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植物的生态分组 被引量:38
1
作者 杨晓东 吕光辉 +2 位作者 田幼华 杨军 张雪梅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489-2494,共6页
应用列联表的χ2检验和Spearman相关系数研究了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植物的种间联结性和相关性。依据测定结果,将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植物划分为4个生态种组:梭梭+盐节木+白麻+盐爪爪+琵琶柴+碱蓬+花花柴+骆驼刺+绢蒿+白刺+芦苇、小... 应用列联表的χ2检验和Spearman相关系数研究了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植物的种间联结性和相关性。依据测定结果,将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植物划分为4个生态种组:梭梭+盐节木+白麻+盐爪爪+琵琶柴+碱蓬+花花柴+骆驼刺+绢蒿+白刺+芦苇、小獐茅+多枝柽柳+滨藜+小叶碱蓬+盐豆木+鹅绒藤+盐穗木、胡杨+白梭梭、奶浆草+甘草+西北天门冬+赖草+罗布麻。各生态种组内,物种间具备最大的种间联结性和相关性。长期的演替过程使各生态种组对生境有最大的适应能力,各自分别生活于过渡带的盐化平原低地、湖滨盐沼地、荒漠和荒漠优势种间的阳斑。今后在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植物的保护和恢复中,以整个生态种组的角度出发较单个植物的保护和恢复更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χ2检验 Spearman相关系数 生态种组 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
原文传递
中国西北地区蚂蚁区系特征 被引量:28
2
作者 长有德 贺达汉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22-332,共11页
于 1997~ 2 0 0 0年对宁夏、甘肃、青海及内蒙古西北部地区进行了系统的蚁类标本采集 ,获得标本 10 0 0余号 ,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的分类鉴定 ,获得蚂蚁 3亚科 16属 79种。本调查区蚁类区系组成呈现以下特征 :古北界分布的有 15属 ,代表... 于 1997~ 2 0 0 0年对宁夏、甘肃、青海及内蒙古西北部地区进行了系统的蚁类标本采集 ,获得标本 10 0 0余号 ,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的分类鉴定 ,获得蚂蚁 3亚科 16属 79种。本调查区蚁类区系组成呈现以下特征 :古北界分布的有 15属 ,代表属为蚁属、红蚁属、毛蚁属、原蚁属、箭蚁属、收获蚁属等 ;东洋界分布的有 9属 ,代表属为火蚁属、细胸蚁属、酸臭蚁属、光胸臭蚁属和弓背蚁属等 ;在种级水平上 ,古北界分布的有 79种 ,东洋界分布的仅 17种。蒙新区分布的成分有 15属 ,其中以铺道蚁属、原蚁属及箭蚁属为主体 ,蚁属和心结蚁属次之 ;青藏区分布的成分有 4属 ,以蚁属和毛蚁属为主体 ;东北区分布的成分有 5属 ,蚁属和毛蚁属为主体 ;华北区分布的成分有 15属 ,其中以蚁属、红蚁属和毛蚁属为主体 ,仅心结蚁属无分布 ;华中区、华南区和西南区分布的成分均不明显。在种级水平 ,华北区和蒙新区分布的成分为主体 ,分别占 5 1和 49种 ,其次为华中区、青藏区和东北区的成分 ,分别占 17、 15和 15种 ,华南区和西南区的成分最少 ,分别为 8和 5种。在区系分类的基础上 ,根据优势种、特有种 ,并结合植被、地形、地貌将调查区划分为 6个蚁类区 :黄土高原蚁类区、荒漠蚁类区 (其下设 4个蚁类亚区 :荒漠化草原蚁类亚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西北地区 蚂蚁 区系特征 生态种组
下载PDF
山西大同矿区煤矸石山自然定居植物群落优势种种间关系 被引量:30
3
作者 郭俊兵 狄晓艳 李素清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327-3332,共6页
为探明煤矸石山自然定居植物群落优势种种间关系,本文采用χ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对山西大同矿区煤矸石山自然定居植物群落中15个优势种105个种对的种间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5个优势种间大部分种对的种间关... 为探明煤矸石山自然定居植物群落优势种种间关系,本文采用χ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对山西大同矿区煤矸石山自然定居植物群落中15个优势种105个种对的种间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5个优势种间大部分种对的种间关联不显著,种间联结较为松散,说明大同矿区煤矸石山自然定居植物群落结构简单,仍处于演替初、中期阶段;优势种沙生冰草、披碱草与黄刺枚,黄刺枚、灌木铁线莲与旱榆之间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它们为地带性分布植物种类,耐旱、耐寒、耐贫瘠,生态适应性强,可用于该区煤矸石山人工植被恢复的优选先锋物种进行混合种植。根据Spearman秩相关系数,将15个优势种群划分为3生态种组,土壤水分条件是导致其生态种组分化的主导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同矿区 煤矸石山 优势种 种间关系 生态种组
