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种鼠疫F1抗原/抗体检测方法的初步评价 被引量:8
1
作者 王艳华 海荣 +3 位作者 夏连续 蔡虹 梁莹 俞东征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客观评价血凝试验、胶体金试验、ELISA和PCR4种检测方法的灵敏性。方法对于血清学方法中的F1抗体检测,评价检出的全菌免疫兔抗血清最低稀释度;F1抗原检测,评价检出的最低浓度。对于分子生物学方法,评价同时检出fra基因和pla基因的... 目的客观评价血凝试验、胶体金试验、ELISA和PCR4种检测方法的灵敏性。方法对于血清学方法中的F1抗体检测,评价检出的全菌免疫兔抗血清最低稀释度;F1抗原检测,评价检出的最低浓度。对于分子生物学方法,评价同时检出fra基因和pla基因的模板最低浓度。结果对于F1抗体检测,间接血凝试验检出的最低稀释度是1∶64,胶体金试验是1∶1000,ELISA是1∶204800。对于F1抗原检测,反向血凝试验检出的最低浓度是2ng/ml,胶体金试验是50ng/ml。fra、pla基因同时检出,模板的最低浓度是0.21ng/μl。结论在以抗体IgG为主的血清中,ELISA法对于F1抗体检测的灵敏性较高。反向间接血凝试验对于F1抗原检测的灵敏性较高。为减少误诊率,采用PCR诊断鼠疫菌要求最低模板浓度是0.21ng/μ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耶尔森菌 血凝试验 胶体金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参麦注射液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IL-18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赵茜叶 丁铁梅 +2 位作者 孙乾 何艳芳 王军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3449-3453,共5页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SMI)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白介素-18(IL-18)表达的影响,从分子水平了解SMI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建立新生大鼠脑缺氧缺血(HI)模型,①观察缺氧缺血后新生大鼠行为的改变;②采用酶联...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SMI)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白介素-18(IL-18)表达的影响,从分子水平了解SMI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建立新生大鼠脑缺氧缺血(HI)模型,①观察缺氧缺血后新生大鼠行为的改变;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新生鼠脑缺氧缺血模型后3、12、24h,3、7、14、28天脑组织匀浆中IL-18的水平;③采用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④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后3、12、24h,3、7、14、28d新生鼠缺氧缺血侧大脑皮层中IL-18的阳性细胞数。实验动物被随机分为4组(每组32只):假手术组(S)、生理盐水对照组(C)、参麦预处理组(P)、参麦治疗组(SM),参麦治疗组于脑缺氧缺血(HI)后立即腹腔注射SMI10ml·kg-1·d-1,连用7天。生理盐水对照组生理盐水的用法、用量同参麦治疗组。参麦预处理组在缺氧缺血前连续4天腹腔注射SMI10ml·kg-1·d-1。结果:缺氧缺血后3h出现轻度脑损伤,1天病变最严重,3、7天胶质细胞增生,14、28天出现脑萎缩。生理盐水对照组与参麦预处理组、参麦治疗组相比IL-18水平在3h、28天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12、24h、3、7、14天均明显升高(P<0.01),生理盐水对照组与假手术组相比除在3h、28天无明显差异(P>0.05)外,在12、24h,3、7、14天有显著差异(P<0.01);预处理组与参麦治疗组比较在各时间段均无明显差异(P>0.05)。IL-18在各组均为12h开始上升,3天达高峰,7天开始下降,28天则基本恢复正常;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左侧大脑半球脑缺氧缺血后表达IL-18的阳性细胞数,生理盐水对照组、参麦预处理组、参麦治疗组与假手术组相比,IL-18阳性细胞数在12、24h,3、7、14、28天均有明显升高(P<0.01),而3h无明显差异(P>0.05);生理盐水对照组与参麦预处理组、参麦治疗组相比在12、24h,3、7、14、28天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参麦预处理组与参麦治疗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麦注射液 新生大鼠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白介素-18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免疫组化
下载PDF
孔雀石绿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被引量:6
3
作者 李招慧 姜盼盼 何计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223-226,共4页
