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商直接投资是否具有“污染光环”效应? 被引量:73
1
作者 李金凯 程立燕 张同斌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4-83,共10页
FDI是否引致并加剧了环境污染一直受到学界和政界的关注,并存在较大争议,形成了"污染光环"和"污染避难所"两种相互对立的假说。其中,"污染光环"假说认为,FDI通过技术溢出效应提升了东道国环境质量,而&qu... FDI是否引致并加剧了环境污染一直受到学界和政界的关注,并存在较大争议,形成了"污染光环"和"污染避难所"两种相互对立的假说。其中,"污染光环"假说认为,FDI通过技术溢出效应提升了东道国环境质量,而"污染避难所"假说认为发达国家企业将产业链中高污染、高能耗部分转移至发展中国家,造成了其环境质量恶化。本文将两种针锋相对的假说进行融合,认为FDI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会随着经济发展和自身累积阶段的不同而呈现非对称特征,而不是非正即负,因此,将经济发展阶段和FDI自身累积分别作为转换变量,构建FDI对环境污染的面板平滑转移(PSTR)模型,研究结论如下:(1)外商投资通过发挥"示范效应"、"溢出效应"和"竞争效应"等促进了我国环保技术水平,支持了"污染光环"假说,即FDI并不是引起我国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2)FDI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程度随经济发展阶段的变迁存在两个转换机制,分别在人均收入达到0.527和1.027时实现转换,并且由于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间的平衡,使得FDI随人均收入的提高抑制程度先缓慢减弱后迅速上升,最终稳定在0.165附近。(3)FDI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在自身累积量为1.999处实现低区制往高区制的转变,且转换速度适中。并且,在FDI累积较低阶段,FDI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不显著,但当FDI累积量超过门限值,FDI投资结构进一步升级促使其对环境污染的抑制效果开始显现。基于此提出建议:(1)在实行严格FDI进入标准、优化FDI投资结构的基础上,持续引进FDI。(2)应该适时适度地调整FDI引入政策,引导过剩FDI在城市间、产业间合理流动,实现FDI在不同城市间与不同产业间的科学分布和优化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阶段转换 环境污染 面板平滑转移模型
下载PDF
基于东道国环境技术创新的FDI绿色溢出效应研究——制度环境的调节效应 被引量:27
2
作者 贾军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32,共5页
利用1999~2011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环境技术对FDI的影响及制度环境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FDI负向影响环境效率;FDI进入对环境技术吸引力、竞争力与环境效率关系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但港澳台FDI对环境竞争力与环... 利用1999~2011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环境技术对FDI的影响及制度环境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FDI负向影响环境效率;FDI进入对环境技术吸引力、竞争力与环境效率关系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但港澳台FDI对环境竞争力与环境效率关系的中介效应不存在;制度环境显著地减轻FDI对环境效率的不利影响,且对非港澳台FDI的不利作用缓解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环境技术创新 制度环境
下载PDF
长三角地区FDI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1985-2009年数据的EKC检验 被引量:26
3
作者 陈晓峰 《国际贸易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4-93,共10页
文章采用长三角地区实际利用FDI与四类污染排放数据,通过OLS模型及Granger因果检验法对FDI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FDI增长与环境污染变化之间存在协整和因果关系;FDI与废气、二氧化硫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与烟尘... 文章采用长三角地区实际利用FDI与四类污染排放数据,通过OLS模型及Granger因果检验法对FDI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FDI增长与环境污染变化之间存在协整和因果关系;FDI与废气、二氧化硫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与烟尘、粉尘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而且FDI对废气、二氧化硫的影响最为显著,反映了目前长三角地区FDI存在一定的环境负效应。本文基于EKC假说,进一步测度了引入FDI因素后的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及演进趋势,文章认为,FDI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是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长三角地区倒"U"型EKC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可能会出现"N"或"~"型波动特征,因此,必须灵活地、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外资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DI 环境污染 经济增长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原文传递
外商直接投资的环境门槛效应研究——中国省级数据的检验 被引量:19
4
作者 李子豪 刘辉煌 《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8-116,共9页
文章利用1995-2009年中国29个省级地区的面板数据,通过门槛估计方法,从收入水平、人力资本和环境规制三种渠道,实证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FDI)对环境的门槛效应。研究表明,FDI对中国环境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在高人均收入、高人力资本或高... 文章利用1995-2009年中国29个省级地区的面板数据,通过门槛估计方法,从收入水平、人力资本和环境规制三种渠道,实证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FDI)对环境的门槛效应。研究表明,FDI对中国环境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在高人均收入、高人力资本或高环境规制阶段,FDI显著改善了中国环境质量,而在低水平阶段则相反。对研究期内各省区门槛变量变化的分析表明,当前FDI只对少数省区环境有积极影响;但随着各地区收入、人力资本和环境规制的提升,此种积极影响正在逐步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环境 门槛效应 省级数据
原文传递
外商直接投资对于东道国营商环境的改善效应研究——来自34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证据 被引量:16
5
作者 周超 刘夏 任洁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9-71,共13页
基于世界银行营商环境项目数据,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34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营商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于沿线国家的营商环境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外商直接投资对于... 基于世界银行营商环境项目数据,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34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营商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于沿线国家的营商环境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外商直接投资对于沿线国家营商环境的改善作用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得到了增强,表现出更强的制度依赖性;外商直接投资对开办企业、建筑许可等7个方面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对保护少数投资者和纳税这2个有利于沿线国家本土企业和政府税收方面的影响较小且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营商环境 “一带一路” 工具变量
