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termining method and conditional factors of electrochemical fingerprin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被引量:22
1
作者 ZHANG TaiMingt LIANG YiZeng YUAN Bin DING Feng ZHANG YaPeng WEI ManQiong CHEN Xu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7年第16期2190-2202,共13页
The thermodynamic systems and kinetic model suitable for the electrochemical token of the compo-nent throng in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s have been analyzed. It has been indicated that the damp oscillatory reaction... The thermodynamic systems and kinetic model suitable for the electrochemical token of the compo-nent throng in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s have been analyzed. It has been indicated that the damp oscillatory reactions in the non-equilibrium close system and open system without the supplement of dissipative substance hav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the throng token and analysis of chemical com-ponent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s. Various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electrochemical fingerprint,such as reactant species and their concentrations,electrode types,temperature,stir rate,the kind,dosage and granularit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s,have amply been researched by the B-Z os-cillatory reaction which used malonic acid as a main dissipative substance. In addition,the quantitative information about the chemical component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s has been discussed in detail. The method and its conditions for determining the electrochemical fingerprint used in scientifi-cally distinguishing and evaluating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s have successfully been put forwar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 电气化学 测试方法 条件因子
原文传递
Fast Evaluation of Degradation Degree of Organic Coatings by Analyzing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Data 被引量:21
2
作者 XIA Dahai SONG Shizhe +2 位作者 WANG Jihui BI Huichao HAN Zhewen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EI CAS 2012年第1期15-20,共6页
The degradation coefficient is proposed to evaluate the degradation degree of organic coatings by directly anaIyzing the Bode plots of the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EIS) data. This paper investigated t... The degradation coefficient is proposed to evaluate the degradation degree of organic coatings by directly anaIyzing the Bode plots of the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EIS) data. This paper investigated the degradation of phenolic epoxy coating/tinplate system by EIS and the degradation coefficient value, which correlates well with the results of breakpoint frequency and variation of phase angle at 10 Hz. Furthermore, the degradation process was confirm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and scanning probe microscopy (SPM). It is concluded that degradation coefficient can be used for the fast evaluation of degradation degree of organic coatings in practical appli- 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gradation process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fast evaluation organic coating
