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乡融合发展机理与演进规律的理论解析 被引量:148
1
作者 方创琳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59-776,共18页
城市与乡村始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融合体,高质量的新型城镇化过程就是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过程。“城市病”因乡村病而生,“乡村病”也因城市病而生,“城市病”与“乡村病”同病相连,互为病因,复合叠加形成“城乡病”,根治“城市... 城市与乡村始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融合体,高质量的新型城镇化过程就是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过程。“城市病”因乡村病而生,“乡村病”也因城市病而生,“城市病”与“乡村病”同病相连,互为病因,复合叠加形成“城乡病”,根治“城市病”必须通过乡村振兴,根治“乡村病”也必须通过新型城镇化。本文在对国内外城乡融合发展研究综述的基础上,从理论层面分析了城乡病理病根及对立格局,解析了城乡融合发展的主控要素、驱动机制、城乡融合发展的规律性和持续性,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测度试验系统,提出了城乡多融合发展的三角模式,验证了中国城乡融合发展正处在城镇化后期城多乡少的高度融合阶段,未来将迈入城镇化终期城多乡少的深度融合阶段。从政策层面分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家有关城乡发展政策的演进路径,总体经历了从城乡二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发展、到城乡一体化发展、再到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演进过程,这些政策对推动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从路径层面建议合并召开中央城乡工作会议,合并编制《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规划》,实施城乡深度融合发展战略,把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同时作为解决城乡病、提升城乡发展质量的两种不同手段,创新城乡融合发展理论与方法,构建评估体系定量评判城乡融合发展程度,建设美丽城市和美丽乡村。推动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向高度同步化、深度融合化和共荣化方向发展,同步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和乡村发展质量,同步实现城市现代化和乡村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发展 驱动机理 演进规律 理论解析 政策作用路径
原文传递
基于SD模型的中山市水资源系统特征及其演变规律分析 被引量:21
2
作者 位帅 陈志和 +3 位作者 梁剑喜 黄晶 银磊 朱志华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58-1167,共10页
当前水资源安全问题日趋严重,了解水资源系统特征及其演变规律对解决水资源安全问题有着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利用系统动力学(SD)方法建立水资源系统模型,并以广东省中山市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水资源系统各制约因素,寻求系统主要驱动因子及... 当前水资源安全问题日趋严重,了解水资源系统特征及其演变规律对解决水资源安全问题有着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利用系统动力学(SD)方法建立水资源系统模型,并以广东省中山市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水资源系统各制约因素,寻求系统主要驱动因子及其在这些因子驱动作用下系统的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工业污水排放系数、污水集中处理率、GDP增长率和污水回用率为中山市水资源系统主要驱动因子;②适当提高污水集中处理率和降低工业污水排放系数有利于中山市经济健康快速发展;③缺水程度受GDP增长率的影响较大,当GDP增长率分别提高5%、10%、15%和20%时,相应缺水程度分别达到4.5%、7%、10%和13%,而污水回用率的提高对于缺水程度的改善有着显著效果。研究成果可为中山市水资源管理提供参考与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系统 SD模型 驱动因子 演变规律 中山市
原文传递
苏南地区典型乡村空间结构演变过程中驱动因子及其影响量化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刘静萍 徐小东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9年第5期40-48,共9页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城乡经济基础和社会状况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目前出现的日趋严峻的"大国空村""乡村衰败"的现象与趋势亟须引起关注与重视.论文通过分析梳理,凝练出乡村空间结构演变的三类驱动因子,采用层次分析...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城乡经济基础和社会状况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目前出现的日趋严峻的"大国空村""乡村衰败"的现象与趋势亟须引起关注与重视.论文通过分析梳理,凝练出乡村空间结构演变的三类驱动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这些复杂因子展开分解与重构,以城郊发展型、平原水网型和山地资源型三种典型乡村为例,构建各驱动因子影响权重值的变化曲线以及2005—2015十年间乡村空间结构的演变图景,尝试揭示两者之间的内在相关性并对其影响进行量化评析,以期为乡村空间结构演变与发展提供科学预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空间结构 量化评价 驱动因子 演变规律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On integrated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被引量:5
