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ong-pulse gastric electrical stimulation protects 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 in diabetic rats via IGF-1 signaling pathway 被引量:5
1
作者 Hai Li Yan Chen +1 位作者 Shi Liu Xiao-Hua Hou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6年第23期5353-5363,共11页
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parameters of gastric electrical stimulation (GES) on 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 (ICCs) and changes in the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IGF-1) signal pathway in streptozo... 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parameters of gastric electrical stimulation (GES) on 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 (ICCs) and changes in the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IGF-1) signal pathway in streptozotocin-induced diabetic rats. METHODS: Male rats were randomized into control, diabetic (DM), diabetic with sham GES (DM + SGES), diabetic with GES1 (5.5 cpm, 100 ms, 4 mA) (DM + GES1), diabetic with GES2 (5.5 cpm, 300 ms, 4 mA) (DM + GES2) and diabetic with GES3 (5.5 cpm, 550 ms, 2 mA) (DM + GES3) groups.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c-kit, M-SCF and IGF-1 receptors were evaluated in the gastric antrum using Western blot analysis. The distribution of ICCs was observed using immunolabeling for c-kit, while smooth muscle cells and IGF-1 receptors were identified using alpha-SMA and IGF-1R antibodies. Serum level of IGF-1 was tested using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RESULTS: Gastric emptying was delayed in the DM group but improved in all GES groups, especially in the GES2 group.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c-kit, M-SCF and IGF-1R were decreased in the DM group but increased in all GES groups. More ICCs (c-kit(+)) and smooth muscle cells (alpha-SMA(+)/IGF-1R(+)) were observed in all GES groups than in the DM group. The average level of IGF-1 in the DM group was markedly decreased, but it was up-regulated in all GES groups, especially in the GES2 group. CONCLUSION: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long-pulse GES promotes the regeneration of ICCs. The IGF-1 signaling pathway might be involved in the mechanism underlying this process, which results in improved gastric empty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ng-pulse gastric electrical stimulation 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 Gastric emptying IGF-1 pathway Diabetes mellitus Gastrointestinal motility disorders
下载PDF
基于CC2430的无线可植入微刺激器电路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邱可可 刘景全 +3 位作者 郭忠元 朱正罕 王龙飞 杨春生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98-901,共4页
