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济宪政视域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国家结构形式对经济权力配置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单飞跃 严颂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2期25-32,共8页
国家结构形式对中央与地方之间经济权力配置关系的深远影响,可通过经济宪政进行宪政统合与矛盾消解。由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西方发达国家中央与地方关系配置模式日显趋同,单一制与联邦制呈融合趋势。相较联邦制模式呈现宪治化优点,中... 国家结构形式对中央与地方之间经济权力配置关系的深远影响,可通过经济宪政进行宪政统合与矛盾消解。由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西方发达国家中央与地方关系配置模式日显趋同,单一制与联邦制呈融合趋势。相较联邦制模式呈现宪治化优点,中国单一制模式凸显人治化特征,引致中央与地方博弈失序失范。未来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配置模式,可以单一分权制为基础顺势创新,交融联邦制的宪治模式,实行经济宪政。经济宪政规则可内化于具体制度架构,实现事权划分宪治化、财权划分法制化、权力运行民主化、监控体制制度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宪政 国家结构形式 中央与地方关系
下载PDF
经济法之政府干预的宪政解读 被引量:4
2
作者 董成惠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13年第2期59-66,共8页
宪政之于经济法的法治要求,意味着国家干预经济的一切活动都应当有相应的法律依据,国家干预经济的行为应该受到制约。经济宪政是以保障基本权利为基础、以社会本位为核心价值的宪政理念。为了实现政府干预的宪政目标,应限制行政权力,要... 宪政之于经济法的法治要求,意味着国家干预经济的一切活动都应当有相应的法律依据,国家干预经济的行为应该受到制约。经济宪政是以保障基本权利为基础、以社会本位为核心价值的宪政理念。为了实现政府干预的宪政目标,应限制行政权力,要求政府干预遵循法治化的进程,以确保宪政经济权利并接受违宪审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政 政府干预 经济宪政
下载PDF
经济宪政的社会和谐功能考量 被引量:1
3
作者 严颂 何跃春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1-4,共4页
社会和谐最基本的含义就是实现社会群体之间的经济利益均衡。经济宪政旨在寻求国家经济权力与私人经济权利平衡。阐述了经济宪政的内涵及经济宪政可以促进社会和谐的缘由,提出了在我国构建经济宪政秩序的内容。
关键词 经济宪政 和谐社会 国家经济权力 私人经济权利
下载PDF
“需要国家干预说”的法哲学分析 被引量:23
4
作者 单飞跃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6-44,共9页
“需要国家干预说”是 20世纪中国经济法学最重要的学说之一。有限理性假设、国家适度干预、经济民主、社会公平、经济法治是其基本的法哲学叙事立场。国家是干预需要的满足者,“需要”是通过干预重建经济自由秩序的法律理由。国家超越... “需要国家干预说”是 20世纪中国经济法学最重要的学说之一。有限理性假设、国家适度干预、经济民主、社会公平、经济法治是其基本的法哲学叙事立场。国家是干预需要的满足者,“需要”是通过干预重建经济自由秩序的法律理由。国家超越市场利益关系对经济进行干预调节,国家干预由此构成经济法的基本哲学范畴与法理标志。经济宪政哲学是国家干预经济的法哲学进路,通过经济民主机制设定的干预才能避免经济专制,国家与社会成员共同分享经济权力才能保障干预的社会性与民主性,干预的达成并非一定为了公共,公共中的个体主义是结成公共的价值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 法哲学分析 国家干预 经济民主 经济法治 中国经济法 法理 市场利益 有限理性 经济自由
下载PDF
经济宪法学研究的尝试:分税制决定权的宪法解释 被引量:18
5
作者 叶必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6期5-14,共10页
本文运用法律优先和法律保留原则,通过对宪法有关条款的解释分析,认为在现行宪政框架下,国务院不具有作出"分税制决定"的职权,分税制决定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国务院的"分税制决定"予以事后... 本文运用法律优先和法律保留原则,通过对宪法有关条款的解释分析,认为在现行宪政框架下,国务院不具有作出"分税制决定"的职权,分税制决定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国务院的"分税制决定"予以事后确认并不合适;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作出分税制决议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对于分税制问题具有法律上的作用空间;国务院作出"分税制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予以追认,说明了我国当时的依法治国现实状况,以及在作出改革决策前进行合宪性和合法性论证的必要性。本文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对分析其它同类样本,并逐步形成经济宪法学,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税制 国务院的职权 合宪性 中央与地方关系 法解释 经济宪法学