以合成的孔雀石绿-牛血清白蛋白(MG-BSA)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利用杂交瘤细胞技术,建立1株稳定分泌孔雀石绿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5G6,其分泌的抗体亚类为IgG1,轻链为κ型。间接ELISA测定腹水效价达1.28×105。间接竞争ELISA(ci... 以合成的孔雀石绿-牛血清白蛋白(MG-BSA)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利用杂交瘤细胞技术,建立1株稳定分泌孔雀石绿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5G6,其分泌的抗体亚类为IgG1,轻链为κ型。间接ELISA测定腹水效价达1.28×105。间接竞争ELISA(ciELISA)显示其对孔雀石绿的50%抑制浓度(IC50)为1.36ng/ml,除结晶紫(CV)外,与无色孔雀石绿(LMG)没有交叉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雀石绿 单克隆抗体 酶联免疫
下载PDF
105例拟诊莱姆病患者抗伯氏疏螺旋体抗体检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耿震 侯学霞 +1 位作者 万康林 郝琴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期65-67,共3页
目的分析拟诊莱姆病患者血清学检查结果,明确莱姆病临床病症及区域分布情况,为有效诊治莱姆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和ELISA方法,对来自全国各地的临床拟诊莱姆病患者进行血清抗伯氏疏螺旋体IgM和IgG抗体检查,并... 目的分析拟诊莱姆病患者血清学检查结果,明确莱姆病临床病症及区域分布情况,为有效诊治莱姆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和ELISA方法,对来自全国各地的临床拟诊莱姆病患者进行血清抗伯氏疏螺旋体IgM和IgG抗体检查,并结合临床疾患进行综合分析。结果2007-2008年共检查临床拟诊莱姆病患者105例,血清呈阳性反应者16例,阳性率15.24%。其中神经系统患者44例,阳性4例;心血管系统患者5例,阳性1例;皮肤病变25例,阳性6例;发热患者10例,阳性1例;关节痛14例,阳性2例;精神障碍疾患7例,阳性2例。16例患者应用抗生素治疗后有效率达87.50%。16例莱姆病患者分布在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确诊病例以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地区较多。结论我国人群确实存在莱姆病螺旋体散发感染,通过血清学检查能及早发现病例,提高诊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姆病螺旋体 血清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原文传递
北京奥运会期间的一例输入性莱姆病病例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侯学霞 薄涛 +4 位作者 刘晓琳 耿震 史晓燕 郝琴 万康林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2期175-177,共3页
目的分析拟诊莱姆病患者血清学检查结果,为有效诊治莱姆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ELISA和蛋白免疫印迹(WB)3种实验方法,对此例患者进行血清抗伯氏疏螺旋体IgM和IgG抗体检查,并结合临床疾患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3... 目的分析拟诊莱姆病患者血清学检查结果,为有效诊治莱姆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ELISA和蛋白免疫印迹(WB)3种实验方法,对此例患者进行血清抗伯氏疏螺旋体IgM和IgG抗体检查,并结合临床疾患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3种试验方法IgG均为阳性,其中IFA的IgG抗体滴度达到1:128,WB的IgG有2条蛋白带P83和P39;3种试验方法IgM均为阴性。结论患者临床发展病程符合莱姆病的特征,实验室结果阳性,莱姆病的诊断可以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姆病 血清学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原文传递
不同繁殖力山羊血浆中INHB、ACTA和FSH变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超 罗艳梅 +3 位作者 张家骅 谢畅 靳露 赵中权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4-27,共4页
