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8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设区的市立法权限的规范分析与逻辑求证 被引量:18
1
作者 苗连营 张砥 《地方立法研究》 2017年第1期12-27,共16页
认识设区的市的立法权限必须以《立法法》第72条第2款为中心而展开。基于经验认知的"人口数量、地域面积、经济社会发展、立法需求、立法能力"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影响着地方立法的存在形式和运作过程,但有时地方的利益权... 认识设区的市的立法权限必须以《立法法》第72条第2款为中心而展开。基于经验认知的"人口数量、地域面积、经济社会发展、立法需求、立法能力"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影响着地方立法的存在形式和运作过程,但有时地方的利益权衡和法治意识等因素对地方立法的调适更为直接。解读"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不应当迷失在概念细节的琢磨推敲之中,而应当在肯定目的价值和动态变化的基础上把握其方法,理解其含义。对待"等方面的事项"不宜做"一刀切"的解释,而应当游离在"等外等"的周围,赋予设区的市以充分的自由裁量空间。《立法法》与《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之间的相关规定不一致,为观察立法权之间的冲突与调谐提供了一个典型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区的市 立法权限 规范分析 逻辑分析
下载PDF
问题与对策:设区的市行使立法权探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肖迪明 《地方立法研究》 2017年第1期28-34,共7页
修正后的《立法法》全面赋予了设区的市立法权,这是我国立法体制的重大调整。伴随设区的市行使立法权工作的起步与发展,必然会面临一系列问题,如何积极推进和保障设区的市立法权落地是一系列问题的重中之重。本文从省级与设区的市立法... 修正后的《立法法》全面赋予了设区的市立法权,这是我国立法体制的重大调整。伴随设区的市行使立法权工作的起步与发展,必然会面临一系列问题,如何积极推进和保障设区的市立法权落地是一系列问题的重中之重。本文从省级与设区的市立法权限划分切入,提出对属于设区的市立法权限范围内的立法事项,省级层面一般不去立法,如果确需立法,仅限于省内设区的市面临共同的地方事务。对于设区的市提请批准的地方性法规,省级人大应当明确合法性审查的标准与范围,具体应当包括立法权限、立法程序以及立法内容是否合法。此外,省级人大应当秉持法制统一、高效、简便的原则,确立适合的审查批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区的市 立法权限 审查范围 审查标准 审查批准程序
下载PDF
论设区的市立法权限实践困境之破解——一个法律解释方法的视角 被引量:13
3
作者 邓佑文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61-71,共11页
2015年修改的《立法法》赋予设区的市有限的地方立法权,同时,其规定的该立法权限的模糊性导致了立法实践面临越权立法之隐忧、立法求稳不求实之尴尬以及立法需求被抑制之无奈等困境。欲破解上述困境,需对该立法权限条款进行正确解释,以... 2015年修改的《立法法》赋予设区的市有限的地方立法权,同时,其规定的该立法权限的模糊性导致了立法实践面临越权立法之隐忧、立法求稳不求实之尴尬以及立法需求被抑制之无奈等困境。欲破解上述困境,需对该立法权限条款进行正确解释,以明确权限范围。以“赋权目的”解释方法为基础,设区的市立法权限条款之解释可遵循横向划定和纵向界分两条路径展开:横向划定应基于地方事权范围并满足地方治理需要,对三类列举事项和例示规定进行诠释,以明确设区的市立法事权;纵向界分应遵循上位法规定并填补地方治理规则空缺,对设区的市立法与上位法的关系以及设区的市人大法规与市政府规章制定权限予以辨明。如此,就能够既保障设区的市立法的自主性和地方性,又保障其合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区的市 地方立法权 地方治理 法律解释方法
下载PDF
新获地方立法权的市环境立法实证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宛佳欣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8年第6期27-35,共9页
2015年修正后的《立法法》扩大了地方立法权主体的范围,明确规定设区的市可以对包括环境保护在内的有关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自新《立法法》实施以来至2017年年底,我国新获地方立法权的市共计制定和修改地方环保法规和地... 2015年修正后的《立法法》扩大了地方立法权主体的范围,明确规定设区的市可以对包括环境保护在内的有关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自新《立法法》实施以来至2017年年底,我国新获地方立法权的市共计制定和修改地方环保法规和地方政府环保规章239部。新获地方立法权的市环境立法的亮点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立法总量迅速增长,立法类型多样;首部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立法出台,生态文明建设立法不断发展;以市容环境卫生为内容的综合环境法数量众多;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开始出现生态修复等环境退化防治立法;环境手段法领域的立法集中关注城市绿化。新获地方立法权的市环境立法同时存在四个方面的不足:重复现象较为严重,地方特色不显著;存在与省级地方性法规调整幅度不一致的情况;高度倚重以罚款为主的财产罚,法律威慑效果不足;面临环境空间自然规定性的挑战,缺乏立法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法法 地方立法权 设区的市 环境立法
下载PDF
提升设区的市立法质量的创新机制:立法点评 被引量:5
5
作者 廖军权 黄泷一 《地方立法研究》 2017年第1期60-70,共11页
