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评价的理念变革与要素创新 被引量:38
1
作者 王战军 杨旭婷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11,共5页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评价是我国"双一流"建设进入加快推进阶段的重要研究内容。确立科学合理的评价理念和评价要素,对于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具有指导意义。我国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受到外部社会需求和学科本体需求的双重驱动,其建设成...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评价是我国"双一流"建设进入加快推进阶段的重要研究内容。确立科学合理的评价理念和评价要素,对于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具有指导意义。我国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受到外部社会需求和学科本体需求的双重驱动,其建设成效以提供一流的社会服务和占据学科前沿引领地位为核心特征。我国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评价应转变理念,遵循学术实力评价与服务效果评价相结合,显性内容评价与隐性内容评价相结合,结果性评价与成长性评价相结合。构建以达成度、贡献度、支撑度、影响度、引领度为核心要素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成效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一流学科 学科评价 理念 要素
原文传递
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的“钟摆现象”管窥——基于学科向度与生活向度的二维视角 被引量:25
2
作者 范叶飞 马卫平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15,共13页
学科与生活是课程理论与实践的两大重要向度。作为以身体活动为特征、以全面育人为宗旨的学校体育课程,既要有学科知识的支撑,也要有生活元素的滋养。从学科向度和生活向度的二维视角对我国基础教育学校体育课程发展中的"钟摆现象&... 学科与生活是课程理论与实践的两大重要向度。作为以身体活动为特征、以全面育人为宗旨的学校体育课程,既要有学科知识的支撑,也要有生活元素的滋养。从学科向度和生活向度的二维视角对我国基础教育学校体育课程发展中的"钟摆现象"进行了总结与分析。研究认为,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二维向度的"钟摆现象"在历史上表现为20世纪20~40年代的轻视学科、偏向生活,20世纪50~90年代的重视学科、偏离生活,世纪之交新课程改革的超越学科、面向生活;两极钟摆的样态特征表现为体育课程过于学科化而导致的"生活性"缺失和过于生活化而表现出的"学科性"失落;学校体育课程二维向度的钟摆现象既是社会文化规律的反映,也是体育课程发展规律的正常体现;"学科本位"是对体育课程地位的确认,"生活本位"是对体育课程价值的回归;体育课程发展过程中的钟摆现象表明,学科本位或生活本位的体育课程思想都有其合理性和局限性,只有在对立中走向统一、冲突中走向融合,才是学校体育课程发展的理想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学校体育 课程 学科向度 生活向度 钟摆现象
下载PDF
大学教师评价改革的逻辑 被引量:24
3
作者 周光礼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6-33,共8页
学术系统是由院校与学科构成的矩阵系统,大学教师既从属于院校,又从属于学科。前者是有形学院,后者是无形学院。大学教师评价有两个维度,一个是有形学院的绩效评价,另一个是无形学院的同行评价。有形学院的评价聚焦教学和人才培养,重视... 学术系统是由院校与学科构成的矩阵系统,大学教师既从属于院校,又从属于学科。前者是有形学院,后者是无形学院。大学教师评价有两个维度,一个是有形学院的绩效评价,另一个是无形学院的同行评价。有形学院的评价聚焦教学和人才培养,重视绩效评价和科层式治理;无形学院的评价聚焦研究和学术产出,强调同行评价和学术自治。破“五唯”立新标应该立足学术系统的底层逻辑,从院校和学科两个维度改革大学教师评价体系。院校维度的评价改革必须树立以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评价大学教师的根本标准,学科维度的评价改革必须树立以前沿突破论英雄的杰出人才新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教师评价 院校维度 学科维度 科层式治理 市场式治理
原文传递
当前体育教材内容排列理论反思 被引量:12
4
作者 贾洪洲 陈琦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0-94,共5页
