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8种常见绿化树种滞尘效应 被引量:50
1
作者 么旭阳 胡耀升 刘艳红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2-95,104,共5页
为研究城市不同植物叶片的滞尘规律,对2种环境条件,8种城市绿化树木在春、秋两季的单位叶面积的滞尘量进行了系统性分析。结果表明:植物叶片单位面积滞尘量的变异系数普遍较小,说明叶片滞尘受外界环境干扰不大;同种类植物在校园环境条... 为研究城市不同植物叶片的滞尘规律,对2种环境条件,8种城市绿化树木在春、秋两季的单位叶面积的滞尘量进行了系统性分析。结果表明:植物叶片单位面积滞尘量的变异系数普遍较小,说明叶片滞尘受外界环境干扰不大;同种类植物在校园环境条件下叶片滞尘量明显低于开敞式环境东王庄的滞尘量,说明同一植物的叶片滞尘量会随着环境中粉尘含量的增多而增大;大部分植物的滞尘量基本呈现出秋季>春季;气象因素中风速对各植物叶片滞尘量影响最大,其次为相对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化树种 滞尘 气象因素
下载PDF
城市道路行道树绿带对PM_(2.5)的滞尘效应及其变化分析 被引量:25
2
作者 张灵艺 秦华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6-110,共5页
以城市道路行道树绿带植物群落为材料,对45个样方分别进行减尘率以及不同高度、宽度、时间条件下PM2.5浓度的测定,分析行道树绿带对PM2.5细颗粒物的滞尘效应及其时空变化。研究显示,不同结构植物群落对PM2.5滞尘效应的强弱顺序为:乔草型... 以城市道路行道树绿带植物群落为材料,对45个样方分别进行减尘率以及不同高度、宽度、时间条件下PM2.5浓度的测定,分析行道树绿带对PM2.5细颗粒物的滞尘效应及其时空变化。研究显示,不同结构植物群落对PM2.5滞尘效应的强弱顺序为:乔草型>乔木型>草坪型>乔灌型>乔灌草型>灌草型;植物种类丰富,具有乔木、草本植物或灌木球零散布局的植物群落配置模式对PM2.5的滞尘效应较强;群落垂直空间中PM2.5在10m高处浓度最高,5m处最低;而PM2.5浓度在群落水平空间的中心位置最高;群落中PM2.5随时间的大致变化在9:00浓度最低,之后曲折上升,在15:00达到最高,随后呈现缓慢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行道树绿带 配置模式 PM2.5 滞尘效应
下载PDF
园林植物消减大气颗粒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孙晓丹 李海梅 +1 位作者 周春玲 王小柱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184-188,共5页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尤其是近年来雾霾在多个城市频繁出现,使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更小的PM_(2.5)等大气颗粒物的作用和影响。种植园林植物是有效阻滞粉尘、消减大气颗粒物、改善空气质量、提升居民生活水平的方法之...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尤其是近年来雾霾在多个城市频繁出现,使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更小的PM_(2.5)等大气颗粒物的作用和影响。种植园林植物是有效阻滞粉尘、消减大气颗粒物、改善空气质量、提升居民生活水平的方法之一。该研究介绍了大气颗粒物的污染特征、时空动态及其影响因素,并对不同植物个体和不同绿地结构消减大气颗粒物的能力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园林植物消减大气颗粒物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旨在为今后人们进行相关研究及利用植物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滞尘效益 大气颗粒物
原文传递
徐州市故黄河风光带园林植物的滞尘效应 被引量:6
4
作者 周瑞玲 庄强 +2 位作者 李鹏 赵雅文 程雨薇 《林业科技开发》 2010年第6期44-47,共4页
