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对电网的影响及相关需求分析 被引量:51
1
作者 杨卫东 薛峰 +2 位作者 徐泰山 方勇杰 李碧君 《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 2009年第4期35-39,43,共6页
从电压和频率稳定性、电能质量、短期负荷预测等方面,分析了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接入电网后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可能产生的影响;并从继电保护、供电可靠性、电能计量、配电系统的实时监控和调节等方面,论述了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接入电网后对... 从电压和频率稳定性、电能质量、短期负荷预测等方面,分析了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接入电网后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可能产生的影响;并从继电保护、供电可靠性、电能计量、配电系统的实时监控和调节等方面,论述了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接入电网后对配电网可能产生的影响。此外,分析了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对电网仿真分析和计算以及电网研究试验环境将要产生的新需求,并就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对原有电网调度运行管理模式、运行准则、安全稳定导则的影响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定等问题阐述了初步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 电能质量 安全稳定性 配电网 仿真分析和计算 试验环境 调度运行管理模式
原文传递
配电自动化技术应用与配电网安全运行管理 被引量:22
2
作者 吴寒松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9年第29期188-189,共2页
电力是流淌在社会网络中的能源“血液”,电力作为现代社会最基础的能源之一在各个行业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现代社会对于电力的需求是逐年上涨的,保质保量的做好电力供应对于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配电自动化... 电力是流淌在社会网络中的能源“血液”,电力作为现代社会最基础的能源之一在各个行业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现代社会对于电力的需求是逐年上涨的,保质保量的做好电力供应对于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配电自动化技术是应用于现代配电系统中的重要技术,通过应用配电自动化技术将有助于配电网的运行管理,为用于提供高质量、高可靠性的供电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自动化技术 电网 安全 运行管理
下载PDF
配电网电能质量监测数据简约方法探讨 被引量:22
3
作者 王红星 刘军成 +2 位作者 李军 张欣 梁栋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20年第6期8-12,共5页
模拟具有正态分布特征的电能质量扰动样本,对其施加IEC 61000-4-30规定的数据简约方法进行抽样,同时进行无数据简约方法的等时间间隔抽样,对各类抽样进行95%置信区间参数无偏估计,通过分析比较不同样本分布信息得出如下结论:IEC 61000-4... 模拟具有正态分布特征的电能质量扰动样本,对其施加IEC 61000-4-30规定的数据简约方法进行抽样,同时进行无数据简约方法的等时间间隔抽样,对各类抽样进行95%置信区间参数无偏估计,通过分析比较不同样本分布信息得出如下结论:IEC 61000-4-30规定的数据简约方法较大程度地改变了电能质量实际扰动的分布。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适合配电网的电能质量监测方法,即放弃IEC 61000-4-30规定的数据简约方法,对10周波原始记录采取定时间间隔抽样。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反映真实的电能质量扰动分布特征,也利于降低监测设备成本,便于在配电网大规模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电能质量 数据简约 监测
下载PDF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对我国电网损毁性影响概述 被引量:20
4
作者 陈鹏云 王羽 +6 位作者 文习山 蓝磊 王成智 甘艳 张露 詹帆 付平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35-139,共5页