下载PDF
回望70年:经济法制度的沉浮变迁 被引量:16
6
作者 张守文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17,共15页
以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为界,可将新中国70年的发展历程分为前30年和后40年两个阶段。在前一阶段,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和集中统一经济管理体制的推行,以及'经济宪法'对计划经济的强调,经济法制度日渐衰微、沉降,几近于无。在后一阶... 以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为界,可将新中国70年的发展历程分为前30年和后40年两个阶段。在前一阶段,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和集中统一经济管理体制的推行,以及'经济宪法'对计划经济的强调,经济法制度日渐衰微、沉降,几近于无。在后一阶段,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和适度分权经济管理体制的确立,以及'经济宪法'对'计划与市场'等重要关系的重新定位,经济法制度日益强盛、浮升。经济体制、经济管理体制、'经济宪法'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具有直接影响,它们是导致经济法制度变迁的三大因素。经济法制度的兴衰与沉浮、荣枯与有无、多少与强弱,与上述三大影响因素的变动具有内在一致性。历史、系统地分析经济法的制度变迁,尤其有助于经济法的理论深化和制度完善,从而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法治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法 制度变迁 经济体制 经济管理体制 经济宪法
下载PDF
中国部门宪法的展开——以环境宪法和经济宪法为例 被引量:14
7
作者 张翔 段沁 《人权法学》 2022年第3期51-61,150,151,共13页
部门宪法的建构有助于宪法教义学的本土化。我国宪法规范文本的特殊性、合宪性审查制度的推进、合宪性控制学理的积累,都为展开中国部门宪法提供了坚实基础。结合部门法的制度和原理以及相应社会部门的实存基本秩序,分领域地对有关国家... 部门宪法的建构有助于宪法教义学的本土化。我国宪法规范文本的特殊性、合宪性审查制度的推进、合宪性控制学理的积累,都为展开中国部门宪法提供了坚实基础。结合部门法的制度和原理以及相应社会部门的实存基本秩序,分领域地对有关国家目标、基本权利以及国家机构等宪法条款进行综合诠释,以更准确、适宜地解释和适用宪法,是部门宪法建构的基本原理和目的。我国的环境宪法以国家目标条款为主要依托,既汲取了环境法的理论沉淀,又回应了部门法的学术争论,通过细致的释义可以实现被寄予环境权的功能期待。我国的经济宪法取向基本经济制度的建构,更贴近实存秩序自身的结构、理念及规律的研究,更注重对非法学知识和法制框架下关键政策方针的摄取与转译。未来部门宪法的发展,应更注重个案的研究累积和对部门法学理的吸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宪性审查 实存秩序 部门法学理 环境宪法 经济宪法
下载PDF
经济法体系化的系统论分析框架 被引量:13
8
作者 刘凯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4-175,共12页
法的体系化是确立经济法学科独立品性,实现经济法科学化的基础,包括形式逻辑和价值范畴的统一性。由卢曼创立、并由托依布纳发展的系统论法学为经济法的体系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解释新框架。沿着系统论法学的逻辑,"经济政策—经济宪法... 法的体系化是确立经济法学科独立品性,实现经济法科学化的基础,包括形式逻辑和价值范畴的统一性。由卢曼创立、并由托依布纳发展的系统论法学为经济法的体系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解释新框架。沿着系统论法学的逻辑,"经济政策—经济宪法"是政治系统、经济系统和法律系统三者间的双层结构耦合,承担衔接各系统间信息沟通和排除激扰的功能。由于我国经济宪法的结构性脱嵌,导致现行经济法体系内部难以将法律系统"合法/非法"的二元符码的规范性要求对各单行法进行有效传导,在体系外部也无法实现与社会环境的良性互动。欲实现经济法的体系化,应在形式逻辑上修补"经济宪法—经济基本法—经济单行法"的逻辑结构,进而从经济法的诸多"偶连公式"中提炼基本范畴,以社会整体经济利益为逻辑起点构建经济法的原则体系,以经济权力范畴为核心构建经济法的规则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法 体系化 系统论 经济宪法 经济权力
