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癌患者术后淋巴水肿与其相关症状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98
1
作者 刘飞 路潜 +4 位作者 欧阳倩 刘超 吕静 王影新 Fu R Mei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18-522,共5页
目的调查乳腺癌患者术后不同程度淋巴水肿发生状况及其相关症状情况,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及目的抽样方法,选择乳腺癌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患者224例,采用肢体周径测量法判断淋巴水肿严重程度,采用乳腺癌淋巴水肿症状... 目的调查乳腺癌患者术后不同程度淋巴水肿发生状况及其相关症状情况,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及目的抽样方法,选择乳腺癌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患者224例,采用肢体周径测量法判断淋巴水肿严重程度,采用乳腺癌淋巴水肿症状体验指数(Breast Cancer and Lymphedema Symptom Experience Index,BCLE-SEI)评估患者淋巴水肿相关症状体验。结果 224例患者中,无水肿94例(42.0%),轻度水肿46例(20.5%),重度水肿84例(37.5%)。轻度淋巴水肿患者的症状个数、症状严重程度及症状困扰总分高于无淋巴水肿患者(P=0.007);重度淋巴水肿患者的症状个数、症状严重程度及症状困扰总分高于轻度淋巴水肿患者(P=0.017)。轻度水肿患者的上肢肿胀、患肢沉重、患肢疲乏、患肢紧绷、患肢僵硬、手臂受限、肘部受限、手腕受限的发生率高于无水肿患者。结论淋巴水肿早期就出现相应症状,且症状体验随着水肿加重而越发严重。关注患肢肿胀、患肢沉重等淋巴液积聚症状,可早期发现淋巴水肿并给予早期干预,阻止或延缓水肿程度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淋巴水肿 体征和症状 早期医疗干预
原文传递
预防围产期B族链球菌病(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71
2
作者 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 +3 位作者 杨慧霞 王谢桐 刘兴会 冯烨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561-566,共6页
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是导致新生儿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孕妇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GBS定植是新生儿早发型GBS病(GBS early-onset disease,GBS-EOD)的主要危险因素。约50%GBS定植的孕妇会将细菌传播给新生儿。若产时未预防... 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是导致新生儿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孕妇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GBS定植是新生儿早发型GBS病(GBS early-onset disease,GBS-EOD)的主要危险因素。约50%GBS定植的孕妇会将细菌传播给新生儿。若产时未预防性静脉应用抗生素,1%~2%的新生儿会发生GBS-EOD。本共识旨在规范妊娠期GBS筛查时机和检测方法、妊娠期GBS菌尿的诊治以及产时预防性抗生素使用方案,指导临床实践,预防新生儿GBS-E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乳链球菌 链球菌感染 早期医疗干预 围产期 共识
原文传递
早期综合干预联合左甲状腺素钠治疗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4
3
作者 孙亚玲 辛春 +4 位作者 郭明 袁志英 刘志红 陈翠平 周娜 《安徽医药》 CAS 2019年第1期14-18,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干预联合左甲状腺素钠治疗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效果及其对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遵化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94例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97例)和对照组(97...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干预联合左甲状腺素钠治疗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效果及其对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遵化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94例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97例)和对照组(97例),对照组病人给予早期综合干预治疗,研究组病人给予早期综合干预联合左甲状腺素钠治疗。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后分娩结局(妊娠终止、自然分娩、阴道助产、剖宫产)、母婴结局(产后出血、宫缩乏力、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以及预后效果,同时检测治疗前后相关生化指标[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刺激激素(TSH)、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 G)和脂联素(ADPN)]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分变化。结果联合治疗后研究组病人妊娠终止率(5. 15%比22. 68%)、剖宫产率(6. 19%比26. 80%)、产后出血率(10. 31%比35. 05%)、宫缩乏力率(9. 28%比36. 08%)、胎儿窘迫率(11. 34%比34. 02%)及新生儿窒息率(10. 31%比31. 96%)低于治疗后的对照组(χ2值依次=12. 43、14. 97、16. 93、19. 87、14. 23、13. 64,均P <0. 001),自然分娩率68 (70. 10%)、总有效率93 (95. 88%)高于治疗后的对照组[30(30. 93%)、71(73. 20%)](均P <0. 05),而治疗后两组病人阴道助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病人生化指标(FT3、FT4、hC G和ADPN)和SSRS评分高于治疗前,而TSH低于治疗前(P <0. 05);与治疗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研究组病人生化指标(FT3、FT4、hC G和ADPN)和SSRS评分升高,而TSH降低(P <0. 05)。结论早期综合干预联合左甲状腺素钠可有效改善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病人分娩结局、母婴结局、生化指标以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并发症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早期医疗干预 甲状腺素 妊娠结局
