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话语的角度重读魏易与林纾合译的《黑奴吁天录》 被引量:71
1
作者 张佩瑶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20,共6页
话语的定义很多。本文采用的是法国文化及思想史学者米歇·傅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的理论。傅柯对话语的看法,重要之处是让我们重新思考语言、知识与权力的关系;他推翻了很多人把语言视为传达或表述知识的透明工具这种一... 话语的定义很多。本文采用的是法国文化及思想史学者米歇·傅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的理论。傅柯对话语的看法,重要之处是让我们重新思考语言、知识与权力的关系;他推翻了很多人把语言视为传达或表述知识的透明工具这种一厢情愿的看法,让我们认识到语言是意识形态的载体,话语运作的原材料。本文把傅柯这些论点运用到翻译研究的范畴,以个案研究的手法,重读魏易与林纾合译的《黑奴吁天录》,重点分析两位译者如何处理原著的宗教内容,亦即原著一个重要的认知领域,再从中探讨翻译如何帮助我们了解两种文化实际沟通时的磨合过程。文中除了以‘翻译即话语’作为理论探讨的起点外,还提出多个相关的概念,例如‘知识管理’、‘颠覆’、‘阻遏’、‘审查/自我审查’等,希望有助研究的多样化,使翻译与文化这个课题的内容变得更为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 米歇·傅柯 权力 意识形态 魏易 林纾 知识管理 颠覆 阻遏 审查 自我审查
原文传递
对中国译学理论建设的几点建议 被引量:72
2
作者 张佩瑶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9,共7页
中国究竟有没有翻译理论,这个问题在中国译坛已讨论多年。中国学界对此议题有两大取向,一派坚持中国对翻译有自己一套看法;另一派则倾向以西方近代流行的译论作为判断准则,认为中国欠缺翻译理论。本文以“理论”这个字的词义作为切入点... 中国究竟有没有翻译理论,这个问题在中国译坛已讨论多年。中国学界对此议题有两大取向,一派坚持中国对翻译有自己一套看法;另一派则倾向以西方近代流行的译论作为判断准则,认为中国欠缺翻译理论。本文以“理论”这个字的词义作为切入点,试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何谓理论,讨论应该怎样界定中国有关翻译的讨论,并提出建立“翻译话语系统”,以推动中国翻译理论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理论 话语 米歇·傅柯 知识与权力 概念与认知模式 中国翻译史 翻译话语系统
原文传递
英语课堂话语的认知语境与交际效果分析 被引量:30
3
作者 寮菲 冯晓媛 《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6,共6页
本文运用关联理论对英语课堂话语的认知语境和交际效果进行了分析 ,重点研究了课堂教学这种限定性语境下以问答为形式的言语行为的特殊性 ,从认知的角度分析了其认知相关 ,同时对问答这种互动方式在以学生为主的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 本文运用关联理论对英语课堂话语的认知语境和交际效果进行了分析 ,重点研究了课堂教学这种限定性语境下以问答为形式的言语行为的特殊性 ,从认知的角度分析了其认知相关 ,同时对问答这种互动方式在以学生为主的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话语 认知语境 交际效果 相关性 基于知识 以学生为主
下载PDF
van Dijk的社会——认知话语分析 被引量:34
4
作者 辛斌 刘辰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19,共6页
van Dijk提出的"社会—认知"话语分析在批评话语分析中常被称为"话语—认知—社会三角"理论;该理论强调心智、话语和社会间的紧密关联,重视语境模型、知识机制、意识形态等的核心作用。van Dijk的社会认知理念是对... van Dijk提出的"社会—认知"话语分析在批评话语分析中常被称为"话语—认知—社会三角"理论;该理论强调心智、话语和社会间的紧密关联,重视语境模型、知识机制、意识形态等的核心作用。van Dijk的社会认知理念是对传统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心理语言学、认知心理学和认知语言学都为其社会—认知话语观提供理论和方法论的支持,而他的"社会—认知"话语分析也对这些理论进行补充和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认知”方法 话语分析 语境模型 K-机制
原文传递
语言学的问题意识、话语转向及学科问题 被引量:33
5
作者 李宇明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96-105,共10页