下载PDF
Principle, traits and functions of electrochemical fingerprin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被引量:16
3
作者 ZHANG TaiMing LIANG YiZeng YUAN Bin DING Feng ZHANG YaPeng CHEN WenYa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7年第20期2753-2765,共13页
In regard to such challenging analysis problems as scientific identification and quality evalu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the electrochemical fingerprint techniqu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 cine has been... In regard to such challenging analysis problems as scientific identification and quality evalu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the electrochemical fingerprint techniqu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 cine has been researched. The principle, traits, functions, etc., of the electrochemical fingerprint have detailedly been analyzed and discussed by the B-Z oscillatory system using malonic acid as main dissipation substance, characterized by the fact that different influences of different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s on the mechanism of the oscillatory reaction cause different changes of the shape of the potential-time curve of the oscillatory system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constant tem- perature and pressure. An economical, simple and convenient, easy pushing and effective scientific method for distinguishing and evaluating multifarious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s has success- fully been put forwar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电化学检测方法 药物分析 中药
原文传递
基于分阶段产气的高压电缆阻水缓冲层状态评估 被引量:8
4
作者 周凯 赵琦 +3 位作者 李原 陈熠东 孔佳民 王子康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882-3890,共9页
阻水缓冲层烧蚀引起的高压电缆本体击穿事故,严重威胁了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缓冲层失效致电缆击穿的机理,而对于高压电缆阻水缓冲层状态的评估方法鲜有报道。针对这一现状,论文将缓冲层的状态分为腐蚀阶段以及烧蚀阶... 阻水缓冲层烧蚀引起的高压电缆本体击穿事故,严重威胁了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缓冲层失效致电缆击穿的机理,而对于高压电缆阻水缓冲层状态的评估方法鲜有报道。针对这一现状,论文将缓冲层的状态分为腐蚀阶段以及烧蚀阶段,研究了腐蚀阶段下缓冲层含水量、电压、表面压力对缓冲层析氢的影响,并使用气相色谱分析了腐蚀阶段以及烧蚀阶段中缓冲层产生的气体。最后,基于实验结果提出了腐蚀阶段的析氢产气机理、烧蚀阶段的缓冲层分解产气机理,以及通过缓冲层中H_(2)的体积分数及是否含有C_(2)H_(6)、C_(2)H_(4)和C_(2)H_(2)气体来评估缓冲层状态的方法,并在110 kV在运电缆中取气进行验证。析氢实验结果表明:腐蚀阶段下增大含水量、升高电压、增大压力会提高缓冲层的析氢速率,并且在一段时间后,氢气(H_(2))的体积分数将保持相对稳定。气相色谱实验结果表明,腐蚀阶段缓冲层产生的主要气体为H_(2)以及甲烷(CH_(4)),缓冲层在烧蚀阶段同样产生了H_(2),且相较于腐蚀阶段还额外产生了乙烷(C_(2)H_(6))、乙烯(C_(2)H_(4))以及乙炔(C_(2)H_(2))气体。验证结果表明,在运电缆中气体组分特点与实验室中薄片样本的实验结果相符合,证明了该评估方式具有可行性。研究结果可为高压电缆阻水缓冲层的状态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电缆 阻水缓冲层 特征气体 电化学腐蚀 烧蚀 状态评估
下载PDF
埋地钢质管道直流杂散电流干扰研究综述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晓龙 杨绪运 +2 位作者 李长春 罗艳龙 何仁洋 《中国特种设备安全》 2023年第2期4-11,共8页
随着轨道交通、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建设,埋地钢质管道受到越来越多的直流杂散电流干扰,由此引发的安全问题受到政府和企业的重视。本文以直流杂散电流为对象,论述了直流干扰的不同来源以及对埋地钢质管道的腐蚀机理;综述了不同来源的直... 随着轨道交通、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建设,埋地钢质管道受到越来越多的直流杂散电流干扰,由此引发的安全问题受到政府和企业的重视。本文以直流杂散电流为对象,论述了直流干扰的不同来源以及对埋地钢质管道的腐蚀机理;综述了不同来源的直流杂散电流干扰规律的研究现状;总结了现行标准中的直流杂散电流评价准则,并提出了建议;综述了各种直流杂散电流检测与防护技术,分析了各自技术的适用范围及特点;并且对直流杂散电流干扰规律以及检测防护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直流杂散电流 高压直流接地极 埋地钢质管道 电化学腐蚀 评价标准 检测防护技术