体育教材内容排列是体育教师教学设计时无法回避的问题,而体育教材内容排列离不开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因此对体育教材内容排列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当前学界与实践中常用的直线式与螺旋式排列理... 体育教材内容排列是体育教师教学设计时无法回避的问题,而体育教材内容排列离不开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因此对体育教材内容排列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当前学界与实践中常用的直线式与螺旋式排列理论、体育教材内容分层排列理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知识可以从不同角度分类,而不同类型知识又交织在一起,因此传统直线式与螺旋式排列理论存在自身难以弥补的缺陷。体育分层排列理论由于构建的理论基础不充分,缺少学生维度和体育学科知识维度,造成该理论存在"没有体现时间概念、教材内容层次划分标准过于宏观,没有给出具体教材内容排列技术与原理"等问题。建议后续研究在坚实理论基础之上,有效融合学生、教材内容和排列方式3个维度,以期完善体育教材内容排列理论,推动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深入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列理论 体育教材内容 直线式与螺旋式 分层排列 学生维度 学科维度
原文传递
我国高校交叉学科管理制度体系构建:生成逻辑、功能界定与维度设计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茂聪 窦新宇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34,共13页
交叉学科的高质量发展有赖于建设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体系。我国高校交叉学科管理制度体系生成于学科发展规律和知识生态演化的知识逻辑、社会经济发展和问题解决的需求逻辑以及高校职能履行和价值发挥的应然逻辑,以构建学科制度文... 交叉学科的高质量发展有赖于建设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体系。我国高校交叉学科管理制度体系生成于学科发展规律和知识生态演化的知识逻辑、社会经济发展和问题解决的需求逻辑以及高校职能履行和价值发挥的应然逻辑,以构建学科制度文化、明确学科建设需求、理顺治理主体关系为制度的核心功能和根本目标。基于交叉学科管理制度的生成逻辑及核心功能,本研究尝试通过理论推导初步设定制度体系的三个基本内容维度和十二项核心制度组成要素,并从学科文化、学科建设和学科结构三个方面提出实践方面的相关要求,以期为更好地推动我国高校交叉学科的快速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交叉学科 管理制度体系 生成逻辑 功能界定 维度构建
下载PDF
“政治纪律”:一个概念史的梳理 被引量:6
6
作者 周家彬 吴祖鲲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0-87,共8页
目前我们党对"政治纪律"的界定主要包括政治路线的纪律、政治工作的纪律与政治生活的纪律三大组成部分,这三部分各有其复杂的历史发展。"政治纪律"最早出现时主要是指维护政治路线的纪律,1927年瞿秋白就以执行"... 目前我们党对"政治纪律"的界定主要包括政治路线的纪律、政治工作的纪律与政治生活的纪律三大组成部分,这三部分各有其复杂的历史发展。"政治纪律"最早出现时主要是指维护政治路线的纪律,1927年瞿秋白就以执行"政治纪律"的名义反对彭述之等人违背党的政治路线的言行。随后,政治工作的纪律成为"政治纪律"的另一个重要含义。民主革命时期随着军事斗争的发展,军队政治纪律成为政治工作纪律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中央提出政治生活的纪律问题,颁布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提出党的组织纪律也是"政治纪律",将维护中央权威作为"政治纪律"的重要内容,军队政治纪律也逐渐向此靠拢。中共十九大在维护党的政治路线的纪律与维护党中央权威的纪律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政治纪律"的内涵,概念的重心逐渐向党内政治生活倾斜,更加突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更加突出和丰富了新时代"政治纪律"的新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纪律 政治路线 政治工作 政治生活 概念史 历史维度
原文传递
加快建设优势学科的多维思考
7
作者 王战军 王洪才 +2 位作者 陈亮 王智超 吴南中 《高校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共22页
学科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以改革创新为驱动,加快建设一批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优势学科,是扎实迈进高等教育强... 学科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以改革创新为驱动,加快建设一批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优势学科,是扎实迈进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举措。优势学科概念内涵、文化背景、精神追求、建设路径等方面均体现着高质量发展阶段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布局。为此,在厘清优势学科的内涵、特征及生成机制的前提下,我们应从价值逻辑、经济逻辑、实践逻辑、政策逻辑等维度进一步探明优势学科建设的逻辑向度,在此基础上,以完善顶层设计为引领力,以善用数字技术为牵引力,可持续推进优势学科高质量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学科 改革创新 生成机制 逻辑向度 数字技术 高等教育强国
