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流变分析的玉米去雄抽取式夹持装置研究
1
作者
李健
刘程
+3 位作者
郭艳玲
王扬威
徐佳宁
李泽霖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4-651,共8页
针对玉米去雄设备存在喂入困难、去雄率低、叶片损失严重的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抽取式夹持去雄装置,说明了其主要结构与工作原理。通过对雄穗夹持运动与受力分析,确定了影响去雄作业关键作业参数的取值范围。构建了玉米雄穗的Burgers...
针对玉米去雄设备存在喂入困难、去雄率低、叶片损失严重的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抽取式夹持去雄装置,说明了其主要结构与工作原理。通过对雄穗夹持运动与受力分析,确定了影响去雄作业关键作业参数的取值范围。构建了玉米雄穗的Burgers流变数字模型,根据不同探头速度下雄穗力与变形的曲线拟合了流变数字模型参数,分析了充气夹持轮径向垂直刚度、两轮间距、充气夹持轮转速与抽取式夹持装置夹持力的关系。应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方法,以充气夹持轮径向垂直刚度、两轮间距、充气夹持轮转速为试验因素,去雄率、叶片损失率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最优参数组合为充气夹持轮径向垂直刚度66.8 N/mm、两轮间距256 mm、充气夹持轮转速100 r/min,在最优参数组合下进行试验验证,得到去雄率为96.7%、叶片损失率为63.3%,较未去雄区域增产5.6%,符合行业标准和农艺要求,该研究为抽取式玉米去雄机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去雄机
抽取式夹持去雄
流变数字模型
去雄率
叶片损失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疆制种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去雄
2
作者
刘洋
孟林
+4 位作者
李芳环
胡圣尧
李斌
王士国
董云成
《新疆农机化》
2024年第3期5-7,34,共4页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制种玉米种植区,玉米母本的雄穗去除是制种玉米种植的关键环节之一。受种植模式和去雄技术要求的影响,不同地区在去雄方法、机械去雄使用情况上存在不同。人工去雄可以根据雄穗的生长情况,选择性的去除,整个去雄期需要...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制种玉米种植区,玉米母本的雄穗去除是制种玉米种植的关键环节之一。受种植模式和去雄技术要求的影响,不同地区在去雄方法、机械去雄使用情况上存在不同。人工去雄可以根据雄穗的生长情况,选择性的去除,整个去雄期需要进行5~6次抽雄。机械去雄采用直接抽雄或者先切顶然后抽雄两种方法,抽净率为80%~95%,机械去雄对叶片的损伤较大,机械去雄后需要人工检查并对未去雄玉米母本再次抽雄。为了全面推广应用机械去雄技术,应进一步规范和提高适于机械化作业的种植模式、机械抽雄技术以及去雄机的整机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种玉米
去雄
抽净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简化去雄方法对小麦×玉米杂交单倍体胚成胚率的影响
被引量:
5
3
作者
刘琨
李绍祥
+6 位作者
李宏生
杨木军
田玉仙
赵红
丁明亮
谢永庆
顾坚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06-208,共3页
本研究以不同成胚率的3个小麦DH株系与同一玉米品种杂交,探讨简化去雄方法对成胚率的影响。2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常规去雄方法与剪药+喷水、剪颖不去雄、剪药+剪伤部分柱头等3种简化去雄方法的平均成胚率分别为26.53%、26.49%、27.84%和25...
本研究以不同成胚率的3个小麦DH株系与同一玉米品种杂交,探讨简化去雄方法对成胚率的影响。2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常规去雄方法与剪药+喷水、剪颖不去雄、剪药+剪伤部分柱头等3种简化去雄方法的平均成胚率分别为26.53%、26.49%、27.84%和25.60%,4种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平均自交结实率分别为1.44%、2.35%、6.13%和3.12%,剪颖不去雄的自交结实率显著高于其他3种处理,自交结实率低的原因与授粉偏迟有关。与常规去雄相比,3种简化去雄方法的去雄效率高5倍以上且单倍体胚成胚率相同,可作为小麦×玉米杂交中批量产生小麦单倍体的高效去雄方法单独或组合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玉米杂交
去雄方法
成胚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影响制种玉米机械化去雄的农艺因子
4
作者
王林
孔东升
+3 位作者
王靓敏
顾秀艳
杨龙
温玉雷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20,共6页
研究不同农艺因子对制种玉米机械化去雄的影响,为制种玉米生产标准化和全面推进制种玉米机械化去雄技术提供技术依据。选取4个代表性品种原种,根据农艺要求和种植模式,每个品种设置1个种植区,每个种植区分设不同种子分级处理、不同播种...
