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汉市外环境中禽流行性感冒病毒分布及禽类职业暴露人群H5N1抗体水平调查 被引量:26
1
作者 王英 孔雯骅 +6 位作者 朱洪浩 罗同勇 林新明 余滨 陈邦华 胡权 彭劲松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82-1085,共4页
目的 监测武汉市外环境中禽流行性感冒(简称禽流感)病毒的分布情况,了解禽类职业暴露人群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的感染状况.方法 2010年从3个野生候鸟柄息地和5个城乡活禽市场采集78份外环境标本(水、禽类粪便及笼具表面标本),... 目的 监测武汉市外环境中禽流行性感冒(简称禽流感)病毒的分布情况,了解禽类职业暴露人群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的感染状况.方法 2010年从3个野生候鸟柄息地和5个城乡活禽市场采集78份外环境标本(水、禽类粪便及笼具表面标本),从13个禽流感监测点采集禽类职业暴露人群的血清标本249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禽流感外环境标本进行甲型流感病毒检测,对于甲型流感病毒阳性的标本,进一步采用多重RT-PCR方法,进行H3、H5、H7、H9亚型禽流感病毒分型.采用马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和2种禽流感灭活抗原(A/Hubei/1/10和A/Anhui/1/05)对职业暴露人群血清中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抗体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采自城乡活禽市场的50份外环境标本中,17份(34.0%)为甲型流感病毒阳性,其中H5亚型单纯阳性标本4份,H9亚型单纯阳性标本3份,H3、H5亚型混合阳性标本4份,H3、H9亚型混合阳性标本2份,H5、H9亚型混合阳性标本2份,H3、H5、H9亚型混合阳性标本2份,未检测到H7阳性标本.采自野生候鸟栖息地的28份外环境标本,未检测到甲型流感病毒阳性标本.不同类型外环境标本甲型流感病毒阳性率分别为:水标本37.5% (6/16),笼具表面标本16.7%( 5/30),粪便标本l8.8% (6/32).对A/Hubei/1/10抗原抑制效价≥40的血清标本共100份,占标本总数的40.2%,而对A/Anhui/1/05抗原抑制效价≥40的血清标本共36份,占标本总数的14.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433,P<0.05).249份职业暴露人群血清标本中,针对A/Hubei/1/10抗原的H5N1抗体阳性标本5份(抑制效价≥160),均来自城乡活禽市场,而针对A/Anhui/1/05抗原则无H5N1抗体阳性标本.结论 武汉市城乡活禽市场内流行着多种亚型禽流感病毒,外环境禽流感病毒分布与禽类职业暴露人群H5N1抗体水平检测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 流感病毒A型 环境暴露 抗体 病毒
原文传递
环境致癌物与病毒协同致癌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贾帅楠 李劲涛 +2 位作者 赵丽娇 钟儒刚 曾毅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01-609,共9页
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其发病与环境、病原体、遗传和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环境致癌物是诱发癌症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多环芳烃、亚硝胺和霉菌毒素等均为环境中广泛存在的典型致癌物,它们在体内经过代谢活化后导致DNA损伤最终... 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其发病与环境、病原体、遗传和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环境致癌物是诱发癌症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多环芳烃、亚硝胺和霉菌毒素等均为环境中广泛存在的典型致癌物,它们在体内经过代谢活化后导致DNA损伤最终诱发癌症。病毒感染也是人类癌症发病的重要原因,如乙肝病毒(HBV)和丙肝病毒(HCV)能够诱发肝癌;EB病毒(EBV)在鼻咽癌的发生过程中起关键作用;人乳头瘤病毒(HPV)与宫颈癌和食管癌有关。然而,由于癌症发病机制复杂,仅考虑单一因素往往难以进行合理的解释。因此,明确不同致癌因素之间的协同作用对于揭示致癌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环境致癌物与病毒协同致癌作用的研究,以期为深入阐明肿瘤发生和发展的作用机制找到新的突破口,进而为相关癌症的防治提供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致癌物 病毒 协同致癌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利用荧光RT-PCR法检测环境水体中诺如病毒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巧艳 吴新伟 +3 位作者 刘于飞 伍业健 高国全 杨霞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382-385,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敏感的方法检测环境水体中的诺如病毒。方法:选择诺如病毒阳性的粪便标本,10倍梯度稀释,模拟被污染水体,用16%聚乙二醇8000-0.525mol/L NaCl溶液浓缩病毒,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病毒核酸。结果:重组质粒标准品做标...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敏感的方法检测环境水体中的诺如病毒。方法:选择诺如病毒阳性的粪便标本,10倍梯度稀释,模拟被污染水体,用16%聚乙二醇8000-0.525mol/L NaCl溶液浓缩病毒,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病毒核酸。结果:重组质粒标准品做标准曲线,标准品拷贝数的对数(x)与Ct值的关系为Ct=39.886-3.485x,相关系数R2=0.995,灵敏度为100拷贝,比普通RT-PCR高1个数量级,比ELISA高3个数量级,重复性佳,回收率在14%~44%之间,随着样品中NV浓度降低而下降,。用实时定量RT-PCR、常规RT-PCR和ELISA方法检测了42份现场水样,阳性率分别为40%、24%和0。结论:为环境水体中诺如病毒的检测提供了一种灵敏、可行的定量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如病毒 环境水体 病毒浓缩 实时定量RT-PCR
