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省典型区主要作物有效降雨量和需水量特征 被引量:36
1
作者 曹永强 朱明明 李维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60-570,共11页
对作物全生育期内有效降雨量及需水规律的研究是进行合理灌溉及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依据。以河北省鸡泽县为典型区域,利用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和分段单值平均作物系数法对冬小麦、夏玉米和棉花的有效降雨量及需水规律进行计算... 对作物全生育期内有效降雨量及需水规律的研究是进行合理灌溉及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依据。以河北省鸡泽县为典型区域,利用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和分段单值平均作物系数法对冬小麦、夏玉米和棉花的有效降雨量及需水规律进行计算,并通过M-K检验法分析近60 a来鸡泽县有效降雨量及作物需水量序列的趋势变化及突变现象。结果表明:近60 a鸡泽县冬小麦在生育中期需水量最大,为210.2 mm,有效降雨量均集中在生育中期,缺水量以13.2 mm/10 a的速率呈显著性减少趋势;夏玉米在初始生长期需水量最大,为157.7 mm,有效降雨量集中在生育中期,缺水量以7.0 mm/10 a的速率呈不显著减少趋势;棉花在快速发育期需水量最大,为227.9 mm,有效降雨量集中在生育中期,缺水量以22.3 mm/10 a的速率呈显著性减少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对河北省对农田灌溉用水效率和效益以及保障农作物科学高效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降雨量 需水量 缺水量 水分盈亏指数 鸡泽县
下载PDF
基于有效降水干旱指数的改进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赵一磊 任福民 +1 位作者 李栋梁 刘建永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00-607,共8页
基于加权平均降水量(WAP)这一有效降水指数,从两个方面对其进行改进:确定WAP指数中的两个参数以及去除区域性和季节性差异,从而发展了改进的WAP指数,即IWAP。在此基础上,将IWAP指数与多因素气象综合干旱指数Ci做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 基于加权平均降水量(WAP)这一有效降水指数,从两个方面对其进行改进:确定WAP指数中的两个参数以及去除区域性和季节性差异,从而发展了改进的WAP指数,即IWAP。在此基础上,将IWAP指数与多因素气象综合干旱指数Ci做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全国大部地区特别是中东部地区,IWAP指数与Ci指数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其中在华中大部、贵州大部、云南南部和新疆南部的部分地区两者的相关系数超过0.7;IWAP指数对区域性气象干旱事件的识别在起止时间、影响范围和干旱中心等方面均与Ci指数十分一致。IWAP指数、Ci指数和单因素气象干旱指数降水距平百分率Pa对比分析显示,对于单站干旱过程的监测,在干旱开始时间上IWAP指数与Ci指数接近,但Pa指数则明显偏晚;对干旱结束时间的判断三个指数有较好的一致性;在干旱过程演变的判别效果上,IWAP指数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而Ci指数和Pa指数可能由于自身算法中的因素影响容易出现不合理的波动乃至中断现象。IWAP指数的适用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年平均降水量小于300 mm的西北地区大部至内蒙古西部这些常年干旱地区和青藏高原大部地区不适宜使用该指数。IWAP指数具有计算方法简洁、物理意义明确的特点。考虑到它基于单一降水因子这一特性,该指数不仅便于业务应用,而且在研究中,特别是在现有气候模式输出要素有限的情况下,对干旱的模拟和预估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降水 干旱指数 改进研究
下载PDF
有效降水指数在暴雨洪涝监测和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3
作者 秦鹏程 刘敏 李兰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4-90,共7页
科学有效的监测和评估是防范和减轻暴雨洪涝灾害的重要基础。基于有效降水指数(EP)构建单站和区域暴雨洪涝监测、评估指标,利用1961-2014年湖北省76站逐日气象观测资料及相关灾情资料,确定降水衰减参数及致涝阈值,在此基础上分析EP指数... 科学有效的监测和评估是防范和减轻暴雨洪涝灾害的重要基础。基于有效降水指数(EP)构建单站和区域暴雨洪涝监测、评估指标,利用1961-2014年湖北省76站逐日气象观测资料及相关灾情资料,确定降水衰减参数及致涝阈值,在此基础上分析EP指数在历史暴雨洪涝评估及实时暴雨洪涝过程监测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经参数率定后的EP指数对农作物洪涝受灾面积的解释方差达78.1%,对年际间暴雨洪涝强度差异反应敏感,能识别历史典型大涝年和严重洪涝年,在2014年实时暴雨洪涝过程监测中能直观诊断出一般性暴雨洪涝的起止时间和过程动态变化,但对局地性和间歇性发生的暴雨洪涝过程刻画不足。创建EP指数所需数据资料少、计算简便,可用于洪涝灾害历史排位、年景评价、灾情预评估、风险区划以及作物产量建模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降水指数 参数率定 暴雨洪涝 应用检验