下载PDF
聚吡咯导电材料制备及性能评价综合实验设计
6
作者 王彩红 白艳萍 林雄超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5期165-168,共4页
基于学科交叉的综合实验设计,是满足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和新工科建设要求的必要环节。将电化学和能源材料化学实验进行整合,面向能源化工方向本科生设计了涵盖聚吡咯的制备、分子结构分析和热稳定性表征、储能性能评价及影响因素解析的综... 基于学科交叉的综合实验设计,是满足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和新工科建设要求的必要环节。将电化学和能源材料化学实验进行整合,面向能源化工方向本科生设计了涵盖聚吡咯的制备、分子结构分析和热稳定性表征、储能性能评价及影响因素解析的综合性专业实验。实验设计充分体现了能源材料开发和利用专业特色,同时有效地将科学研究与本科实验教学相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研创新能力,激发学生探索前沿知识的兴趣,从而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实验 聚吡咯 电化学聚合 储能性能 交叉学科
下载PDF
质子交换膜电化学系统动态特性及控制策略研究进展
7
作者 邵誉钧 綦戎辉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60-1365,共6页
回顾了近年来质子交换膜(PEM)电化学系统瞬态温湿度场测量和性能评价的相关研究,以及循环启停及长期运行下的系统控制策略(包括PID、神经网络及模糊控制等)。由于PEM系统运行涉及传热传质、电化学反应等复杂过程,理论建模比较复杂;数据... 回顾了近年来质子交换膜(PEM)电化学系统瞬态温湿度场测量和性能评价的相关研究,以及循环启停及长期运行下的系统控制策略(包括PID、神经网络及模糊控制等)。由于PEM系统运行涉及传热传质、电化学反应等复杂过程,理论建模比较复杂;数据驱动模型能够有效结合理论模型及实验数据、且求解简单。近年来新发展的智能PID控制策略在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具有较好的抗扰性和响应速度。通过与数据驱动模型结合,被认为是准确预测PEM系统的性能和寿命、提升PEM电化学系统动态性能的有效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系统 质子交换膜 动态运行 控制策略 性能评估
下载PDF
富含双键咪唑啉在饱和CO_(2)盐水中缓蚀行为研究
8
作者 邹斌 梁伟 +3 位作者 盖平原 陈晓春 程仕键 付朝阳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8-86,共9页
目的合成含有两个双键的亚油酸咪唑啉,与传统的含有单个双键油酸咪唑啉对比,研究其结构对其缓蚀性能的影响。方法在60℃下将Q235钢浸泡于饱和CO_(2)的3%(w)NaCl溶液中,通过失重、电化学测试和缓蚀效率测试,并通过表面分析方法观察腐蚀... 目的合成含有两个双键的亚油酸咪唑啉,与传统的含有单个双键油酸咪唑啉对比,研究其结构对其缓蚀性能的影响。方法在60℃下将Q235钢浸泡于饱和CO_(2)的3%(w)NaCl溶液中,通过失重、电化学测试和缓蚀效率测试,并通过表面分析方法观察腐蚀后钢片形貌变化,最后通过理论计算对合成缓蚀剂进行性能研究。结果电化学与失重结果显示在加入质量浓度为200 mg/L的亚油酸咪唑啉后,缓蚀效率能达到90%,缓蚀性能优于常见的油酸咪唑啉。在结构上,由于亚油酸咪唑啉分子比油酸咪唑啉多了一个双键,增加了咪唑啉缓蚀剂的吸附位点,使其能更好地吸附于金属的表面。结论亚油酸咪唑啉对碳钢有很好的缓蚀性能;在同等实验条件下,缓蚀性能优于油酸咪唑啉;其吸附满足Langmuir吸附等温线;吸附过程中主要通过N—Fe键吸附在Fe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蚀剂 亚油酸咪唑啉 电化学评价 量子化学计算 分子动力学模拟
下载PDF
42CrMo和Cr12MoV合金钢在NaCl溶液中的腐蚀电化学行为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孟旭铮 于宁 +3 位作者 韦一可 檀玉 梁可心 张胜寒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2年第6期75-79,共5页
针对合金钢在含NaCl环境下长期服役过程中遭受腐蚀的问题,选取42CrMo、Cr12MoV合金钢材料,通过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分别研究了42CrMo和Cr12MoV合金钢在不同浓度NaCl环境下的电化学腐蚀行为。结果表明:2种合金钢的腐蚀速率... 针对合金钢在含NaCl环境下长期服役过程中遭受腐蚀的问题,选取42CrMo、Cr12MoV合金钢材料,通过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分别研究了42CrMo和Cr12MoV合金钢在不同浓度NaCl环境下的电化学腐蚀行为。结果表明:2种合金钢的腐蚀速率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呈现增大趋势。通过对42CrMo和Cr12MoV合金钢的电化学测试对比分析发现,在相同浓度NaCl溶液中,Cr12MoV的耐蚀性要优于42CrMo的。所得结果可为合金钢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2CrMo CR12MOV NACL溶液 腐蚀 电化学评价
下载PDF
基于微流控技术平台的Pt基三元电催化剂高通量合成和筛选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洋 刘斌 +5 位作者 徐路遥 董自强 仵亚婷 刘杰 钟澄 胡文彬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8-67,共10页