原文传递
环境中病毒富集与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魏小兵 贺会利 +3 位作者 刘明成 勾肖晶 闫艺婷 刘兴友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70-274,共5页
随着集约化养殖的发展和养殖密度的增大,环境中病毒存在会造成疫病的流行和传播,给人和动物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对养殖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及时了解养殖环境中病毒情况,需加强致病性病毒的环境监测,形成猪场疾病预警监测机制... 随着集约化养殖的发展和养殖密度的增大,环境中病毒存在会造成疫病的流行和传播,给人和动物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对养殖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及时了解养殖环境中病毒情况,需加强致病性病毒的环境监测,形成猪场疾病预警监测机制。作者就环境中的病毒富集和检测方法加以阐述,为进一步完善环境病毒监测预警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病毒 病毒富集 病毒检测
下载PDF
核酸等温扩增技术在病毒检测中的应用
5
作者 肖航 王小燕 +3 位作者 邓兆佳 廖文静 谢文菁 彭汉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7,共17页
病毒是引发人类疾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传统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虽然被广泛应用于病毒分子诊断,但其对温度的要求较为严格,限制了其在现场诊断中的应用.为了满足现场快速诊断的需求,核酸等温扩增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其无需热循环,可... 病毒是引发人类疾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传统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虽然被广泛应用于病毒分子诊断,但其对温度的要求较为严格,限制了其在现场诊断中的应用.为了满足现场快速诊断的需求,核酸等温扩增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其无需热循环,可以在恒定温度下实现核酸扩增,可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本文综合评述了等温扩增技术在病毒检测领域的最新进展,从病毒样本采集、核酸提取、等温扩增检测等几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探讨了酶辅助等温扩增技术、无酶等温扩增技术以及与多体系串联的级联扩增技术的原理、关键参数及其病毒检测应用,并对比了市场上相关试剂盒的特点.此外,讨论了当前核酸等温扩增技术在病原体检测应用中面临的一些难题,如提取效率、稳定性和成本等,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为进一步改善现场诊断效率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温扩增技术 CRISPR检测 核酸扩增 环境病毒 病毒提取
下载PDF
Seasonal Effect of Sunlight on COVID-19 among Countries with and without Lock-Downs
6
作者 Jose-Luis Sagripanti 《Ope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2021年第3期303-325,共23页
<u>Objective</u>: The main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determine whether COVID-19 epidemiological data reported by countries in different hemispheres correlated with the seasons of the year. Since stay-at-home... <u>Objective</u>: The main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determine whether COVID-19 epidemiological data reported by countries in different hemispheres correlated with the seasons of the year. Since stay-at-home orders could be a main factor affecting the time individuals spent outdoors, the progression of COVID-19 in countries that mandated the most stringent lock-downs and stay-at-home orders was compared to countries in the same hemisphere that did not order their citizens to remain at home. <u>Methods</u>: Infections attributed to COVID-19 per million inhabitants, deaths per infections × 100, and deaths per million inhabitant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were analyzed utilizing national reports