原文传递
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环境安全研究综述 被引量:7
6
作者 徐鹤 陈海英 廖卓玲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21-26,共6页
笔者回顾了近年来关于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生态环境关系的研究,采用贸易环境效应分析基本框架,将外商直接投资对环境的影响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和政策效应四个方面,而不是采用“污染避难所”和“污染光环”等单因素分析方... 笔者回顾了近年来关于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生态环境关系的研究,采用贸易环境效应分析基本框架,将外商直接投资对环境的影响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和政策效应四个方面,而不是采用“污染避难所”和“污染光环”等单因素分析方法,从而更加全面地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复杂关系。最后指出,如何协调统一外商直接投资与东道国生态环境发展目标已成为未来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避难所 污染光环 外商直接投资 环境
下载PDF
FDI、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实证研究——来自长三角地区1985—2009年的数据 被引量:9
7
作者 陈晓峰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1年第3期45-50,共6页
文章采用长三角地区1985-2009年间的样本数据,借助OLS模型及Granger因果检验法对FD!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估计结果表明:FDI增长与环境污染变化之间存在协整和因果关系;FDI与废气、二氧化硫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与烟... 文章采用长三角地区1985-2009年间的样本数据,借助OLS模型及Granger因果检验法对FD!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估计结果表明:FDI增长与环境污染变化之间存在协整和因果关系;FDI与废气、二氧化硫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与烟尘、粉尘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而且FDI对废气、二氧化硫的影响最为显著。反映了目前长三角地区FDI存在一定的环境负效应。文章基于EKC假说,进一步测度了引入FDI因素后的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及演进趋势,认为FDI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是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长三角地区倒“U”型EKC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可能会出现“N”或“~”型波动特征,因此,必须灵活地、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外资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DI 环境污染 经济增长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下载PDF
生态足迹视域下环境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隋建利 陈豪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4-70,共17页
中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调整的攻坚期,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冲突仍然存在,在新冠肺炎疫情与中美贸易摩擦的国内外双重冲击下,探索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路径仍然是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重要研究任务。本文采用非线性... 中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调整的攻坚期,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冲突仍然存在,在新冠肺炎疫情与中美贸易摩擦的国内外双重冲击下,探索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路径仍然是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重要研究任务。本文采用非线性马尔科夫区制转移因果(MSC)模型,测度中国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非线性运行机制,刻画人力资本与外国直接投资对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辨识各变量在不同时间区制内的时变因果关系,以期为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本文发现:(1)中国生态环境恶化归因于经济增长而不是外国直接投资;(2)人力资本与外国直接投资均能驱动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实现协调发展,而且相较于外国直接投资,人力资本对推动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具有更强的历史作用以及更大的未来潜力;(3)本文所研究的多种因果关系具有显著的时变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外国直接投资 生态足迹 生态环境 经济增长
原文传递
新型政商关系对城市吸引外资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窦大鹏 匡增杰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18,共14页
随着中国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吸引高质量外资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利用2017~2018年《中国城市政商关系排行榜》数据,实证分析了新型政商关系对城市吸引外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新型政商关系的发展促进了城市外资的流入。这... 随着中国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吸引高质量外资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利用2017~2018年《中国城市政商关系排行榜》数据,实证分析了新型政商关系对城市吸引外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新型政商关系的发展促进了城市外资的流入。这种作用主要通过减少企业经营成本、促进企业创新能力、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三个机制实现。异质性分析表明,省会城市和东部城市政商关系的改善显著促进了外资的流入,非省会城市和中西部城市则不明显。研究启示: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新型政商关系,吸引高质量外资的流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政商关系 高质量发展 外商直接投资 营商环境
原文传递
“一带一路”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效应和影响机制 被引量:7
10
作者 周波 李国英 李冀宁 《税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2-120,共9页
