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锁经营数智化转型的路径选择与实践创新——第十届中国商贸流通企业发展论坛暨数智化连锁经营高峰会观点综述 被引量:26
1
作者 陈娟 吕波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3-128,共16页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数智化转型成为学术界、决策层和实务领域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数字化和智能化是数字经济的显著技术特征,数字经济是叠加在工业、农业之上更高级的经济形态,更强调...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数智化转型成为学术界、决策层和实务领域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数字化和智能化是数字经济的显著技术特征,数字经济是叠加在工业、农业之上更高级的经济形态,更强调供给和需求精准匹配,产业数字化具有互联、数据、集成、创新和转型五大技术特征;市场本质上是信息集中和互换的逻辑空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流通能力对信息化发展水平具有重要影响;连锁经营企业数智化转型是破解客户稳定性和忠诚度不高、运维成本高、效率低、决策反应迟滞、数据孤岛等发展痛点的有效手段,是顺应数字经济时代要求的必然选择,也是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微观基础,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有利的经济社会环境和技术条件。连锁经营企业数智化赋能机制包括技术赋能、数字化人才赋能、数字化管理思维赋能、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合作模式赋能、构建全渠道零售体系赋能等;企业数智化转型要始终坚守诚信、顾客至上、质量立身、人文关怀等商业本质、商业伦理和社会责任。企业构建数智化生态体系需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根据企业战略和商业模式形成数智化理念;二是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三是做好客服和供应商上线、产品上线、员工上线和服务上线“四个上线”。企业数智化架构体系应包括一个数据中心,一个全渠道营销平台,两条主线(供应链+财务),五条分支(资金、人力资源管理、预算、办公自动化(OA)和商业智能(B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循环 数字经济 数智化 连锁经营 “新零售”
下载PDF
“十四五”时期提升产业链现代化发展水平的路径:以江苏为例 被引量:23
2
作者 郑江淮 戴玮 冉征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15,共12页
产业链现代化是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中企业自身能力不断提升,企业间联系更加牢固,整体生产效率持续提高。江苏作为经济大省,具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但同时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国际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也给... 产业链现代化是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中企业自身能力不断提升,企业间联系更加牢固,整体生产效率持续提高。江苏作为经济大省,具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但同时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国际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也给江苏产业链现代化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基于此,文章试图通过厘清产业链和产业链现代化的内涵与机制,构建产业链现代化指标体系,从创新性、高端化、可持续性、协同性和自主可控性五个方面来考察2002—2017年江苏产业链发展情况,探究江苏产业链现代化发展路径。文章提出应充分发挥国内创新大循环优势,打破现有技术封锁和技术依赖,提高产业链自主可控性,进一步发挥江苏产业链创新性和协同性优势,促进产业链现代化发展,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链 产业链现代化 国内国际双循环
下载PDF
地方参与国内国际循环水平测度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陆江源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13,共6页
作为局部的地方,如何参与构建国家的新发展格局,成为当下经济实践中亟待破题的难点。为此,利用2017年31个省份42个部门的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测算了31个省份参与国际、国内(省外)、国内(省内)循环创造GDP的比例,发现31个省份平均国际循环... 作为局部的地方,如何参与构建国家的新发展格局,成为当下经济实践中亟待破题的难点。为此,利用2017年31个省份42个部门的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测算了31个省份参与国际、国内(省外)、国内(省内)循环创造GDP的比例,发现31个省份平均国际循环比例为11.5%、国内(省外)循环比例为33.4%、国内(省内)循环比例为55.1%,且表现出明显的省份差异。长三角区域国内国际循环均较强,华南、华中、西南地区国内国际循环互促乏力,北方地区主要通过资源和基础工业参与国内大循环。而且,地方人均GDP与参与国内国际循环程度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国内(省内)循环比例较高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也往往较低。根据数据分析的结论,各地应根据自身的优势禀赋和劣势不足,有针对性地解决省内小循环、省际循环不畅、循环低端锁定等问题,推动形成内外循环互促的新发展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国际循环 区域投入产出 新发展格局 比例测算
下载PDF
