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1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诊医学的发展与发展中的急诊医学 被引量:61
1
作者 于学忠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2年第1期1-5,共5页
自1979年起,急诊医学正式成为医学专业领域的第23个专科。1983年,我国第一个急诊科在北京协和医院成立。目前我国急诊医学目前还处在发展中阶段。急诊医学服务体系(EMSS)涵盖了院前急救、灾害医学、院内急诊及加强治疗等领域。急诊医学... 自1979年起,急诊医学正式成为医学专业领域的第23个专科。1983年,我国第一个急诊科在北京协和医院成立。目前我国急诊医学目前还处在发展中阶段。急诊医学服务体系(EMSS)涵盖了院前急救、灾害医学、院内急诊及加强治疗等领域。急诊医学在发展中体现出与其他二级学科不同的时间重要性、特殊的临床决策思路、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密切关系等特点。将来,急诊医生的工作任务应扩展到急诊医学教学和预防、急诊医学基础和临床研究、损伤预防、医学继续教育、灾害医学和(群体伤亡事件MCI)管理、中毒处理和中毒咨询、危险化学品和生物恐怖事件的处理、医院和EMS管理等。急诊科将来的发展需要政府及医院充分认识急诊医学在临床医学中的位置,从政策上给予支持,制定相关的准入制度、专科医师培养制度、福利待遇制度、风险分摊制度等,促进急诊医学在我国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医学 专业特点 发展
下载PDF
基于VR技术的机场应急救援虚拟演练平台 被引量:30
2
作者 潘卫军 徐海瑶 朱新平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6-141,共6页
为解决机场实地应急演练中存在的成本消耗高、不安全、扩展性差等问题,研发基于VR技术的机场应急救援虚拟演练平台。平台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案,并通过定义平台操作流程支持虚拟演练操作。采取分细节度的场景构建方法,运用细节层次模型以3... 为解决机场实地应急演练中存在的成本消耗高、不安全、扩展性差等问题,研发基于VR技术的机场应急救援虚拟演练平台。平台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案,并通过定义平台操作流程支持虚拟演练操作。采取分细节度的场景构建方法,运用细节层次模型以3层不同细节度模型方案将虚拟灾害场景划分为3类,同时利用Unity3D粒子系统控制机制实现火灾及灭火粒子特效的模拟,运用双顶层本体模型构建机场应急预案本体模型(AERPO),并利用XML Spy建立存储模型,且支持基于典型场景模型编辑形成整个灾害场景。结果表明:平台模块设置科学、场景效果合理,有助于提升演练人员应急处置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救援 平台特征 平台模块 场景构建 机场消防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Management, and Outcomes of Acute Heart Failure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A Multicenter Registry Study with 1-year Follow-up in a Chinese Cohort in Beijing 被引量:23
3
作者 Guo-Gan Wang Si-Jia Wang +24 位作者 Jian Qin Chun-Sheng Li Xue-Zhong Yu Hong Shen Li-Pei Yang Yan Fu Ya-An Zheng Bin Zhao Dong-Min Yu Fu-Jun Qin De-Gui Zhou Ying Li Fu-Jun Liu Wei Li Wei Zhao Xin Gao Zheng Wang Ming Jin Hong Zeng Yi Li Guo-Xing Wang Hong Zhou Xiao-Lu Sun Peng-Bo Wang Kam-Sang Woo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16期1894-1901,共8页
Background: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ED) has a pivotal influence on the management of acute heart failure (AHF), but dataconcerning current ED management are scarce. This Beijing AHF Registry Study investigated ... Background: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ED) has a pivotal influence on the management of acute heart failure (AHF), but dataconcerning current ED management are scarce. This Beijing AHF Registry Study investigated the characteristics. ED management, and short- and long-term clinical outcomes of AHF. Methods: This prospective, multicenter, observational study consecutively enrolled 3335 AHF patients who visited 14 EDs in Beijing from January 1, 2011, to September 23, 2012. Baseline data on characteristics and management were collected in the EDs. Follow-up data on death and readmissions were collected until November 31, 2013, with a response rate of 92.80%. The data were