功能性电刺激在神经功能失调治疗和神经损伤功能重建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植入式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已被证实对20余种神经功能失调疾病具有确切的疗效;基于这种疗法,介绍一种基于ZigBee协议的无线可植入微刺激器的电路设计,其刺激效果与微... 功能性电刺激在神经功能失调治疗和神经损伤功能重建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植入式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已被证实对20余种神经功能失调疾病具有确切的疗效;基于这种疗法,介绍一种基于ZigBee协议的无线可植入微刺激器的电路设计,其刺激效果与微刺激器所释放电流的参数有密切关系;为了能够在生物实验中寻找到刺激效果最佳的电流参数,设计论述了一种以低功耗CC2430微控制器为核心的微刺激器方案;低功耗CC2430的ZigBee无线通信协议是无线微刺激器电路系统的关键技术,结合双相恒流源能够对特定肌肉释放不同的刺激波形、幅度与频率的刺激电流;通过调节各种关键参数,应用这种微刺激器能够生成生物实验中所需要的双相脉冲波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植入 神经肌肉电刺激 低功耗 ZIGBEE协议 DDS技术 双脉冲刺激
下载PDF
长时间不同频率电刺激对C2C12肌管细胞代谢指标和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孙景权 上官若男 +2 位作者 李松波 严翊 谢敏豪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59-466,共8页
探究长时间不同频率EPS对C2C12肌管细胞代谢指标和基因表达的影响,试图建立EPS诱发C2C12肌管细胞TG堆积和线粒体功能增强的细胞模型。方法:采用4种EPS方案诱发C2C12肌管细胞收缩,实验分为5组:对照组(C组)、30 V+2 ms+0.5 Hz组(0.5 Hz组)... 探究长时间不同频率EPS对C2C12肌管细胞代谢指标和基因表达的影响,试图建立EPS诱发C2C12肌管细胞TG堆积和线粒体功能增强的细胞模型。方法:采用4种EPS方案诱发C2C12肌管细胞收缩,实验分为5组:对照组(C组)、30 V+2 ms+0.5 Hz组(0.5 Hz组)、30 V+2 ms+1 Hz组(1 Hz组)、30 V+2 ms+5 Hz组(5 Hz组)、30 V+2 ms+10 Hz组(10 Hz组)。比色法检测细胞内TG、乳酸和ATP含量,RT-PCR方法检测细胞中IL-6、MyHCⅠ、MyHCⅡa、MyHCⅡb、MyHCⅡx、Cyt C和PGC-1α等mRNA含量。结果:1)与C组相比,EPS后即刻,频率0.5~10 Hz组乳酸含量非常显著增加(P<0.01);频率1 Hz和10 Hz组细胞中ATP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频率0.5 Hz和5 Hz组细胞中ATP含量非常显著降低(P<0.01)。2)与C组相比,频率0.5 Hz和1 Hz组MyHCⅠ和MyHCⅡb的mRNA含量显著增加(P<0.05),频率5 Hz组MHC4种亚型mRNA含量变化不明显(P>0.05),频率10 Hz组MyHCⅠ、MyHCⅡa和MyHCⅡb亚型mRNA含量非常显著降低(P<0.01),而MyHCⅡx亚型mRNA含量非常显著增加(P<0.01)。3)与C组相比,频率0.5~10 Hz组PGC-1α和Cyt C mRNA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同时EPS增加了C2C12细胞中IL-6 mRNA的含量(P<0.05)。4)与C组相比,4 d EPS方案停止后12 h,各组肌管细胞中TG含量均没有出现变化;4 d EPS方案停止后24 h,0.5 Hz组和1 Hz组肌管细胞中TG含量增加但无显著性(P>0.05);4 d EPS方案停止后36 h,0.5 Hz组和5 Hz组细胞中TG含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EPS方案(电压14 V、频率1 Hz、单次时长2 ms和每天2 h共2 d,紧接着,电压30 V、频率0.5 Hz或1 Hz或5 Hz、单次时长2 ms和每天3 h共2 d,EPS停止后36 h)能够明显诱发C2C12肌管细胞TG含量堆积和线粒体功能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S C2C12肌管细胞 线粒体 TG 电脉冲 模型
下载PDF
电刺激诱导栉孔扇贝雌核发育的相关参数的筛选 被引量:2
4
作者 商文聪 赵泊淞 +4 位作者 陈亮 孙妍 张玲玲 胡晓丽 包振民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65-70,共6页
电刺激可诱导卵子雌核发育,但在海洋生物中尚无报道。为获得电刺激诱导栉孔扇贝雌核发育的最佳条件,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分别研究了电场强度、电容、脉冲次数、卵子密度及缓冲液种类对诱导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缓冲液的诱导效... 电刺激可诱导卵子雌核发育,但在海洋生物中尚无报道。为获得电刺激诱导栉孔扇贝雌核发育的最佳条件,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分别研究了电场强度、电容、脉冲次数、卵子密度及缓冲液种类对诱导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缓冲液的诱导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但甘露醇缓冲液的诱导效果优于Zimmerman氏缓冲液和山梨醇缓冲液;最佳卵子密度为11.25×104个/mL,场强的最适范围为1.00~1.75kV/cm。最优电刺激诱导条件组合是:0.30mol/L甘露醇缓冲液,卵子密度11.25×104个/mL,脉冲强度1.20kV/cm,电容3μF,2次电脉冲。(2)应用优化后的电刺激参数诱导雌核发育,获得了最佳的诱导效果,得到的卵裂率为28.16%,胚胎存活率为98.37%。本研究首次成功应用电刺激法诱导了栉孔扇贝的雌核发育,并得到了单倍体胚胎,初步建立了栉孔扇贝中该诱导法的参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栉孔扇贝 雌核发育 电刺激 卵裂率 胚胎存活率
下载PDF
含羞草与草莓对电脉冲刺激的响应 被引量:1
5
作者 贾克楠 魏云波 王忆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49-656,共8页
本研究以敏感植物含羞草和非敏感植物草莓为试材,对其能否对电脉冲刺激做出响应及其规律做了初步研究。结果发现,含羞草对电脉冲刺激非常敏感,微弱的单脉冲刺激可以导致小叶关闭和叶轴下垂。连续脉冲刺激可延缓草莓果实发育进程,并诱发J... 本研究以敏感植物含羞草和非敏感植物草莓为试材,对其能否对电脉冲刺激做出响应及其规律做了初步研究。结果发现,含羞草对电脉冲刺激非常敏感,微弱的单脉冲刺激可以导致小叶关闭和叶轴下垂。连续脉冲刺激可延缓草莓果实发育进程,并诱发JA积累,但对IAA和ABA含量没有显著影响。而且连续电脉冲刺激可抑制草莓果实成熟相关基因的表达,如色素代谢关键基因FaCHS和FaDFR,香味代谢相关基因FaQR和细胞壁代谢相关基因FaPG和FaEXPs等。以上结果表明,敏感植物对电脉冲刺激的应答反应体现快速的机械运用,而非敏感植物可体现在基因表达、生理代谢和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脉冲 刺激 应答反应 草莓 含羞草
