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贯煎“异病同治”的网络药理学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杨梦蝶 蔡菲菲 +4 位作者 武容 陈晓乐 潘秋莎 胡元佳 苏式兵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2017年第12期1912-1919,共8页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技术预测一贯煎的化学成分、药物靶点和潜在疾病,探讨其治疗肝肾阴虚证"异病同治"的机制。方法:采用TCMSP、TCM database@Taiwan、TCMID、HIT、Drugbank、Pub Chem、TTD等数据库查找一贯煎药物化学成分、...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技术预测一贯煎的化学成分、药物靶点和潜在疾病,探讨其治疗肝肾阴虚证"异病同治"的机制。方法:采用TCMSP、TCM database@Taiwan、TCMID、HIT、Drugbank、Pub Chem、TTD等数据库查找一贯煎药物化学成分、靶点和对应疾病,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中药成分-靶点-疾病网络模型,并分析网络的拓扑结构,通过DAVID在线网站对一贯煎的GO生物学过程和KEGG通路进行富集分析。结果:共查找到一贯煎中北沙参、麦冬、当归、生地黄、川楝子、枸杞子六味药的849种化学成分,其中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和类药性指数(DL)≥0.18,并可以找到对应靶点的活性成分有49种,对应200个靶点蛋白与264种疾病。显著富集的前三个GO生物学过程为药物应答、RNA聚合酶II启动子转录的正调控、调节转录DNA模板。显著富集的前三个KEGG通路为癌症通路、乙型肝炎及前列腺癌。结论:我们对一贯煎进行的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有助于探讨一贯煎治疗不同疾病肝肾阴虚证"异病同治"的作用机制,并为发现新的临床适应病症及潜在的药物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贯煎 网络药理学 异病同治 机制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和胆石症异病同治的实验研究 Ⅰ.益气活血及疏肝理气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周群 高明 +9 位作者 尹大为 张秀敏 夏素霞 张兢玉 赵冬妮 杜佳林 马杰 李大明 王铁楣 孟凡盛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7期417-420,共4页
本实验比较观察益气活血及疏肝理气两类治则方药对家兔实验性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并从胆汁脂质成份、血浆LPO浓度、环核苷酸及TXA_2-PGI_2水平、血液流变学等指标探讨其机理。结果发现:(1)两类治则方药均有降血胆固醇、改善... 本实验比较观察益气活血及疏肝理气两类治则方药对家兔实验性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并从胆汁脂质成份、血浆LPO浓度、环核苷酸及TXA_2-PGI_2水平、血液流变学等指标探讨其机理。结果发现:(1)两类治则方药均有降血胆固醇、改善动脉粥样斑块的作用,且前方优于后方;(2)两类治则方药均能改变胆汁中脂质含量,减少胆石生成,但后方优于前方;(3)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的机理与降低血脂、降低LPO、提高cAMP/cGMP及改善TXB_2/6-KPGF_(1α)比值有关。实验提示不同方剂可因作用于相同发病环节而起到同病异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益气活血 胆结石
下载PDF
醒脑静注射液“异病同治”急性脑梗死与急性脑出血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3
作者 彭景 陈星 +2 位作者 吕秋艺 宋蕾 邹忆怀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2期231-238,共8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异病同治”急性脑梗死(ACI)与急性脑出血(ACH)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台(TCMSP)与中医药综合数据库(TCMID)获得醒脑静注射液的有效成分及其作用靶点,同时利用人类基...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异病同治”急性脑梗死(ACI)与急性脑出血(ACH)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台(TCMSP)与中医药综合数据库(TCMID)获得醒脑静注射液的有效成分及其作用靶点,同时利用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遗传药理学和药物基因组学数据库(PharmGkb)、治疗目标数据库(TTD)和药物靶标数据库(DrugBank)等数据库获取ACI和ACH潜在的基因靶点,在DIAGRAMS平台内绘制共同靶点韦恩图。采用Cytoscape 3.9软件构建醒脑静注射液“药物-活性成分-潜在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图。