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止犯减免处罚的根据 被引量:18
1
作者 张明楷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06-1323,共18页
中止犯减免处罚的根据直接影响中止犯的成立条件,我国刑法理论的主流观点采取法律说(违法减少、责任减少)与政策说(金桥理论)的并合说。诚然,与既遂犯相比,中止犯的违法性与有责性明显减少,但是,中止之前的犯罪行为所形成的违法性与有... 中止犯减免处罚的根据直接影响中止犯的成立条件,我国刑法理论的主流观点采取法律说(违法减少、责任减少)与政策说(金桥理论)的并合说。诚然,与既遂犯相比,中止犯的违法性与有责性明显减少,但是,中止之前的犯罪行为所形成的违法性与有责性不可能因为事后的中止行为而减少,所以,中止犯的违法性与有责性并不轻于未遂犯;金桥理论存在明显的缺陷,其与法律说的并合难以说明中止犯减免处罚的根据。在我国,应当首先讨论中止犯免除处罚的根据,然后讨论为什么对造成损害的中止犯不得免除处罚。中止犯免除处罚的根据在于其违法性与有责性比既遂犯减少,以及行为人的自动中止表明其不具有特殊预防的必要性。对造成损害的中止犯减轻处罚,是因为其先前行为形成了轻罪的既遂犯,行为人必须对轻罪的既遂犯承担责任,因而不可能免除处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止犯 免除处罚 减轻处罚 根据
原文传递
论犯罪中止形态与其他犯罪停止形态的竞合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最跃 李茂华 《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46-49,共4页
犯罪的中止形态在多数情况下是单独存在的,但在一定情况下可能与犯罪既遂、犯罪未遂和犯罪预备等犯罪停止形态发生竞合关系。当犯罪中止与犯罪既遂、犯罪未遂和犯罪预备发生竞合时,一般情况应按中止犯罪来处理比较合理恰当。
关键词 犯罪中止 犯罪既遂 犯罪未遂 犯罪预备 犯罪过程
下载PDF
排除危险状态行为之认定 被引量:3
3
作者 徐光华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3-137,共5页
在危险犯中,行为人制造了危险状态后又主动排除危险状态,从而防止实害结果发生的,刑法理论与实务通常认为不值得动用刑罚处罚。因此,不少学者认为,危险犯的既遂标志应当是实害结果的出现,或者认为只要在实害结果出现之前中止犯罪行为的... 在危险犯中,行为人制造了危险状态后又主动排除危险状态,从而防止实害结果发生的,刑法理论与实务通常认为不值得动用刑罚处罚。因此,不少学者认为,危险犯的既遂标志应当是实害结果的出现,或者认为只要在实害结果出现之前中止犯罪行为的,就应当认为成立中止犯。基于此,承认危险状态是危险犯既遂标志的学者陷入了一种困境:不能认定为是犯罪中止,如何对行为人免除处罚。制造危险状态后又排除危险状态的,并非一定得免除处罚;即使对之免除处罚,也并非以成立犯罪中止为前提,我国及国外的相关立法例都说明了这一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犯 危险状态 犯罪中止
下载PDF
大陆法系国家刑法与英美法系国家刑法中犯罪未完成形态比较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黄开诚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67-70,共4页
通过比较大陆法系国家刑法和英美法系国家刑法关于未完成形态的规定,本文认为,大陆法系国家刑法的规定总体上更符合我国的实际。其在未完成形态的立法模式、处罚范围以及处罚原则方面尤值得我国在修订刑法时予以借鉴。
关键词 大陆法系 英美法系 预备犯 未遂犯 中止犯
下载PDF
准中止犯基本问题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左禄山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64-69,共6页
"准中止犯"是由被害人的行为、第三人的行为、客观情况的介入或行为性质所致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其主观特征表现为犯罪中止行为是基于行为人意志所为,其客观特征表现为行为人做出了真挚努力但其防止行为与犯罪既遂结果不发... "准中止犯"是由被害人的行为、第三人的行为、客观情况的介入或行为性质所致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其主观特征表现为犯罪中止行为是基于行为人意志所为,其客观特征表现为行为人做出了真挚努力但其防止行为与犯罪既遂结果不发生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准中止犯是中止犯的一种特殊形态,刑法应该在相关的法条中对其明确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止犯 准中止犯 未遂犯
下载PDF
中德中止犯之立法比较
6
作者 尹卫华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1期95-97,共3页