reported as median (interquartile range) for the continuous variables, or as number (percentage) for the categorical variables. Results: The median age of the enrolled patients was 71 (58 79) years, and 46.84% wvere women. In patients with AH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43.27%) was the most common etiology, andmyocardium ischemia (30.22%) was the main precipitant. Most of the patients in the ED received intravenous treatments, including diuretics (79.28%) and vasodilators (74.90%). Fewer patients in the ED received neurohormonal antagonists, and 25.94%, 31.12%, and 33.73% of patients received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s, beta-blockers, and spironolactone, respectively. The proportions of patients who were admitted, discharged, left against medical advice, and died were 55.53%, 33.58%, 7.08%, and 3.81%, respectively. All-cause mortalities at 30 days and 1 year were 15.30% and 32.27%, respectively. Conclusions: Substantial details on characteristics and ED management of AHF were investigated. The clinical outcomes of AHF patients were dismal. Thus, further investigations of ED-based therapeutic approaches for AHF are need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te Heart Failur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Clinical Outcomes Current Management emergency Department
原文传递
急诊患者就诊特点对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 被引量:24
4
作者 丘宇茹 王吉文 +1 位作者 卢玉贞 吴惠文 《现代临床护理》 2010年第2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急诊科根据不同科别患者构成比、不同月份及不同时段的患者就诊规律加强急诊人力资源的管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08年12月本院急诊科就诊患者的资料,对急诊不同科别患者的构成比、每年不同月份和各季度不同时段患者... 目的探讨急诊科根据不同科别患者构成比、不同月份及不同时段的患者就诊规律加强急诊人力资源的管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08年12月本院急诊科就诊患者的资料,对急诊不同科别患者的构成比、每年不同月份和各季度不同时段患者就诊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院急诊科患者以内、儿科为主;4-7月及11-12月就诊患者较其他月份多;周六、日和节假日每日就诊量较正常工作日明显增多;9-16、18-20这两个时段总就诊量明显高于其他时间段,经统计学分析,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就诊患者在急诊不同科别、每年不同月份及每天不同时段就诊分布具有不同的特点,可根据急诊患者就诊特点分时段优化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合理安排护理人员休假、进修学习,减轻护士压力,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患者 就诊特点 护理 人力资源管理
下载PDF
5762例非住院颌面部外伤患者回顾分析 被引量:20
5
作者 史晓煜 马慧颖 +1 位作者 张爱华 武志强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285-288,共4页
目的:了解颌面部外伤非住院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为预防和治疗颌面部外伤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就诊的5762例非住院颌面部外伤患者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非住院颌面部外伤患者中,男... 目的:了解颌面部外伤非住院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为预防和治疗颌面部外伤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就诊的5762例非住院颌面部外伤患者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非住院颌面部外伤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736∶1。发病年龄高峰为学龄前儿童(3~6岁,28.55%),其次为婴幼儿(0~3岁)。未成年患者(0~17岁)占非住院颌面部外伤患者的68.7%。摔伤(72.9%)为最主要的损伤原因,其次分别为交通事故伤(9.2%)和暴力伤(7.5%)。第3季度(30.1%)及9月份(12.9%)为发病高峰。软组织伤中,额部(37.24%)为最常见的损伤部位,其次为颊部(19.04%)及唇部(18.67%)。结论:非住院颌面部外伤患者以男性多见,3~6岁组为发病高峰。摔伤及额部是最常见的损伤原因及损伤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创伤 口腔急诊 回顾分析 流行病学特点