利用STRING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并进行拓扑分析。通过R/BioConductor对共同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共得到醒脑静注射液药物活性成分68种,对应靶点基因583个,ACI潜在靶点3 597个,ACH潜在靶点3 959个,三者共同靶点299个;PPI网络核心蛋白包括血管内皮生成因子A(VEGFA)、JUN转录因子(JUN)、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清蛋白(ALB)、胱天蛋白酶3(CASP3)、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3、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皮生长因子(EGF)、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等;其主要生物学通路涉及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MAPK信号通路、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TNF信号通路、凋亡、IL-17信号通路等。结论:醒脑静注射液通过抗氧化应激、抗炎症反应、抗细胞凋亡和促血管生成等作用机制达到“异病同治”ACI和ACH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急性脑出血 醒脑静注射液 网络药理学 异病同治
下载PDF
基于“异病同治”探究经典名方真武汤治疗心肾交集性疾病的网络药理学分子机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鹏 时银萍 时海燕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9期174-180,F0003,共8页
目的基于异病同治理论探究经典名方真武汤治疗心肾交集性疾病的网络药理学分子机制。方法综合利用中药整合药理学计算平台(TCM-IP)的中药材数据库、中药成分数据库和疾病靶标数据库的数据信息和分析功能,对真武汤治疗慢性心衰和糖尿病... 目的基于异病同治理论探究经典名方真武汤治疗心肾交集性疾病的网络药理学分子机制。方法综合利用中药整合药理学计算平台(TCM-IP)的中药材数据库、中药成分数据库和疾病靶标数据库的数据信息和分析功能,对真武汤治疗慢性心衰和糖尿病肾病的作用靶标、信号通路进行预测,分析二者的作用靶点、信号通路之间的关联性,探究该方"异病同治"治疗心肾交集性疾病的分子机制。结果对真武汤预测共得到280个活性成分,包括生物碱、皂苷、内酯、有机酸等成分;筛选出治疗慢性心衰115个核心靶标,治疗糖尿病肾病175个核心靶标,其中共同靶标包括谷氨酸脱羧酶2(GAD2)、葡萄糖激酶(GCK)、谷氨酰-脯氨酰-tRNA合成酶(EPRS)、细胞色素C氧化酶5A抗体(COX5A)、AMPA离子能谷氨酸受体2(GRIA2)等;涉及谷氨酸能突触、神经系统、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苯丙胺成瘾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酪氨酸激酶受体信号通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信号通路等相关生物过程和信号通路。结论推测真武汤通过调节中枢神经"下丘脑-垂体"系统、内分泌和血液循环系统维持全身体液平衡,保持内环境稳定,并介导能量代谢和炎症反应过程达到治疗心肾交集性疾病目的,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其作用机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武汤 心肾交集性疾病 异病同治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从专家诊疗认识临床常见肝胆疾病——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孙克允 祖国秀 +2 位作者 刘西建 韩涛 黄海量 《中医药信息》 2022年第6期48-51,55,共5页
肝癌的发生与肝炎、肝硬化关系密切,肝炎是肝硬化及肝癌发生的病理基础,而肝癌是肝炎及肝硬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本文基于肝炎、肝硬化、肝癌最近的专家共识,总结其临床症状表现、病因和内在作用机制对应中医“症-证-方”关系,从中医病名... 肝癌的发生与肝炎、肝硬化关系密切,肝炎是肝硬化及肝癌发生的病理基础,而肝癌是肝炎及肝硬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本文基于肝炎、肝硬化、肝癌最近的专家共识,总结其临床症状表现、病因和内在作用机制对应中医“症-证-方”关系,从中医病名、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辨证治疗四个方面阐述肝癌的发生、发展及治疗措施,以期为临床上治疗肝炎、肝硬化、肝癌提供一定的指导思路。结果发现,炎性浸润致使疾病发生、发展变化,肝肾阴虚证型贯穿始终,一贯煎是防治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的有效方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肝硬化 肝癌 诊疗共识 疾病发展 异病同治
下载PDF
浅谈三七及其制剂在心脑血管疾病之异病同治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晓燕 张腾 《医学综述》 2013年第6期1086-1088,共3页