高性能铂基电催化剂的高效合成和筛选对于加速其在各个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微流控高通量技术在铂基电催化剂的合成参数优化应用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然而,缺少性能评估的微流控高通量合成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 高性能铂基电催化剂的高效合成和筛选对于加速其在各个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微流控高通量技术在铂基电催化剂的合成参数优化应用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然而,缺少性能评估的微流控高通量合成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在这项工作中,我们构建了将材料的高通量合成与高通量筛选相结合的多功能平台。该平台的微流控芯片可以生成三种不同前驱体金属离子的20级浓度梯度。微反应器阵列具有100个微通道,用于材料合成和电化学表征。利用该平台我们合成了5组铂基三元电催化剂(共计100种不同的组分),并进行了电化学表征,直接确定了Pt基三元电催化剂对析氧反应的最佳组成。这表明我们所构建微流控高通量平台具有高效性和灵活性,可大大缩短了新材料开发和材料性能优化的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方法 电催化剂 微流控技术 电化学表征 析氧反应
下载PDF
Review on supercapacitors:Technologies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被引量:5
11
作者 Jingyuan Zhao Andrew F.Burke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8期276-291,I0006,共17页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chemical capacitors(i.e.supercapacitors)have attracted a lot of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because of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efficient,high-power energy storage.Electrochemical capacitors(E...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chemical capacitors(i.e.supercapacitors)have attracted a lot of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because of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efficient,high-power energy storage.Electrochemical capacitors(ECs)are particularly attractive for transportation and renewable energy generation applications,taking advantage of their superior power capability and outstanding cycle life.Over the past decade,various advanced electrode materials and cell design are being studied to improve the energy density of ECs.Hybrid Li-ion capacitors and pseudo-capacitors that utilize fast surface redox reactions of metal oxide and doped polymers are the prime candidates being considered.This paper is concerned with the metrics being used to describe the performance of ECs and how the metrics are evaluated by testing devices and how the data from the testing are best interpreted.Emphasize is on relating testing of advanced ECs using materials more complex than activated carbons to testing electric double-layer capacitors(EDLCs)using carbon in both electrodes.A second focus of the paper is projecting the potential of the advanced materials and ionic liquid electrolyt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mplete EC cells having an energy density more than a factor of ten greater the energy density of the EDLC devices currently on the market.This potential was evaluated by calculating the performance(energy and power)of a series of ECs that utilize the advanced materials that have been studied by electrochemists over the past 10-15 years.The capacitance and resistance of the advanced ECs were calculated utilizing specific capacitance(F/g or F/cm^(3))and porosity data for the electrode materials and ionic conductivity of the electrolytes.It was concluded that hybrid ECs can be developed with energy densities of at least 50 Wh/kg,70 Wh/L with efficient power greater than 3 k W/kg.Continued research on micro-porous carbons with specific capacitance of 200 F/g and greater is needed.to achieve these EC performance go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chemical capacitors Metrics evaluation Cell design APPLICATIONS
