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雾化喷涂法制备抗血小板膜糖蛋白单克隆抗体洗脱支架及其生物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胡廷章 饶琼 +4 位作者 尹铁英 王亚洲 田茂新 杜若林 王贵学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14092-14098,共7页
采用超声雾化喷涂法制备抗血小板膜糖蛋白单克隆抗体洗脱支架。以涂层均匀度和接触角大小来优化壳聚糖单抗涂层参数,在外层喷涂一层左旋聚乳酸作为屏蔽层控制单抗SZ-21的释放速度。通过溶血率检测涂层支架的血液相容性;MTT实验和细胞粘... 采用超声雾化喷涂法制备抗血小板膜糖蛋白单克隆抗体洗脱支架。以涂层均匀度和接触角大小来优化壳聚糖单抗涂层参数,在外层喷涂一层左旋聚乳酸作为屏蔽层控制单抗SZ-21的释放速度。通过溶血率检测涂层支架的血液相容性;MTT实验和细胞粘附实验考察涂层支架的细胞相容性。对支架表面涂层进行SEM和EDS分析,结果表明,聚合物和单抗成功涂层到支架表面,且涂层均匀。涂层支架溶血率低于国家标准的5%,涂层支架对血管内皮细胞没有产生明显的毒副作用;涂层支架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利于细胞在支架上生长。具有屏蔽层的单抗SZ-21涂层支架较没有涂层屏蔽层的单抗SZ-21涂层支架的SZ-21释放明显成缓慢释放,无暴释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雾化喷涂 血管内支架 血液相容性 细胞相容性 药物缓释
下载PDF
将水凝胶作为药物缓释载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崔桓 冯松福 陆晓和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4期18-20,共3页
在采用传统的给药方式(如口服给药、静脉注射给药等)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其体内的药物浓度易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且需要频繁多次为其给药。采用这种给药方式一方面会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大打折扣,易导致其出现不良反应,另一方面还... 在采用传统的给药方式(如口服给药、静脉注射给药等)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其体内的药物浓度易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且需要频繁多次为其给药。采用这种给药方式一方面会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大打折扣,易导致其出现不良反应,另一方面还需要设计出多种药物剂型。因此,如何制备出具有理想药物缓释性能的药物载体是临床医学和制药学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药物缓释系统(Drug delivery system,DDS)是近年来医疗领域研究的热点。水凝胶是药物缓释系统最主要的载体之一。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适应人体内的不同环境。本文主要是介绍将水凝胶作为药物缓释载体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胶 药物缓释系统 药物载体 席夫碱反应 波聚合 自修复
下载PDF
医用缝合线纤维材料发展及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陆远 王祺 +1 位作者 王煦 满新贺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2022年第3期140-142,共3页
医用缝合线是手术中必不可少的医疗器械,具有对较大伤口的缝合和促进组织的闭合等重要功能。该文以医用缝合线的发展历史为脉络,介绍了缝合线的材料发展和其应该具备的性能,并总结了近年来纤维材料在医用缝合线中的应用及特点,希望为医... 医用缝合线是手术中必不可少的医疗器械,具有对较大伤口的缝合和促进组织的闭合等重要功能。该文以医用缝合线的发展历史为脉络,介绍了缝合线的材料发展和其应该具备的性能,并总结了近年来纤维材料在医用缝合线中的应用及特点,希望为医用缝合线在医疗行业中的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缝合线 复合材料 可降解 药物缓释 伤口愈合
下载PDF
自修复水凝胶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进展
4
作者 郑显才 吴才亮 +1 位作者 熊静 雷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140-144,共5页
自修复水凝胶因具有损伤和疲劳的自修复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优良性质而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从动态可逆共价键和非共价相互作用2个方面介绍了自修复水凝胶的修复机理,综述了自修复水凝胶在药物缓释、伤口敷料、组织工程、电子皮肤... 自修复水凝胶因具有损伤和疲劳的自修复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优良性质而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从动态可逆共价键和非共价相互作用2个方面介绍了自修复水凝胶的修复机理,综述了自修复水凝胶在药物缓释、伤口敷料、组织工程、电子皮肤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自修复水凝胶在医疗领域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修复水凝胶 药物缓释 敷料 组织工程 电子皮肤
下载PDF
单宁酸缓释微球延缓大鼠心室重构的实验研究
5
作者 李兵 官宝礼 +4 位作者 郑建华 孟健 刘立群 王士忠 张浩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648-653,共6页
目的探讨单宁酸(tannic acid,TA)缓释微球心肌注射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制备TA缓释微球,检测其体外释放药物参数。制备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将8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微球组[聚... 目的探讨单宁酸(tannic acid,TA)缓释微球心肌注射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制备TA缓释微球,检测其体外释放药物参数。制备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将8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微球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组,n=24]、TA缓释微球(PLGA-TA)组(n=24)、TA组(n=16)和生理盐水(NS)组(n=16)。术后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心功能;术后4周,观察心肌梗死边缘组织的心肌细胞外基质(ECM)排列;术后2周和4周,测定心肌梗死区胶原蛋白含量。结果 TA持续从微球载体中释放1个月。术后2周PLGA-TA组、TA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和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指标均明显优于其它两组(P<0.05);术后4周,PLGA-TA组的LVEF、LVFS、LVEDD、LVESD指标均明显优于其它3组(P<0.05)。术后4周PLGA-TA组心肌ECM排列较TA组更为有序整齐。术后4周PLGA-TA组的心肌梗死区胶原蛋白含量高于TA组[(88.88±7.28)μg/mg心肌干重vs.(72.43±9.02)μg/mg心肌干重]、PLGA组[(88.88±7.28)μg/mg心肌干重vs(.71.97±6.06)μg/mg心肌干重]和NS组[(88.88±7.28)μg/mg心肌干重vs.(68.86±7.55)μg/mg心肌干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162,P=0.003);而TA组、PLGA组、NS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缓释微球心肌注射可较长时间遏制AMI后ECM的降解,有效延缓心室重构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室重构 单宁酸 药物缓释 心肌注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