国内国际循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解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薛村 陆江源 张铭慎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3,共13页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导向,国内国际循环对经济发展具有怎样的推动作用,是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重要的理论问题。利用增加值分解方法,以经济与发展合作组织(OECD)国际投入产出表数据(1995-2018年)为主,综合2000-2...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导向,国内国际循环对经济发展具有怎样的推动作用,是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重要的理论问题。利用增加值分解方法,以经济与发展合作组织(OECD)国际投入产出表数据(1995-2018年)为主,综合2000-2014年全球投入产出数据(WIOD)、亚洲发展银行(ADB)2008-2020年国际投入产出数据和WIOD历史投入产出数据(1965-2000年),对国内国际循环创造的增加值进行分解,并进一步研究内外循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主要结论有三点:一是1965-2020年,中国GDP国内循环比例经历了U型变化,从改革开放前的95%以上逐渐下降至全球金融危机前的72%左右,近年来又稳步提升至85%。二是1996-2001年,国内、国际循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1.4%和18.6%,2002-2008年,两者变化为69.6%和30.4%,2010-2018年进一步变化为88.0%和12.0%。近年来国内循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增强。三是在后工业化大国中,美国国内循环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最强,使得中长期经济增长的绩效明显优于英国、法国、德国和日本等其他发达经济体,人力资本积累服务、房地产、金融业、信息技术服务等国内循环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国际循环 新发展格局 增长贡献 发展动力
下载PDF
大国经济循环:轨迹特征、演进规律与政策启示 被引量:5
5
作者 张铭慎 陆江源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4-32,共9页
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体具有不同的国内国际循环特征。本文以国内国际循环关系演进为主线,通过研究主要大型经济体在价值循环、金融循环、空间循环等循环维度中内外循环关系的历史轨迹和特征,分析归纳出国内国际循环关系演进的一般规... 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体具有不同的国内国际循环特征。本文以国内国际循环关系演进为主线,通过研究主要大型经济体在价值循环、金融循环、空间循环等循环维度中内外循环关系的历史轨迹和特征,分析归纳出国内国际循环关系演进的一般规律。研究认为,循环的主导性体现在比例结构、功能水平、稳健性、控制力等不同层次,国内国际循环关系演进具有阶段性、动态性、时代性的规律,国内国际循环这一对关系运动的总目标从单纯利己向促进互利共赢、最终实现合作多赢转变,呈现出从低级向高级跃迁的趋势。我国应提升国内循环的主导地位,强化科技创新与城市化两大动力,优化国际循环的赋能作用,突出“一带一路”建设和制度型开放以延长我国产业生命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国际循环关系 价值循环 金融循环 空间循环 演进规律
原文传递
数字化流通、全国统一大市场与国内国际循环
6
作者 赵霞 徐永锋 《商业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32,共15页
数字赋能传统流通向数字化、现代化转变,具有各种创新形态的数字化流通是否有效提高了市场整合度从而促进国内国际循环,是当前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亟须回答的问题。从商品(和服务)流动角度出发理解经济循环,在省-行业层面测度相关变量... 数字赋能传统流通向数字化、现代化转变,具有各种创新形态的数字化流通是否有效提高了市场整合度从而促进国内国际循环,是当前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亟须回答的问题。从商品(和服务)流动角度出发理解经济循环,在省-行业层面测度相关变量,基于相对价格变动和贸易成本两个维度考察市场一体化,实证检验了数字化流通的市场效应。研究发现,数字化流通促进了国内省际贸易流出和国际贸易流出,对全国统一大市场的促进作用体现在对贸易成本的抑制而非价格离散的收窄,数字化流通通过降低国内省际间贸易成本实现对国内和国际循环的双促进,通过降低国际贸易成本实现对国际循环的促进。文章的研究结论对充分发挥本土需求规模的贸易溢出作用,从而畅通国内国际循环提供了流通视角的经验证据和施策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流通 市场分割 贸易成本 国内国际循环
下载PDF
数字新质生产力、国内国际双循环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7
作者 王曦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22,共6页
数字新质生产力作为生产力创新变革新范式,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文章基于2012—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检验数字新质生产力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新质生产... 数字新质生产力作为生产力创新变革新范式,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文章基于2012—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检验数字新质生产力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新质生产力能够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新质生产力能够通过促进国内经济循环和国际经济循环来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新质生产力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具体表现为数字新质生产力在东部地区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更为显著。加快发展数字新质生产力,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着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畅通数字新质生产力赋能渠道,健全地区协调发展机制,因地制宜发挥数字新质生产力效能有助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新质生产力 国内国际双循环 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介效应模型
下载PDF
国内国际双循环背景下物流人才能力需求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宫磊 罗钦 尹晓红 《高教学刊》 2023年第13期10-14,共5页
