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ies on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rockbursts in deep tunnels 被引量:15
1
作者 Xiating Feng Bingrui Chen +9 位作者 Shaojun Li Chuanqing Zhang Yaxun Xiao Guangliang Feng Hui Zhou Shili Qiu Zhouneng Zhao Yang Yu Dongfang Chen Huajun Ming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CIE 2012年第4期289-295,共7页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evolution processes of different types of rockbursts occurring in deep tunnels. A series of laboratory tests and in-situ monitoring in deep tunnels excavated by tunnel boring machine (TBM) ...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evolution processes of different types of rockbursts occurring in deep tunnels. A series of laboratory tests and in-situ monitoring in deep tunnels excavated by tunnel boring machine (TBM) and drill-and-blast (D&B) method have been conducted to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s and processes of the evolut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rockbursts, including strain rockburst, strain-structure slip rockburst, immediate rockburst and time-delayed rockburst. Three different risk assessment methods are proposed to evaluate the intensity and potential failure depth of rockbursts. These methods can be applied before excavation and the results can be updated according to the real-time information during excavation. Two micro-seismicity based real-time warning systems have been established for predicting various intensities ofrockbursts, such as slight, moderate, intensive and extremely intensive rockbursts. Meanwhile, the probability and intensity of the rockburst are also given. The strategy for excavation and support design has been suggested for various intensities of rockbursts before excavation. The strategy for dynamic control of the rockburst evolution process is also proposed according to the monitoring results. The methodology has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rockburst risk reduction for deep tunnels at Jinping II hydropower project. The results have illustrated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and techniques concerning rockbur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KBURST risk assessment tunnel boring machine (TBM) drill-and-blast (D&B) method
下载PDF
Energy release process of surrounding rocks of deep tunnels with two excavation methods 被引量:3
2
作者 Peng Yan Wenbo Lu +3 位作者 Ming Chen Zhigang Shan Xiangrong Chen Yong Zhou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2012年第2期160-167,共8页