原文传递
不同立地类型组杉木适宜伴生树种的模糊选择 被引量:25
4
作者 林思祖 刘玉宝 +1 位作者 王大友 黄世国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97-100,共4页
根据生态种组原理 ,应用 Fuzzy聚类方法从 4种不同立地类型组的杉木天然混交林中 61种杉木潜在伴生树种中选择杉木适宜伴生树种 ,结果如下 ,中山阳坡组适宜伴生种有 7种 ;中山阴坡组适宜伴生种有 8种 ;低山阳坡组有 8种 ;低山阴坡组有 ... 根据生态种组原理 ,应用 Fuzzy聚类方法从 4种不同立地类型组的杉木天然混交林中 61种杉木潜在伴生树种中选择杉木适宜伴生树种 ,结果如下 ,中山阳坡组适宜伴生种有 7种 ;中山阴坡组适宜伴生种有 8种 ;低山阳坡组有 8种 ;低山阴坡组有 1 3种 ;不同立地类型组中 ,杉木适宜伴生种除个别种之外 ,绝大多数是不同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伴生树种 生态种组 立地类型组 模糊选择
下载PDF
新疆艾比湖湿地主要植物的种间关联分析 被引量:22
5
作者 王合玲 吕光辉 杨晓东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713-2718,共6页
根据新疆艾比湖湿地植物群落样方调查的存在-缺失数据,应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研究了湿地内多物种关联性以及生态种组分类。与传统的成对物种关联分析方法相比较,基于多元分析框架的多物种关联分析和种组分类结果更为可靠、有效;... 根据新疆艾比湖湿地植物群落样方调查的存在-缺失数据,应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研究了湿地内多物种关联性以及生态种组分类。与传统的成对物种关联分析方法相比较,基于多元分析框架的多物种关联分析和种组分类结果更为可靠、有效;艾比湖湿地的主要植物种划分为3个生态种组,各生态种组内的植物种之间具有相似的生境和生态位。结合统计分析结果与实地调查发现,艾比湖湿地植物种间的正、负关联性以及生态种组的划分主要由植物对水分和盐分生境因素的适应性决定。从多物种关联性和生态种组角度考虑艾比湖湿地生态恢复和保护植物多样性更具有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间关联 Pearson相关系数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生态种组 艾比湖湿地
原文传递
崇明东滩南部河口盐沼植物群落种间关系的数量分析 被引量:21
6
作者 丁文慧 李秀珍 +4 位作者 姜俊彦 黄星 张运清 张骞 周云轩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17-1426,共10页
对崇明东滩南部盐沼植物群落样方进行调查,基于现有17种高等植物,特别是8种常见植物的2×2联列表和植被盖度值,利用方差比率法、χ^2检验以及Spearman秩相关分析对物种关联性和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方差比率(VR=0.61)的检验... 对崇明东滩南部盐沼植物群落样方进行调查,基于现有17种高等植物,特别是8种常见植物的2×2联列表和植被盖度值,利用方差比率法、χ^2检验以及Spearman秩相关分析对物种关联性和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方差比率(VR=0.61)的检验统计量W=48.61,落在χ^2 2个临界值区间之外,因此该区域盐沼植物群落内植物整体关联度表现为显著负相关;依据各优势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方式和生境的主导因素,参考Spearman秩相关分析的结果,将它们划分为4个生态种组:芦苇、糙叶苔草-藨草-水莎草、互花米草-海三棱藨草、白茅-稗草.崇明东滩南部盐沼植物群落种间关系复杂,群落表现极不稳定,植物对于环境影响较为敏感.在明确物种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针对海三棱藨草的分布现状提出了相应种群的保护措施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崇明东滩 盐沼植物 种间关联 生态种组 物种保护
原文传递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主要乔木树种的种间关联 被引量:21
7
作者 涂洪润 李娇凤 +5 位作者 杨丽婷 白金莲 卢国琼 利恒春 梁士楚 姜勇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7-76,共10页