下载PDF
2013—2016年北京市朝阳区高危妊娠情况及干预措施探讨研究 被引量:30
4
作者 高凌云 张立英 陈小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2597-2601,共5页
目的分析北京市朝阳区高危妊娠情况并探讨干预措施,为有效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病死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3—2016年朝阳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上报的《孕产妇保健健康情况年报》《孕产妇保健情况调查表率表》及北京市妇幼保健网络信... 目的分析北京市朝阳区高危妊娠情况并探讨干预措施,为有效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病死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3—2016年朝阳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上报的《孕产妇保健健康情况年报》《孕产妇保健情况调查表率表》及北京市妇幼保健网络信息系统的《北京市围产保健管理登记册》孕产妇个案信息,将其分为高危孕产妇组及对照组(正常孕产妇),收集高危孕产妇管理情况、产检情况、高危因素情况、分娩结局、孕产妇死亡情况。结果 2013—2016年朝阳区孕产妇共141 702例,高危孕产妇85 544例(60.37%),高危孕产妇管理人数85 452例(99.89%);高危孕产妇《北京市母子健康档案》建立时间:在孕l3周前68 009例(79.50%),孕13~27周13 434例(15.70%),孕28周后4 101例(4.80%)。未产检的高危孕产妇逐年减少,产检>5次的孕产妇逐年增加;高危孕产妇组死胎死产发生率、早期新生儿病死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2013年高龄、巨大儿、流产≥2次位居高危因素的前3位,2014—2016年高龄、瘢痕子宫、糖代谢异常/糖尿病位居高危因素的前3位;6例孕产妇死亡中,5例孕产妇在妊娠期间具有不同的高危因素。结论高危孕产妇逐年增加,而产检>5次的孕产妇也逐年增加,因此通过严格筛查,实行孕产妇全覆盖管理,加强围生期监护,提高孕期保健及监测质量,有效、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区妇幼保健机构-各助产机构全程动态三级管理模式的功能,提高产科质量,降低高危妊娠的发生率,从而降低孕产妇、围生儿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高危 产前保健 早期医疗干预 北京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向“前”发展 被引量:24
5
作者 白亚虎 高胜寒 +3 位作者 纪思禹 尚金钰 董延春 宁康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8-273,共6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科常见的一类慢性气道疾病,也是全世界公认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慢性疾病之一。作为慢性疾病,其发生、发展一般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及早预防和早期干预能够显著改善COPD患者的预后。随着国际学术界对COPD...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科常见的一类慢性气道疾病,也是全世界公认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慢性疾病之一。作为慢性疾病,其发生、发展一般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及早预防和早期干预能够显著改善COPD患者的预后。随着国际学术界对COPD认识地逐渐加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2022版报告首次提出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前期(pre-COPD)的概念。本文回顾了pre-COPD发展历程、分析了其定义及诊断标准,并对早期识别pre-COPD患者的意义进行了总结。pre-COPD是对现有COPD防治理念的拓展和延伸,充分认识与理解这个概念,不仅有助于指导相关发病机制和基础研究方向,更有助于在临床工作中提高COPD的一级预防意识,进而降低COPD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前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 诊断 预防 早期医疗干预 综述
下载PDF
感觉统合训练在高危早产儿早期干预中的疗效分析研究 被引量:24
6
作者 马丹 李娜 +2 位作者 王秋 王梦娟 罗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2期4028-4031,共4页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在高危早产儿早期干预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一定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因脑损伤等高危因素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康复医学科进行干预的102例高危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在高危早产儿早期干预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一定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因脑损伤等高危因素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康复医学科进行干预的102例高危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2例)。两组患儿均接受神经发育疗法(NDT)训练,观察组在上述治疗方案基础上增加居家感觉统合训练内容,包括视觉训练、听力刺激、触觉训练、前庭功能训练、运动觉刺激等,总干预时间为12个月。分别在干预后3、6、12个月时,采用婴幼儿感觉功能评估量表(TSFI)评估患儿感觉发育水平,采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BSID)测定患儿认知发育指数(MDI)和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DI)。结果康复方法与时间对患儿感觉发育水平存在交互作用(P<0.001);康复方法与时间对患儿感觉发育水平主效应均显著(P=0.049、P<0.001);其中观察组在3、6、12个月时TSF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康复方法与时间对患儿MDI存在交互作用(P=0.030),康复方法与时间对患儿MDI主效应均显著(P=0.049、P<0.001)。康复方法与时间对患儿PDI无交互作用(P=0.151),康复方法与时间对患儿PDI主效应均显著(P=0.008、P<0.001)。结论感觉统合训练能提高高危早产儿感觉能力及运动和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早产 疾病 感觉统合训练 早期医疗干预 运动 智力
