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德国教师教育的新标准及启示 被引量:31
1
作者 吴卫东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7-62,共6页
德国教师教育新标准的制定是为了确保学校教育的质量。标准不仅对教师职能的培养从教育科学角度提出了课程与方法的原则要求,同时从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环节详细描述了教师职能的教学、教养、评价和创新四大领域与11种具体职能。它昭... 德国教师教育新标准的制定是为了确保学校教育的质量。标准不仅对教师职能的培养从教育科学角度提出了课程与方法的原则要求,同时从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环节详细描述了教师职能的教学、教养、评价和创新四大领域与11种具体职能。它昭示了教师教育一体化以及教师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整合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教师教育 教师教育标准
下载PDF
跨学科与实践性:德国劳动教育教师培养模式探析 被引量:9
2
作者 孙进 陈囡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9-49,共11页
德国的劳动教育教师培养包括大学学习和见习两个阶段。在大学学习阶段,师范生同时学习两个专业以及教育科学和社会科学基础课程,并完成学校实习和企业实习,最后以第一次国家考试毕业。在见习阶段,见习生既在见习学校授课,同时也在教师... 德国的劳动教育教师培养包括大学学习和见习两个阶段。在大学学习阶段,师范生同时学习两个专业以及教育科学和社会科学基础课程,并完成学校实习和企业实习,最后以第一次国家考试毕业。在见习阶段,见习生既在见习学校授课,同时也在教师研习所学习,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教学实践能力,最后以第二次国家考试毕业。这两个阶段的课程都得到了模块化设计,具有清晰的学习目标和内容,构成一种多学科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国家考试包括撰写学术论文、笔试、口试和教学实践考试,这既能全面考查学生的知识结构,也能有效检验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这种培养模式很好地满足了劳动教育对教师跨学科知识结构和高水平实践能力的双重要求,有助于培养出专业化的劳动教育教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教育 劳动学 劳动教育教师 教师教育 德国教育
原文传递
科学系统地应对人口危机:德国人口发展问题、挑战与教育政策回应 被引量:4
3
作者 孙进 付惠 《比较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23,共10页
自两德统一以来,德国面临的人口发展问题主要是持续性的出生人口赤字,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和移民人口比例偏高,这给德国带来了劳动力短缺、社会保障负担加重和移民社会融入等挑战。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和挑战,德国在教育领域采取的政策包括... 自两德统一以来,德国面临的人口发展问题主要是持续性的出生人口赤字,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和移民人口比例偏高,这给德国带来了劳动力短缺、社会保障负担加重和移民社会融入等挑战。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和挑战,德国在教育领域采取的政策包括:通过全面提升教育体系质量整体提高人口素质;充分开发国民人力资源潜力;通过国际化政策吸引和引进国际人才;促进移民教育与社会融入;为父母提供更多的福利保障与支持,降低家庭的生育、养育、教育负担,提高其生育意愿。这些政策表现出三方面特点:系统性,即系统地开发和利用国内与国际人力资源,双向合力应对劳动力短缺问题;针对性,即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以及各类群体的特定需求,分别出台针对性政策;科学性,即注重科学规划和循证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 老龄化 教育政策 德国教育
原文传递
德国教师教育政策的历史变迁与发展特征 被引量:4
4
作者 覃丽君 《教师教育学报》 2014年第4期91-101,共11页
德国教师教育政策主要体现在德国政府所发布的一系列与教师教育有关的政策文本中。通过对这一系列文本的深入分析与解读,可以把德国教师教育政策的发展演变划分为东西德分治阶段、制度化发展阶段、深化改革阶段和全面发展阶段。不同发... 德国教师教育政策主要体现在德国政府所发布的一系列与教师教育有关的政策文本中。通过对这一系列文本的深入分析与解读,可以把德国教师教育政策的发展演变划分为东西德分治阶段、制度化发展阶段、深化改革阶段和全面发展阶段。不同发展阶段的政府政策文本体现了德国政府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教师教育政策进行适时调整及教师教育政策文本数量增加、政策内容不断拓展的特色,同时也体现了联邦政府职能的逐渐扩大以及各州政府之间的教师教育合作不断加强的发展特色,对我国教师教育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教育 教师教育 教育政策 教育变革
下载PDF
德国联邦国防军与学校的合作:目的、主体、形式与内容
5
作者 孙进 付惠 《比较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6-55,共10页
军队与学校的合作是社会与学校协同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相关资料的分析显示,德国联邦国防军与学校合作是为了提升青少年群体对军队的认可度,学校方面则希望以此加强学校的政治教育。双方的合作主要由德国国防部和文教部设定框架,由... 军队与学校的合作是社会与学校协同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相关资料的分析显示,德国联邦国防军与学校合作是为了提升青少年群体对军队的认可度,学校方面则希望以此加强学校的政治教育。双方的合作主要由德国国防部和文教部设定框架,由青年军官和学校具体实施。合作的形式有:校内合作活动,如举办讲座和专家讨论会;校外合作活动,如组织考察旅行、角色模拟游戏和参观部队;教师培训合作,包括培训正式教师和见习教师。合作在内容上聚焦和平与安全政策以及军队的使命与任务等主题。德国军队与学校的合作特点表现为:制度框架规范,合作原则明确,执行人员专业,合作主题广泛,合作形式多元,教学方法得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教育 国防教育 联邦国防军 协同育人 德国教育