Numerical analysis of the total energy release of surrounding rocks excavated by drill-and-blast (D&B) method and tunnel boring machine (TBM) method is presented in the paper. The stability of deep tunnels during... Numerical analysis of the total energy release of surrounding rocks excavated by drill-and-blast (D&B) method and tunnel boring machine (TBM) method is presented in the paper. The stability of deep tunnels during excavation in terms of energy release is also discuss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reveal that energy release during blasting excavation is a dynamic process. An intense dynamic effect is captured at large excavation footage. The magnitude of energy release during full-face excavation with D&B method is higher than that with TBM method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The energy release rate (ERR) and speed (ERS) also have similar trends. Therefore, the rockbursts in tunnels excavated by D&B method are frequently encountered and more intensive than those by TBM method. Since the space after tunnel face is occupied by the backup system of TBM,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rockbursts are more difficult. Thus, rockbursts in tunnels excavated by TBM method with the same intensity are more harmful than those in tunnels by D&B method. Reducing tunneling rate of TBM seems to be a good means to decrease ERR and risk of rockburst. The rockbursts observed during excavation of headrace tunnels at Jinping II hydropower station in West China confirm the analytical results obtained in this p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ill-and-blast (D&B) excavation tunnel boring machine (TBM) excavation energy release rockbursts
下载PDF
深埋隧洞不同开挖方式下即时型岩爆微震信息特征及能量分形研究 被引量:27
3
作者 于洋 冯夏庭 +3 位作者 陈炳瑞 肖亚勋 丰光亮 李清鹏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622-2628,共7页
基于锦屏二级水电站深埋隧洞钻爆法及隧道掘进机(TBM)开挖过程中大量微震监测数据及不同等级的岩爆案例,对不同开挖方式下即时型岩爆的孕育及发生过程的能量释放展开研究,并运用分形几何原理研究微震能量分布的变化规律,得到以下结论:(1... 基于锦屏二级水电站深埋隧洞钻爆法及隧道掘进机(TBM)开挖过程中大量微震监测数据及不同等级的岩爆案例,对不同开挖方式下即时型岩爆的孕育及发生过程的能量释放展开研究,并运用分形几何原理研究微震能量分布的变化规律,得到以下结论:(1)即时型岩爆的孕育及发生过程中,岩爆区围岩岩体处于破坏加速集聚并不断扩展的过程;(2)钻爆法开挖过程中储存在岩体内的弹性应变能消耗于岩体破裂过程大于TBM开挖,而转化为岩体动能小于TBM开挖;(3)钻爆法开挖微震能量分形维度在即时型岩爆的孕育过程不断增加,岩爆临近前会增加到某个临界值以上;(4)TBM开挖即时型高等级岩爆能量分形维度值大于钻爆法开挖,并且其分形维度值可以反映低等级岩爆伴随发生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爆法 即时型岩爆 微震事件 能量分形 分形维度
下载PDF
川藏铁路隧道钻爆法施工成套装备技术体系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刘飞香 姬海东 肖正航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281-1289,共9页
为实现川藏铁路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的建设目标,针对高原长大隧道群在地质、气候、生态等方面的风险和挑战,系统性地开展钻爆法成套装备技术体系研究。首先,对川藏铁路隧道钻爆法施工面临的主要挑战进行系统分析,提出与工程特点紧密... 为实现川藏铁路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的建设目标,针对高原长大隧道群在地质、气候、生态等方面的风险和挑战,系统性地开展钻爆法成套装备技术体系研究。首先,对川藏铁路隧道钻爆法施工面临的主要挑战进行系统分析,提出与工程特点紧密结合的高原环境、复杂地质、生态环境、机群协同4方面装备技术需求,并详细阐述对应装备的适应性设计技术。然后,以常规地质标准化配置和特殊地质针对性处置为策略,提出川藏铁路隧道施工成套装备体系的建议方案,以适应川藏铁路一般性及特殊风险隧道建设的需要。最后,针对川藏铁路工程对数字化、信息化管理的更高要求,开展以装备数据为驱动的围岩分级与动态设计、装备机群施工调度、施工质量在线评价关键技术的初步探索。通过建立智能成套装备机群协同作业平台,依托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为川藏铁路安全、优质、高效、绿色建设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藏铁路隧道 钻爆法 智能装备 智能建造
下载PDF
光面爆破在隧道开挖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5
作者 王林成 《山西建筑》 2007年第7期280-281,共2页
结合工程概况及其工程地质条件,对秦岭1号隧道开挖中的围岩钻爆设计过程及其钻爆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计算,介绍了钻爆作业的工艺流程,并对其光面爆破进行了评价,以供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关键词 隧道 光面爆破 围岩 测量放线 钻爆设计