原文传递
电刺激促进大鼠骨骼肌细胞GLUT4转位并激活Akt信号通路
6
作者 李青 郭刚 +1 位作者 Bilan Philip Klip Amira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第2期102-104,115,共4页
目的:利用L6细胞模型研究电脉冲刺激对骨骼肌细胞GLUT4转位及其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稳定过表达GLUT4myc-AS160的L6-GLUT4myc-AS160大鼠骨骼肌细胞体外培养于6孔培养板中,用含2%胎牛血清的细胞分化液诱导分化为肌管,将6孔板随机分成... 目的:利用L6细胞模型研究电脉冲刺激对骨骼肌细胞GLUT4转位及其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稳定过表达GLUT4myc-AS160的L6-GLUT4myc-AS160大鼠骨骼肌细胞体外培养于6孔培养板中,用含2%胎牛血清的细胞分化液诱导分化为肌管,将6孔板随机分成对照组、胰岛素组和电脉冲刺激(EPS)组,用终浓度为100 nmol/L的胰岛素或电刺激仪对细胞刺激,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ELISA测定细胞膜上的GLUT4myc含量,免疫印记法测定蛋白激酶B(Akt)和Rab-GTPase激活蛋白AS160的磷酸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 h电刺激显著增加细胞膜表面GLUT4myc水平并磷酸化Akt及Rab-GTPase激活蛋白AS160。结论:电刺激促进L6骨骼肌细胞GLUT4myc转位,激活Akt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刺激 骨骼肌 葡萄糖转运子4 蛋白激酶B AS160 胰岛素
下载PDF
真空负压水动按摩联合低频电脉冲治疗早泄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庄炫 邢金春 +1 位作者 陈实新 徐胤烨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73-75,共3页
目的评价真空负压水动按摩联合低频电脉冲穴位刺激治疗早泄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6例早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56例,采用真空负压水动按摩联合低频电脉冲穴位刺激治疗,每周3~5次,15次为一疗程。对照组30例,仅予心理治疗。... 目的评价真空负压水动按摩联合低频电脉冲穴位刺激治疗早泄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6例早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56例,采用真空负压水动按摩联合低频电脉冲穴位刺激治疗,每周3~5次,15次为一疗程。对照组30例,仅予心理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射精潜伏期(IELT)以及勃起功能情况变化。结果治疗组早泄治愈21例,有效12例,有效率为76.8%;对照组有效9例,有效率为30%;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合并轻度勃起功能障碍(ED)者32例,治疗后勃起功能改善23例,有效率为71.88%;对照组合并轻度ED者18例,治疗后勃起功能改善5例,有效率为27.7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真空负压水动按摩联合低频电脉冲穴位刺激治疗早泄有效、安全,同时适合于伴轻度ED的早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泄 真空负压水动按摩疗法 低频电脉冲穴位刺激 勃起功能障碍
下载PDF
帕罗西汀联合中频穴位电刺激治疗早泄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韬 谭艳 +5 位作者 谢子平 王万荣 王澍弘 欧阳海 康照鹏 谢胜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21-924,共4页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中频穴位电刺激治疗早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9例符合早泄诊断标准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单独帕罗西汀药物治疗组(对照组Ⅰ)、中频穴位电刺激治疗组(对照组Ⅱ)和帕罗西汀联合中频穴位电刺激治疗组(试验组),每...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中频穴位电刺激治疗早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9例符合早泄诊断标准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单独帕罗西汀药物治疗组(对照组Ⅰ)、中频穴位电刺激治疗组(对照组Ⅱ)和帕罗西汀联合中频穴位电刺激治疗组(试验组),每组23例,治疗8周,记录各组治疗前后的阴道内射精潜伏期(IELT)、中国早泄患者性功能评价量表(CIPE-5)评分。对比分析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IELT和CIPE-5评分,比较3组的积分变化、有效率、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单独帕罗西汀组1例患者因腹痛、恶心不能耐受,退出试验。试验组组、对照组Ⅰ、对照组Ⅱ均可达到延缓IELT、降低CIPE-5评分的目的。IELT分别由治疗前的(0.91±0.09)、(0.92±0.12)、(0.92±0.11)min,提高为治疗后的(5.31±0.13)、(2.78±0.17)、(4.07±0.11)min(P<0.05),CIPE-5评分由治疗前的(13.1±2.8)、(12.8±2.9)、(12.5±3.0)分,提高为(25.2±2.1)、(19.5±1.9)、(22.0±2.0)分,试验组相较其他两组效果更明显(P<0.05)。总有效率为95.7%、72.7%、47.8%,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中频穴位电刺激治疗早泄比单独帕罗西汀药物治疗所取得的临床疗效更佳,且能达到减少帕罗西汀用量及药物反应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罗西汀 中频穴位电刺激 早泄
