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闽西-赣南早-中侏罗世盆地及其火成岩特征 被引量:56
1
作者 邓平 舒良树 +3 位作者 余心起 王彬 谭正中 孙岩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21-532,共12页
闽西-赣南地区早、中侏罗世陆相盆地带东起福建永定,经江西寻乌到龙南,断续延伸约250km,宽60~80km。受后期构造破坏和花岗岩浆侵入影响,现呈肢解散碎的残留盆地面貌。盆地边界特征和盆区岩层节理测量统计结果反映该区自晚三叠世以来,... 闽西-赣南地区早、中侏罗世陆相盆地带东起福建永定,经江西寻乌到龙南,断续延伸约250km,宽60~80km。受后期构造破坏和花岗岩浆侵入影响,现呈肢解散碎的残留盆地面貌。盆地边界特征和盆区岩层节理测量统计结果反映该区自晚三叠世以来,先后经历了近S-N向水平挤压(T_3-J_(1E)),S-N向垂向挤压、近E-W向水平伸展(J_(1L)-J_2),SE-NW向挤压(K_1)和近E-W向挤压、S-N向伸展(K_2)等复杂的演化过程。早-中侏罗世强烈的拉张-断陷作用导致盆区大量双峰式火山岩的喷发,其基性端员玄武岩的颗粒锆石U-Pb 年龄值为170±1Ma,酸性端员流纹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179Ma~165±2Ma。 流纹岩具有高的SiO_2、Al_2O_3、K_2O含量,ANKC值>1.1;轻稀土富集、稀土总量高,铕亏损,具明显Eu 负异常;富集Rb、Th,贫化Ba、Ti、P、Nb、Zr等特点,属富钾过铝火山岩类。与之共生的玄武岩则以富硅贫碱为特征,轻稀土轻度富集;铕异常不明显;弱富集Rb、Ba、Th、Ce,贫Nb、Zr、Y,配分样式呈上凸型,属拉斑系列玄武岩类,反映一种后造山的陆内裂谷环境。闽西-赣南地区盆山格局的形成经历过多期地球动力学演化:前中生代近E-W向古亚洲构造城的基底阶段,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早期挤压造山阶段,早侏罗世晚期-中侏罗世裂谷盆地阶段,早白垩世太平洋构造域对本区的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峰式火山岩 陆相盆地 早-中侏罗世 构造环境 闽西-赣南
下载PDF
鄂尔多斯北部侏罗纪延安组、直罗组孢粉化石及其古气候意义 被引量:52
2
作者 孙立新 张云 +7 位作者 张天福 程银行 李艳峰 马海林 杨才 郭佳成 鲁超 周晓光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2-51,共20页
神山沟剖面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内蒙古东胜地区,侏罗纪延安组、直罗组富含孢粉化石。延安组为煤系沉积地层,岩性以灰白色砂岩、灰色粉砂岩夹泥岩为主,局部发育砾岩,可见5、6套煤层;直罗组为重要的含铀岩系,岩性以灰色-黄绿色砂岩、... 神山沟剖面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内蒙古东胜地区,侏罗纪延安组、直罗组富含孢粉化石。延安组为煤系沉积地层,岩性以灰白色砂岩、灰色粉砂岩夹泥岩为主,局部发育砾岩,可见5、6套煤层;直罗组为重要的含铀岩系,岩性以灰色-黄绿色砂岩、灰色粉砂岩夹紫红色泥岩、泥质粉沙岩为主。文中通过对神山沟剖面延安组和直罗组孢粉化石的分析,在延安组中识别出Cyathidites-Dictyophyllidites-Cycadopites(CDC)和Cyathidites-Osmundacidites-Lycopodiumsporites-Concentrisporites-Disacciatrileti(COLCD)2个孢粉组合带,通过对孢粉化石属种的分析,得出本剖面延安组孢粉组合的时代为早中侏罗世早期;直罗组孢粉组合为Cyathidites-Osmundacidites-Cycadopites-Disacciatrileti(COCD)组合带,时代中侏罗世中期。结合地质、元素地球化学、古植物及其孢粉化石的定量分析表明,从延安组向直罗组其总体上反映了从温暖潮湿的亚热带向半干旱-干旱炎热的气候转变,反映燕山运动早期中侏罗世一次重要的古气候变化事件,古气候对煤、砂岩型铀的成矿具有特殊的地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组合 早中侏罗世 直罗组 延安组 古气候 神山沟剖面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新疆吐哈盆地大南湖煤田早、中侏罗世孢粉组合及其地层意义 被引量:29