探讨徐州市故黄河风光带主要园林植物的滞尘作用,为绿化植物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于2010年4—5月以徐州市故黄河风光带主要园林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采样调查和实验室分析,进行滞尘能力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树种的单位面积滞尘量存... 探讨徐州市故黄河风光带主要园林植物的滞尘作用,为绿化植物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于2010年4—5月以徐州市故黄河风光带主要园林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采样调查和实验室分析,进行滞尘能力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树种的单位面积滞尘量存在较大差异,针叶植物表现出极强的滞尘能力。不同类型树种的滞尘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其大小顺序为:针叶乔木>灌木>阔叶乔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滞尘效应 园林植物 园林绿化 徐州市故黄河风光带
下载PDF
园林植物群落对邢台雾霾颗粒阻滞功能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唐伟斌 李欢 张景港 《中国园艺文摘》 2018年第1期1-5,17,共6页
以分布于邢台城区范围内的12个具有代表性的植物群落样方为研究对象,研究群落样方对PM_(2.5)和PM_(10)颗粒物的阻滞功能,测定减尘率,分析风速、温度和湿度环境因子对植物滞尘效益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配置结构的植物群落对PM_(2.5)和PM_... 以分布于邢台城区范围内的12个具有代表性的植物群落样方为研究对象,研究群落样方对PM_(2.5)和PM_(10)颗粒物的阻滞功能,测定减尘率,分析风速、温度和湿度环境因子对植物滞尘效益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配置结构的植物群落对PM_(2.5)和PM_(10)的阻滞效果不同:不同植物群落滞尘效益的强弱顺序为乔木型>乔草型>乔灌型>乔灌草型。环境因素与空气中PM_(2.5)和PM_(10)的质量浓度关系较复杂。温度与颗粒物基本呈负相关;相对湿度与颗粒物呈正相关;风速与颗粒物呈负相关或正相关关系,与风向关系密切。由于植物滞留PM_(2.5)和PM_(10)颗粒物的能力与群落植物的配置方式有关,因此在选择高滞留PM_(2.5)和PM_(10)颗粒物的树种时,需同时考虑不同植物种类的合理混交配置,从而增强城市森林阻滞、消减空气中颗粒污染物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群落 配置方式 PM2.5 PM10 滞尘效果
下载PDF
和田市夏季不同树种滞尘效应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鲍昱璇 陈天宇 +3 位作者 张凯欢 杨红 谢海燕 帕丽达·牙合甫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6-53,共8页
为探讨和田市不同树种对不同粒径颗粒物的滞尘效应,作者于和田市昆仑湖公园进行叶片采集工作,共采集12种树木。通过测定树木的株高、冠高、冠幅和单叶片面积,计算出不同树种的叶片总面积、三维绿量以及叶面积指数。利用差重法得出不同... 为探讨和田市不同树种对不同粒径颗粒物的滞尘效应,作者于和田市昆仑湖公园进行叶片采集工作,共采集12种树木。通过测定树木的株高、冠高、冠幅和单叶片面积,计算出不同树种的叶片总面积、三维绿量以及叶面积指数。利用差重法得出不同树种滞留不同粒径颗粒物的含量,所测定的7项生长指标都与树木滞留不同粒径颗粒物含量存在相关性。不同树种滞留不同粒径颗粒物分布比例表现出相同的规律,即在10~100μm的颗粒物比例最大,占比最小的粒径范围在0.22~3μm。在单位叶面积内,滞留PM_(3)和PM_(10)的含量范围分别为2.556~12.912μg/cm^(2)和9.869~36.635μg/cm^(2),滞留TSP含量最高的树种为杨树;在单叶片内,梧桐滞留PM_(3)、PM_(10)、TSP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树种;对于单株滞尘量而言,滞留不同粒径颗粒物排在前三的是杨树、桑树和梧桐;在单位土地面积内,滞留不同粒径颗粒物含量最强的为杨树,滞留PM_(3)、PM_(10)、TSP的含量分别为11.059、58.988和196.905 kg/hm^(2)。总的来说,滞尘效应较好的有杨树、梧桐、臭椿和桑树,较弱的为紫叶李、榆叶梅和垂枝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植物叶片 滞尘效应 和田市
