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府重大投资项目舆情传播与舆情风险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高航 丁荣贵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6-110,128,共6页
根据来自4大类调研对象的339份有效问卷的调查结果,借助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政府重大投资项目舆情传播与舆情风险的关系。研究表明,由舆情主体、传播方式、舆情受众等变量所构成的舆情传播对舆情风险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以此为基础,提出... 根据来自4大类调研对象的339份有效问卷的调查结果,借助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政府重大投资项目舆情传播与舆情风险的关系。研究表明,由舆情主体、传播方式、舆情受众等变量所构成的舆情传播对舆情风险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加强对舆情信息动态监控、对舆情传播主体进行有效引导、根据舆情传播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应对、结合舆情受众特点开展疏导工作等建议,以期为提高政府公信力和重大项目信誉提供管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舆情传播 舆情风险 舆情信息 传播方式 传播主体 政府重大投资项目
下载PDF
从传播美学的视角看现代艺术设计的新发展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安安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119-122,共4页
从分析传播中的审美活动出发,探讨了现代艺术设计新的发展特点,研究表明这些发展特征贯穿于审美传播活动的3个阶段,并以传播美学的审美信息、审美时空、审美方式等在新形势下的表现特征为影响因素之一,目的是使现代艺术设计突破发展的... 从分析传播中的审美活动出发,探讨了现代艺术设计新的发展特点,研究表明这些发展特征贯穿于审美传播活动的3个阶段,并以传播美学的审美信息、审美时空、审美方式等在新形势下的表现特征为影响因素之一,目的是使现代艺术设计突破发展的限制框架,得到更合理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美学 审美信息 审美时空 审美方式 艺术设计
下载PDF
传播决定文体论——以中国古代散文文体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谌东飚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1-54,共4页
本文以中国古代散文文体为例,论证了传播方式、传播媒介、传播类型、传播环境、传播时效对散文文体的制约。并进而指出,一切文学样式的文体都是由传播活动决定的。
关键词 文体 散文 文体
下载PDF
沈德潜早年诗名传播问题考辨
4
作者 祝福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93-99,共7页
沈德潜是清代乾隆诗坛盟主,晚年因乾隆皇帝恩遇而宦达。据袁枚等清代学者记述,其在壮年时期,就曾因鄂尔泰编选的《南邦黎献集》受知于皇四子弘历。对《南邦黎献集》进行考证,可知这一说法存在诸多漏洞,但沈德潜早年即有诗名当为事实。... 沈德潜是清代乾隆诗坛盟主,晚年因乾隆皇帝恩遇而宦达。据袁枚等清代学者记述,其在壮年时期,就曾因鄂尔泰编选的《南邦黎献集》受知于皇四子弘历。对《南邦黎献集》进行考证,可知这一说法存在诸多漏洞,但沈德潜早年即有诗名当为事实。进士及第之前,沈德潜通过坐馆、求学、修志等交游活动,已被名流文士与朝廷官员所欣赏,诗名不仅在吴中地区日益流传,亦远播至浙中、京师等地。其时,沈德潜高扬诗教精神,树立唐诗典范,融合格调与神韵,思想的正统性契合了康乾之际的诗学转捩,是被主流诗坛接纳的深层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德潜 诗名 康乾诗坛 传播途径 格调说
下载PDF
《聊斋全图》与《聊斋图说》丛考三题 被引量:1
5
作者 许军杰 《蒲松龄研究》 2021年第4期90-105,共16页
《聊斋全图》与《聊斋图说》是两套清代晚期的聊斋题材彩绘画册,篇幅卷帙浩繁,刻画精雅生动,对于研究《聊斋志异》的图像传播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在悉数整合现知资料的基础上,考察了关涉两套画册的三个问题。首先,从纪年藏款入手确定了... 《聊斋全图》与《聊斋图说》是两套清代晚期的聊斋题材彩绘画册,篇幅卷帙浩繁,刻画精雅生动,对于研究《聊斋志异》的图像传播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在悉数整合现知资料的基础上,考察了关涉两套画册的三个问题。首先,从纪年藏款入手确定了《聊斋全图》的大致创作年代,是目前所见最早的聊斋题材画作,填补了自手稿本至《详注〈聊斋志异〉图咏》刊行百余年间的图像空白;其次,考辨了两场拍卖会上所出现两本题为《聊斋图说(第二册)》图册的真伪问题;最后,对“《聊斋图说》为慈禧六十岁寿礼”之说进行了反思与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全图》 《聊斋图说》 图像传播 纪年藏款 绘画风格
