过对道德理想在革命路径中举足轻重位置的分析,得出结论:启蒙并不一定要走向革命,同时,这也不能成为我们否定理想和革命的口实。
关键词 "五四"时期 陈独秀 李大钊 毛泽东 激进思想 逻辑构成 启蒙 道德理想 革命
下载PDF
从传统伦理向现代伦理的转型和跨越——孙中山伦理思想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朱春晖 《伦理学研究》 2004年第3期100-104,共5页
孙中山以自由、平等、博爱等人道主义现代伦理理念为指导 ,从道德本体、道德规范的内容、人格模式、道德价值定位等视角将传统伦理转化为现代伦理 ,实现了传统伦理向现代伦理的跨越。孙中山伦理思想在中国近现代伦理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 孙中山以自由、平等、博爱等人道主义现代伦理理念为指导 ,从道德本体、道德规范的内容、人格模式、道德价值定位等视角将传统伦理转化为现代伦理 ,实现了传统伦理向现代伦理的跨越。孙中山伦理思想在中国近现代伦理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理念 伦理规范 道德价值定位 人格模式 参照系
下载PDF
论“中国梦”的经济伦理理想意蕴
8
作者 周俊敏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14-20,共7页
'中国梦'是一种伟大的社会理想,也意味着是一种伟大的经济伦理理想,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并福分别代表着'中国梦'经济伦理理想的不同维度的内容,其经济伦理理想意蕴丰富而深刻。
关键词 “中国梦” 经济伦理 经济伦理理想
原文传递
熟人关系的道德审视
9
作者 申群喜 《伦理学研究》 2005年第5期26-30,共5页
我国传统人际关系是以熟人为主的社会关系,这种人际关系是与生产力不发达的自然经济和宗法家族社会结构相适应的,具有明显的双重道德特征,在当今社会经济生活中日益显示出其局限性。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正促使我国传统熟人... 我国传统人际关系是以熟人为主的社会关系,这种人际关系是与生产力不发达的自然经济和宗法家族社会结构相适应的,具有明显的双重道德特征,在当今社会经济生活中日益显示出其局限性。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正促使我国传统熟人关系向生人关系转变,必然要求人们养成平等待人、宽容博爱、理性自觉、公私分明的道德观念和相应的道德行为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熟人关系 生人关系 道德观念
下载PDF
韦伯伦理—经济“理想类型”的历史哲学取向 被引量:2
10
作者 樊浩 《伦理学研究》 2004年第5期38-42,共5页
韦伯关于“新教资本主义”的伦理—经济“理想类型” ,表现为道德哲学与历史哲学的二重向度和二元分离。在道德哲学方面 ,它建立了一个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逻辑模型 ,然而在历史哲学方面 ,“理想类型”却潜隐着深刻的文化霸权与文明霸权... 韦伯关于“新教资本主义”的伦理—经济“理想类型” ,表现为道德哲学与历史哲学的二重向度和二元分离。在道德哲学方面 ,它建立了一个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逻辑模型 ,然而在历史哲学方面 ,“理想类型”却潜隐着深刻的文化霸权与文明霸权的价值取向 ,它与后来的“文明冲突”理论和“全球化”思潮 ,以及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的历史观 ,同属一种历史哲学谱系。“儒教资本主义”的命题 ,因与之在道德哲学方面不同构 ,历史哲学方面不同质 ,只是对“新教资本主义”“理想类型”的一种错位的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伯 伦理—经济 “理想类型” 历史哲学 文明霸权
下载PDF
中国经济伦理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兼论经济伦理学的学科性质
11
作者 强以华 《伦理学研究》 2003年第2期54-57,共4页
中国经济伦理学的研究虽然成果显著,但还存在着需要进一步澄清的三个相互关联的重要问题,即“理论性”与“应用性”问题、“伦理学”与“经济学”问题、以及“理想性”与“现实性”问题。这三个问题的正确理解有助于关于经济伦理学学科... 中国经济伦理学的研究虽然成果显著,但还存在着需要进一步澄清的三个相互关联的重要问题,即“理论性”与“应用性”问题、“伦理学”与“经济学”问题、以及“理想性”与“现实性”问题。这三个问题的正确理解有助于关于经济伦理学学科性质的合理界定,也有助于中国经济伦理学研究的继续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性质 理论性 应用性 伦理学 经济学 理想性 现实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