4
作者 FANG Chuanglin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22年第8期1411-1426,共16页
Cities and the countryside have long been an inseparable organic whole.China's new model of high-quality urbanization requires integrated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and rural vitalization.Problems inherent to urb... Cities and the countryside have long been an inseparable organic whole.China's new model of high-quality urbanization requires integrated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and rural vitalization.Problems inherent to urban areas are caused by problems inherent to rural areas,and vice versa.Such problems are closely linked,and the compound each other to create“urban-rural problems.”As such,rural vitalization is necessary to prevent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growing cities,and the new model of urbanization is required to prevent problems in rural areas.Based on a review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on integrated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this study analyzes the root causes of persistent urban and rural problems and their counterposing patterns on a theoretical level;analyzes the main factors and driving mechanisms as well as the underlying pattern and sustainability of integrated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constructs a measurement test for integrated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and proposes a triangular model of integrated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It confirms that China's integrated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is in the late period of urbanization,which features a high degree of integration and more urban areas and fewer rural areas.Subsequently,it will enter the final period of urbanization and a stage of deep integration,with more urban and fewer rural areas.In the future,it will be necessary to implement a strategy of deeply integrated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and use new urbanization and rural vitalization to solve urban-rural problem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New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integrated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will need to be created and an evaluation system to judge quantitatively the depth of integrated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will need to be established,in order to create desirable urban and rural areas.Future efforts should aim to develop greater synchronization,deeper integration,and mutual success between the new model of urbanization and rural v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grated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driving mechanism law of evolution theoretical analysis
原文传递
法教义学下“醉驾”定性困境之破解 被引量:5
5
作者 石经海 刘兆阳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149-159,共11页
