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6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高等教育空间布局的演进特征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50
1
作者 刘国瑞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9,共9页
我国高等教育空间布局的形成与演进,深受经济社会重大转型以及国家重大战略调整的影响,既体现了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也具有明显的国情特点。随着中央与地方在经济和民生领域的交叉布局以及政府与市场力量的交互作用,影响我国高... 我国高等教育空间布局的形成与演进,深受经济社会重大转型以及国家重大战略调整的影响,既体现了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也具有明显的国情特点。随着中央与地方在经济和民生领域的交叉布局以及政府与市场力量的交互作用,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空间布局的因素更加复杂,实现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难度更大。进入新时代,随着经济力量和制度活力日益成为高等教育空间布局演进的决定性力量,以及高等教育空间布局在价值、形态等层面发生的新变化,我们对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需要有新认识、新思路和新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空间布局 政府调控 市场调节
原文传递
素养立意的数学课程——《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 被引量:28
2
作者 唐彩斌 史宁中 《全球教育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4-33,共10页
围绕《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本文梳理了课程标准修订的背景,概述了修订前数学课程改革积累的经验和发现的问题。研究着重从五个方面阐述课程标准的修订变化与突破:课程目标更关注核心素养;学段划分更关注儿童年龄特征;领... 围绕《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本文梳理了课程标准修订的背景,概述了修订前数学课程改革积累的经验和发现的问题。研究着重从五个方面阐述课程标准的修订变化与突破:课程目标更关注核心素养;学段划分更关注儿童年龄特征;领域主题更趋向综合;课程内容更突出学生立场与学科本质;学业质量更注重多维多元科学评价等。本文既描述了修订的内容,阐述了修订背后的政策依据和教育学理,也提出了使用好课程标准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教育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课标修订 内容调整 学业质量
原文传递
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与规模扩张的冲突及其协调 被引量:18
3
作者 廖湘阳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1-55,共5页
质量提升与规模扩张是研究生教育固有的矛盾之一,就质量问题达成共识和有效解决质量问题要以对其进行科学分类为前提。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与规模扩张之间的冲突有其特殊性,良好的战略规划与战略管理、多样化发展、整体结构调整是解... 质量提升与规模扩张是研究生教育固有的矛盾之一,就质量问题达成共识和有效解决质量问题要以对其进行科学分类为前提。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与规模扩张之间的冲突有其特殊性,良好的战略规划与战略管理、多样化发展、整体结构调整是解决冲突的有效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质量提升 规模扩张 冲突 协调
原文传递
论高等教育中的市场失灵及其矫正 被引量:15
4
作者 杨明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13,共9页
市场调节是高等教育调节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因素和外部力量的强有力介入,市场调节作用的发挥有无限度、有多大限度,已成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政策制定、实践运作中必须予以严肃考虑的一个问题。市场调节并非万能的,高等教... 市场调节是高等教育调节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因素和外部力量的强有力介入,市场调节作用的发挥有无限度、有多大限度,已成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政策制定、实践运作中必须予以严肃考虑的一个问题。市场调节并非万能的,高等教育市场失灵主要缘于高等教育的准公共产品性质及高等教育中存在的外部效应、技术性与体制性垄断、信息不完全、信息不对称、机会与结果分配不公平等属性与特征。为了矫正高等教育市场失灵,除了充分发挥政府干预的主导作用外,还应恰当发挥社会力量的调节作用。为使高等教育市场良好地运行,应恰当地行使调节机能,并有必要采取综合性治理的方式矫正诸种市场缺失与失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市场失灵 调节机制 矫正
下载PDF
新时代教育技术学科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兼论教育部撤销部分高校“教育技术”本科专业的反思 被引量:23
5
作者 何克抗 李晓庆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2-17,共6页
《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显示,撤销专业最多的院校中,教育技术学专业排名第二,这给全国教育技术学者带来强烈刺激,教育技术学科发展面临挑战,专业撤销之后的众多高校亟需明晰新的发展方向。新时代高校应面对新... 《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显示,撤销专业最多的院校中,教育技术学专业排名第二,这给全国教育技术学者带来强烈刺激,教育技术学科发展面临挑战,专业撤销之后的众多高校亟需明晰新的发展方向。新时代高校应面对新的专业变化,新兴专业开设符合时代的发展,撤销教育技术专业需要慎重;信息技术并非现代化的直通车,需要通过实践探索形式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化教学创新理论";学与教理论与技术需要同等看待,新开专业与教育技术专业不能相互对立,虽然人才培养与就业趋势存在忧患,但高校应顺应时代需求,推进能够解决实践问题的项目,协同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之路,共同探求内涵发展,拓展专业发展方向。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新时代教育技术学科发展面临机遇与挑战,切忌过分强调技术,应该从教育教学问题寻求突破;加强教育技术理论应用,从创新性人才培养寻求突破;探索跨学科融合研究,从协同式项目研究寻求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教育 新兴技术专业 教育技术专业 专业调整 学科发展