"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之精华,包含"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两方面,充分体现了中医治疗学的灵活性。三七功用化瘀止血,消肿定痛,有止血而不留瘀,化瘀而不伤正的特点。因其药用价值较高而成为中药材中的一... "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之精华,包含"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两方面,充分体现了中医治疗学的灵活性。三七功用化瘀止血,消肿定痛,有止血而不留瘀,化瘀而不伤正的特点。因其药用价值较高而成为中药材中的一颗明珠,以三七为主要成分的多种制剂也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该文结合中医精髓之"异病同治"理论,综述三七及其制剂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临床应用 异病同治
下载PDF
Text Mining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and Diabetes Mellitus to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s of Chinese Medicine in Different Diseases with Same Treatment 被引量:4
7
作者 ZHAO Ning ZHENG Guang +6 位作者 LI Jian ZHAO Hong-yan LU Cheng JIANG Miao ZHANG Chi GUO Hong-tao LU Ai-ping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10期777-784,共8页
Objective: To identify the commonalities between rheumatoid arthritis (RA) and diabetes mellitus (DM) to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s of Chinese medicine (CM) in different diseases with the same treatment. Methods... Objective: To identify the commonalities between rheumatoid arthritis (RA) and diabetes mellitus (DM) to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s of Chinese medicine (CM) in different diseases with the same treatment. Methods: A text mining approach was adopted to analyze the commonalities between RA and DM according to CM and biological elements. The major commonalities were subsequently verified in RA and DM rat models, in which herbal formula for the treatment of both RA and DM identified via text mining was used as the intervention. Results: Similarities were identified between RA and DM regarding the CM approach used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s well as the networks of biological activities affected by each disease, including the involvement of adhesion molecules, oxidative stress, cytokines, T-lymphocytes, apoptosis, and inflammation. The Ramulus Cinnamomi-Radix Paeoniae Alba-Rhizoma Anemarrhenae is an herbal combination used to treat RA and DM. This formula demonstrated similar effects on oxidative stress and inflammation in rats with 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 which supports the text mining results regarding the commonalities between RA and DM. Conclusion: Commonalities between the biological activities involved in RA and DM were identified through text mining, and both RA and DM might be responsive to the same intervention at a specific st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xt mining rheumatoid arthritis diabetes mellitus different diseases with same treatment Chinese medicine
