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毒素对水稻恶苗病菌的抑菌活性 被引量:2
1
作者 崔安妮 姜鑫 +1 位作者 郑毅帆 王欢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4期862-863,902,共3页
利用从全国采集的土样中收集到的28个品系的昆虫病原线虫,分离并筛选出28株高毒力共生菌株,对高毒力菌株的毒素进行初步提取,利用水稻恶苗病菌进行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共生菌NC34-3B的毒素对水稻恶苗病菌抑菌活性最高,抑菌圈半径为17... 利用从全国采集的土样中收集到的28个品系的昆虫病原线虫,分离并筛选出28株高毒力共生菌株,对高毒力菌株的毒素进行初步提取,利用水稻恶苗病菌进行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共生菌NC34-3B的毒素对水稻恶苗病菌抑菌活性最高,抑菌圈半径为17.5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 毒素 抑菌活性
下载PDF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对玉米弯孢菌的抑菌活性及其抗逆性
2
作者 王欢 刘彦群 +6 位作者 董辉 钱海涛 李天来 丛斌 郑婧 谢迪 高眃晞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25-328,共4页
利用从国内采集土样中收集到的23个品系昆虫病原线虫和5个本室保存的线虫品系分离共生菌,通过对共生菌菌株发酵液和初提物抑菌活性的测定,得到1株对玉米弯孢菌具有良好抑菌活性的共生菌菌株SY5,抑菌圈平均直径分别为50.00mm和33.34mm,... 利用从国内采集土样中收集到的23个品系昆虫病原线虫和5个本室保存的线虫品系分离共生菌,通过对共生菌菌株发酵液和初提物抑菌活性的测定,得到1株对玉米弯孢菌具有良好抑菌活性的共生菌菌株SY5,抑菌圈平均直径分别为50.00mm和33.34mm,并对抑菌活性强的菌株发酵液的抗逆性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共生菌菌株SY5在50℃下处理60 min和100℃高温下10 min,其抑菌活性依旧很高;18W紫外线照射120 min对共生菌SY5的抑菌活性的影响不明显;常温保存150d,抑菌活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 玉米弯孢菌 抑菌活性
下载PDF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杀虫蛋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薛仁风 王晓婧 +1 位作者 李梅 曾凡荣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1-24,共4页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杀虫蛋白对许多农业害虫都有很明显的毒杀作用,作为一种新型的具有开发潜力和应用前景的生物防治资源,已经引起科学家们的关注并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综述了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杀虫蛋白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及其杀...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杀虫蛋白对许多农业害虫都有很明显的毒杀作用,作为一种新型的具有开发潜力和应用前景的生物防治资源,已经引起科学家们的关注并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综述了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杀虫蛋白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及其杀虫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 嗜线虫致病杆菌 发光杆菌 杀虫蛋白
下载PDF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胞内外蛋白的提取及杀虫活性比较 被引量:4
4
作者 杨保军 杨怀文 +2 位作者 刘峥 杨秀芬 袁京京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3-38,共6页
通过超声波破碎、硫酸铵盐析等方法从10株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的发酵液中分离出各菌株的胞内和胞外蛋白,测定各蛋白样品含量及其对棉铃虫初孵幼虫的生长抑制毒性,并用Native-PAGE和SDS-PAGE对各粗蛋白组分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有7个菌... 通过超声波破碎、硫酸铵盐析等方法从10株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的发酵液中分离出各菌株的胞内和胞外蛋白,测定各蛋白样品含量及其对棉铃虫初孵幼虫的生长抑制毒性,并用Native-PAGE和SDS-PAGE对各粗蛋白组分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有7个菌株的胞内和胞外蛋白对棉铃虫初孵幼虫生长均显示出不同程度的抑制生长活性。其中以嗜线虫致病杆菌3个菌株CB6、All和Bw活性最强,其胞内蛋白的活性分别达97.1%、97.9%、97.2%,胞外蛋白分别达95.8%9、6.3%、88.6%。不同菌株胞内胞外蛋白产量各不相同。电泳图谱表明,不同菌株间及同一菌株胞内胞外蛋白有差异,但近缘菌株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 胞内蛋白 胞外蛋白 毒性 棉铃虫
下载PDF
9株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抗菌谱的筛选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潘杰 窦振国 +2 位作者 王浩 包浩然 张克云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87-496,共10页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9株昆虫病原线虫(entomopathogenic nematode,EPN)共生菌菌株的高效分离鉴定方法以及其对植物真菌病害的拮抗能力。[方法]采用研磨法、血淋巴涂布法和改良涂布法对7种斯氏线虫科(Steinernematidae)和2种异小杆科(Hete...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9株昆虫病原线虫(entomopathogenic nematode,EPN)共生菌菌株的高效分离鉴定方法以及其对植物真菌病害的拮抗能力。[方法]采用研磨法、血淋巴涂布法和改良涂布法对7种斯氏线虫科(Steinernematidae)和2种异小杆科(Heterorhabditidae)EPN的共生菌进行分离。通过测定其16S rDNA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和分子系统发育树分析以鉴定共生菌的种属。采用平板菌丝抑制法测定这9株共生菌的抗病原真菌谱。挑选综合抑菌效果最好的2株共生菌菌株进行稀释和组分分离,测试各组分对真菌的菌丝生长和镰刀菌属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效率。