中国现行法律深受德国法的影响,将中国和德国的立法进行比较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两国在刑事立法中对中止犯成立的时间范围、中止犯的立法类型、共同犯罪的中止、中止犯的刑事责任等四个方面的规定均有不同。德国刑法对中止犯的合理性规... 中国现行法律深受德国法的影响,将中国和德国的立法进行比较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两国在刑事立法中对中止犯成立的时间范围、中止犯的立法类型、共同犯罪的中止、中止犯的刑事责任等四个方面的规定均有不同。德国刑法对中止犯的合理性规定值得我国立法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德 中止犯 立法比较
下载PDF
论中止犯减免处罚的根据——基于主观主义立场的思考 被引量:2
7
作者 汪东升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7-53,共7页
中止犯减免处罚的根据在中止犯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德日研究路径下各派学说因刑法规定和犯罪论体系差异,无法与我国刑法语境相衔接。中止犯乃主观主义刑法的产物,但目前研究多持客观主义立场,存在立场偏差。转换语境之后,通过与预备犯... 中止犯减免处罚的根据在中止犯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德日研究路径下各派学说因刑法规定和犯罪论体系差异,无法与我国刑法语境相衔接。中止犯乃主观主义刑法的产物,但目前研究多持客观主义立场,存在立场偏差。转换语境之后,通过与预备犯、未遂犯对比分析,中止犯减免处罚根据应为责任减少说与刑罚目的说之并合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止犯 处罚根据 立场选择 语境转换
下载PDF
中止犯及相关问题研究
8
作者 李波 周蓝蓝 沈建东 《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2期43-45,共3页
中止犯是指在故意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行为或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一种犯罪形态。中止犯的特征有:时间性、自动性、有效性。共同犯罪中止的有效性以整个共同犯罪是否最后达到完成状态来确定。危险犯行为人防止危害结... 中止犯是指在故意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行为或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一种犯罪形态。中止犯的特征有:时间性、自动性、有效性。共同犯罪中止的有效性以整个共同犯罪是否最后达到完成状态来确定。危险犯行为人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应是实害犯的中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止犯 故意犯罪 犯罪形态 时间性 自动性 有效性 危害结果 刑法
下载PDF
试论共同故意伤害罪
9
作者 闫永贤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28-30,共3页
简单的共同故意伤害行为,由于各实行犯行为与伤害结果存在因果关系,因此,行为人应对这一共同结果承担刑事责任。共同伤害实行行为中的一部分人自动放弃犯罪并有效防止了伤害结果发生,则他们构成了故意伤害罪中止。复杂的共同故意伤害行... 简单的共同故意伤害行为,由于各实行犯行为与伤害结果存在因果关系,因此,行为人应对这一共同结果承担刑事责任。共同伤害实行行为中的一部分人自动放弃犯罪并有效防止了伤害结果发生,则他们构成了故意伤害罪中止。复杂的共同故意伤害行为中共同犯罪人之间的关系对故意伤害犯罪的完成形态有较大影响。共同故意伤害的实行犯、教唆犯、帮助犯的实行过限分别承担不同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故意伤害 犯罪中止 实行过限
下载PDF
弗兰克公式研究
10
作者 王天一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94-100,共7页
弗兰克公式的名称源于对德文单词弗兰克论述的错误解读,不能望文生义的认为其具有数学公式一样的性质。经过几代学者们共同简化的弗兰克论述,其内容只是弗兰克所有自动性研究的一部分,并不等同于自动性判断主观说。弗兰克论述在学说发... 弗兰克公式的名称源于对德文单词弗兰克论述的错误解读,不能望文生义的认为其具有数学公式一样的性质。经过几代学者们共同简化的弗兰克论述,其内容只是弗兰克所有自动性研究的一部分,并不等同于自动性判断主观说。弗兰克论述在学说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引发了学界广泛且持续的讨论,但它的内容确实有待补充。在将弗兰克论述与现代的失败未遂概念以及其它自动性判断学说相结合之后,它仍然能够在今天为中止犯自动性的判断提供纲领性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兰克公式 自动性 失败未遂 中止犯
下载PDF
论中止犯的减免处罚根据——类型并合说之提倡
11
作者 曾文科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25,共14页