该文通过文献综述、企业走访和问卷调查方式,分析国内国际双循环背景下对我国物流人才的主要需求。结合国内国际双循环背景下物流行业所产生的升级换代、国际物流的快速变化、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及冷链物流的日益受到重视等影响,提出双... 该文通过文献综述、企业走访和问卷调查方式,分析国内国际双循环背景下对我国物流人才的主要需求。结合国内国际双循环背景下物流行业所产生的升级换代、国际物流的快速变化、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及冷链物流的日益受到重视等影响,提出双循环对物流人才的能力需求体现在管理能力、专业化知识、国际化视角及新技术应用的能力等几方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人才能力 国内国外双循环 物流人才需求 调查分析 人才培养
下载PDF
贸易强国建设背景下综合保税区创新发展的困境与突围——以苏州工业园综保区为例
9
作者 胡克宏 叶芸 +1 位作者 王立凯 梁思思 《海关与经贸研究》 2023年第6期46-55,共10页
综合保税区是国际贸易、产业合作的重要平台。当前,国际经贸竞争新格局对综保区发展构成较大压力,国内国际双循环对综保区定位提出新命题,新技术革命对综保区监管提供新手段。基于上述观点,本文紧紧围绕“综合保税区创新发展的困境与突... 综合保税区是国际贸易、产业合作的重要平台。当前,国际经贸竞争新格局对综保区发展构成较大压力,国内国际双循环对综保区定位提出新命题,新技术革命对综保区监管提供新手段。基于上述观点,本文紧紧围绕“综合保税区创新发展的困境与突围”主题,以全国首家综合保税区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为研究对象,结合综保区的历史开放基因以及管理现状,分析得出目前综保区发展存在的问题:一是“境内关外”理念亟待转变;二是区内外优惠程度出现“倒挂”;三是监管流程手续繁琐;四是制度体系不够完善。基于以上研究,本文从功能定位、政策供给、海关监管模式、政府联合监管和法律体系等5个方面提出策略建议:一是建立国内国际双向便利的贸易制度体系;二是建立适应高端产业和新兴业态发展的制度环境;三是优化账册管理、便利卡口进出;四是探索信息化联合监管;五是提升依法治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保税区 双循环 智慧海关 贸易便利化
下载PDF
新发展阶段中国“双循环”经济发展路径论析
10
作者 徐蕾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31-37,共7页
“双循环”是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兼顾国际循环,促进内外两个循环协调发展。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以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已经两年有余。两年的经济实践证明“双循环... “双循环”是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兼顾国际循环,促进内外两个循环协调发展。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以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已经两年有余。两年的经济实践证明“双循环”是应对当前严峻全球经济形势以及适应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是调整中国中长期经济发展战略的破题之策,更是新发展阶段实现经济发展新的路径选择。未来中国宏观政策要坚持以满足中国国内百姓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持续刺激内需,引导中国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同时不断改善营商环境,赓续扩大开放程度,积极参与全球经济生产链重构。国内、国际双循环,两者相互促进、互为补充,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发挥重要的牵引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国际 经济双循环 着力点
下载PDF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与双循环新格局的构建 被引量:94
11
作者 陈文玲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8,105,共9页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大流行给各个国家和地区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世界陷入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大衰退。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问题可以概括为5个“失”:疫情失控、经济失速、政策失灵、民主失范和治理失效。围绕这5个方面对当前国际形势展开分...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大流行给各个国家和地区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世界陷入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大衰退。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问题可以概括为5个“失”:疫情失控、经济失速、政策失灵、民主失范和治理失效。围绕这5个方面对当前国际形势展开分析,有助于其他国家肯定中国抗击疫情的努力,尊重中国的贡献,学习中国的经验,走向全球通力合作,进而挽救世界经济。当前,中国应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使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稳定根据地,重中之重则是要建立顺畅的物流体系,因为智慧物流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设施,也是未来新基础设施和传统基础设施相互连接融通的着眼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情失控 经济失速 政策失灵 民主失范 治理失序 新发展格局 国内大循环 国内国际双循环 智慧物流
下载PDF
新时期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意义、主要问题和政策建议 被引量:63
12