立法是国家的重要政治活动,设区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规是地方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立法工作机制是切实提高立法质量的有效途径。2015年修改后的《立法法》虽然赋予了设区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但这种立法权并非是... 立法是国家的重要政治活动,设区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规是地方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立法工作机制是切实提高立法质量的有效途径。2015年修改后的《立法法》虽然赋予了设区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但这种立法权并非是一种独立的权力,而是"半个立法权"。在设区的市开始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初期,省级人大常委会不仅要履行"法制统一守护人"的法律义务,确保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的合法性,还要履行"立法监护人"的政治义务,积极促进设区的市立法质量的提高。立法点评是省级人大常委会对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点评的活动,在法理性质上属于省级人大常委会和设区的市人大常委会之间的业务指导和工作联系,是"立法监护"的具体表现形态之一。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开展的立法点评活动,是促进设区的市立法质量提高的一项制度创新,从六次立法点评会的成效来看,这一制度已经成为促进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立法质量提高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完善立法点评制度,充分发挥其功能,可以考虑在点评会人员组成、点评方式方法、程序衔接等方面对其进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区的市 立法质量 立法点评
下载PDF
《立法法》在民族自治地区施行的相关问题 被引量:3
6
作者 余俊 《地方立法研究》 2017年第1期35-41,共7页
2015年3月我国修改《立法法》,将"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地方立法权下放到所有设区的市,有力地促进了地方治理法治化的进程。在生态优美、民族文化丰富的民族自治区域,更是出现了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 2015年3月我国修改《立法法》,将"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地方立法权下放到所有设区的市,有力地促进了地方治理法治化的进程。在生态优美、民族文化丰富的民族自治区域,更是出现了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立法热,但也出现了立法滞涨、特色立法不够等问题。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桂林、柳州、北海等设区的市在《立法法》实施后都获得了地方立法权,但从这些设区的市目前所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来看,主要是一些落实"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事项的行政管理方面的规定,而对少数民族生态环境权利、传统文化权利保障的立法不多,这与《民族区域自治法》所追求的价值取向有所背离。这说明《立法法》在民族自治地区施行中,还需要在立法目的方面确立权力与权利的平衡观,并协调好与《民族区域自治法》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区的市立法 立法滞涨 民族区域自治 双轨制 强弱机危综合分析法
下载PDF
赋权与限权:我国设区的市行政立法空间问题研究——以山东省设区的市政府规章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沈亚平 徐双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2-50,共19页
《立法法》于2015年作出修改,赋予了所有设区的市行政立法权,并以第82条对其权限作出了限定。这种"欲放还收"的制度设计,是基于现实的阶段性选择,而非理论逻辑推演的结果。实证分析表明,《立法法》对设区的市政府规章事项范... 《立法法》于2015年作出修改,赋予了所有设区的市行政立法权,并以第82条对其权限作出了限定。这种"欲放还收"的制度设计,是基于现实的阶段性选择,而非理论逻辑推演的结果。实证分析表明,《立法法》对设区的市政府规章事项范围的限制性规定,影响或制约了地方立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有效满足地方政府的立法需求,应首先基于解释论,对事项范围作扩大解释。在解释困境客观存在的情况下,转换视角至立法论,考虑取消对事项类型的列举式规定,赋予设区的市政府规章立项裁量权,在多元主体的互动中明确立法需求。以地方性问题的解决为出发点,确定与政府职能相契合的事项范围,聚焦内容的合法性、合理性及其治理实效,以此来发挥规章在设区的市政府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区的市 行政立法 地方政府规章 立法权限 立法空间
原文传递
法规事先审查:原理、基准与程序
8
作者 王理万 《地方立法研究》 2023年第1期64-77,共14页
确定某类法规纳入事先审查范围,需要考虑其必要性、可行性和分权原则,发挥实际审查效果,同时兼顾立法成本和立法效率。在我国法规事先审查制度中,对自治法规的事先审查旨在提升其效力位阶,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保持多民族国家的法制统... 确定某类法规纳入事先审查范围,需要考虑其必要性、可行性和分权原则,发挥实际审查效果,同时兼顾立法成本和立法效率。在我国法规事先审查制度中,对自治法规的事先审查旨在提升其效力位阶,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保持多民族国家的法制统一;对设区的市法规的事先审查基于现阶段设区的市的立法水平的局限性,从而对其立法权力予以适当限制,保持多层级政府间的法制统一。法规的事先审查基准重在其立法权限和立法程序,自治法规还需审查其是否属于自治范围事项以及立法变通事项。法规事先审查形成了“非正式程序中的严格指导”与“正式程序中的宽松审查”相结合的制度安排。在非正式程序中,经由全程参与、广泛咨询和统一审议,提升了法规的合法性、民主性和科学性,使得审查深入至适当性、协调性和技术性层面;在正式程序中,批准虚化为法定的确认步骤,发展出“附修改意见的批准”“退回修改后再提请批准”等多元方式,使得法规事先审查更具弹性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先审查 自治法规 设区的市法规 制度原理 审查基准 审查程序