分析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主要种群的种间关联性,揭示其种群间的共生关系,可为桂林岩溶石山植被的修复与重建、经营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基于样方调查,采用χ2检验、联结系数(AC)、共同出现百分率(PC)、Ochiai指数(OI)、D... 分析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主要种群的种间关联性,揭示其种群间的共生关系,可为桂林岩溶石山植被的修复与重建、经营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基于样方调查,采用χ2检验、联结系数(AC)、共同出现百分率(PC)、Ochiai指数(OI)、Dice指数(DI)和主成分分析(PCA)等方法,对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中重要值前22位的乔木物种进行种间关联测定和生态种组划分.结果表明:研究区22个主要乔木物种总体呈显著正联结,表明该地区青冈群落处于较稳定的顶极阶段;χ2检验结果显示,231个种对中有108个种对呈正联结,115个种对呈负联结,8个种对无联结,正负联结比为93.9%,绝大多数种对呈不显著联结,种对间的独立性较强,主要原因可能在于桂林岩溶石山较高的生境异质性导致物种间的生态位产生分化; AC、PC、OI和DI与χ2检验结果基本一致,种间关联性分析应以χ2检验为基础,辅以AC、PC、OI和DI等指数进行综合研究;根据PCA排序和种间关联关系,将22个主要乔木种群划分为3个生态种组,组内物种对生境具有趋同适应性,组间物种具有不同的生态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林 岩溶石山 青冈群落 种间关联 生态种组
原文传递
山西五鹿山自然保护区辽东栎群落木本植物种间数量关系 被引量:21
8
作者 白玉宏 毕润成 张钦弟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942-1948,共7页
基于2×2联列表,应用方差比率法、χ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及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等数量分析方法对山西五鹿山自然保护区辽东栎群落的27个优势种,共351个种对间的关联性进行定量研究。方差分析表明,27个优势种群的总体种间关联... 基于2×2联列表,应用方差比率法、χ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及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等数量分析方法对山西五鹿山自然保护区辽东栎群落的27个优势种,共351个种对间的关联性进行定量研究。方差分析表明,27个优势种群的总体种间关联性呈不显著关联,种的分布相对独立。χ2检验结果有154个种对呈正相关,188个种对呈负相关,正负关联比为0.82;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有124个种对呈正相关,226个种对呈负相关,正负关联比为0.55;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有151个种对呈正相关,200个种对呈负相关,正负关联比为0.76;与χ2检验相比,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具有较高的灵敏度。351个种对中,绝大多数种对的联结关系未达到显著水平,说明五鹿山自然保护区辽东栎群落具有明显的次生性。根据这27个优势种群对环境的适应方式和主导生态因素辅助以PCA排序,可将它们划分为3种生态种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鹿山 辽东栎群落 种间关系 生态种组
原文传递
秦岭南坡旬河流域森林植被生态种组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康慕谊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9-19,共11页
本文通过对秦岭南坡甸河流域及其邻近地区森林植被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和研究,以地形海拔高度、土壤pH值以及土壤有机质含量作为森林环境梯度区分指标,运用主分量分析以及判别分析等数学手段,在该流域内划分出9种不同生境(立地)类型。以... 本文通过对秦岭南坡甸河流域及其邻近地区森林植被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和研究,以地形海拔高度、土壤pH值以及土壤有机质含量作为森林环境梯度区分指标,运用主分量分析以及判别分析等数学手段,在该流域内划分出9种不同生境(立地)类型。以此9种生境类型为基准,对比林下植物种在各类型样地中的出现与否及其盖度特征,经反复调整,筛选出31种具生境指示意义的种子植物,并由此建立起相对应的9个生态种组。最后简要介绍了各种组的生境特征指示范围,以期为生产经营工作中野外识别不同生境类型提供帮助,推动植被生态学研究的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种组 森林植被 生态群
下载PDF