原文传递
经济法思维的宪法指向——兼论经济法学的历史命运 被引量:10
9
作者 吴越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26,共8页
研究经济与宪法关系的学术称为"经济宪法学";宪法在赋予国民职业自由和营业自由等经济权利的同时,也注定了"经济法"是守护市场经济主体经济权利的法群。将"经济法"理解为"国家干预的法"或"... 研究经济与宪法关系的学术称为"经济宪法学";宪法在赋予国民职业自由和营业自由等经济权利的同时,也注定了"经济法"是守护市场经济主体经济权利的法群。将"经济法"理解为"国家干预的法"或"社会本位的法"系历史性误读。当前经济法学的首要使命乃是重构经济法的宪法思维,捍卫市场经济主体经济权利,防止权力寻租、商机垄断和权贵资本主义,以实现平等、自由和公正的经济秩序;反之,经济法学终将被历史抛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法学 经济宪法学 宪政经济法学 经济平等 经济自由
原文传递
中国民法典的法理定位 被引量:11
10
作者 郭晔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8-157,共10页
中国民法典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标志性法治成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块文明基石,是人类法律制度文明史的又一伟大创造。如何从法理上为这部伟大法典定位,是一个关乎其科学意义、价值意义、实践意义和历史意义,关乎人们对其... 中国民法典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标志性法治成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块文明基石,是人类法律制度文明史的又一伟大创造。如何从法理上为这部伟大法典定位,是一个关乎其科学意义、价值意义、实践意义和历史意义,关乎人们对其正确认知、高度认同和自觉践行的基础性理论问题。中国民法典的法理定位可由四个命题构成,即“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典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律”“民法典是经国序民的良法重器”“民法典是人民主体的权利宝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法律百科 经济宪章 经国序民 权利本位 法理定位
下载PDF
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宪法保障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雨亭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0-161,共12页
近代宪法是商业文明的产物,优化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共同议题。现行宪法中国家根本任务的丰富与充实,经济条款的变迁,人权入宪,私有财产的宪法保护等,为营商环境提供了最根本的法治保障。当下营商环境存在折损宪法隐含的平... 近代宪法是商业文明的产物,优化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共同议题。现行宪法中国家根本任务的丰富与充实,经济条款的变迁,人权入宪,私有财产的宪法保护等,为营商环境提供了最根本的法治保障。当下营商环境存在折损宪法隐含的平等保护立场、规则生成突破宪制、宪法国家权力配置目的落空等隐忧。全面实施宪法需要从平衡改革与法治,优化权力的纵向、横向配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维护公正司法四个维度,捍卫营商环境中的宪法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商环境 市场经济 经济宪法
原文传递
经济法“社会公共利益”的规范分析——以功能主义为视角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蓉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2-156,共5页
经济法律规范中对"社会公共利益"的表达方式各有不同,内涵模糊不清,公共利益的归属主体与代表主体混为一谈。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与法的滞后性之间的矛盾,经济法不可能对公共利益给出一个定式的界定。经济法的功能在于维护权... 经济法律规范中对"社会公共利益"的表达方式各有不同,内涵模糊不清,公共利益的归属主体与代表主体混为一谈。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与法的滞后性之间的矛盾,经济法不可能对公共利益给出一个定式的界定。经济法的功能在于维护权利和控制权力滥用。因此,不论社会如何变迁,经济法只要秉承经济宪政的理念,明确经济法维权与控权的目的,将公民的基本权利看作公共利益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并维护和促进其发展与实现,这本身就是公共利益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主义 经济法 社会公共利益 规范分析 经济宪政