下载PDF
省级人大常委会对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备案审查权:制度需求与规范空间 被引量:23
9
作者 郑磊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24,共11页
设区的市扩容立法以来,激增的地方性法规已非全国人大常委会这一单一备案审查主体所能应对;对其加强备案审查的枢机在于激活省级人大常委会对其的备案审查权。我国宪法与法律对此虽未明确规定,但也留下了由宪法基础、组织基础、备案基... 设区的市扩容立法以来,激增的地方性法规已非全国人大常委会这一单一备案审查主体所能应对;对其加强备案审查的枢机在于激活省级人大常委会对其的备案审查权。我国宪法与法律对此虽未明确规定,但也留下了由宪法基础、组织基础、备案基础、特有审查基准基础汇聚的制度空间,由此可形成以全国人大常委会、省级人大常委会为双重备案审查主体的设区的市法规审查主体结构。这一双重主体结构合理分工、有效衔接联动,既可维护法制统一、提高地方立法质量,又可为加强备案审查提供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立法 设区的市 备案审查 合宪性审查 精细立法
下载PDF
设区的市开始立法的确定与筹备——以《立法法》第72条第4款为中心的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郑磊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1-80,175,共10页
设区的市扩容立法,是《立法法》修改的一大亮点。在《立法法》修改后的14个月中,各省、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已经确定232个设区的市可以开始立法,赋予设区的市开始立法的"具体步骤和时间"的确定阀门并未被严格掌控,因为设区的... 设区的市扩容立法,是《立法法》修改的一大亮点。在《立法法》修改后的14个月中,各省、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已经确定232个设区的市可以开始立法,赋予设区的市开始立法的"具体步骤和时间"的确定阀门并未被严格掌控,因为设区的市的立法资格始于修改后《立法法》的赋权。《立法法》第72条第4款兼具"确定与筹备条款"的双重功能,其蕴含的"积极稳妥"内涵包含对两类主体的规范要求:设区的市在付诸立法实践前的筹备工作中如何提高立法能力,省、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如何通过组织准备和方案准备保障设区的市立法能力的提高。另外,不排除在设区的市开始立法之后由此激活地方立法审查机制的可能。如此,设区的市扩容立法反而将倒逼立法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法法》第72条第4款 设区的市 地方立法 备案审查
下载PDF
设区的市立法的精准化路径:基于立法选题的思考 被引量:11
11
作者 卢护锋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7-88,共12页
精准立法、体现本地特色是设区的市行使立法权的正当性基础,在立法活动所涉及的各个环节中,选题无疑是启动这项工作初始的阶段,因而也是直接关系到整个地方性法规质量的环节。通过对设区的市当前立法情况的梳理,可以发现在立法选题中同... 精准立法、体现本地特色是设区的市行使立法权的正当性基础,在立法活动所涉及的各个环节中,选题无疑是启动这项工作初始的阶段,因而也是直接关系到整个地方性法规质量的环节。通过对设区的市当前立法情况的梳理,可以发现在立法选题中同时存在着"过热"和"过冷"现象。这种"过热"或"过冷"难以通过正当性考问,是立法者的主观意向和制度建设缺失的客观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改变这个现状,需要在观念上认识到立法功能的有限性而慎用立法权,同时将立法选题、立法预测等准备性过程置于与其他法定立法程序同等重要的地位。在立法选题的制度建设上要围绕立法选题编制管理、立法源的扩大、立项项目之间评估与竞争机制等内容来展开。除此以外,立法选题与国家和地区大局工作的紧密度、立法选题与立法容量的契合度、立法选题与法规文本的成熟度以及立法选题与立法规划、计划的衔接度等技术性因素对改变这一现状亦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区的市 精准立法 立法选题 理念与制度
下载PDF
设区的市提升立法质量的路径 被引量:10
12
作者 席灵芝 滕晓丹 《地方立法研究》 2017年第2期91-98,共8页
《立法法》修改后,各设区的市在较短的时间内陆续启动了地方立法工作,带来了我国立法工作格局和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新变化。然而,设区的市地方立法工作毕竟刚刚起步,在提高立法质量方面仍然任重道远,面临着主观客观等因素的制约。其中,... 《立法法》修改后,各设区的市在较短的时间内陆续启动了地方立法工作,带来了我国立法工作格局和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新变化。然而,设区的市地方立法工作毕竟刚刚起步,在提高立法质量方面仍然任重道远,面临着主观客观等因素的制约。其中,客观方面的制约因素包括体制机制、人员编制等,而主观方面主要是指立法工作者自身的素质、思路。对体制机制的完善需要经过复杂的程序和长期的酝酿,同时也是各种研究的热点。相对而言,观念的转变更加灵活机动、便于施行,却又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当前,设区的市立法工作普遍存在着立项方向把握不准、对量化分析方法运用不足、对技术性规范重视不够等问题。而要解决好上述问题,就需要切实转变立法工作的观念和思路,把握好立项的方向,运用好量化分析方法,发挥技术性规范的作用,处理好严格与灵活的关系,增强民主立法的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区的市 地方立法 立法质量
下载PDF
推进设区的市行使地方立法权情况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菊 《地方立法研究》 2017年第3期33-43,共11页