Ecological species groups and interspecific association of vegetation in natural recovery process at Xiejiadian landslide after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被引量:19
10
作者 YANG Qing-wei LIU Shou-jiang +4 位作者 HU Cui-hua LIN Ye-bin ZHANG Bin LUO Ming-liang PENG Hui-ling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6年第9期1609-1620,共12页
Wenchuan earthquake on 12 May 2008 triggered numerous landslides, which disturbed vast areas of vegetation in northwest Sichuan. However, based on our primary field investigation at Xiejiadian landslide in July 2009, ... Wenchuan earthquake on 12 May 2008 triggered numerous landslides, which disturbed vast areas of vegetation in northwest Sichuan. However, based on our primary field investigation at Xiejiadian landslide in July 2009, we found an obvious increase of the number of plant species and then we made a hypothesis that, after earthquake, vegetation at this landslide might recover by itself. In this paper, we conduct a newly field investigation at Xiejiadian landslide during November 2014 to verify this hypothesis. We investigated plant species composition at total 56 sites(trees 4, shrubs 16 and herbs 36, respectively), and calculated the Schluter's variance ratio, important values, x2 test, associationcoefficient, Ochiai index, Pearson's and Spearman'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and Ecological species groups. Species sharply increased to 84 species belonging to 66 genera and 54 families, forming a complete life form containing trees, shrubs, herbs, and ground layers while only herbs detected in 2009. Moreover, an overall positive and moderately related interspecies association was detected for most of species pairs. Of total 84 species, twenty five were identified as dominant species and could be divided into four positive ecological species groups. This study verified our proposed hypothesis of self-recovery of vegetation in landslide triggered by the earthquake, and found Alnus cremastogyne, Rhus chinensis, Litsea cubeba, Vitis piasezkii and Anemone vitifolia would play a constructive role during the continuing succession of vegetation at Xiejiadian landsli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etation recovery Interspecificassociation ecological species group Wenchuanearthquake Xiejiadian landslide
下载PDF
珍稀濒危植物矮牡丹生存群落优势种种间联结性及群落稳定性 被引量:18
11
作者 张滋芳 毕润成 +1 位作者 张钦弟 许强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91-299,共9页
