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织物图案变化与精准纺纱工艺的关系模型
1
作者 董真真 李文雅 +2 位作者 孟天玉 梁建行 任学勤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55,共5页
为进一步确定基于一根结构可控的自固结子线经过织造可直接在织物上形成精准图案的尺寸变化与纺纱工艺之间的关系,以织物尺寸不变、图案等比例放大为研究要点,分析随着图案大小变化时各纱线段长度以及纺纱时间的变化规律,最终建立图案... 为进一步确定基于一根结构可控的自固结子线经过织造可直接在织物上形成精准图案的尺寸变化与纺纱工艺之间的关系,以织物尺寸不变、图案等比例放大为研究要点,分析随着图案大小变化时各纱线段长度以及纺纱时间的变化规律,最终建立图案放大倍数与精准纺纱工艺的关系模型。以基础图案为基准,2个矩形图案间距不变,分别将矩形横向放大2倍和3倍。经过纺纱织造后分析可得:图案放大倍数(a)与循环纱长L呈(L)=1.65a+67.17的线性关系;各结构段长度及纺纱时间也呈现线性规律变化;所得精准纺纱工艺计算模型可快速确定各纱线段长度及运行时间,为织物图案尺寸变化后相对应的精准纺纱工艺参数预测提供了依据,减少试织次数和成本,提高制备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图案 图案放大 循环纱长 纺纱工艺
下载PDF
筑坝蓄水对高原湿地拉市海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分布格局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洪昇 田昆 +1 位作者 姚茜 曹萍麟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2-167,共6页
筑坝扩容导致湿地面积增加。基于筑坝前后变化,沿淹水梯度采集土壤,了解高原湿地拉市海有机质和全氮分布的现状,比较筑坝蓄水前后有机质和全氮的差异性。结果表明:筑坝蓄水后淹水区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均比未淹水土壤有所增加,同时随着淹... 筑坝扩容导致湿地面积增加。基于筑坝前后变化,沿淹水梯度采集土壤,了解高原湿地拉市海有机质和全氮分布的现状,比较筑坝蓄水前后有机质和全氮的差异性。结果表明:筑坝蓄水后淹水区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均比未淹水土壤有所增加,同时随着淹水强度的加强,有机质和全氮含量都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就同一淹水梯度而言,受人为干扰较严重的土壤(弃耕地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显著低于干扰较小的土壤(草甸土壤)。方差分析表明,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在干湿交替的季节性淹水区差异不显著(P>0.05),在常年淹水区则差异显著(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研究区域内淹水强度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呈显著正相关,有机质与全氮呈显著正相关,全氮、有机质与碳氮比也呈显著正相关(P<0.01)。研究结果为科学评估筑坝蓄水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为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筑坝扩容 土壤有机质 土壤全氮 分布格局
原文传递
盆缘凹陷区甜点储层主控因素与源下成藏模式——以柴达木盆地扎哈泉地区渐新统为例 被引量:9
3
作者 倪祥龙 黄成刚 +4 位作者 杜斌山 石亚军 李翔 崔俊 龙国徽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3-164,共12页