下载PDF
近30年雷州半岛季节性气象干旱时空特征 被引量:9
4
作者 王壬 陈建耀 +2 位作者 江涛 黎坤 赵新锋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6-41,共6页
为进一步分析日尺度有效干旱指数(Effective Drought Index,EDI)的适应性,基于雷州半岛1984~2013年逐日降水资料进行验证,对比EDI和月尺度标准化降水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Index,SPI)的干旱识别效果,进而结合线性趋势、M-K... 为进一步分析日尺度有效干旱指数(Effective Drought Index,EDI)的适应性,基于雷州半岛1984~2013年逐日降水资料进行验证,对比EDI和月尺度标准化降水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Index,SPI)的干旱识别效果,进而结合线性趋势、M-K趋势检验和空间插值方法 ,分析雷州半岛季节性气象干旱时空特征。结果表明:(1)日尺度EDI和6个月时间尺度SPI(SPI-6)适用于雷州半岛的干旱监测,但EDI对严重干旱和突发干旱的识别比SPI-6更准确;(2)1984~2013年,雷州半岛秋冬季干旱频率和干旱站次比均呈减少趋势,但春夏季干旱频率和干旱站次比略有增加趋势;(3)春旱频率从南向北递增,重旱高频地区位于西北部,而夏季重旱高频区位于西部沿海;秋旱南部重于北部,高频中心在雷中西部沿海和曾家周边;冬季重旱以西部沿海、雷州市和徐闻县交界处频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性干旱 时空特征 有效干旱指数 标准化降水指数 雷州半岛
下载PDF
1958-2015年广西木薯有效降雨量和需水量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8
5
作者 吴卫熊 莫明珠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0-82,87,共4页
基于1958-2015年南宁站、北海站、玉林站、龙州站气象站的气象资料以及2014-2015年木薯生育期的观测资料,采用有效降雨经验公式和Penman-Monteith公式分别计算了木薯主产区内有效降雨量和木薯各生育期的需水量。结果表明:近60年来,广西... 基于1958-2015年南宁站、北海站、玉林站、龙州站气象站的气象资料以及2014-2015年木薯生育期的观测资料,采用有效降雨经验公式和Penman-Monteith公式分别计算了木薯主产区内有效降雨量和木薯各生育期的需水量。结果表明:近60年来,广西木薯主产区木薯全生育期有效降雨量和需水量均呈现下降的趋势。除了桂南区(北海站)木薯播种至苗期降雨量充足外,其他主产区的各生育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水,苗期-块根形成期、块根形成期-块根膨大期缺水尤为严重;广西木薯主产区木薯生育期缺水量和水分亏缺指数呈现东南小、西北大的分布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有效降雨 需水量 水分亏缺指数 变化规律
下载PDF
贵州水稻有效降水量和需水量特征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张波 谷晓平 +1 位作者 古书鸿 胡家敏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1-199,共9页
为了分析贵州水稻生育期内有效降水量和需水量等水资源的变化特征,研究基于贵州80个气象站点1961—2015年的逐日气象资料,采用美国农业部(USDA)土壤保持局推荐的有效降水量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推荐的参考作物蒸散量计算方法,计... 为了分析贵州水稻生育期内有效降水量和需水量等水资源的变化特征,研究基于贵州80个气象站点1961—2015年的逐日气象资料,采用美国农业部(USDA)土壤保持局推荐的有效降水量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推荐的参考作物蒸散量计算方法,计算贵州水稻不同生育期内的有效降水量和需水量,并分析水稻不同生育阶段缺水量和灌溉需求指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1—2015年,贵州水稻全生育期有效降水量为324 mm,呈递减趋势,其中,移栽—抽穗期是有效降水量最大的阶段,呈递增趋势,其他生育期有效降水量均为递减趋势;水稻全生育期需水量为737 mm,呈递减趋势,其中,移栽—抽穗期、抽穗—灌浆期需水量呈递减趋势,其他生育期需水量呈递增趋势;水稻全生育期多年平均缺水量为413 mm,呈递增趋势,其中,移栽—抽穗期缺水量呈递减趋势,其他生育期呈递增趋势。全生育期作物水分盈亏指数为0. 56,其中,抽穗—灌浆期对灌溉依赖程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有效降水 需水量 水分盈亏指数 贵州
