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刑事立法应力戒情绪——以《刑法修正案(九)》为视角 被引量:254
1
作者 刘宪权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6-97,共12页
情绪性刑事立法主要来源于易导致非理性结果的舆论,刑事法律的严厉性决定了刑事立法活动必须严谨且理性,刑法的谦抑性要求刑事立法必须杜绝情绪化干扰,刑事立法应力戒情绪性立法具有充分的法理依据。新近颁行的《刑法修正案(九)》中情... 情绪性刑事立法主要来源于易导致非理性结果的舆论,刑事法律的严厉性决定了刑事立法活动必须严谨且理性,刑法的谦抑性要求刑事立法必须杜绝情绪化干扰,刑事立法应力戒情绪性立法具有充分的法理依据。新近颁行的《刑法修正案(九)》中情绪性立法现象表现较为突出和严重。废除嫖宿幼女罪,增设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增设拒不履行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加重对袭警行为的处罚,对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行为一律追究刑事责任,以及对重大贪污贿赂犯罪不得减刑、假释等规定均是《刑法修正案(九)》中情绪性立法的典型立法例。科学的刑事立法必须力戒情绪,既要遵循刑法发展的内在规律,又要对舆论或民意的反应有所为且有所不为,如此才能将我国刑事立法水平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充分实现良法善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修正案(九)》 情绪性立法 民意 舆论 科学立法
原文传递
《刑法修正案(十一)》的解读与反思 被引量:74
2
作者 刘宪权 陆一敏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2-41,共10页
《刑法修正案(十一)》的重点修正内容包含对社会热点事件的立法回应以及与其他部门法的立法衔接。本次修正案总体上遵循了从严从重的立法整体趋向。本次修正案有关刑事责任年龄的重大突破更多的是对低龄未成年人恶性暴力犯罪现象的立法... 《刑法修正案(十一)》的重点修正内容包含对社会热点事件的立法回应以及与其他部门法的立法衔接。本次修正案总体上遵循了从严从重的立法整体趋向。本次修正案有关刑事责任年龄的重大突破更多的是对低龄未成年人恶性暴力犯罪现象的立法回应以及对社会公众激昂民意的安抚,与我国的现实国情和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刑事政策有所不符。本次修正案通过增设新罪、修改构成要件以扩大原有犯罪适用范围以及前置化刑法干预起点等修法技术和途径,本质上实现了对我国犯罪圈的扩张。加重多个罪名法定刑的修法现象同样体现了我国刑事立法重刑化的发展趋势。应坚持刑法对社会治理干预的适度化,尽可能减少"轻罪立法",避免"现象立法",以杜绝"情绪性立法"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修正案(十一) 情绪性立法 轻罪立法 现象立法
下载PDF
刑法修正之于社会舆论:尊重更应超越 被引量:19
3
作者 王强军 《政法论丛》 CSSCI 2014年第3期104-111,共8页
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公众基于社会安全和自身安全的考量会对刑法有一定的期待,这种客观现实和合理诉求决定了刑法修正时尊重社会舆论的正当性。而社会舆论的非理性、片面性等特点和刑法的残酷性、谦抑性等特点又共同决定了刑法修正时应当... 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公众基于社会安全和自身安全的考量会对刑法有一定的期待,这种客观现实和合理诉求决定了刑法修正时尊重社会舆论的正当性。而社会舆论的非理性、片面性等特点和刑法的残酷性、谦抑性等特点又共同决定了刑法修正时应当超越社会舆论的正当性。过度尊重和囿于社会舆论会导致情绪性立法,而过度超越社会舆论又可能造成对社会舆论的"傲慢与偏见"。为此,应当从切实坚守刑法发展的理性、坚持危害性原则、揭开社会舆论的面纱等方面实现刑法修正和社会舆论的合理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修正 社会舆论 刑法谦抑 情绪性立法
下载PDF
论收买被拐卖妇女犯罪行为分类与法定刑配置
4
作者 曾粤兴 孙道镭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3-133,共11页
极端案件的出现将收买被拐卖妇女犯罪法定刑配置是否过于轻缓的问题推至舆论顶点。《刑法修正案(九)》删除收买行为的出罪事由,表明打拐需从买方市场考量的态度。本罪行为并非能够简单地与拐卖妇女犯罪行为相等同。收买行为的发生,在一... 极端案件的出现将收买被拐卖妇女犯罪法定刑配置是否过于轻缓的问题推至舆论顶点。《刑法修正案(九)》删除收买行为的出罪事由,表明打拐需从买方市场考量的态度。本罪行为并非能够简单地与拐卖妇女犯罪行为相等同。收买行为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伴随着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共同影响。合理调整法定刑配置是有效回应立法不充分和社会舆论的手段,科学分析犯罪行为分类是合理调整法定刑配置的前提。结合责任理论的基本原理,将本罪行为划分为婚姻型收买行为和非婚姻型收买行为两个基本类型,并在婚姻型收买行为中细分出良性发展型和恶性破坏型两个子类型。基于行为类型分类和责任原理对本罪法定刑重新配置,从不同行为类型角度对法定刑配置分别进行匹配,建立合理的法定刑配置体系,推动拐卖妇女犯罪的有效治理,恰当回应舆论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买被拐卖妇女犯罪 情绪性立法 责任原理 法定刑配置 社区矫正