下载PDF
川藏铁路隧道高海拔环境钻爆法施工装备选型配置思考 被引量:8
6
作者 邢泊 冯欢欢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644-1653,共10页
川藏铁路隧道建设面临高海拔、复杂地质条件、恶劣环境等方面的严峻挑战,其中,高海拔环境对隧道施工装备选型的影响尤为突出。为实现川藏铁路隧道机械化建造,以新建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隧道建设为例,在分析高海拔环境影响因素的基础上... 川藏铁路隧道建设面临高海拔、复杂地质条件、恶劣环境等方面的严峻挑战,其中,高海拔环境对隧道施工装备选型的影响尤为突出。为实现川藏铁路隧道机械化建造,以新建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隧道建设为例,在分析高海拔环境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动力系统、电气控制系统、流体控制系统、空压机性能等方面,重点论述高海拔环境对钻爆法隧道装备作业性能的影响。系统研究并针对性提出在高海拔高寒等极端环境下超前支护、开挖、初期支护、二次衬砌等钻爆法施工关键工序的装备选型建议,如超前钻探及支护设备、凿岩台车、拱架安装设备、混凝土喷射设备等,并提出“破碎机+皮带机”出渣、挖装运电动设备、移动式除尘等新型装备和技术在川藏铁路隧道建设中的应用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藏铁路隧道 钻爆法施工 高海拔环境 装备选型
下载PDF
钻爆法隧道智能建造:最新技术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1
7
作者 朱合华 凌加鑫 +2 位作者 朱梦琦 李晓军 武威 《现代隧道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27,共10页
在隧道建造条件的极端化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引起的产业变革的双重影响下,隧道智能建造成为了隧道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隧道智能建造是顺应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需要,用信息技术的理论和方法改造和提升传统隧道建造模式,实现隧道建设的数... 在隧道建造条件的极端化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引起的产业变革的双重影响下,隧道智能建造成为了隧道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隧道智能建造是顺应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需要,用信息技术的理论和方法改造和提升传统隧道建造模式,实现隧道建设的数字化赋能和数字化转型,从而成为推动隧道建设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文章聚焦于钻爆法隧道智能建造的最新技术发展,对隧道智能建造必要性、整体解决方案、“采集-传输-处理-表达-分析-服务”信息流进行阐述,最后对隧道智能建造的未来进行展望。通过综述目前隧道智能建造领域数据采集、传输、处理、表达、分析和服务的最新技术和研究进展,提出了“数字-数值-数据一体化分析理论”、“人-机-环境全要素数字孪生”、“采集-设计-施工一体化建造模式”和“全工程设备自动化”四大关键难题,以期实现隧道智能建造,提高重大基础设施工程质量和建造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爆法 智能建造 解决方案 智能设计和分析 智能施工
下载PDF
深埋隧洞不同掘进方式下即时型岩爆微震对比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于洋 冯夏庭 +1 位作者 陈天宇 陈东方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29-432,共4页
对某水电站引水洞和施工排水洞钻爆法及TBM开挖段的施工过程进行连续性实时微震监测,将即时型岩爆孕育及发生过程中获得的微震信息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深埋硬岩地下隧洞即时型岩爆的孕育及发生过程中,微震事件在空间位置上从... 对某水电站引水洞和施工排水洞钻爆法及TBM开挖段的施工过程进行连续性实时微震监测,将即时型岩爆孕育及发生过程中获得的微震信息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深埋硬岩地下隧洞即时型岩爆的孕育及发生过程中,微震事件在空间位置上从初始的不规则零散分布不断向岩爆区域集合,并且数量不断增加;累计微震释放能以及塑性体积的平均微震释放能均不断增大,TBM开挖过程中岩体能量释放要大于钻爆法开挖;TBM开挖强烈岩爆发生前有轻微~中等岩爆伴随发生并且随着岩爆的孕育过程而逐渐递增,而钻爆法开挖不具有这一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爆法 TBM 即时型岩爆 微震事件 岩爆区域
下载PDF
钻爆法隧道智能建造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9