文章从语言研究的问题意识、研究语言的真实存在状态、语言学的学科问题等三个维度,试着对70年来中国语言学的发展做一小结。第一,古代语言研究的问题来自于经学,清末以来问题来自于社会语言规划和教育两大领域。改革开放之后,语言学界... 文章从语言研究的问题意识、研究语言的真实存在状态、语言学的学科问题等三个维度,试着对70年来中国语言学的发展做一小结。第一,古代语言研究的问题来自于经学,清末以来问题来自于社会语言规划和教育两大领域。改革开放之后,语言学界多把学术眼光聚焦于国外,聚焦于学科内部,相对忽视语言生活的“本源问题”,而“本源问题”是推动学术进步的本源动力。第二,语言的真实存在状态是话语,而索绪尔以来的传统是研究语言结构,相对轻视话语。话语功能语言学(话语分析)和互动语言学的兴起,推动着语言学的“话语转向”。以“本体研究”为本的中国语言学,以语言结构研究为学术基点,应尽快转向以话语研究为学术基点。第三,语言学早已成为科学,但学科设置仍处在语文学阶段,为语种所分割,与文学相纠缠。这种“蜂巢”般的碎片格局,严重妨碍了语言学共同体的形成和现代语言学人才的培养,难以整合其他学科的语言研究成果而形成“大语言学”的知识体系,限制了语言学的学科辐射作用和社会辐射作用。在总结70年中国语言学发展之时,必须认真考虑语言研究的“本源问题”、话语转向问题和学科设置及知识体系整合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语言学 问题意识 话语转向 学科设置 知识体系
下载PDF
作为知识生产的国家话语:国际传播中的知识理性与主体性认同 被引量:23
6
作者 陈薇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0-119,共10页
国际传播实践中,国家话语面临的主体性模糊、受众视角缺位和理性退遁等问题,源于全球性知识与权力同构和调校的话语霸权桎梏。知识社会学系统阐述了知识与权力、日常生活世界等社会之维共生共构的关系,提供了透视话语权力的理论视角。... 国际传播实践中,国家话语面临的主体性模糊、受众视角缺位和理性退遁等问题,源于全球性知识与权力同构和调校的话语霸权桎梏。知识社会学系统阐述了知识与权力、日常生活世界等社会之维共生共构的关系,提供了透视话语权力的理论视角。以话语的可理解性为前提,理性对话得以在主体间性与事实理性中展开,国家话语的知识属性得以彰明。在此基础上,从知识生产、知识共享和知识对话三个层面丰盈国家话语的自主性、开放性和理性维度,创新和优化基于知识生产的国家话语传播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话语 知识社会学 国际传播 主体性
原文传递
再论新时代中国特色档案学话语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9
7
作者 杨文 张斌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0-42,共13页
[目的/意义]增强中国档案学话语体系构建的自觉性和自主性,拓展新时代中国特色档案学话语体系理论研究。[研究设计/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政策分析法,解析新时代中国特色档案学话语体系构建的机理与路径。[结论/发现]从历... [目的/意义]增强中国档案学话语体系构建的自觉性和自主性,拓展新时代中国特色档案学话语体系理论研究。[研究设计/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政策分析法,解析新时代中国特色档案学话语体系构建的机理与路径。[结论/发现]从历史视角看,中国特色档案学话语体系的构建历经从学科创建到话语创建、从学科独立到话语独立、从学科自强到话语自强、从学科自信到话语自信的发展与演变。从现实视角看,新时代中国特色档案学话语体系肩负着阐释中国档案事业的发展道路与发展模式、构建融通中外开放自信的档案学话语体系、提升中国档案学话语的创新能力、推进中国档案学话语的大众传播、强化中国档案学话语的国际传播的时代使命。为此,亟需兼顾历史与现实,坚持本土化与国际性相统一、学术性与实践性相统一、传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内向性与外向性相统一,强化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的支撑,立足中国实际打造中国档案学派,扎根中国大地建构自主知识体系,面向“两个大局”推进理论创新,以时代为观照融通中外话语表达。[创新/价值]厘清了新时代中国特色档案学话语体系构建的历史经纬、主要任务、基本逻辑与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学 中国特色 话语体系 知识体系 理论创新
下载PDF
语言、话语与中国的对外传播 被引量:17
8
作者 胡键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4-83,177,178,共12页