下载PDF
高空抛物问题的刑法处置进路探究——兼评《刑法修正案(十一)》的立法设计 被引量:3
5
作者 陈琦琦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95-102,共8页
历经多次审议,《刑法修正案(十一)》始终坚持为高空抛物行为设置独立罪名入刑,然而从危害公共安全类犯罪到扰乱公共秩序类犯罪的性质转变并不能改变高空抛物本身不具有独立入罪的法理依据与现实必要性这一事实。将高空抛物独立入罪造成... 历经多次审议,《刑法修正案(十一)》始终坚持为高空抛物行为设置独立罪名入刑,然而从危害公共安全类犯罪到扰乱公共秩序类犯罪的性质转变并不能改变高空抛物本身不具有独立入罪的法理依据与现实必要性这一事实。将高空抛物独立入罪造成了刑法罪名体系的分散与不协调,也暴露了我国现行刑事立法的情绪化立法与现象立法趋向,容易造成国家刑罚权的扩张。对于高空抛物的刑法规制,应根据高空抛物的行为类型,分别依照危害公共安全类犯罪、危害公民人身、财产安全类犯罪定罪量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抛物 情绪性立法 现象立法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 扰乱公共秩序
下载PDF
论社会热点问题的情绪化刑事立法——以冒名顶替上学为视角 被引量:1
6
作者 许智清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93-97,共5页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深刻变化的转型期,新的社会问题不断涌现,其中,冒名顶替上学的问题是较为典型的一类。由于法律具有滞后性,既成的法律无法完全覆盖当下热点事件,立法机关希冀通过加快完善法律来弥补漏洞,但会受到诸如舆论因素、政策...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深刻变化的转型期,新的社会问题不断涌现,其中,冒名顶替上学的问题是较为典型的一类。由于法律具有滞后性,既成的法律无法完全覆盖当下热点事件,立法机关希冀通过加快完善法律来弥补漏洞,但会受到诸如舆论因素、政策因素等干扰,从而导致新立的法律或在执法过程中遭遇障碍,或有违刑法谦抑主义,反而降低了法律对人权的保障功能以及对风险的预防功能,有损法律的权威性。因此,立法机关在关切社会热点事件的立法态度上仍需谨慎,避免陷入情绪化立法与象征性立法的怪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热点问题 情绪化立法 冒名顶替 社会治理
下载PDF
激情犯的概念及立法问题 被引量:3
7
作者 彭江辉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31-33,共3页
激情犯,又称为情感犯,在大陆法系刑法和英美法系刑法中,都有关于激情犯的规定。然而我国当前还没有正式关于激情犯的刑事立法与司法解释,我国刑法著作中对此虽有提及,但缺乏系统的论述。在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中承认激情犯的存在,是理论... 激情犯,又称为情感犯,在大陆法系刑法和英美法系刑法中,都有关于激情犯的规定。然而我国当前还没有正式关于激情犯的刑事立法与司法解释,我国刑法著作中对此虽有提及,但缺乏系统的论述。在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中承认激情犯的存在,是理论上的必然和实践上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情犯 概念与特征 立法
下载PDF
犯罪主体的情绪评价问题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袁彬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6-82,共7页
情绪是影响刑事责任能力的重要因素,对人的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都具有显著影响。我国现行刑法典未将正常的情绪纳入刑事责任能力的评价范围,而且其对精神病的严格限定导致许多病理性情绪难以纳入刑事责任能力的评价范围。将情绪纳入刑事... 情绪是影响刑事责任能力的重要因素,对人的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都具有显著影响。我国现行刑法典未将正常的情绪纳入刑事责任能力的评价范围,而且其对精神病的严格限定导致许多病理性情绪难以纳入刑事责任能力的评价范围。将情绪纳入刑事责任能力的评估范围,有利于推动刑法将相关心理因素纳入刑事责任能力的评价范围,推动刑法的人道化发展。参考域外的立法,我国有必要在刑法典第18条第一至三款中将"严重的精神不安"列为影响刑事责任能力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主体 刑事责任能力 情绪 精神不安 立法完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