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6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情感记忆在交互设计中的价值与应用 被引量:72
1
作者 王玉珊 李世国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6-59,共4页
阐述了情感记忆的概念,指出人们对一些熟识的人、物、环境拥有特殊的情感和比较深刻地记忆。分析了情感记忆的来源及其在认知心理学角度的优势,论述了情感记忆在交互设计中的价值,利用情感记忆更容易使用户理解产品,从而唤起自然的感知... 阐述了情感记忆的概念,指出人们对一些熟识的人、物、环境拥有特殊的情感和比较深刻地记忆。分析了情感记忆的来源及其在认知心理学角度的优势,论述了情感记忆在交互设计中的价值,利用情感记忆更容易使用户理解产品,从而唤起自然的感知,直觉的操作,最终获得情感的满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情感记忆应用的误区及重要途径,旨在为交互设计目标的实现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记忆 交互设计 直觉化交互 自然感知 情感满足
下载PDF
移动应用中的情感交互设计研究 被引量:68
2
作者 孙辛欣 靳文奎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51-54,共4页
目的研究移动应用的情感交互特征及设计方法。方法将情感交互设计融入移动应用设计中,通过案例分析情感交互在移动应用设计中的价值。结论指出了移动应用中的情感交互内容分为形式层面、内容层面及行为层面的情感交互。论述了情感交互... 目的研究移动应用的情感交互特征及设计方法。方法将情感交互设计融入移动应用设计中,通过案例分析情感交互在移动应用设计中的价值。结论指出了移动应用中的情感交互内容分为形式层面、内容层面及行为层面的情感交互。论述了情感交互设计是提升移动产品竞争力及满足用户情感需求的有效方式,在此基础上,探索了基于移动应用的情感交互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化 交互设计 移动应用 信息设计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学习者情感识别与应用 被引量:45
3
作者 徐振国 张冠文 +2 位作者 孟祥增 党同桐 孔玺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7-94,共8页
情感能够影响和调节学习者的注意、记忆、思维等认知活动,学习者情感的准确识别是构建智慧学习环境中和谐情感交互的基础,更是判断学习者学习状态的重要手段。传统学习者情感识别方法存在识别率低、算法复杂、鲁棒性差等问题,并且容易... 情感能够影响和调节学习者的注意、记忆、思维等认知活动,学习者情感的准确识别是构建智慧学习环境中和谐情感交互的基础,更是判断学习者学习状态的重要手段。传统学习者情感识别方法存在识别率低、算法复杂、鲁棒性差等问题,并且容易丢失面部表情特征的关键信息。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学习者情感识别方法,该网络包括3个卷积层、3个池化层和1个全连接层。然后在自主搭建的大规模学习者情感数据库中进行了训练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准确的识别学习者情感。未来,该方法可应用到智慧学习环境建设中,为完善学习者模型、实现情感交互、挖掘学习行为等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学习者情感 情感识别 智慧学习环境 情感交互 卷积神经网络
下载PDF
农村亲子关系模式及特点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朱俊卿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212-1213,共2页
本研究通过半结构访谈 ,分析了我国农村亲子关系的模式和特点。研究发现 :(1 )农村亲子间的亲密度低 ,亲子依恋不强 ,亲子交往的频率低。 (2 )农村父母对子女有偏爱现象 ,更加偏爱男孩和排行靠前的孩子。 (3)农村儿童对母亲更加信任和依... 本研究通过半结构访谈 ,分析了我国农村亲子关系的模式和特点。研究发现 :(1 )农村亲子间的亲密度低 ,亲子依恋不强 ,亲子交往的频率低。 (2 )农村父母对子女有偏爱现象 ,更加偏爱男孩和排行靠前的孩子。 (3)农村儿童对母亲更加信任和依恋 ,更亲近母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家庭 家庭教育 亲子关系模式 情感交流 行为交往
下载PDF
国外儿童情绪发展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23
5
作者 刘国雄 方富熹 杨小冬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8-104,共7页
近十几年来有关儿童情绪发展的研究表现出一种从相互影响的、人际交往的角度进行研究的趋向。父母作为儿童情绪发展中的支持者和指导者,其影响作用随儿童年龄增长而有所变化;同伴作为彼此的协商者,逐渐形成较为成熟的情绪调节策略、进... 近十几年来有关儿童情绪发展的研究表现出一种从相互影响的、人际交往的角度进行研究的趋向。父母作为儿童情绪发展中的支持者和指导者,其影响作用随儿童年龄增长而有所变化;同伴作为彼此的协商者,逐渐形成较为成熟的情绪调节策略、进而形成具有特定情绪规则的群体,他们对诸多情绪事件有着类似的评价。本文围绕亲子交往、同伴交往两种主要社会情境,对国外情绪发展的近期研究进行了回顾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情绪发展 亲子交往 同伴交往