下载PDF
乌鲁木齐市2014年院前急救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9
6
作者 张婷婷 李树林 +5 位作者 张媛 冯艳玲 鲍德林 贺春莲 刘文生 戴江红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631-634,639,共5页
目的分析乌鲁木齐市(乌市)2014年院前急救流行病学特征,为医疗急救规划提供参考。方法从乌鲁木齐市急救中心指挥系统数据库中调取2014年全年数据,对疾病进行ICD-10编码。结果在全年251 978次受理电话量中,以5月最高(4681,9.4%),时点分布... 目的分析乌鲁木齐市(乌市)2014年院前急救流行病学特征,为医疗急救规划提供参考。方法从乌鲁木齐市急救中心指挥系统数据库中调取2014年全年数据,对疾病进行ICD-10编码。结果在全年251 978次受理电话量中,以5月最高(4681,9.4%),时点分布以12∶00-14∶00最高(30 362次,12.05%);在48 307次有效派车中,新市区最高(12 864次,26.59%);疾病谱排名前6位的是损伤、心脑血管疾病、中毒、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在院前50 013例急救患者中,男女性比为1.5∶1(P<0.05),≥71岁年龄组患者最多(13 365次,26.7%)。结论由于季节、生活习惯等不同,损伤和心脑血管疾病是乌市院前急救高发疾病,相关部门应根据本地区院前急救流行病学特点,为乌市医疗急救系统做好急救规划、科学分配医疗急救资源,以提高院前急救的质量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鲁木齐市 院前急救 疾病谱 流行病学
下载PDF
非常规突发事件情景描述方法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武旭鹏 夏登友 李健行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59-165,共7页
为促进非常规突发事件情景表示方法的规范化,依据非常规突发事件处置要求,基于知识元模型思想研究非常规突发事件及其情景。识别出以环境、承灾体以及承灾体状态、危险源和被困人员为主的案例情景特征要素;完善了情景特征要素状态和表... 为促进非常规突发事件情景表示方法的规范化,依据非常规突发事件处置要求,基于知识元模型思想研究非常规突发事件及其情景。识别出以环境、承灾体以及承灾体状态、危险源和被困人员为主的案例情景特征要素;完善了情景特征要素状态和表征方法的区分及归类;实现了非常规突发事件情景的规范化表示。以大连"7·16"大型油罐火灾事故为例,验证基于知识元模型情景表示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规突发事件 情景描述 特征要素 知识元 油罐火灾
下载PDF
不同性别急诊非创伤性胸痛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病因分析 被引量:17
8
作者 文新强 郑冰 唐映利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9期3607-3610,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急诊非创伤性胸痛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病因。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7月兵器工业521医院接诊的以急性非创伤性胸痛为主诉就诊的患者384例,将其按照性别分为男性组(n=206)和女性组(n=178),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胸...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急诊非创伤性胸痛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病因。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7月兵器工业521医院接诊的以急性非创伤性胸痛为主诉就诊的患者384例,将其按照性别分为男性组(n=206)和女性组(n=178),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胸痛特点(包括疼痛诱因、疼痛部位、疼痛性质、疼痛持续时间、有无放射痛或并发症等)、胸痛病因(包括心源性、肺源性、主动脉夹层、胃肠源性、带状疱疹、原因不明确等)、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高血脂病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年龄、吸烟史、饮酒史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疼痛部位、有无放射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疼痛诱因、疼痛性质、疼痛持续时间、有无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组中胸痛病因分别为心源性84例(40.78%)、肺源性62例(30.10%)、主动脉夹层9例(4.37%)、胃肠源性37例(17.96%)、带状疱疹3例(1.46%)、原因不明确11例(5.33%);女性组中胸痛病因分别为心源性61例(34.27%)、肺源性53例(29.78%)、主动脉夹层7例(3.93%)、胃肠源性20例(11.24%)、带状疱疹4例(2.25%)、原因不明确33例(18.53%)。两组患者胸痛病因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228,P〈0.05)。两组患者心电图ST-T改变、超声心动图中左心室舒张功能降低、左心室射血功能降低、室壁运动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18~30岁胸痛病因主要是胃肠源性(66.67%),31~50岁、51~70岁、71~82岁胸痛病因主要是心源性(分别为37.10%、50.67%、53.85%)。女性患者18~30岁胸痛病因主要是胃肠源性(29.41%),31~50岁胸痛病因主要是原因不明确(31.33%),51~70岁、71~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 急诊处理 病因分析 临床特点