原文传递
COPD肠道功能障碍及中医治法 被引量:8
8
作者 滕俊 柴欣楼 +5 位作者 王琦 姜云宁 赵艳芬 刘亚倩 王羽嘉 张永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6-202,共7页
在中国,目前约有1亿人群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同时,COPD作为一种多系统疾病,除了影响患者肌肉骨骼、心血管、肾脏和免疫系统的功能,肠道功能障碍也是其肺外表现之一。从中医角度分析,COPD成疾后,肺脏痰、瘀、毒、虚并聚,肺失宣... 在中国,目前约有1亿人群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同时,COPD作为一种多系统疾病,除了影响患者肌肉骨骼、心血管、肾脏和免疫系统的功能,肠道功能障碍也是其肺外表现之一。从中医角度分析,COPD成疾后,肺脏痰、瘀、毒、虚并聚,肺失宣发肃降之能,进而导致机体气机升降失衡、津液输布失常、血瘀毒邪留滞,脏病及腑,肠腑因此受累。现代医学发现,肺、肠具有共同起源,并且生理构造相似;在病理情况下,可能通过共同黏膜免疫系统,导致在肺、肠出现相似的免疫因子和炎症表现。同时,研究证实肠道菌群与肺之间也存在紧密联系,即"肺-肠轴"。这些理论部分说明了COPD引发肠道损伤的机制。COPD肠道功能障碍的具体表现为①菌群紊乱,表现为肠道革兰阴性杆菌丰度的增加,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产生短链脂肪酸的菌属繁殖受抑制;②肠道屏障损伤,以肠道上皮紧密连接性破坏、肠道通透性增加、黏液层变薄为主要表现;③肠道动力障碍,多表现为体质量减轻和营养不良。目前,对于COPD患者的肠道功能障碍,中医方面的相关论述及针对性治疗方法大多零散、未成系统。本文以异病同治思想为指导原则,拟通过借鉴中医药在肠道菌群紊乱、炎症性肠病等方面的治疗经验,归纳总结出COPD肠道功能障碍的病因病机,并拟出以调气祛湿、通腑通络为其基本治法,以期为COPD的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肠道菌群 肺-肠轴 肺合大肠 肠道功能障碍 治则治法 异病同治
原文传递
四逆散“异病同治”的网络药理学作用机制文献综述 被引量:2
9
作者 张翔宇 余子悦 +2 位作者 李苗博 刘明 田金徽 《医学新知》 CAS 2023年第2期100-109,共10页
目的 基于发表的网络药理学研究探讨四逆散对肝癌、慢性肝炎、脂肪肝、桥本甲状腺炎等疾病“异病同治”的作用机制。方法 检索四逆散网络药理学研究,提取四逆散对应各种疾病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作用通路。采用Microsoft Excel表格绘... 目的 基于发表的网络药理学研究探讨四逆散对肝癌、慢性肝炎、脂肪肝、桥本甲状腺炎等疾病“异病同治”的作用机制。方法 检索四逆散网络药理学研究,提取四逆散对应各种疾病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作用通路。采用Microsoft Excel表格绘制成分-中药-疾病表、靶点-疾病表、通路-疾病表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四逆散网络药理学研究20篇,4味中药材对应14种疾病的活性成分有244种,前10位活性成分为山奈酚、异鼠李素、槲皮素,芍药苷、刺芒柄花素、柚皮素、异橙黄酮、丁子香萜、茵陈黄酮、荜澄茄素。对应的靶点和通路分别为243种和395种,其中VEGFA、IL-6、EGFR、CCND1、CASP3、STAT3、PPARG、ICAM1、FOS、CYP3A4等关键靶点通过调控TNF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膜筏通路等重要通路来发挥作用。结论 四逆散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对14种疾病具有治疗功效,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究四逆散“异病同治”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逆散 异病同治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茵陈蒿汤“异病同治”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蔡菲菲 李晓燕 +4 位作者 董姝 魏滨 季青 陈启龙 苏式兵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9期1507-1514,共8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预测茵陈蒿汤的药物活性成分、效应靶点及潜在疾病,探讨该方治疗不同疾病湿热证"异病同治"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TCMSP、TCM Database@Taiwan、Drug Bank等多个数掘库,查找茵陈蒿汤中药物的成分、...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预测茵陈蒿汤的药物活性成分、效应靶点及潜在疾病,探讨该方治疗不同疾病湿热证"异病同治"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TCMSP、TCM Database@Taiwan、Drug Bank等多个数掘库,查找茵陈蒿汤中药物的成分、靶点和相关疾病信息,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中药成分-靶点-疾病网络模型,并分析网络的拓扑结构,通过DAVID网站对茵陈蒿汤作用的生物学过程和KEGG通路进行富集分析。