研究不同农艺因子对制种玉米机械化去雄的影响,为制种玉米生产标准化和全面推进制种玉米机械化去雄技术提供技术依据。选取4个代表性品种原种,根据农艺要求和种植模式,每个品种设置1个种植区,每个种植区分设不同种子分级处理、不同播种时间、不同播种方式、不同种植模式、不同去雄机械和去雄模式的对照重复,测定制种玉米长势整齐度和机械化去雄效果。制种玉米机械化去雄效果与种子分级、播种期、播种方式、种植模式、去雄机械和去雄模式相关,种子分级处理后种植机械化取净率(85%以上)显著高于混合种机械化取净率(48%);中晚期播种机械化取净率比早期播种机械化取净率高5个百分点;联合精量播种机播种比人工点播机械化去雄取净率高10个百分点以上;等行距种植模式取净率比宽窄行种植模式取净率高4个百分点;采用卫星导航智能驾驶系统控制农机作业,作业精度高,直线性好,有利于后续农机化作业。因此,在实际生产中要根据土壤条件选择合适的耕整地方式和机具,精选种子并对其进行分级处理和分级种植,适当推迟播种期,提高播种质量,采取等行距种植,并根据作物长势和种植规模选择合适去雄作业机械和去雄模式,可有效提高机械化去雄取净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种玉米
机械化去雄
农艺因子
平均株高
整齐度
取净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杂交棉不去雄人工制种技术研究
5
作者
危家文
侯必新
唐智华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2期63-65,共3页
选用具有叶基无红斑这个隐性指示性状的棉花品种作母本,用具有相对显性性状的常规品种作父本,结合"柱头套管法"进行杂交棉不去雄人工制种,以人工去雄制种作对照,对两种制种方法的成铃率和异交率及杂交种子的部分农艺性状作了...
选用具有叶基无红斑这个隐性指示性状的棉花品种作母本,用具有相对显性性状的常规品种作父本,结合"柱头套管法"进行杂交棉不去雄人工制种,以人工去雄制种作对照,对两种制种方法的成铃率和异交率及杂交种子的部分农艺性状作了比较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用不去雄"柱头套管法"制种的异交率比人工去雄法的低8.4%,但前者的成铃率比后者的高6.6%,单铃种子重和单铃种子数分别比后者的重0.37g,多3.16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棉
叶基无红斑
不去雄制种
成铃率
异交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甘蔗花穗温水去雄技术研究
6
作者
常海龙
郭育强
+9 位作者
周峰
方娜
邱永生
陈俊吕
张伟
秦元霞
吴建涛
张垂明
刘壮
王勤南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91-597,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时间和品种对甘蔗花穗温水去雄效果的影响,探寻适宜的甘蔗杂交母本去雄方案,减少自交,提高甘蔗花穗杂交结实率。【方法】采用L9(34)正交表的设计方案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以ROC22、科5和桂糖02-619等3个...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时间和品种对甘蔗花穗温水去雄效果的影响,探寻适宜的甘蔗杂交母本去雄方案,减少自交,提高甘蔗花穗杂交结实率。【方法】采用L9(34)正交表的设计方案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以ROC22、科5和桂糖02-619等3个多花粉的甘蔗品种为试材,分别将其花穗在48、50和52℃温水中浸泡3、5和7 min。每处理6株(每株1个花穗),其中:3株自交,3株异交(人工授予新鲜的外源花粉)。统计分析自交出苗数和异交出苗数。【结果】ROC22、科5和桂糖02-619等3个品种均随水温增加、时间延长,其自交出苗数和异交出苗数都逐渐降低,假杂种比例呈现波动变化,50℃、3 min处理组合的假杂种比例最低(0.12)。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自交结实出苗数/异交结实出苗数(M值)可以作为温水去雄效果的评定标准,M值越高,去雄效果越好。温度和时间对M值均有显著影响,品种间差异不显著。【结论】甘蔗花穗去雄前先将小花穗枝条未展开和成熟(或即将成熟)的枝条剪去,置于50℃温水中浸泡3 min后再进行杂交,可显著提高甘蔗有性杂交的育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花穗
正交试验
温水去雄
异交结实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流变分析的玉米去雄抽取式夹持装置研究
1
作者
李健
刘程
郭艳玲
王扬威
徐佳宁
李泽霖
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出处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4-651,共8页
基金
面向玉米杂交育种的智能除雄机器人研制专项资金(41502012)。
文摘
针对玉米去雄设备存在喂入困难、去雄率低、叶片损失严重的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抽取式夹持去雄装置,说明了其主要结构与工作原理。通过对雄穗夹持运动与受力分析,确定了影响去雄作业关键作业参数的取值范围。构建了玉米雄穗的Burgers流变数字模型,根据不同探头速度下雄穗力与变形的曲线拟合了流变数字模型参数,分析了充气夹持轮径向垂直刚度、两轮间距、充气夹持轮转速与抽取式夹持装置夹持力的关系。应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方法,以充气夹持轮径向垂直刚度、两轮间距、充气夹持轮转速为试验因素,去雄率、叶片损失率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最优参数组合为充气夹持轮径向垂直刚度66.8 N/mm、两轮间距256 mm、充气夹持轮转速100 r/min,在最优参数组合下进行试验验证,得到去雄率为96.7%、叶片损失率为63.3%,较未去雄区域增产5.6%,符合行业标准和农艺要求,该研究为抽取式玉米去雄机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
