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城劫车案及其外交交涉 被引量:7
1
作者 汪朝光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1-92,共12页
临城劫车案虽为突发事件,但因其而引发的中外交涉,却与当时的中外关系、列强联盟及北京政治相纠葛,大体反映出20世纪20年代前半期中国对外关系的某些基本特征,即每有对外交涉,中国方面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抗争,这主要是由于社会各界和舆... 临城劫车案虽为突发事件,但因其而引发的中外交涉,却与当时的中外关系、列强联盟及北京政治相纠葛,大体反映出20世纪20年代前半期中国对外关系的某些基本特征,即每有对外交涉,中国方面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抗争,这主要是由于社会各界和舆论压力以及职业外交家群体的努力所致,但最后的结果仍多让步,反映出当时中国外交之虚弱地位,以及职业外交家群体在挽回中国国家利权方面的努力之有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城劫车案 驻京外国公使团 北京政府 曹锟
原文传递
《辛丑条约》使馆界四至谈判研究
2
作者 郑鑫 《清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1-132,共12页
在东交民巷划定使馆界,保护使馆和外交人员安全是《辛丑条约》的重要内容。由于使馆具体情况不同和未来预期、战略目标、国家利益上的分歧,列强在划定使馆界东、西边界时发生了较大争议。其中英、美两国态度较为“温和”,客观上给中方... 在东交民巷划定使馆界,保护使馆和外交人员安全是《辛丑条约》的重要内容。由于使馆具体情况不同和未来预期、战略目标、国家利益上的分歧,列强在划定使馆界东、西边界时发生了较大争议。其中英、美两国态度较为“温和”,客观上给中方提供了挽回利权的机会。中外谈判期间,中方代表不得不同意列强有关使馆界的绝大部分要求,但也据理力争,保住了原被划入界内的宗人府、吏部、户部和礼部,争取到了东长安街的通行和管辖权。但《辛丑条约》以《使馆界线说帖》为附件,未收入中外确认使馆界四至及其他细节的往来照会,实际上有损中方的谈判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丑条约》 使馆界 外交团 《使馆界线说帖》
原文传递
临城劫车案引发的中外交涉 被引量:2
3
作者 别琳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4-91,共8页
临城劫车案是发生于民国北洋时期的一件震惊中外的大案。1923年5月6日凌晨,山东南部一伙土匪劫掳了中国津浦线上一列火车,将车上中外旅客百余人绑架而去,借此向政府勒索。案发后,各相关国家纷纷向中国当局抗议,通过各种方式向中国政府... 临城劫车案是发生于民国北洋时期的一件震惊中外的大案。1923年5月6日凌晨,山东南部一伙土匪劫掳了中国津浦线上一列火车,将车上中外旅客百余人绑架而去,借此向政府勒索。案发后,各相关国家纷纷向中国当局抗议,通过各种方式向中国政府施加压力,要求尽快营救被掳外人。案件结束后,驻京各国提出条件苛刻的“临案通牒”,要求赔款,惩办相关官员,英国更是企图提出护路案,实现对中国铁路的共管。“通牒”招致中国各界一致反对,引起严重的中外交涉。最终,中国政府同意赔款,撤办相关官员,而英国护路案则未能得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城劫车案 外交团 交涉 护路案
下载PDF
民国时期海河工程局运行实态:在地方、国家、列强之间游走
4
作者 李侃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7-170,共14页
海河工程局为中外合作疏浚海河航道而设,存在于1897年到1949年之间。相关研究基本理清了海河工程局的主营业务、运行制度,大体勾勒出了海河工程局与地方、国家、国际社会的广泛联系。文章在此基础上,利用多种中外文档案和报纸考察租借... 海河工程局为中外合作疏浚海河航道而设,存在于1897年到1949年之间。相关研究基本理清了海河工程局的主营业务、运行制度,大体勾勒出了海河工程局与地方、国家、国际社会的广泛联系。文章在此基础上,利用多种中外文档案和报纸考察租借破冰船、潮白河决口、墙子河水闸三个事件,分析民国时期海河工程局与国际社会、中国国家、地方社会的关系,以期对海河工程局的运行实态有更加立体全面的认识,认为海河工程局在实践中表现出灵活多变的身份和角色,不断调整应对各方的策略,在国际政治、水利事业、地方社会中发挥独特的影响力;与此同时,海河工程局帝国主义的底色挥之不去。1916年,海河工程局出租的破冰船在海参崴除冰引发德奥两国指控中国违反局外中立,这一事件集中体现了各方对海河工程局的暧昧的机构性质的利用,最终事件在海河工程局代表团议事的框架内解决,体现了海河工程局平衡中外利益、解决中外争端的作用。民国元年(1912年)潮白河决口将海河工程局卷入全国水利规划与天津港口经济发展的矛盾漩涡。海河工程局在中国的其他水利机构的交锋中代表天津地方的商业利益。它依仗外交途径,一方面强势干预民国政府的水利统筹规划,一方面又促成了顺直水利委员会的建立,为上下游水利机构合作创造了平台。墙子河水闸引发的天津内部租界和华界的利益冲突,跨越晚清民国,展现了海河工程局与地方社会的关系及其对自身定位的转变。海河工程局最初与租界站在一起,积极谋求海河以外的管理权限,尔后逐渐退出水闸管理,力图塑造一个更加中立、专业的形象。然而在各国领事、租界当局,乃至中国老百姓的眼中,海河工程局仍然是洋人利益的当然代表。总的来说,海河工程局的身份有不同的面向,面对各方势力,它不断地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 国际关系 地方社会 海河工程局 全国水利局 顺直水利委员会 外交团 局外中立
下载PDF
东京汤岛书籍馆:日本第一家公共图书馆的建立
5
作者 刘颖 廖远丽 胡大敏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69-75,共7页