作者 李猛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25,共10页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立足国内大循环、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目前我国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新时期改革发展任务情况下,就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加快构建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该战略的实...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立足国内大循环、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目前我国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新时期改革发展任务情况下,就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加快构建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该战略的实施目的是通过科技自主创新构建完善的全供应链产业链体系,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释放内需潜力,充分运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统筹处理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关系,从而在新形势下培育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稳定。然而,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当前我国还存在消费增长动力不足、关键核心技术亟待突破、阻碍人才流动的"樊篱"依然存在、"去中国化"的全球化挑战、供应链产业链中断风险等问题。对此,需要我国有针对性地采取包括扩大有效投资、确保投资有效,以消费促进国内经济内循环,重塑和完善内循环产业链,完善国内国际科技创新人才政策体系,优化营商环境、扩大对外开放,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开拓海外新市场,建设开放型东北亚经济圈,加强与南亚、东南亚各国开放合作,推进中欧关系向前发展、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以及面对美国施压作出坚定而理性的回应等在内的一系列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 战略意义 主要问题 政策建议
下载PDF
新通道贯通“一带一路”与国内国际双循环——基于产业链视角 被引量:47
13
作者 王娟娟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16,共14页
为适应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提出打造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构想。以对外经济合作规模和产业关联度的成长性为主要考虑因素,以形成内外互替互进互依的产业链为目标,在梳理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 为适应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提出打造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构想。以对外经济合作规模和产业关联度的成长性为主要考虑因素,以形成内外互替互进互依的产业链为目标,在梳理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研究西部陆海贸易新通道(简称“新通道”)贯通“一带一路”区域在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作用。结果显示:第一,尽管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成员数量不断增加,但是与中国经济关联密切的国家主要集中于新通道贯通“一带一路”区域内;第二,从经济回暖能力、国内大循环水平、产业发展方向、内外循环互进水平等方面看,新通道贯通“一带一路”区域已经具备构建单循环强支撑、内外循环互促进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条件,这是我国打造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第三,全球产业链主导核心多元化已经成为不可逆的趋势,中国与新通道贯通“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具有稳固的产业合作基础,在农业、钢铁、旅游等产业构建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产业链与当前已经存在的其他全球产业链并非竞争关系,而是对全球产业链发展的完善;第四,立足产业合作基础、区域赋能水平和地区产业育力强度,中国与新通道贯通“一带一路”区域在农业、钢铁、旅游等产业具备构建产业链的条件,但是需要差异化的构建方案,即内外联动构建农业产业链,以满足市场为准绳构建生产地主要在中国的钢铁产业链,以共商共建为原则打造沿线旅游联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陆海贸易新通道 “一带一路” 国内国际双循环 产业链
下载PDF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研究述评 被引量:44
14
作者 任君 黄明理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15,共9页
当前,"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已经成为国内学界研究的热门话题。通过相关领域学者围绕"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科学内涵、理论基础、历史模式、形成原因、实践路径等问题展开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现有研究存在着以下... 当前,"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已经成为国内学界研究的热门话题。通过相关领域学者围绕"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科学内涵、理论基础、历史模式、形成原因、实践路径等问题展开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现有研究存在着以下不足:对政策文件的一般化的论证、解读和诠释,缺乏问题意识,特别是对其面临的困难与挑战研究不够。还需要进一步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科学内涵、理论基础和现实原因的研究中加强学理性分析,特别是要把理论基础研究和新发展格局、中国特殊的具体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践行路径的研究中深化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之间互相运动的内生关系和联动关系研究、构建完整内需体系研究,而不是简单讨论如何扩大内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 国内大循环 国内国际双循环
下载PDF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的理论探索 被引量:35
15
作者 周曙东 韩纪琴 +1 位作者 葛继红 盛明伟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2-29,共8页