结果:共查找到茵陈蒿汤中大黄、栀子和茵陈三味药的272种化学成分,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和类药性指数(DL)≥0.18,并能够找到对应靶点的活性成分有33种,对应216个靶点蛋白与308种疾病,大于节点平均度的有81种疾病。与茵陈蒿汤相关的前三个生物学过程为对有机物质的反应、对细胞增殖的调节和对细胞凋亡的调控。显著富集的前三个KEGG通路为癌症通路、前列腺癌及胰腺癌。结论:本文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方法对茵陈蒿汤有了整体性的认识,有助于阐明茵陈蒿汤的组效关系,揭示其对于湿热证异病同治的作用机制,以及发现新的潜在临床适应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陈蒿汤 湿热证 异病同治 网络药理学 中药成分-靶点-疾病网络
下载PDF
麻黄-白果药对“异病同治”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药理作用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李竹英 陈璐 王丽洁 《陕西中医》 CAS 2021年第8期1128-1132,共5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麻黄-白果药对治疗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的活性成分、靶点与信号通路,以探讨此药对“异病同治”的共同作用机制。方法: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获取麻黄-白果药...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麻黄-白果药对治疗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的活性成分、靶点与信号通路,以探讨此药对“异病同治”的共同作用机制。方法: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获取麻黄-白果药对的活性化学成分及其对应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获取哮喘和慢阻肺相关靶点,将药对靶点与疾病靶点映射得到麻黄-白果药对作用于哮喘和慢阻肺的共同靶点。在Cytoscape软件中构建药对-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采用STRING在线数据库获取蛋白相互作用(PPI)数据。利用Bioconductor生物信息软件包对共同作用靶点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Auto Dock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异病同治”关键靶点和活性成分的相互作用。结果:通过筛选获得25个麻黄-白果药对的活性成分,108个麻黄-白果药对作用于哮喘和慢阻肺的共同靶点。富集分析结果表明麻黄-白果药对主要通过调节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和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通路发挥对哮喘和慢阻肺的治疗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异病同治”关键靶点和活性成分之间具有较强的结合性。结论:麻黄-白果药对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发挥了对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异病同治”的药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白果 异病同治 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药理机制
下载PDF
基于整合药理学的越鞠丸“异病同治”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张雯 唐仕欢 +4 位作者 张毅 李德凤 杨洪军 张艺 郭非非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352-1359,共8页
中药经典方剂越鞠丸具有理气解郁,宽中除满的功效,现用于抑郁症和胃肠道相关疾病的治疗。该文采用整合药理学的研究方法,对越鞠丸治疗抑郁症和胃肠道功能紊乱的作用靶标、信号通路进行预测,并探讨该方"异病同治"的分子机制。首先通过H... 中药经典方剂越鞠丸具有理气解郁,宽中除满的功效,现用于抑郁症和胃肠道相关疾病的治疗。该文采用整合药理学的研究方法,对越鞠丸治疗抑郁症和胃肠道功能紊乱的作用靶标、信号通路进行预测,并探讨该方"异病同治"的分子机制。首先通过Human Phenotype Ontology数据库收集疾病靶标,得到抑郁症的疾病相关靶标共计201个,胃肠道功能紊乱相关靶标共计474个,两者共同靶标95个。其次用整合药理学平台进行药物靶标、GO功能、KEGG通路、核心靶标网络和中药-成分-关键药靶-通路网络的预测和分析,得到ATP1A1,KRAS,PRKAA1等关键靶标,并富集到神经元凋亡过程(neuron apoptotic process)、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neurotrophin signaling pathway)、5-羟色胺能突触(serotonergic synapse)、一氧化氮合酶活性调节(regulation of nitric-oxide synthase activity)以及胆汁分泌(bile secretion)、胃酸分泌(gastric acid secretion)等与抑郁症和胃肠道功能紊乱相关的功能和通路,最终推测5-羟色胺能突触、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调节可能是抑郁症和胃肠道功能紊乱的共同过程。该文基于整合药理学分析方法整体认识越鞠丸的作用特点,有助于阐明其对于抑郁症和胃肠道功能紊乱异病同治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鞠丸 整合药理学 抑郁 胃肠道功能紊乱 异病同治