原文传递
洪堡的“大学之道” 被引量:3
6
作者 俞可 弗里德里希.W.克罗恩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3-98,105,共7页
威廉·冯·洪堡诞辰250周年纪念在即,盘点其教育遗产,首推其"修身"理想,而非广为全球追捧并复制的柏林大学。作者追溯洪堡的"修身"理想之道统,进而展现洪堡为落实其"修身"理想而擘画的教育改革蓝... 威廉·冯·洪堡诞辰250周年纪念在即,盘点其教育遗产,首推其"修身"理想,而非广为全球追捧并复制的柏林大学。作者追溯洪堡的"修身"理想之道统,进而展现洪堡为落实其"修身"理想而擘画的教育改革蓝图,并分析理想从蓝图中剥离之后所遭遇的窘境,最后以德国当今大学开设通识教育为例,剖析洪堡的"修身"理想重获新生的尝试。作者发现,洪堡的"修身"即为中国士阶层所遵循的"大学之道",其使命在于,由"以文化人"而"止于至善"。"至善"实为愿景,故而,洪堡的"修身"及"大学之道"永远在路上,洪堡的"修身"理想之生命力就潜隐于人的可持续发展性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堡 “修身” “修身”理想 大学之道 德国教育
下载PDF
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宏观政策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川林 《高等教育评论》 2015年第2期147-161,共15页
本研究采用文件分析法,从国际层面、国家层面与大学层面,阐述德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战略框架以及行动路径。在国际层面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欧洲联盟,是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参考指标。在国家层面上,最直接相... 本研究采用文件分析法,从国际层面、国家层面与大学层面,阐述德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战略框架以及行动路径。在国际层面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欧洲联盟,是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参考指标。在国家层面上,最直接相关的部门为联邦教育与研究部、外交部,其国际化政策着重于使德国成为世界的高等教育中心。在大学层面上,透过“高等教育英语化”以及高等教育的进出口加以推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教育 高等教育 国际化
下载PDF
从“行动领域”到“学习情境”——对德国“学习领域”课程模式的探究 被引量:34
8
作者 申文缙 周志刚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6-81,共6页
"学习领域"是一种根据职业任务和工作过程而设计教学主题单元并组织教学的课程模式。本文对"学习领域"课程模式所涉及的三个基本要素——"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及其相... "学习领域"是一种根据职业任务和工作过程而设计教学主题单元并组织教学的课程模式。本文对"学习领域"课程模式所涉及的三个基本要素——"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详细阐述,并通过案例研究法分析了"学习领域"课程模式从教学内容设计到教学组织安排的完整过程,对我国职业学校课程开发和教学组织具有积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职业教育 学习领域 职业能力 课程
原文传递
双向贯通 交叉结合 趋同融合——德国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融通的三种模式 被引量:29
9
作者 孙进 郭荣梅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6-82,共7页
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的融通是指两个教育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转换和衔接的通道,或它们在课程、教学和资格证书等教育要素上得到结合或融合。德国曾长期存在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相隔离的问题,但经过数十年的改革,已探索出三种主要的融通模式... 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的融通是指两个教育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转换和衔接的通道,或它们在课程、教学和资格证书等教育要素上得到结合或融合。德国曾长期存在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相隔离的问题,但经过数十年的改革,已探索出三种主要的融通模式:双向贯通,指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之间存在着转换与衔接的通道;交叉结合,指将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的教学要素进行结合;趋同融合,指开发整合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的跨领域课程,代表着融通发展的最新趋向。德国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的融通具有形式多和程度深的特征。教育决策者的宏观引导、国家资格框架等相关制度建设、利益相关者的密切合作、高质量的科研支持是推动这一发展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普融通 职高融通 职业教育现代化 德国高等教育
原文传递
德国的职业教育及其思想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金朝勇 钱让清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32-36,共5页