从中止犯的立法沿革中可看到:中止犯属于未遂罪之一种,在减免处罚根据上,从重视主观可宽恕理由到重视政策性奖励,再到重视责任减少要素;在成立条件上,从只需"因己意"到兼需"防止其结果之发生",从只要求"自动防... 从中止犯的立法沿革中可看到:中止犯属于未遂罪之一种,在减免处罚根据上,从重视主观可宽恕理由到重视政策性奖励,再到重视责任减少要素;在成立条件上,从只需"因己意"到兼需"防止其结果之发生",从只要求"自动防止"到兼顾"有效防止",从要求结果被有效防止到看重真挚的中止努力。根据类型并合说,应当通过违法性减少与责任减少的消长组合重构中止行为本身,并在值得政策激励、实现刑罚目的的标准下判断各种组合形式是否达到值得减免处罚的最低限度。作为并合载体的中止行为是一个类型概念,并非样态单一,而是充斥于违法性减少与责任减少的各种组合形式在政策因素的约束下集合而成的存在域之中。中止犯的成立,重要的不是违法性或责任降低了这种定性判断,而是当某一要素降低至既定程度时,需要其他要素至少达到何种程度来予以配合这种准定量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止犯 减免处罚根据 类型并合说 立法沿革 中止行为
下载PDF
从一则有争议案例谈犯罪中止
12
作者 张卫东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06年第2期170-174,共5页
我国刑法规定了犯罪中止的含义与处罚原则,但在实际操作中空间较大,众多刑法学者在对某一具体行为是否应认定为犯罪中止的问题上存在争议,曾在法学界出现的一则案例使这一争议显得更为激烈。本文借这一机会与刑法学者们一起探讨如何正... 我国刑法规定了犯罪中止的含义与处罚原则,但在实际操作中空间较大,众多刑法学者在对某一具体行为是否应认定为犯罪中止的问题上存在争议,曾在法学界出现的一则案例使这一争议显得更为激烈。本文借这一机会与刑法学者们一起探讨如何正确认定犯罪中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 认定 犯罪中止 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下载PDF
论中止犯减免处罚的根据
13
作者 杨开 《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第1期22-25,共4页
对中止犯减免处罚所根据的观点如何,直接影响着中止犯的成立范围。因此,就中止犯减免处罚的根据进行前提性研究有着重要意义。一方面,中止犯之所以减免处罚是因为行为人违法性或有责性的减少;另一方面,对于中止犯刑事政策的理解不能停... 对中止犯减免处罚所根据的观点如何,直接影响着中止犯的成立范围。因此,就中止犯减免处罚的根据进行前提性研究有着重要意义。一方面,中止犯之所以减免处罚是因为行为人违法性或有责性的减少;另一方面,对于中止犯刑事政策的理解不能停留于表面。因此,对中止犯减免处罚的根据是以行为人违法性或有责性减少为内容的刑事政策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止犯 减免处罚 根据 刑事政策说 法律说
下载PDF
论教唆犯罪的犯罪未遂
14
作者 荆培才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46-49,共4页
根据我国刑法理论之规定,教唆犯罪是隶属于共同犯罪的一个下位概念,因此,教唆犯罪是被作为共同犯罪来加以界定的。但实践中,并非所有的教唆犯罪都能构成共同犯罪。鉴于此,我们对教唆犯罪未遂形态的研究应建立在把教唆犯罪划分为独立教... 根据我国刑法理论之规定,教唆犯罪是隶属于共同犯罪的一个下位概念,因此,教唆犯罪是被作为共同犯罪来加以界定的。但实践中,并非所有的教唆犯罪都能构成共同犯罪。鉴于此,我们对教唆犯罪未遂形态的研究应建立在把教唆犯罪划分为独立教唆犯罪和共同教唆犯罪的基础之上,且由于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使得刑法典有关教唆未遂处罚原则之规定缺乏合理性,违反了刑法基本原则,也放纵了犯罪。文章以此为切入点,对教唆犯罪的未遂形态进行重新界定和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唆犯罪 犯罪停止形态 犯罪未遂
下载PDF
从犯罪阶段形态看海峡两岸的刑法立场
15
作者 马荣春 白星星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47-52,共6页
在预备犯和不能犯问题上,台湾地区的"刑法"总体上体现的是刑法的客观主义立场,而其在中止犯问题上则体现的是刑法的主观主义立场,此两种不同的刑法立场都突显了刑法的人权保障。在预备犯和不能犯问题上,祖国大陆刑法体现的是... 在预备犯和不能犯问题上,台湾地区的"刑法"总体上体现的是刑法的客观主义立场,而其在中止犯问题上则体现的是刑法的主观主义立场,此两种不同的刑法立场都突显了刑法的人权保障。在预备犯和不能犯问题上,祖国大陆刑法体现的是刑法的主观主义立场,其在中止犯问题上则体现的是刑法的客观主义立场,而此两种不同的刑法立场都强化着刑法的社会保护。不同的刑法立场可以服务于同一部刑法的相同价值目标,而并非水火不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阶段形态 预备犯 不能犯 中止犯 刑法立场
下载PDF
犯罪性中止行为处理路径新探
16
作者 陶秋林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75-84,共10页