下载PDF
论公共财政监督与控制——以宪法为视角 被引量:5
13
作者 温泽彬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9,共7页
从各国宪法制度安排的角度探讨公共财政政策形成过程中的国家权力配置问题,有助于反思国家公共财政监督的制度建构。议会制度产生之初,议会通过控制财政来监控政府,系议会民主性的表现。随着社会发展,公共财政已由议会控制转向实质上由... 从各国宪法制度安排的角度探讨公共财政政策形成过程中的国家权力配置问题,有助于反思国家公共财政监督的制度建构。议会制度产生之初,议会通过控制财政来监控政府,系议会民主性的表现。随着社会发展,公共财政已由议会控制转向实质上由政府掌控,议会对财政控制转而通过立法等法治手段来监督,并不参与实质意义上的议决。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民主功能、监督功能尚待完善的情形下,将公共财政监督制度化、法治化应成为首选途径。只有在此基础之上,公民或者社会组织才能真正有效地参与监督国家的公共财政开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财政 经济宪法 监督与控制
下载PDF
公平竞争秩序构建的宪法保护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晓新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5-60,78,共7页
对公平竞争秩序的保护是现代宪法的重要功能,其有助于提升政府治理的有效规制力。为构建公平竞争秩序,我国宪法应明确经济民主与竞争法治的基本理念,明确不同所有制经济主体的平等宪法地位。在此基础上,有效行使宪法赋予全国人大常委会... 对公平竞争秩序的保护是现代宪法的重要功能,其有助于提升政府治理的有效规制力。为构建公平竞争秩序,我国宪法应明确经济民主与竞争法治的基本理念,明确不同所有制经济主体的平等宪法地位。在此基础上,有效行使宪法赋予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释宪权和赋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宪法监督权,启动经济释宪和经济制度宪法监督机制,再辅之以有效的反垄断行政诉讼机制,由此来构建起政府经济权力和国有经济权力运用的宪法界限与有效的宪法规制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平竞争 宪法规制 竞争秩序 经济宪法
原文传递
德国经济宪法及其启示 被引量:4
15
作者 汪玉涛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9-94,共6页
德国经济宪法围绕国家与经济的关系,在"经济自由"和"社会国原则"之间谋求国家与市场的动态平衡。其探讨和研究经济宪法的思路,实质上是通过国家经济权力与基本经济权利义务的界域厘清,确立国家经济干预权限,并以司... 德国经济宪法围绕国家与经济的关系,在"经济自由"和"社会国原则"之间谋求国家与市场的动态平衡。其探讨和研究经济宪法的思路,实质上是通过国家经济权力与基本经济权利义务的界域厘清,确立国家经济干预权限,并以司法实践实现自由竞争和国家调节二者之间的互动。处于经济转轨期的我国,宪法的经济性规范并不少见,但无论是从规范的逻辑,基本权力限制国家经济权力的实质化以及政府经济行为的法治化等问题上仍亟待制度理性的关怀,这也正是我国目前经济法治之中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宪法 国家经济权力 基本权利 规制
原文传递
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反垄断分析及其规制 被引量:2
16
作者 施君 李俭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68-72,共5页
文章对外资并购我国的国有企业可能产生的两面性进行分析,指出当前外资并购的新特点及对我国经济的危害性,从而应对其进行积极方面的规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制度化建议和规制的特殊制度,以对此进行立法上的控制和防范。
关键词 外资并购 反垄断规制 经济宪法 豁免 赫尔芬达尔指数
下载PDF
国家干预市场的宪法界限:比例原则审查作为方法
17
作者 赵舒捷 《财经法学》 CSSCI 2024年第6期157-175,共19页
