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9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49—2019年登陆中国的热带气旋特征及致灾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宿海良 袁雷武 +2 位作者 王猛 东高红 费晓臣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82-387,共6页
利用1949—2019年中国台风网资料,对登陆中国的热带气旋进行统计,分析了其主要气候特征及灾害成因。结果表明:近71年来在西北太平洋地区共生成热带气旋2333个,其中登陆我国的有636个,占生成总数的27.3%;平均每年生成热带气旋33个,在我... 利用1949—2019年中国台风网资料,对登陆中国的热带气旋进行统计,分析了其主要气候特征及灾害成因。结果表明:近71年来在西北太平洋地区共生成热带气旋2333个,其中登陆我国的有636个,占生成总数的27.3%;平均每年生成热带气旋33个,在我国登陆的有9个,登陆数量的年际差异明显,最多年份达15个,最少的年份仅为4个,近71年来登陆热带气旋呈逐年减少趋势;按年代统计分析,20世纪50、60年代最多,均为97个;90年代以后陆续减少,2010年以来达到最低,仅80个;21世纪以来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数量虽然下降趋势明显,但活跃时间段在延长:近71年来最早登陆和最晚登陆热带气旋均出现在21世纪;登陆时段趋于集中,高频期出现在7—9月,其中8月份最多,约占全年总数的28.5%;登陆地点趋于集中,首次登陆点集中在广东、海南、台湾地区,其中广东最多,占登陆总数的34.6%;大风、暴雨、风暴潮是热带气旋灾害的主要因子,若遇天文大潮,则潮灾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气象学 登陆热带气旋 时空特征 频次分析 灾害及成因
下载PDF
2008年贵州罕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成因及影响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润琼 刘艳雯 +3 位作者 姚刚 赵群剑 黄天福 钟静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19-323,334,共6页
2008年1月下半月到2月上半月,贵州所遭遇的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具有降温幅度大、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冰冻灾害重等特点。文中分析了这次灾害的可能成因及其影响。分析表明,2007年8月发生的拉尼娜事件所造成的大气环流异常... 2008年1月下半月到2月上半月,贵州所遭遇的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具有降温幅度大、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冰冻灾害重等特点。文中分析了这次灾害的可能成因及其影响。分析表明,2007年8月发生的拉尼娜事件所造成的大气环流异常是导致贵州大范围持续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重要原因。乌拉尔山地区环流场偏高,中亚至蒙古国西部直到俄罗斯远东地区偏低的环流异常持续时间长,有利于冷空气自西北向东南活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偏西偏北及青藏高原南缘的南支槽异常稳定活跃,有利于暖湿气流不断向云贵高原输送,为贵州雨(雪)天气提供更充足的水汽来源。分析还表明,逆温层的长时间维持是贵州大范围冻雨持续出现的主要原因。这场低温冰冻灾害给贵州春运、能源电力、农业、林业、居民生活等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冰冻灾害 成因 影响 贵州
下载PDF
2010年河套灌区农业气象条件对春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淡建兵 杨卫 +3 位作者 秦晓燕 陶娜 马丽 李莲莲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1年第5期78-80,共3页
2010年小麦全生育期农业气象条件较差,不利于产量提高。主要问题是前期潮塌和持续低温,发育期推后,后期持续高温,出现有观测记录以来的最强干热风年,小麦后期发育加快,灌浆期缩短,降低了小麦的粒重;此期日较差较大,有利于干物质积累,降... 2010年小麦全生育期农业气象条件较差,不利于产量提高。主要问题是前期潮塌和持续低温,发育期推后,后期持续高温,出现有观测记录以来的最强干热风年,小麦后期发育加快,灌浆期缩短,降低了小麦的粒重;此期日较差较大,有利于干物质积累,降低了不利因素的影响,但小麦产量仍然会受到明显影响。同时,2010年水情较好,降低了高温干热风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塌 灾害特征 成因 对策
下载PDF
有关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方向的几点思考
4
作者 沈春芳 《福建地震》 2003年第2期34-37,共4页
经过 30多年的奋斗和建设 ,尤其是“九五”以来 ,我省防震减灾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 ,不仅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且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根据我省省情、震情 ,并结合本人在基层长期工作的实践 ,对今后发展我省防震减灾事... 经过 30多年的奋斗和建设 ,尤其是“九五”以来 ,我省防震减灾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 ,不仅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且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根据我省省情、震情 ,并结合本人在基层长期工作的实践 ,对今后发展我省防震减灾事业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及应采取的保障措施等提出了建议。本人认为 ,应紧紧围绕构建和完善“三大体系”建设 ,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动性、创造性 ,依靠科技进步和法制健全来推动我省防震减灾工作向现代化、网络化方向加快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活断层 探测 评价