下载PDF
贵州烤烟需水量及灌溉需求指数特征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波 裴兴云 +2 位作者 曹华 古书鸿 莫建国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15-221,共7页
为了合理配置烤烟的灌溉计划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基于贵州省1961—2015年81个气象观测站逐日气象资料,采用美国农业部土壤保持局推荐的有效降水量和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分别计算研究区域内烤烟不同生育阶段的有效降水量和... 为了合理配置烤烟的灌溉计划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基于贵州省1961—2015年81个气象观测站逐日气象资料,采用美国农业部土壤保持局推荐的有效降水量和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分别计算研究区域内烤烟不同生育阶段的有效降水量和需水量,并分析了烤烟不同生育阶段灌溉需求指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5年,贵州省烤烟伸根期、旺长期、成熟期和大田生育期有效降水量分别为26.9~75.4 mm,45.2~88.9 mm,66.4~167.6 mm和152.8~284.8 mm;需水量分别为51.9~78.8 mm,148.8~202.2 mm,85.2~122.8 mm和332.5~412.6 mm,以旺长期日均需水量最大;多年平均灌溉需求指数分别为0.20,0.32,0.26,0.35;烤烟不同生育阶段有效降水量和需水量随时间变化均呈递减趋势,伸根期灌溉需求指数呈递增变化趋势,其他生育期呈递减趋势;空间分布上,烤烟伸根期有效降水量自东向西呈递减趋势;伸根期、旺长期灌溉需求指数自西南向东北递减的变化趋势,而成熟期和大田期呈相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需水量 有效降水 灌溉需求指数 贵州省
下载PDF
2017年冬焦作市一次持续严重污染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闫小利 叶东 +2 位作者 牛广山 尹金娟 徐林浩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21年第4期33-42,共10页
利用污染物监测资料、常规气象要素资料、探空资料、NCEP(1°×1°)格点资料,分析了2016年12月28日—2017年1月10日焦作市一次长历时、复杂天气下的严重污染天气过程。结果表明:AQI日变化呈单峰结构,峰值出现在20时,谷值出... 利用污染物监测资料、常规气象要素资料、探空资料、NCEP(1°×1°)格点资料,分析了2016年12月28日—2017年1月10日焦作市一次长历时、复杂天气下的严重污染天气过程。结果表明:AQI日变化呈单峰结构,峰值出现在20时,谷值出现在08时。相对湿度(f)<96%时,AQI和f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10;f≥96%时,AQI的变化与能见度有关:能见度<100 m时水汽对污染物有湿沉降作用,AQI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小,能见度在100500 m时f与AQI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19。PM_(2.5)/PM_(10)(二者浓度比值)与f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27,潮湿的环境更有利于大颗粒污染物的存在。降水对AQI的影响与雨强有关,雨强<2 mm/h时对AQI影响不大,雨强≥2 mm/h时AQI迅速减小;降水对颗粒状污染物有明显的湿沉降作用,对大颗粒污染物的消减作用更明显,且具有累积作用,是大气自清洁的主要方式。本次过程发生在静稳天气中,冷空气弱、逆温强、混合层高度低、风力微弱,对污染天气形成及长时间维持十分有利;地面流场上焦作市附近的气旋性汇合中心及渐近线,有利于污染物积累;过程中盛行偏东风,太行山地形的存在不利于污染物的水平输送;静稳指数大、通风量小,是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QI PM_(2.5)/PM_(10) 相对湿度 逆温层 有效降水 静稳指数 通风量
下载PDF
鄂西烟区烤烟生育期降水量及灌溉需水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9
作者 王馨凝 任永建 +1 位作者 邹从鹏 秦鹏程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23年第6期75-84,共10页