采用方差比率法(VR)、χ~2检验、联结系数(AC)、共同出现百分率(PC)、Pearson相关系数、Spearman秩相关系数以及M.Godron稳定性测定等数量分析方法,对山西稷山矮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 var. spontanea)生存群落中20个优势物种... 采用方差比率法(VR)、χ~2检验、联结系数(AC)、共同出现百分率(PC)、Pearson相关系数、Spearman秩相关系数以及M.Godron稳定性测定等数量分析方法,对山西稷山矮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 var. spontanea)生存群落中20个优势物种、190个种对间进行种间相关性及群落稳定性分析.结果显示:(1)稷山矮牡丹生存群落20个优势种种群整体表现为不显著负相关性,物种间相对独立,群落稳定性结果(40/60)远离20/80,整体群落不稳定.(2)χ~2检验中不显著关联的对数有168对,占到了88.78%;AC和PC结果都表明20个优势种群落有很大的独立性或随机性,对生境的需求不同,共同出现概率较低;χ~2检验结果、Pearson相关系数半矩阵图、Spearman秩相关系数半矩阵图分别表明检验呈正关联的种对占总对数的38.42%、38.42%、44.74%;检验呈负关联的种对分别占总对数的61.05%、61.05%,54.74%;其中黄刺玫(Rosa xanthina)、连翘(Forsythia suspensa)、辽东栎(Quercus wutaishanica Mayr)与矮牡丹的正相关性相对较显著;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红柄白鹃梅(Exochorda giraldii)、西北栒子(Cotoneaster zabelii)和黄栌(Cotinus coggygria)与矮牡丹的负相关性相对较显著;(3)根据种群的聚类分析和种间联结测定分析,把矮牡丹生存群落的20个优势种划分为3个生态种组.以上研究表明该群落中种对间的关联性较弱,群落处于不稳定演替阶段,在对矮牡丹保护的同时应加强与其正相关性较强物种在其群落中的保护和建立,促进其群落趋于稳定,以求达到对其实效保护的目的.(图5表6参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牡丹 种间联结 群落稳定性 生态种组
原文传递
文峪河上游河岸林群落环境梯度格局和演替过程 被引量:17
12
作者 郭跃东 郭晋平 +1 位作者 张芸香 吉久昌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4046-4055,共10页
以文峪河上游河岸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群落建群种的DCA排序和物种关联分析进行生态种组划分,阐明了河岸林群落建群种各生态种组之间的生态演替功能差异,结合对样地和生态适应性功能组的DCA排序结果,分析了河岸林群落空间分布的环境梯度... 以文峪河上游河岸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群落建群种的DCA排序和物种关联分析进行生态种组划分,阐明了河岸林群落建群种各生态种组之间的生态演替功能差异,结合对样地和生态适应性功能组的DCA排序结果,分析了河岸林群落空间分布的环境梯度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以上分析,构建了研究地区河岸林群落演替过程,揭示了环境梯度格局对河岸林群落演替的控制作用。通过研究,文峪河上游河岸林群落生态适应性功能组比群落在排序空间上具有更好的分异性,采用生态适应性功能组更有利于分析群落的时空关系;研究地区河岸林群落9个建群种划分为阳性喜湿先锋型、阳性中生演替型、耐阴喜湿演替后期型和阳性中生逃避型4个生态种组;研究地区海拔梯度、河岸带坡度和河谷型共同决定了河岸林群落的分布格局,河岸带坡度和河谷型实际反映的是河岸带水文状况对河岸林群落时空格局的控制作用;根据生态适应性功能组和生态种组构建了研究地区河岸林群落演替模型,不同的海拔及其相应的河谷型具有明显不同的演替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峪河流域 河岸林 生态种组 群落演替 环境梯度
下载PDF
鄱阳湖区典型草洲植物种间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段后浪 赵安 姚忠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7-113,共7页
分析湿地植物种间关联性,对揭示植物对环境综合生态因子反应的差异及生态适应性具有重要作用。2015年10~11月,通过对鄱阳湖区茶叶港草洲19块样地(5 m×5 m,样线间隔80 m,样地间隔60 m)、95个样方(1 m×1 m,以X型布局于每块样地... 分析湿地植物种间关联性,对揭示植物对环境综合生态因子反应的差异及生态适应性具有重要作用。2015年10~11月,通过对鄱阳湖区茶叶港草洲19块样地(5 m×5 m,样线间隔80 m,样地间隔60 m)、95个样方(1 m×1 m,以X型布局于每块样地里)的野外调查,得到10个主要物种组成的45个物种对,用2×2列联表,采用方差比率法、χ2检验、Jaccard指数、Pearson相关分析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分析植物物种间关联性,采用主成分分析排序法进行生态种组划分。