实验以高繁殖力的大足黑山羊和繁殖力较低的萨能奶山羊为研究对象,比较2个山羊品种在一个发情周期内血浆中抑制素B(INHB)、活化素A(ACTA)和促卵泡激素(FSH)的分泌变化规律,旨在研究这3种激素与山羊繁殖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实验以高繁殖力的大足黑山羊和繁殖力较低的萨能奶山羊为研究对象,比较2个山羊品种在一个发情周期内血浆中抑制素B(INHB)、活化素A(ACTA)和促卵泡激素(FSH)的分泌变化规律,旨在研究这3种激素与山羊繁殖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足黑山羊和萨能奶山羊血浆中FSH的分泌与ACTA呈正相关(P〈0.01,P=0.361),与INHB呈负相关(P=0.022,P=0.005),大足黑山羊在整个发情周期内血浆中FSH、ACTA平均浓度略高于萨能奶山羊(P〉0.05),而INHB平均浓度显著低于萨能奶山羊(P〈0.05)。从发情征状明显至排卵前这段时间内,大足黑山羊血浆中FSH平均浓度显著高于萨能奶山羊(P〈0.05)。结果提示,大足黑山羊卵泡期比萨能奶山羊长,发情周期内INHB与FSH的差异可能是导致大足黑山羊和萨能奶山羊繁殖力差异的根本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 抑制素B 活化素A 促卵泡激素 山羊
原文传递
化学发光与酶联免疫法检测优生五项抗体IgM及IgG的临床应用评价 被引量:3
7
作者 王立军 郭扬清 李少巡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5期99-101,141,共4页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法在优生五项抗体IgM和IgG检测中阳性率的准确度差异。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5月间来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91例健康适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法同时检测血清优生五项抗体IgM和I...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法在优生五项抗体IgM和IgG检测中阳性率的准确度差异。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5月间来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91例健康适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法同时检测血清优生五项抗体IgM和IgG,分别比较两种方法测定优生五项抗体IgM及IgG的阳性例数、阳性率、假阳性率和单次检测平均成本。结果 91例受检者的优生五项抗体使用ELISA法和化学发光检测法检测结果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见两种方法检测准确率基本相当。但化学发光法假阳性率低于ELISA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41,P <0.05);化学发光法检测优生五项的平均成本明显高于ELISA法。结论从本研究有限的实验数例结果来看,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法检测TORCH抗体IgM和IgG准确性没有大的差别,基本都能满足临床普通的检查要求,理论上化学发光法检测敏感性要高于酶联免疫法,且操作简便,但酶联免疫法环境要求及检测成本相对要低,两种检测方法各有优劣,因此在选择TORCH抗体检测方法时应根据医院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法 酶联免疫法 优生五项抗体 IgM和IgG 评价
下载PDF
ELISA法快速检测食品中重金属含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苟珍琼 兰洋 +2 位作者 郑韵 刘卫 董全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62-267,共6页
重金属超标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极大危害,世界各国日渐重视食品中重金属的限量标准,同时对重金属分析检测方法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传统的重金属检测方法比较成熟,灵敏度高,但操作繁琐、费用高昂、依赖大型仪器设备以及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操作... 重金属超标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极大危害,世界各国日渐重视食品中重金属的限量标准,同时对重金属分析检测方法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传统的重金属检测方法比较成熟,灵敏度高,但操作繁琐、费用高昂、依赖大型仪器设备以及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操作等。酶联免疫(enzyme-linked immune sorbent assay,ELISA)法是一种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检测方法,并能用于现场快速检测,故得以迅速发展。ELISA法检测重金属主要包括四大关键步骤:样品前处理、人工抗原的合成、特异性抗体的制备、ELISA方法的选择。该文主要综述了ELISA法在检测重金属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对该检测技术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 样品前处理 人工抗原 抗体 间接竞争法
下载PDF
儿童梅毒4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及特异性比较 被引量:2
9
作者 韩忠学 刘静 樊霞 《武警医学》 CAS 2015年第2期116-117,121,共3页