语言是构建话语的关键性因素,话语是语言的运用。语言具有指向性、传播性、描述性、逻辑性、民族性等功能和特征,如果在运用语言时忽视了这些功能和特征,就会产生相应的“问题话语”。长期以来,困扰中国对外传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究竟... 语言是构建话语的关键性因素,话语是语言的运用。语言具有指向性、传播性、描述性、逻辑性、民族性等功能和特征,如果在运用语言时忽视了这些功能和特征,就会产生相应的“问题话语”。长期以来,困扰中国对外传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究竟用什么样的话语来说服世界。诚然,中国已经拥有了独特的话语,但中国话语的目的就是要试图说服世界,究竟以什么样的方式即如何运用语言来说服世界才是最关键的。社会科学知识大致包括两类:一类是本土的地方性知识,另一类是全球的普遍性知识。一方面,由于普遍性主要是来自西方,所以东方国家长期来面临着社会科学本土化的任务;另一方面,本土化知识必须要走向世界,使之转化成为普遍性知识。中国对外传播就是中国本土化知识走向世界并转化为普遍性知识的过程。鉴于此,中国话语必须要具有可对话性、可理解性、可接受性,此外还要克服话语的自恋、孤僻、偏执和对抗性,要善于利用可置换性的文化符号进行话语对接和语境的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 话语 中国对外传播 本土性知识 普遍性知识
下载PDF
真理、文化权威与知识生产的时代性——兼评福柯对真理话语的微观权力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刘魁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53-57,共5页
真理、权力与知识生产的关系是当代法国哲学大师福柯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但受后现代思潮的影响,福柯关注的是局部性的、非法的、被压制的知识的生产问题。其实,真理话语的形成受着占主导地位的文化权威的影响。为此,必须审视在不同时... 真理、权力与知识生产的关系是当代法国哲学大师福柯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但受后现代思潮的影响,福柯关注的是局部性的、非法的、被压制的知识的生产问题。其实,真理话语的形成受着占主导地位的文化权威的影响。为此,必须审视在不同时代的文化权威影响下的真理观的特征,并在反思工业文明真理观念与知识观念缺陷的基础上,探讨后工业时代真理观念及其知识生产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理话语 权力 文化权威 知识生产
下载PDF
从霸权到共享:知识经济时代课堂话语的对话性 被引量:15
10
作者 孙茂华 董晓波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5-78,共4页
传统课堂教师话语霸权剥夺了学生的话语权利,使课堂失去生机与活力。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冲击动摇了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权威地位,后现代知识观为教师反思和审视自身角色提供了新的视角,对话式教学从根本上让教师制造的话语霸权被削弱... 传统课堂教师话语霸权剥夺了学生的话语权利,使课堂失去生机与活力。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冲击动摇了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权威地位,后现代知识观为教师反思和审视自身角色提供了新的视角,对话式教学从根本上让教师制造的话语霸权被削弱,让学生"说话"的权利得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霸权 话语共享 知识经济 话语对话
下载PDF
重返基源问题:中国传播思想史的知识建构 被引量:14
11
作者 胡百精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8-130,共13页
构建中国传播学话语体系须补足重启传统的努力,为古今中西"十字路口"的对话、创造提供历史向度的思想资源。离开对传统的亲近、理解、同情和批判,实难完整理解现实、平衡观照中西,亦难开启有生机的未来。因言说与治乱兴亡关... 构建中国传播学话语体系须补足重启传统的努力,为古今中西"十字路口"的对话、创造提供历史向度的思想资源。离开对传统的亲近、理解、同情和批判,实难完整理解现实、平衡观照中西,亦难开启有生机的未来。因言说与治乱兴亡关联切近,言说与秩序的关系成为中国历代普遍关切的思想史基源问题。从基源问题出发,中国传播思想史形成了有关言说与天人秩序、政权与民众关系、人际与社会交往,以及言说与个体存在诸领域的丰厚观念遗产,并体现出秩序优先、价值共识优先、关系调适优先、和合创生优先等思想特质。为创造性转化传统思想,应重构传播思想史基源问题,重振人文主义、价值理性和"人学"意识,重返中国现实问题、生产在地知识并增益其全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思想史 言说 秩序 共识 知识建构
原文传递