为提高电网抵御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能力,回顾我国发生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主要历史事件,总结了该型灾害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对我国电网损毁的特点。对比分析冰灾和拉尼娜事件的时间对应关系,认为拉尼娜事件可作为预测冰雪灾害的一个重要因... 为提高电网抵御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能力,回顾我国发生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主要历史事件,总结了该型灾害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对我国电网损毁的特点。对比分析冰灾和拉尼娜事件的时间对应关系,认为拉尼娜事件可作为预测冰雪灾害的一个重要因素。结合2008年初冰灾对电网损毁影响的统计结果,分析了电网受损的原因和电网防冰灾设计标准,探讨了我国电网防冰灾策略和技术措施,建议从多方面采取措施以提高我国电网抗冰灾能力,如骨干网架差异化设计、电网防冰灾设计标准优化调整、覆冰调查及冰区图修订完善、线路走廊规划及现场勘测、严重覆冰地段的线路改造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时空分布 防冰措施 设计标准 减灾措施 电网
下载PDF
配用电无线通信专网在复杂地理环境下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郭志华 薛晓慧 +4 位作者 厉娜 万江飞 陈平 林喜 景钦锋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5-172,共8页
针对我国广大山区、丘陵等复杂地区的配用电无线通信专网建设与应用进行了研究。探索了在此类地区建设电力无线通信专网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及无线通信专网的功能性能需求和经济性要求。结合配用电业务需求对主流无线通信技术体制进行... 针对我国广大山区、丘陵等复杂地区的配用电无线通信专网建设与应用进行了研究。探索了在此类地区建设电力无线通信专网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及无线通信专网的功能性能需求和经济性要求。结合配用电业务需求对主流无线通信技术体制进行分析对比,推荐适合该类地区应用的LTE230电力无线通信专网系统。提出LTE230的建设思路和应用模式,促进该类地区智能电网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配用电通信网 无线通信专网 LTE230 4G
下载PDF
考虑分布式电源运行特性的青海配电网储能规划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安娟 黄存强 +3 位作者 杨曦 程文俊 刘兴文 李扬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20年第8期98-102,共5页
青海配电网储能规划的传统方法忽略了建立环状供电结构,导致配电网存在储能少、规划成本高的问题。该研究提出考虑分布式电源运行特性的青海配电网储能规划方法,分析分布式电源的运行特性,建立青海配电网储能规划模型,引入傅里叶频谱分... 青海配电网储能规划的传统方法忽略了建立环状供电结构,导致配电网存在储能少、规划成本高的问题。该研究提出考虑分布式电源运行特性的青海配电网储能规划方法,分析分布式电源的运行特性,建立青海配电网储能规划模型,引入傅里叶频谱分析法,控制青海配电网储能线路中频率过高的电压。根据特性分析结果,通过环状供电结构消除约束,更好地实现储能规划。实验结果表明,该研究方法的储能规划效果更好,规划成本更低,能够实现高质量的储能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青海配电网 储能规划 电网规划 傅里叶频谱分析法
下载PDF
法国配电网及其规划管理浅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崔凯 李敬如 赵娟 《电力建设》 2013年第8期112-115,共4页
法国配电公司(ERDF)是法国配电网的主要运营商。介绍了ERDF配电网工作的管理模式以及配电网规划组织的开展情况,描述了典型配电网结构的类型及其应用场合,给出了配变、线路、开关等主要配电设备的选型原则。同时还对法国分布式电源的接... 法国配电公司(ERDF)是法国配电网的主要运营商。介绍了ERDF配电网工作的管理模式以及配电网规划组织的开展情况,描述了典型配电网结构的类型及其应用场合,给出了配变、线路、开关等主要配电设备的选型原则。同时还对法国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和供电可靠性监管等内容进行了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规划 电网结构 配电设备 分布式电源 供电可靠性
原文传递
计及动态热定值的配电网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艳玲 梁立凯 +2 位作者 韩学山 王孟夏 王明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10-1416,共7页
架空线路传输容量限制是影响配电网可靠性的重要因素,动态热定值可有效挖掘现有配电线路的热载流能力,提高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为此,该文基于CIGRE标准计算架空线路实时气象条件下的最大允许热载流量,采用序贯蒙特卡罗方法抽取系统状态... 架空线路传输容量限制是影响配电网可靠性的重要因素,动态热定值可有效挖掘现有配电线路的热载流能力,提高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为此,该文基于CIGRE标准计算架空线路实时气象条件下的最大允许热载流量,采用序贯蒙特卡罗方法抽取系统状态,建立考虑线路动态热载流限制的状态分析模型,通过比较基于静态热定值和动态热定值的系统可靠性指标,量化动态热定值产生的可靠性收益,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动态热定值时间尺度(按小时、按周、按月和按季度)的不同对其产生经济效益的影响。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其结果表明动态热定值可显著提高配电网的可靠性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热定值 配电网 可靠性指标 经济效益 序贯蒙特卡罗