下载PDF
试析《域外小说集》初期的传播困境及成因
6
作者 熊辉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8,共8页
《域外小说集》在中国翻译文学史上享有盛誉,但就是这样一部被今人视为开时代风气之先的译作,其在初期的传播和接受却呈现出惨淡的光景。周氏兄弟作为译者十分重视作品的宣传和流通,赞助者蒋抑卮通过特殊的方式来扩大译作的接受人群,而... 《域外小说集》在中国翻译文学史上享有盛誉,但就是这样一部被今人视为开时代风气之先的译作,其在初期的传播和接受却呈现出惨淡的光景。周氏兄弟作为译者十分重视作品的宣传和流通,赞助者蒋抑卮通过特殊的方式来扩大译作的接受人群,而作者的赠书活动也在无形中推动了译作的传播。即便如此,译作的销量和传播还是十分有限,主要原因在于译者语言的僵硬和译作文体形式的陌生化,译作难以满足当时受众的阅读期待,也与彼时图书市场的发展趋势有关。周氏兄弟在《域外小说集》中所体现出来的超前意识使这部译作成为“将来时代”的经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域外小说集》 翻译文学 文学传播 短篇小说文体
下载PDF
先唐诗歌的类书传播及其文学史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吴大顺 王志颖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1-7,共7页
魏晋南北朝类书的编撰之风,使诗歌通过类书得以广泛传播,有效促进了追求辞藻和事典的六朝浮靡诗风的发展,也促成了诗歌的“摘句”批评方式。唐初类书编撰与诗坛的互动,进一步促使六朝绮靡诗风在初唐盛行,伴随类书在文人层的深入和持久传... 魏晋南北朝类书的编撰之风,使诗歌通过类书得以广泛传播,有效促进了追求辞藻和事典的六朝浮靡诗风的发展,也促成了诗歌的“摘句”批评方式。唐初类书编撰与诗坛的互动,进一步促使六朝绮靡诗风在初唐盛行,伴随类书在文人层的深入和持久传播,类书诗歌“摘句”特点深入人心,经历数百年的涵养浸润,逐渐内化为文人的价值理念,使诗歌的“摘句”批评成为中国诗歌批评的一种重要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唐诗歌 类书传播 诗风 摘句批评
下载PDF
清末留学教育人力资本思想的演变 被引量:2
8
作者 朱孔京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5-129,共5页
清末留学教育是在近代列强侵略逐步加深,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情况下被动进行的,也是当时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着出国留学而进行的各种议论、纷争,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清末留学教育思想,这主要... 清末留学教育是在近代列强侵略逐步加深,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情况下被动进行的,也是当时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着出国留学而进行的各种议论、纷争,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清末留学教育思想,这主要有容闳的"西学东渐",培养完全"西化"人才的留学教育思想;洋务时期的"中体西用",培养富国强兵军事、民用人才的留学教育思想;维新时期的"变法图强",培养救国救民、挽救民族危亡的留学教育思想;新政时期"奖励游学"、"以日为师",培养新政所急需新式人才的留学教育思想。这些都深深地打上了各个时代的烙印,体现着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思潮从简单的器物、技术到后来的制度、政策进而过渡到更深刻的思想、观念的转变,体现着人们对西学认知和接受程度地加深。这期间,培养适应当时世界发展趋势的、具有新技术、新知识、新观念的人才一直是清末留学教育的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学教育思想 西学东渐 中体西用
原文传递
论宋代石刻与其文学创作导向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星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1-110,共10页
宋代石刻是宋代文学作品单篇即时传播的一种普遍方式。相对于抄录、口头传播等方式,石刻能大量拓印,其影响面广、传播力强,有助于读者了解、评价作家作品,在宋代文学典范的形成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作品刻石通常是一种事前选择,刻石过... 宋代石刻是宋代文学作品单篇即时传播的一种普遍方式。相对于抄录、口头传播等方式,石刻能大量拓印,其影响面广、传播力强,有助于读者了解、评价作家作品,在宋代文学典范的形成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作品刻石通常是一种事前选择,刻石过程即是对众多作品进行过滤和凝定,优中选优,凸显经典。宋人还通过对当代或前代经典作家作品的刻石,进行典范的选择,而这些刻石的作品传播力更强,影响也更大,从而间接对创作风尚有所引导。宋人通过刻韩愈、柳宗元的文章,陶渊明、杜甫的诗歌,以及刻宋代苏轼、黄庭坚的典范作品,有意识地表达其创作主张与追求,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引导并影响了宋代文学的创作风貌。宋代杜诗的刻石传播便是一个石刻传播引导宋诗创作的典型范例。加强对宋代石刻文学作品、文学传播与文学创作相互关系的研究,将会深化对宋代文学生成史、发展史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石刻 石刻传播 经典化 宋代文风