原文传递
柴胡疏肝散“异病同治”治疗抑郁症、失眠障碍及偏头痛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刘毅 李菲 +1 位作者 贾跃进 郝世飞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2年第13期2333-2346,共14页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方法分析柴胡疏肝散治疗抑郁症、失眠障碍以及偏头痛的有效成分、靶点及通路,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获取柴胡疏肝散各药物有效成分及靶点,并使用Cytosca...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方法分析柴胡疏肝散治疗抑郁症、失眠障碍以及偏头痛的有效成分、靶点及通路,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获取柴胡疏肝散各药物有效成分及靶点,并使用CytoscapeV3.6.1构建方剂-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在GeneCards等数据库中检索疾病相关靶点,获得方剂-疾病交集靶点,并使用STRING数据库及Cytoscape软件构建疾病-方剂-成分-靶点网络和核心蛋白互作网络;在Metascape平台中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选取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分子对接。结果得到柴胡疏肝散有效成分共计95种,对应靶点138个,与抑郁症、失眠障碍、偏头痛交集靶点分别为113个、43个、63个,核心成分分别有10种、6种、8种,核心靶点分别有17个、10个、12个;GO富集分析分别得到1503条、649条、914条结果,KEGG通路富集分析分别得到148条、39条、82条通路,从而得出主要通路为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所有核心靶点与核心成分均能形成稳定结合。结论初步揭示柴胡疏肝散“异病同治”治疗多种脑病的关键成分、靶点及关键通路,为临床使用和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障碍 抑郁症 偏头痛 柴胡疏肝散 异病同治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基于肾虚血瘀理论探讨补肾活血法在男科疾病中的运用及展望 被引量:14
14
作者 赵凡 李海松 +5 位作者 张春和 吕伯东 王彬 陈望强 马健雄 李曰庆(指导)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05-611,共7页
男科疾病位在下焦,病程日久则易出现多虚多瘀的病理变化,加之久病及肾、久病入络的最终转归,故现代医家认为肾虚血瘀是男性不育症、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慢性前列腺炎、勃起功能障碍、迟发型性腺功能减退症等多种男科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础... 男科疾病位在下焦,病程日久则易出现多虚多瘀的病理变化,加之久病及肾、久病入络的最终转归,故现代医家认为肾虚血瘀是男性不育症、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慢性前列腺炎、勃起功能障碍、迟发型性腺功能减退症等多种男科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础和必然趋势,常贯穿于疾病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临床上基于肾虚血瘀理论,补肾活血法在男科疾病的诊疗中得以广泛运用,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鉴于上述,文章还提出肾虚血瘀是男科疾病异病同治的重要桥梁,但运用补肾活血法“异病同治”男科疾病的相关研究尚待进一步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虚血瘀 补肾活血法 男科疾病 异病同治
原文传递
半夏厚朴汤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5
作者 安继仁 杨新栎 +5 位作者 宋纪显 陈琦 贾翠玲 孙梦凡 赵亚硕 吉恩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36-245,共10页