目的比较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apid plasma reagin,RPR)、胶体金试验(colloidal gold test for syphilis,SYP)、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凝集法(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ssay,TPPA)诊断儿... 目的比较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apid plasma reagin,RPR)、胶体金试验(colloidal gold test for syphilis,SYP)、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凝集法(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ssay,TPPA)诊断儿童梅毒的灵敏度及特异性。方法选择本院120例确诊为梅毒的患儿及60例非梅毒患儿进行RPR、SYP、ELISA、TPPA实验,统计4种方法检测梅毒的阳性率、灵敏度、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结果 ELISA阳性率为94.2%、阳性预测值为95.8%、特异性为95.0%,RPR阳性率为43.3%,SYP灵敏度为66.7%。TPPA灵敏度、特异性及阳性预测率均不高。结论 ELISA的阳性预测值及特异性较高,适合住院、门诊儿童的梅毒筛查,SYP可作为阳性标本的确认试验,必要时可采用联合试验进行检测。建议对儿童梅毒检测,不采用TP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 胶体金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凝集法 儿童梅毒
下载PDF
牡丹江市林区人群血清中蜱传脑炎病毒抗体水平调查及加强免疫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兆丹 王晓宇 +5 位作者 陈新 苏杨 所佳宁 王雪 焦阳 张世婷 《黑龙江医学》 2022年第16期1943-1946,共4页
目的:调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林区人群蜱传脑炎病毒抗体水平,并对有免疫史人群进行加强免疫效果评价。方法:调查350名0~60岁林区生活人群,于2019年3月采集首份血液样本,选择初次采血后2个月内接种森林脑炎疫苗的人群采集疫共免后血清,共... 目的:调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林区人群蜱传脑炎病毒抗体水平,并对有免疫史人群进行加强免疫效果评价。方法:调查350名0~60岁林区生活人群,于2019年3月采集首份血液样本,选择初次采血后2个月内接种森林脑炎疫苗的人群采集疫共免后血清,共成功采集360份。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蜱传脑炎病毒IgG抗体。结果:调查的350人中56.3%有既往免疫史,主要集中在成年人。40.0%的调查对象抗体呈阳性,GMC为290.2 U/mL。本次加强免疫后抗体阳转率77.8%。结论:牡丹江林区人群抗体阳性率较高,蜱传脑炎流行风险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蜱传脑炎 抗体 加强免疫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下载PDF
ELISA和PCR法在研究乙肝病毒传播途径中的应用
11
作者 张荣波 王克霞 +1 位作者 王健 张宁 《淮南矿业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70-72,共3页
应用HBV表面抗原酶标试剂盒和诊断HBVDNA的PCR试剂盒分别检测可能污染有HBV的不同来源标本30份,结果ELISA法检出HBsAg阳性5例,检出率16.7%;PCR法检出HBVDNA阳性12例,检出率40%,明显高于ELISA法,提示应用PCR技术探讨乙肝病毒传... 应用HBV表面抗原酶标试剂盒和诊断HBVDNA的PCR试剂盒分别检测可能污染有HBV的不同来源标本30份,结果ELISA法检出HBsAg阳性5例,检出率16.7%;PCR法检出HBVDNA阳性12例,检出率40%,明显高于ELISA法,提示应用PCR技术探讨乙肝病毒传播途径似乎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 传播途径 ELISA法 PCR法 乙型肝炎
下载PDF
罗非鱼皮Ⅰ型胶原蛋白的抗原反应特性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静怡 吴文惠 +3 位作者 王南平 何兰 Elango JEEVITHAN 包斌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9-83,共5页