registered in the Johns’ Hopkins database together with the most recent world population data. The null hypothesis (no difference between countries with and without lock-downs) was tested (two tailed test, p < 0.01) for each paired set of data according to well established statistical analysis. <u>Results</u>: The shift of highest infection rates from countries in the northern-towards countries in the southern-hemisphere during early 2020 and the reverse in December of the same year correlates with the seasonal variation in the flux of germicidal sunlight. Mortality rate for the same virus among different countries did not show a seasonal component. COVID-19 infection mortality rate was considerably lower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of South America (11 of the largest countries) than in several (at least 8) developed European countries. <u>Discussion</u>: COVID-19 resulted in higher infections during winter than in summer. The finding of a seasonal component, correlating the progression of the pandemic with local solar flux, demonstrates that infectious virus in the environment plays a role in the pandemic since direct person-to-person transmission would afford little time for solar inactivation. Similar epidemiological data amongst “locked” and “unlocked” countries demonstrates that lock-downs and similar confining m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CoV-2 COVID-19 CORONAvirusES Global Health environmental Health QUARANTINE Lock-Down EPIDEMIC Pandemic virus Inactivation Solar Radiation Seasonal Progression COVID-19 Photobiology
下载PDF
考虑环境病毒影响的COVID-19模型的动力学性态研究
7
作者 李晓伟 李桂花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15,共6页
建立了考虑环境病毒影响的COVID-19传染病SEIARc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动力学性态分析。首先利用下一代矩阵法计算得到系统的基本再生数R_(0)^(*),进一步通过分析得到:当R_(0)^(*)<1时,无病平衡点存在且局部渐近稳定,并利用Metzler矩阵... 建立了考虑环境病毒影响的COVID-19传染病SEIARc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动力学性态分析。首先利用下一代矩阵法计算得到系统的基本再生数R_(0)^(*),进一步通过分析得到:当R_(0)^(*)<1时,无病平衡点存在且局部渐近稳定,并利用Metzler矩阵等相关理论证明了无病平衡点的全局渐近稳定性;当R_(0)^(*)>1时,系统存在唯一的地方病平衡点,且给出了地方病平衡点局部渐近稳定的条件。最后通过数值模拟发现地方病平衡点是全局渐近稳定的。研究表明,通过减少环境病毒的来源或切断传播途径,可以有效地控制COVID-19疾病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VID-19 环境病毒 SEIARc模型 基本再生数 稳定性
原文传递
网站运行维护之我见 被引量:1
8
作者 伍力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3年第3期48-50,共3页
网站的正常运行离不开网管人员的日常维护工作。清河采油厂网站是一个专业性强、复杂性强的综合性网站。为了更好地加强该网站的维护工作,对网站的环境安全、信息安全、病毒防范、网站优化等问题做了认真分析,并指出了今后网站的维护工... 网站的正常运行离不开网管人员的日常维护工作。清河采油厂网站是一个专业性强、复杂性强的综合性网站。为了更好地加强该网站的维护工作,对网站的环境安全、信息安全、病毒防范、网站优化等问题做了认真分析,并指出了今后网站的维护工作要点:1)日常维护要做到位;2)养成分析日志习惯;3)健全落实网站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网站 环境安全 信息安全 病毒防范 网站更新 网站优化 维护要点
下载PDF
The Risks to Human Evolution Posed by World Population Growth,Environmental and Ecosystem Pollution and the COVID-19 Pandemic
9
作者 Marta Toraldo Luana Conte Domenico Maurizio Toraldo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21年第3期232-239,共8页