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完善,其中双元制更具有特色,已逐步为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所借鉴。文章详细介绍了德国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和双元制模式的特色以及职业技术教育课程设置和考试的特点。透过形式多样的职教体系本身,分析深层次的教育思... 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完善,其中双元制更具有特色,已逐步为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所借鉴。文章详细介绍了德国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和双元制模式的特色以及职业技术教育课程设置和考试的特点。透过形式多样的职教体系本身,分析深层次的教育思想和职教理念,寻找职教中产学研的结合点,对理清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思路,培养市场需求的人才,加快经济发展大有益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职业教育 双元制培养模式 思想分析
下载PDF
德国土木工程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启示 被引量:15
11
作者 朱健敏 万凤华 胡夏闽 《高等建筑教育》 2003年第4期21-23,共3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德国土木工程教育的现状、发展趋势和教学特点 ,结合我国土木工程教育实践 ,构建了我国土木工程师的类型 。
关键词 德国土木工程教育 发展趋势 启示
下载PDF
德国职业教育国际化的经验与启示——兼谈对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借鉴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李俊 《高等职业教育探索》 2018年第6期1-9,共9页
德国职业教育国际化有着较好的基础,且在多年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了系统的策略,包括清晰的目标、关键原则与核心特征、多个合作平台和较为成熟的工具。我国在职业教育国际化中需要合理参考德国的经验,既学习其理念和操作层面的... 德国职业教育国际化有着较好的基础,且在多年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了系统的策略,包括清晰的目标、关键原则与核心特征、多个合作平台和较为成熟的工具。我国在职业教育国际化中需要合理参考德国的经验,既学习其理念和操作层面的合理之处,也要注意结合中国职业教育的基础以及国际化的实际情况,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应允许各地区的职业院校探索适合本地区特点的职业教育发展策略,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梳理和提炼。在国际化的操作层面,应有官方色彩稍淡、执行能力较强的运营机构具体实施项目;做到研究先行,在系统深入地理解合作地区特点的基础上制定方案;应与中国驻海外的机构组织合作,从小项目开始试点,逐渐积累经验并灵活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职业教育 国际化 一带一路 策略
下载PDF
德国“学习领域”课程理论与实践探索 被引量:14
13
作者 王建初 Rützel Josef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80-85,共6页
面对社会、经济发展新变化和新趋势,职业教育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带来的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上世纪末德国职业教育所实施的学习领域课程改革就是顺应这种要求。学习领域课程以行动(为)导向为理论基础,基于工作过程建构学习情境是学习领域... 面对社会、经济发展新变化和新趋势,职业教育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带来的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上世纪末德国职业教育所实施的学习领域课程改革就是顺应这种要求。学习领域课程以行动(为)导向为理论基础,基于工作过程建构学习情境是学习领域课程实施的关键。相对学科体系课程,学习领域课程具有明显优势,但目前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这场改革的背景、学习领域课程理论依据及其实践,以及所积累的经验与所存在的问题做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职业教育 学习领域 课程改革
下载PDF
在夹缝中演绎的德国高校治理 被引量:13
14
作者 俞可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20,共7页
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与德国联邦制改革的交互作用下,高校自治在德国应运而生。以去行政化、自主性与竞争为表征的高校自治实际上助推了高校领导转向高校治理。本文以北威州颁布并实施《高校自治法》以及国立法兰克福大学向基金会大学的转... 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与德国联邦制改革的交互作用下,高校自治在德国应运而生。以去行政化、自主性与竞争为表征的高校自治实际上助推了高校领导转向高校治理。本文以北威州颁布并实施《高校自治法》以及国立法兰克福大学向基金会大学的转制为例,梳理德国高校治理模式新进展。在高校领导层新设的高校委员会无疑是这场制度变革的枢纽,却也汇聚质疑甚或批评。问题实质在于,高校作为学术共同体,其自治的特殊性以学术自由来彰显。高校自治难免压制基层自由且颠覆学术自由。笔者认为,在高校自治与学术自由之间,高校治理总是难以左右逢源。"学术自由、科研自由、教学自由"是一根绝不可触犯的制度性底线,即便高校治理在高校自治与学术自由之间畏首畏尾地演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治理 高校自治 学术自由 高校委员会 德国高等教育
下载PDF
德国职业教育考察及启示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杨勇 贾云楼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 2007年第3期65-67,共3页
文章简要分析了德国职业教育的学校教育理念、办学规模、教育体系,由此详细剖析了德国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六大”启示。
关键词 德国职业教育 考察 启示
下载PDF
洪堡2010,何去何从 被引量:11
16
作者 俞可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3-30,共8页
