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远程教育的逻辑起点和主要矛盾——兼论远程教育的若干基本问题 被引量:25
1
作者 丁兴富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2005年第4期9-18,共10页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远程教育理论体系需要进行元分析和元研究,即研究构建远程教育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其中,远程教育的逻辑起点和主要矛盾是两个与远程教育概念定义及远程教育及其研究领域界定直接相关的基本问题。本文对上述两个基本问...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远程教育理论体系需要进行元分析和元研究,即研究构建远程教育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其中,远程教育的逻辑起点和主要矛盾是两个与远程教育概念定义及远程教育及其研究领域界定直接相关的基本问题。本文对上述两个基本问题进行了历史追溯,并给出了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教育 理论体系 基本问题 逻辑出发点 基本矛盾
下载PDF
也谈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化和管理理论创新--向张静、罗文豪、宋继文、黄丹英请教 被引量:25
2
作者 蔡玉麟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35-1149,共15页
从基本常识与逻辑出发,对《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化的演进与展望——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IACMR)的发展范例与社群构建》一文中所描述的、IACMR发展历程及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化进程中隐含的问题提出了几点疑惑:IACMR发展三阶段的内在逻辑是什... 从基本常识与逻辑出发,对《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化的演进与展望——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IACMR)的发展范例与社群构建》一文中所描述的、IACMR发展历程及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化进程中隐含的问题提出了几点疑惑:IACMR发展三阶段的内在逻辑是什么?IACMR的成效是什么?是国际化还是管理理论创新?管理理论是什么?并尝试对这些问题给出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理论 管理研究 科学社群 国际化 常识 逻辑
下载PDF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内涵要义、本质要求与推进路径 被引量:4
3
作者 饶武元 黄欣鑫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41,共11页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教育现代化。正确把握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要坚持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以立...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教育现代化。正确把握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要坚持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人民为中心为鲜明底色、以高质量发展为战略要求。进一步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价值使命,加快实现人才自主培养与科技自立自强,建设协调融通的高质量教育体系,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教育交流合作新局面,为世界教育现代化提供新思路与新样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内涵要义 本质要求 内在逻辑
下载PDF
高校教师聘用制的制度逻辑与演进路径 被引量:8
4
作者 徐雷 高媛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2-101,共10页
高校教师聘用制是大学人事制度的核心,也是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内容。聘用制的制度逻辑体现在价值、运行、发展三个层面,即实现权利义务的合理分配,发挥"四要素"的互联效力,追求岗位聘用关系和人事聘用关系的侧重与平衡。文章... 高校教师聘用制是大学人事制度的核心,也是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内容。聘用制的制度逻辑体现在价值、运行、发展三个层面,即实现权利义务的合理分配,发挥"四要素"的互联效力,追求岗位聘用关系和人事聘用关系的侧重与平衡。文章通过对历史源流及政策脉络的梳理,分析了聘用制从酝酿期的概念萌芽,到破题期的合同管理具象化,再到推进期的岗位理念嵌入,以至发展期的规则治理下多元机制联动的持续演进历程,探讨了其中的重要节点和路径传承。在此基础上,文章对"应然与实然""创新与守成""效率与学术"三对关系进行了廓清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聘用制 应然逻辑 演进路径
下载PDF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逻辑生成 被引量:7
5
作者 陈曙光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73-76,共4页
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从唯心史观出发,不理解人的实践活动和人所处的社会关系,对人的本质的回答必然停留在抽象的层面。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也并非一开始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而是在批判前人的基础上,一步步走向成熟和科学的。
关键词 马克思 人的本质思想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内在逻辑与制度保障 被引量:6
6