下载PDF
风险社会中突发事件的特征与处置理念探析 被引量:9
9
作者 温志强 《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4期12-16,共5页
突发性事件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突发性、紧急性、危重性、复杂性、关联性、广泛性、政治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所以其负面性影响很大,往往可能成为激发社会矛盾、进而爆发政治、经济和社会危机的直接原因。而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利益群体多... 突发性事件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突发性、紧急性、危重性、复杂性、关联性、广泛性、政治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所以其负面性影响很大,往往可能成为激发社会矛盾、进而爆发政治、经济和社会危机的直接原因。而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利益群体多元化等许多不稳定的因素,对局部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构成了潜在威胁。在这样一个具有诸多风险因素的社会,由此而引发的突发事件又有形式多元化、规模扩大化、形态群体化、影响辐射化、目标国际化等特点。所以,在现阶段,处置突发事件的理念必须适应这种风险社会的公共危机特点,做到危机缓和,未病先防;以人为本,取信于民;利益调和,治病求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社会 突发事件 特征 处置理念
下载PDF
急诊抢救室胸痛患者特征及致命性胸痛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张学敏 陆刚 +2 位作者 诸卫英 唐建国 黎健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43-346,共4页
目的了解急诊抢救室胸痛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致命性胸痛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18年11月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急诊抢救室以胸痛为主诉的844例患者资料,对其人口学特征、就诊时间、病因、生命体征等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目的了解急诊抢救室胸痛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致命性胸痛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18年11月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急诊抢救室以胸痛为主诉的844例患者资料,对其人口学特征、就诊时间、病因、生命体征等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平均年龄为(63.12±15.53)岁,病因以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居多,共355例(42.06%),就诊时间为12∶00~16∶00的胸痛患者诊断为ACS的比例最高(51.33%),20∶00~24∶00就诊的患者诊断为ACS的比例最低(31.11%)。男性、低血压、心率减慢是致命性胸痛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诊胸痛患者的就诊时间、病因以及致命性胸痛患者的特征都比较明显,了解这些特征有利于临床更好的防治胸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抢救 胸痛 特征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急诊科脑卒中的现状调查及其与红细胞分布宽度的关系 被引量:11
11
作者 赵贤武 陈晓辉 +3 位作者 田朝伟 林珮仪 江慧琳 张斌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00-703,共4页
目的调查急诊首诊的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就诊时间、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脑卒中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急诊首诊的脑卒中患者168例,进行一般资料的采集、体格检查和外周血实验室检查,研究其临床特征,分析RDW与脑卒中预后的关... 目的调查急诊首诊的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就诊时间、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脑卒中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急诊首诊的脑卒中患者168例,进行一般资料的采集、体格检查和外周血实验室检查,研究其临床特征,分析RDW与脑卒中预后的关系。结果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白细胞计数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较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高(P<0.05)。发病到诊时间≤6 h的患者使用120急救站转送的比例较高,住院病死率较低(P<0.05).缺血性脑卒中患者RDW水平较出血性脑卒中患者高(P<0.05);卒中患者的住院病死率随着RDW水平的增加而升高(P<0.05)。结论使用120急救站转送能够缩短患者到诊时间,降低住院病死率。卒中患者的住院病死率随着RDW水平的增加而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脑卒中 临床特征 红细胞分布宽度 预后