As an advanced theory of evolution,neo-Darwinism broadens the concept of Darwinism,in which natural selection intervenes to ensure that those genes that best meet the need for adaptation to the environment are conserv... As an advanced theory of evolution,neo-Darwinism broadens the concept of Darwinism,in which natural selection intervenes to ensure that those genes that best meet the need for adaptation to the environment are conserved in the genetic background.Culture,which in human beings contributes to biological adaptation,is the sum of all the knowledge and technical innovation deriving from individual practical contributions handed down from one generation to the next,continuously influencing and changing biological life.As an unforeseen mechanism of adaptation,culture has enabled human beings to survive and to adapt to situations of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crisis.Indeed,climate change determines both cultural and genetic changes.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climate can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spread of infectious diseases,to the point that the random mutation of a virus,such as SARS-Cov2 can easily result in a pandemic.We have violated biological ecosystems,destroying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communities that inhabit it.Spillover is what happens when an agent of disease,be it a virus or a bacterium,for any of a number of reasons,passes from one species to another,generating a zoonosis,i.e.,an infectious agent that can affect human beings.The mechanisms of biological evolution act on them rapidly,generating new biological potential and transforming spillovers into pandemics.We need to invest in multidisciplinary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which entails interaction between various fields of knowledge including ecological,meteorological,anthropological,cultural,medical,and environmental.All these disciplines are closely connected to each other and to the health of animals,human beings,and ecosystems,and it is only by coordinating them that we can hope to respond rapidly to the new health and environmental emergencies and provide political decision-makers with correct information that can protect the human population from decline and extin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APTATION environmental challenges virus Sars-Cov2 spill over
下载PDF
运城盐湖中部区域浮游病毒丰度的初步分析检测
10
作者 陈杨 郭永昊 +3 位作者 毛润超 龚峰峰 夏金鑫 李新 《运城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24-28,共5页
浮游病毒作为水体微生物群落活性最高的成分,对水环境甚至整个生态系统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利用荧光显微技术检测了运城盐湖中部两个局部区域浮游病毒的丰度,并分析了其与水体中磷、浮游细菌、氮、叶绿素a含量等环境因子的关系。... 浮游病毒作为水体微生物群落活性最高的成分,对水环境甚至整个生态系统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利用荧光显微技术检测了运城盐湖中部两个局部区域浮游病毒的丰度,并分析了其与水体中磷、浮游细菌、氮、叶绿素a含量等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发现,在2015年9月15日到2015年11月15日试验期间,浮游病毒丰度范围是31-100个/mL,1号水域10月15日浮游病毒丰度最高值,表明浮游病毒与温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并有一定的季节性。当单一环境因子细菌含量达到0.33×103个/mL、而P、N以及叶绿素a含量分别达到11.1353 mg/mL、25.9962 mg/mL以及7.42×10-2mg/mL、盐度达到21.1%或者p H达到8.16,浮游病毒丰度达到最高值,表明单一的环境因子尽管不能直接影响浮游病毒的丰度,但却可以通过影响浮游细菌的分布间接影响浮游病毒丰度。本文的研究结果为明确浮游病毒在盐湖特殊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与定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城盐湖 环境因子 浮游病毒 荧光显微技术