下载PDF
城市工业区园林绿地滞尘效应的研究——以武汉钢铁公司厂区绿地为例 被引量:98
7
作者 陈芳 周志翔 +1 位作者 郭尔祥 叶贞清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4-38,共5页
在测定武钢工业区园林植物滞尘能力的基础上,结合绿地实地调查和武钢工业区园林绿地GIS,比较分析了园林绿地不同植物种类和层片类型的滞尘能力,并定量研究了武钢厂区园林绿地的滞尘效应。结果表明,不同园林植物的滞尘能力有较大差异,这... 在测定武钢工业区园林植物滞尘能力的基础上,结合绿地实地调查和武钢工业区园林绿地GIS,比较分析了园林绿地不同植物种类和层片类型的滞尘能力,并定量研究了武钢厂区园林绿地的滞尘效应。结果表明,不同园林植物的滞尘能力有较大差异,这主要与不同植物的叶表面特性、树冠结构、枝叶密集程度等差异有关。不同层片类型滞尘能力依次为落叶阔叶灌木>常绿阔叶灌木>绿篱>常绿阔叶乔木>落叶阔叶乔木>针叶乔木>草本。武钢厂区园林绿地的日滞尘量是9.51 t,年总滞尘量为3 089.98 t。其中常绿阔叶乔木层片年滞尘量最大,达991.68 t,落叶阔叶灌木层片最小,只有0.0181 t。由于园林绿地的滞尘量取决于所构成植物的滞尘能力及其叶面积绿量,因此,选择滞尘能力强的植物,并以乔灌草不同生活型植物进行合理配置,是提高园林绿地滞尘效应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绿地 滞尘能力 层片 绿量 滞尘效应
下载PDF
北碚城区不同绿地类型常用绿化树种滞尘效应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谢英赞 何平 +2 位作者 方文 段才绪 韦品祥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7-104,共8页
为选择滞尘效应相对较好的城市绿化树种,对北碚区常用绿化树种滞尘效应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北碚区常用绿化树种中,不同的绿化树种在同一绿地类型中的滞尘效应不同,各树种之间单位叶面积滞尘量差异显著.整体上,北碚区绿化树种中的... 为选择滞尘效应相对较好的城市绿化树种,对北碚区常用绿化树种滞尘效应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北碚区常用绿化树种中,不同的绿化树种在同一绿地类型中的滞尘效应不同,各树种之间单位叶面积滞尘量差异显著.整体上,北碚区绿化树种中的常绿乔木树种的滞尘效应优于落叶乔木树种,乔木树种优于灌木树种.初步研究发现,北碚区乔木树种滞尘效应大小顺序为:雪松,广玉兰,小叶榕,黄葛树,枇杷,天竺桂,悬铃木,香樟,红叶李和银杏.灌木树种滞尘效应大小顺序为:日本珊瑚树,十大功劳,小蜡,红花檵木和小叶女贞.相同树种在不同绿地类型中的单位叶面积滞尘量差异显著.广玉兰、桂花、银杏、红叶李等适合栽种于公园绿地及附属绿地中,在交通绿地中最适宜黄葛树,枇杷,小叶榕,天竺桂,小蜡和十大功劳等的滞尘效应表达.日本珊瑚树滞尘效应在灌木树种中比较出众,且在各绿地类型中的滞尘效应差异不显著,各绿地类型中的滞尘效应均优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碚区 绿化树种 单位叶面积滞尘量 滞尘效应
下载PDF
深圳市常见园林植物滞尘效应初步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禹海群 李楠 +1 位作者 林平义 蒋明 《江苏林业科技》 2012年第2期1-5,共5页
采用蒸干称重法和显微观察法对深圳市28种常见园林绿化植物的滞尘能力及部分植物的滞尘方式进行了初步研究。单位叶面积滞尘量的测定结果表明,针状叶类乔木中:龙柏﹥木麻黄;阔叶类乔木中:麻楝>霸王棕>黄花夹竹桃>海枣>大花... 采用蒸干称重法和显微观察法对深圳市28种常见园林绿化植物的滞尘能力及部分植物的滞尘方式进行了初步研究。单位叶面积滞尘量的测定结果表明,针状叶类乔木中:龙柏﹥木麻黄;阔叶类乔木中:麻楝>霸王棕>黄花夹竹桃>海枣>大花紫薇>长芒杜英>椰子>紫檀;灌木类中:紫薇>金叶榕=小蜡树>黄花马缨丹>锈鳞木犀榄>红花檵木>龙船花>散尾葵>紫雪茄花>大佛肚竹>四季桂>朱槿>棕竹>软叶刺葵>朱蕉;草本类中:中国文殊兰>花叶艳山姜>蔓花生。以显微观察比较叶片滞尘能力有显著差异的种类,紫薇、金叶榕、红花檵木和朱蕉的滞尘方式分别以颗粒物堆叠式、块状层结式、颗粒镶嵌式及零星嵌入式为主。研究筛选出的常见园林绿化植物中滞尘能力强的种类,可为相似大气环境的亚热带城市绿化提供优先选择,使其成为有效改善空气质量的生物基本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滞尘效应 滞尘方式 深圳
下载PDF