下载PDF
教师支持如何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学习适应——基于县域视角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赵磊磊 姜蓓佳 李凯 《教师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2-109,共8页
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适应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核心议题。基于文献梳理,设计了农村留守儿童教师支持与学习适应的评价指标并提出研究假设,将问卷调研区域聚焦在县域层面,选择河南省X县为样本采集区域,采集调研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适应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核心议题。基于文献梳理,设计了农村留守儿童教师支持与学习适应的评价指标并提出研究假设,将问卷调研区域聚焦在县域层面,选择河南省X县为样本采集区域,采集调研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探寻教师支持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习适应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情绪性支持对工具性支持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效应;工具性支持对学习态度、学习成效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效应;学习态度对学习成效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从留守儿童学习适应改善的角度提出相应的教师支持策略:以鼓励、关爱及尊重为教师情绪性支持要点,助推工具性支持改善;以倾听、沟通与指导为工具性支持策略,改善学习态度及成效;以学习认知、表现及体验为关注点,提升留守改善儿童的学习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儿童 教育问题 教师支持 学习适应
原文传递
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省级人民政府教育统筹的调适与变革 被引量:19
7
作者 平和光 刘雨寒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3期13-18,共6页
统筹“三教”协同创新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是教育实践改革发展的推动,是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关键,是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迫切需要,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统筹“三教”协同创新... 统筹“三教”协同创新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是教育实践改革发展的推动,是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关键,是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迫切需要,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统筹“三教”协同创新需要进一步强化省级人民政府教育统筹。面对新形势新要求,统筹“三教”协同创新背景下省级人民政府教育统筹的调适与变革路径为:科学界定省级人民政府统筹“三教”协同创新的责权利,推进省级人民政府统筹“三教”协同创新的法治化,建立中央与省级人民政府统筹“三教”协同创新的协调沟通机制,构建省级人民政府统筹“三教”协同创新工作的推进机制,提升省级人民政府统筹“三教”协同创新工作的治理能力,开展对省级人民政府统筹“三教”协同创新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高等教育 继续教育 协同创新 省级统筹 调适与变革
下载PDF
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走向优质均衡:一个政策调适案例 被引量:19
8
作者 王帅锋 杜晓利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34-40,共7页
本文以义务教育均衡政策为案例,从政策调适的视角解析义务教育均衡政策在目标、权限、内容、程序等方面进行的调整与变化,总结出政策调适的核心是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基于证据进行政策调适是保障政策生命力的关键、评价主体的专业... 本文以义务教育均衡政策为案例,从政策调适的视角解析义务教育均衡政策在目标、权限、内容、程序等方面进行的调整与变化,总结出政策调适的核心是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基于证据进行政策调适是保障政策生命力的关键、评价主体的专业与多元有助于提升政策调适的科学性等基本结论,并结合义务教育均衡政策如何更好推进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 基本均衡 优质均衡 政策调适
原文传递
当前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3
9
作者 许丽英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66-70,共5页
阐述了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分析了当前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学科专业结构 调整 人才培养
下载PDF