德川幕府和明治政府时期,日本积极派遣使团出访西方先进国家,西方图书馆引起日本学者的注意。归国之后,这些学者将所见所闻所想记录成册,积极投身于日本公共图书馆建设。1872年,日本第一家公共图书馆——东京汤岛书籍馆开馆,随后其他地... 德川幕府和明治政府时期,日本积极派遣使团出访西方先进国家,西方图书馆引起日本学者的注意。归国之后,这些学者将所见所闻所想记录成册,积极投身于日本公共图书馆建设。1872年,日本第一家公共图书馆——东京汤岛书籍馆开馆,随后其他地区的图书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日本图书馆事业迈进了新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美国家 东京汤岛书籍馆 使团 日本
下载PDF
中西方跨文化传播中的面子协商——以马噶尔尼使华事件为例 被引量:5
6
作者 万婧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4期128-132,共5页
跨文化传播研究中关于面子文化的讨论,往往集中于东方社会和个人层面。从马噶尔尼使华这一中西方跨文化传播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来看,对面子文化的关注可以从个人层面推演至国家层面,从东方扩展至西方,中英双方文化冲突中均存在面子维护、... 跨文化传播研究中关于面子文化的讨论,往往集中于东方社会和个人层面。从马噶尔尼使华这一中西方跨文化传播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来看,对面子文化的关注可以从个人层面推演至国家层面,从东方扩展至西方,中英双方文化冲突中均存在面子维护、博弈和协商策略。东西方文化同样追求面子,但东方文化侧重于面子的积极层面,而西方文化侧重于面子的消极层面,双方既会因文化差异开展面子争夺战,也会因利益诉求而选择面子协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传播 面子协商 马噶尔尼使团
下载PDF
明代中朝边疆地带与两国的使行往来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桂东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1-49,共9页
作为明代中朝边疆地带的辽东都司与平安道地方,与两国的使行往来关涉甚密,无论是对使团的支应接待,还是对使团的输运护送,都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为两国使行往来的顺利成行进而实现两国宗藩关系的长期融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历史作用。... 作为明代中朝边疆地带的辽东都司与平安道地方,与两国的使行往来关涉甚密,无论是对使团的支应接待,还是对使团的输运护送,都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为两国使行往来的顺利成行进而实现两国宗藩关系的长期融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历史作用。由于明朝与朝鲜宗藩之间尊卑有别地位不对等,反映在辽东与平安道地方同使行往来的关涉上也有差异,即辽东地方对朝鲜使团的协助体现的是一种上对下的字小优礼行为,而平安道地方对明朝使团的供给接待则体现的是一种下对上的事大尊奉行为。此外,使团在边疆地带从事的诸种政治外交以及经济文化活动,为边疆社会带来了诸多的新变化,在有效促进边疆开发的同时,也丰富了两国之间的外交形式与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中朝边疆地带 辽东都司 平安道 使行往来
下载PDF
略论蒲安臣使团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晓蓉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69-73,共5页
鸦片战争后,随着中外关系的变化和清政府内部发展的客观要求,遣使出洋已成为必须。于是1868年清政府派出以美国人蒲安臣为首的代表团访问欧美。蒲安臣使团在历史上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因为它有益于清政府设领护侨,改革传统外交礼仪制度... 鸦片战争后,随着中外关系的变化和清政府内部发展的客观要求,遣使出洋已成为必须。于是1868年清政府派出以美国人蒲安臣为首的代表团访问欧美。蒲安臣使团在历史上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因为它有益于清政府设领护侨,改革传统外交礼仪制度,并为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安臣使团 蒲安臣条约 设领护侨
下载PDF
《荷使初访中国记》中的清代京杭大运河 被引量:1
9
作者 胡梦飞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61-66,共6页
《荷使初访中国记》是荷兰人约翰·尼霍夫所作的游记,详细记录了17世纪荷兰首个来华使团在中国的见闻。荷兰使团曾沿京杭大运河航行,运河沿线的城镇乡村和风土民情给使团成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荷使初访中国记》中有大量有关清代... 《荷使初访中国记》是荷兰人约翰·尼霍夫所作的游记,详细记录了17世纪荷兰首个来华使团在中国的见闻。荷兰使团曾沿京杭大运河航行,运河沿线的城镇乡村和风土民情给使团成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荷使初访中国记》中有大量有关清代运河风情的记载和描述,为我们深化明清京杭大运河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荷兰使团 荷使初访中国记 京杭大运河
下载PDF
《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与宋代妈祖信仰的流传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希国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0-116,共7页