西安城市绿地主要植物的滞尘效益探讨 被引量:7
10
作者 杜华栋 王春梅 《绿色科技》 2017年第18期21-24,共4页
指出了城市绿化植物在改善城市大气质量方面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滞尘效应。在阐明不同季节西安市主要绿化植物单个植物叶片滞尘能力的基础上,对不同生长型植物在不同季节的滞尘能力进行了估算,并测定了不同季节、不同群落结构类型绿地的滞... 指出了城市绿化植物在改善城市大气质量方面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滞尘效应。在阐明不同季节西安市主要绿化植物单个植物叶片滞尘能力的基础上,对不同生长型植物在不同季节的滞尘能力进行了估算,并测定了不同季节、不同群落结构类型绿地的滞尘作用。研究表明:西安市大多数植物春夏两季植物滞尘能力较秋冬两季小,常绿乔灌木叶片单位面积滞尘能力普遍较高,单位叶片面积滞尘能力较大的前6种植物为油松、枇杷、悬铃木、石楠、榆叶梅、五裂地锦;不同生长型植物单株植物滞尘量一般表现为常绿乔木>藤本植物>常绿灌木>落叶乔木>落叶灌木>草本植物;5不同群落结构类型绿地对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减小作用从大到小依次表现为常绿乔灌草型、落叶乔灌草型、常绿灌草型、落叶灌草型、草坪绿地。综合表明西安市在城市绿化过程中,应优先选择常绿乔灌植物和藤本植物,加强立体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 城市绿地 绿化植物 滞尘效应 植物功能
下载PDF
风环境视角下校园道路群落对PM_(10)的滞尘效应及优化研究
11
作者 徐阳洋 李运远 胡楠 《城市建筑》 2024年第9期218-223,共6页
以提升秋季校园道路群落滞尘效应为目标,探索不同室外风环境与群落特征对植物滞尘能力的影响,其次采用实测与PHOENICS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分析并评价校园室外风环境,并使用线性回归验证了实验可行性,以此为校园绿地植物群落滞尘能力的提... 以提升秋季校园道路群落滞尘效应为目标,探索不同室外风环境与群落特征对植物滞尘能力的影响,其次采用实测与PHOENICS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分析并评价校园室外风环境,并使用线性回归验证了实验可行性,以此为校园绿地植物群落滞尘能力的提升提供建议。以北京林业大学校园内16条结构性道路为基础进行研究,结果显示:①秋季风速对道路群落滞尘效应的影响较为显著,实测数据中道路的平均风速值为0.44时群落滞尘能力达到最强,过高或过低的风速值均会降低植物的滞尘能力;②不同结构道路群落对PM_(10)滞尘效应的强弱顺序为:乔草型>乔灌型>乔灌草型>灌草型>乔木型,且滞尘能力差异较大,可达50%;③校园室外风环境中不同道路的风速差异较大,风速偏大的道路群落里普遍缺少低层次的灌木及小乔群落,应适当增添可防风的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群落 PM_(10) 滞尘效应 风环境
下载PDF
乔木对不同粒径颗粒物吸滞作用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林星宇 李彦华 +1 位作者 李海梅 李士美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12-919,共8页
【目的】研究青岛市城阳区道路绿地8种乔木对不同粒径颗粒物的滞尘能力,为城市园林绿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洗脱法并通过微孔滤膜过滤测定8种乔木对不同粒径颗粒物的滞尘能力。计算8种植株的单株叶面积和单株滞尘量,对比8种乔木单... 【目的】研究青岛市城阳区道路绿地8种乔木对不同粒径颗粒物的滞尘能力,为城市园林绿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洗脱法并通过微孔滤膜过滤测定8种乔木对不同粒径颗粒物的滞尘能力。计算8种植株的单株叶面积和单株滞尘量,对比8种乔木单株滞尘量的大小,用JEOL7500F电子显微镜观测叶表面,分析叶表面结构与不同粒径颗粒物滞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不同树种滞尘能力存在差异,国槐和紫叶李对PM 10吸附能力较强,毛白杨和悬铃木较弱,总体表现为:国槐>紫叶李>女贞>洋白蜡>栾树>绦柳>毛白杨>悬铃木;紫叶李对PM 5滞尘能力最强,栾树最弱,紫叶李对PM 5单位叶面积滞尘量是栾树的约2.4倍;对PM 2.5吸附能力表现为国槐最强,栾树次之,绦柳最弱。对单株滞尘量的研究表明,悬铃木对不同粒径颗粒物单株滞尘量最大,栾树和紫叶李较低。进一步研究表明,具有叶表面粗糙、绒毛密集,气孔开口较大、沟壑明显等特征的植物滞尘能力较强。【结论】国槐和紫叶李对PM 10吸附能力较强,毛白杨和悬铃木较弱;紫叶李对PM 5滞尘能力最强,栾树最弱;对PM 2.5吸附能力表现为国槐最强,栾树次之,绦柳最弱。悬铃木对不同粒径颗粒物单株滞尘量最大,栾树和紫叶李较低;具有叶表面粗糙、绒毛密集,气孔开口较大、沟壑明显等特征的植物滞尘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木 滞尘效益 不同粒径 单株滞尘量 叶表面结构