作者 李松龄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共8页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历经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现代化和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代化,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即中国式现代化,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演进逻辑。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内容丰富,具有很强的内在逻辑性。要...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历经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现代化和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代化,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即中国式现代化,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演进逻辑。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内容丰富,具有很强的内在逻辑性。要维护好保障好实现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需要构建相应的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股份制要在生产资料资本化为资本所有者股份的基础上,构建劳动力资本化为劳动者股份的制度安排,才有可能推进劳动者收入占有上的共同富裕以及财富占有上的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本质要求 内在逻辑 制度安排
下载PDF
中国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本科人才培养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杨永春 王梅梅 张薇 《高等理科教育》 2021年第6期9-14,共6页
国土空间规划具有智慧化、宜居性、全球化、区域性、安全性的本质特征。本文基于国土空间规划的学科定位与“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国土空间规划的本科教学设计中,建立了以下三类课程体系:基础性知识架构、专门性知识架构和能力体... 国土空间规划具有智慧化、宜居性、全球化、区域性、安全性的本质特征。本文基于国土空间规划的学科定位与“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国土空间规划的本科教学设计中,建立了以下三类课程体系:基础性知识架构、专门性知识架构和能力体系架构,形成一个能准确研判区域国土空间发展演化趋势、规律和可持续的人地关系的专门知识体系,以期使本专业为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保障国家战略有效实施,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本质特征 基本逻辑 本科教学
下载PDF
档案学与图书馆学在信息化建设领域的应用研究比较与展望 被引量:6
8
作者 周炜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4-107,共4页
本文采用定量定性结合的方法,提出研究全过程概念,在常量比较的同时,比照档案信息化发展指数,引入类指数指标,从研究课题指南、研究论文、专利、标准、统计数据五个阶段,对档案学与图书馆学在信息化建设领域应用研究全过程进行比较。研... 本文采用定量定性结合的方法,提出研究全过程概念,在常量比较的同时,比照档案信息化发展指数,引入类指数指标,从研究课题指南、研究论文、专利、标准、统计数据五个阶段,对档案学与图书馆学在信息化建设领域应用研究全过程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档案学和图书馆学在信息化建设领域的应用研究共性少,差异多,不仅存在常量显性差异,还存在类指数隐性差异。这种差异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源于档案学和图书馆学本质属性和社会功能的不同,尝试消除这种差别的研究可能陷入与其科研初衷和内在逻辑相背离的窘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学 图书馆学 信息化 应用研究 本质属性 内在逻辑 比较分析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本质内涵、演进理路与价值意蕴 被引量:4
9
作者 李伏清 易志华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3-108,115,共7页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创业奋斗、治国理政的宝贵历史经验,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也是一个运用理论、阐释理论、创新理论的理论过程。中国共产党不仅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武器,而且...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创业奋斗、治国理政的宝贵历史经验,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也是一个运用理论、阐释理论、创新理论的理论过程。中国共产党不仅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武器,而且在与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的斗争中认识到了只有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才能指引中国革命走向成功,从而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命题,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实现了三次历史性飞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命题的提出和发展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真理与价值的统一,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对党的建设和自我革命、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人类文明进步都具有重要独特的价值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本质内涵 演进理路 价值意蕴
下载PDF
技术改变教育的本质逻辑与教育本质再认识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亮 罗生全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2-27,42,共7页
对技术与教育的研究离不开教育的本体探究。作为本体探讨的重要存在,如何理解技术时代的教育本质成为重要命题。面对本质永恒实体观带来的发展局限,确立“变在”方法论的本质观是基于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理解教育本质的重要前提。从... 对技术与教育的研究离不开教育的本体探究。作为本体探讨的重要存在,如何理解技术时代的教育本质成为重要命题。面对本质永恒实体观带来的发展局限,确立“变在”方法论的本质观是基于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理解教育本质的重要前提。从技术改变教育的本质逻辑来看,技术与教育在重新域定中实现了主体性技术重塑教育形态,教育中的技术本质使得工艺性技术不断改变教育方式,教育中的技术“支架”促进教育性技术变革教育生产。技术视角下,教育本质作为一种“关系性”存在,需要超越实体并重构关系思维;作为一种“历史性”存在,教育本质在过渡性中实现着转化与生成;作为一种“实践性”存在,技术与教育在互为中介、双向塑造中统一于人的本质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 教育本质 教育技术 本质 本质逻辑