下载PDF
交城县洪涝灾害的特点及防御对策研究
5
作者 姚振超 《山西水利科技》 2009年第2期67-68,共2页
论述了交城县的洪涝灾害具有突发性、随机性、重复性和毁灭性的特点,分析了洪涝灾害的成因包括自然地理因素、气象因素和人类社会因素,提出了防洪减灾对策。
关键词 洪涝灾害 成因 对策 交城县
下载PDF
2011年汛期北京城市暴雨特征及其灾害成因初步分析 被引量:33
6
作者 陈静 刘琳 《暴雨灾害》 2011年第3期282-287,共6页
利用2011年北京加密自动观测站降水资料、北京站(54511)24 h降水量多年历史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北京2011年6月1日—8月11日(下称北京汛期)城市暴雨过程、暴雨灾害特点、极端降水特征以及城市化进程对暴雨灾害的影响和成因进行了初... 利用2011年北京加密自动观测站降水资料、北京站(54511)24 h降水量多年历史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北京2011年6月1日—8月11日(下称北京汛期)城市暴雨过程、暴雨灾害特点、极端降水特征以及城市化进程对暴雨灾害的影响和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2011年6月和7月北京降水量分布不均,呈现从城区向郊县递减的特点,最大降水量中心位于北京城区;汛期共发生8次较强降水天气过程,其中3次造成的气象灾害较大。(2)2011年汛期北京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多54.8 mm,降水量距平自1999年连续12年呈负距平后首次转为正距平。(3)2011年北京极端降水频次、强度分别达到3次和80.7 mm,极端降水量占总降水量的61.4%,较前10年显著提高。(4)2011年北京降水频次变化不大,但暴雨频次显著上升,比前10年同期多2~3次,暴雨量占总降水量比例达60%以上。(5)2011年汛期北京多暴雨是由大气环流和城市化特征共同影响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暴雨 灾害成因 2011年汛期 北京
下载PDF
农牧业鼠害及控制进展 被引量:28
7
作者 施大钊 郭永旺 苏红田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6期499-501,共3页
近年来,我国农业鼠害发生面积约为3520万hm2/年,涉及1.44亿农户;草原鼠害年减少牧草达68亿kg,相当于4700万只绵羊的年食草量。鼠害发生呈此起彼伏的趋势。控制方法也不断改进,其中预警监测、毒饵站、生物防治以及不育控制等技术在控制... 近年来,我国农业鼠害发生面积约为3520万hm2/年,涉及1.44亿农户;草原鼠害年减少牧草达68亿kg,相当于4700万只绵羊的年食草量。鼠害发生呈此起彼伏的趋势。控制方法也不断改进,其中预警监测、毒饵站、生物防治以及不育控制等技术在控制鼠害方面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害 成灾原因 控制对策
原文传递
广州市主要地质灾害成灾机制与时空分布 被引量:26
8
作者 刘会平 王艳丽 +3 位作者 刘江龙 倪研贤 王建军 梁红梅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49-153,共5页
广州经济高速发展,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地质环境渐趋恶化,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崩塌、滑坡和地面塌陷等严重阻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就这些地质灾害而言,活动断裂纵横交错是其地质构造基础,强烈风化与疏松地表是其物质来源,... 广州经济高速发展,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地质环境渐趋恶化,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崩塌、滑坡和地面塌陷等严重阻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就这些地质灾害而言,活动断裂纵横交错是其地质构造基础,强烈风化与疏松地表是其物质来源,降水与径流量丰沛是其动力条件,暴雨、洪水则是其诱发因素。人类活动,如过量抽取地下水、乱采滥伐森林植被等增加了地质环境的压力,破坏了生态平衡,成为重要的致灾因子。广州城市地质灾害在过去10年里呈波浪状上升态势,1998年以来尤为严重;空间上主要集中在老城区、广花盆地和低山丘陵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质灾害 时空分布 灾害成因 广州市
下载PDF
2011年秋季强台风“纳沙”导致广西灾害成因分析 被引量:23
9
作者 高安宁 张瑞波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4-58,共5页
2011年第17号强台风"纳沙"于9月30日20时在越南北部减弱为热带低压后,其中心并没有深入到广西内陆却给广西带来持续3d的暴雨天气,导致全区受灾人口323.15万,因灾死亡7人;农作物受灾面积38.265万hm2,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6.88亿... 2011年第17号强台风"纳沙"于9月30日20时在越南北部减弱为热带低压后,其中心并没有深入到广西内陆却给广西带来持续3d的暴雨天气,导致全区受灾人口323.15万,因灾死亡7人;农作物受灾面积38.265万hm2,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6.88亿元。利用MICAPS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卫星云图以及ECMWF等资料,对1117号强台风"纳沙"减弱后导致广西严重灾害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纳沙"进入北部湾并在越南北部沿海登陆减弱为热带低压后,青藏高原东移的冷空气从低层渗透进入华南西部,并与"纳沙"东部的偏南气流在桂南汇合,形成中尺度辐合线,使得广西南部的动力辐合和上升运动得以加强和维持;②"纳沙"东部强盛的东南风急流将南海大量的水汽输送到广西上空,为持续性暴雨提供充足的水汽;③"纳沙"减弱消亡后,其外围环流位于广西南部上空的垂直风切变小,在这种环境条件下,有利于热量、水汽的积聚和辐合上升运动,有利于对流云团的发生发展并释放大量的凝结潜热,对暴雨的增幅也有重要的正反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暴雨 冷平流 垂直风切变 致灾成因 1117号台风“纳沙” 广西