下载PDF
街道峡谷中垂直绿化的滞尘效应及应用——以武汉市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秋瑜 冷珺妍 刘小虎 《风景园林》 2023年第6期114-120,共7页
【目的】城市街道中人群活动密集,其空气质量问题值得关注。为解决街道峡谷内颗粒污染物难以扩散的问题,探究垂直绿化净化街道峡谷空气的能力和策略。【方法】以垂直绿化的滞尘效应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研与实测、正交实验结合计算机... 【目的】城市街道中人群活动密集,其空气质量问题值得关注。为解决街道峡谷内颗粒污染物难以扩散的问题,探究垂直绿化净化街道峡谷空气的能力和策略。【方法】以垂直绿化的滞尘效应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研与实测、正交实验结合计算机软件数值模拟等方法,定量探讨垂直绿化在街道峡谷形态、相对风向、布局方式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滞尘效应,并比较各因素的影响强弱。【结果】1)街道峡谷宽度、布局方式与水平向布置密度对垂直绿化滞尘效应影响最强。2)垂直绿化更适宜布置在道路较窄的城市支路以及迎风时长较多的建筑立面。【结论】得出滞尘效应最优的因素水平组合,总结出垂直绿化滞尘效应最佳的设计策略与滞尘能力模型,并评估垂直绿化在武汉市的滞尘潜力,为垂直绿化在街道峡谷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绿化 街道峡谷 滞尘效应 可吸入颗粒物 ENVI-met
下载PDF
城市常见园林植被滞尘效果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蓉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3期11799-11800,11874,共3页
对金华市常见园林植被进行滞尘效果差异性量化研究.结果表明,常绿乔木的滞尘能力最好,滞尘效果最好的位置是在离地0.6~1.1 m的高度,滞尘能力不会无限制增加,污染严重区域的滞尘量较大.研究结果可为城市绿地的合理设计和科学养护提供科... 对金华市常见园林植被进行滞尘效果差异性量化研究.结果表明,常绿乔木的滞尘能力最好,滞尘效果最好的位置是在离地0.6~1.1 m的高度,滞尘能力不会无限制增加,污染严重区域的滞尘量较大.研究结果可为城市绿地的合理设计和科学养护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有效防治“雾霾”,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霾 园林植被 滞尘效果 差异性
下载PDF
天水市树种滞尘能力及绿地降温增湿效应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子忠 桑娟萍 《中国城市林业》 2012年第2期12-14,共3页
对天水市主干道及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内主要绿化树种滞尘能力和绿地降温增湿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尘源条件下,不同树种的滞尘能力与叶片表面粗糙度关系显著;不同尘源备件下,同一树种滞尘量差异显著;与阔叶树种相比,针叶树... 对天水市主干道及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内主要绿化树种滞尘能力和绿地降温增湿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尘源条件下,不同树种的滞尘能力与叶片表面粗糙度关系显著;不同尘源备件下,同一树种滞尘量差异显著;与阔叶树种相比,针叶树种滞尘能力较强,尤其是雪松和云杉;在高温季节,林地和草坪都有降低地面温度、增加空气湿度的作用,林地的作用尤其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水 绿地 降温增湿 滞尘效应