下载PDF
几种不同浓缩技术回收水中病毒的效果
11
作者 张楚瑜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234-237,共4页
实验表明,即使病毒剂量低到一个感染性病毒也可使人感染,并可在人群间造成传播。因此,水环境的病毒污染深为人们关切。 水中的致病性病毒主要来自人和动物的排泄物及医院废水。目前已从各种水体中检测出120多种危及人类健康的肠道病毒... 实验表明,即使病毒剂量低到一个感染性病毒也可使人感染,并可在人群间造成传播。因此,水环境的病毒污染深为人们关切。 水中的致病性病毒主要来自人和动物的排泄物及医院废水。目前已从各种水体中检测出120多种危及人类健康的肠道病毒和其它病毒。 世界卫生组织要求,用最灵敏的方法试验,在100—1000L饮用水中应不含病毒。因此,病毒的浓缩技术是监测水中病毒的前提。 现在国内外使用的浓缩技术方法很多,但都不甚理想。我们用几种不同的方法回收自来水和污水厂出水中实验性污染的病毒,以便选择具有快速、简便、适用性广泛、浓缩水样体积大和回收病毒效率高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缩技术 病毒污染 环境病毒
全文增补中
基于数据驱动的SEIQRW新冠肺炎模型及最优控制
12
作者 苗慧 李淑萍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5期396-402,共7页
结合新冠病毒的传播特点,提出了一个基于“易感、潜伏、患病、隔离、恢复、环境病毒”的SEIQRW新冠肺炎传播动力学模型.根据下一代矩阵法计算了基本再生数R_(0),应用Hurwitz判据和矩阵理论分析了平衡点的稳定性,并利用庞特里亚金极大值... 结合新冠病毒的传播特点,提出了一个基于“易感、潜伏、患病、隔离、恢复、环境病毒”的SEIQRW新冠肺炎传播动力学模型.根据下一代矩阵法计算了基本再生数R_(0),应用Hurwitz判据和矩阵理论分析了平衡点的稳定性,并利用庞特里亚金极大值原理找到了最优控制策略.数值模拟验证了理论结果,敏感性分析确定了参数对R_(0)的重要性,通过拟合验证了带环境病毒的模型和实际数据更加吻合.最优控制表明,控制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新冠病毒通过环境向人类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病毒 基本再生数 数据拟合 敏感性分析 最优控制
下载PDF
环境矿物材料在土壤环境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3
作者 刘云 董元华 +1 位作者 杭小帅 马毅杰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29-638,共10页
环境矿物材料(包括天然矿物及改性和人工合成矿物等材料)已经广泛应用到有机污染、重金属污染及病毒污染土壤中。本文在回顾环境矿物材料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环境矿物材料在修复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和病毒污染土壤中的应用。其中... 环境矿物材料(包括天然矿物及改性和人工合成矿物等材料)已经广泛应用到有机污染、重金属污染及病毒污染土壤中。本文在回顾环境矿物材料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环境矿物材料在修复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和病毒污染土壤中的应用。其中,重点论述了硅酸盐矿物、磷灰石、金属氧化物等天然矿物材料,以及改性和人工合成矿物材料在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应用效果及其机理;同时阐述了硅酸盐矿物和金属氧化物在修复有机污染和病毒污染土壤中的应用效果及其机理;最后展望其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矿物材料 重金属 有机污染物 病毒污染 土壤污染修复
下载PDF
宁夏2011年-2013年度职业暴露人群血清学和环境禽流感监测分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孙晓强 温秋芳 +3 位作者 马学旻 袁芳 马江涛 詹军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3-106,共4页
目的了解宁夏职业暴露人群H5N1禽流感病毒抗体水平和环境中禽流感病毒的分布情况,为禽流感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血凝抑制试验检测职业暴露人群A(H5N1)血凝素抗体;采用Real-time RT-PCR方法对环境标本进行H5、H7、H9禽流感病毒... 目的了解宁夏职业暴露人群H5N1禽流感病毒抗体水平和环境中禽流感病毒的分布情况,为禽流感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血凝抑制试验检测职业暴露人群A(H5N1)血凝素抗体;采用Real-time RT-PCR方法对环境标本进行H5、H7、H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从2013年4月份起,对采集的环境标本增加H7N9核酸检测。结果职业暴露人群812人份血清H5N1抗体均为阴性;环境标本760份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A型阳性率为5.13%。A型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样本除原州区未检出外,其它地区均检出阳性标本。不同监测场所城乡活禽市场样本阳性率最高,不同环境样本宰杀或摆放禽肉案板表面擦拭标本阳性率最高。结论职业暴露人群血清标本中未检测出A(H5N1)禽流感病毒抗体阳性标本,宁夏监测点环境中存在H5、H9禽流感病毒,未检出H7N9禽流感病毒。城乡活禽市场是禽流感病毒重要的集散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暴露人群 血清分析 环境样本 禽流感病毒 监测
原文传递
免疫磁珠分离技术在环境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杨万 何苗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8-22,共5页