国家干预市场的制度界限需要通过宪法予以明确。在基本权利和基本经济制度之间,厘定这一界限需要一种价值完备且合乎理性的方法。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在立法审查历史中形成了比例原则审查的方法论,这一路径可以适用于我国,但不同的是,比例... 国家干预市场的制度界限需要通过宪法予以明确。在基本权利和基本经济制度之间,厘定这一界限需要一种价值完备且合乎理性的方法。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在立法审查历史中形成了比例原则审查的方法论,这一路径可以适用于我国,但不同的是,比例原则审查需要以基本权利和我国的经济宪法为双重考量。我国基本经济制度蕴含了国家干预市场的三重价值目标:基本权利、完备的市场秩序以及共同富裕。虽然面临诸多限制和挑战,但比例原则作为一种“目的—手段”理性建构方式,对厘定国家干预的界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干预的价值目标和超越基本权利保护的功能需要,改进比例原则审查方法,可使其形成一种基于经济宪法的全面审查理论,在备案审查等本土的制度实践中发挥更好的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例原则 国家干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经济宪法 备案审查
下载PDF
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法律建构
18
作者 张占江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46,共15页
从以产业政策为主到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地位,是国家经济治理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旨在充分发挥反垄断法对政府干预行为的规制作用,确保其他政策与竞争政策保持一致。以一种干预约束另一种干预,意味着反垄断法实际地位的提升与作用的拓展,... 从以产业政策为主到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地位,是国家经济治理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旨在充分发挥反垄断法对政府干预行为的规制作用,确保其他政策与竞争政策保持一致。以一种干预约束另一种干预,意味着反垄断法实际地位的提升与作用的拓展,必须依赖于宪法的权威;同时又不能逾越宪法的授权,避免将其推至绝对优先的地位,不当削弱其他政府干预。这一命题准确的法学意蕴,在于以竞争为导向的跨部门法的法秩序重整。从基本权利保护到尊重私法自治,再到考虑政府干预的经济合理性,最终着眼于确保经济秩序的整体正确性;在与宪法、民法、行政法的对话中,反垄断法回归到“经济性宪法”的地位,形成对其他公共政策的制约。有效落实这一顶层设计,需要基于反垄断法,又必须超越反垄断法:需要以反垄断法的理念、标准和工具统领整个监管体系的构造;更需要以其他法律弥补反垄断法的局限,共同为维持和强化竞争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争政策 基础地位 经济性宪法 基本权利 竞争自由
下载PDF
政府产业政策及其调整的边界——基于宪法的经济价值秩序设定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慰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9-69,共11页
以安徽省烟花爆竹产业被强制性整体退出事件及一审法院所做判决为基础,揭示本案中具普遍意义的"宪法理论性争议":对政府的经济政策而言,宪法的任务并不在于直接给出一个完全肯定或否定的判断,而是在基本权利的自由空间、法治... 以安徽省烟花爆竹产业被强制性整体退出事件及一审法院所做判决为基础,揭示本案中具普遍意义的"宪法理论性争议":对政府的经济政策而言,宪法的任务并不在于直接给出一个完全肯定或否定的判断,而是在基本权利的自由空间、法治国以及民主制度之间为其设定标准。被用来指涉经济生活和经济秩序的宪法规范总和的经济宪法成为讨论所有经济问题的基本坐标,具体则是以我国宪法第15条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条款和宪法提供的另一条底线即公民经济性的基本权利与宪法第51条所规定的"社会公共利益"的关系为法教义学的体系框架,来解析产业政策及其调控在我国宪法价值秩序中的具体界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政策 经济宪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公共利益 经济性基本权利
原文传递
经济宪法-宏观调控的基本法律架构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莉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48-152,共5页
作为现代国家基本经济职能的宏观调控不是政府的普通行政问题,而是一个关涉公民基本权利和国家权力平衡的根本法问题。所以,从宪法角度研究和看待宏观调控,是由其本身性质决定的,经济宪法是宏观调控的基本法律架构。同时注意的是,经济... 作为现代国家基本经济职能的宏观调控不是政府的普通行政问题,而是一个关涉公民基本权利和国家权力平衡的根本法问题。所以,从宪法角度研究和看待宏观调控,是由其本身性质决定的,经济宪法是宏观调控的基本法律架构。同时注意的是,经济宪法不仅包括狭义的经济宪法,也指广义的经济宪法,它们都构成宏观调控的基本法律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宪法 宏观调控 经济权利 经济权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