“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和资源,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上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开放水平。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起到显著促进作用;“一带一路”倡议制度框架,有利于沿线... “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和资源,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上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开放水平。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起到显著促进作用;“一带一路”倡议制度框架,有利于沿线国家降低税负,提高税收征管效率,进而通过改善税收营商环境,显著提高中国对沿线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水平。因而,应继续推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税收合作,帮助沿线国家提高税收征管能力;加快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税收协定谈判和签署步伐,修订现有已签订的税收协定中的不适宜条款;继续基于“一带一路”框架优化中国“走出去”企业对外投资税收服务,为中国企业参与对外直接投资创造良好的税收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对外直接投资 税收营商环境 税收征管效率 税收协定
原文传递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东道国制度环境因素 被引量:5
11
作者 饶光明 卿春丽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9年第8期41-51,共11页
基于2010-2017年中国对47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面板数据,考虑东道国制度环境因素,运用拓展的投资引力模型分析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从整体来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受东... 基于2010-2017年中国对47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面板数据,考虑东道国制度环境因素,运用拓展的投资引力模型分析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从整体来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受东道国经济规模的吸引,具有市场寻求动机,东道国制度环境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显著正相关,即中国倾向于选择政府治理优良的国家进行投资,通过对制度环境分指标进行回归,发现东道国监管质量和政治稳定性是核心因素;此外,中国GDP会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而双边距离、自然资源、双边贸易关系、劳动力成本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负向影响。分地区看,各地区的检验结果与整体效应具有较大差异,各子样本之间的实证结果也各不相同,说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在不同地区所受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同,制度环境的影响也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直接投资 引力模型 制度环境
下载PDF
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生态环境安全问题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曹秋菊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0-32,共3页
发达国家通过投资向发展中国家输出污染、实施“生态侵略”有其投资理论基础。随着中国利用外资的发展,外商通过直接投资方式将大量高污染、高消耗的产业转移到我国,影响我国的生态环境安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应进一步完善体制... 发达国家通过投资向发展中国家输出污染、实施“生态侵略”有其投资理论基础。随着中国利用外资的发展,外商通过直接投资方式将大量高污染、高消耗的产业转移到我国,影响我国的生态环境安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应进一步完善体制政策环境,加强法制建设、依法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和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生态环境安全 经济安全 生态环境治理
下载PDF
外商直接投资、财政政策波动与地区金融生态环境 被引量:4
13
作者 武力超 施桑桑 +1 位作者 韩华桂 王振雪 《金融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34,共15页
本文研究中国外商直接投资、财政政策波动对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与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存在非线性关系,外商直接投资一方面通过引进先进金融资源推动竞争促进金融生态环境改善,另一方面外商直接投资... 本文研究中国外商直接投资、财政政策波动对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与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存在非线性关系,外商直接投资一方面通过引进先进金融资源推动竞争促进金融生态环境改善,另一方面外商直接投资的不合理使用又会挤占内资企业金融资源,造成内资外逃和资产价格波动;财政政策波动会抑制外商直接投资对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财政政策波动 金融生态环境 区域金融发展
原文传递
湖北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环境评价和对策设计 被引量:3
14
作者 何伟军 姜生俊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66-69,共4页
深入评价了湖北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环境的优势与劣势,对湖北省如何优化外商直接投资的环境提出了对策建议,可作为地方政府决策时重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湖北 投资环境 环境评价 产业结构 投资
下载PDF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变迁与前景展望 被引量:4
15
作者 桑百川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2-119,共8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在观念、政策、制度、环境、条件、优势、产业、区域等方面都发生着变迁,梳理这些变迁有助于正确认识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并理解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观念方面,对外商直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在观念、政策、制度、环境、条件、优势、产业、区域等方面都发生着变迁,梳理这些变迁有助于正确认识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并理解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观念方面,对外商直接投资的认识已经从早期的怀疑和争论转变为将其视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认同其在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功能;在政策方面,我国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已从以所得税为核心的优惠政策转向以法律和制度保障外商直接投资的权益,以产业导向政策引导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向,推动内外资企业享有同等的国民待遇;在制度方面,外商直接投资的行政审批制度已经废止,取而代之的是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的市场准入制度,负面清单逐步简化,外商直接投资准入范围不断扩大;在环境方面,相当长的