为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决定提出的重大改革任务举措,2015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修改了《立法法》,赋予了所有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具体步骤和时间由各省、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确定。依法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是党中... 为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决定提出的重大改革任务举措,2015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修改了《立法法》,赋予了所有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具体步骤和时间由各省、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确定。依法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是我国立法体制的新发展,也是修改后的《立法法》实施的一个重点。《立法法》修改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将推进设区的市行使地方立法权作为重点工作;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深入调研,积极指导;各省、自治区积极谋划,稳步推进。目前,这项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98.5%的设区的市、自治州、不设区的地级市已经批准可以开始制定地方性法规,290多件地方性法规已经出台。然而,与立法积极性高涨相对应,设区的市行使地方立法权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任务 设区的市 赋予地方立法权 推进工作
下载PDF
地方立法能力提升的内省与前瞻——以陕西省设区的市立法现状为样本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敏 《地方立法研究》 2017年第3期66-76,共11页
2015年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同时把提高立法质量作为地方立法的一项重要目标。明确了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的赋予是对地方民众创造力和社会主体的制度性的尊重,是对地方特殊性和差异性的法律确认。同时... 2015年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同时把提高立法质量作为地方立法的一项重要目标。明确了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的赋予是对地方民众创造力和社会主体的制度性的尊重,是对地方特殊性和差异性的法律确认。同时赋予设区的市行使地方立法权也为进一步开展城市治理和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治理提供开创性和自主性的空间。从另一角度讲,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是进一步明确中央事权与地方事权的范围,也是提升地方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从地方立法权扩容的衡量尺度入手,通过以一省为单位对设区的市的地方立法现状做出系统、全面的分析,进而厘出提升地方立法能力的可操作性方案以及从中提炼出地方立法能力提升中关于立法聚合、主题开合以及方法融合的三点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立法 设区的市 现状分析 立法法
下载PDF
环境保护领域地方市级首次立法进展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烨 董华文 +3 位作者 汪光 卢文洲 陈中颖 李开明 《中国环境管理》 2018年第3期53-58,共6页
为调研设区的市立法权放开后各地立法进展,通过全国各省市政府网站(除港澳台外)等公开渠道收集整理的各设区的市"首次立法"(第一部实体法,简称"首法")立法情况,发现截至2017年7月,全国89%新获立法权设区的市已完成&... 为调研设区的市立法权放开后各地立法进展,通过全国各省市政府网站(除港澳台外)等公开渠道收集整理的各设区的市"首次立法"(第一部实体法,简称"首法")立法情况,发现截至2017年7月,全国89%新获立法权设区的市已完成"首法"立项,超一半新获立法权设区的市已顺利出台"首法"。从"首法"立项类型来看,约40%设区的市"首法"关注环境保护,仅次于城乡建设与管理类立法,表明环境保护是各地"首法"立法关注的重点领域之一。从地方环境"首法"立项类型来看,水环境保护领域条例立项数最多,其次是生态保护领域和大气污染防治领域;从地方环境"首法"立项分布来看,水环境保护类条例多分布于位于水系末端的沿海各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则主要集中于京津冀及其周边空气质量较差的区域。当前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各地有必要抓住地方立法这一机遇,研究出台地方环境条例,助力地方环境管理水平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环境立法 设区的市 首次立法
下载PDF
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限的实践问题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竞遥 《地方立法研究》 2019年第5期119-128,共10页