文化诗学的限制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晓宁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31-36,共6页
“文化诗学”是一些学者倡导的文艺学“新学”。作为一门子学科或文学理论的形态之一,人们自然要考虑其学理依据。它与文化的关系如何以及在此关系上它自身应该定位于何处?它与相关学科参照内容的关系也有待于进一步加以梳理。笔者认为... “文化诗学”是一些学者倡导的文艺学“新学”。作为一门子学科或文学理论的形态之一,人们自然要考虑其学理依据。它与文化的关系如何以及在此关系上它自身应该定位于何处?它与相关学科参照内容的关系也有待于进一步加以梳理。笔者认为“文化诗学”是一种建构,更是一种限制。这种限制是双重的,既是对科学主义研究滑向唯形式危崖的限制,也是对文学的文化研究不至于因过量的泛文化杂合成为危及诗学的一种无边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诗学 学科限制 建构维度
下载PDF
论教育惩戒的精神向度 被引量:3
9
作者 何晓芳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7-30,共4页
教育惩戒有自己的边界和向度,教育者必须全方位认知教育惩戒,才能在实践中合理作为。精神向度是教育惩戒的重要认知视角,培育学生精神是教育惩戒的重要目的,现实教育惩戒的很多问题与其精神向度方面的关注不足有关系。从精神维度出发,... 教育惩戒有自己的边界和向度,教育者必须全方位认知教育惩戒,才能在实践中合理作为。精神向度是教育惩戒的重要认知视角,培育学生精神是教育惩戒的重要目的,现实教育惩戒的很多问题与其精神向度方面的关注不足有关系。从精神维度出发,教师在行使教育惩戒权时,需要从多方面关照学生的精神世界,既要让学生在惩戒中感受到温暖,也要用惩戒照亮学生的精神世界,还要在惩戒中培养学生的道德自觉,用惩戒打好学生的精神底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惩戒 学生精神培育 精神向度 精神世界 道德自觉
下载PDF
从独享、分享到共享:高校学科组织模式的演进逻辑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志峰 柯忻瑜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103-113,128,共12页
高校学科组织模式是知识系统组织化的表征,基于学科双重属性下组织向度与知识向度彼此调适的特质,可将其分为“独享型”“分享型”“共享型”三种模式。三种组织模式具有不同的内涵、特征与功能,反映出不同学科知识与组织系统的动态演... 高校学科组织模式是知识系统组织化的表征,基于学科双重属性下组织向度与知识向度彼此调适的特质,可将其分为“独享型”“分享型”“共享型”三种模式。三种组织模式具有不同的内涵、特征与功能,反映出不同学科知识与组织系统的动态演化历程和内在逻辑。而“共享型”学科组织模式作为一种理想类型组织,撬动了固化的学科建设的底层逻辑,有效破解学科的他组织发展悖论、消解学科制度隔阂,开放学科组织畛域、弥合异质性学科知识间的源发性裂痕,继而成为学科建设中的一种重要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 组织模式 知识向度 组织向度 共享模式
下载PDF
构建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价值维度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虔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52-59,共8页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已初步形成。各高校对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基本一致,对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多是依托自己原有的专业特长,对于专业方向课程,很多高校则越来越倾向应用。但是,在这个逐渐完善的课程体系...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已初步形成。各高校对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基本一致,对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多是依托自己原有的专业特长,对于专业方向课程,很多高校则越来越倾向应用。但是,在这个逐渐完善的课程体系中,始终缺乏一个强有力的价值维度,去关注文化产业实践和理论中那些更加基本的问题。因此,从文化产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三个方面共同构建文化产业课程体系的价值维度,有非常紧迫的现实意义,是促进文化产业理论健康发展、实现文化产业专业学科范式逐步成熟的重中之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管理 高校课程体系 学科范式 价值维度
下载PDF