下载PDF
从“防盲治盲”向“防治可避免盲和视觉损伤”转变 被引量:23
7
作者 赵家良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81-483,共3页
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WHO)对于加强全球眼健康工作的提法出现了一些明显变化。2006年前WHO和世界卫生大会通过的有关眼健康方面的决议明确提出了“开展防盲工作”,而2006年之后的相关决议强调了“根治可避免盲和视觉损伤”。这种转变... 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WHO)对于加强全球眼健康工作的提法出现了一些明显变化。2006年前WHO和世界卫生大会通过的有关眼健康方面的决议明确提出了“开展防盲工作”,而2006年之后的相关决议强调了“根治可避免盲和视觉损伤”。这种转变扩大了眼健康工作的重点范围,反映了全球促进眼健康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和公众对眼健康需求的增长。这种转变也适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制定“十三五防盲规划”时明确地将防治可避免盲和视觉损伤作为眼健康工作的重点是必要的。这种转变不仅仅是文字上的简单变动,在实际工作内容上也会有较大变化。这种变化表明我国眼健康工作在深入开展,可以惠及更多的公众,可以促进我国眼健康和眼科学事业进一步发展。(中华眼科杂志,2015,51:481-4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学 健康促进 早期医疗干预
原文传递
早期综合干预对早产儿神经心理发育影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0
8
作者 夏敏 袁嫣然 高美哲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6-148,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干预对早产儿神经心理功能发育的影响。方法94例早产儿分为干预组(65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给予药物、脑循环治疗,干预组在药物、脑循环治疗同时给予早期综合干预。在干预前和干预后1岁时进行智力测试。结果...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干预对早产儿神经心理功能发育的影响。方法94例早产儿分为干预组(65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给予药物、脑循环治疗,干预组在药物、脑循环治疗同时给予早期综合干预。在干预前和干预后1岁时进行智力测试。结果干预组在1岁时发育商明显高于对照组[(101.80±9.60)分,(86.104-10.55)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干预组脑瘫发病率低于对照组(3.07%,27.59%),且病情程度较轻,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神经心理发育等级评价干预组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早期综合干预可改善早产儿的神经心理发育隋况,有效预防后遗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早产儿 早期综合干预 神经心理发育
原文传递
重视病理性近视眼的眼底并发症 提升病理性近视眼综合防治水平 被引量:18
9
作者 魏文斌 董力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01-405,共5页
病理性近视眼已成为全球范围内重要的致盲性眼病,近年来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造成了沉重的社会负担。人们对病理性近视眼认识普遍不足,常将病理性近视眼和高度近视眼相混淆,未充分认识到病理性近视眼不只是一类屈光不正性疾病,更是一类... 病理性近视眼已成为全球范围内重要的致盲性眼病,近年来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造成了沉重的社会负担。人们对病理性近视眼认识普遍不足,常将病理性近视眼和高度近视眼相混淆,未充分认识到病理性近视眼不只是一类屈光不正性疾病,更是一类可致盲的眼底疾病。病理性近视眼眼底并发症是导致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后巩膜葡萄肿、黄斑退行性病变以及继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等,均与眼轴长度密切相关,可终身进展,且治疗手段有限。当下近视眼防控已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病理性近视眼是近视眼防控中的重点和难点,全社会都应重视病理性近视眼眼底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采取针对性的综合防治措施,加大科研投入和成果转化,共同呵护国民眼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退行性 巩膜疾病 黄斑变性 脉络膜新生血管化 早期医疗干预
原文传递
早期针刺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10