多模态话语研究的知识图谱演化分析——基于国内外核心期刊的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陈风华 弗朗西斯科.维勒索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6期154-166,共13页
运用国际公认的权威可视化解析工具Cite Space,对国内核心期刊(CSSCI和全国中文核心)与国际核心期刊(SSCI和A&HCI)刊发的历年多模态话语研究文献作知识图谱演化分析。研究认为:首先,国内和国际学界的多模态话语研究的领军人物均为... 运用国际公认的权威可视化解析工具Cite Space,对国内核心期刊(CSSCI和全国中文核心)与国际核心期刊(SSCI和A&HCI)刊发的历年多模态话语研究文献作知识图谱演化分析。研究认为:首先,国内和国际学界的多模态话语研究的领军人物均为高校学者;其次,国内学界在过去的10余年里不断重视建构适合中国国情的多模态话语理论框架,但是团队合作的研究现象较为匮乏;再次,国际学界在过去20多年里的多模态话语研究覆盖更为广泛的学科领域,取得的丰富研究经验和精湛研究水平值得国内学界参考,国内学界需要在理论探索、学科合作以及内涵构成等方面加强对多模态话语的研究;最后,国内和国际学界需要共同努力深化多模态话语研究的理论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话语 国内核心期刊 国际核心期刊 CITESPACE 知识图谱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基于语义密度的教育语篇累积性知识建构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于晖 《中国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30,共10页
功能语言学与教育社会学共同关注知识在教育语篇中的建构,教育社会学家Maton创建合法化语码理论,其中语义性原则与体现累积性知识建构的语义波息息相关。语义性原则包含语义重力与语义密度。Maton&Doran(2017)尝试从功能语言学视角... 功能语言学与教育社会学共同关注知识在教育语篇中的建构,教育社会学家Maton创建合法化语码理论,其中语义性原则与体现累积性知识建构的语义波息息相关。语义性原则包含语义重力与语义密度。Maton&Doran(2017)尝试从功能语言学视角解读不同用词所体现的语义密度,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以天体物理领域的科普读物及教科书为例,对语篇词汇的语义密度等级进行标注,对比讨论物理知识在不同教育语篇中的建构方式,旨在为教师课堂话语的累积性知识建构提供参考,最终用于指导学科教学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密度 教育语篇 知识结构 累积性知识建构
原文传递
课程知识选择:从“谁的”到“何以可能” 被引量:9
14
作者 叶波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9-113,共5页
知识选择问题是课程领域的基本问题。知识选择并不只涉及特定利益群体间的斗争与妥协,更是具体历史情境中知识型断裂与特定社会历史事件共同影响的结果。追问"知识的价值何以可能",要求关注知识、权力与身体的内在作用机制,... 知识选择问题是课程领域的基本问题。知识选择并不只涉及特定利益群体间的斗争与妥协,更是具体历史情境中知识型断裂与特定社会历史事件共同影响的结果。追问"知识的价值何以可能",要求关注知识、权力与身体的内在作用机制,注重课程研究与实践的具体历史文化情境,并合理定位课程研究者的角色与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知识 话语实践 知识—权力
下载PDF
福柯的几个基本概念 被引量:3
15
作者 胡健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3年第2期6-9,共4页
通过对福柯的几个重要概念的分析,指出把话语与权力结合在一起探讨权力,关注话语产生的社会机制,重视西方的理性传统,是福柯的基本方法与思想特色。
关键词 概念 话语 权力 思想特色 米歇尔·福柯 思想家 科学方法 历史研究 认知范式 西方哲学
下载PDF
“话语”:作为一种批评理论或社会实践——“话语”概念的知识学考察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继林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8-81,共4页
"话语"是当下学界备受重视、使用频率极高的流行术语。"话语"在使用中,其能指与附加功能被无限放大,而所指与基本意涵却呈现出混沌的一面。因而,我们有必要对"话语"概念进行重新的梳理与考察,继而勾勒出&... "话语"是当下学界备受重视、使用频率极高的流行术语。"话语"在使用中,其能指与附加功能被无限放大,而所指与基本意涵却呈现出混沌的一面。因而,我们有必要对"话语"概念进行重新的梳理与考察,继而勾勒出"话语"概念的变化轨迹:即"话语"如何突破纯粹的"语言"范畴而进入到更为广阔的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并实现其在社会文化实践领域的批评功能指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 语言 社会实践 知识学考察