玉米去雄机
抽取式夹持去雄
流变数字模型
去雄率
叶片损失率
Keywords
Corn
emascul
ator
extractive
clamp
emasculation
rheological
digital
model
emasculation
rate
blade
loss
rate
分类号
S220.1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疆制种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去雄
2
作者
刘洋
孟林
李芳环
胡圣尧
李斌
王士国
董云成
机构
新疆农垦科学院机械装备研究所
新疆兵团石河子市种子管理站
武昌工学院智能制造学院
出处
《新疆农机化》
2024年第3期5-7,34,共4页
基金
兵团重点领域科技攻关计划(2023AB015)
“兵团英才”人才培养工程项目。
文摘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制种玉米种植区,玉米母本的雄穗去除是制种玉米种植的关键环节之一。受种植模式和去雄技术要求的影响,不同地区在去雄方法、机械去雄使用情况上存在不同。人工去雄可以根据雄穗的生长情况,选择性的去除,整个去雄期需要进行5~6次抽雄。机械去雄采用直接抽雄或者先切顶然后抽雄两种方法,抽净率为80%~95%,机械去雄对叶片的损伤较大,机械去雄后需要人工检查并对未去雄玉米母本再次抽雄。为了全面推广应用机械去雄技术,应进一步规范和提高适于机械化作业的种植模式、机械抽雄技术以及去雄机的整机性能。
关键词
制种玉米
去雄
抽净率
Keywords
Seed
corn
emasculation
Extraction
rate
分类号
S224.9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简化去雄方法对小麦×玉米杂交单倍体胚成胚率的影响
被引量:
5
3
作者
刘琨
李绍祥
李宏生
杨木军
田玉仙
赵红
丁明亮
谢永庆
顾坚
机构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国家小麦改良中心云南分中心
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出处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06-208,共3页
基金
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重点项目(2010CC001)
国家"863"计划项目(2011AA10A106)
+1 种基金
云南省重点新产品开发计划(2012BB015)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专项(201YY)
文摘
本研究以不同成胚率的3个小麦DH株系与同一玉米品种杂交,探讨简化去雄方法对成胚率的影响。2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常规去雄方法与剪药+喷水、剪颖不去雄、剪药+剪伤部分柱头等3种简化去雄方法的平均成胚率分别为26.53%、26.49%、27.84%和25.60%,4种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平均自交结实率分别为1.44%、2.35%、6.13%和3.12%,剪颖不去雄的自交结实率显著高于其他3种处理,自交结实率低的原因与授粉偏迟有关。与常规去雄相比,3种简化去雄方法的去雄效率高5倍以上且单倍体胚成胚率相同,可作为小麦×玉米杂交中批量产生小麦单倍体的高效去雄方法单独或组合使用。
关键词
小麦×玉米杂交
去雄方法
成胚率
Keywords
Wide
cross
between
wheat
and
maize
emasculation
method
Haploid
embryo
rate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影响制种玉米机械化去雄的农艺因子
4
作者
王林
孔东升
王靓敏
顾秀艳
杨龙
温玉雷
机构
甘肃省张掖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
河西学院
西安理工大学经管学院
甘州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
出处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20,共6页
基金
农业农村部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条件建设项目(2105—000000—20—01—849645)。
文摘
研究不同农艺因子对制种玉米机械化去雄的影响,为制种玉米生产标准化和全面推进制种玉米机械化去雄技术提供技术依据。选取4个代表性品种原种,根据农艺要求和种植模式,每个品种设置1个种植区,每个种植区分设不同种子分级处理、不同播种时间、不同播种方式、不同种植模式、不同去雄机械和去雄模式的对照重复,测定制种玉米长势整齐度和机械化去雄效果。制种玉米机械化去雄效果与种子分级、播种期、播种方式、种植模式、去雄机械和去雄模式相关,种子分级处理后种植机械化取净率(85%以上)显著高于混合种机械化取净率(48%);中晚期播种机械化取净率比早期播种机械化取净率高5个百分点;联合精量播种机播种比人工点播机械化去雄取净率高10个百分点以上;等行距种植模式取净率比宽窄行种植模式取净率高4个百分点;采用卫星导航智能驾驶系统控制农机作业,作业精度高,直线性好,有利于后续农机化作业。因此,在实际生产中要根据土壤条件选择合适的耕整地方式和机具,精选种子并对其进行分级处理和分级种植,适当推迟播种期,提高播种质量,采取等行距种植,并根据作物长势和种植规模选择合适去雄作业机械和去雄模式,可有效提高机械化去雄取净率。