下载PDF
何以“根本”及“统领”——从“党的政治建设”本质内涵谈起 被引量:5
11
作者 朱诗柱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7-115,共9页
只有从理论上理清"党的政治建设"范畴的本质内涵,才能在逻辑上说清楚其何以居于"根本""统领""首位"地位,也才能准确把握党的政治建设这一创新思想体系的精神实质、逻辑结构和实践要求。从目标... 只有从理论上理清"党的政治建设"范畴的本质内涵,才能在逻辑上说清楚其何以居于"根本""统领""首位"地位,也才能准确把握党的政治建设这一创新思想体系的精神实质、逻辑结构和实践要求。从目标要求角度看,我们党的政治建设就是直接用以维护、保持党始终是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马克思主义先进政党这个"政治本质",以及维护、巩固党对国家全面领导权这个"政治地位"两个层次的建设活动;贯通、连接该两层次、因而成为首要和核心任务的是全党要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政治建设 本质内涵 根本性建设 统领
下载PDF
基于中医内科学疾病定义模式探析其本质规律 被引量:1
12
作者 曹淼 肖凡 +1 位作者 喻嵘 何清湖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280-3284,共5页
定义是厘清概念、促进交流的重要工具,还反映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程度。中医内科学中对疾病的定义模式采用了逻辑学“属加种差”的方法,这种模式中主症作为不同疾病间唯一区别或主要区别,这与中医对“病”“证”“症”三者关系认识相矛... 定义是厘清概念、促进交流的重要工具,还反映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程度。中医内科学中对疾病的定义模式采用了逻辑学“属加种差”的方法,这种模式中主症作为不同疾病间唯一区别或主要区别,这与中医对“病”“证”“症”三者关系认识相矛盾。通过对中医内科学疾病定义模式的分析,可以认为主症、病因、病机、证候均不能成为疾病的本质属性用于区别不同疾病。中医应当加深疾病认识、挖掘疾病本质属性,完成定义模式的范式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内科学 疾病 定义 本质属性 逻辑学 属加种差
原文传递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育人场域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毅仁 许志才 戴玉纯 《科技资讯》 2022年第6期114-120,共7页
场理论视角下,职业院校开展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是一个教育场域实践,产教融合育人场域的多元主体受多重因素影响,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场域环境。基于产教融合育人场域的主体要素禀赋,推进人力资源、资本资金、土地空间、技术标准、管理制度... 场理论视角下,职业院校开展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是一个教育场域实践,产教融合育人场域的多元主体受多重因素影响,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场域环境。基于产教融合育人场域的主体要素禀赋,推进人力资源、资本资金、土地空间、技术标准、管理制度等要素的场域融合,遵循主体、市场、教学三重逻辑构建高质量的产教融合育人场域,在高职院校的实践应用中着力打造产教融合育人的能量场、磁力场、协同场,产教融合育人才能行稳致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产教融合育人 要素 逻辑 场域构建
下载PDF
基于近现代叙事的中国民营经济:连续统及其演化逻辑
14
作者 刘平芬 罗能生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85-94,共10页
中国民营经济发展体现出典型的连续统特征,理解当代民营经济的发展,需要深入探究近现代民营经济的肇始萌发、本质特征和演化逻辑。近现代民营经济具有商品经济属性、国民身份属性、逐利性属性和民有民营属性等,确定了中国民营经济的基... 中国民营经济发展体现出典型的连续统特征,理解当代民营经济的发展,需要深入探究近现代民营经济的肇始萌发、本质特征和演化逻辑。近现代民营经济具有商品经济属性、国民身份属性、逐利性属性和民有民营属性等,确定了中国民营经济的基本特质。近现代民营经济连续统的渐变演化,呈现为萌芽、生长、繁荣、波折、衰亡及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重生的演变脉络和发展阶段。揭示近现代民营经济的本质特征和演进逻辑,为当代民营经济理论和历史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理念和资料,为当代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借镜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经济 连续统 本质特征 演化逻辑
下载PDF
马克思“劳动生产了美”的感性逻辑及其审美叙事--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哲学考察
15
作者 张群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97,共7页
劳动生产了美,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美与自然、美与社会、美与人的类本质等思想的阐释。“劳动生产了美”的感性逻辑以对自然之美的生物学意义上的感性体验、对对象化现实生存生活的折射反馈、对资本异化劳动的审美的观... 劳动生产了美,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美与自然、美与社会、美与人的类本质等思想的阐释。“劳动生产了美”的感性逻辑以对自然之美的生物学意义上的感性体验、对对象化现实生存生活的折射反馈、对资本异化劳动的审美的观念超越、对个体自由解放的外化确认呈现了“美”的本质。劳动生产了美,本质上是对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表达,其在将个体审美感性转变为社会的普遍化审美感性过程中,实现了从谋生、求利到审美的飞跃。今天,在美日益抽象化、商品化的时代,回复到马克思的劳动语境之中,考察“劳动生产了美”的感性逻辑所呈现的审美叙事,就是真正以人的存在来面对美、在美之中来直面美的方式,唯有如此,才能在资本审美异化的扩大中,真正“按照美的规律构造”,使审美复归于人的感性丰盈、审美能力朝向人的自由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生产了美 本质力量 感性逻辑 审美叙事
下载PDF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本质逻辑:技术进步与管理创新
16