方差比率法的检验结果显示,45个物种对种间总体无显著关联,χ2方检验结果显示,仅有3个物种对种间显著联结(a≤0.05),占总物种对数量的6.67%,种间正、负关联的种对数量比例(22对/23对)为0.96;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只有9对种间显著相关(a≤0.05),占总物种对数量的20%,种间相关系数为正值与负值的种对数量比例(15对/30对)为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只有14对种间显著相关(a≤0.05),占总物种对数量的31.1%,种间相关系数为正值与负值的种对数量比例(17对/28对)为0.61。采用主成分分析排序方法,将鄱阳湖区茶叶港草洲10种主要植物划分为3个生态种组,组内的物种间呈正关联关系,组间的物种间呈负关联关系。鄱阳湖区茶叶港草洲10个主要物种45个种对种间关系较为松散,植物趋于独立分布,说明研究区植物群落还不稳定,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发生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种间关联性 生态种组 典型草洲 鄱阳湖
原文传递
上海公园绿地鸟类多样性的城市化梯度格局及类群划分 被引量:14
14
作者 刘娜娜 寿丹艺 达良俊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676-3684,共9页
公园绿地是鸟类在城市中的重要栖息地,但其周边环境的城市化程度对鸟类多样性和分布的影响尚不明确。本研究以上海面积较一致的30个大型公园绿地为对象,在量化其周边环境城市化程度的基础上,分析春冬两季鸟类物种多样性在城市化梯度上... 公园绿地是鸟类在城市中的重要栖息地,但其周边环境的城市化程度对鸟类多样性和分布的影响尚不明确。本研究以上海面积较一致的30个大型公园绿地为对象,在量化其周边环境城市化程度的基础上,分析春冬两季鸟类物种多样性在城市化梯度上的变化格局,并采用指示种分析法划分鸟类在城市化梯度上的分布类型。结果表明:春冬两季鸟类的丰富度、Shannon指数(H)和Pielou指数均随城市化程度降低呈现阶梯递增的趋势,其中丰富度和H与4个城市化因子呈显著负相关;鸟类在城市化梯度上存在5种分布类型:城市依赖型、城市适生型、郊区适生型、城市回避型、季节变化型;30种常见鸟类中多为郊区适生型和城市回避型,分别为7种和15种,表明只有少数鸟类能适应甚至依赖城市,大多数鸟类回避城市环境、多出现在城郊地区。鸟类这种在城市化梯度上的分布特征决定了其物种多样性随城市化程度增大而减小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生态种组 指示种
原文传递
汾河连伯滩湿地植被生态种组 被引量:13
15
作者 焦磊 张峰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12,共6页
根据42个野外样方调查资料,采用Fisher精确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研究汾河连伯滩湿地21个优势种的种间关系,结合组平均法的聚类结果,对生态种组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1)在210个种对中,Fisher精确检验结果表明共有1... 根据42个野外样方调查资料,采用Fisher精确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研究汾河连伯滩湿地21个优势种的种间关系,结合组平均法的聚类结果,对生态种组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1)在210个种对中,Fisher精确检验结果表明共有16个种对为正关联,1个种对为负关联;Pearson相关系数有20个种对为正相关,5个种对为负相关;Spearman秩相关系数有34个种对为正相关,7个种对为负相关;2)在所有的种对中,大多数种对间表现为不显著关联,种间不显著相关,说明优势种群间生态位相对分离;3)综合种间关联、种间相关和聚类分析结果,将21个优势种划分成4个生态种组,分别是芦苇生态种组、赖草生态种组、白茅生态种组和野艾蒿生态种组,这4个生态种组反映了随水分条件变化连伯滩湿地植被群落的组成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伯滩湿地 FISHER精确检验 Pearson相关系数 Spearman秩相关系数 组平均法 生态种组
下载PDF
濒危树种闽桦天然林优势种群种间相关性 被引量:12
16
作者 高伟 黄雍容 +4 位作者 林建丽 黄茂根 吴兴盛 林文泉 黄石德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4,共14页
【目的】分析福建省罗卜岩自然保护区濒危树种闽桦天然林的群落组成、结构和优势种群的种间相关性,揭示闽桦群落不同层次主要物种的种间关系,探讨其濒危机制,为闽桦群落的保护、生境创造和种群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样地调查,... 【目的】分析福建省罗卜岩自然保护区濒危树种闽桦天然林的群落组成、结构和优势种群的种间相关性,揭示闽桦群落不同层次主要物种的种间关系,探讨其濒危机制,为闽桦群落的保护、生境创造和种群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样地调查,采用方差比率、Pearson相关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检验方法研究闽桦群落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优势种群的种间相关性,并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划分不同层次的植物生态种组。