3
作者 黄嫔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71-193,273-276,共23页
描述了孢粉化石9新种、1未定种。根据孢粉属种及其含量变化自下而上建立3个孢粉组合:1)Osmundacidites-Dictyophyllicites-Cycadopites组合;2)Cyathidites-Neor... 描述了孢粉化石9新种、1未定种。根据孢粉属种及其含量变化自下而上建立3个孢粉组合:1)Osmundacidites-Dictyophyllicites-Cycadopites组合;2)Cyathidites-Neoraistrickia-Quadraeculina组合;3)Cyathidites-Concavissimisporites-Quadraeculina组合。第一组合产自ZK203孔煤窑沟组第一岩性段,时代暂定为早侏罗世;第二组合产自ZK203孔煤窑沟组第二岩性段至第四岩性段,时代定为中侏罗世早期;第三组合产自ZK282孔煤窑沟组第五岩性段和ZK42孔三间房组,其时代定为中侏罗世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南湖煤田 孢粉组合 早侏罗世 中侏罗世
下载PDF
四川盆地湖相泥页岩沉积模式及岩石相类型 被引量:25
4
作者 朱彤 龙胜祥 +1 位作者 王烽 彭勇民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2-28,共7页
四川盆地湖相页岩气勘探已在建南、涪陵、元坝地区中下侏罗统获得了显示和工业气流,展示了良好的勘探前景。通过对该盆地中下侏罗统不同层段湖相泥页岩中石灰岩和砂岩夹层比例的统计,将中下侏罗统湖相泥页岩划分为最大湖进期碳酸盐岩湖... 四川盆地湖相页岩气勘探已在建南、涪陵、元坝地区中下侏罗统获得了显示和工业气流,展示了良好的勘探前景。通过对该盆地中下侏罗统不同层段湖相泥页岩中石灰岩和砂岩夹层比例的统计,将中下侏罗统湖相泥页岩划分为最大湖进期碳酸盐岩湖泊和局限湖进期陆源碎屑湖泊2种沉积模式,前者主要分布于川东北地区下侏罗统自流井组大安寨段和东岳庙段,后者主要分布于川东—川东北地区中侏罗统千佛崖组(凉高山组)和川东北地区自流井组东岳庙段。在此基础上,按照页岩气地质、开发、工程一体化的思路,根据岩性及岩性组合、有机碳含量、脆性矿物类型3大关键参数,建立了该区湖相泥页岩岩石相划分方案,将其划分为6种岩石相类型。最后通过有机地球化学、压汞—吸附联合测定、脉冲渗透率、纳米CT、X射线衍射矿物组分、含气性测试等技术方法,对不同岩石相类型的页岩气形成基础条件进行了综合对比评价。结论认为:以碳酸盐岩占主导沉积的湖坡风暴滩与湖坡泥交替沉积的中—高碳低硅中钙页岩与介屑灰岩互层相,具有良好生烃、储集、渗透和可压裂的配置条件,有利于页岩气的形成和改造,为湖相泥页岩最有利的岩石相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早—中侏罗世 湖相泥页岩 沉积模式 岩石相类型 划分方案 页岩气 形成和改造
下载PDF
新疆温泉煤田早、中侏罗世孢粉组合及其地层意义 被引量:23
5
作者 刘兆生 孙立广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629-645,共17页
新疆温泉煤田艾肯拜尔段和柯克它乌组的孢粉化石,计有42属59种.根据孢粉类型和含量变化等特征,建立2个孢粉组合(自下而上):1. Dictyophyllidites-Chordasporites-Jugasporites 组合;2. Cyathidites-Neoraistrickia-Pseudopicea 组合.第... 新疆温泉煤田艾肯拜尔段和柯克它乌组的孢粉化石,计有42属59种.根据孢粉类型和含量变化等特征,建立2个孢粉组合(自下而上):1. Dictyophyllidites-Chordasporites-Jugasporites 组合;2. Cyathidites-Neoraistrickia-Pseudopicea 组合.第一组合产于艾肯拜尔段,时代可能为早侏罗世,第二组合产于柯克它乌组,时代暂定为早、中侏罗世.根据孢粉组合反映的植物群面貌是:裸子植物非常茂盛,其中以松柏纲为主,蕨类植物较少(包括真蕨纲植物);反映的古气候属于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泉煤田 株罗世 孢粉组合
下载PDF
大-小兴安岭接合部早-中侏罗世侵入岩SHRIMP锆石U-Pb定年及成因 被引量:15
6