"醉驾"行为应否一律定罪,成为"醉驾"入刑后自始广受争议的问题。然而,司法实践中具体个案的定性尴尬表明,"醉驾"一律定罪事实上是违反罪刑法定和罪责刑相适应基本原则的错误做法。如此错误,缘于过分强调... "醉驾"行为应否一律定罪,成为"醉驾"入刑后自始广受争议的问题。然而,司法实践中具体个案的定性尴尬表明,"醉驾"一律定罪事实上是违反罪刑法定和罪责刑相适应基本原则的错误做法。如此错误,缘于过分强调分则个罪条款之适用同时,忽视了总则之地位及其与分则之内在联系,继而使得"醉驾"定性适用法律并不完整。完整的法律适用,需基于法教义学而认清刑法分则罪名条文规定的规范实质及其与刑法总则的内在关系,对具体个案予以体系化的法律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醉驾” 定性 法教义学 刑法典 体系
下载PDF
残疾、驾驶证和驾驶技术:意大利现状(英文) 被引量:1
6
作者 Antonino Ridolfi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1年第10期946-955,共10页
Through norms,concessions,assessment and training,the article shows the importance of the rehabilitation approach to identify the ways in which to help the disabled person achieve his driving licence and,therefore dri... Through norms,concessions,assessment and training,the article shows the importance of the rehabilitation approach to identify the ways in which to help the disabled person achieve his driving licence and,therefore drive a vehicle. It shows the number of variants that exist for each system allowing the adaptation of various automobile functions to the needs of disabled people and in this way we can understand how even seriously disabled people with very complex situations can drive when the correct adaptations are identif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ABILITY driving licence driving technology Italian law
下载PDF
我国吸毒后驾驶行为的法律控制 被引量:4
7
作者 葛力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75-80,共6页
吸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严重危害了社会公共安全,其造成的多起重特大交通事故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由于现行法律的滞后,导致"毒驾"无法受到相应的处罚。为了将"毒驾"行为纳入法律的控制范围,可以吸毒后驾驶机动车... 吸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严重危害了社会公共安全,其造成的多起重特大交通事故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由于现行法律的滞后,导致"毒驾"无法受到相应的处罚。为了将"毒驾"行为纳入法律的控制范围,可以吸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发生为界限,分别对事前、事中和事后的行为进行分析,并制定不同的管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毒 驾驶行为 法律 控制
下载PDF
醉酒危险驾驶司法解释及法律适用问题实证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陈彬 《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第6期7-13,共7页
刑法修正案(八)将醉酒危险驾驶行为纳入刑罚体系,明确了"醉酒"标准,增设了从重量刑情节,确立了相关诉讼及证据采信规则,以进一步完善相关刑事立法和司法工作,对醉酒危险驾驶行为的刑法规制应采取"分而治之"的方法,... 刑法修正案(八)将醉酒危险驾驶行为纳入刑罚体系,明确了"醉酒"标准,增设了从重量刑情节,确立了相关诉讼及证据采信规则,以进一步完善相关刑事立法和司法工作,对醉酒危险驾驶行为的刑法规制应采取"分而治之"的方法,根据法益侵害程度和行为模式,发挥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指引作用,完善出罪、从重、从轻等量刑工作,以规范司法裁判权,促进个案公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醉酒危险驾驶 法律适用 刑事政策 量刑规范
下载PDF
无人驾驶汽车的概念及发展 被引量:4
9
作者 金善科 《中国科技术语》 2017年第3期75-78,共4页
介绍了无人驾驶汽车的概念、典型结构,以及从专利视角分析的该领域发展现状;探讨了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在法律法规、可靠性、伦理三个层面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无人驾驶汽车是未来汽车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 无人驾驶汽车 自动驾驶 专利 法律法规 可靠性 伦理
下载PDF
车辆行驶振动对古长城影响分析及评价 被引量:4
10
作者 杜浩 陈祥 王登科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48-1453,共6页
交通振动会对周边古建筑产生不利影响,研究振动规律对古建筑的稳定性评价非常重要。为此,利用振动探测仪采集古长城因周边道路车辆行驶引起的振动数据。通过解译振动波形了解场地的振动强度衰减过程及大小,确定振动强度及对长城的影响,... 交通振动会对周边古建筑产生不利影响,研究振动规律对古建筑的稳定性评价非常重要。为此,利用振动探测仪采集古长城因周边道路车辆行驶引起的振动数据。通过解译振动波形了解场地的振动强度衰减过程及大小,确定振动强度及对长城的影响,以及各因素与振动强度的关系。以国家古建筑允许振动规范对波形解译结果进行评价,为解决此类文明遗址的保护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撑。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路况,振动衰减规律不同,路况较好振动强度衰减迅速;行驶车辆的车速、荷载及行驶道路质量均可影响长城水平振动强度,车速越快、荷载越大、道路质量越差,长城水平振动强度越大;长城不同位置对车辆行驶产生的振动响应不同,长城脚水平振动强度大于长城顶水平振动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行驶 振动强度 衰减规律 明长城