为提高鄂西烟区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选取湖北省西部烤烟种植区1975—2021年32个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逐日气象资料,计算烤烟各生育期有效降水量、需水量及灌溉需求指数,并对其时空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近47年来,鄂西烟区烤烟... 为提高鄂西烟区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选取湖北省西部烤烟种植区1975—2021年32个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逐日气象资料,计算烤烟各生育期有效降水量、需水量及灌溉需求指数,并对其时空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近47年来,鄂西烟区烤烟伸根期平均有效降水量为52.0mm,呈递增趋势,旺长期、成熟期及大田期平均有效降水量分别为53.8mm、78.7mm、184.5mm,呈递减趋势,各烟区有效降水量总体表现为恩施烟区的>宜昌烟区的>十堰烟区的>襄阳烟区的;四个生育期平均需水量分别为55.2 mm、104.2mm、140.3mm、299.7mm,除旺长期变化趋势不明显,其余各生育期均呈递增趋势,各烟区需水量总体表现为襄阳烟区的>十堰烟区的>宜昌烟区的>恩施烟区的,旺长期变幅最大;四个生育期平均灌溉需求指数分别为0.06、0.47、0.42、0.38,均呈递增趋势,各烟区灌溉需求指数也呈缓慢递增,但变幅较小,总体表现为襄阳烟区的>十堰烟区的>宜昌烟区的>恩施烟区的,伸根期灌溉需求指数多在0值附近波动,其余各生育期的多处于0值以上。空间上,各生育期有效降水量呈南多北少分布,需水量分布则反之,灌溉需求指数北大南小,表明北部烟区对灌溉的依赖程度要远远高于南部烟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西 烤烟 有效降水量 需水量 灌溉需求指数
下载PDF
西藏不同气候区域旱涝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向毓意 杜军 马玉才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2001年第3期354-360,共7页
提出有效降水的概念,并将有效湿润度(有效降水与可能蒸发量的比值)的异常程度作为判别指标,对西藏高原不同气候区域的旱涝特征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有效降水量 旱涝特征 蒸发量 湿润度 西藏
下载PDF
有效降水干旱指数的标准化改进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强 吴雷 赵青 《人民珠江》 2016年第2期62-68,共7页
降水是决定旱涝进程的最主要因素,此外,旱涝进程还受蒸发、渗漏、径流和地下水等水文过程的影响。利用一个水分收入与衰退物理模型发展起来的有效降水指数(WAP),能在短时间尺度上反映一个地区的旱涝状况。参考标准化指数的计算模式,改... 降水是决定旱涝进程的最主要因素,此外,旱涝进程还受蒸发、渗漏、径流和地下水等水文过程的影响。利用一个水分收入与衰退物理模型发展起来的有效降水指数(WAP),能在短时间尺度上反映一个地区的旱涝状况。参考标准化指数的计算模式,改进计算了WAP。改进后计算的WAP(称SWAP),有效解决了降水区域性与季节性差异的问题,提高了干旱监测的准确性。SWAP能够清晰地从点和面描述干旱发生、发展、高峰和消退的过程,为干旱的识别、评估和防治提供了有效的手段,是一种理想的干旱监测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降水指数 标准化指数 日尺度 干旱监测
下载PDF
广西木薯需水量及灌溉需求指数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卫熊 黄奕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3-126,共4页
基于南宁、北海、玉林、龙州4个气象站的长系列气象资料以及2014-2015年木薯生育期的观测资料,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了木薯主产区内参考作物和木薯各生育期的需水量,采用经验公式计算木薯主产区内木薯各生育期的有效降雨量,并进... 基于南宁、北海、玉林、龙州4个气象站的长系列气象资料以及2014-2015年木薯生育期的观测资料,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了木薯主产区内参考作物和木薯各生育期的需水量,采用经验公式计算木薯主产区内木薯各生育期的有效降雨量,并进行排频得到不同水平年各主产区木薯生育期需水量与有效降雨量,计算分析各主产区内木薯的灌溉需求指数。结果表明:广西木薯主产区木薯多年平均需水量为770.18 mm,灌溉需求指数0.14,丰水年(P=25%)、平水年(P=50%)、枯水年(P=75%)木薯需水量分别为704.91、758.88和866.05 mm,灌溉需求指数分别为0、0.17和0.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木薯灌溉 有效降雨 木薯需水量 灌溉需求指数
下载PDF
淮河流域主要农作物全生育期水分盈亏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45
13
作者 王晓东 马晓群 +1 位作者 许莹 陈超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65-672,共8页