作者 李利平 邹浩 +2 位作者 刘洪亮 屠文锋 陈雨雪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1,共21页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隧道建造环境越来越恶劣,机器代人成为了当前隧道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当前隧道工程的两大主流施工工法之一,钻爆法相较掘进机法能够适应各种隧道断面形式和地质条件,灵活性和适应性更强,应用更加广...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隧道建造环境越来越恶劣,机器代人成为了当前隧道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当前隧道工程的两大主流施工工法之一,钻爆法相较掘进机法能够适应各种隧道断面形式和地质条件,灵活性和适应性更强,应用更加广泛;同时,得益于大数据、物联网、5G通讯、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深度融合,钻爆法隧道智能建造技术已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隧道围岩智能评价与爆破设计、智能施工装备、智能化建造管控平台以及辅助工序装备上均有了一定的积累和突破。由此,在信息技术、隧道建造技术和智能装备进一步融合的基础上,已初步形成了隧道建设新模式——钻爆法隧道智能建造。首先,系统阐述了钻爆法隧道的发展历程,详细介绍了当前钻爆法隧道智能建造体系;其次,介绍了围岩智能评价与智能化爆破设计的相关进展;随后,介绍了智能凿岩台车、智能锚注台车、智能拱架台车、智能湿喷台车及智能衬砌台车的发展历程和智能化提升过程,同时,对当前隧道智能化管控平台技术体系和应用情况进行了说明;之后,在前期的科研成果基础上,针对隧道施工辅助工序中遇到的问题,研发了隧道掌子面勘察测量机器人和掌子面围岩坍塌预警机器人,部分成果已经在现场推广应用。最后,针对智能化机器人在长、大、深埋隧道中自主行进、自主控制和自主作业的难题,提出了探索思路,以期为中国隧道智能化建造技术发展和灾害主动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钻爆法 综述 智能建造 智能施工装备 智能管控平台 辅助工序装备
原文传递
Underground space planning in Helsinki 被引量:4
10
作者 Ilkka Vhaho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CIE CSCD 2014年第5期387-398,共12页
This paper gives insight into the use of underground space in Helsinki,Finland.The city has an underground master plan(UMP) for its whole municipal area,not only for certain parts of the city.Further,the decision-maki... This paper gives insight into the use of underground space in Helsinki,Finland.The city has an underground master plan(UMP) for its whole municipal area,not only for certain parts of the city.Further,the decision-making history of the UMP is described step-by-step.Some examples of underground space use in other cities are also given.The focus of this paper is on the sustainability issues related to urban underground space use,including its contribution to an environmentally sustainable and aesthetically acceptable landscape,anticipated structural longevity and maintaining the opportunity for urban development by future generations.Underground planning enhances overall safety and economy efficiency.The need for underground space use in city areas has grown rapidly since the 21 st century;at the same time,the necessity to control construction work has also increased.The UMP of Helsinki reserves designated space for public and private utilities in various underground areas of bedrock over the long term.The plan also provides the framework for managing and controlling the city’s underground construction work and allows suitable locations to be allocated for underground facilities.Tampere,the third most populated city in Finland and the biggest inland city in the Nordic countries,is also a good example of a city that is taking steps to utilise underground resources.Oulu,the capital city of northern Finland,has also started to ‘go underground’.An example of the possibility to combine two cities by an 80-km subsea tunnel is also discussed.A new fixed link would generate huge potential for the capital areas of Finland and Estonia to become a real Helsinki-Tallinn twin 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 use planning Underground resources Underground master plan(UMP) Sustainability Urban development Three-dimensional(3D) cadastral system drill-and-blast(D&B) method Ownership of the land
下载PDF