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类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且患病率逐年递增,日益成为严重影响公共卫生健康的问题。中医辨证其主要病位在肺,“肺主气,司呼吸”又为“储痰之器”,临床常以“痰”“气”见治。半夏厚朴汤出自《金匮要略》,最早主治“梅核气... 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类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且患病率逐年递增,日益成为严重影响公共卫生健康的问题。中医辨证其主要病位在肺,“肺主气,司呼吸”又为“储痰之器”,临床常以“痰”“气”见治。半夏厚朴汤出自《金匮要略》,最早主治“梅核气”,全方由半夏、厚朴、茯苓、生姜、紫苏叶组成,痰气交阻为此方所治核心病机,具有行气散结,降逆化痰之功效,这正与肺脏的病理特性基本相应。临床研究证实,半夏厚朴汤原方加减用药,或单独应用,或与西药联合应用治疗慢性咽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及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等呼吸系统疾病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改善疾病症状体征、降低复发率等。基础研究表明,其可通过调节多通路靶点起到抗炎、抗氧化应激、抗凋亡、调节自噬、调节铁超载等作用。该文通过梳理近年来相关文献,就半夏厚朴汤方证探析、临床治疗研究及作用机制研究等三方面进行了系统综述,以期为该方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作用机制研究并扩展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厚朴汤 异病同治 呼吸系统疾病 辨证论治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综述
原文传递
妇产科中医/中西医指南内容分析与质量评价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晓玲 梁宁 +16 位作者 杨涛杏 杨一玖 陈雅馨 胡紫藤 王晶亚 张海力 李慧珍 焦丽雯 李安 宗星煜 王巍力 王丁熠 王尊帅 赵晨 王燕平 史楠楠 樊新荣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8期1132-1139,共8页
目的:系统梳理近5年发布的妇产科中医/中西医临床实践指南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和报告质量评价,以期为妇产科中医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 目的:系统梳理近5年发布的妇产科中医/中西医临床实践指南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和报告质量评价,以期为妇产科中医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和PubMed中英文电子数据库,检索时限为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8月31日。筛选标准为包含中医内容推荐的妇产科相关指南。采取双人交叉录入的方式提取指南基本信息,并采用指南研究与评价工具Ⅱ和卫生保健实践指南报告清单对纳入的指南进行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25篇指南,涵盖20种妇产科疾病,涉及中医预防、诊断、治疗3个方面。中医内治法中共有7个中药方剂和12个中成药被指南推荐应用于治疗3种及以上妇产科疾病。指南研究与评价工具Ⅱ评分结果显示纳入指南的清晰性得分最高(65%),应用性最低(14%);卫生保健实践指南报告清单评价结果显示各条目的平均完全报告率为38%,7个领域中基本信息的完全报告率最高(55%),评审和质量保证的未报告率最高(92%)。结论:纳入的指南质量总体偏低,指南在卫生保健实践指南报告清单的报告率也较低;指南的推荐意见多从“同病异治”入手,可进一步探索指南的“异病同治”规律以促进各指南的应用与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产科 指南 中医 指南研究与评价工具Ⅱ 卫生保健实践指南报告清单 异病同治 指南方法学 指南报告质量
下载PDF
当归芍药散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7
作者 熊春美 邓华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2年第9期1790-1794,共5页
首载于《金匮要略》的当归芍药散是张仲景所创立的经典方,最早用于治疗妇人腹痛病。当归芍药散具有活血利水的功效,现代中医临床实践中,在妇科、内科、皮肤科、眼科和耳鼻咽喉科等领域,均有使用当归芍药散的临床报道,其主要用于治疗痛... 首载于《金匮要略》的当归芍药散是张仲景所创立的经典方,最早用于治疗妇人腹痛病。当归芍药散具有活血利水的功效,现代中医临床实践中,在妇科、内科、皮肤科、眼科和耳鼻咽喉科等领域,均有使用当归芍药散的临床报道,其主要用于治疗痛经、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胃炎、水肿、肝硬化腹水、腹泻、糖尿病肾病、肾病综合征、黄褐斑、慢性鼻炎、梅尼埃病、黄斑水肿等疾病,并且已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印证了中医临床“异病同治”的理论。目前的研究表明,当归芍药散临床应用前景广泛。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当归芍药散的相关临床研究报道,为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和推广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芍药散 活血利水 异病同治 临床进展
下载PDF