2015年《立法法》修订后,在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三个方面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这三类地方立法事项的法律规定存在概括性和不确定性,在立法实践中产生了对设区的市的地方立法权限范围过度泛化解释、地方立法主... 2015年《立法法》修订后,在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三个方面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这三类地方立法事项的法律规定存在概括性和不确定性,在立法实践中产生了对设区的市的地方立法权限范围过度泛化解释、地方立法主体权限划分不明、立法质量偏低等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地方立法质量,本文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可以通过法律解释的方式,明确三类事项的内容,并通过立法进一步配置地方立法权限。省级人大常委会应对设区的市的地方立法从严审查,设区的市也应适当节制行使地方立法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法法 设区的市 地方立法 立法权限
下载PDF
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限范围探究
17
作者 徐德刚 陈顺龙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56-61,共6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七十二条关于设区的市立法权限范围的规定已相对滞后。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立法权限范围过窄、立法需求不能得到满足,不利于地方特色的体现,法律文本规定不清晰和重大改革于法有据难以实现的问题。为完善立法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七十二条关于设区的市立法权限范围的规定已相对滞后。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立法权限范围过窄、立法需求不能得到满足,不利于地方特色的体现,法律文本规定不清晰和重大改革于法有据难以实现的问题。为完善立法权限范围,在立法实践中可以通过完善“三大事项”的限制规定、对“等”作扩大解释、尝试赋予其专属立法权、逐步构建省级人大常委会的备案审查权来进一步明确其立法权限范围,使设区的市立法在不抵触上位法和遵循法制统一原则的底线下,最大程度地发挥立法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实现立法的精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区的市 城乡建设与管理 立法权限范围
下载PDF
城市新区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被引量:4
18
作者 曾翔旻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44-48,共5页
为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潮、积极应对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加快推进城市现代化进程、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我国诸多城市加紧实施新区发展战略。城市新区的发展确定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如何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的发展成为摆在... 为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潮、积极应对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加快推进城市现代化进程、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我国诸多城市加紧实施新区发展战略。城市新区的发展确定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如何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的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一个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在分析研究城市新区特征和现实意义的基础上,与传统的老城区发展相比较,研究城市新区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并提出城市新区发展的着力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新区 老城区 城市功能 可持续
下载PDF
二十一世纪福州老年人居环境问题初探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大东 潘海洪 《福建建筑》 2001年第2期25-26,共2页
通过对老年人居环境问题的分析 ,提出福州市城市发展中应重视人口老年化 ,重视社区建设。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老年人居环境 社区 21世纪 福州市
下载PDF
基于多元回归数学分析模型某区域内斜坡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洪燕 李满意 司洪涛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1期73-76,共4页
基于多元回归数学分析模型对某县城区域内30个滑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得出影响斜坡稳定性的最主要因素和该区域的多元回归数学分析模型。此方法对该县城区域斜坡的研究结果表明,得出的回归方程回归效果显著。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可以用于斜... 基于多元回归数学分析模型对某县城区域内30个滑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得出影响斜坡稳定性的最主要因素和该区域的多元回归数学分析模型。此方法对该县城区域斜坡的研究结果表明,得出的回归方程回归效果显著。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可以用于斜坡稳定性的初步分级,并且方法简单、灵活、成本低,是规划阶段斜坡稳定性评价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回归数学分析模型 区域斜坡稳定性 稳定性初步分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