原文传递
中国古典词学中诗词体性之辨的承衍
10
作者 胡建次 汪素琴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4-119,共6页
我国古典词学中诗词体性之辨的承衍主要体现在两条线索中:一是偏于辨分诗词体性之异论的承衍,二是偏于辨说诗词体性之通论的承衍。上述两条线索从不同的维面上展开了诗词体性之论,为后人全面深入地认识词作体性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辨识。
关键词 古典词学 诗词体性之辨 线索承衍 辨异论 辨通论
下载PDF
论汉魏六朝娱乐歌辞的传播特点
11
作者 吴大顺 《河池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18-23,共6页
在汉魏六朝娱乐歌辞中,相和三调歌辞和吴歌西曲歌辞对中国诗歌发展影响最大。相比仪式歌辞,汉魏六朝娱乐歌辞的传播呈现三个特点:一是往往伴随娱乐音乐活动展开,歌辞内容的娱乐性和世俗性特征鲜明;二是在民间乡邑、贵族文人和宫廷游宴... 在汉魏六朝娱乐歌辞中,相和三调歌辞和吴歌西曲歌辞对中国诗歌发展影响最大。相比仪式歌辞,汉魏六朝娱乐歌辞的传播呈现三个特点:一是往往伴随娱乐音乐活动展开,歌辞内容的娱乐性和世俗性特征鲜明;二是在民间乡邑、贵族文人和宫廷游宴等娱乐场合普遍传播,范围广泛;三是从民间到宫廷的传播过程,促使娱乐歌辞的雅俗交流。这些传播特点对汉魏六朝诗体演进及诗风嬗变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六朝 娱乐歌辞 传播 诗风嬗变
下载PDF
浅谈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创作差异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顺富 贺昱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77-78,81,共3页
网络写手与传统作家从网络文学诞生起似乎就是一组不可调和的矛盾,而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创作过程又天然存在着差异。网络文学以大胆新颖的构思,激情澎湃的情感以及它“另类”的语言,在文学这块领域内大放异彩。网络文学的不断发展给... 网络写手与传统作家从网络文学诞生起似乎就是一组不可调和的矛盾,而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创作过程又天然存在着差异。网络文学以大胆新颖的构思,激情澎湃的情感以及它“另类”的语言,在文学这块领域内大放异彩。网络文学的不断发展给传统文学带来了冲击,同时他们又在相互影响,并不断走向交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学 传统文学 传播方式 写作主体 创作文本
下载PDF
胶东三山岛金矿中深部成矿流体对比及矿床成因 被引量:56
13
作者 姜晓辉 范宏瑞 +4 位作者 胡芳芳 杨奎锋 蓝廷广 郑小礼 金念宪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27-1340,共14页
三山岛金矿位于胶东西北部,属于典型的破碎蚀变岩型金矿。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该矿床为中温、中低盐度H2O-CO2-NaCl±CH4流体;中深部成矿流体对比研究表明,在纵深超过2000m范围内,成矿流体具有较一致的成矿流体介质条件,主成矿均一... 三山岛金矿位于胶东西北部,属于典型的破碎蚀变岩型金矿。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该矿床为中温、中低盐度H2O-CO2-NaCl±CH4流体;中深部成矿流体对比研究表明,在纵深超过2000m范围内,成矿流体具有较一致的成矿流体介质条件,主成矿均一温度为170~330℃,成矿压力为50~255MPa。H、O、C同位素表明,深源流体参与了成矿作用,很可能是与金矿床伴生的基性幔源岩浆脱水形成的岩浆水,在地壳浅部遭受到大气降水的混合,而S同位素研究进一步揭示了成矿物质具有多源性,矿区浅表在成矿晚期可能受到了表生硫影响而导致δ34S偏高。水岩反应、成矿应力场转变及表面吸附电化学还原反应等导致金沉淀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稳定同位素 深部矿体 破碎蚀变岩型 三山岛金矿 胶东
下载PDF
Alteration and mineralization styles of the orogenic disseminated Zhenyuan gold deposit, southeastern Tibet: Contrast with carlin gold deposit 被引量:6
14
作者 Huajian Li Qingfei Wang +3 位作者 Jun Deng Lin Yang Chaoyi Dong Huazhi Yu 《Geoscience Frontiers》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5期1849-1862,共14页