2010年10月10日,柏林洪堡大学盼来建校200周年,同时也迎来一位新校长。既有传承,也有新生。然而,200周年校庆之扛鼎之作《洪堡备忘录2010》欲求远眺未来却深陷对历史的纷争,就职典礼上新任校长理应展现蓝图却呼吁以洪堡为标杆。以此事... 2010年10月10日,柏林洪堡大学盼来建校200周年,同时也迎来一位新校长。既有传承,也有新生。然而,200周年校庆之扛鼎之作《洪堡备忘录2010》欲求远眺未来却深陷对历史的纷争,就职典礼上新任校长理应展现蓝图却呼吁以洪堡为标杆。以此事件为主线,以洪堡模式核心理念的"教学与科研相统一"为切入点,通过对德国高等教育的现状与历史的分析,作者认为,旨在创建一所"典范大学"的洪堡模式自始至终未能在德国本土实现,且渐行渐远,尽管柏林大学作为"现代大学之母"与"现代之原型"被世界广为追捧乃至复制,在德国亦无尽魂牵梦绕。洪堡理念的百年失意恰恰源于教学与科研的世纪纠结。走在教学与科研之间,洪堡2010前途未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堡 柏林大学 教学与科研相统一 德国高等教育 教育领导
下载PDF
德国应对“工业4.0”的职教发展动向 被引量:10
17
作者 赵文平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5-101,共7页
面对"工业4.0"给德国带来的劳动力市场、劳动组织形式、人才需求特征等方面的变化,德国职业教育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发展动向: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方向——"职业教育4.0";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格的新要求——以信息化素养... 面对"工业4.0"给德国带来的劳动力市场、劳动组织形式、人才需求特征等方面的变化,德国职业教育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发展动向: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方向——"职业教育4.0";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格的新要求——以信息化素养为核心的跨领域复合素质;职业资格系统的更新——IT能力资格的突显;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发展方向——智能化与复合化;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的发展方向——数字化教育议题的落实;职业培训——面向可持续性发展的多样化培训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4.0” 德国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4.0 数字化
下载PDF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对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启示 被引量:8
18
作者 马瑞 程萍 《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11-13,共3页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校企合作及全员参与等方面,均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成功经验表明,职业教育要想有大的发展,必须有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参与,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与实训实习教学体系...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校企合作及全员参与等方面,均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成功经验表明,职业教育要想有大的发展,必须有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参与,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与实训实习教学体系,同时要使学生明确未来的职业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启示
下载PDF
论德国双元制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 被引量:9
19
作者 Hendrik Lackner 《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 2020年第3期32-38,共7页
求也很多,因此所有相关参与者都需要具备高度的专业性。极高的就业率、合作企业的高满意度以及学生的大量需求使德国的双元制高等教育被视为一种真正的成功模式。通过分析德国双元制高等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试图探讨其未来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 德国双元制高等教育 应用型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应用科学 应用科学大学
下载PDF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学术化困境 被引量:8
20
作者 高帆 赵志群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4-81,共8页
应用科学大学在德国享有很高的雇主声誉,但学术地位相对较低。博洛尼亚进程及学制和学位改革缩小了应用科学大学与研究型大学的水平维度差异,垂直分化的竞争机制造成应用科学大学的学术漂移,削弱了德国传统高等教育体系的"双轨结构... 应用科学大学在德国享有很高的雇主声誉,但学术地位相对较低。博洛尼亚进程及学制和学位改革缩小了应用科学大学与研究型大学的水平维度差异,垂直分化的竞争机制造成应用科学大学的学术漂移,削弱了德国传统高等教育体系的"双轨结构"特征。这在为应用科学大学提高学术地位创造机会的同时,也使其面临着如何权衡教学与科研两种职能,如何兼顾经济发展和学术要求两种价值取向的双重困境。垂直分化的同质竞争抵消了应用科学大学在水平维度的相对优势,这不利于其保持在"应用轨"的独立性。坚持水平维度的类型特色和服务经济发展的职能定位,有助于应用科学大学走出学术化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科学大学 学术化 德国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改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