文化哲学的学科维度
12
作者 张文玉 孟宪平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0-14,共5页
文化哲学具有特殊的学科维度,不是一般的哲学研究方式或研究路径,它是从哲学维度对文化存在、文化内容、文化价值等做出理解和分析。在这方面,文化哲学超越了以往哲学范式的抽象性和学理性,把更丰富的内容摆在人们面前。从学科维度看,... 文化哲学具有特殊的学科维度,不是一般的哲学研究方式或研究路径,它是从哲学维度对文化存在、文化内容、文化价值等做出理解和分析。在这方面,文化哲学超越了以往哲学范式的抽象性和学理性,把更丰富的内容摆在人们面前。从学科维度看,文化哲学是沿着不同路向延伸和展开的,是不同区域中的社会主体对社会问题做出的文化回应,体现了这一学科的社会关怀和价值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哲学 学科 维度
下载PDF
农历庚子(2020)年的思绪——从事标准化工作“一甲子”的经历与见闻摭拾
13
作者 顾孟洁 《中国标准化》 2021年第1期64-68,共5页
本文作者以长期从事标准化工作的经历和体会,略述了对标准化学科建设的若干思路:(1)要遵循钱学森教授提出的建立标准化系统工程首先要建立一门"标准学"的主张,并推介了国内已出版的《标准学》新著。(2)要建立逻辑自洽的标准... 本文作者以长期从事标准化工作的经历和体会,略述了对标准化学科建设的若干思路:(1)要遵循钱学森教授提出的建立标准化系统工程首先要建立一门"标准学"的主张,并推介了国内已出版的《标准学》新著。(2)要建立逻辑自洽的标准化基本概念体系,使标准化在经济建设和社会治理两方面同步推进。(3)运用科学哲学"本体论"的研究方法,对"标准文本"界定为"世界三",以凸显标准贯彻的重要性。(4)以术语的国际协调为指针,确认"criterion"在人文社科领域的"标准"涵义。(5)提高人生的"思维维度",对深入标准化学科理论研究将大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学科 逻辑自洽 本体论 世界三 社会治理 思维维度
下载PDF
聚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师学科理解:内涵、问题及研究向度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伟 王后雄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109-113,共5页
伴随着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和教育改革向着学科化、主体性的纵深推进,教师学科理解是新的、内涵丰富且必要的研究领域。通过对教师学科理解概念辨析、特点分析、问题检视,指出未来教师学科理解研究的5个路向,分别是学科本... 伴随着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和教育改革向着学科化、主体性的纵深推进,教师学科理解是新的、内涵丰富且必要的研究领域。通过对教师学科理解概念辨析、特点分析、问题检视,指出未来教师学科理解研究的5个路向,分别是学科本质的研究、课程转化的研究、学科理解的表征、学科理解的水平、学科理解的价值等,以期为教师的学科理解进一步研究提供指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核心素养 教师 学科理解 向度
下载PDF
学科领域发展态势分析:五维分析法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超星 《情报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204-1213,共10页
学科领域发展态势对情报分析人员掌握科技领域动态、政策制定者制定政策决策而言至关重要。对中国知网上发表的学科领域发展态势的文章进行梳理发现,目前针对这一领域尚无统一的、可依据的分析方法体系。本文基于已发表的相关文章,提出... 学科领域发展态势对情报分析人员掌握科技领域动态、政策制定者制定政策决策而言至关重要。对中国知网上发表的学科领域发展态势的文章进行梳理发现,目前针对这一领域尚无统一的、可依据的分析方法体系。本文基于已发表的相关文章,提出进行学科领域发展态势分析所需要思考的五个维度的问题,即五维分析法:对象维、载体维、数据维、时间维及方法维。同时比较了这五种维度下不同选择的原因及其可能出现的结果,并结合笔者多年从事科学发展态势分析的工作经验给出了相应的选择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领域 发展态势 五维分析法 方法体系 建议
下载PDF
论“双一流”学科的建设向度——基于“场域-行动”政策分析的视角 被引量:3
16
作者 卢晓中 王洋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2-42,共11页
基于政策行动的场域和问题情境分析,整体、动态、开放是“双一流”学科建设的向度。在整体向度上,为“关键多数”的学科示范带动策略和学科涵盖面扩大策略是“双一流”建设的关键制度安排。在动态向度上,“双一流”建设应坚持动态身份,... 基于政策行动的场域和问题情境分析,整体、动态、开放是“双一流”学科建设的向度。在整体向度上,为“关键多数”的学科示范带动策略和学科涵盖面扩大策略是“双一流”建设的关键制度安排。在动态向度上,“双一流”建设应坚持动态身份,并从动态的比例与周期上建立起学科身份的动态机制。在开放向度上,“双一流”学科的遴选与建设模式是开放的,中国特色与世界意义、揭榜挂帅、非一级学科、自主选择建设学科和分类特色发展的遴选与建设模式体现了不同的开放思想和开放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学科 整体 动态 开放