利用淮河流域171个站点1971年-2010年的气象资料及作物历年生育期资料,通过作物全生育期的需水量和有效降水量计算了主要作物全生育期的水分盈亏指数。结果表明:①淮河流域小麦种植区全生育期水分盈亏指数分区平均值在-0.66~-0.43之间... 利用淮河流域171个站点1971年-2010年的气象资料及作物历年生育期资料,通过作物全生育期的需水量和有效降水量计算了主要作物全生育期的水分盈亏指数。结果表明:①淮河流域小麦种植区全生育期水分盈亏指数分区平均值在-0.66~-0.43之间,各分区均呈现水分亏缺,但多年变化趋势不明显,空间分布呈明显的纬向分布特征,越往北水分亏缺越明显;②玉米种植区全生育期水分盈亏指数分区平均值在0.05~0.17之间,各区多年变化均呈增加趋势,其中北部平原夏玉米区和中部平原夏玉米区增加趋势通过了α=0.05显著性检验,分别达到0.099/10a和0.097/10a,空间分布呈西北-东南分布特征,由西北向东南增大;③沿淮及以南一季稻区水分盈亏指数平均为0.05,呈现0.024/10a的增加趋势,空间分布呈中间小两头大的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流域 有效降水量 作物需水量 水分盈亏指数
原文传递
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及其与气候的关系 被引量:27
14
作者 龙慧灵 李晓兵 +2 位作者 黄玲梅 王宏 魏丹丹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81-791,共11页
该文在利用朱文泉等(2007)构建的基于光能利用率的净初级生产力(NPP)遥感估算模型对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1982-2006年的NPP进行估算的基础上,选取包括降水量、温度、有效降水、有效温度和3种地表干湿度指数在内的气候指标,充分考虑地表覆... 该文在利用朱文泉等(2007)构建的基于光能利用率的净初级生产力(NPP)遥感估算模型对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1982-2006年的NPP进行估算的基础上,选取包括降水量、温度、有效降水、有效温度和3种地表干湿度指数在内的气候指标,充分考虑地表覆盖状况和气候因子的时滞和累积效应,探讨了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NPP与气候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以年为时间单位,在年际水平上,温度相关的各指标与年NPP的关系并不明显,当年的气候条件对草原区植被的生长影响最大。以月为时间单位,年内月气温和降水是影响NPP的重要因素。且所有植被类型区在年内月际水平上气候各指标对NPP的影响时效最大为1个月,NPP和各气候参量的关系时效也为1个月;在年际水平上5-9月的NPP与降水、地表干湿度指数的互相关系数明显高于同温度各指标的互相关系数,表明降水是影响内蒙古草原NPP的主要气候因子,且降水的累积效应影响显著。不同植被类型区年际月NPP与降水指标之间的关系也各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降水 有效温度 地表干湿度指数 净初级生产力 时滞互相关
下载PDF
鲁中地区冬小麦水分盈亏及灌溉需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环海军 杨再强 +1 位作者 刘岩 夏福华 《干旱气象》 2016年第5期866-872,905,共8页
利用1980—2014年鲁中地区气象资料和冬小麦生育期资料,采用Penman-Monteith模型和单作物系数计算冬小麦各生育阶段需水量,利用美国农业土壤保持局推荐方法计算有效降水量、水分盈亏指数(CWSDI)和灌溉需水量,对冬小麦不同生育阶段的需... 利用1980—2014年鲁中地区气象资料和冬小麦生育期资料,采用Penman-Monteith模型和单作物系数计算冬小麦各生育阶段需水量,利用美国农业土壤保持局推荐方法计算有效降水量、水分盈亏指数(CWSDI)和灌溉需水量,对冬小麦不同生育阶段的需水量、有效降水量、水分盈亏指数及灌溉需水量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35 a来,鲁中平原地区冬小麦全生育期需水量呈弱的减少趋势,山区呈增加趋势;拔节—乳熟期是需水量最大的阶段,呈减少趋势,强度中心在中部地区。有效降水量全生育期呈减少趋势,拔节—乳熟期呈增加趋势,强度中心在中部地区;除平原地区的越冬期外,其它生育阶段有效降水量呈减少趋势。CWSDI全生育期呈减少趋势,乳熟—成熟期减少幅度最大,自中部向南北两边递减。为满足冬小麦需水要求,全生育期平均灌溉需水量515 mm,呈上升趋势,强度中心在西部地区,拔节—乳熟期是灌溉需水量最大的阶段,呈减少趋势,返青—拔节期是增加趋势最明显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需水量与有效降水 水分盈亏指数 灌溉需水量
下载PDF
黑龙江省近50年大豆需水量与干旱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玖颖 王欣亮 +1 位作者 王忠波 聂堂哲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23-237,共15页