目的:确定罗非鱼皮Ⅰ型胶原蛋白的抗原性,为进一步研究罗非鱼皮Ⅰ型胶原蛋白生物相容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对分离提取的罗非... 目的:确定罗非鱼皮Ⅰ型胶原蛋白的抗原性,为进一步研究罗非鱼皮Ⅰ型胶原蛋白生物相容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对分离提取的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进行鉴定,共免疫ICR小鼠3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反应(enzyme linked immune sorbent assay,ELISA)分别于每次免疫后第7天测定小鼠产生的总胶原蛋白抗体,并在第21天测定小鼠血清中内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 G)、免疫球蛋白A(Ig A)和免疫球蛋白M(Ig M)的含量。结果:罗非鱼皮胶原蛋白样品是Ⅰ型胶原蛋白。所有经罗非鱼皮Ⅰ型胶原蛋白免疫的小鼠体内均产生抗体,3次免疫后罗非鱼皮Ⅰ型胶原蛋白抗体质量浓度范围为160.50~164.25μg/L,小鼠Ig G、Ig A和Ig M的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424.81~437.59 ng/m L、46.86~49.53μg/m L、1.81~1.89 ng/m L。结论:罗非鱼皮Ⅰ型胶原蛋白对ICR小鼠呈现较弱的抗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蛋白 免疫 酶联免疫吸附反应 抗原性
下载PDF
同时检测动物样品中四种磺胺药物残留的膜基质免疫分析法 被引量:5
13
作者 曹喜春 许杨 +1 位作者 何庆华 刘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65-69,81,共6页
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可靠的膜免疫芯片检测牛奶和猪肝样品中磺胺类药物总量的方法。以PVDF膜作为固相基质,通过优化包被抗原浓度和抗体的工作浓度,研究出了检测磺胺药物膜免疫分析法。结果表明,该法检测牛奶和猪肝样品中四种磺胺药物... 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可靠的膜免疫芯片检测牛奶和猪肝样品中磺胺类药物总量的方法。以PVDF膜作为固相基质,通过优化包被抗原浓度和抗体的工作浓度,研究出了检测磺胺药物膜免疫分析法。结果表明,该法检测牛奶和猪肝样品中四种磺胺药物(磺胺嘧啶、磺胺甲基嘧啶、磺胺二甲嘧啶和磺胺对甲氧嘧啶)总量的检测阈值为50μg/kg,可以用于磺胺药物总量的筛查。此外,分别采用本方法、Ic-ELISA和HPLC测定了市场上随机购买的20份牛奶和8份猪肝样品,三者结果基本一致。本法结果可靠、简便直观、无需特殊的检测仪器,适合于在线监测和收购现场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膜 磺胺类药物 膜免疫检测 动物样品 间接竞争酶联免疫检测
下载PDF
胃泌素释放肽前体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的建立及其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楚振宇 周小林 +3 位作者 薛振伟 崔梅萍 蔺苏琴 李瑞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0-73,共4页
目的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astrin releasing peptide,PGRP)作为小细胞肺癌肿瘤标志物的应用价值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文中建立新型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e sorbent assay,ELISA)方法检测患者血清PGRP抗原... 目的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astrin releasing peptide,PGRP)作为小细胞肺癌肿瘤标志物的应用价值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文中建立新型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e sorbent assay,ELISA)方法检测患者血清PGRP抗原浓度。方法通过人工合成PGRP抗原决定簇对本实验室自行研制的单克隆抗体进行筛选;采用改良过碘酸钠法对筛选到的单克隆抗体进行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建立PGRP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并与IBL公司PGRP试剂盒对比检测结果。结果新型ELISA检测标准抗原浓度范围为33~1.7×104pg/m L,检测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PGRP浓度灵敏度100%,特异度98.4%,IBL试剂盒检测灵敏度100%,特异度92.2%。结论新型ELISA方法可用于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PGRP浓度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泌素释放肽前体 辣根过氧化物酶 单克隆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肿瘤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价值 被引量:3
15