Orogenic disseminated and Carlin gold deposits share much similarity in alteration and mineralization.The disseminated orogenic Zhenyuan Au deposit along the Ailaoshan shear zone,southeastern Tibet,was selected to cla... Orogenic disseminated and Carlin gold deposits share much similarity in alteration and mineralization.The disseminated orogenic Zhenyuan Au deposit along the Ailaoshan shear zone,southeastern Tibet,was selected to clarify their difference.The alteration and mineralization from the different lithologies,including meta-quartz sandstone,carbonaceous slate,meta-(ultra)mafic rock,quartz porphyry and lamprophyre were researched.According to the mineral assemblage and replacement relationship in all types of host rocks,two reactions show general control on gold deposition:(1) replacement of earlier magnetite by pyrite and carbonaceous material;(2) alteration of biotite and phlogopite phenocrysts in quartz porphyry and lamprophyre into dolomite/ankerite and sericite.Despite the lamprophyre is volumetrically minor and much less fractured than other host rocks,it contains a large portion of Au reserve,indicating that the chemically active lithology has played a more important role in gold precipitation compared to structure.LA-ICP-MS analysis shows that Au mainly occurs as invisible gold in fine-grained pyrite disseminated in the host rocks,with Au content reaching to 258.95 ppm.The diagenetic core of pyrite in meta-quartz sandstone enriched in Co,Ni,Mo,Ag and Hg is wrapped by hydrothermal pyrite enriched in Cu,As,Sb,Au,Tl,Pb and Bi.Different host rock lithology has much impact on the alteration and mineralization features.Carbonate and sericite in altered lamprophyre show they have higher Mg than those developed in other of host rocks denoting that the carbonate and sericite incorporated Mg from phlogopite phenocrysts in the primary lamprophyre during alteration.The ore fluid activated the diagenetic pyrite in meta-quartz sandstone leading the hydrothermal pyrite enriched in Cu,Mo,Ag,Sb,Te,Hg,Tl,Pb and Bi,but the hydrothermal pyrite in meta-(ultra)mafic rock is enriched in Co and Ni as the meta-(ultra)mafic rock host rock contain high content of Co and Ni.However,Au and As shear similar range in both types of host rocks 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henyuan GOLD DEPOSIT disseminATED OROGENIC GOLD DEPOSIT Host-rock ALTERATION Mineralization style Carlin GOLD DEPOSIT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