下载PDF
蒙东地区适应新能源消纳的储能系统配置效果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肖冰 吴晓丹 +3 位作者 尹宏学 吴冠宇 孙睿 周京华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3-20,共8页
近年来,蒙东地区新能源并网发电量快速增加,而传统的网架结构导致部分新能源发电无法及时消纳,存在弃风弃光问题。本文以蒙东地区新能源消纳问题较为突出的通辽电网北部地区即左中变电站—舍伯吐变电站—城园变电站—宝龙山变电站一带为... 近年来,蒙东地区新能源并网发电量快速增加,而传统的网架结构导致部分新能源发电无法及时消纳,存在弃风弃光问题。本文以蒙东地区新能源消纳问题较为突出的通辽电网北部地区即左中变电站—舍伯吐变电站—城园变电站—宝龙山变电站一带为例,建立了储能系统接入电网的潮流计算模型,通过改进型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得到储能系统的优化安装地点和配置容量。仿真结果表明,储能系统合理的布点位置及容量配置可以有效改善通辽北部大规模风电场并网后电网的潮流分布,从而提高新能源消纳能力,缓解常规火电机组的调峰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消纳 储能系统 多目标优化 粒子群优化算法 潮流分布 蒙东电网 容量配置 布点
下载PDF
浅谈配网防风加强措施 被引量:11
10
作者 罗俊平 《南方电网技术》 2013年第3期63-66,共4页
台风对配网的损毁主要表现在线路跳闸、倒杆(塔)、断线三个方面。为了提高配电网线路防风效果,根据国家标准2010版配网规范,就线路防风加强技术措施提出如防串倒加强措施、提高基础抗倾覆能力、微地形特殊处理、线路防风拉线安装范围相... 台风对配网的损毁主要表现在线路跳闸、倒杆(塔)、断线三个方面。为了提高配电网线路防风效果,根据国家标准2010版配网规范,就线路防风加强技术措施提出如防串倒加强措施、提高基础抗倾覆能力、微地形特殊处理、线路防风拉线安装范围相隔、档距大于95 m的特殊区段可局部采用带钢芯的绝缘导线、配网电缆化等11项建议,另外对加强运行管理以及加强应急救援也提出了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配网 加强措施
下载PDF
基于K-Means聚类和梯度提升树算法的配电网线损计算方法 被引量:10
11
作者 焦昊 王海林 +1 位作者 陈锦铭 刘伟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22年第10期74-79,共6页
针对传统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需要电气参量多、工作量大、计算结果准确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K-Means聚类算法和GBDT(Gradient Boost Decision Tree,梯度提升树)算法的配电网线损计算的方法。先采用改进K-Means算法对配电网线损样... 针对传统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需要电气参量多、工作量大、计算结果准确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K-Means聚类算法和GBDT(Gradient Boost Decision Tree,梯度提升树)算法的配电网线损计算的方法。先采用改进K-Means算法对配电网线损样本进行聚类分析,然后将聚类后的数据集作为GBDT算法的输入数据集训练模型,最后进行线损的计算。采用本算法与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算例对比与分析,并利用扬州许方线路配电网实际线损值做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具有计算快速、精度更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配电网 梯度提升树 电网损耗 改进K-Means聚类算法
原文传递
配电网规划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量:9
12
作者 章海静 《陕西电力》 2007年第5期52-54,共3页
文章分析了城市和农村配电网普遍存在的问题,详细阐述了配电网规划的步骤及规划过程中应注意到的几个方面,并提出解决办法和措施;强调指出配电网规划应以解决电网目前存在的问题为首要任务;探讨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进一步提高配电网规划方... 文章分析了城市和农村配电网普遍存在的问题,详细阐述了配电网规划的步骤及规划过程中应注意到的几个方面,并提出解决办法和措施;强调指出配电网规划应以解决电网目前存在的问题为首要任务;探讨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进一步提高配电网规划方案的准确性、可行性及前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规划 规划方案 城网 农网
下载PDF
手持式PDA配电智能视频巡检管理系统设计 被引量:9
13
作者 任润虎 徐振梅 《电气技术》 2013年第4期72-74,83,共4页
针对现行的配电巡检方式的特点,提出更加完善的配电巡检方式,即手持式PDA配电智能巡检管理系统。该系统综合了移动GIS技术、GPS技术、视频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物联网RFID技术、PDA技术等目前新技术的应用,优化巡检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针对现行的配电巡检方式的特点,提出更加完善的配电巡检方式,即手持式PDA配电智能巡检管理系统。该系统综合了移动GIS技术、GPS技术、视频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物联网RFID技术、PDA技术等目前新技术的应用,优化巡检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改进工作流程,满足国家关于建设智能电网的信息化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 巡检 PDA 智能电网