下载PDF
竹浆ECF漂白废水急性毒性评价及电化学氧化脱毒研究
12
作者 景立明 刘爽 +2 位作者 艾爽 党一迪 马兰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5-92,共8页
本研究分析了竹浆无元素氯(ECF)漂白废水的污染特性,对废水急性毒性进行了评价,并探讨了Ti/IrO_(2)-RuO_(2)涂层电极电化学氧化法对废水中毒性有机氯化物的降解效果。水质分析结果表明,竹浆ECF漂白废水的污染负荷主要来源于D_(0)段,其... 本研究分析了竹浆无元素氯(ECF)漂白废水的污染特性,对废水急性毒性进行了评价,并探讨了Ti/IrO_(2)-RuO_(2)涂层电极电化学氧化法对废水中毒性有机氯化物的降解效果。水质分析结果表明,竹浆ECF漂白废水的污染负荷主要来源于D_(0)段,其中化学需氧量(COD)负荷及可吸附有机氯化物(AOX)的发生量分别占漂白废水总量的71.8%和73.4%;D_(0)段和Eop段的EC_(50)分别为27.7%和44.4%,废水急性毒性级别属中毒水平,有机氯化物是废水毒性的主要来源。采用Ti/IrO_(2)-RuO_(2)电化学处理漂白废水,在外加电压7.0 V和电解时间240 min的条件下,D_(0)段、Eop段和D_(0)+Eop混合段废水的COD_(Cr)去除率分别可达57.7%、 37.5%和43.5%,色度去除率分别为90.2%、 82.3%和83.1%;D_(0)段、D_(0)+Eop混合段废水及Eop段毒性级别也分别从中毒降到低毒和无毒,AOX去除率分别达66.3%、70.2%和100%,表明Ti/IrO_(2)-RuO_(2)电化学处理漂白废水可大大降低废水污染负荷,并能取得较好的脱毒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元素氯漂白 可吸附有机氯化物 电化学 毒性评价 竹浆
下载PDF
电气柜涂层寿命评估方法及应用研究
13
作者 胡添奇 李永红 邵晓峰 《轨道交通材料》 2023年第2期16-20,共5页
文章主要阐述了电气柜用涂层寿命研究方法,通过电气柜涂层腐蚀失效和风沙侵蚀失效机理,设计涂层环境谱加速老化试验方案,考查涂层失效规律。通过拟合和预测的数学分析方法,进行涂层寿命预测和研究。结果表明,涂层电化学阻抗及厚度与加... 文章主要阐述了电气柜用涂层寿命研究方法,通过电气柜涂层腐蚀失效和风沙侵蚀失效机理,设计涂层环境谱加速老化试验方案,考查涂层失效规律。通过拟合和预测的数学分析方法,进行涂层寿命预测和研究。结果表明,涂层电化学阻抗及厚度与加速试验周期呈显著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层 电化学阻抗 厚度 寿命评估
下载PDF
油气田设施防腐蚀内涂层服役效果的快速评价方法
14
作者 张志宏 肖雯雯 +4 位作者 葛鹏莉 许艳艳 贾旭东 李俊 彭浩平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2-66,共5页
基于电化学阻抗谱图(EIS)中低频0.01 Hz阻抗和10 Hz相位角,开发了一套适用于现场测试的便携式阻抗测试仪。在此基础上,辅以内涂层表观特征(脱落、鼓泡等)和力学性能(附着力等),建立了一套油气田设施防腐蚀内涂层服役效果快速评价方法。... 基于电化学阻抗谱图(EIS)中低频0.01 Hz阻抗和10 Hz相位角,开发了一套适用于现场测试的便携式阻抗测试仪。在此基础上,辅以内涂层表观特征(脱落、鼓泡等)和力学性能(附着力等),建立了一套油气田设施防腐蚀内涂层服役效果快速评价方法。通过盐雾试验、附着力测试、常规电化学测试与现场便携式阻抗测试仪测试等,开展了室内和现场内涂层的检测评价。结果表明:该内涂层服役效果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和可靠性;相比于传统电化学评价检测方法,该内涂层服役效果快速评价方法检测效率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涂层 电化学参数 涂层服役效果 评价方法 适应性
下载PDF
增稠剂在模拟混凝土孔溶液中对钢筋锈蚀性能的影响
15
作者 周阜军 职芳芳 +1 位作者 蒋林华 陆凤华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3年第6期82-88,共7页
为研究增稠剂对自密实混凝土中钢筋锈蚀性能的影响,采用体视显微镜、线性极化、电化学阻抗谱和Tafel极化测试方法,研究了3种常用增稠剂聚丙烯酰胺(PAM)、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和羟乙基纤维素(HEC)在模拟混凝土孔溶液中对钢筋锈蚀性能... 为研究增稠剂对自密实混凝土中钢筋锈蚀性能的影响,采用体视显微镜、线性极化、电化学阻抗谱和Tafel极化测试方法,研究了3种常用增稠剂聚丙烯酰胺(PAM)、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和羟乙基纤维素(HEC)在模拟混凝土孔溶液中对钢筋锈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AM、HPMC和HEC可以有效抑制模拟混凝土孔溶液中钢筋的腐蚀,随着增稠剂掺量的增加,钢筋的耐蚀性能增强。3种增稠剂对钢筋电极的阻锈能力按HEC<HPMC<PAM的顺序递增。此外,PAM、HPMC和HEC对钢筋腐蚀阴极过程的抑制作用强于阳极过程。其中,PAM和HPMC为阴极型阻锈剂,HEC为以抑制阴极为主的混合型阻锈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稠剂 钢筋腐蚀 模拟混凝土孔溶液 电化学评价
下载PDF
不同化学发光分析系统在皮质醇检测中的性能评价与比较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翊 李颖能 +2 位作者 陈焕辉 林涛 汤勇才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4期1949-1950,1953,共3页