介绍免疫磁珠分离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介绍该技术在环境样品病原菌、原虫及病毒检测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环境样品成分复杂,需经适当分离纯化处理再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从而保证检测结果的可信性。免疫磁珠分离... 介绍免疫磁珠分离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介绍该技术在环境样品病原菌、原虫及病毒检测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环境样品成分复杂,需经适当分离纯化处理再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从而保证检测结果的可信性。免疫磁珠分离技术兼具免疫反应的特异性及磁性分离的快速性,能够有效分离纯化环境水样中的病原微生物,广泛应用于病原微生物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免疫磁珠分离技术 分离纯化 影响因素 病原菌 原虫 病毒
下载PDF
病毒宏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6
作者 徐志伟 魏云林 季秀玲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560-2570,共11页
病毒宏基因组学是一种新的病毒组学研究手段,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能够从环境中快速发现、鉴定病毒基因组的组成并研究其特征。在过去的十年里,研究者们运用病毒宏基因组学发现了许多新型病毒,增强了人们对不同环境中病毒... 病毒宏基因组学是一种新的病毒组学研究手段,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能够从环境中快速发现、鉴定病毒基因组的组成并研究其特征。在过去的十年里,研究者们运用病毒宏基因组学发现了许多新型病毒,增强了人们对不同环境中病毒组成、分布和多样性的了解。因此,病毒宏基因组学已成为清晰描绘各种特殊环境中病毒图谱、了解自然界中病毒分布动态的有效工具。本文主要从病毒宏基因组的概念、样品前处理和病毒总基因组提取方法、测序技术以及病毒宏基因组的应用和发展前景方面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宏基因组 环境微生物 高通量测序 新病毒鉴定
原文传递
养虾水体环境因子变化与对虾病毒病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5
17
作者 黄灿华 石正丽 +7 位作者 张建红 张立人 陈棣华 吴清江 王建平 伊祥华 斯烈钢 吴雄飞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期159-163,共5页
研究养虾水体的盐度、溶氧量及pH值等主要理化指标的变化与对虾暴发性病毒病害大流行之间的关系 .以低剂量病毒感染中国对虾 (Penaeuschinensis) ,人工改变海水盐度、溶氧量、pH值等理化指标 ,发现其变化与对虾发病死亡之间存在明显的... 研究养虾水体的盐度、溶氧量及pH值等主要理化指标的变化与对虾暴发性病毒病害大流行之间的关系 .以低剂量病毒感染中国对虾 (Penaeuschinensis) ,人工改变海水盐度、溶氧量、pH值等理化指标 ,发现其变化与对虾发病死亡之间存在明显的诱发关系 .结果对阐明对虾暴发病毒性流行病成因及指导虾农科学养虾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虾水体 环境因子 对虾病毒 秀发关系
下载PDF
Chemopreventive effect of oltipraz on AFB_1-induced hepatocarcinogenesis in tree shrew model 被引量:5
18
作者 TW Kensler BD Roebuck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5期647-650,共4页
INTRODUCTION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is one of themajor cancers in the world with a mortality of morethan 250 000 cases yearly.More than 137 000 casesof HCC were diagnosed each year in China,whichacount approxim... INTRODUCTION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is one of themajor cancers in the world with a mortality of morethan 250 000 cases yearly.More than 137 000 casesof HCC were diagnosed each year in China,whichacount approximately for more than 40 percent ofthe total number in the world.HCC has become thesecond major cause of death for cancer 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upajidae AFLATOXIN B1 hepatitis B virus incidence CARCINOGENS environmental
下载PDF
Reactions of Maruca Resistant Transgenic Cowpea to Cowpea Aphid-Borne Mosaic Virus
19
作者 Mounyratou Rabo Moustapha Ouédraogo +6 位作者 Orokia Coulibaly Assita Traoré-Barro Salimata Traoré Teyioue Benoit Joseph Batieno Chantal Kaboré-Zoungrana Aboubacar Toguyeni Oumar Traoré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24年第7期742-753,共12页