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同伴教育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冷雅楠 高维杰 +2 位作者 李玉琦 刘婷婷 庞晓丽 《职业与健康》 CAS 2019年第2期259-263,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同伴教育在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中关... 目的系统评价同伴教育在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中关于同伴教育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干预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和半随机对照试验,并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合计66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同伴教育干预措施较常规干预提高了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自护能力,合并效应有统计学意义(MD=16.96,95%CI:4.83~29.09,P<0.05);提高了患者的社会心理适应水平,合并效应有统计学意义(MD=13.34,95%CI:5.80~20.87,P<0.05);改善了患者的焦虑症状,合并效应有统计学意义(SMD=-0.61,95%CI:-0.86~-0.35,P<0.01)。结论同伴教育能够提高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自护能力、社会心理适应水平和改善患者焦虑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造口 同伴教育 自我护理 适应水平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从外延到内涵: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策略调整——基于《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的视角 被引量:13
11
作者 张燕 赵斌 张欣 《现代特殊教育》 2018年第6期7-12,共6页
《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推动了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进入新时代,随着我国社会矛盾发生变化,特殊教育体系尚不完备、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不相适应、资源利用与共享不足等问题日益凸显,制约着特殊教... 《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推动了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进入新时代,随着我国社会矛盾发生变化,特殊教育体系尚不完备、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不相适应、资源利用与共享不足等问题日益凸显,制约着特殊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要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特殊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就必然要从传统的外延发展转向内涵发展。基于《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的视角对我国特殊教育的内涵发展进行思考,提出巩固义务教育阶段办学成效、拓展和完善非义务教育体系、注重课程的开发与调整等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教育 内涵发展 策略调整
下载PDF
我国高校专业动态调整困局及解困思路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勇 燕晓飞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3-52,共10页
专业的属性决定了高校专业设置应当遵循知识体系和学生成长双重逻辑,并根据社会需求变化进行动态调整。当前,中国高校专业动态调整面临着需求信号识别、专业建设权限设置、高校间专业竞争等三重困局。破解这些困局需要从理论上明晰教育... 专业的属性决定了高校专业设置应当遵循知识体系和学生成长双重逻辑,并根据社会需求变化进行动态调整。当前,中国高校专业动态调整面临着需求信号识别、专业建设权限设置、高校间专业竞争等三重困局。破解这些困局需要从理论上明晰教育的本质,把培养个体和社会双向满意的通专结合的高等人才作为高校专业建设的总目标,按照五育并举的时代新要求,合理区分教育管理部门、高等教育机构、市场用人单位、第三方机构在高校专业设置中的权责,并从理论研究、培养模式、师资考核、教育经费、合作办学等方面积极配套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专业设置 专业调整 专业动态调整 人才培养
下载PDF
高校预防艾滋病试点风险警示教育效果评价 被引量:11
13
作者 宋玥 杜国平 +5 位作者 方坤 李小杉 颜文娟 嵇昱 葛尤 卫平民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55-1157,共3页
目的了解江苏省青年学生防艾知识现状及艾滋病教育效果,探索提升防艾意识的有效措施,为进一步深入开展高校防艾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从江苏省6所防艾试点高校中随机整群抽取3 422名青年学生,开展艾滋病视频播放与防艾处方相结合的健康教育... 目的了解江苏省青年学生防艾知识现状及艾滋病教育效果,探索提升防艾意识的有效措施,为进一步深入开展高校防艾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从江苏省6所防艾试点高校中随机整群抽取3 422名青年学生,开展艾滋病视频播放与防艾处方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比较教育前后知识、态度的改变情况,从而评价健康教育效果。结果教育后"国八条"总体知晓率从69.1%上升到82.2%(χ~2=147.335,P<0.01);各个条目的上升幅度介于3.8~16.6百分点之间。学生认为"学校讲授艾滋病相关知识较为重要""怀疑被染了艾滋病病毒会马上做抗体检测的意愿"及"发生性行为时,避孕套会一直使用的意愿"分别从干预前的91.53%,88.5%及56.37%上升到干预后的94.99%,92.8%及60.92%(χ~2值分别为31.151,34.895,20.862,P值均<0.01)。结论江苏省青年学生防艾知识、态度有待提高,艾滋病视频播放与防艾处方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取得了显著效果,可在高校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健康教育 风险调节 学生