下载PDF
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法律障碍与应对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珊 张莎莎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49-61,共13页
智能网联汽车市场准入规则不统一、交通事故侵权赔偿责任主体不明确、对海量运行数据的监管机制难实施,是目前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法律环境建设中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发展智能网联汽车需要对接已有法律规范并结合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特点,... 智能网联汽车市场准入规则不统一、交通事故侵权赔偿责任主体不明确、对海量运行数据的监管机制难实施,是目前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法律环境建设中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发展智能网联汽车需要对接已有法律规范并结合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特点,建立智能网联汽车行驶运营的统一准入制度,明确智能网联汽车高度自动化运行状态下交通事故的企业主体责任,建立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安全风险监管的法律规范和技术标准双层治理模式,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为新技术的快速应用提供法治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网联汽车 自动驾驶 交通事故 数据安全 车联网 产业升级 人工智能 交通法
下载PDF
预制桩施工的振动影响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周青春 李海波 +2 位作者 李晓斌 刘博 李俊如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54-758,共5页
动力打桩过程中,地面质点的振动可能引起地面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损坏。通过对电厂工程的试桩施工的全程监测,建立了桩尖入土深度与地面质点振动关系曲线,揭示了桩尖土的特性是控制地面振动的主要因素。地面的振动与波的特征有关,因而近场... 动力打桩过程中,地面质点的振动可能引起地面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损坏。通过对电厂工程的试桩施工的全程监测,建立了桩尖入土深度与地面质点振动关系曲线,揭示了桩尖土的特性是控制地面振动的主要因素。地面的振动与波的特征有关,因而近场和远场有不同的衰减规律,即近场振动衰减快,远场衰减慢。动力打桩过程中,由于土层的振源在桩尖处,且由浅到深,通过远场在被保护对象附近设置减振沟是一项有效的减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桩 动力贯入 振动 衰减规律 减振
下载PDF
从刑法的谦抑性和效益、公正价值看醉驾入罪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小华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1年第10期45-48,共4页
刑法的谦抑性指的是只有在立法机关认为某一规范必不可少,确实没有其他更好的可以替代刑罚的方法存在的情况下,才能将某种违反法律秩序的行为规定为犯罪行为。从刑法的谦抑性原理分析,醉驾入罪不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从刑法追求的效益和... 刑法的谦抑性指的是只有在立法机关认为某一规范必不可少,确实没有其他更好的可以替代刑罚的方法存在的情况下,才能将某种违反法律秩序的行为规定为犯罪行为。从刑法的谦抑性原理分析,醉驾入罪不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从刑法追求的效益和公正价值分析,其不能满足效益和公正价值的内在要求。因此,醉驾行为不应当被规定为犯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醉驾 谦抑性 价值 刑法 入罪
下载PDF
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的太阳帆板驱动规律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翟坤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08年第4期38-41,共4页
研究一类斜飞斜装特殊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首先确定太阳帆板的开始驱动时刻,并给出地球阴影区的计算方法,然后根据不同情况分析太阳帆板的过程驱动规律,并提出基于MATLAB/Simulink/RTW软件的数值设计方法,最后以某卫星为例,说明太阳帆... 研究一类斜飞斜装特殊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首先确定太阳帆板的开始驱动时刻,并给出地球阴影区的计算方法,然后根据不同情况分析太阳帆板的过程驱动规律,并提出基于MATLAB/Simulink/RTW软件的数值设计方法,最后以某卫星为例,说明太阳帆板驱动规律的设计过程,并得到满足工程需要的结果,验证该设计方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同步轨道 帆板 驱动规律 MATLAB SIMULINK
下载PDF
谈新训汽车驾驶员驾驶技能的形成规律 被引量:4
15
作者 何树林 《辽宁警专学报》 2005年第1期88-90,共3页
汽车驾驶教员的教学工作,必须按照教育规律,遵循教学原则,掌握学员心理,运用先进、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汽车驾驶员。汽车驾驶教员必须懂得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并应用在汽车驾驶培训教学中。