作者 刘治彦 代炳垚 王谦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25,共11页
新质生产力是由高素质、懂技术、会创新的新型劳动者所驱动,以数字化、信息化、智慧化的新型劳动资料作为介质,劳动对象符合高质量发展需要、维度空间更为广阔的新型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将有效助推我国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 新质生产力是由高素质、懂技术、会创新的新型劳动者所驱动,以数字化、信息化、智慧化的新型劳动资料作为介质,劳动对象符合高质量发展需要、维度空间更为广阔的新型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将有效助推我国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迈进,为人类社会由信息时代迈向智慧时代提供重要支撑。技术进步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动力,管理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保障,二者共同构建起新质生产力的本质逻辑,组成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引擎。推进人才培养模式转型、激发创新驱动发展活力、构筑“产学研用”发展链条、筑牢绿色科技创新底色、构建相应新质生产关系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本质逻辑 科技进步 管理创新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逻辑生成 被引量:2
17
作者 何公德 《甘肃高师学报》 2013年第1期120-123,共4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牢牢扎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肥沃土壤之中,在经历"穷过度"的错误认识后,经过新时期以来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再认识,实现了由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建设政治文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牢牢扎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肥沃土壤之中,在经历"穷过度"的错误认识后,经过新时期以来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再认识,实现了由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建设政治文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共建共享,构建和谐社会;文化自觉,铸造国魂层层递进的逻辑生成,不断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向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本质 本质理论 逻辑生成
下载PDF
“两个确立”的本质意蕴、内在逻辑与时代要求 被引量:1
18
作者 宋豫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7-25,共9页
确立领导核心地位与确立指导思想地位是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两个确立”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最重要的政治成果,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宝贵经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集中体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新时代... 确立领导核心地位与确立指导思想地位是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两个确立”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最重要的政治成果,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宝贵经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集中体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新时代坚持“两个确立”,要胸怀“两个大局”,自觉做到“两个维护”;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掌握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论;要聚焦新时代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全面落实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确立” 本质意蕴 内在逻辑 时代要求
下载PDF
中国普惠养老的生成逻辑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小增 杜兴艳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133-139,共7页
中国发展普惠养老是社会包容性发展和深化养老服务社会化改革的必然结果。中国普惠养老实践的推进,需要理论阐释和指导,从而深化对发展普惠养老的理解和认识。基于此,在界定中国普惠养老概念和本质特征的基础上,从逻辑基础、逻辑核心、... 中国发展普惠养老是社会包容性发展和深化养老服务社会化改革的必然结果。中国普惠养老实践的推进,需要理论阐释和指导,从而深化对发展普惠养老的理解和认识。基于此,在界定中国普惠养老概念和本质特征的基础上,从逻辑基础、逻辑核心、逻辑焦点以及逻辑支点四个层面分析了中国普惠养老的生成逻辑,并探索了中国普惠养老的发展路径和运行机制,以期能对中国普惠养老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启示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惠养老 本质特征 生成逻辑 发展路径
下载PDF
互补性资产、客户资产与企业自主创新的本质逻辑
20
作者 张建宇 蔡双立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0-75,共6页
自主创新的关键在于对创新收益的自主控制,现有自主创新文献往往忽视了这一本质内容,从而使其无法对现实具有指导意义。自主创新的实质有两个方面,其一是企业通过自身的创新过程形成与其创新能力相配套的互补性资产,其二是企业在市场上... 自主创新的关键在于对创新收益的自主控制,现有自主创新文献往往忽视了这一本质内容,从而使其无法对现实具有指导意义。自主创新的实质有两个方面,其一是企业通过自身的创新过程形成与其创新能力相配套的互补性资产,其二是企业在市场上通过对创新收益的控制形成客户资产,二者的共同作用构成企业自主创新的本质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创新 本质逻辑 客户资产 互补性资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