下载PDF
迈向有温度的乡村网格治理——基于情感治理的分析 被引量:22
6
作者 李佳莹 吴理财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50-159,共10页
当前的基层治理方式倾向于理性治理,对情感因素重视不够,然而在传统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情感互动现象并未消失,将情感与治理相结合是对理性治理的必要补充。对安徽省H县若干个乡村网格的治理过程考察发现,乡村网格通过财务管理透明化、纠... 当前的基层治理方式倾向于理性治理,对情感因素重视不够,然而在传统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情感互动现象并未消失,将情感与治理相结合是对理性治理的必要补充。对安徽省H县若干个乡村网格的治理过程考察发现,乡村网格通过财务管理透明化、纠纷调解规范化、积分激励制度化、传统风俗现代化,唤醒网格内村民的信任感、认同感、获得感和归属感。同时,这些情感又以情感动员、情感调解、情感激励、情感反哺等方式嵌入实际的治理过程中,实现居民参与热情的调动、乡村社会秩序的维护、情感互动氛围的营造、社会资源供给的丰富。情感治理是情感唤醒与情感互动结合的结果,正是在情感产生和交互的过程中,契合乡村“熟人社会”场域,以治理有效为目标导向,凸显网格成员主体地位,情感治理得以在乡村网格行之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治理 网格化治理 乡村治理 情感互动
下载PDF
基于情感交互的智能家居产品语音交互设计 被引量:21
7
作者 廖青林 王玫 冯战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37-42,66,共7页
目的研究智能家居产品语音助手的不同情感交互模式对产品感知拟人化程度和用户满意度的影响,以此对未来智能家居产品的语音交互及情感交互设计提供参照。方法通过实验测试、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总结出智能家居产品的情感交互模式和智能... 目的研究智能家居产品语音助手的不同情感交互模式对产品感知拟人化程度和用户满意度的影响,以此对未来智能家居产品的语音交互及情感交互设计提供参照。方法通过实验测试、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总结出智能家居产品的情感交互模式和智能语音助手的性别对产品感知拟人化程度的影响,进而研究拟人化程度与用户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结论情感交互程度越高,产品感知拟人化程度越高,且同等条件下,女性形象的智能语音助手较男性形象的智能语音助手拟人化程度更高,产品感知拟人化程度与用户满意度符合线性回归模型,即在一定程度上,随着拟人化程度的增加,用户满意度也会相应增加。用户希望智能家居助手能够主动发起对话,并适当记录用户习惯和基本信息,以实现多轮对话和持续交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家居 语音交互设计 语音用户界面 情感交互
下载PDF
人工智能语境下的情感交互设计 被引量:21
8
作者 颜洪 刘佳慧 覃京燕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19,共7页
目的研究情感交互系统在设计层面上的重要新兴趋势,探讨以人为本的情感交互设计方案及在其研究领域中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实际应用。方法在情感交互设计中,机器需要实时捕捉用户的关键信息,识别用户的情感状态,利用多种线索最终决定合适的... 目的研究情感交互系统在设计层面上的重要新兴趋势,探讨以人为本的情感交互设计方案及在其研究领域中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实际应用。方法在情感交互设计中,机器需要实时捕捉用户的关键信息,识别用户的情感状态,利用多种线索最终决定合适的用户模型。首先通过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在人类情感识别上的分类优势,讨论如何利用面部表情、肢体动作、语言、心跳、呼吸等多模态用户特征,使机器更加准确地识别人类情感;其次通过分析经典的情绪状态的数学模型以及情绪表达与交互优化等关键要素,针对用户的情感作出自然、合理、友好的反应;最后探讨情感交互系统设计和模块化构建的可行性。结论提出一种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情感交互系统的模块化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交互 人工智能 人机交互 用户体验
下载PDF
综合型社交平台上的在线医疗健康社区中知识互动和情感交互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李旭光 李珊珊 +1 位作者 刘一凡 肖思琪 《情报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3-111,共9页