下载PDF
中天山北坡春季寒潮型暴雪致灾成因分析 被引量:16
10
作者 万瑜 曹兴 +2 位作者 窦新英 陆辉 蔡仁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78-486,共9页
采用NCEP逐日4次1°×1°再分析资料和Micaps常规观测等资料,对2011年4月发生在中天山北坡乌鲁木齐地区寒潮型暴雪过程的致灾天气学成因进行综合分析,着重讨论了强降雪发生所具备的水汽条件、高低空急流等动力耦合机制及温... 采用NCEP逐日4次1°×1°再分析资料和Micaps常规观测等资料,对2011年4月发生在中天山北坡乌鲁木齐地区寒潮型暴雪过程的致灾天气学成因进行综合分析,着重讨论了强降雪发生所具备的水汽条件、高低空急流等动力耦合机制及温度平流条件。结果表明:在稳定的环流背景下,春季500 h Pa西西伯利亚低槽位置南伸至35°N,使得冷暖空气活跃交绥造成中低层大气斜压性增强,加之天山准静止锋的长时间停滞维持,致使中天山北坡受强锋区的控制而形成持续性雨雪天气。深厚的湿层和持续的水汽辐合为暴雪的产生提供了丰沛的水汽条件;高低空急流配置及正涡度大值区由低层向对流层中层发展,有利于高层气流抽吸辐散、中低层暖湿气流辐合和上升运动的增强,为强降雪天气提供了动力条件;强降雪落区与湿位涡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冷暖平流稳定对峙加之低层冷平流侵入之强是造成暴雪持续、增幅和剧烈降温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潮 暴雪 水汽通量 温度平流 致灾成因
下载PDF
安徽省电线积冰的特征及气象条件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鲁俊 吴必文 卢燕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10570-10572,10592,共4页
统计了安徽省有气象记录以来的电线积冰观测资料,分析了电线积冰的时空分布特征,同时也对积冰出现时段的气象要素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2008年1月16日发生的宜华±500 kV直流线路事故的气象条件,得出致灾电... 统计了安徽省有气象记录以来的电线积冰观测资料,分析了电线积冰的时空分布特征,同时也对积冰出现时段的气象要素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2008年1月16日发生的宜华±500 kV直流线路事故的气象条件,得出致灾电线积冰的气象条件特征,并给出防御灾害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线积冰 特征 气象条件 致灾
下载PDF
中国季风边缘带的自然灾害及成因 被引量:13
12
作者 史正涛 张林源 苏桂武 《灾害学》 CSCD 1994年第4期59-64,共6页
本文提出并讨论了季风边缘带的概念范围,并按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等三个方面对自然灾害的特点和成因进行了论证。认为这个地区之所以成为一个自然灾害多发区是因该区气候、地质、地貌等均有利于自然灾害的形成和发展,人为作用加剧... 本文提出并讨论了季风边缘带的概念范围,并按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等三个方面对自然灾害的特点和成因进行了论证。认为这个地区之所以成为一个自然灾害多发区是因该区气候、地质、地貌等均有利于自然灾害的形成和发展,人为作用加剧了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风 边缘带 自然灾害 成因
下载PDF
海岸地区致灾台风暴潮的长期分布模式 被引量:12
13
作者 董胜 郝小丽 +1 位作者 李锋 刘德辅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2-46,共5页
考虑台风导致的高水位和海浪波高对风暴潮灾害的贡献,对1949年以来影响青岛地区的台风暴潮进行了抽样统计。基于二维的泊松冈贝尔逻辑分布模式,对海岸地区的致灾风暴潮进行了长期的随机分析。与传统的警戒水位法不同,新模式能够反映多... 考虑台风导致的高水位和海浪波高对风暴潮灾害的贡献,对1949年以来影响青岛地区的台风暴潮进行了抽样统计。基于二维的泊松冈贝尔逻辑分布模式,对海岸地区的致灾风暴潮进行了长期的随机分析。与传统的警戒水位法不同,新模式能够反映多种环境荷载的综合作用,推算了青岛地区的特大台风暴潮灾害的重现期。计算结果显示,二维复合分布模式适合于描述台风暴潮过程中极值水位与相应波高的联合概率,所得结论对青岛地区的防潮减灾规划和工程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地区 致灾 台风暴潮 二维泊松冈贝尔逻辑分布 长期分布模式 重现期
下载PDF
地铁火灾成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讨 被引量:12
14
作者 静元 杨玉成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74-1177,共4页
结合几起典型地铁火灾事故,从5个方面分析地铁火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原因,包括大量使用可燃易燃材料、安全设施不足、人员应急处置能力不足、消防救援组织不力、公众安全意识差等,并针对性地提出预防地铁火灾的措施,如控制可燃物、设... 结合几起典型地铁火灾事故,从5个方面分析地铁火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原因,包括大量使用可燃易燃材料、安全设施不足、人员应急处置能力不足、消防救援组织不力、公众安全意识差等,并针对性地提出预防地铁火灾的措施,如控制可燃物、设置必要的消防设施、加强应急救援及提高公众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火灾 灾害成因 应急救援