作者 李仰春 张克信 +6 位作者 吴淦国 肖庆辉 杨晓平 张达 赵焕利 韩振哲 刘旭光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17-729,共13页
大-小兴安岭接合部出露的大面积侵入岩传统认为属于华力西期。通过对3个典型岩体的解剖,获得了最新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花岗闪长岩形成年龄为169Ma±2Ma和177.4Ma±1.7Ma,闪长质包体为179Ma±2Ma,主量、微量元素特征表明... 大-小兴安岭接合部出露的大面积侵入岩传统认为属于华力西期。通过对3个典型岩体的解剖,获得了最新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花岗闪长岩形成年龄为169Ma±2Ma和177.4Ma±1.7Ma,闪长质包体为179Ma±2Ma,主量、微量元素特征表明,它们为形成于早—中侏罗世的高钾钙碱性系列I型花岗岩。各岩体和闪长质包体均具有低ISr(平均0.704668)和正εNd(t)(1.3837~3.10652)值特点,包体发育针柱状角闪石和空心磷灰石,反映岩体成因与地幔具有密切的联系。地质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的详细研究表明,各岩体具有壳幔混合成因,花岗质岩浆主要是从地幔中分离出的新生地壳和原有古老地壳部分熔融产生的岩浆,与来自亏损地幔岩浆相互混合形成的。通过区域动力学分析,认为本区大陆地壳生长可能经历了2个连续过程,首先是晚古生代造山期后岩石圈拆沉导致软流圈地幔上隆及幔源岩浆的底垫作用;区域上大范围三叠纪沉积记录的缺失说明此时应是北方造山带强烈的造山时期,这一机制很可能与蒙古-鄂霍次克海闭合造山有密切联系,之后岩石圈板块拆沉,并导致先存新生地壳和原有老地壳的部分熔融,形成花岗质岩浆,可能是引起本区大陆地壳生长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中侏罗世 侵入岩 壳-幔相互作用 陆壳生长方式 大-小兴安岭接合部
下载PDF
张广才岭南部早—中侏罗世花岗质岩浆作用及构造演化 被引量:14
7
作者 任永健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813-2831,共19页
近年来对张广才岭南部中生代花岗岩成因和演化等问题的研究较少,对其进行系统的同位素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有助于加深对张广才岭南部早-中侏罗世构造岩浆演化及地球动力学背景的认识。张广才岭南部早侏罗世花岗岩主要由黑云母石英... 近年来对张广才岭南部中生代花岗岩成因和演化等问题的研究较少,对其进行系统的同位素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有助于加深对张广才岭南部早-中侏罗世构造岩浆演化及地球动力学背景的认识。张广才岭南部早侏罗世花岗岩主要由黑云母石英闪长岩、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和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组成,3件样品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72.7~182.4Ma,属于早侏罗世。黑云母石英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以含有大量暗色微粒包体为特点,具有钙碱性、A/CNK值小于1.1、Eu具弱负异常(δEu=0.55~1.03)等地球化学特征,属于I型花岗岩,具有壳幔混合成因机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为过铝质高钾钙碱性岩石,具有S型花岗岩特征;中侏罗世黑云英云闪长岩富含暗色微粒包体,其A/CNK值小于1.1(0.88~0.93),为钙碱性I型花岗岩;正长花岗岩和碱长花岗岩具有高硅(SiO2=76.89%~77.82%)、富碱(K2O+Na2O=6.36%~8.5%)、富铁贫镁(FeOT/MgO=6.2~20.6)的特征,并且稀土总量高、Eu负异常明显(δEu=0.01~0.74)、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属于A2型花岗岩。