[结果]改良涂布法分离到的共生菌平均菌落数为124.0,明显多于传统的研磨法和血淋巴涂布法(分别为8.2和67.7),同时被污染的概率也低。9株共生菌中有7株属于致病杆菌属(Xenorhadus)的5个种,2株属于发光杆菌属(Photorhabdus)的2个种。9株共生菌对稻瘟病菌、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黄瓜专化型、灰葡萄孢菌和辣椒疫霉均有抑制能力。其中,伯氏致病杆菌(Xenorhadus bovienii)NN6和NN8对5种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率最高,均大于45%。NN6发酵液的5倍稀释液对辣椒疫霉菌丝生长的抑制效率为51.99%,显著高于NN8(45.46%)。NN8发酵液原液对尖孢镰刀菌黄瓜专化型孢子萌发的抑制效率为88.16%,显著高于NN6(81.79%)。[结论]改良的血淋巴涂布法是1种高效分离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的方法,分离到的9株共生菌对5种常见植物病原真菌的生长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其中伯氏致病杆菌NN6和NN8对菌丝生长的综合抑制能力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 分离方法 抗菌谱 菌丝生长 分生孢子萌发 16S rDNA
下载PDF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杀虫毒素对亚洲玉米螟幼虫的杀虫活性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欢 丛斌 +3 位作者 栾军波 于娟娟 董辉 钱海涛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2006年第1期33-36,41,共5页
自28个昆虫病原线虫品系离体培养得到152株共生细菌菌株,筛选出高毒力菌株并提取杀虫粗提物,生物测定结果表明:线虫品系5的共生菌及其杀虫粗提物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幼虫有较高的胃毒活性,对未死虫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抑... 自28个昆虫病原线虫品系离体培养得到152株共生细菌菌株,筛选出高毒力菌株并提取杀虫粗提物,生物测定结果表明:线虫品系5的共生菌及其杀虫粗提物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幼虫有较高的胃毒活性,对未死虫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图2,表2,参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 杀虫粗提物 亚洲玉米螟 生物测定
下载PDF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5-5B液体培养基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冰 丛斌 +1 位作者 钱海涛 董辉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633-1636,共4页
为降低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5-5B液体培养基的造价,使之适合规模化生产,应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对5-5B菌株液体培养基的组分配比进行了重新配比和优化。结果表明,在培养基各组分中,玉米淀粉对产菌量影响最大;优化后的培养基5个组... 为降低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5-5B液体培养基的造价,使之适合规模化生产,应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对5-5B菌株液体培养基的组分配比进行了重新配比和优化。结果表明,在培养基各组分中,玉米淀粉对产菌量影响最大;优化后的培养基5个组分的最佳水平编码分别为0,1,2,1,-2,即玉米淀粉3.0 g·(100mL)-1,黄豆饼粉2.0 g·(100mL)-1,酵母粉2.5 g·(100mL)-1,鱼粉2.0 g·(100mL)-1,蛋白胨0.1 g·(100mL)-1。此培养基的优化配方可应用于大量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 液体培养基 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下载PDF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Serratia nematodiphila DR186对果蝇致病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徐漫 蔡翰林 张克云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27-834,共8页
[目的]通过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Serratia nematodiphila DR186侵染黑腹果蝇的野生型和免疫突变体,研究该共生菌侵染果蝇成虫的致病机制。[方法]利用饲喂和针刺方式将S.nematodiphila DR186接入野生型黑腹果蝇和其体液免疫途径突变体的肠... [目的]通过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Serratia nematodiphila DR186侵染黑腹果蝇的野生型和免疫突变体,研究该共生菌侵染果蝇成虫的致病机制。[方法]利用饲喂和针刺方式将S.nematodiphila DR186接入野生型黑腹果蝇和其体液免疫途径突变体的肠道和血腔中引起侵染;通过统计2种侵染条件下各个突变体的存活率,血腔中共生菌的菌体数,结合荧光定量PCR检测两类抗菌肽Diptericin和Drosomycin的表达水平来研究S.nematodiphila DR186对果蝇的致病机制。[结果]S.nematodiphila DR186对野生型黑腹果蝇的肠道侵染存活率在7 d降至0,血腔侵染存活率在19 h降至0;S.nematodiphila DR186血腔侵染后,Imd途径的PGRP-LC、Dredd、Relish突变体相对Toll途径的Dif突变体和野生型更加敏感,在12 h内存活率低于50%,并在随后短时间内全部死亡。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Diptericin和Drosomycin的相对表达水平在血腔侵染过程中均呈先上升再逐渐降低的趋势。Dredd突变体Drosomycin相对表达量在6 h达到88%,Dif突变体和野生型的Diptericin相对表达量在6 h分别达到75%和62%。S.nematodiphila DR186侵染肠道后对Imd途径和Toll途径突变体及野生型的存活率在7 d降至0。针刺法侵染的致病性高于饲喂法侵染,在19 h存活率降至0。[结论]S.nematodiphila DR186可能采用免疫逃逸机制从果蝇肠道成功侵染果蝇。果蝇抵抗S.nematodiphila DR186侵染的主要免疫途径是Imd体液免疫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 黑腹果蝇 体液免疫 SERRATIA nematodiphila DR186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