下载PDF
化工企业火灾爆炸致灾因素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曹勇兵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07-709,716,共4页
按系统工程和过程管理,对化工企业火灾爆炸的致灾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化工企业防火安全的控制措施。针对化工企业设备、工艺、消防设施、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管理、专业处置能力等方面存在的缺陷,提出注重企业制度标准、强化本质安全、... 按系统工程和过程管理,对化工企业火灾爆炸的致灾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化工企业防火安全的控制措施。针对化工企业设备、工艺、消防设施、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管理、专业处置能力等方面存在的缺陷,提出注重企业制度标准、强化本质安全、落实主体责任、开展大数据应用和构建专业处置力量等对策,提升化工企业火灾防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企业 火灾爆炸 致灾因素 致因控制
下载PDF
陕西延安杨崖滑坡的形成机理及其致灾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佳运 魏兴丽 薛强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230-1234,共5页
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是陕北黄土高原地区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发因素之一,延安市杨崖滑坡是一个典型的多期人为诱发的滑坡。通过对杨崖滑坡力学变形破坏模式和形成因素的分析,认为杨崖滑坡为拉裂-压致滑移式变形过程,是先牵引... 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是陕北黄土高原地区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发因素之一,延安市杨崖滑坡是一个典型的多期人为诱发的滑坡。通过对杨崖滑坡力学变形破坏模式和形成因素的分析,认为杨崖滑坡为拉裂-压致滑移式变形过程,是先牵引、后推移的发育破坏过程,滑体的多次强烈扰动与老滑坡滑面的存在为滑坡形成的控制因素,不合理的削坡和人工削坡加载是其形成的诱发因素;对致灾原因进行了分析,选址不当、防灾避灾意识不强和治理措施不当是造成滑坡灾害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市 杨崖滑坡 形成因素 控制因素 诱发因素 致灾
下载PDF
泥石流致灾因子敏感性分析——以四川都江堰龙溪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彩侠 马煜 何元勋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20年第5期32-39,共8页
泥石流是我国山区常见的地质灾害,为了定量研究泥石流灾害致灾因子的敏感性并确定各个致灾因子的权重大小,本文通过野外调查、数理统计法和层次分析法对龙溪河流域泥石流灾害的主要致灾因子进行定性规律分析和定量权重计算。结果表明:(1... 泥石流是我国山区常见的地质灾害,为了定量研究泥石流灾害致灾因子的敏感性并确定各个致灾因子的权重大小,本文通过野外调查、数理统计法和层次分析法对龙溪河流域泥石流灾害的主要致灾因子进行定性规律分析和定量权重计算。结果表明:(1)泥石流灾害的发生与致灾因子的敏感性区间主要定性表现为:流域面积小于1 km2以内、高差在200~400 m范围内、距断层距离为0~2 km、山坡坡度30°~50°、岩性为砂岩、纵比降在400‰~600‰等,其泥石流发生与致灾因子具有相关性,且相关性较好;(2)选取了泥石流灾害致灾因子中的历史因子、地形因子、地质因子和降雨因子等4个一级因子以及流域面积、高程、相对高差、纵坡比、地层岩性等14个二级因子建立层次分析模型和计算判断矩阵,定量计算权重值得出降雨,流域面积,地层岩性,纵比降等四个因子对泥石流发生的敏感性最强。这一结论具有普遍性,可对该区域泥石流的易发性,危险性,风险性评价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灾因子 层次分析法 权重 敏感性 泥石流
下载PDF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In-seam Seismic Survey Technology for Disaster-causing Potential Geology Anomalous Body in Coal Seam 被引量:6
18
作者 TENG Jiwen LI Songying +10 位作者 JIA Mingkui LIAN Jie LIU Honglei LIU Guodong WANG Wei Volker SCHAPE FENG Lei YAO Xiaoshuai WANG Kang YAN Yafen ZHANG Wanpe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1期10-26,共17页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detect potential geology anomalous bodies in coal bearing formation,such as coal seam thickness variation,small faults,goafs and collapse columns,and provide scientific guidance for safe and ef...