行为人实施了实行行为之后,出于自动性实施的中止行为自身符合了犯罪构成要件,即为犯罪性中止行为。犯罪性中止行为防止了犯罪结果的发生,同时又造成了新的法益损害,正是由于其同时具备的有益性和损害性,导致了该行为定性与处理的困难... 行为人实施了实行行为之后,出于自动性实施的中止行为自身符合了犯罪构成要件,即为犯罪性中止行为。犯罪性中止行为防止了犯罪结果的发生,同时又造成了新的法益损害,正是由于其同时具备的有益性和损害性,导致了该行为定性与处理的困难。当犯罪性中止行为造成的损害是有效中止实行行为侵害结果发生的充分且必要条件,并且符合紧急避险条件时,可以认定为避险行为排除违法性。期待可能性理论不能适用于犯罪行中止案件,除此之外,其他情形应当按照所构成的相应犯罪定罪量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性中止行为 犯罪构成要件 法益损害 紧急避险 期待可能性
下载PDF
从后退的“黄金桥”到后退的“独木桥”——论共同犯罪的犯罪中止 被引量:3
17
作者 宋素娟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2期29-32,共4页
刑法中设置中止犯并给予宽大处理的主要目的在于鼓励人们及时退出犯罪,然而,由于共同犯罪的特殊性,共犯人成立中止的条件比较严格,致使鼓励中止、预防犯罪的刑事政策作用难以充分发挥。针对此问题,在中止之外承认脱离共犯关系,有助于缓... 刑法中设置中止犯并给予宽大处理的主要目的在于鼓励人们及时退出犯罪,然而,由于共同犯罪的特殊性,共犯人成立中止的条件比较严格,致使鼓励中止、预防犯罪的刑事政策作用难以充分发挥。针对此问题,在中止之外承认脱离共犯关系,有助于缓和这一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犯罪 犯罪中止 共犯关系
下载PDF
拐卖妇女、儿童罪的实行行为只有“拐卖” 被引量:9
18
作者 陈洪兵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2-109,共8页
刑法第240条第2款不是关于实行行为的规定,而是关于共犯行为的注意性规定,拐卖妇女、儿童罪的实行行为只有"拐卖";该罪的法益是被拐卖妇女、儿童的人身自由、生命、身体的安全及人格尊严;该罪以卖出即对被拐卖人支配的转移为... 刑法第240条第2款不是关于实行行为的规定,而是关于共犯行为的注意性规定,拐卖妇女、儿童罪的实行行为只有"拐卖";该罪的法益是被拐卖妇女、儿童的人身自由、生命、身体的安全及人格尊严;该罪以卖出即对被拐卖人支配的转移为既遂;该罪是即成犯;拐卖妇女、儿童罪与非法拘禁罪、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拐骗儿童罪之间存在竞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拐卖妇女 儿童罪 实行行为 既遂 即成犯 竞合犯
下载PDF
区分即成犯、状态犯与继续犯的再审视 被引量:9
19
作者 陈洪兵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3期75-81,共7页
属于何种犯罪形态,主要关系到共犯、罪数的认定与追诉时效起算时间的确定。区分即成犯与状态犯仅具有观念上的意义,而区分状态犯与继续犯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属于何种犯罪形态,背后的规范性考量还是法益的保护。值得持续地肯定构成... 属于何种犯罪形态,主要关系到共犯、罪数的认定与追诉时效起算时间的确定。区分即成犯与状态犯仅具有观念上的意义,而区分状态犯与继续犯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属于何种犯罪形态,背后的规范性考量还是法益的保护。值得持续地肯定构成要件符合性的,属于继续犯,否则属于状态犯或即成犯。典型继续犯有非法拘禁罪、不真正不作为犯、持有型犯罪、危险驾驶罪、非法侵入住宅罪。重婚罪、绑架罪、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拐骗儿童罪属于状态犯而不是继续犯,拐卖妇女、儿童罪不属于继续犯而是即成犯。窝藏罪、赃物犯罪属于何种犯罪形态应根据行为表现具体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成犯 状态犯 继续犯 法益
下载PDF
浅论共同犯罪的中止 被引量:2
20
作者 岳启杰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29-31,共3页
共同犯罪的中止是一种复杂的犯罪形态,它是共同犯罪与犯罪中止这两种犯罪形态的结合。犯罪中止是一种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在司法实践中,犯罪中止不仅存在于单独犯罪中,而且存在于共同犯罪中。我国法律对共同犯罪的中止未作明确的规定,在... 共同犯罪的中止是一种复杂的犯罪形态,它是共同犯罪与犯罪中止这两种犯罪形态的结合。犯罪中止是一种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在司法实践中,犯罪中止不仅存在于单独犯罪中,而且存在于共同犯罪中。我国法律对共同犯罪的中止未作明确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往往容易出现定性不准的情形。为此,有必要对共同犯罪的中止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犯罪 犯罪中止 有效性 借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