基于黑龙江省28个气象站1966—2015年逐日气象数据和20个农业气象站1991—2008年大豆生育期观测资料,计算大豆不同生育阶段的有效降雨量、需水量和水分盈亏指数(Crop water surplus deficit index)及三者的气候倾向率,并根据水分盈亏指... 基于黑龙江省28个气象站1966—2015年逐日气象数据和20个农业气象站1991—2008年大豆生育期观测资料,计算大豆不同生育阶段的有效降雨量、需水量和水分盈亏指数(Crop water surplus deficit index)及三者的气候倾向率,并根据水分盈亏指数制定干旱等级,计算各生育阶段干旱频率和干旱强度,利用ArcMap空间分析功能绘制相应分布图。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大豆生育期内年均有效降雨量为253~370 mm,平均值为321 mm,除生长前期外,其他各生育阶段均表现为中部高和东西部较低的分布趋势,大豆生育期有效降雨量气候倾向率为-6.16~9.09 mm/(10a),平均值为2.41 mm/(10a),生长前期有效降雨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生长后期有效降雨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大豆年均需水量为336~465 mm,平均值为388 mm,各生育阶段需水量均呈中部低、东西部高的空间分布规律,大豆生育期内需水量气候倾向率为-16.01~2.42 mm/(10a),平均值为-5.17 mm/(10a),各生育阶段需水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大豆生育期内年均水分盈亏指数为-44.5%~8.9%,均值为-15%,自西向东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水分盈亏指数的气候倾向率为-1.89~4.92%/(10a),水分盈亏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大豆各生育阶段干旱频率分布与需水量空间分布大致相同,其中生长前期和快速发育期干旱频率高于生长中期和生长后期,易发生春旱和夏旱。本研究可为黑龙江省大豆的灌溉管理和旱灾预防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有效降雨量 需水量 水分盈亏指数 干旱频率
下载PDF
冀北地区近50a马铃薯需水量及水分盈亏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10
17
作者 马凤莲 温永菁 +1 位作者 李春强 刘园园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13-723,共11页
为高效利用水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的参考作物蒸散计算方法和相关作物系数法,利用河北省马铃薯主要种植区域(冀北地区)23个地面气象站的资料,计算了冀北地区近50a(1969-2018年)马铃薯生育期内的需水量和... 为高效利用水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的参考作物蒸散计算方法和相关作物系数法,利用河北省马铃薯主要种植区域(冀北地区)23个地面气象站的资料,计算了冀北地区近50a(1969-2018年)马铃薯生育期内的需水量和缺水量,并分析了马铃薯生育期内降水量、有效降水量、需水量、缺水量变化趋势,以及不同区域不同生育期马铃薯需水量、缺水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近50 a冀北地区马铃薯生育期内降水量、有效降水量年际变化可分为2个阶段:1969-2003年呈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分别为–15.68 mm·(10a)^–1、–6.61 mm·(10a)^–1;而2004-2018年呈显著增加趋势,气候倾向率分别为60.07 mm·(10a)^–1、9.68 mm·(10a)^–1。近50 a平均降水量、有效降水量分别为356.5 mm和148.6 mm;空间上均呈自西向东逐渐递减的带状特征。2)近50a马铃薯生育期需水量和缺水量年际变化也表现出1969-2003年减少、2004-2018年增多的趋势,且需水量多的年份缺水量也多,近50 a平均需水量和缺水量分别为497.8 mm、349.1 mm;空间分布上均呈自坝上高原向坝下山地增多特点,且需水量大的地区缺水量也多。3)马铃薯块茎膨大期需水量最多,期间也是缺水量最多的时期。研究结果显示1969-2018年冀北地区马铃薯生育期内水资源一直处于严重亏缺状态,在生产中需充分考虑马铃薯需水量对气象要素变化的响应,加强水分管理,确保水资源高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北地区 马铃薯 有效降水量 需水量 缺水量 水分盈亏指数
下载PDF
太行山前平原冬小麦生育期干旱分析——以保定市为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沈彦军 李红军 雷玉平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2-226,233,共6页