下载PDF
黄山市5种常见灌木对大气颗粒物的滞尘效应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高云 汪小飞 陈健 《黄山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60-64,共5页
以黄山市5种常见灌木黄山杜鹃、桂花、紫叶小蘖、茶树和小叶黄杨为试验材料,分析了不同植物对大气颗粒物的滞尘效应及滞尘后的生理生化响应。结果表明,同一环境条件下,随着滞尘时间的延长,滞尘量呈现为先上升后趋于平稳的趋势,且5种植... 以黄山市5种常见灌木黄山杜鹃、桂花、紫叶小蘖、茶树和小叶黄杨为试验材料,分析了不同植物对大气颗粒物的滞尘效应及滞尘后的生理生化响应。结果表明,同一环境条件下,随着滞尘时间的延长,滞尘量呈现为先上升后趋于平稳的趋势,且5种植物的滞尘能力存在显著差异,由强到弱依次为紫叶小蘖、茶树、桂花、小叶黄杨和黄山杜鹃;5种不同灌木滞尘粒径主要集中于2.5-100μm之间,降尘物主要为在大气中经一定距离漂移的TSP,紫叶小蘖和茶树平均粒径显著小于桂花和小叶黄杨(P<0.05),极显著小于黄山杜鹃(P<0.01);随着滞尘时间的延长,5种灌木的比叶重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彼此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紫叶小蘖最高,依次为茶树、桂花、小叶黄杨和黄山杜鹃;随着滞尘时间的延长,5种灌木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叶片细胞膜透性显著增大,且紫叶小檗和茶树的细胞膜透性显著低于桂花、小叶黄杨和黄山杜鹃(P<0.05);随着滞尘时间的延长,5种灌木叶片的脯氨酸含量逐渐上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则先上升后下降,且紫叶小檗和茶树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显著高于桂花、小叶黄杨和黄山杜鹃(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木 大气颗粒物 滞尘效应 生理生化响应
下载PDF
西安市不同绿地类型的滞尘效果研究
17
作者 杨柳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2年第1期57-61,共5页
分别对西安市4种绿地类型取样,采用自然沉降量对其滞尘效果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乔灌草型绿地的滞尘作用最为明显,稀乔木林型绿地的滞尘作用稍差,灌木型绿地次之,草坪型绿地的滞尘能力最弱。分别选择不同覆盖率的区域对照采样,分析... 分别对西安市4种绿地类型取样,采用自然沉降量对其滞尘效果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乔灌草型绿地的滞尘作用最为明显,稀乔木林型绿地的滞尘作用稍差,灌木型绿地次之,草坪型绿地的滞尘能力最弱。分别选择不同覆盖率的区域对照采样,分析不同绿化覆盖率地区的空气含尘情况,其结果表明,植被覆盖度与空气中颗粒物浓度呈现正相关,绿化覆盖率越高,空气中颗粒物浓度随之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绿地类型 滞尘效果
下载PDF
吸入铀矿粉在大鼠肺内的滞留及其生物效应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伦汉清 吴洁心 +4 位作者 石占城 朱新梅 谢满廷 张秀清 高增林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1990年第1期10-13,共4页
本文报告厂吸入铀矿粉在大鼠肺内的滞留规律和生物效应的实验结果。在染尘实验开始后的第93、153、213、273和458天时,测定了大鼠肺内粉尘、总SiO_2、游离SiO_2、铀含量以及肺千重、肺胶原含量。同时观察了肺部的病理变化。根据观测结... 本文报告厂吸入铀矿粉在大鼠肺内的滞留规律和生物效应的实验结果。在染尘实验开始后的第93、153、213、273和458天时,测定了大鼠肺内粉尘、总SiO_2、游离SiO_2、铀含量以及肺千重、肺胶原含量。同时观察了肺部的病理变化。根据观测结果拟出了滞留量q(t)方程,并计算出了几种物质的半廓清期(Tb)。且初步探讨了滞留量q(t)与积分滞留量Q(t)与生物效应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矿粉 滞留 生物效应 矽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