【结果】闽桦群落共出现89科133属207种植物,其中乔木层25科40属64种、灌木层39科63属112种、草本层25科30属31种。乔木层中闽桦为第一优势种(重要值为23.55),其次为闽楠(重要值7.40)和台湾冬青(重要值为4.32);灌木层中草珊瑚为第一优势种(重要值为10.23),其次为细枝柃(重要值7.35)、单耳柃(重要值5.31)和闽粤栲(重要值5.09);草本层的优势种为狗脊蕨、瘤足蕨和肾蕨,重要值分别为17.24、14.80和10.51,其次为福建莲座蕨(重要值6.82)、深绿卷柏(重要值6.67)和凤丫蕨(重要值5.13)。乔木层和灌木层整体均呈显著正关联,草本层呈不显著正关联,说明闽桦群落具有较高稳定性,群落整体向顶级演替。Pearson相关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检验结果显示,群落中显著正相关的种对数大于显著负相关的种对数,绝大多数种对呈不显著相关或无相关性,说明多数物种呈独立分布格局;乔木层优势树种闽桦和闽楠与其他树种的相关性均不强,闽桦因更新不良在演替过程中面临较大压力,而闽楠因更新良好有随演替进行成为第一优势树种的趋势。根据种间相关关系和PCA排序划分不同层次的植物生态种组,乔木层和灌木层均可划分为4个生态组,乔木层中闽楠为单独1组,说明其具有较强独立性,而草本层可划分为3个生态组;组内物种对生境有趋同适应性,组间物种多有不同生态要求。【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濒危树种 闽桦 方差比率法 种间相关性 生态种组
下载PDF
山西太岳山接骨木群落优势种种间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曹静 白玉宏 +1 位作者 张钦弟 毕润成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13-1319,共7页
基于2×2联列表,应用方差比率法、χ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及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等数量分析方法对山西太岳山接骨木生存群落进行种间关联性分析。总体关联性分析表明,接骨木生存群落优势种群间总体上无关联,种的分布相对独立;... 基于2×2联列表,应用方差比率法、χ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及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等数量分析方法对山西太岳山接骨木生存群落进行种间关联性分析。总体关联性分析表明,接骨木生存群落优势种群间总体上无关联,种的分布相对独立;χ2结果表明,太岳山35个优势种,595个种对中,有239对表现为正关联,349对表现为负关联,正负关联比为0.68;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中,正关联174对,负关联421对,正负关联比为0.41;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中,正关联218对,负关联377对,正负关联比为0.58。595个种对中,绝大多数种对的联结关系未达到显著水平,说明太岳山接骨木群落具有明显的次生性。根据这35个优势种群对环境的适应方式和主导生态因素辅助以DCA排序,可将它们划分为3种生态种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岳山 接骨木群落 种间关系 生态种组
原文传递
太行山南段油松林火烧迹地优势草本生态位及种间关系 被引量:12
18
作者 金山 武帅楷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5-46,共12页
【目的】生态位及种间关系是研究群落结构的主要方法,为研究太行山南段油松林火烧迹地不同恢复期草本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探索其动态变化规律。【方法】本文以恢复13年(S1)、7年(S2)、6年(S3)和1年(S4)的4个火烧迹地草本植物优势种为研... 【目的】生态位及种间关系是研究群落结构的主要方法,为研究太行山南段油松林火烧迹地不同恢复期草本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探索其动态变化规律。【方法】本文以恢复13年(S1)、7年(S2)、6年(S3)和1年(S4)的4个火烧迹地草本植物优势种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不同恢复阶段优势种的生态位和种间关联特征,计测其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值,同时通过总体相关性检验、χ^(2)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性检验研究其种间关系,并划分生态种组。【结果】大披针薹草、小红菊和白莲蒿在各个恢复期的优势度、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值均较大。