本文对国内国际双循环相关概念的定义与内涵进行了界定,如国内循环、国际外循环、国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以及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 本文对国内国际双循环相关概念的定义与内涵进行了界定,如国内循环、国际外循环、国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以及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就是要摆脱过度依赖西方国家的国际大循环模式,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良性互动,避免出现产业链断链、堵点,提高产业链的韧性,防止重要产业链被外资所控制。提高产业链韧性的策略包括:建立备份链条;对国外的供货商实行分级管理;及时修复可能出现的断链。其战略目标是从过去的以外贸为导向、以国际大循环为主体的产业链运作模式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产业链运作模式转变,实现重要产业链的自主可控。本文提出了促进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的发展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大循环 国内国际双循环 产业链韧性 断链 堵点
下载PDF
中国经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测度及增长动力研究 被引量:32
16
作者 黄仁全 李村璞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0-99,共20页
研究目标:为揭示我国经济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机理,围绕构建什么样的新发展格局怎么构建新发展格局等问题开展研究。研究方法:基于世界投入产出模型,通过对比分析中国与全球主要经济体,在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动力的异同。... 研究目标:为揭示我国经济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机理,围绕构建什么样的新发展格局怎么构建新发展格局等问题开展研究。研究方法:基于世界投入产出模型,通过对比分析中国与全球主要经济体,在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动力的异同。研究发现:我国经济国内依存度呈现“U”形结构特征,均值为80.71%,远低于美国、日本等发达经济体,第三产业在GDP占比较低是主要原因。中国经济虽已融入全球价值链,但对其他国家的拉动作用不明显,未来与欧盟、东盟和金砖国家的贸易潜力巨大。中国的增加值率,效应为正,中间品消耗呈上升趋势;逆全球化思潮蔓延和贸易保护主义兴起,导致各国反馈效应为负。消费、投资和出口仍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对投资的依赖相对较高,消费拉动作用有待提升。研究创新:基于OECD编制的2021版世界投入产出表,全面测度与分析了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依存度、关联度和感应度测度,并从增加值率变化效应、结构变化效应(国内乘数效应、反馈效应和溢出效应)、最终品产出变化效应(消费效应和投资效应)探索了经济增长的动力。研究价值:有利于从定量角度深入理解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特点和规律,对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国际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 世界投入产出表 经济增长
原文传递
“双循环”新格局与旅游高质量发展:理论思考与创新实践 被引量:25
17
作者 黄震方 陆林 +5 位作者 肖飞 章锦河 魏向东 龙毅 周年兴 侯兵 《中国名城》 2021年第2期7-18,共12页
在新发展格局中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是文旅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需求和重要科学命题。在阐释“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旅游高质量发展科学内涵的基础上,该文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高质量发展、文旅融合与高质量发展、大运河国... 在新发展格局中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是文旅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需求和重要科学命题。在阐释“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旅游高质量发展科学内涵的基础上,该文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高质量发展、文旅融合与高质量发展、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与城乡旅游融合发展、旅游业科技赋能与智慧旅游体系建设、RCEP对中国旅游发展的影响与国际旅游市场拓展、旅游就业增收效应与高品质生活的共建共享机制等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理论思考与观点争鸣,提出要聚焦“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相关科学问题,深入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实践,以生态优化、扩大内需、文旅融合、精品打造、科技赋能、区域协同为重点,坚持创新驱动,构建旅游新发展格局与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多维推动机制,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和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借鉴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国际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 文旅融合 旅游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国内国际双循环视角下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张建华 赵英 刘慧玲 《中国工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2-60,共19页