作者 夏俊 陈章妹 +1 位作者 张建明 钱虹伃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0年第9期847-851,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针刺对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CI)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8年3月-2019年3月本院114例首发AC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试验A组、B组在对... 目的探讨早期针刺对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CI)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8年3月-2019年3月本院114例首发AC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试验A组、B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分别于入院后3、10 d给予针刺治疗。3组均治疗2周。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of Motor Function, FAM)评价肢体运动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 BI)评价日常生活能力,依据肌力分级评价患者康复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水平,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试验A组总有效率为94.7%(36/38)、试验B组为84.2%(32/38)、对照组为73.7%(28/38),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748,P<0.01)。3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降低(F=97.619,P<0.01),且试验A组低于试验B组(t=12.580,P<0.01);FAM、BI评分及肌力均升高(F值分别为134.525、35.100、164.160,P值均<0.001),且试验A组高于试验B组(t值分别为8.634、7.260、20.305,P值均<0.001)。治疗后,试验A组、B组血清NGF[(148.80±22.17)pg/ml、(132.14± 20.40)pg/ml比(125.82±18.31)pg/ml,F=12.926]、BDNF[(5.01±1.14)ng/ml、(4.10±1.09)ng/ml比(3.92±0.95)ng/ml,F=11.48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且试验A组高于试验B组(t值分别为5.046、5.277,P值均<0.01)。结论早期针刺治疗可提高ACI患者血清NGF、BDNF水平,减轻神经功能损伤,促进肢体功能恢复,且入院后3 d的针刺疗效优于入院后10 d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急性病 针刺疗法 早期医学干预
原文传递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社区干预措施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1
作者 严飞 陈阳 +1 位作者 杨蓉 陆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402-1407,共6页
目前我国社区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病率较高,加强对MCI人群的相关研究对于实现健康老龄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文献检索,从健康教育、社区护理、饮食干预、运动干预、认知功能训练、西药治疗、中医治疗方面总结了MCI的社区... 目前我国社区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病率较高,加强对MCI人群的相关研究对于实现健康老龄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文献检索,从健康教育、社区护理、饮食干预、运动干预、认知功能训练、西药治疗、中医治疗方面总结了MCI的社区干预措施,并建议以社区为平台,开展基层MCI综合防治项目,以延缓痴呆的发生和发展,提高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花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社区卫生服务 早期医疗干预
下载PDF
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营养评估及临床管理 被引量:14
12
作者 吴牧晨 孟庆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70-774,共5页
肝脏作为人体最重要的代谢脏器,是营养物质合成、储存的重要场所。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常由于多种营养物质的代谢异常出现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而营养不良又可在一定程度上加速肝病的发生发展,进一步恶化疾病的预后。因此早期的营养评估... 肝脏作为人体最重要的代谢脏器,是营养物质合成、储存的重要场所。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常由于多种营养物质的代谢异常出现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而营养不良又可在一定程度上加速肝病的发生发展,进一步恶化疾病的预后。因此早期的营养评估和营养干预显得尤为重要。尽管有多种营养不良的评价方法,但针对慢性肝病、肝硬化患者,特别是针对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营养评估方法仍有一定的缺陷。现就该类患者的营养评估及临床管理加以阐述,旨在为相关临床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 营养评价 早期医疗干预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学生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3
作者 罗扬琴 欧小凌 《安徽医药》 CAS 2016年第8期1609-1611,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大学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实施和效果。方法选取40例大学生NAFLD患者,建立健康档案,饮食、运动和心理干预,健康追踪与教育,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前后体质量指数(BMI)、丙氨酸转氨酶(ALT)、血清总胆固醇(TC)...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大学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实施和效果。方法选取40例大学生NAFLD患者,建立健康档案,饮食、运动和心理干预,健康追踪与教育,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前后体质量指数(BMI)、丙氨酸转氨酶(ALT)、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脂肪肝程度。结果干预后BMI、ALT、TC、TG指标均明显改善:BIM(24.60±1.93)kg·m-2,ALT(23.60±10.77)U·L-1,TC(4.24±0.84)mmol·L-1,TG(1.47±0.35)mmol·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脂肪肝病变程度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164,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患者的BMI、ALT、TC、TG与肝脏影像学指标,促进疾病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早期医疗干预 护理 青年人