关键词
制种玉米
机械化去雄
农艺因子
平均株高
整齐度
取净率
Keywords
seed
maize
mechanized
emasculation
agronomic
factor
average
plant
height
tidiness
net
access
rate
分类号
S232.9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杂交棉不去雄人工制种技术研究
5
作者
危家文
侯必新
唐智华
机构
湖南文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常德市鼎城区农业局
出处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2期63-65,共3页
文摘
选用具有叶基无红斑这个隐性指示性状的棉花品种作母本,用具有相对显性性状的常规品种作父本,结合"柱头套管法"进行杂交棉不去雄人工制种,以人工去雄制种作对照,对两种制种方法的成铃率和异交率及杂交种子的部分农艺性状作了比较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用不去雄"柱头套管法"制种的异交率比人工去雄法的低8.4%,但前者的成铃率比后者的高6.6%,单铃种子重和单铃种子数分别比后者的重0.37g,多3.16粒.
关键词
杂交棉
叶基无红斑
不去雄制种
成铃率
异交率
Keywords
hybrid
cotton
leaf
base
non-red
spot
non
emasculation
breeding
boll
rate
different
junction
rate
分类号
S5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甘蔗花穗温水去雄技术研究
6
作者
常海龙
郭育强
周峰
方娜
邱永生
陈俊吕
张伟
秦元霞
吴建涛
张垂明
刘壮
王勤南
机构
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海南甘蔗育种场/农业农村部广东甘蔗种质资源与利用科学观测实验站
出处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91-597,共7页
基金
广东省科学院建设国内一流研究机构行动专项资金项目(2020GDASYL-20200302005)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CARS-170107)
+2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01488)
广东省甘蔗剑麻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专项(GARS-07-02)
广东省甘蔗种质资源库建设项目(2019B030316034)。
文摘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时间和品种对甘蔗花穗温水去雄效果的影响,探寻适宜的甘蔗杂交母本去雄方案,减少自交,提高甘蔗花穗杂交结实率。【方法】采用L9(34)正交表的设计方案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以ROC22、科5和桂糖02-619等3个多花粉的甘蔗品种为试材,分别将其花穗在48、50和52℃温水中浸泡3、5和7 min。每处理6株(每株1个花穗),其中:3株自交,3株异交(人工授予新鲜的外源花粉)。统计分析自交出苗数和异交出苗数。【结果】ROC22、科5和桂糖02-619等3个品种均随水温增加、时间延长,其自交出苗数和异交出苗数都逐渐降低,假杂种比例呈现波动变化,50℃、3 min处理组合的假杂种比例最低(0.12)。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自交结实出苗数/异交结实出苗数(M值)可以作为温水去雄效果的评定标准,M值越高,去雄效果越好。温度和时间对M值均有显著影响,品种间差异不显著。【结论】甘蔗花穗去雄前先将小花穗枝条未展开和成熟(或即将成熟)的枝条剪去,置于50℃温水中浸泡3 min后再进行杂交,可显著提高甘蔗有性杂交的育种效率。
关键词
甘蔗
花穗
正交试验
温水去雄
异交结实率
Keywords
Sugarcane
tassels
Orthogonal
tests
emasculation
technology
by
hot
water
Outcrossing
rate
分类号
S566.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流变分析的玉米去雄抽取式夹持装置研究
李健
刘程
郭艳玲
王扬威
徐佳宁
李泽霖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新疆制种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去雄
刘洋
孟林
李芳环
胡圣尧
李斌
王士国
董云成
《新疆农机化》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简化去雄方法对小麦×玉米杂交单倍体胚成胚率的影响
刘琨
李绍祥
李宏生
杨木军
田玉仙
赵红
丁明亮
谢永庆
顾坚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影响制种玉米机械化去雄的农艺因子
王林
孔东升
王靓敏
顾秀艳
杨龙
温玉雷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杂交棉不去雄人工制种技术研究
危家文
侯必新
唐智华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甘蔗花穗温水去雄技术研究
常海龙
郭育强
周峰
方娜
邱永生
陈俊吕
张伟
秦元霞
吴建涛
张垂明
刘壮
王勤南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