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之封,是妈祖信仰传播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学界也基本认定妈祖显圣救助赴高丽使团路允迪一行这一事件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们以徐兢的《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为第一手资料,证明《圣墩祖庙重... 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之封,是妈祖信仰传播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学界也基本认定妈祖显圣救助赴高丽使团路允迪一行这一事件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们以徐兢的《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为第一手资料,证明《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所记的妈祖在海上显圣护佑北宋使团这件事是不可信的,这应该是妈祖信仰者的附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和奉使高丽图经》 《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 妈祖信仰
下载PDF
晚唐西北边镇与沙州归义军使团关系问题
11
作者 何美峰 陆莎莎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96-99,106,共5页
晚唐时期,因入奏问题形成的灵州等西北边镇与沙州归义军使团之间的关系,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地方关系之一。一方面,归义军政权虽作为唐之藩镇,但因其孤悬塞外而具有较强的独立性,故西北边镇以唐对外关系的相关举措来应对沙州来使,如为沙... 晚唐时期,因入奏问题形成的灵州等西北边镇与沙州归义军使团之间的关系,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地方关系之一。一方面,归义军政权虽作为唐之藩镇,但因其孤悬塞外而具有较强的独立性,故西北边镇以唐对外关系的相关举措来应对沙州来使,如为沙州使团提供食宿、护卫等方面的支持,甚至设有娱乐活动招待使者。可以说,在较长时期内,双方保持着积极稳定的关系。另一方面,现实利益是影响双方关系发展的重要因素。自张议潮于咸通年间奉凉州来归后,唐中央与归义军之间围绕凉州经营引发的利益问题,最终促成了灵州、凉州对沙州使团态度的转变,并一度羁勒过往使团成员。但这种情况在双方关系史中,并不占主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唐 西北边镇 归义军使团 双方关系
下载PDF
甲午战前中国驻日使团情报收集途径述略
12
作者 宋晓丽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9年第12期122-125,共4页
甲午战前驻日使团的派遣使清政府情报收集有了一个稳定的来源,其收集情报的途径主要有著书译书、收集新闻报刊、外交以及个人交往活动、雇佣间谍等。虽然驻日使团以收集公开资料为主的方法,与日本有组织有系统的情报收集工作相比差距很... 甲午战前驻日使团的派遣使清政府情报收集有了一个稳定的来源,其收集情报的途径主要有著书译书、收集新闻报刊、外交以及个人交往活动、雇佣间谍等。虽然驻日使团以收集公开资料为主的方法,与日本有组织有系统的情报收集工作相比差距很大,但是确实为清政府的某些正确决策起到了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午战前 驻日使团 情报 途径
下载PDF
乾隆敕谕婉拒马葛尔尼使团
13
作者 黄涛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14-17,共4页
马葛尔尼使团访华是中英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乾隆政府热情地接待了它,但通过敕谕有理有节地婉拒了使团在商贸和政治上的不合宜请求,主要是维护了清王朝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英两国异质文明之间的冲突反映和必然结果。
关键词 乾隆敕谕 马葛尔尼使团 中荚异质文明
下载PDF
“隔膜”与“猜忌”——“第二次中尼战争”与马戛尔尼访华失败关系考
14
作者 柳岳武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1-47,共7页
1792年中尼战争与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失败,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必然联系,一直是中西方纠缠不清的问题。西方不少人认为,它是导致使团访华失败的主要原因。中方亦有学者持类似观点。检阅相关史料档案后,研究发现,两者之间虽有关联,却无直接关... 1792年中尼战争与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失败,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必然联系,一直是中西方纠缠不清的问题。西方不少人认为,它是导致使团访华失败的主要原因。中方亦有学者持类似观点。检阅相关史料档案后,研究发现,两者之间虽有关联,却无直接关系。东西方体制差异、欠缺了解和互相猜忌,无疑成为导致使团访华失败的致命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尼战争 马戛尔尼使团 中国 英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