总体相关性检验表明,S1为显著正关联,S2和S4为显著负关联,S3为不显著正关联。χ^(2)检验表明,S1、S2、S3和S4的正负关联比分别为2.33、0.69、0.84和0.63。Spearman秩相关性检验表明,S1的正关联种对数大于负关联种对数,而S2、S3和S4的正关联种对数小于负关联种对数。生态种组划分表明S1、S2、S3的优势种基本可以划分为以大披针薹草+小红菊、白莲蒿以及其他优势种为代表的3个生态种组,S4的10个优势种所划分的3个生态种组则主要以大披针薹草、小红菊和白莲蒿为代表。【结论】生态位与种间关系研究表明,太行山南段火烧迹地草本植物群落在恢复13年时稳定性最大,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火烧迹地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共存、分布等相关机制,同时可为火烧迹地规划管理与植被恢复过程中植物配置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χ2检验 Spearman检验 生态种组
下载PDF
天宝岩柳杉群落主要乔木种群的种间联结性 被引量:11
19
作者 温鑫鸿 王其炳 +3 位作者 潘辉 王李睿 陈妍 何东进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0,共10页
为探寻天宝岩自然保护区天然柳杉群落主要乔木种群的种间联结性,揭示柳杉群落的种间关系以及演替趋势,以天宝岩柳杉群落重要值排前15位的主要乔木种群为研究对象,运用方差比率法(R_(V))、χ^(2)检验、联结系数(C_(A))、共同出现百分率(P... 为探寻天宝岩自然保护区天然柳杉群落主要乔木种群的种间联结性,揭示柳杉群落的种间关系以及演替趋势,以天宝岩柳杉群落重要值排前15位的主要乔木种群为研究对象,运用方差比率法(R_(V))、χ^(2)检验、联结系数(C_(A))、共同出现百分率(P_(C))和点相关系数(C_(PC)),对其进行种间联结性分析测定与生态种组划分。结果表明:天宝岩柳杉群落15个主要乔木种群总体呈不显著负联结,种间联结相对松散,独立性较强。χ^(2)检验结果显示,105个种对中,呈正联结的种对有46对,负联结种对有59对,正负联结比为0.78,其中不显著联结种对有75对,占总数的71.4%。C_(A)、P_(C)和C_(PC)结果均表明各种群之间多呈不显著联结,有较大的随机性,对生境需求不一致,种对共同出现概率较低。根据种群聚类分析结果和种间联结性分析及生态习性,把柳杉群落15个主要种群划分为3个生态种组,同一组内树种具有相似的生态习性和资源需求,种对间相互依赖共存,多呈正联结,不同生态种组间树种多呈负联结。因此,在对柳杉天然林保护的同时应选取与其呈正相关性的物种作为柳杉天然群落更新的主要物种,增加群落多样性,同时降低人为干扰,促进群落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宝岩自然保护区 天然柳杉 种间联结 方差比率法 生态种组
下载PDF
广西大石围天坑群天坑森林主要木本植物种间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黄林娟 于燕妹 +2 位作者 安小菲 余林兰 薛跃规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95-706,共12页
为了解大石围天坑群天坑森林植物群落的种间联结特征,该文以大石围天坑群中7个典型天坑森林为研究区建立18个样地,取其中重要值大于1的木本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方差比例、χ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及PCA排... 为了解大石围天坑群天坑森林植物群落的种间联结特征,该文以大石围天坑群中7个典型天坑森林为研究区建立18个样地,取其中重要值大于1的木本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方差比例、χ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及PCA排序方法,对天坑森林内的主要木本植物种间关联性和生态种组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乔木层总体联结性呈现显著正联结,灌木层总体联结性呈现不显著正联结,群落总体关联性呈现显著正联结,表明天坑森林植物群落处于稳定的阶段。(2)χ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发现,乔木层正联结种对多于负联结种对且显著联结种对占多数,灌木层负联结种对多于正联结种对,且显著联结种对占多数,表明乔木层群落稳定性高于灌木层,乔木层种间竞争合作强,灌木层种间竞争排斥性强,群落主要木本植物之间联结性强,种间保持紧密联结的联结特征。(3)PCA排序将天坑森林植物分为四大生态种组,物种分布由天坑底部至顶部呈现圈层分布方式,且物种分布方式总体受生境差异和物种自身特性影响。可见,植物紧密的联结关系是天坑森林多样性维持机制之一,而群落内部种间关联性的自我调控及物种对生境异质性的趋同适应是群落维持稳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坑森林 种间关联性 主要木本植物 生态种组 圈层分布 大石围天坑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