[目的/意义]在线医疗健康社区通过医疗健康信息共享、社交支持和情感交互,在信息和情感层面提升用户的满意度。文章通过分析百度医疗健康类贴吧中用户知识互动与情感交互内容,揭示该类社区中用户知识互动行为与情感交互行为之间的关系,... [目的/意义]在线医疗健康社区通过医疗健康信息共享、社交支持和情感交互,在信息和情感层面提升用户的满意度。文章通过分析百度医疗健康类贴吧中用户知识互动与情感交互内容,揭示该类社区中用户知识互动行为与情感交互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而优化社区用户互动引导模式。[方法/过程]采用定性内容分析法对从4个疾病类贴吧中选取的32个帖子进行编码分析,构建知识互动的内容范畴和情感交互的内容范畴,并揭示知识互动和情感交互的相互促进关系。[结果/结论]百度医疗健康类贴吧用户情感呈现多样化特点;个人想法陈述、除病情外个人信息陈述及治疗经验分享对负面情绪向正面情绪转化有促进作用;平静、接受和关心的正面情绪有助于用户间信任程度与情感联结加深,对知识互动有促进作用;当情感和信息不断交互就形成了情感和信息高度融合的"混合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型社交平台 在线医疗健康社区 百度贴吧 知识互动 情感交互 定性内容分析法
原文传递
社会交互对社会化商务用户行为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方文侃 周涛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7-172,共6页
[目的/意义]相对于传统电子商务,社会化商务的显著特征是用户通过频繁的社会交互构建了较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进而对其行为产生影响。因此,有必要考察社会交互对社会化商务用户行为的作用机理,从而帮助企业采取有效措施来促进社会交互... [目的/意义]相对于传统电子商务,社会化商务的显著特征是用户通过频繁的社会交互构建了较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进而对其行为产生影响。因此,有必要考察社会交互对社会化商务用户行为的作用机理,从而帮助企业采取有效措施来促进社会交互和用户行为。[方法/过程]基于此,分析了社会交互的两个方面包括人人交互、人机交互对社会化商务用户行为的作用机理。收集了349份有效样本数据并采用LISREL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结果表明人人交互影响用户对社区成员的信任,人机交互影响用户对社区的信任。用户对社区成员的信任通过信任转移作用于其对社区的信任,且两者对用户的社会购买意愿和社会分享意愿都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交互 社会化商务 用户行为 信任转移 信息交互 情感交互
下载PDF
基于情感化理念的科普展品交互界面设计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杨健 陈洋 +1 位作者 王丹丹 钟方旭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9-113,共5页
目的通过将情感化理念融入到科普展品交互界面的创新设计中,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知识的兴趣,达到情感化教育的目的。方法主要运用Donald Norman的情感三层次论,并结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认知心理学等理论,对青少年的认知特点及情感需求... 目的通过将情感化理念融入到科普展品交互界面的创新设计中,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知识的兴趣,达到情感化教育的目的。方法主要运用Donald Norman的情感三层次论,并结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认知心理学等理论,对青少年的认知特点及情感需求进行分析,构建出青少年对科普展品交互界面的情感需求模型。结论将《化学元素周期表》这一传统基础科学展项与交互体验相结合,将青少年情感需求模型与交互界面的构成要素结合分析,总结了《化学元素周期表》展品交互界面的4个主要情感化设计要素,并设计出情感化体验的交互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科普展品 情感化理念 交互界面
下载PDF
基层政府治理中的“结对制”:个体化联结与情感化互动 被引量:16
12
作者 徐明强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7-150,共14页
如何在政府和民众之间建立联结机制,是现代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以干部和群众结对为基础的“结对制”在中国政府治理过程中具有较为深厚的理念传统和制度渊源。具体到当下基层政府治理的实践过程,可以把“结对制”大致划分为三类,即以... 如何在政府和民众之间建立联结机制,是现代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以干部和群众结对为基础的“结对制”在中国政府治理过程中具有较为深厚的理念传统和制度渊源。具体到当下基层政府治理的实践过程,可以把“结对制”大致划分为三类,即以联系群众为导向的“结对制”、以扶危济困为导向的“结对制”和以社会稳定为导向的“结对制”。相对于更具现代化特征的技术路径,“结对制”带有较为明显的个体化和情感化特征,基层政府能够依托“结对制”和群众建立个体化联结和情感化互动。对基层政府而言,“结对制”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不仅在农村地区和相对落后地区具有一定的适用性,而且当治理任务的情感属性突出、精细化要求高、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时,基层政府更有必要采用“结对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化联结 情感化互动 基层政府 “结对制” 情感治理