下载PDF
中频穴位电刺激联合他达拉非治疗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9
作者 李韬 谭艳 +2 位作者 谢子平 王万荣 谢胜 《中国性科学》 2018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中频穴位电刺激联合他达拉非治疗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DE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他达拉非片5mg口服,每晚1次,4周为1疗程。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 目的:探讨中频穴位电刺激联合他达拉非治疗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DE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他达拉非片5mg口服,每晚1次,4周为1疗程。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频穴位电刺激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治疗前后勃起功能国际指数问卷(IIEF-5)评分、血清睾酮水平变化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IIEF-5评分明显增加(P<0.05),试验组IIEF-5评分治疗后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睾酮水平有不同程度提高(P<0.05),试验组血清睾酮水平治疗后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中频穴位电刺激联合小剂量他达拉非治疗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比单独药物治疗所取得的临床疗效更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频穴位电刺激 他达拉非 糖尿病 勃起功能障碍
下载PDF
帕罗西汀联合中频穴位电刺激治疗早泄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韬 谭艳 +5 位作者 谢子平 王万荣 王澍弘 欧阳海 康照鹏 谢胜 《中国性科学》 2015年第11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中频穴位电刺激治疗早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9例符合早泄诊断标准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单独帕罗西汀药物治疗组(对照组Ⅰ)、中频穴位电刺激治疗组(对照组Ⅱ)和帕罗西汀联合中频穴位电刺激治疗组(试验组),每...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中频穴位电刺激治疗早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9例符合早泄诊断标准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单独帕罗西汀药物治疗组(对照组Ⅰ)、中频穴位电刺激治疗组(对照组Ⅱ)和帕罗西汀联合中频穴位电刺激治疗组(试验组),每组23例,治疗4周,记录各组治疗前后的阴道内射精潜伏期(IELT)、中国早泄患者性功能评价量表(CIPE-5)评分。对比分析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IELT和CIPE-5评分,比较三组的积分变化、有效率、药物副反应。结果:帕罗西汀组1例患者因腹痛、恶心不能耐受,退出试验。三组均可达到延缓IELT、降低CIPE-5评分的目的。联合治疗组相比较其他两组效果更明显(P<0.05),有效率方面比较,联合治疗组显著高于单一治疗组(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中频穴位电刺激治疗早泄比单独帕罗西汀药物治疗所取得的临床疗效更佳,且能达到减少帕罗西汀用量及药物反应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罗西汀 中频穴位电刺激 早泄
下载PDF
经颅电刺激用于深脑刺激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孟纬钰 张丞 +2 位作者 吴昌哲 张广浩(综述) 霍小林(审校)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05-1011,共7页
经颅电刺激(TES)是一种无创、经济、耐受性好的神经调控技术。但是,传统TES为全脑性刺激,且刺激电流较小,无法满足临床治疗中对深部脑区的有效聚焦刺激的需求。随着TES技术临床应用的不断深入,研究人员不断探索出新的刺激方法来提高刺... 经颅电刺激(TES)是一种无创、经济、耐受性好的神经调控技术。但是,传统TES为全脑性刺激,且刺激电流较小,无法满足临床治疗中对深部脑区的有效聚焦刺激的需求。随着TES技术临床应用的不断深入,研究人员不断探索出新的刺激方法来提高刺激聚焦性、刺激强度和刺激深度,尤其是以高精度经颅电刺激、时间干涉刺激为代表的多电极刺激研究已展开。本文回顾了近年来TES的优化方案,并进一步分析了现有刺激方法的特点和局限,以期为相关临床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并为后续研究提供指导。此外,本文还对TES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可能用于深脑刺激的TES优化方向,以期能为后续研究和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电刺激 强电流经颅交流电刺激 高精度电刺激 时间干涉刺激 交叉短脉冲刺激
原文传递
1例1型糖尿病性胃轻瘫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