下载PDF
考虑韧性增强策略的配电网负荷恢复优化 被引量:9
14
作者 吴文仙 韩冬 +1 位作者 孙伟卿 奚培锋 《电力科学与工程》 2019年第4期17-24,共8页
极端灾害事件容易导致大规模停电故障,对配电网的安全运行带来风险和挑战。微电网接入配电网的形式具有分散性、灵活性等特点,且在配电网故障后具有持续供电的优势,能够增强配电网的运行韧性。首先利用微电网建立以韧性最大化为目标的... 极端灾害事件容易导致大规模停电故障,对配电网的安全运行带来风险和挑战。微电网接入配电网的形式具有分散性、灵活性等特点,且在配电网故障后具有持续供电的优势,能够增强配电网的运行韧性。首先利用微电网建立以韧性最大化为目标的负荷供电恢复模型,实现了对配电网内部关键负荷及其他各类负荷供电的最优恢复。然后针对数学模型表现出的非线性特点,利用分段线性化方法对模型中潮流约束进行线性化处理,将配电网负荷恢复模型转化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问题。通过IEEE-33节点系统进行算例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模型及方法的有效性、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 配电网 微电网 负荷恢复 分段线性化
下载PDF
光伏发电并网系统对配电网电压稳定性影响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魏敏 刘锋 +2 位作者 王红伟 曾娟 马伟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19年第5期149-152,共4页
现有技术手段不能有效抑制并网系统的极限运行状态,导致配电网的荷载承受能力逐渐降低。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光伏发电并网系统对配电网电压稳定性的影响分析方法。在确定并网电源准入功率的基础上,对光伏配电节点、潮流环网进... 现有技术手段不能有效抑制并网系统的极限运行状态,导致配电网的荷载承受能力逐渐降低。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光伏发电并网系统对配电网电压稳定性的影响分析方法。在确定并网电源准入功率的基础上,对光伏配电节点、潮流环网进行处理,完成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配电潮流计算。在此基础上,通过确定配电网容量、并网位置、并网方式的变化情况,完成光伏发电并网系统对配电网电压稳定性的影响分析。模拟对比实验结果显示,与普通技术手段相比,应用新型光伏发电并网系统对配电网电压稳定性影响分析方法后,并网系统极限运行状态的发生几率明显降低,配电网荷载承受能力提升3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并网系统 配电电圧 准入功率 节点处理 潮流环网 电网容量
原文传递
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抗灾害特性评估方法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秀钊 陈姝敏 +3 位作者 钱纹 王志敏 陈焕军 陈煜 《广东电力》 2018年第1期51-56,共6页
配电网需要具备一定抵御台风、暴雨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并尽快恢复正常供电的特性,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等反负荷特性终端的接入可以使配电网抗灾害特性显著提高,为此,提出了一种含DG配电网的抗灾害特性评估方法。首先... 配电网需要具备一定抵御台风、暴雨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并尽快恢复正常供电的特性,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等反负荷特性终端的接入可以使配电网抗灾害特性显著提高,为此,提出了一种含DG配电网的抗灾害特性评估方法。首先基于台风风场模型建立了配电网灾害影响模型;然后考虑DG出力特性,建立了以匹配重要负荷供电需求为目标的负荷特性计算模型,给出了含DG配电网抗灾害能力指标计算方法和评估具体流程;最后,通过实际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抗灾害特性评估 配电网 电网故障
下载PDF
提高配电网新能源消纳比例的分布式储能系统优化配置方法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昊 《电气应用》 2022年第3期56-63,共8页
随着配电网中新能源接入比例的不断提高,配电网负荷低谷时刻的弃风弃光现象日益严重。为了提高配电网对新能源的消纳比例,提升分布式储能的运行收益,首先对分布式储能系统在配电网的应用进行了需求分析,明确了利用分布式储能系统提升新... 随着配电网中新能源接入比例的不断提高,配电网负荷低谷时刻的弃风弃光现象日益严重。为了提高配电网对新能源的消纳比例,提升分布式储能的运行收益,首先对分布式储能系统在配电网的应用进行了需求分析,明确了利用分布式储能系统提升新能源消纳比例的合理性。然后,构建了分布式储能系统优化配置方法,兼顾了储能系统的套利收益及其投运成本,以储能系统日运行净收益最优为目标,研究分布式储能系统的优化配置。最后,利用IEEE 33节点算例系统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证明所提出的储能系统配置方法在提升配电网对新能源消纳比例的同时,提升了配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新能源消纳 分布式储能系统 优化配置
