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剑麻纤维增强聚乳酸复合材料酶降解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姜爱菊 吴宏武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9-93,共5页
通过热压成型制备了剑麻纤维增强聚乳酸(PLA/SF)复合材料,用K蛋白酶降解方式研究了该复合材料的生物降解性能,并利用差热扫描量热仪分析了复合材料在酶降解过程中的非等温结晶行为。结果表明,SF的加入提高了PLA及其复合材料的降解速率,... 通过热压成型制备了剑麻纤维增强聚乳酸(PLA/SF)复合材料,用K蛋白酶降解方式研究了该复合材料的生物降解性能,并利用差热扫描量热仪分析了复合材料在酶降解过程中的非等温结晶行为。结果表明,SF的加入提高了PLA及其复合材料的降解速率,且随着SF含量的增加,降解速率提高;SF的加入对PLA的结晶性能有一定的影响,进而也影响了复合材料的酶水解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剑麻纤维 复合材料 酶降解 结晶性能
下载PDF
PPC/Si-g-PCL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2
作者 亓文丽 汪子健 唐龙祥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4-80,共7页
采用一步法制备氨基化硅(Si)纳米粒子,然后与缩水甘油发生开环反应,在Si纳米粒子表面引入C-OH,引发己内酯(e-CL)开环聚合,制得Si-g-PCL复合纳米粒子,并以此对聚碳酸亚丙酯(PPC)进行改性。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果... 采用一步法制备氨基化硅(Si)纳米粒子,然后与缩水甘油发生开环反应,在Si纳米粒子表面引入C-OH,引发己内酯(e-CL)开环聚合,制得Si-g-PCL复合纳米粒子,并以此对聚碳酸亚丙酯(PPC)进行改性。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果表明,Si纳米粒子和Si-g-PCL复合纳米粒子已成功制备。力学性能、热重分析测试结果表明,PPC/Si-g-PCL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明显优于纯PPC与PPC/Si纳米复合材料。在Si-g-PCL复合纳米粒子的质量分数为3%时,纳米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与初始热分解温度分别提高了3 MPa与11.2℃;当Si-g-PCL复合纳米粒子的质量分数为2%时,纳米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比PPC大约提高了3 kJ/m^2。与纯PPC相比,PPC/Si-g-PCL纳米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有所提高,初始热分解温度提高了11.2℃。酶促降解实验结果表明,Si纳米粒子和Si-g-PCL复合纳米粒子改善了PPC的酶降解性能。Si-g-PCL复合纳米粒子的加入在不损害PPC生物降解性能下,提高了其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酶降解等性能,为PPC的改性和高值化应用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纳米粒子 Si-g-PCL复合纳米粒子 聚碳酸亚丙酯 力学性能 热稳定性 酶促降解性能
下载PDF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不同年龄鼠皮肤中I型、III型胶原蛋白相对含量 被引量:20
3
作者 崔琳 张贵锋 +3 位作者 刘涛 闭静秀 马润宇 苏志国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1-76,共6页
哺乳动物皮肤中真皮内的胶原蛋白含量约占70%,主要是I型、III型和少量V型胶原蛋白。利用稀酸溶解和酶法提取了大鼠皮肤中的总胶原蛋白,将胶原蛋白粗提品在60℃变性后用胰蛋白酶进行降解,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两种胶原蛋白的特征多肽... 哺乳动物皮肤中真皮内的胶原蛋白含量约占70%,主要是I型、III型和少量V型胶原蛋白。利用稀酸溶解和酶法提取了大鼠皮肤中的总胶原蛋白,将胶原蛋白粗提品在60℃变性后用胰蛋白酶进行降解,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两种胶原蛋白的特征多肽,并研究不同生长期大鼠皮肤中I型和III型胶原蛋白相对含量。结果表明,大鼠皮肤中的III型胶原蛋白的相对含量随生长期延长逐渐降低,而I型胶原蛋白的相对含量逐渐升高,8周后两种胶原蛋白的比例趋于稳定。表明使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组织中的胶原蛋白类型及其动态变化具有可行性,为更好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蛋白 含量 酶解 高效液相色谱 质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