对冬小麦生育期干旱进行精细分析,可以为农业生产和水资源管理提供参考信息,为降水、地下水动态以及作物耗水关系提供研究基础。采用有效降水和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方法,分析了太行山前平原冬小麦56个生育期及各生育阶段(苗期、越冬期... 对冬小麦生育期干旱进行精细分析,可以为农业生产和水资源管理提供参考信息,为降水、地下水动态以及作物耗水关系提供研究基础。采用有效降水和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方法,分析了太行山前平原冬小麦56个生育期及各生育阶段(苗期、越冬期、返青期、拔节~成熟期)的平均有效降水和气象干旱发生频率。研究发现冬小麦生育期平均有效降水为55.43 mm,分别占年有效降水和生育期降水量的13.6%和52.5%。其中,5月和10月是生育期有效降水的主要贡献月,平均有效降水量分别占到生育期有效降水量的35.7%、27.1%。生育期平均缺水350mm以上,并且有效降水的月际、年际间差异明显。逐月旱涝级别和频率分布显示,生育期干旱平均发生频率为58.5%,逐月发生干旱的频率均在50%以上。12月易发生轻旱,2、3月易发生中旱,4月易发生重旱。总体上,太行山前平原冬小麦生育期及各生育阶段的有效降水都表现出非稳定性,逐月平均有效降水量均不同程度小于需水量,干旱发生频率冬后大于冬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有效降水 综合气象干旱指数 干旱频率 太行山前平原
下载PDF
河北省南部干旱特征及其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7
19
作者 申泽峥 颜玉倩 胡毅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6年第2期76-81,共6页
以河北省南部冬小麦产区为例,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SPI),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近40 a(1971—2010年)冬小麦生育期干旱的时空变化特征,干旱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及干旱风险特征。结果表明:河北省南部干旱在空间上具有一致性,在时间上春... 以河北省南部冬小麦产区为例,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SPI),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近40 a(1971—2010年)冬小麦生育期干旱的时空变化特征,干旱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及干旱风险特征。结果表明:河北省南部干旱在空间上具有一致性,在时间上春季干旱20世纪90年代少于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冬小麦全生育期干旱无明显变化。河北省石家庄地区冬小麦产量受干旱影响较小,沧州地区影响大,其他地区一般主要受春季干旱的影响。干旱的影响与各地灌溉条件及管理水平有关。冬小麦全生育期,邯郸西南部为干旱较高风险区;邢台、邯郸局部地区为干旱低风险区;其他大部分地区为干旱中风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干旱 影响 标准化降水指数 风险
下载PDF
黄河流域植被水分利用效率对干旱的时空累积响应 被引量:10
20
作者 薛联青 肖颖 +3 位作者 刘远洪 杨明杰 刘赛华 章郁涵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2-41,共10页
利用植被总初级生产力和蒸散发数据,结合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SPEI)数据,分析了1982—2018年黄河流域植被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特征,量化了干旱对植被水分利用效率的累积效应。结果表明:干旱对植被水分利用效率的累积影响可利用多尺度SPE... 利用植被总初级生产力和蒸散发数据,结合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SPEI)数据,分析了1982—2018年黄河流域植被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特征,量化了干旱对植被水分利用效率的累积效应。结果表明:干旱对植被水分利用效率的累积影响可利用多尺度SPEI和植被水分利用效率之间具有最大显著相关性的月份来衡量;黄河流域多年平均植被水分利用效率呈北低南高的分布格局,与多年平均植被总初级生产力的空间分布呈现一定的相似性,植被水分利用效率呈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植被总初级生产力增速大于蒸散发增速;干旱对黄河流域内58.48%区域的植被水分利用效率存在累积效应,其中累积时间尺度为1~2月、6~8月和19~24月尺度的占比分别达到了43.58%、23.10%和16.96%;干旱对植被水分利用效率的累积时间尺度因植被类型和水文气候条件而异,干旱对北部靠近沙漠区域的草地和农田的累积影响是长期(>18月)的,对湿润半湿润区的草地和森林的累积影响是短期(≤4月)的;平均累积时间尺度随着年均SPEI的增加而下降,SPEI越大,干旱对植被水分利用效率的累积时间尺度越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水分利用效率 累积效应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 干旱 黄河流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