12
作者 郝民 高俊娈 +4 位作者 薛丽 张庚良 毛慧 沈彦如 刘晓彤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4年第5期90-93,共4页
本文总结1例1型糖尿病性胃轻瘫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经验。基于护理评估和中医辨证,在心理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指导等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中频电脉冲疗法进行穴位按摩,有效改善患者恶心呕吐的症状,减轻痛苦,促进患... 本文总结1例1型糖尿病性胃轻瘫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经验。基于护理评估和中医辨证,在心理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指导等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中频电脉冲疗法进行穴位按摩,有效改善患者恶心呕吐的症状,减轻痛苦,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胃轻瘫 中频电脉冲疗法 穴位 中医护理 血糖
下载PDF
Central Opioid Peptide-containing Neurons Mediates Therapeutic Effect of Short-pulse Gastric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n Dyspepsia-like Symptoms in Dogs
13
作者 徐斌 乔娴 +1 位作者 余晓云 刘劲松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09年第6期701-704,共4页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whether the curative effect of short-pulse gastric electrical stimulation (GES) on the vasopressin-induced dyspeptic symptoms was mediated by central opioid peptide-producing neurons. Five fe...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whether the curative effect of short-pulse gastric electrical stimulation (GES) on the vasopressin-induced dyspeptic symptoms was mediated by central opioid peptide-producing neurons. Five female beagle dogs implanted with 1 pair of electrodes in gastric serosa were used in a two-experiment study. In experiment one, the brain was scanned by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in 3 dogs with and without short-pulse GES, and the radioactivity in nuclei of solitary tract (NST) and hypothalamus was detected. Experiment two was composed of 4 sessions. In session one, the dogs were injected with vasopressin in the absence of short-pulse GES. With session two, the short-pulse GES was simultaneously given via the electrodes with the injection of vasopressin. In sessions three and four, naloxone and naloxone methiodide was administered respectively in the presence of short-pulse GES. Motion sickness-like symptoms were scored and compared among the different sessio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hort-pulse GE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radioactivity in NST and hypothalamic nuclei (P〈0.05, vs control). The short-pulse GES could ameliorate the vasopressin-induced motion sickness-like symptoms in dogs. Naloxone, but not naloxone methiodide could attenuate the curative effects of short-pulse GES. It is concluded that NST and hypothalamic nuclei may participate in the mediation of the curative effects of short-pulse GES on dyspepsia-like symptoms. Central opioid peptide-containing neurons presumably medi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n dyspeptic symptoms of short-pulse 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ort-pulse gastric electrical stimulation dyspeptic symptoms opioid peptide-containing neuron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