原文传递
我国大学学科建设模式的实证研究——基于三维坐标系下的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翟亚军 赵瑜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61-964,共4页
选取我国较早建立研究生院的30所大学作为分析案例,在由学科规模、结构和水平构成的三维坐标系下定量研究大学学科建设模式。三维坐标的测度标准分别为宽窄度、关联度和认受度。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学学科建设中存在着一定的模式缺陷:... 选取我国较早建立研究生院的30所大学作为分析案例,在由学科规模、结构和水平构成的三维坐标系下定量研究大学学科建设模式。三维坐标的测度标准分别为宽窄度、关联度和认受度。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学学科建设中存在着一定的模式缺陷:从宽窄度而言,宽度有余、密度不足,缺乏集成效应;从关联度而言,学科体系结构松散,缺乏协同效应;从认受度而言,水平较低,缺乏示范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建设模式 宽窄度 关联度 认受度
下载PDF
中部欠发达地区高校一流学科建设成效:量质评价与路径优化 被引量:2
18
作者 叶前林 李佳倩 刘海玉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8-67,共10页
学科建设成效评价是检验“双一流”建设质量的必要举措,对高校寻找差距、提升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选取典型中部欠发达地区江西、山西两省高校为案例样本,对比分析“十三五”期间两省一流学科建设立项状况,从量化和质性相结合维度对其一... 学科建设成效评价是检验“双一流”建设质量的必要举措,对高校寻找差距、提升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选取典型中部欠发达地区江西、山西两省高校为案例样本,对比分析“十三五”期间两省一流学科建设立项状况,从量化和质性相结合维度对其一流学科建设成效进行评价,然后具体探讨两省一流学科建设实践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最后结合实际提出推进两省一流学科建设水平的优化路径,希冀为两省乃至欠发达地区高校“双一流”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 一流学科 建设成效 评价维度
下载PDF
政治传播的历史向度——中国古代政治传播研究的回眸与省思 被引量:3
19
作者 白文刚 赵洁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5-103,共19页
中国古代政治传播研究发轫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研究成果整体呈持续增长态势,历经了"拓荒""奠基"和"初步发展"三个阶段。目前主要形成以历史学、新闻传播学和政治学为基础的三种具有差异化的问题关怀、议... 中国古代政治传播研究发轫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研究成果整体呈持续增长态势,历经了"拓荒""奠基"和"初步发展"三个阶段。目前主要形成以历史学、新闻传播学和政治学为基础的三种具有差异化的问题关怀、议题偏好和路径依赖的学术风格。现有主题呈现多元化状态,主要围绕观念、制度、实践、媒介四个问题域展开。未来研究应着重在学科意识层面处理好明确的政治传播学科意识和多学科介入之间的互动关系;在研究旨趣层面充分理解中国古代政治传播研究的价值和使命;在研究方法层面处理好运用现代理论分析古代实践和思想的中西古今关系,推动多元发展的中国古代政治传播研究逐渐实现整合和突破,体现政治传播历史向度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政治传播研究 政治传播学科意识 历史向度 综述
原文传递
对教育史学科发展几个问题的探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娟 刘立德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9,共5页
教育史学科的发展遇到诸多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和探析有利于促进学科自主理性发展。教育史学科的发展应该增强实践意识,提升理论关照。需要放宽视野,主动寻求多层对话,加强与历史学研究者的合作,借鉴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增强国际对... 教育史学科的发展遇到诸多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和探析有利于促进学科自主理性发展。教育史学科的发展应该增强实践意识,提升理论关照。需要放宽视野,主动寻求多层对话,加强与历史学研究者的合作,借鉴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增强国际对话的意识和能力。在研究方法上,借鉴解释学的思路,改变客观主义研究模式,丰富教育史研究的话语和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史学科 实践关照 多层关照 解释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