下载PDF
强化师生情感互动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被引量:16
13
作者 吕春燕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65-68,共4页
课堂教学中良好的师生情感互动,对促进师生关系协调,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提高教学质量作用非常大;另外,教师人格魅力的塑造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它的展示有助于课堂中师... 课堂教学中良好的师生情感互动,对促进师生关系协调,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提高教学质量作用非常大;另外,教师人格魅力的塑造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它的展示有助于课堂中师生情感互动的建立,从而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互动 课堂教学质量 人格魅力
下载PDF
手机游戏中情感化交互设计研究——以游戏《Florence》为例 被引量:15
14
作者 陈玮文 《设计》 2019年第11期31-33,共3页
文章阐述了手机游戏的发展现状和情感在设计中的重要性,并基于唐纳德·诺曼教授提出的情感化设计理论,以手机游戏《Florence》为例,分析了情感化设计理论在交互设计中的应用。总结出了情感化交互设计的三层次理论——交互界面、交... 文章阐述了手机游戏的发展现状和情感在设计中的重要性,并基于唐纳德·诺曼教授提出的情感化设计理论,以手机游戏《Florence》为例,分析了情感化设计理论在交互设计中的应用。总结出了情感化交互设计的三层次理论——交互界面、交互方式、交互体验的情感化表达。该理论为手机游戏等信息化产品的交互设计提供了建议与指导,以增强用户体验性和游戏趣味性,满足用户更深层次的情感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化设计 交互设计 手机游戏
下载PDF
失去独生子女家庭的社会互动与组织参与——基于情感能量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15
15
作者 王宁 刘珍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2年第4期63-67,共5页
计划生育政策是我国特有的人口政策。在现代风险社会环境中,计划生育增加了"家庭基本三角"受到破坏进而家庭结构缺失的风险。失去独生子女家庭的社会互动和生活处境与普通家庭有着极大的差异,失独事件后,他们的生活往往经历... 计划生育政策是我国特有的人口政策。在现代风险社会环境中,计划生育增加了"家庭基本三角"受到破坏进而家庭结构缺失的风险。失去独生子女家庭的社会互动和生活处境与普通家庭有着极大的差异,失独事件后,他们的生活往往经历从互动链条断裂、社区逃离到组织参与和关系重构的过程。在遭遇丧子危机后失独家庭组织参与状况与社会互动水平的高低都直接影响到情感能量的积累,并进一步影响接下来的社会在适应与生存状态。情感能量极低以至于无法维持正常的社会交往和社会互动的失独家庭则面临着被边缘化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去独生子女家庭 情感能量 社会互动 社会适应
原文传递
社会工作参与社区治理共同体建构的实践策略与行动逻辑——基于“情感—关系—行动”解释框架的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付钊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23年第3期139-149,152,共12页
基于“情感—关系—行动”逻辑的治理共同体解释框架,以G省拆迁安置S社区社会工作实践项目为案例,运用参与式行动研究和反思社会工作力量参与社区治理共同体建构的实践策略与行动逻辑。研究发现:社区情感倦怠、主体关系异化与集体行动... 基于“情感—关系—行动”逻辑的治理共同体解释框架,以G省拆迁安置S社区社会工作实践项目为案例,运用参与式行动研究和反思社会工作力量参与社区治理共同体建构的实践策略与行动逻辑。研究发现:社区情感倦怠、主体关系异化与集体行动缺失制约着社区治理共同体建构;围绕共同价值生产、主体关系再造和集体决策共识的社会工作实践破解了上述制约,激活了社区共同体建设活力,强化了基于平等的多元主体协商合作和行动协同;实践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以“完全在场—选择在场—隐形在场”的行动逻辑推动社区逐步形成多元社会力量协同共治的局面,赋予社区内在的治理潜能和治理动力,推动社区形成稳定性、持久性、独立性和常态化的治理模式和结构,回应了社工机构撤离后的社区治理成果巩固难的问题,推动了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体 社区治理共同体 社会工作 情感体验 关系互动 集体行动
下载PDF
弹幕文化的生成逻辑、表意实践与正向建构 被引量:15
17
作者 罗红杰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3-140,共8页