时间内国际环境对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非常有利,许多国家鼓励本国资本流向中国,但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快速增长,美国及其盟友对华政策发生了明显改变,贸易投资保护主义加剧,经济全球化面临着空前挑战,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国际环境变得愈发复杂;在条件方面,外商直接投资面对着我国国民经济由高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工业化由加速扩张转向结构调整,产能过剩取代市场短缺,要素成本优势弱化、市场优势加速形成;在优势方面,效率寻求型外商直接投资的优势下降,市场寻求型外商直接投资的优势上升,资源寻求型外商直接投资的优势发生结构性变化,战略资产寻求型外商直接投资的优势逐步提高;在产业方面,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的比重下降,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的比重超过制造业,高端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的外商直接投资快速增长;在区域方面,在东部地区使用外商直接投资仍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营商环境 结构变迁 “双循环”
下载PDF
FDI流入导向下城市营商环境优化路径比较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汉辉 胡登峰 武佩剑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34-43,共10页
在分析回顾已有文献的基础上,结合2020年36个省/副省级、直辖城市的统计年鉴和营商环境报告数据,采用相关分析、因子分析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索城市营商环境多元指标组合对外商直接投资流入的影响路径。实证结果表明,促进城市... 在分析回顾已有文献的基础上,结合2020年36个省/副省级、直辖城市的统计年鉴和营商环境报告数据,采用相关分析、因子分析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索城市营商环境多元指标组合对外商直接投资流入的影响路径。实证结果表明,促进城市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存在三条路径,其中良好的制度软环境和社会服务环境是共有的核心条件。研究结论为,我国不同城市与地区应从自身资源和特点出发选择合适的营商环境优化路径,以促进外资流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商环境 外商直接投资 软环境 社会服务环境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下载PDF
关于改善外商投资软环境的思考 被引量:2
17
作者 丁振华 《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1期25-28,共4页
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 ,要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是要搞好投资环境建设 ,尤其是要着力改善外商投资的软环境。本文从外商投资软环境的内涵出发 ,在分析改善外商投资软环境的背景基础上 。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软环境建设 法律制度 FDI 市场准入制度 中国
下载PDF
双边投资协定、制度支持与对外直接投资新动向——基于美国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继勇 计飞 《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1,共11页
双边投资协定是基于两国间政府层面的旨在保护和促进双边投资的制度安排。这一协定同东道国本身的制度环境一起,对吸引对外直接投资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基于美国上市公司2006—2013年国家层面和企业层面的数据,通过计量分析,得到如下结... 双边投资协定是基于两国间政府层面的旨在保护和促进双边投资的制度安排。这一协定同东道国本身的制度环境一起,对吸引对外直接投资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基于美国上市公司2006—2013年国家层面和企业层面的数据,通过计量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对于处于不同地域和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而言,双边投资协定对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效果不一;(2)东道国本身的制度建设十分重要,如果东道国的制度环境很差,即使签订了双边投资协定,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提升效果不大;(3)美国企业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中,双边投资协定和国家的制度环境存在着互补关系,对发展中国家和转轨经济体的直接投资中则没有发现类似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边投资协定 对外直接投资 制度环境
原文传递
双边投资协定有助于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吗?--基于能源行业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继勇 计飞 《亚太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7-104,共8页
双边投资协定是两国政府层面所签订的具有法律约束效力的文本安排,其目的在于保护和促进两国间的双边直接投资,对对外直接投资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基于美国2006年至2013年间能源行业的面板数据,通过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双边投资协... 双边投资协定是两国政府层面所签订的具有法律约束效力的文本安排,其目的在于保护和促进两国间的双边直接投资,对对外直接投资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基于美国2006年至2013年间能源行业的面板数据,通过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双边投资协定对美国能源行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着促进作用;第二,双边投资协定对处于不同区域的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效果存在着差异;第三,东道国吸引对外直接投资仍然需要立足于本国的制度环境建设和法治水平的提高,单纯依靠双边投资协定的签订来吸引对外直接投资的效果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边投资协定 对外直接投资 制度环境 能源行业
原文传递
中国农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项目风险评价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芯瑜 孟庆军 崔悦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11期2184-2189,共6页
通过兼顾海外直接投资环境的整体性和动态性,构建了中国农业企业对外投资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了有代表性的项目,结合层次分析法和熵权系数法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国际农业市场风险、东道国政治法律风险、国内制度障碍和企业... 通过兼顾海外直接投资环境的整体性和动态性,构建了中国农业企业对外投资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了有代表性的项目,结合层次分析法和熵权系数法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国际农业市场风险、东道国政治法律风险、国内制度障碍和企业自身技术限制等风险因素较为突出。为防范和降低投资风险,政府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成立专门的农业海外投资服务机构,企业应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价机制,促进农业技术的研发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直接投资 风险评价 综合环境 农业科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