目的比较贝克曼Access 2Immunoassay System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及罗氏COBAS E 411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对皮质醇的分析性能与检测结果相关性。方法按照ISO15189中方法评估贝克曼及罗氏分析系统对皮质醇检测的精密度、功能灵敏度、... 目的比较贝克曼Access 2Immunoassay System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及罗氏COBAS E 411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对皮质醇的分析性能与检测结果相关性。方法按照ISO15189中方法评估贝克曼及罗氏分析系统对皮质醇检测的精密度、功能灵敏度、参考范围、方法学、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结果贝克曼与罗氏分析系统在皮质醇检测中精密度良好,功能灵敏度符合各自厂商设定的临床检测的下限,实验室自建参考范围后,将两分析系统对皮质醇的测定值进行线性回归分析,二者间相关性良好,线性回归系数r^2=0.977,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均为100%。结论两分析系统对于皮质醇的分析性能优异,均可满足临床检验需求。经过方法学比对,二者相关性良好,能够通过回归方程对二者间测定值进行引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醇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性能评价
下载PDF
氯盐环境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电化学修复效果研究现状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景锋 裘泳 +4 位作者 陈柳君 李明明 毛江鸿 金伟良 沈建生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868-3872,3877,共6页
钢筋锈蚀已成为导致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失效的一大病害,电化学修复技术是确保结构耐久性的重要方法。对耐久性修复的发展过程以及每种修复技术的优缺点、相关作用原理进行了综述,总结、分析了电化学修复效果,并介绍了现行电化学修复效果... 钢筋锈蚀已成为导致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失效的一大病害,电化学修复技术是确保结构耐久性的重要方法。对耐久性修复的发展过程以及每种修复技术的优缺点、相关作用原理进行了综述,总结、分析了电化学修复效果,并介绍了现行电化学修复效果的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锈蚀 耐久性 电化学修复 即时效果 评价方法
下载PDF
电化学法检测植物油中维生素E的不确定度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许玮 李超 +4 位作者 穆同娜 吴燕涛 于晓瑾 程永霞 刘蕊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189-192,共4页
利用自主研制的聚吡咯修饰电极测定植物油中VE的含量,通过对检测过程中称量、玻璃量器、标准曲线、电极以及回收率等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进行分析,计算不确定度。结果表明,VE检测结果为258.18 mg/kg的油样,其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7.36mg/kg... 利用自主研制的聚吡咯修饰电极测定植物油中VE的含量,通过对检测过程中称量、玻璃量器、标准曲线、电极以及回收率等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进行分析,计算不确定度。结果表明,VE检测结果为258.18 mg/kg的油样,其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7.36mg/kg,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5.7%,不确定度主要由a类不确定度与玻璃量器的不确定度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法 VE 不确定度
下载PDF
电化学方法评价纳米炭黑复合涂料的防腐性能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卫国 李林 +1 位作者 姚素薇 郑国钦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49-51,共3页
通过表面接枝改性获得了亲油性的纳米炭黑粒子,扫描探针显微镜(SPM)和透射电镜(TEM)测试结果表明:炭黑粒子的尺寸为24~300nm。在超声场下,将纳米炭黑均匀分散到醇酸调和漆中,制备了纳米炭黑复合涂料,抗Cl^-离子腐蚀能力提高... 通过表面接枝改性获得了亲油性的纳米炭黑粒子,扫描探针显微镜(SPM)和透射电镜(TEM)测试结果表明:炭黑粒子的尺寸为24~300nm。在超声场下,将纳米炭黑均匀分散到醇酸调和漆中,制备了纳米炭黑复合涂料,抗Cl^-离子腐蚀能力提高。采用电化学方法(阳极极化和交流阻抗)对纳米复合涂料的耐蚀性进行了评价,测试结果与浸泡腐蚀实验结果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纳米炭黑 复合涂料 防腐性能 评价
下载PDF
贮氢电极合金电化学容量的评价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江建军 雷永泉 +2 位作者 孙大林 吴京 王启东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729-736,共8页
设计了三种电化学测试系统并进行金属氢化物电极电化学性能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开口式三电极系统测出的放电容量明显高于夹片式和模拟电池系统所测出的放电容量,夹片式电极系统测试的结果和模拟电池系统测试的结果比较一致.作者认为... 设计了三种电化学测试系统并进行金属氢化物电极电化学性能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开口式三电极系统测出的放电容量明显高于夹片式和模拟电池系统所测出的放电容量,夹片式电极系统测试的结果和模拟电池系统测试的结果比较一致.作者认为氢化物电极的电化学容量不仅与贮氢合金的本征因素有关,且与电极制备工艺和电极的工作环境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氢化物 电极 贮氢合金 电化学 放电容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