Cowpea (Vigna unguiculata L. [Walp.]) in one of the main grain legumes contributing to food security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in Sub-Saharan Africa. To control the highly damaging legume pod borer Maruca vitrata F., tr... Cowpea (Vigna unguiculata L. [Walp.]) in one of the main grain legumes contributing to food security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in Sub-Saharan Africa. To control the highly damaging legume pod borer Maruca vitrata F., transgenic cowpea lines expressing the insecticidal Cry1Ab Bt protein were developed. In this study, we evaluated the impact of Cry1Ab transgene expression on the susceptibility of four cowpea lines (named IT97K-T, IT98K-T, Gourgou-T and Nafi-T) and their respective non-transgenic near isogenic lines (IT97K, IT98K, Gourgou and Nafi) to Cowpea aphid-borne mosaic virus (CABMV) in greenhouse conditions. In a preliminary quality control test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the presence of Cry1Ab protein in transgenic seed lots ranged from 59% to 72%, wit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e lines (χ2 = 3.26;p = 0.35). Upon virus inoculation, all cowpea lines exhibited mosaic symptoms with similar severity between 7- and 11-day post-inoculation.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in symptom severit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between cowpea lines for time of symptom onset, virus accumulation in plants and days to 50% flowering. However, while comparing pairs of transgenic lines and corresponding non-transgenic lines, virus accumulation showed no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hatever the pair. Time of symptom onset and days to 50% flowering did not also differ significantly between pairs of cowpea lines except Nafi/Nafi-T in which transgenic Nafi-T showed earlier symptoms (7.4 ± 0.7 vs. 8.9 ± 0.8 days post-inoculation) and shorter flowering time (37.3 ± 0.6 vs. 42 ± 1.7 days after sowing). Overall, these findings improv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effects of Cry1Ab gene mediated genetic modification on cowpea infection by Cowpea aphid-borne mosaic virus, with potential implications for environmental safety assess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WPEA CRY1AB Cowpea Aphid-Borne Mosaic virus environmental Safety
下载PDF
用优化的切向流超滤法提高环境水中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的浓度及检测效率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娜 刘荭 +4 位作者 谢艳辉 黄磊 孙思阳 斯泽恩 李家侨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4-110,共7页
水是病毒传播的最重要途径之一,但是从水中检测病毒是一项挑战。由于水中的病毒滴度低,而且水的样品成分复杂,检测前通常需要进行水样品处理,浓缩水中的病毒以达到可检测的数量。本试验分析切向流超滤技术的关键参数(包括切向流的不同... 水是病毒传播的最重要途径之一,但是从水中检测病毒是一项挑战。由于水中的病毒滴度低,而且水的样品成分复杂,检测前通常需要进行水样品处理,浓缩水中的病毒以达到可检测的数量。本试验分析切向流超滤技术的关键参数(包括切向流的不同孔径、不同面积的超滤柱)以提高从水环境样品中浓缩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的效率,并用荧光PCR和数字PCR来定量检测病毒浓缩效果。结果显示,浓缩白斑综合症病毒的过滤最佳过滤柱为0.2μm微过滤膜、UFP-100-C-4MA超滤柱(孔径100 kDa,面积为420 cm^(2))。在进行水样品倍比稀释后所构建的切向流超滤方法对白斑综合症病毒的平均浓缩回收率为73.92%,浓缩效果较好;且病毒回收重复性较高。因此,本试验所优化的切向流超滤方法可以有效地浓缩环境水中的虾病毒,提高水生病毒病原体的检测与流行病学调查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水样品 对虾 白斑综合症病毒 切向流超滤 数字PCR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