下载PDF
远程血压监控结合被动干预在原发性高血压病血压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4
作者 丁芸 戚德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50-1254,共5页
目的探讨远程血压监控结合被动干预在原发性高血压病控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1年6月在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将符合条件的360例患者纳入本次随访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实施远程血压监... 目的探讨远程血压监控结合被动干预在原发性高血压病控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1年6月在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将符合条件的360例患者纳入本次随访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实施远程血压监控结合被动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分别于研究开始及研究的6、12、24个月时进行随访。随访时测定身高、体质量、血压、空腹血糖、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脂,记录患者的用药处方及不良反应、靶器官损害、终点事件和因高血压以及相关疾病住院情况。结果在不同随访时间点,两组组间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脉压、LVEF、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血压达标率高于对照组(90.4%和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3级高血压、联合用药≥3种、不良反应、靶器官损害、终点事件和住院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3.0%、11.4%、19.2%、7.2%、3.6%、18.6%,12.3%、23.4%、46.1%、16.9%、9.1%、3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程监控结合被动干预,能显著提高血压的控制率,降低临床终点事件的发生率和靶器官损害,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压监测仪 早期医疗干预 治疗结果
下载PDF
老年肌少症的评估及干预 被引量:12
15
作者 胡世莲 方向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13-117,共5页
肌少症是与增龄相关的骨骼肌减少过程,与活动减少相关,在老年人中常见,可导致跌倒、失能及增加死亡风险。肌少症虽然一直被定义为增龄性的肌量减少和肌力下降,但目前还没有公认的定义,不同的国际工作小组对这种综合征的正确名称(与老年... 肌少症是与增龄相关的骨骼肌减少过程,与活动减少相关,在老年人中常见,可导致跌倒、失能及增加死亡风险。肌少症虽然一直被定义为增龄性的肌量减少和肌力下降,但目前还没有公认的定义,不同的国际工作小组对这种综合征的正确名称(与老年人肌肉和力量的损失相关)仍在争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充分认识肌肉衰减综合征并开展积极防治,对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老年肌少症的肌量、肌强度和日常活动功能评估方法和针对老年肌少症的各种干预方法作一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疾病 早期干预(教育) 早期医疗干预 老年人
下载PDF
介入联合早期心脏康复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高血压90例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代天 杨萍 黎明 《安徽医药》 CAS 2021年第6期1162-1165,共4页
目的急性心肌梗死并高血压老年病人应用介入与早期心脏康复联合干预治疗效果、心脏功能与不良事件情况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武汉市第六医院诊治18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高血压老年病人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90例。... 目的急性心肌梗死并高血压老年病人应用介入与早期心脏康复联合干预治疗效果、心脏功能与不良事件情况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武汉市第六医院诊治18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高血压老年病人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90例。对照组予以介入与常规康复干预,研究组予以介入与早期心脏康复联合干预,均直到半年。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心脏功能、血清相关指标与不良事件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96.67%比对照组(85.56%)高(P<0.01);研究组室壁运动积分指数(WMSI)(1.34±0.41)比对照组(1.98±0.38)低,研究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70.20±7.85)%比对照组(62.07±8.93)%高(P<0.01);且研究组一氧化氮(96.88±8.32)μmol/L比对照组(82.85±8.65)μmol/L高;研究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4.23±0.82)μg/L、ET-1(内皮素-1)(3.32±0.79)μg/L均比对照组(5.68±1.22)μg/L、(4.56±0.84)μg/L少(P<0.01);研究组发生心力衰竭2.22%、心绞痛2.22%等不良事件比对照组13.33%、14.44%等低(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并高血压老年病人应用介入与早期心脏康复联合方案,能有效改善病人心脏功能及血清相关指标,提高临床疗效,并降低不良事件发生,具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高血压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脏康复 早期医疗干预 心脏功能 不良事件
下载PDF