在新发展格局下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要正确认识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各自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本文结合1995—2018年多区域投入产出数据,基于双循环视角构建产业结构变化的结构分解框架,分析了影响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国内国际因素... 在新发展格局下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要正确认识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各自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本文结合1995—2018年多区域投入产出数据,基于双循环视角构建产业结构变化的结构分解框架,分析了影响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国内国际因素。研究发现,国内循环变化是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主要影响因素,国际循环变化有助于产业结构升级,但对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不明显。国内循环中,国内价值链结构变化和国内最终需求结构变化使得第一产业占比降低、第三产业占比上升、生产性服务业与实体经济逐渐走向深度融合,推动了产业结构转型和整体升级;但国内价值链结构变化并未带来制造业结构升级,这可能是国内部分高技术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缺失导致的。国际循环中,国际价值链结构变化在2006年之前和之后分别推动了中国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的相对扩张,带动了整体产业结构升级;国外最终需求结构变化在全球价值链的溢出效应推动下促进了制造业结构升级。因此,本文认为,未来中国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应发挥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各自作用,统筹发展和安全,从优化需求结构、提升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推动高水平开放和加强风险防控等方面发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国际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 产业结构转型 产业结构升级
原文传递
“双循环”背景下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被引量:17
19
作者 王兆峰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1-47,共7页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经济总量不断增长,旅游产业地位逐步提升,旅游产业已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近两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国旅游市场受到巨大冲击。由此,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推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经济总量不断增长,旅游产业地位逐步提升,旅游产业已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近两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国旅游市场受到巨大冲击。由此,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推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旅游产业复苏成为当下旅游产业发展最重要的现实需求。面对新的发展环境,我国旅游产业在发展规模、发展结构、发展动力、发展机制等方面存在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国内旅游消费需求不足、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逐渐凸显。基于此,我们可以通过优化旅游供给、促进文旅融合、现代科技赋能、深入开发入境旅游市场以及扩大开放等路径,加快培育完整的旅游内需体系,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国际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 旅游高质量发展 实现路径
下载PDF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开启中国经济新征程 被引量:17
20
作者 金碚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9,共5页
以国内经济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态势是大国经济发展的一个趋势性事实,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新发展格局体现了战略关切取向从效率和公平、零壁垒和零关税向安全的调整。经济学和经济发展的两个最重要的理论关切是效率和... 以国内经济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态势是大国经济发展的一个趋势性事实,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新发展格局体现了战略关切取向从效率和公平、零壁垒和零关税向安全的调整。经济学和经济发展的两个最重要的理论关切是效率和公平。当考虑到国际关系时,国际自由竞争的经济学逻辑,就是没有贸易壁垒和低关税,最好是零关税、零壁垒,那么国内国际的经济循环就可以一体化。这就是市场经济的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的基本逻辑。从根本的理论逻辑来说,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就是在原有的理论逻辑中加入安全因素。由于对安全的深度关切,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必须形成更具安全关切性的新发展格局,并使之成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国内循环为主体基于规则博弈的纵深化。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背景是经济全球化,而经济全球化的格局本身也在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各国经济主体的行为不一样,各国所构建的市场规则体系也很不一样。新冠肺炎疫情之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取向将突出两个问题:一是安全性,二是畅通性。只是安全而不畅通就没有效率,只是畅通而失去安全则难以可持续地循环畅通。构建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首先要判断中美之争的实质是规则之争,中国经济崛起之后,经济全球化已不再遵循英国美国曾经主导的那个发展格局的基本逻辑,不再是把全世界的规则变成同质化(西方化),而是要解决不同国家如何形成适应国情的规则,以及不同的规则空间如何进行衔接的问题,这就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国际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 经济全球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