对张广才岭南部早-中侏罗世花岗岩的研究表明,早侏罗世早期(172.7~182.4Ma),由于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及后续的岩石圈拆沉效应,导致地幔上隆及幔源岩浆的板底垫托造成古老地壳和新生地壳的部分熔融,由此形成具壳幔混合成因的花岗岩体;早侏罗世晚期(172.7Ma),东侧佳木斯板块与张广才岭地块碰撞造山作用形成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体;中侏罗世早期(168.1Ma),东侧大洋板块的俯冲作用持续,形成具壳幔混合成因的黑云英云闪长岩;中侏罗世晚期(166Ma),构造环境逐渐由挤压造山向造山后伸展环境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广才岭南部 早-中侏罗世 花岗质岩浆 构造演化
下载PDF
冀北地区早、中侏罗世地层划分及其区域对比 被引量:13
8
作者 刘晓文 胡健民 +2 位作者 赵越 吴海 张铁奎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72-878,共7页
冀北地区是燕山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已有较长的研究历史,但在早、中侏罗世地层划分对比问题上仍存在着明显的分歧。通过对冀北下板城一带早、中侏罗世地层的详细研究,重新划分了该区的早侏罗世地层,对早、中侏罗世地层进行了区域... 冀北地区是燕山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已有较长的研究历史,但在早、中侏罗世地层划分对比问题上仍存在着明显的分歧。通过对冀北下板城一带早、中侏罗世地层的详细研究,重新划分了该区的早侏罗世地层,对早、中侏罗世地层进行了区域对比。主要结论有:①原冀北地区的“下花园组”依岩石组合、碎屑成分变化可解体为3个组,即下花园组、龙门组和九龙山组;②原冀北地区使用的“九龙山组”与京西地区的九龙山组含义不同,建议归入髫髻山组;③经过重新划分后,冀北地区的早、中侏罗世地层与京西地区可以完全对比。本研究结论对于燕山地区早、中侏罗世地层格架的建立和构造地质演化过程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北地区 中侏罗世地层 地层划分对比 下花园组 龙门组 九龙山组
下载PDF
宁武—静乐盆地侏罗系碎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4
9
作者 李振宏 董树文 +1 位作者 渠洪杰 胡健民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37-655,共19页
宁武—静乐盆地侏罗系地层包括下侏罗统永定庄组,中侏罗统大同组、云岗组和天池河组,主要由粉砂岩夹泥岩组成。前侏罗纪古地貌背景和古流向相结合研究表明,物源区主要来自于北东方向的阴山—燕山造山带中段,对盆地内陈家半沟剖面24件碎... 宁武—静乐盆地侏罗系地层包括下侏罗统永定庄组,中侏罗统大同组、云岗组和天池河组,主要由粉砂岩夹泥岩组成。前侏罗纪古地貌背景和古流向相结合研究表明,物源区主要来自于北东方向的阴山—燕山造山带中段,对盆地内陈家半沟剖面24件碎屑岩样品的主量、稀土和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可以为演绎源区早—中侏罗世的物源属性和构造背景提供一定的依据。通过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①碎屑岩样品中CO2与CaO具有较好的相关性,δCe与δEu、δCe与∑REE、化学蚀变指数(CIA)与Th/U、CIA与Th/Sc不具有相关性,说明研究区侏罗系碎屑成分主要受控于源岩特征,不受化学风化作用及氧化—还原条件的影响;②稀土元素的配分模式基本相同,LREE/HREE值高和明显的负Eu异常,表明早中侏罗世具有相同的物源,岩石以亲花岗岩、长英质为主,母岩碎屑主要来自于上地壳,尚没有地幔物质的参与,REE—La/Yb、La/Th—Hf、Co/Th—La/Sc、Th—Hf—Co、SiO2/Al2O3—∑REE、K2O/Na2O—∑REE判别图解,也反映了相似的物源特征;③中侏罗世云岗期至天池河期,碎屑物质中CaO、CO2、Gd、成分变异指数(ICV)值以及(Gd/Yb)N值突然增加,表明源区处于快速隆升、剥蚀阶段,大量的古老沉积物质不断加入,这一变化可能与燕山运动的起始时限及造山过程存在紧密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武—静乐盆地 早—中侏罗世 碎屑岩 地球化学 物源属性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地区侏罗纪早中期河流沉积及油气分布 被引量:13