下载PDF
基于有效容量分布的互联系统风电消纳能力评估 被引量:8
18
作者 孙伟卿 李恒 +1 位作者 杜习周 王承民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321-3327,共7页
我国拥有丰富的风力发电资源,但是弃风问题严重,亟需解决。电网互联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不仅可以有效提升风电消纳能力,而且对系统可靠性有着积极的影响。综合考虑源-网-荷各环节对风电消纳能力的影响,运用基于有效容量分布的随... 我国拥有丰富的风力发电资源,但是弃风问题严重,亟需解决。电网互联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不仅可以有效提升风电消纳能力,而且对系统可靠性有着积极的影响。综合考虑源-网-荷各环节对风电消纳能力的影响,运用基于有效容量分布的随机生产模拟方法,在消纳能力评估中考虑互联系统可靠性指标,并提出机组剩余有效容量分布的概念,结合联络线输电能力分布表征系统的有效供电能力。通过与需求负荷匹配来计算各互联系统的发电量、支援电量、支援概率等评估指标,从而在保证系统安全、经济、可靠的前提下全面反映评估周期内风电消纳情况。最后,基于IEEE-RTS负荷数据的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消纳 有效容量分布 互联电网 随机生产模拟
下载PDF
智能技术在10kV配电网规划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9
作者 吕英 《集成电路应用》 2022年第10期242-243,共2页
阐述10kV配电网的规划要求,智能配电网技术的应用,提出有针对性的控制方法,保障技术应用的灵活性与实效性,从而保障智能配电网技术的应用特点。
关键词 配电网规划 智能技术 电网技术
下载PDF
Resilience enhancement strategy using microgrids in distribution network 被引量:7
20
作者 Jiaren Wang Ning Xie +3 位作者 Wenxian Wu Dong Han Chengmin Wang Binruo Zhu 《Global Energy Interconnection》 2018年第5期537-543,共7页
We propose a restoration strategy using microgrids for restoring power supply to critical loads after an extreme event and thereby enhancing the resilience of the distribution power grid. The limited capacities of dis... We propose a restoration strategy using microgrids for restoring power supply to critical loads after an extreme event and thereby enhancing the resilience of the distribution power grid. The limited capacities of distributed generators(DGs) within the microgrids and those of intermittent energy sources such as wind and photovoltaic power are considered. An enhanced strategy model of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is established for maximizing the power supply to critical loads. Firstly, the importance of the load is quantified by using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 and the model of the microgrid output is further improved. In the demand response mechanism, an interruptible load is used to suppress the fluctuation in the distributed power output. Secondly, piecewise linearization method is applied to address the power flow constraints. Then, the resilience enhancement model of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is transformed into a mixed integer quadratic programming problem. The CPLEX solver is adopted to solve the above problem on the MATLAB platform. Finally, the proposed method is verified by applying it to practical scenari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ILIENCE distribution power grid MICROgrid Load RESTORATION PIECEWISE linear approxim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