弹幕文化是以数字技术为支撑,通过媒介平台针对特定内容发送文字、表情等表意符号,并最终以流动的形式显示于屏幕之上的文化景观,具有交互性、即时性、指向性、娱乐性等鲜明特征。在现代信息技术与资本逻辑驱动的双重加持下,弹幕文化的... 弹幕文化是以数字技术为支撑,通过媒介平台针对特定内容发送文字、表情等表意符号,并最终以流动的形式显示于屏幕之上的文化景观,具有交互性、即时性、指向性、娱乐性等鲜明特征。在现代信息技术与资本逻辑驱动的双重加持下,弹幕文化的勃兴与盛行不仅使其成为青年群体青睐和追捧的文化现象,而且还意涵着释放个人情感表达、满足青年心理需求、弥合视觉消费需求的表征意义。弹幕文化实质上属于网络亚文化,蕴含着一些与主流文化相悖的文化含量,容易使青年陷入主流价值缺场或缺位的"绝对自由幻象"之境;但也具有积极的建构功能,能够成为传播正能量、言说好声音的叙事介质。为此,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科学引领,以完善的法律法规、体制机制为重要保障,同时要协调政府部门、网络平台、"弹幕族"等多方力量共同促进弹幕文化健康发展、良性循环,使其成为青年群体喜闻乐见的正向网络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幕文化 青年亚文化 技术赋能 情感互动 资本驱动 正向建构
原文传递
现象学视域下人机交互的主体间性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王慧莉 李雪娇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22,共7页
人机交互设计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热点具有巨大的商业潜力,其意图在于设计出能够与人类自然互动的智能系统,从而促进人类用户的交互意愿,为人类提供更加智能的应用。其设计核心在于理解人类交互的机制,这包含人类彼此互动和理解过程... 人机交互设计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热点具有巨大的商业潜力,其意图在于设计出能够与人类自然互动的智能系统,从而促进人类用户的交互意愿,为人类提供更加智能的应用。其设计核心在于理解人类交互的机制,这包含人类彼此互动和理解过程中的情感暗示、社交暗示,以及自我、他者与世界的相互作用。现象学在解决主体间性问题时提出的共情、协调、融合社交以及具身认知的理论途径能够为人机交互设计特别是情感交互、社会化交互以及具身交互三个方面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交互 主体间性 情感交互 社会化交互 具身交互
下载PDF
信息生态视角下在线健康社区用户情感交互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纪雪梅 李长荣 《现代情报》 CSSCI 2022年第1期97-107,共11页
[目的/意义]寻求情感支持是用户使用在线健康社区的主要动机之一,探索在线健康社区用户情感交互意愿的影响因素,可促进在线健康社区平台改善交流环境,提升健康服务质量。[方法/过程]基于信息生态理论,从用户、话题、平台、环境4个维度,... [目的/意义]寻求情感支持是用户使用在线健康社区的主要动机之一,探索在线健康社区用户情感交互意愿的影响因素,可促进在线健康社区平台改善交流环境,提升健康服务质量。[方法/过程]基于信息生态理论,从用户、话题、平台、环境4个维度,构建在线健康社区用户情感交互意愿的影响因素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对模型的适用性进行检验。[结果/结论]结果发现,健康经验自我评估对用户的情感交互意愿产生负向影响,话题价值性、感知平台有用性、群体联结、群体认同对用户的情感交互意愿产生正向影响。社区平台可通过提供个性化健康服务、提高话题价值性和平台功能有用性、加强群体联结和群体认同等方面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情感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生态 在线健康社区 用户 情感交互 情感支持
下载PDF
在线协作交互文本编码体系的设计与应用——基于情绪交互视角的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刘君玲 张文兰 刘斌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3-59,共7页
情绪交互是影响在线协作学习认知、行为和态度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如何分析其效果目前研究者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研究基于探究社区模型,根据情绪存在相关研究理论,将情绪交互划分为情绪回应、情绪评价和情绪表达三个类别,并结合认知... 情绪交互是影响在线协作学习认知、行为和态度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如何分析其效果目前研究者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研究基于探究社区模型,根据情绪存在相关研究理论,将情绪交互划分为情绪回应、情绪评价和情绪表达三个类别,并结合认知存在、社会存在和教学存在的特点建构了在线协作交互文本编码体系。为了验证该编码体系的有效性,研究以此为分析框架,使用NVIVO和SPSS软件,对相关案例进行内容分析和统计分析。经初步证实发现,该编码体系能全面分析在线协作交互效果,尤其是情绪交互成效,且可操作性强;情绪交互与认知交互、社会交互和教学交互之间相互联系与支持,但认知交互发展不均衡;情绪交互可以有效维持和调节认知交互过程,但缺乏促进高层次认知交互的活动。鉴于此,研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促进认知交互深度和协作学习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协作学习 情绪存在 情绪交互 交互文本编码体系 探究社区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