10
作者 孟立娜 李凤杰 +2 位作者 方朝刚 李磊 林洪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7,共7页
应用现代沉积学理论,结合岩心观察描述、钻井、测井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地区侏罗纪早中期富县组到延安组延10、9、8期的沉积体系、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进行了详细研究,认为早侏罗世富县组和中侏罗世延安组延10期为深切河谷充填... 应用现代沉积学理论,结合岩心观察描述、钻井、测井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地区侏罗纪早中期富县组到延安组延10、9、8期的沉积体系、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进行了详细研究,认为早侏罗世富县组和中侏罗世延安组延10期为深切河谷充填的辫状河沉积,延9和延8期则发育曲流河沉积.这2种河流沉积经历了有规律的继承性演化:富县组河谷充填作用最强,辫状河道砂体沉积厚度最大.延10期河谷进一步填平补齐,河谷斜坡上次级河道溯源增长、侧向侵蚀使河道变宽,漫滩分布面积减小.延9和延8期,古地形差异进一步减弱,河流转型为曲流河,河道和漫滩沉积均发育.吴起地区侏罗纪早中期河流发育辫状河和曲流河2种河流沉积模式.沉积相对富县组-延安组延8油层组油藏分布起主要控制作用,油气聚集主要受河道砂体展布控制,储层发育的河道砂体是该区今后勘探的主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辫状河 曲流河 沉积相 河流演化 侏罗纪早中期 鄂尔多斯盆地 油气分布
下载PDF
多世代旋转正断层对断陷盆地沉积迁移的控制——柴达木早、中侏罗世盆地性质 被引量:12
11
作者 汪劲草 胡勇 刘云田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141-1148,共8页
基于盆-山耦合关系、地震剖面解释及盆地沉积特征,认为早侏罗世柴达木为箕状断陷盆地,具“南断北超”性质,中侏罗世亦为箕状断陷盆地,具“北断南超”性质。昆仑山北缘正断层与阿尔金左行、鄂拉山右行走滑断裂,分别控制了早侏罗世柴西、... 基于盆-山耦合关系、地震剖面解释及盆地沉积特征,认为早侏罗世柴达木为箕状断陷盆地,具“南断北超”性质,中侏罗世亦为箕状断陷盆地,具“北断南超”性质。昆仑山北缘正断层与阿尔金左行、鄂拉山右行走滑断裂,分别控制了早侏罗世柴西、柴东箕状断陷盆地;随着昆仑山隆升向北扩展,北倾的高角度正断层逐渐旋转上凸,柴南早侏罗世地层逐渐剥蚀而缺失,仅残存于柴北缘鄂博梁、冷湖构造带等地区。下侏罗统与基底接触带发育的“鱼鳞式”构造,为地壳不均匀隆升时,多世代旋转正断层先后切割所致。柴西南隆升导致中侏罗世地层向北、北东迁移,并出现反向箕状断陷盆地。因此,柴达木早—中侏罗世箕状断陷盆地的反向与沉积迁移,记录了青藏高原北部地壳由水平拉张转换为垂向隆升并向北扩展的地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箕状断陷盆地 旋转正断层 “鱼鳞式”构造 中侏罗世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小兴安岭西北部早——中侏罗世TTG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11
12
作者 赵院冬 车继英 +3 位作者 吴大天 许逢明 赵君 李士超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19-1137,共19页
通过对出露于小兴安岭西北部白石砬子地区中生代花岗岩的研究,查明该地区存在一套由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和少量闪长岩为组合的花岗岩,锆石U-Pb LA-ICP-MS测年分别获得(171.1±1.3)、(173.9±3.9)、(178.3±1.5... 通过对出露于小兴安岭西北部白石砬子地区中生代花岗岩的研究,查明该地区存在一套由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和少量闪长岩为组合的花岗岩,锆石U-Pb LA-ICP-MS测年分别获得(171.1±1.3)、(173.9±3.9)、(178.3±1.5)和(169.1±6.2)Ma的岩体侵位年龄,证明其形成于早—中侏罗世。