下载PDF
基于用户需求的地震应急信息服务特征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翼 周妍 +3 位作者 许娟 宴金旭 唐姝娅 陈维锋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11-219,共9页
从用户需求角度研究信息服务特征,有助于开展地震应急信息精准化服务并提升服务效率。通过对地震应急信息用户进行问卷调查,结合信息反馈、实地观察、文献分析等方法,开展高频词、载体、时间方面的信息服务需求分析,并刻画了用户画像。... 从用户需求角度研究信息服务特征,有助于开展地震应急信息精准化服务并提升服务效率。通过对地震应急信息用户进行问卷调查,结合信息反馈、实地观察、文献分析等方法,开展高频词、载体、时间方面的信息服务需求分析,并刻画了用户画像。从服务内容、信息表达、时间分布规律3个维度归纳政府类、行业类和公众类用户地震应急信息服务特征,为应急管理系统有针对性地加强能力建设、拓展信息服务提供思路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应急 信息服务 用户需求 服务特征
下载PDF
应急物资特性及其库存管理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钱佳 《物流科技》 2009年第7期15-18,共4页
灾害事件的频频发生,给世界各国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应急物资的储备,是实施紧急救助、安置灾民的基础。应急物资库存是一种"社会"库存,应急物资的管理有别于一般企业的物资管理。结合应急物资的分类体系,从物资... 灾害事件的频频发生,给世界各国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应急物资的储备,是实施紧急救助、安置灾民的基础。应急物资库存是一种"社会"库存,应急物资的管理有别于一般企业的物资管理。结合应急物资的分类体系,从物资筹措、存储等方面分别讨论应急物资的特性,从而比较应急物资与一般企业物资库存管理的不同,提出应急物资库存管理研究的发展,为开展灾害应急系统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物资 库存管理 物资特性
下载PDF
多目标应急物流运输问题优化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杜洁 郝妍 王璐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0年第4期113-114,共2页
文中首先分析了应急物流的特点,然后以运输时间效益最大化为首要目标建立模型,运用二分法进行求解,以获得较高的计算效率。在此基础上以运输成本最小化为二级目标建立模型,将其转化成带有分层的网络流模型,用最小费用最大流算法进行求... 文中首先分析了应急物流的特点,然后以运输时间效益最大化为首要目标建立模型,运用二分法进行求解,以获得较高的计算效率。在此基础上以运输成本最小化为二级目标建立模型,将其转化成带有分层的网络流模型,用最小费用最大流算法进行求解。模型符合应急物流运输问题首先应满足时间最短其次考虑费用最低的特点,同时考虑了多种运输方式联合运输实际情况。因此文中对了解应急物流的特点和解决突发灾害疫情的运输问题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物流 特点 时间效益 二分法 运输成本 网络流 联合运输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下急诊抢救患者特点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10
15
作者 龙锐 田俊英 +3 位作者 杨秀华 刘春光 易源源 费军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62-568,共7页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对急诊抢救患者就诊特点的影响,总结相关规律,制定应对策略.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分析重庆市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特别重大)响应后1个月内及2018年、2019年...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对急诊抢救患者就诊特点的影响,总结相关规律,制定应对策略.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分析重庆市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特别重大)响应后1个月内及2018年、2019年同期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救治的1034例急诊抢救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15例,女519例,年龄15~95岁[(67.5±13.5)岁],总结其病种分布特点,以及与重型和危重型COVID-19相关的临床指标,探讨急诊抢救患者就诊相关规律,制定应对策略,包括实施三级预检分诊,设置抢救过渡区,调整急诊功能布局.结果重庆市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特别重大)响应后1个月内急诊抢救患者例数较2018年、2019年同期均没有明显减少(P>0.05),严重创伤和急性中毒患者与2018年、2019年同期比较均明显减少(P<0.05),与重型和危重型COVID-19临床指标相关的患者例数与2018年、2019年同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抢救过渡区共救治COVID-19疑似病例3例,确诊0例;发热门诊抢救区共救治COVID-19疑似病例11例(不含抢救过渡区转往的3例),确诊0例.结论COVID-19疫情对急诊抢救患者就诊人数影响有限,同时,由于实施三级预检分诊、设置和运行抢救过渡区的需要,医疗机构在疫情期间应大力增加急诊医护力量.鉴于严重创伤和急性中毒患者明显减少,为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临时调整急诊科功能布局.另外,三级预检分诊能将重型和危重型COVID-19疑似患者正确引导至发热门诊抢救区,减少了急诊诊疗区其他就诊患者、家属和医务人员被感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疫情 急诊抢救 患者特点 应对策略