半夏泻心汤“异病同治”抑郁症和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于莹 张功 +1 位作者 韩涛 黄海量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522-2528,共7页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半夏泻心汤治疗抑郁症和溃疡性结肠炎的活性成分、作用靶标与关键通路,以探究该方"异病同治"的共同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ETCM数据库获取半夏泻心汤所含中药的成分及靶标,结合DisGeNET、OMIM、D...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半夏泻心汤治疗抑郁症和溃疡性结肠炎的活性成分、作用靶标与关键通路,以探究该方"异病同治"的共同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ETCM数据库获取半夏泻心汤所含中药的成分及靶标,结合DisGeNET、OMIM、DrugBank、CTD、PharmGKB疾病数据库分别获取两种疾病的靶标,将两者取交集得到药物-疾病蛋白靶标并导入STRING平台进行蛋白交互网络分析,并通过Cytoscape软件构建网络模块及模块GO及KEGG通路功能注释;再通过BioGPS、Genecards、DisGeNET平台分析关键靶点的组织、细胞分布及蛋白归属。结果:半夏泻心汤治疗抑郁症和溃疡性结肠炎共病机制涉及与生物合成正向调节反应、机体生物代谢、NFkappaB正向调控、胰岛素分泌调节、缺氧和可卡因反应等生物学功能相关联,主要通过调节5-羟色胺能突触信号通路、胰腺分泌信号通路、花生四烯酸代谢信号通路、谷胱甘肽代谢信号通路、NF-kappaB信号通路来实现异病同治的作用。结论:半夏泻心汤治疗抑郁症和溃疡性结肠炎的共病作用机制主要参与药物代谢与脂质代谢,还通过对机体神经系统、免疫系统、消化系统等多系统综合干预发挥经方"异病同治"的药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泻心汤 抑郁症 溃疡性结肠炎 网络药理学 信号通路 模块分析 异病同治 药理机制
原文传递
病证结合异病同治的中医药抗器官纤维化临床研究思路 被引量:9
19
作者 赵志敏 景菲 +3 位作者 吕靖 彭渊 陶艳艳 刘成海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9期2864-2867,共4页
“异病同治”是中医临床实践普遍现象,“病证结合”诊疗模式是异病同治理论的具体体现。从异病同治的临床治疗着手,基于疗效,既横向比较不同疾病之间更纵向观察治疗前后的“方-证”效应异同与内在机制,是揭示基本证候科学内涵的重要途... “异病同治”是中医临床实践普遍现象,“病证结合”诊疗模式是异病同治理论的具体体现。从异病同治的临床治疗着手,基于疗效,既横向比较不同疾病之间更纵向观察治疗前后的“方-证”效应异同与内在机制,是揭示基本证候科学内涵的重要途径。“正虚血瘀”是慢性肝、肺、肾疾病的病机特点,存在“异病同治”补虚化瘀的理论基础,且存在方-证效应的物质基础。病证结合、精准治疗、改善预后是器官纤维化疾病治疗研究的发展趋势。因此,基于肝、肺、肾纤维化疾病“正虚血瘀”中医基本病机,通过加载扶正化瘀中药开展病证结合、异病同治的前瞻性RCT临床试验,对“方-证-效”的关联进行验证;并采用临床信息与生物样本,发现效应目标人群特征,探讨方证相应的内在原理,有利于阐明正虚血瘀的证候内涵,促进中医药在治疗重大难治性疾病领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纤维化 异病同治 病证结合 机制 证候内涵
下载PDF
人参多糖注射液联合DC干预肺、肠癌Th1/Th2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马俊杰 徐彬 刘会平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03-206,共4页
目的:探索人参多糖注射液(GPS)联合树突状细胞(DC)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大肠癌(CRC)异病同治的Th1/Th2相关肿瘤免疫调节机制。方法:80例NSCLC,CRC患者(各40例)按照不同疾病及治疗方法随机分4组:NSCLC对照组(DC治疗)、NSCLC研究组(GP... 目的:探索人参多糖注射液(GPS)联合树突状细胞(DC)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大肠癌(CRC)异病同治的Th1/Th2相关肿瘤免疫调节机制。方法:80例NSCLC,CRC患者(各40例)按照不同疾病及治疗方法随机分4组:NSCLC对照组(DC治疗)、NSCLC研究组(GPS联合DC治疗)、CRC对照组(DC治疗)、CRC研究组(GPS联合DC治疗),每组各20例。4组肿瘤患者干预前后分别检测血清γ干扰素(INF-γ)、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5(IL-5)。结果:4组肿瘤患者治疗前后比较,Th1(INF-γ,IL-2)及Th1/Th2(INF-γ/IL-4,IL-2/IL-5)升高,Th2(IL-4,IL-5)降低(P<0.01);4组肿瘤患者治疗后比较,Th1(INF-γ、IL-2)及Th1/Th2(INF-γ/IL-4,IL-2/IL-5):NSCLC研究组>NSCLC对照组,CRC研究组>CRC对照组(P<0.05),Th2(IL-4、IL-5):NSCLC对照组>NSCLC研究组,CRC对照组>CRC研究组(P<0.05)。结论:GPS联合DC对此两类肿瘤患者Th1/Th2皆具有不同程度调节作用,此为其异病同治作用机制之一;GPS对DC免疫调节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病同治 非小细胞肺癌 大肠癌 1型T细胞辅助细胞 2型T细胞辅助细胞 人参多糖注射液 树突状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