早期胃癌的内镜下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波 令狐恩强 +1 位作者 陈亚东 袁凤仪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279-283,共5页
胃癌是最常见的癌症死亡原因之一,早期诊治对于疾病的预后至关重要。近年来在普通白光内镜基础上,放大内镜、色素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BI)、共聚焦内镜(CLE)以及超声内镜(EUS)等更多诊断技术应用于内镜检查之中,早期胃癌(EGC)的诊断率... 胃癌是最常见的癌症死亡原因之一,早期诊治对于疾病的预后至关重要。近年来在普通白光内镜基础上,放大内镜、色素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BI)、共聚焦内镜(CLE)以及超声内镜(EUS)等更多诊断技术应用于内镜检查之中,早期胃癌(EGC)的诊断率明显增加。EGC的常用的内镜下治疗术包括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目前这两种微创治疗技术已被证实安全可靠,特别是ESD可以对较大病变整块切除从而提高病变的完全切除率、降低术后复发率,是目前EGC的重要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内窥镜检查 消化系统 早期医疗干预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早期康复护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8
作者 詹梦梅 李立群 +3 位作者 黄秋霞 江丽玲 张淑 王建宁 《重庆医学》 CAS 2020年第1期155-159,165,共6页
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的机体恢复、功能状况及长期生活质量是ICU护理人员越来越关注的问题。大量研究显示,早期康复治疗能够促进神经肌肉功能的恢复、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长,减少相关并发症,促进康复。但目前相关研究大多... 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的机体恢复、功能状况及长期生活质量是ICU护理人员越来越关注的问题。大量研究显示,早期康复治疗能够促进神经肌肉功能的恢复、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长,减少相关并发症,促进康复。但目前相关研究大多侧重于早期康复的效果评价,缺乏对其规范化措施及不同专科ICU应用特点的研究,给临床实施和普及带来限制。未来这一领域应该首先关注患者及医护人员对早期康复的认识,强化护理人员在早期康复实施过程中的角色作用,同时制订规范化、精细化的早期康复治疗方案,以促进临床早期康复治疗的顺利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医疗干预 康复护理 重症监护病房
下载PDF
血脂异常的流行病学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9
19
作者 殷琳 李刚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733-736,共4页
血脂异常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重要的独立性危险因素之一,在各年龄层均存在,并呈现年轻化趋势。通过回顾国内外血脂异常相关指南及研究,该文对血脂异常流行病学以及预防措施进行相关阐述,旨在引起广大民众以及医疗工作... 血脂异常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重要的独立性危险因素之一,在各年龄层均存在,并呈现年轻化趋势。通过回顾国内外血脂异常相关指南及研究,该文对血脂异常流行病学以及预防措施进行相关阐述,旨在引起广大民众以及医疗工作者的重视,及早识别、干预血脂异常,必要时进行个体化治疗以降低不良结局,同时为相关部门提供血脂管理措施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异常 动脉粥样硬化 流行病学研究 危险因素 早期医疗干预 早期干预(教育) 综述
下载PDF
渴络欣胶囊配合厄贝沙坦片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雪丹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6年第10期884-887,共4页
目的:评价渴络欣胶囊配合厄贝沙坦片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试验设计,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49例DN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74例口服渴络欣胶囊安慰剂... 目的:评价渴络欣胶囊配合厄贝沙坦片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试验设计,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49例DN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74例口服渴络欣胶囊安慰剂+厄贝沙坦片,治疗组75例口服渴络欣胶囊+厄贝沙坦片。2组均治疗24周。采用血糖仪测量FPG和2 hPG,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TC、TG、LDL-C、HDL-C、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24 h尿蛋白定量、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70/75)、对照组为78.4%(58/7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08,P<0.05)。治疗后,治疗组 FPG[(6.2±0.5)mmol/L 比(7.4±0.6)mmol/L,t=2.648]、TC[(5.4±1.6)mmol/L 比(7.1±2.3)mmol/L,t=3.051]、TG[(2.3±0.5)mmol/L比(2.7±0.8)mmol/L,t=2.307]、LDL-C[(3.5±1.2)mmol/L 比(4.2±1.6)mmol/L,t=1.935],以及血清BUN[(6.4±2.5)mmol/L 比(11.4±3.3)mmol/L , t=11.218]、SCr[(116.2±23.1)μmol/L 比(158.7±29.5)μmol/L,t=6.346]、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201.4±38.2)mg比(237.1±46.3)mg,t=3.719]、24 h尿蛋白定量[(109.4±28.5)mg比(157.3±40.8)mg,t=8.637]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渴络欣胶囊配合配合厄贝沙坦片可有效改善早期DN患者肾功能,降低患者血脂水平,减轻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早期医学干预 渴络欣胶囊 中西医结合疗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