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detect potential geology anomalous bodies in coal bearing formation,such as coal seam thickness variation,small faults,goafs and collapse columns,and provide scientific guidance for safe and efficient mining,the SUMMIT-II EX explosion-proof seismic slot wave instrument,produced by German DMT Company,was used to detect the underground channel wave with the help of transmission method,reflection method and transflective method.Region area detection experiment in mining face had been carried out thanks to the advantage of channel wave,such as its great dispersion,abundant geology information,strong anti-interference ability and long-distance detecting.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1)Coal seam thickness variation in extremely unstable coal seam has been quantitatively interpreted with an accuracy of more than 80%generally;(2)The faults,goafs and collapse columns could be detected and predicted accurately;(3)Experimental detection of gas enrichment areas,stress concentration regions and water inrush risk zone has been collated;(4)A research system of disaster-causing geology anomalous body detection by in-seam seismic survey has been built,valuable and innovative achievements have been got.Series of innovation obtain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is study indicated that it was more effective to detect disaster-causing potential geology anomalies by in-seam seismic survey than by ground seismic survey.It had significant scientific value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 under complex coal seam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eam seismic SURVEY technology(ISS) disaster-causing potential GEOLOGY ANOMALOUS BODY dispersion feature mine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quantitative interpretation
下载PDF
栗山天牛在我国东北林区灾害成因分析
19
作者 杨悦 《温带林业研究》 2024年第3期88-90,共3页
栗山天牛是栎树林的毁灭性蛀干害虫,近年来,由于栎树林具有的脆弱性、易感性,栎树林林分抗虫能力低下,栗山天牛灾害呈现加重趋势,其引发的栎树林生物灾害在我国东北地区已上升为重要灾害,给森林生态效益的发挥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栗山... 栗山天牛是栎树林的毁灭性蛀干害虫,近年来,由于栎树林具有的脆弱性、易感性,栎树林林分抗虫能力低下,栗山天牛灾害呈现加重趋势,其引发的栎树林生物灾害在我国东北地区已上升为重要灾害,给森林生态效益的发挥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栗山天牛的防治是当前林业资源保护的重要任务之一。分析结果表明,栗山天牛灾害形成的内在原因是栗山天牛的K-生态对策。灾害形成的外在原因是承灾体天然次生栎林的脆弱性。同时由于防灾控灾措施不到位致使灾害持续加重。基于此,本文从灾害学的理论出发,对栗山天牛致灾因子的危害性、承灾体的脆弱性、孕灾环境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指出了灾害的成因路径,从而为栗山天牛的灾害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栗山天牛 东北地区 栎树次生林 成灾原因
下载PDF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大坝的致灾影响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珊 梁彬锐 王占军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2-104,108,共4页
我国是受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又是世界坝工大国,研究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大坝的致灾影响对大坝安全至关重要。基于台风、极端降水、高温和干旱的分布特征和灾害特征,初步分析了不同类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大坝的影响机... 我国是受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又是世界坝工大国,研究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大坝的致灾影响对大坝安全至关重要。基于台风、极端降水、高温和干旱的分布特征和灾害特征,初步分析了不同类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大坝的影响机制,对科学应对极端天气气候对大坝的致灾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极端降水 高温 干旱 大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