舟山灌门水道海底隧道钻爆法施工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蔚立元 李术才 徐帮树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453-3459,共7页
以舟山灌门水道海底隧道为背景,依据地质资料,选取隧道典型横断面来研究钻爆法施工时围岩的稳定性。由典型横断面的几何参数和地质资料构建数值计算模型,采用国际上常用的计算模式模拟爆破荷载,根据FLAC3D动态计算的特点,将爆破荷载以... 以舟山灌门水道海底隧道为背景,依据地质资料,选取隧道典型横断面来研究钻爆法施工时围岩的稳定性。由典型横断面的几何参数和地质资料构建数值计算模型,采用国际上常用的计算模式模拟爆破荷载,根据FLAC3D动态计算的特点,将爆破荷载以等效应力的方式加载于模拟炮孔之上。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各关键点的位移、振动速度、加速度-时程曲线均满足隧道爆破变形规律,且振动速度峰值均小于规范要求临界值,爆破作用影响范围小于岩石覆盖层建议厚度,验证了岩层覆盖厚度建议值和爆破方案的合理性。最后,为了弄清岩石覆盖厚度和炸药量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给出了不同岩石覆盖厚度和炸药量情况下的计算结果。所得结论对后续施工和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隧道 数值计算 岩石覆盖厚度 钻爆法 爆破荷载 稳定性
下载PDF
基于ResUNet网络的隧道围岩图像炮孔留痕检测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洪雨 陈宝林 +3 位作者 王宇 傅金阳 祝志恒 李世东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0年第6期158-164,共7页
炮孔留痕率是评估钻爆法爆破质量的重要依据,通常基于图像记录、人工目测的方式进行统计。为了克服传统数字图像处理法精度低、鲁棒性差的问题,基于ResUNet深度神经网络处理隧道围岩图像,并智能输出炮孔痕迹位置。首先,人工拍摄并标注... 炮孔留痕率是评估钻爆法爆破质量的重要依据,通常基于图像记录、人工目测的方式进行统计。为了克服传统数字图像处理法精度低、鲁棒性差的问题,基于ResUNet深度神经网络处理隧道围岩图像,并智能输出炮孔痕迹位置。首先,人工拍摄并标注围岩图像,构造训练集。随后,基于上述数据集训练ResUNet深度神经网络。最后,利用该网络推理围岩图像,输出炮孔留痕二值化检测结果。对比实验表明该算法的像素精度(99.23%)与均交并比(87.74%)均为最高,说明该检测算法能有效检测围岩炮孔痕迹,满足快速评估炮孔留痕率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爆法施工 炮孔留痕 计算机视觉 深度学习
下载PDF
岩体隧洞岩爆过程微震特征及其扩展机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于洋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6-31,共6页
基于深部岩体隧洞不同开挖方式下的岩爆现场情况及微震监测数据,确立了最大能量微震事件岩爆发生时间、等级的判定标准。在此基础上,对深埋隧洞即时型岩爆的孕育及发生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即时型岩爆孕育过程中围岩岩体处于破坏加... 基于深部岩体隧洞不同开挖方式下的岩爆现场情况及微震监测数据,确立了最大能量微震事件岩爆发生时间、等级的判定标准。在此基础上,对深埋隧洞即时型岩爆的孕育及发生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即时型岩爆孕育过程中围岩岩体处于破坏加速集聚并不断扩展的过程,此过程中微震事件数量不断增加、能量参数不断增大,当岩爆发生时达到最大值;TBM开挖过程可近似为准静态卸荷,受到开挖方式的影响其裂隙扩展范围相对较小,围岩承载力也较强;而钻爆法开挖是初始应力的动态卸荷,爆破冲击荷载造成的裂隙扩展范围较大,同时其围岩储能能力相对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隧洞 微震事件 即时型岩爆 TBM 钻爆法
下载PDF
岩爆灾害过程中能量分布的自相似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于洋 徐倩 +1 位作者 朱陈 刁心宏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1-97,共7页
基于四川省凉山自治州境内的锦屏二级水电站深埋隧洞钻爆法(DBM)及隧道掘进机(TBM)施工过程中的微震实时监测数据及大量不同等级的岩爆实例,针对上述两种不同开挖方式下岩爆过程中的微震事件展开了微震能量分布的自相似特征及分形行为... 基于四川省凉山自治州境内的锦屏二级水电站深埋隧洞钻爆法(DBM)及隧道掘进机(TBM)施工过程中的微震实时监测数据及大量不同等级的岩爆实例,针对上述两种不同开挖方式下岩爆过程中的微震事件展开了微震能量分布的自相似特征及分形行为研究。获得如下研究成果:深部岩体隧洞岩爆灾害过程中的微震事件是具有能量分形分布特征的,并且表现出良好的自相似性;根据能量分形维数可以对诱发岩爆灾害的开挖方式进行区分,钻爆法开挖方式下的能量分形维数小于0.2,而TBM过程中的能量分形维数均大于0.3;相同开挖方式下不同等级岩爆过程中的微震事件能量分形维数值与岩爆等级具有正比关系。上述研究结果对高地应力条件不同开挖方式下岩爆动态预警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震 自相似性 岩爆 钻爆法 隧道掘进机
原文传递
大别山隧道全断面开挖掏槽眼施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曾郡慧 王娜 焦苍 《山西建筑》 2007年第7期327-328,共2页
以合武铁路大断面隧道工程为例,结合工程概况,简单介绍了全断面的开挖方法,阐述了钻爆设计原则,钻爆参数的选择及其掏槽方式,并对爆破效果进行了检查,对爆破设计进行了优化,以确保光面爆破的效果。
关键词 爆破技术 掏槽眼 隧道工程 钻爆参数
下载PDF
大规模冰水堆积体开挖钻爆施工技术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志强 杨兴国 +2 位作者 李洪涛 姚强 刘英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0-122,共3页