作者 金培声 任宗海 +1 位作者 应卫星 叶方鹏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7期468-470,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对诊断和病情评估的意义。方法:选取在我院消化科诊断为AP的患者60例,根据病情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均30例。采集患者发病后第1、第4和第7天...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对诊断和病情评估的意义。方法:选取在我院消化科诊断为AP的患者60例,根据病情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均30例。采集患者发病后第1、第4和第7天血液样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结果:MAP组,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浓度第4天较第1天显著升高,IL-1和IL-8的浓度没有明显变化;SAP组,血清IL-1、IL-6、IL-8、TNF-α和PAF的浓度第1天显著高于第4天,IL-10的浓度没有显著变化。结论:MAP和SAP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规律不同,对MAP和SAP的鉴别诊断以及病情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 细胞因子类 动态变化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下载PDF
猪肉组织及尿液中莱克多巴胺的快速检测 被引量:1
16
作者 党娟 李平 +3 位作者 牛治存 王大敏 何国书 冯才伟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8期61-64,共4页
为实现猪肉组织中莱克多巴胺残留大量样本的快速检测,选用莱克多巴胺酶联免疫吸附(ELISA)、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CMIA)检测试剂盒对猪肉、猪肝和尿液3种样品中莱克多巴胺残留量进行检测,并与国家标准检测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进... 为实现猪肉组织中莱克多巴胺残留大量样本的快速检测,选用莱克多巴胺酶联免疫吸附(ELISA)、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CMIA)检测试剂盒对猪肉、猪肝和尿液3种样品中莱克多巴胺残留量进行检测,并与国家标准检测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进行比较。结果表明:ELISA、CMIA这2种试剂盒对猪肉、猪肝、尿液样品在莱克多巴胺0.5μg/kg和1.0μg/kg 2个水平的平均回收率达90.4%~103.4%,变异系数均小于10%;对猪肉、猪肝和尿液3种样品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0.28μg/kg、0.33μg/kg和0.12μg/kg,0.45μg/kg、0.50μg/kg和0.20μg/kg;2种试剂盒与GC-MS检测实际样品的判断结果一致,且检测时间短,仅需少量仪器,检测准确度高,适合大批量样品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克多巴胺 酶联免疫吸附法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
下载PDF
鼻用鲑降钙素粉雾剂与喷鼻剂的生物等效性试验
17
作者 张焱 葛庆华 +2 位作者 张倩 李雪宁 赵绪韬 《世界临床药物》 CAS 2015年第4期251-255,268,共6页
目的研究鼻用鲑降钙素粉雾剂和喷鼻剂在健康受试者中的药动学及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以鲑鱼降钙素喷鼻剂为参比制剂,在22例男性健康受试者进行鼻用鲑降钙素粉雾剂生物等效性试验。采用双周期自身交叉设计,清洗期为6 d,单次鼻腔给药,剂量... 目的研究鼻用鲑降钙素粉雾剂和喷鼻剂在健康受试者中的药动学及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以鲑鱼降钙素喷鼻剂为参比制剂,在22例男性健康受试者进行鼻用鲑降钙素粉雾剂生物等效性试验。采用双周期自身交叉设计,清洗期为6 d,单次鼻腔给药,剂量为200 IU。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鲑降钙素的浓度。结果 22例受试者单剂量使用200 IU受试剂及参比制剂后的平均Cmax分别为:(119.80±36.05)和(119.20±40.32)pg/ml;Tmax为:(8.40±2.80)和(8.90±2.60)min;T1/2为:(31.88±13.58)和(32.49±11.71)min;AUC0→t为:(2 204.0±585.30)和(2 392.0±836.0)pg/(ml·min)。自制鼻用鲑降钙素粉雾剂的平均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7.72%±29.51%)。结论鼻用鲑降钙素粉雾剂和鲑降钙素喷鼻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鲑降钙素 粉雾剂 喷鼻剂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生物等效
原文传递
EV71感染者儿茶酚胺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费晓 方凯 +3 位作者 李兴旺 曾慧慧 孙月 孟雪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2期14-18,共5页