原文传递
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的政策透视 被引量:5
14
作者 龚美君 许桂芳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6-8,共3页
从教育政策的视角来透视我国基础教育非均衡的现状,可以发现在形成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城市偏好”、教育资源配置政策、教育绩效评估政策和“重点学校”政策等多层面上的错位。当前对基础教育政策的调... 从教育政策的视角来透视我国基础教育非均衡的现状,可以发现在形成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城市偏好”、教育资源配置政策、教育绩效评估政策和“重点学校”政策等多层面上的错位。当前对基础教育政策的调整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强化基础教育公平的价值理念,突显弱势补偿原则;实行教师交流制度,完善教育优质资源的共享机制;建立科学的督导评估体制;取消“重点学校”政策,推行学校标准化制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非均衡发展 政策错位 政策调整
下载PDF
大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调整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俊珂 《教学研究》 2004年第6期488-492,507,共6页
由于目前大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存在着模式的单一性及其定位带有强烈的专业性与功利导向等弊端,因此,建立人文、科学、创新三重教育目标就成为必然。为实现三重教育目标必须正确处理好德智体全面发展与人的个性发展、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 由于目前大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存在着模式的单一性及其定位带有强烈的专业性与功利导向等弊端,因此,建立人文、科学、创新三重教育目标就成为必然。为实现三重教育目标必须正确处理好德智体全面发展与人的个性发展、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继承与创新等方面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本科教育 培养目标 教学方法 人才定位 评价标准
下载PDF
大学本科教育类型结构改革探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黄京钗 《高教论坛》 2005年第1期51-54,共4页
文章通过分析我国高等教育所处的生态环境和本科教育类型结构调整的必要性,提出了科学定位、分类发展、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形成多元化本科教育体系的改革思路。
关键词 本科教育 类型 结构调整 应用型本科教育
下载PDF
浅析新时期新生入学教育 被引量:10
17
作者 邢海东 冯羽 《高教论坛》 2005年第2期122-124,共3页
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学生中独生子女数量和比例明显增加,他们入学后有许多不适应,这些不适应给学习、生活、工作等带来的负面影响很大。因此,使新生尽快适应正常的学习生活显得迫在眉睫。本文试从新生的生存环境、角色转换、人际关系、... 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学生中独生子女数量和比例明显增加,他们入学后有许多不适应,这些不适应给学习、生活、工作等带来的负面影响很大。因此,使新生尽快适应正常的学习生活显得迫在眉睫。本文试从新生的生存环境、角色转换、人际关系、心理状态以及学习方法的变化等方面,分析不适应的原因,提出一系列解决问题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新生 入学教育 适应
下载PDF
调整药学课程体系 创建新型教育模式 被引量:10
18
作者 肖培云 杨永寿 刘光明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08年第4期73-75,共3页
综合现代医学、生物学、现代生物技术、国情以及社会对药学人才的需求变化等情况,提出调整、优化我院药学本科教学课程设置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阐明创建新型药学教育模式的观点和措施。
关键词 药学专业 课程体系 教育模式 优化调整
下载PDF
浅析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方向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尔昌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9-114,共6页
职业教育的诸多要素中专业设置是核心,将直接影响培训和就业市场。目前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僵化,应把握专业设置的基本原理和原则,针对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设置和调整专业,形... 职业教育的诸多要素中专业设置是核心,将直接影响培训和就业市场。目前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僵化,应把握专业设置的基本原理和原则,针对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设置和调整专业,形成特色专业,以保证人才培养需求对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职业教育 专业设置 改革调整
下载PDF
高等教育大众化对地方高校的挑战及对策 被引量:5
20
作者 孟宪显 刘杨 《大连大学学报》 2004年第3期90-93,共4页
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是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现实,大众化对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地方高校要想在大众化的趋势下得到发展,必须更新观念,采取措施,才能在大众化的高校竟争中求得发展。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大众化 地方高校 人才质量 社会需求 专业调整 人才培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