下载PDF
小儿急诊惊厥的特点与治疗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文玲 《中国医药导刊》 2017年第1期11-12,共2页
目的:分析小儿急诊惊厥的特点与治疗效果。方法:对137例小儿急诊惊厥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137例患儿中,28 d^3岁占71.53%,伴有发热者占77.37%,有咳嗽、流涕者占66.42%;神经系统阳性者占26.28%。脑电图检查异常者占58... 目的:分析小儿急诊惊厥的特点与治疗效果。方法:对137例小儿急诊惊厥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137例患儿中,28 d^3岁占71.53%,伴有发热者占77.37%,有咳嗽、流涕者占66.42%;神经系统阳性者占26.28%。脑电图检查异常者占58.68%,高发年龄段患儿脑电图异常率高于低发年龄组(P<0.05)。惊厥原因主要为热性惊厥、颅内感染。137例患儿中,治愈114例,好转20例,死亡3例。结论:儿童发生惊厥的病因复杂多样,应结合儿童病史、年龄、脑电图、头颅CT等进行诊断,并尽早治疗,治疗后多数患儿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急诊 惊厥 临床特点 治疗
下载PDF
急诊科血流感染临床特点和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胡宗风 谢志康 +1 位作者 刘文革 徐昌盛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50-1455,共6页
目的分析急诊科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病原学分布和耐药性。方法收集2013年7月至2018年12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急诊科首诊的血流感染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发生脓毒性休克分为脓毒性休克组和非脓毒性休克组,两组间炎... 目的分析急诊科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病原学分布和耐药性。方法收集2013年7月至2018年12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急诊科首诊的血流感染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发生脓毒性休克分为脓毒性休克组和非脓毒性休克组,两组间炎症标志物的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28 d病死率和年龄分布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并分析临床分离菌株的分布情况与药敏试验结果。结果共纳入血流感染患者371例,其中年龄≥65岁者302例(81.4%);最常见的感染部位分别是泌尿系统114例(30.7%),呼吸系统93例(25.1%),消化系统69例(18.6%);28 d死亡50例(13.5%),脓毒性休克组病死24例(27.9%),非脓毒性休克组病死26例(9.1%)(χ^2=20.0,P<0.01)。与非脓毒性休克组比较,脓毒性休克组就诊时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显著升高[23.19(6.23,35.0)vs 4.5(1.50,17.92),Z=4.46,P<0.01],入院第3天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和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维持高水平[WBC:13.00(8.34,20.65)vs 8.7(6.05,12.60),hsCRP:107.00(63.6,172.5)vs 68.10(37.90,120.0),均(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71例患者分离细菌共379株,其中混合感染8株。革兰阳性菌153株(40.4%),常见的革兰阳性菌包括链球菌属76株(20.1%)和葡萄球菌属60株(15.8%),其中耐青霉素链球菌3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11株;革兰阴性菌226株(59.6%),其中大肠埃希菌138株(36.4%),肺炎克雷伯菌60株(15.8%)。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β-lactamases,ESBLs)72株(52.2%),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2株(1.4%);肺炎克雷伯菌ESBLs 6株(10.0%),CRE 3株(5.0%)。结论社区来源的老年患者是本院急诊科血流感染的高危人群,并发脓毒性休克病死率显著升高。链球菌属对青霉素保持较高的敏感性,葡萄球菌属MRSA检出率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血流感染 临床特点 病原学分析
原文传递
三峡库区树坪滑坡应急治理工程效果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易庆林 文凯 +2 位作者 覃世磊 周宝 曾怀恩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65-172,共8页