目的比较EV71感染所致的各期手足口病患儿血和尿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多巴胺(DO)此3种儿茶酚胺(CA)类物质的水平,观察神经系统受累期进展至心肺功能衰竭期此3种CA的变化。方法收集2011年8月至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 目的比较EV71感染所致的各期手足口病患儿血和尿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多巴胺(DO)此3种儿茶酚胺(CA)类物质的水平,观察神经系统受累期进展至心肺功能衰竭期此3种CA的变化。方法收集2011年8月至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共106例,筛选EV71阳性者进行CA检测。将患者分为4组,即手足口出疹期(1期)患儿为A组;神经系统受累期(2期)患儿为B组,其中未使用糖皮质激素者为B1组,使用糖皮质激素者为B2组;心肺功能衰竭前期(3期)患儿为C组;心肺功能衰竭期(4期)患儿为D组。以同期于本院门诊体检健康儿童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D组患儿体内CA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C组患儿DO、NE和E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均=0.000),C组患儿血浆3种CA水平较A、B1、B2组显著升高(P均=0.000);C组患儿尿液中3种CA水平较A、B1、B2组显著升高(P均=0.000)。C组患儿发病期3种CA水平较恢复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0.002和0.005),而A组、B1组、B2组发病期仅DO与NE较恢复期显著升高(P均<0.05)。结论手足口病1期患儿存在神经系统受累的可能。对2期患儿进行CA检测,可以预警病情。3和4期的患儿血浆CA水平较1和2期显著升高,且DO会先于NE和E升高,病程进入4期后,NE与E亦显著升高。糖皮质激素治疗对进入2期患儿的CA水平并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71型 儿茶酚胺 糖皮质激素 酶联免疫吸附法
原文传递
转基因抗虫油菜的ELISA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林良斌 周小云 +1 位作者 官春云 王学军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79-181,共3页
为选育高效抗虫油菜新品种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Bt杀虫蛋白基因在转基因油菜植株中的表达 .结果表明 ,Bt杀虫蛋白基因在转基因抗虫油菜植株的表达随植株生长时期不同而发生变化 .在第 3~ 9叶期 Bt杀虫蛋白基因稳定、高效地表达 ,B... 为选育高效抗虫油菜新品种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Bt杀虫蛋白基因在转基因油菜植株中的表达 .结果表明 ,Bt杀虫蛋白基因在转基因抗虫油菜植株的表达随植株生长时期不同而发生变化 .在第 3~ 9叶期 Bt杀虫蛋白基因稳定、高效地表达 ,Bt杀虫蛋白的表达量为 6 .6 8~ 10 .5 2 ng/ m g(以鲜叶计 ) ,占植物可溶性蛋白的0 .0 6 7%~ 0 .10 5 % .但从第 11叶期后 Bt杀虫蛋白表达量显著地降低 ,只有 0 .2 8~ 2 .0 0 ng/ mg,占植物可溶性蛋白的 0 .0 0 3%~ 0 .0 2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油菜 Bt杀虫蛋白基因 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 基因表达
下载PDF
黄曲霉毒素M_1 ELISA试剂盒的检测效果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平 谢体波 +6 位作者 易重任 魏丽丽 王大敏 张建宇 欧翔 陈芳 罗先坤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2297-2302,共6页
目的为验证本公司生产的黄曲霉毒素M1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试剂盒的检测效果。方法用ELISA检测试剂盒对牛奶、酸奶、奶粉和干酪等4种样品中黄曲霉毒素M<sub>1</sub>的残留量进行检测,并与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进行对... 目的为验证本公司生产的黄曲霉毒素M1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试剂盒的检测效果。方法用ELISA检测试剂盒对牛奶、酸奶、奶粉和干酪等4种样品中黄曲霉毒素M<sub>1</sub>的残留量进行检测,并与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进行对照。结果该试剂盒对4种样品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0.039、0.192、0.306、0.199μg/kg(L),试剂盒板内板间变异系数均小于5%;对4种样品做加标回收试验,其回收率均在93%<sup>1</sup>20%之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该方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实际样品的阴、阳性判断结果一致。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灵敏,可满足食品中黄曲霉毒素M<sub>1</sub>残留快速检测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牛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