对扎哈泉地区深层渐新统砂岩储集层的储层特征和成藏模式进行了研究.系统地开展了岩石矿物学特征研究、物性分析、孔隙类型及孔隙结构研究、孔隙保存机理分析,并描述了其成藏模式,提出扎哈泉地区渐新统下段E13发育相对高孔渗的优质砂岩... 对扎哈泉地区深层渐新统砂岩储集层的储层特征和成藏模式进行了研究.系统地开展了岩石矿物学特征研究、物性分析、孔隙类型及孔隙结构研究、孔隙保存机理分析,并描述了其成藏模式,提出扎哈泉地区渐新统下段E13发育相对高孔渗的优质砂岩储集体,特殊的构造样式造就了其"源下成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目的层整体物性较差,孔隙度平均为4.6%,渗透率平均为1.894mD,为一套微咸水环境下的三角洲前缘沉积,碳酸盐胶结广泛发育,岩石较为致密,但发育若干相对高孔渗(孔隙度平均为10.5%,渗透率平均为20.618mD)的优质砂岩储集层;2)优质储集层的保存主要得益于绿泥石包膜的抗压实作用,并且早期(铁元素质量百分比为15.61%)绿泥石包膜的存在有效抑制了碳酸盐胶结作用和石英次生加大作用;3)质量分数平均为15.4%的碎屑长石溶蚀现象普遍,但溶蚀强度不大,溶蚀作用产生的储集空间有限,未能形成呈规模化发育的次生孔隙发育带;4)大型逆冲断裂使得扎哈泉凹陷的E13储集层位于邻区茫崖凹陷主力烃源岩段E23的侧上方,成熟的茫崖凹陷原油和天然气通过该断裂侧向运移至扎哈泉E13储集层中,运移距离超过8km,该推论已被油源对比分析结果所证实.这一特殊的"源下成藏"实例为今后"源下找油"的勘探部署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泥石包膜 碳酸盐胶结物 次生加大 储层特征 “源下”成藏模式 扎哈泉地区 柴达木盆地
原文传递
扩底锚杆在风力发电机组基础中的承载力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阎寒 邓德全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51-154,共4页
风力发电机组基础采用扩底锚杆基础形式不仅可以较好地发挥岩体的力学性能,而且具有很好的安全性.通过单根扩底锚杆和多根扩底锚杆同时受上拔拉力两种状态试验,分析试验数据和破坏形态,给出了扩底锚杆承载力值的一般公式,可供该技术的... 风力发电机组基础采用扩底锚杆基础形式不仅可以较好地发挥岩体的力学性能,而且具有很好的安全性.通过单根扩底锚杆和多根扩底锚杆同时受上拔拉力两种状态试验,分析试验数据和破坏形态,给出了扩底锚杆承载力值的一般公式,可供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底锚杆 风力发电机组基础 承载力 破坏形态
原文传递
对称突扩水流流态失稳和流场结构
5
作者 王芳芳 孙振兴 +4 位作者 樊顾飞 张维乐 孙晨光 程旭 吴时强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5-182,共8页
对称突扩分离再附水流现象广泛存在于工程和生活中,流道突扩易产生局部水头损失、压力变化、结构振动、次生噪声等,对称突扩存在流场对称性失稳现象,如管道对称突扩等。然而,由于紊流的复杂性和量测技术的局限性,人们对其流动特性和流... 对称突扩分离再附水流现象广泛存在于工程和生活中,流道突扩易产生局部水头损失、压力变化、结构振动、次生噪声等,对称突扩存在流场对称性失稳现象,如管道对称突扩等。然而,由于紊流的复杂性和量测技术的局限性,人们对其流动特性和流态演变规律认识仍然不足,有必要开展对称突扩流动的流场结构分析研究。本文基于物理模型试验和高精度图像粒子测速技术,模拟了不同雷诺数条件下(Re=539~48911)对称突扩水流流动现象和精细流场结构,包含层流、过渡流和充分发展的紊流典型流态,随着雷诺数Re增加,流态从层流过渡到紊流,从对称到非对称分布,其流态发生对称性失稳,高雷诺数紊流时主流偏向一侧,流场结构相对稳定;揭示了突扩水流主流两侧形成的非对称分布的大尺度涡漩结构,其与流场对称性失稳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突扩流动 图像粒子测速技术 对称性失稳 流场结构 涡漩结构
下载PDF
西双版纳扩建保护区植被分布规律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宏伟 《林业调查规划》 2005年第4期31-33,共3页
通过对西双版纳扩建保护区进行野外实地考察、样地测设,依据《云南植被》,保护区共划分10个植被类型(含1个人工植被类型),15个植被亚型(含3个人工植被亚型)和25个群系。保护区植被的水平基带是热带雨林和季雨林,并介绍了水平、垂直分布... 通过对西双版纳扩建保护区进行野外实地考察、样地测设,依据《云南植被》,保护区共划分10个植被类型(含1个人工植被类型),15个植被亚型(含3个人工植被亚型)和25个群系。保护区植被的水平基带是热带雨林和季雨林,并介绍了水平、垂直分布规律和地域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双版纳扩建保护区 植被分布规律 地域分布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