通过岩石地球化学方法判别该花岗岩组合具有高Al_2O_3型T_1T_2G_1花岗岩特征,整体具有富硅、富铝,钠质,贫铁、镁、钛,属于偏铝质-弱过铝质钙碱性系列,富集轻稀土,相对亏损重稀土,富集Rb、Ba、Th、U、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亏损Nb、Ta、Zr、Hf等高场强元素,Eu具有轻微负异常的特点,与安第斯I型花岗岩具有相似性。其低Sr/Y值、(La/Yb)N值,弱或无负δEu异常等特征反映源区残留相矿物以角闪石、辉石为主,有少量斜长石,石榴石可能有少量残留。岩体露头有闪长质岩浆与英云(花岗)闪长质岩浆两种不完全机械混合的现象,反映可能存在两个以上的不同源区。另外,岩体不规则侵入元古宙地层(兴华渡口群和落马湖群)和岩浆中残留有大量早期捕获锆石,说明在岩浆上升侵位过程中与围岩发生同化混染作用。综合研究认为,该早—中侏罗世TTG岩浆形成与蒙古—鄂霍茨克洋的闭合作用密切相关,反映侏罗纪蒙古—鄂霍茨克洋存在向南侧微陆块的俯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兴安岭西北部 早—中侏罗世 TTG花岗岩 地球化学 蒙古—鄂霍茨克洋 俯冲作用
下载PDF
三峡库区川东-鄂西早-中侏罗世地层的精细对比及沉积环境变化 被引量:9
13
作者 孟繁松 李旭兵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2004年第3期59-66,共8页
根据地层层序、岩性特征和化石组合带所提供的时代信息,三峡东部早-中侏罗世香溪组、泄滩组下段、上段和陈家湾组应分别与三峡西部自流井组珍珠冲段下-中部、珍珠冲段上部-东岳庙段、马鞍山段-大安寨段和新田沟组精细对比。指出三峡库区... 根据地层层序、岩性特征和化石组合带所提供的时代信息,三峡东部早-中侏罗世香溪组、泄滩组下段、上段和陈家湾组应分别与三峡西部自流井组珍珠冲段下-中部、珍珠冲段上部-东岳庙段、马鞍山段-大安寨段和新田沟组精细对比。指出三峡库区早-中侏罗世古地理大致呈现由河道、河漫湖泊沼泽相含煤沉积→典型的湖泊相沉积→河流与湖泊相周期性交替沉积的变化规律。在分析岩组特征和植物所指示的气候基础上,推测早-中侏罗世气候的变化趋势是,由炎热潮湿逐渐变为炎热干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中侏罗世 地层对比 古地理 古气候 川东-鄂西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白河区早中侏罗世沉积相及其与油气运聚的关系 被引量:10
14
作者 袁伟 周晓星 +1 位作者 武富礼 赵思远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4年第2期1-4,145,共4页
白河区延安组地层平缓,构造不发育,油藏分布范围小,但产量高,针对这一特点,对研究区早中侏罗世的沉积相及其与油气运聚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利用岩性和测井曲线特征,对沉积相、微相类型进行了识别与划分,认为白河区富县组、延10油层组为... 白河区延安组地层平缓,构造不发育,油藏分布范围小,但产量高,针对这一特点,对研究区早中侏罗世的沉积相及其与油气运聚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利用岩性和测井曲线特征,对沉积相、微相类型进行了识别与划分,认为白河区富县组、延10油层组为辫状河沉积体,发育河道砂坝、心滩、河漫滩和河漫沼泽等沉积微相;延9油层组为三角洲平原沉积体系,发育分流河道和分流间湾等沉积微相。同时以延长组长1、长2残余地层厚度的分布,恢复了前侏罗系的古地貌特征。研究表明,富县组的巨厚砂层是下部过剩压力的泄压口,是下部油气向延安组地层运移的通道;延10、延9油藏主要受沉积相带的控制,河道砂体为油气富集的有利沉积相带,三角洲平原煤系沼泽为其良好的盖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白河区 早中侏罗世 沉积相 油气运聚
下载PDF
班公湖-怒江洋早-中侏罗世洋内俯冲:来自洞错蛇绿岩的证据 被引量:10
15
作者 范建军 张博川 +4 位作者 刘海永 刘一鸣 于云鹏 郝宇杰 阿旺旦增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048-3064,共17页