针对后缘较陡的大型滑坡的应急治理问题,选取三峡库区树坪滑坡应急治理工程为对象,以防灾减灾为目标,采用实时动态监测数据结合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此次治理的效果,并对该应急治理工程采取的组合治理方式进行模拟分析及评价。结果表明:... 针对后缘较陡的大型滑坡的应急治理问题,选取三峡库区树坪滑坡应急治理工程为对象,以防灾减灾为目标,采用实时动态监测数据结合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此次治理的效果,并对该应急治理工程采取的组合治理方式进行模拟分析及评价。结果表明:通过对滑坡进行削坡压脚来减小滑坡自重,降低滑坡整体的下滑力,增加滑坡整体抗滑能力;滑坡表面设置的排水沟渠,能够减弱地表水入渗,间接增强抗剪强度,抑制滑坡的变形;该滑坡在应急治理后,应力场发生改变,变形速率显著降低,退水期间滑坡位移的突变特征消失,变形趋势逐渐减缓,滑坡稳定性有一定的提升。研究成果验证了应急治理措施对于体积较大、后缘较陡的滑坡治理的有效性,可为滑坡的治理提供有效的经验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坪滑坡 应急治理 变形特征 数值模拟 地质灾害防治 三峡水库蓄水 涉水复活型滑坡 滑坡孔隙水压力
下载PDF
广西精神卫生专科医院重性精神疾病急诊患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超 潘润德 +10 位作者 黄海波 陈强 黄国光 秦霞 李秋菊 刘莉华 朗恒亮 马寿强 吴江 刘桂胜 黄海燕 《广西医学》 CAS 2018年第14期1591-1594,共4页
目的了解广西精神卫生专科医院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一般情况及其在急诊医学科的诊治状况。方法对广西区内8家精神卫生专科医院急诊医学科就诊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17 846例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患者一般情况、疾病流行特征及急诊诊治情况。结... 目的了解广西精神卫生专科医院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一般情况及其在急诊医学科的诊治状况。方法对广西区内8家精神卫生专科医院急诊医学科就诊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17 846例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患者一般情况、疾病流行特征及急诊诊治情况。结果 17 846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中,男性10 564例(59.2%),女性7 282例(40.8%);以30~50岁年龄段人数最多(54.8%);婚姻状况以已婚为主(51.5%);文化程度以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居多(75.6%);职业以不在业者为主(60.7%);家庭经济状况以贫困为主(68.8%);地域以农村居民为主(62.4%)。6种重性精神疾病类型中以精神分裂症为主(80.4%);起病形式以亚急性为主(49.4%);具有阴性家族史占93.1%;连续病程≥1年占77.4%;连续服药者占50.6%。就诊方式以家属陪同下自愿来院就诊为主(75.4%);交通运载手段以出租车或小车来诊者为主(84.2%);肇事肇祸行为主要以伤人、毁物为主(82.7%);急诊重性精神疾病中,单纯重性精神疾病占76.9%,合并躯体疾病占23.1%;急诊应急处理以外伤包扎止血为主(50.3%);患者去向以住院系统治疗为主(92.6%)。结论急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流行病学及诊治状况呈现一定特征,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该类患者的诊断和针对性治疗,并可为精神卫生专科医院急诊医学科模式构建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重性精神疾病 流行病学特征 急诊医学科模式 精神卫生专科医院 广西
下载PDF
2016年某三甲医院急诊就诊人数变化趋势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文婷 周敏杰 +1 位作者 魏薇萍 封启明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09-414,共6页
目的探讨急诊就诊人数时间分布及气象要素变化对其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上海市某家三级甲等医院患者急诊资料和同期上海市气象、大气污染物资料,分析急诊人群时间分布特征,并应用时间序列分析中的准泊松广义相加模型(GAM)分析2016... 目的探讨急诊就诊人数时间分布及气象要素变化对其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上海市某家三级甲等医院患者急诊资料和同期上海市气象、大气污染物资料,分析急诊人群时间分布特征,并应用时间序列分析中的准泊松广义相加模型(GAM)分析2016年间日均气温与急诊就诊人次的关系,在模型中引人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LNM)建立温湿度的关系式,并在模型中控制与时间有关的混杂因素。结果2016年上海市某三甲医院急诊日平均就诊人数为1027例,24h患者流量高峰18:00—22:00,低谷在2:00—8:00,冬季就诊人数大于春季和秋季,周末及节假日就诊人数多于工作日。气温对于该院急诊就诊量变化的暴露反应关系呈J型分布,低温和高温就诊量均增加,低温效应可长达2周以上。就诊量最低的温度(即就诊风险最低的适宜温度)为7℃左右,最低温度相比适宜温度,急诊内科日均就诊量增加至1.09倍(95%CI:1.03~1-16),而最高温度相比适宜温度,日均就诊量增加至1.27倍(95%CI:1.08~1.50)。较适宜温度每下降1℃,就诊量增长2.43%(95%CI:0.83%。4.18%);每上升1℃,就诊量增长0.96%(95%CI:0.31%~1.64%)。结论急诊就诊人次存在时间分布差异,低温和高温均对急诊就诊量的增加有明显影响,低温对就诊量增加的效应更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就诊人数 日均气温 分布特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