关键词 教员 教育规律 教育心理学 教学工作 培训教学 教学原则 教学方法 汽车驾驶员 驾驶技能 合格
下载PDF
国家重大工程是科技进步的牵引力——再论工程技术科学的关系 被引量:3
16
作者 栾恩杰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CSCD 2015年第4期317-322,共6页
通过对工程、技术和科学关系的辩证思考,论述了国家重大工程是科技进步的牵引力。以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为例,分析了技术进步在科学发展中的基础作用;以六千年工程师历史为切入点,总结了历史上大型工程和现代科技工程中工程实... 通过对工程、技术和科学关系的辩证思考,论述了国家重大工程是科技进步的牵引力。以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为例,分析了技术进步在科学发展中的基础作用;以六千年工程师历史为切入点,总结了历史上大型工程和现代科技工程中工程实践的特点,分析了工程对科技发展的牵引作用;通过分析现代高等院校科系分类和新型学科建立不甚合理的现状,总结了当今科技发展中跨学科跨领域发展的基本属性和基本模式,提出应重视重大工程的跨学科特征及其工程实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师史 工程牵引 工具发明 科学规律
下载PDF
专用行人巷掘进爆破炮烟扩散规律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徐家俊 夏方顺 梁俊奇 《煤炭与化工》 CAS 2020年第8期117-120,共4页
为研究独头巷道掘进爆破后炮烟的扩散规律,以真实掘进巷道为试验对象,对爆破后炮烟中CO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进行测定,并通过对测定数据的分析得到,当CO浓度达到峰值后,其浓度值呈现e指数衰减趋势,符合负指数衰减变化规律,并很快降低到允... 为研究独头巷道掘进爆破后炮烟的扩散规律,以真实掘进巷道为试验对象,对爆破后炮烟中CO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进行测定,并通过对测定数据的分析得到,当CO浓度达到峰值后,其浓度值呈现e指数衰减趋势,符合负指数衰减变化规律,并很快降低到允许安全浓度以下;采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得到矿井专用行人巷内不同位置处CO浓度降低到标准容许浓度时的时间计算公式,为井下作业人员再次返回掘进工作面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掘进 扩散规律 炮烟 CO浓度
下载PDF
危险驾驶入刑之实践效果及反思 被引量:2
18
作者 曹波 《时代法学》 2016年第3期78-85,共8页
立法者将危险驾驶行为入刑,希望透过严密刑事法网、加大惩罚力度的方式严管严控危险驾驶行为,回应社会人民群众的普遍关切。然而,治理危险驾驶现象,并没有简单的像立法者所预期的那样,将危险驾驶行为犯罪化,一味重罚便收到奇效。危驾入... 立法者将危险驾驶行为入刑,希望透过严密刑事法网、加大惩罚力度的方式严管严控危险驾驶行为,回应社会人民群众的普遍关切。然而,治理危险驾驶现象,并没有简单的像立法者所预期的那样,将危险驾驶行为犯罪化,一味重罚便收到奇效。危驾入刑效果欠佳,重刑威慑作用有限。正是公安机关通过增加执法投入、健全执法依据、加大执法宣传的方式严格执法,使查处危险驾驶行为成为常态,才取得治理危险驾驶现象的显著成效。在治理危险驾驶行为的后续进程中,应当继续加强执法力度,及时查处危险驾驶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驾驶罪 醉酒驾驶 实践效果 执法力度
下载PDF
基于SD模型的南渡江水系连通系统特征及其演变规律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丽 徐文 +3 位作者 陈成豪 李龙兵 邢李桃 叶长青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3-29,共7页
应用系统动力学(SD)建立南渡江河湖水系连通系统模型,并分析其制约因素、寻求主要驱动因子及系统在驱动因子作用下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系统6项主要驱动因子中,加大水体流速与流量,增大污染物降解系数有利于提高水体纳污能力;当地表水... 应用系统动力学(SD)建立南渡江河湖水系连通系统模型,并分析其制约因素、寻求主要驱动因子及系统在驱动因子作用下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系统6项主要驱动因子中,加大水体流速与流量,增大污染物降解系数有利于提高水体纳污能力;当地表水农业灌溉供水量增加率为5%、10%、15%和20%时,地表水供水百分比达到94.27%、94.83%、95.34%和96.98%。应通过跨流域调水提高水资源调配能力和污水回用率以缓解未来南渡江供水压力;河湖水系连通可提高河湖调蓄能力,抵御洪旱灾害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系连通系统 SD模型 驱动因子 演变规律
下载PDF
随机振动下电动汽车驱动电机轴电容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显辉 师楠 +3 位作者 王树文 刘瑶 刘远义 吕建骅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7-32,共6页
为揭示电动汽车行驶时路面不平度激励的随机振动对驱动电机轴电容的影响规律,建立电动汽车四分之一振动模型,将不同等级路面下车身振动等效为轴上载荷,并分析等效载荷对驱动电机轴承赫兹接触面积和油膜厚度的作用效果,探讨了不同路面等... 为揭示电动汽车行驶时路面不平度激励的随机振动对驱动电机轴电容的影响规律,建立电动汽车四分之一振动模型,将不同等级路面下车身振动等效为轴上载荷,并分析等效载荷对驱动电机轴承赫兹接触面积和油膜厚度的作用效果,探讨了不同路面等级下电动汽车驱动电机轴电容的变化趋势,给出了电动汽车以工况行驶时,驱动电机轴电容的正态分布结果。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考虑随机振动导致的等效负荷对电动汽车驱动电机轴电容的影响,能更准确地描述轴电容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行驶工况 驱动电机 轴电容 统计规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