本文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洞错蛇绿岩中新厘定一套洋内俯冲成因的岩石组合,岩性以橄榄岩、堆晶岩(包括堆晶辉长岩和斜长花岗岩)、辉长岩墙、枕状熔岩和辉绿岩脉等为主。堆晶辉长岩、辉长岩墙和辉绿岩脉锆石U-Pb测年显示,它们形成于... 本文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洞错蛇绿岩中新厘定一套洋内俯冲成因的岩石组合,岩性以橄榄岩、堆晶岩(包括堆晶辉长岩和斜长花岗岩)、辉长岩墙、枕状熔岩和辉绿岩脉等为主。堆晶辉长岩、辉长岩墙和辉绿岩脉锆石U-Pb测年显示,它们形成于中侏罗世(172~165Ma)。辉长岩墙和辉绿岩脉地球化学和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显示,它们兼具N-MORB和岛弧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且均来自亏损地幔源区,形成过程中受到了俯冲流体的影响。结合区域上同时期的玻安岩、高镁安山岩和钙碱性岩浆岩等资料,我们得出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内保存了一套相对完整的早-中侏罗世洋内弧岩石层序,记录了班公湖-怒江洋早-中侏罗世时期的洋内俯冲事件。早-中侏罗世是班公湖-怒江洋快速消减期,洋内俯冲和洋-陆俯冲同时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洞错蛇绿岩 早-中侏罗世 洋内俯冲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北缘下中侏罗统沉积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量:9
16
作者 岳鹏升 王平 +1 位作者 郁东良 薛建勤 《海洋地质前沿》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8-44,共7页
柴达木盆地北缘(柴北缘)侏罗系层序发育完整,为一套富含化石的碎屑岩,自下而上为小煤沟组、大煤沟组、采石岭组和红水沟组。下侏罗统包括小煤沟组、大煤沟组下部;中侏罗统为大煤沟组中、上部。柴北缘一带早、中侏罗世所受应力复杂,构造... 柴达木盆地北缘(柴北缘)侏罗系层序发育完整,为一套富含化石的碎屑岩,自下而上为小煤沟组、大煤沟组、采石岭组和红水沟组。下侏罗统包括小煤沟组、大煤沟组下部;中侏罗统为大煤沟组中、上部。柴北缘一带早、中侏罗世所受应力复杂,构造运动强烈,形成多沉积中心的小型断陷型盆地。早侏罗世时期,柴北缘的沉积相类型有滨浅湖、河流—泛滥平原、扇三角洲、辫状三角洲;中侏罗世时期,该区广泛发育湖底冲积平原,以滨浅湖—半深湖—深湖相为主,趋向于深水的较还原环境。下侏罗统岩性以细砾岩,细—粉砂岩与炭质泥岩和页岩的不等厚互层为特征;中侏罗统则以较细结构的碎屑岩为主,局部发育较厚的黑色页岩。柴达木盆地北缘发育有巨厚的下侏罗统湖相泥岩和中侏罗统煤系地层,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Ⅱ—Ⅲ型,生烃潜力大;柴北缘碎屑岩孔隙发育,可称为较好的储集岩;柴北缘泥岩、页岩可称为优质的盖层,生储盖配置较好。但油气藏以小型为主,且以气藏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北缘 下中侏罗统 沉积特征 沉积相 油气藏
下载PDF
川中地区侏罗系适合页岩油气藏开采的地质依据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闻林 周肖 +1 位作者 严玉霞 何绪全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7-124,138,共8页
四川盆地川中地区中、下侏罗统油气藏包括大安寨段、马鞍山段、珍珠冲组(段)、凉高山组、下沙溪庙组底部油气藏。对于大安寨段油气藏的储层类型,传统观点公认为是裂缝型,并且得到了井筒的相关资料证实,但是随着该区页岩气的开采成功,又... 四川盆地川中地区中、下侏罗统油气藏包括大安寨段、马鞍山段、珍珠冲组(段)、凉高山组、下沙溪庙组底部油气藏。对于大安寨段油气藏的储层类型,传统观点公认为是裂缝型,并且得到了井筒的相关资料证实,但是随着该区页岩气的开采成功,又开拓了新的认识起点:随着远离井筒,不少证据显示出大安寨段油气藏储集层具有裂缝—孔隙型特征,而这些孔隙似乎更可能是存在于页岩当中的,后续产出的油气很可能还有页岩当中游离油气的供给。通过对油气显示、储层特征以及生产动态等资料的分析,认为该区大安寨段油气藏由页岩中的油气补给而形成目前的生产状况更为合理;裂缝更多起的是一种疏导通道作用——当然并不排除介壳灰岩中可能存在孔隙的可能性,只是认为石灰岩中的孔隙不应该是唯一的储集空间,甚至可能不是其最为重要的储集空间;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元坝区块已经做出了有关尝试,并取得成效。结论认为:如果页岩中的油气是该区侏罗系油气藏重要的补给源,那么,应用页岩油气(致密油)的开采思路和技术将有可能是更为有效的手段和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川中地区 早-中侏罗世 储集层类型 页岩油气 致密油 “连续型”油气藏 地质依据