下载PDF
五十步笑百步:历史与传说的关系——以长辛店地名传说为例 被引量:7
17
作者 施爱东 《民俗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1-110,155,共10页
对同一历史事件的不同叙述,形成了相互竞争的传说,正是基于更可靠的史料、更有效的逻辑,"历史"具有了高于一般"传说"的话语权威。人类知识需要积累,更需要不断地否定和淘汰,否定的力量主要来自于权威和级差。而在... 对同一历史事件的不同叙述,形成了相互竞争的传说,正是基于更可靠的史料、更有效的逻辑,"历史"具有了高于一般"传说"的话语权威。人类知识需要积累,更需要不断地否定和淘汰,否定的力量主要来自于权威和级差。而在那些文字缺失的地方,历史望洋兴叹之处,却是传说的英雄用武之地。民间传说"历史文学化"的处理方式让历史变得生动有趣,"文学历史化"的实际效果又让历史变得丰富完整;而历史的挑剔和淘汰作用,则让那些优秀的传说得以脱颖而出,免于泯然众说。研究者们所从事的,就是在不断否定的历史考辨中,以更加丰满的证据和更为科学的认识,一方面不断生产新的传说,一方面通过修正、淘汰或更替,建设起更丰富多彩、更稳定有效的人类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霸权 知识生产 知识革命 历史文学化 文学历史化
原文传递
构建“戏剧与影视学”的话语逻辑与知识体系--“大戏剧观”视域下的“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建设漫议 被引量:7
18
作者 施旭升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1,共11页
戏剧成为影视艺术的根基,既有其历史的逻辑,也有其美学的必然。戏剧学与影视学不仅有着历史上的逻辑传承,更有着美学上的深刻关联。故而,一种涵盖戏剧、电影、电视等艺术形态的"大戏剧"观念不仅构成了"戏剧与影视学"... 戏剧成为影视艺术的根基,既有其历史的逻辑,也有其美学的必然。戏剧学与影视学不仅有着历史上的逻辑传承,更有着美学上的深刻关联。故而,一种涵盖戏剧、电影、电视等艺术形态的"大戏剧"观念不仅构成了"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建设的实证基础,而且也正是在戏剧学与影视学交融汇通的进程中,逐渐建构起"戏剧与影视学"自身的话语逻辑和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戏剧观 戏剧与影视学 实证基础 话语逻辑 知识体系
原文传递
二十国集团跨国政策共同体:治理网络、政策分析与智库 被引量:7
19
作者 黛安·斯通 张敏(翻译) +1 位作者 张平平(审校) 陈叶盛(审校) 《国际行政科学评论(中文版)》 2016年第2期119-136,共18页
二十国集团是一个不断发展演变的国际组织。借助于信息技术的进步和本国政府的支持,大量的研究人员及网络都力图通过政策分析和建议影响全球经济治理。本文对被称为Think20的二十国集团国际智库网络以及民间研究机构(如澳大利亚罗伊国... 二十国集团是一个不断发展演变的国际组织。借助于信息技术的进步和本国政府的支持,大量的研究人员及网络都力图通过政策分析和建议影响全球经济治理。本文对被称为Think20的二十国集团国际智库网络以及民间研究机构(如澳大利亚罗伊国际政策研究所和加拿大国际治理创新中心)的政策主张予以评估——这些机构均属于二十国集团政策共同体的范围。二十国集团智库通过在政策形成和实施中开展'协调性话语'促进二十国集团的全球经济治理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制度主义 全球治理 知识利用
原文传递
科学话语何以主导文化体系——福柯“知识-权力”结构的理论效应 被引量:2
20
作者 施冠男 刘同舫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2-109,共8页
福柯通过对“知识-权力”双向互动关系的深刻阐释,展开了对科学话语生成过程及其现实效用的哲学反思。在福柯看来,现实社会中的科学话语与权力是一种共生的关系。科学话语在权力的加持下逐渐攀附至文化体系的巅峰,其权威身份和主导地位... 福柯通过对“知识-权力”双向互动关系的深刻阐释,展开了对科学话语生成过程及其现实效用的哲学反思。在福柯看来,现实社会中的科学话语与权力是一种共生的关系。科学话语在权力的加持下逐渐攀附至文化体系的巅峰,其权威身份和主导地位回落于具体的社会实践领域便自然成为巩固权力的最佳助手。科学话语在与权力的合谋中完成了对社会的治理,进而衍生出对文化的掌控力量。因而,福柯指出科学话语所蕴含的权力机制正是科学话语能够主导文化体系的关键因素。福柯的这一思路对消解科学话语的权力属性,澄清科学话语的真实地位以及塑造平等开放的文化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柯 科学话语 文化 知识-权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