梨园水电站进水口约1/2边坡为冰水堆积体边坡,堆积体分布范围广、埋藏深、规模大,成因复杂,结构分布极其不规则,其开挖钻爆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通过系统试验与分析,获得了冰水堆积体颗粒物组成和物理力学特性,确定了钻孔设备类型、... 梨园水电站进水口约1/2边坡为冰水堆积体边坡,堆积体分布范围广、埋藏深、规模大,成因复杂,结构分布极其不规则,其开挖钻爆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通过系统试验与分析,获得了冰水堆积体颗粒物组成和物理力学特性,确定了钻孔设备类型、合理梯段高度及钻爆参数,并初步总结得到了冰水堆积体爆破性分级,解决了冰水堆积体钻爆开挖难题,加快了施工进度,节约了施工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水堆积体 开挖 爆破 钻爆参数 梨园水电站
下载PDF
采煤方法变革对导水裂缝带发育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108
17
作者 康永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62-266,共5页
依据大量的现场实测资料,总结了中硬覆岩厚煤层长壁冒落开采条件下炮采、综采及综放开采方法对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及其分布形态的影响.提出减小初次开采厚度以降低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增大重复开采厚度以提高采煤工效和矿井经济效益... 依据大量的现场实测资料,总结了中硬覆岩厚煤层长壁冒落开采条件下炮采、综采及综放开采方法对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及其分布形态的影响.提出减小初次开采厚度以降低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增大重复开采厚度以提高采煤工效和矿井经济效益;在顶水采煤时,若对厚煤层采用分层与放顶煤相结合的采煤方法,则既能控制导水裂缝带的发育高度,又可降低采煤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炮采 综采 综放开采 导水裂缝带 发育规律
下载PDF
爆破振动主频衰减公式研究 被引量:23
18
作者 卢文波 周俊汝 +2 位作者 陈明 严鹏 王高辉 《工程爆破》 2015年第6期1-6,24,共7页
从无限弹性岩体中球形空腔受动内压作用激发弹性波的解析解出发,结合爆破振动频率衰减规律的量纲分析,推导出球形药包激发爆破振动主频的衰减公式。在此基础上,利用钻孔爆破中装药量与直径的关系,结合岩体破碎范围、台阶高度和抵抗线间... 从无限弹性岩体中球形空腔受动内压作用激发弹性波的解析解出发,结合爆破振动频率衰减规律的量纲分析,推导出球形药包激发爆破振动主频的衰减公式。在此基础上,利用钻孔爆破中装药量与直径的关系,结合岩体破碎范围、台阶高度和抵抗线间关系等的讨论,论证了基于球形药包推导的爆破振动频率衰减公式适用钻孔爆破的可行性。结合球形药包爆破振动模拟和某次单孔爆破振动主频实测资料的拟合分析,验证了建议频率衰减公式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爆破 爆破振动 主频 衰减规律
下载PDF
越海泥水盾构提前到达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洪开荣 路耀邦 +1 位作者 梁奎生 刘洪震 《隧道建设》 2012年第2期192-196,共5页
由于竖井施工进度滞后,为解决盾构提前到达并保证顺利出洞这一技术难题,以台山核电站1#取水隧洞盾构提前到达施工为例,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盾构到达前的掘进控制措施进行分析,阐述了预留段隧洞爆破参数设计,并对提前到达的关键技术及... 由于竖井施工进度滞后,为解决盾构提前到达并保证顺利出洞这一技术难题,以台山核电站1#取水隧洞盾构提前到达施工为例,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盾构到达前的掘进控制措施进行分析,阐述了预留段隧洞爆破参数设计,并对提前到达的关键技术及控制要点进行总结。得出以下结论:1)盾构提前到达盾构井预留5 m的安全距离,并将刀盘后退掌子面0.7 m的方案是可行的,既能加快施工进度,又能有效地保护盾构设备;2)盾构到达预留段前采用"小推力、低转速"的掘进原则,预留5 m段采用"爆破开挖+锚喷支护+管片二次衬砌"相结合的施工方法,保证了盾构安全顺利出洞,有效地控制了管片上浮、错台和接缝处漏水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水盾构 提前到达 越海取水隧洞 爆破开挖 空推 盾构井
下载PDF
隧洞开挖爆破空气超压诱发围岩振动机理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明 何文学 +3 位作者 卢文波 王高辉 郭天阳 冷振东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17,共6页
基于河北丰宁抽水蓄能电站地质探洞中爆破试验获取的监测数据,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了隧洞开挖爆破空气冲击波超压诱发围岩振动的机理及特性。结果表明,小断面隧洞爆破空气冲击波超压较大并将诱发围岩振动,该振动具有振速高、持续时... 基于河北丰宁抽水蓄能电站地质探洞中爆破试验获取的监测数据,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了隧洞开挖爆破空气冲击波超压诱发围岩振动的机理及特性。结果表明,小断面隧洞爆破空气冲击波超压较大并将诱发围岩振动,该振动具有振速高、持续时间长和衰减慢等特征;空气冲击波超压诱发的围岩受迫振动发生时间受空气冲击波传播速度控制;诱发振动可分为空气冲击波超压作用于前部围岩产生并经围岩传播过来的振动,和空气冲击波超压传播到围岩壁面直接引起的振动。数值模拟发现受迫振动经围岩传播时衰减很快,所以测点的振动主要是由于空气冲击波超压直接作用于洞壁造成的围岩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爆破 隧洞 振动速度 空气冲击波超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