下载PDF
中国西藏恐龙足迹的首次记录(英文) 被引量:8
18
作者 邢立达 杰瑞德D.哈里斯 菲利普J.柯里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3-178,共6页
记述了中国西藏昌都地区莫荣化石点的三道蜥脚类恐龙行迹,共8个足迹,这些足迹被归入雷龙足迹(Brontopodus)。这些具有宽或亚宽的行迹表明,早—中侏罗世的昌都地区可能生活有大型的巨龙形类。该发现还表明,西藏昌都地区的蜥脚类恐龙动物... 记述了中国西藏昌都地区莫荣化石点的三道蜥脚类恐龙行迹,共8个足迹,这些足迹被归入雷龙足迹(Brontopodus)。这些具有宽或亚宽的行迹表明,早—中侏罗世的昌都地区可能生活有大型的巨龙形类。该发现还表明,西藏昌都地区的蜥脚类恐龙动物群不仅具有与四川盆地蜥脚类动物群相同的要素,还可能具有更多样化的动物区系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中侏罗世 蜥脚类足迹 巨龙形类 雷龙足迹 西藏昌都地区
下载PDF
河北省煤系地层赋存特征及找煤方向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振生 《中国煤田地质》 2006年第4期11-12,21,共3页
河北省煤炭资源丰富,但因后期构造作用,煤系地层赋存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分别分析了石炭—二叠纪和早中侏罗世煤系地层在河北省的分布特征和赋存规律,对确定今后的找煤方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煤系地层 赋存 石炭-二叠纪 早中侏罗世 河北省
下载PDF
吉林永吉地区南楼山组火山岩锆石U-Pb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8
20
作者 韩作振 闫俊磊 +4 位作者 刘辉 宋志刚 韩梅 钟文建 李晶晶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19,34,共11页
通过对吉林永吉地区南楼山组玄武安山质凝灰岩中锆石阴极发光图像分析,锆石晶形较好,内部结构比较清晰,具有中基性岩典型的板状环带,且Th/U比值较高,介于0.73~1.52,反映了其岩浆成因的特点。LA-ICPMS U-Pb测年结果显示,12个测点的^(206)... 通过对吉林永吉地区南楼山组玄武安山质凝灰岩中锆石阴极发光图像分析,锆石晶形较好,内部结构比较清晰,具有中基性岩典型的板状环带,且Th/U比值较高,介于0.73~1.52,反映了其岩浆成因的特点。LA-ICPMS U-Pb测年结果显示,12个测点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76.6±3.8 Ma,表明玄武安山质凝灰岩的形成时代为早—中侏罗世。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玄武安山质凝灰岩中相对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而相对亏损重稀土元素和高场强元素,反映了岛弧或活动大陆边缘火山岩的特点;在Th-Ta-Hf/3三角图和Th/YbTa/Yb构造环境判别图中,投点集中在陆缘弧型钙碱性火山岩区,揭示其形成于与大洋俯冲作用相关的构造背景,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其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背景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中侏罗世 玄武安山质凝灰岩 锆石U-PB定年 地球化学 古太平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